西汉的窦太后与东汉的窦太后是什么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9浏览:1收藏

西汉的窦太后与东汉的窦太后是什么关系?,第1张

在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一般都是只有姓氏没有名字,称某氏,大户人家的**会被按照排行尊称,如张大**、李二**这般;女子成亲以后,会在父姓前面冠以夫姓称呼,如为岳飞刻上“精忠报国”的岳母,娘家姓姚,则称其为岳门姚氏,岳姚氏。若是遇上父姓相同、夫姓也相同的,这女子就算重名了。

即使是嫁入皇室的贵女们,也几乎都是称呼“姓氏+位分”,有封号的直接称呼封号,所以不同朝代中姓氏相同、位分相同的后妃很容易引发乌龙。

西汉窦太后、东汉窦太后,咋一看都是汉朝的窦太后,都会认为是一家子,毕竟古代后宫女子都肩负着光大家族的使命,得势之后都要安排母族女子入宫,继续家族的荣耀,但是西汉与东汉的窦太后并非一脉相承,纯粹是巧合。

西汉的窦太后,即汉文帝刘恒之妻窦氏,影视剧中的窦漪房,汉武帝刘彻的奶奶,大约是汉高祖初期生人,降生于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一户贫苦农家。

在汉文帝还是代王的时候,窦氏入宫侍奉时为太后的吕雉,恰逢吕雉要向各诸侯国派遣宫人以示皇家恩典,实则充当吕太后的眼线,监视各诸侯王的一举一动,以防诸侯王犯上作乱,威胁她们母子的江山。

窦氏就在这批被派遣的宫人名单上,且她要去的地方就是位于汉朝北陲、实力最弱还屡受匈奴侵扰的代国。其实窦氏在出宫前曾请求管事宦官将自己分配到离家乡清河郡最近的赵国,无奈未能奏效,窦氏满腹抱怨的去往代国,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去彻底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窦氏到达代国后,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爱,生下了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窦氏虽为宠姬,又生育两子,但本是与后位无缘的,因为刘恒的原配妻子代王后生下了四个儿子,无论尊卑还是论长幼,都轮不到刘启继位,可是造化弄人,代王后与其四子在刘恒登基前后相继去世了。于是本着立长的原则,刘启捡了一个大馅饼,被立为太子,窦氏被册封为皇后,汉景帝刘启登基后,尊奉窦氏为皇太后。

窦太后一生历经三朝,拥戴汉武帝、辅佐汉景帝、教导汉武帝,可谓是对西汉政治影响深远的女人!

比起西汉的窦太后,东汉窦太后的知名度就比较低了,其实东汉共有两位窦太后,她们倒真的是同宗同源。

章德窦太后,汉章帝刘炟之妻,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出身显赫世家,其曾祖父是大司空窦融,其母乃是光武帝刘秀的孙女沘阳公主,

长大后的窦氏与妹妹一起入宫伴驾,次年被封为皇后,妹妹仅为贵人,宠冠后宫。

窦皇后膝下无子,通过谗言诽谤废掉了原来的太子刘庆,扶持养子刘肇为太子,但刘肇亲生母亲梁贵人仍在世,窦皇后担心刘肇日后以梁氏为母族,为了稳固窦氏家族的外戚势力便诬陷梁贵人父亲,使其获罪被杀,梁贵人也郁郁而终,自此窦皇后在后宫中一手遮天,圣宠不衰。

汉章帝去世后,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尊奉窦氏为皇太后,窦太后临朝听政,大肆封赏窦氏子弟,一时间窦氏荣耀无比。

窦氏去世后,刘肇的亲姨母就为梁贵人枉死鸣冤,痛指窦太后恶行,朝臣也复议降其尊号,不与汉章帝合葬,刘肇承蒙窦氏养育十余年,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有恩德不忍离析,有仁义不忍亏待”否决了降尊之请,将窦氏以太后之礼与汉章帝合葬。

东汉的第二位窦太后,是汉桓帝的第三任皇后,汉桓帝后宫充盈、艳福不浅,可惜三位皇后都非他的良人,第一位梁皇后是当时把持朝政的梁太后之妹,汉桓帝为了巴结梁家立得梁皇后,梁太后去世了就把梁皇后废黜了;第二任邓皇后是汉桓帝宠幸的女人,可惜膝下无子,不久就遭到厌弃被废黜,幽闭而亡;第三任就是窦皇后,当时汉桓帝中意的皇后人选另有其人,只不过那女子身份卑微,朝臣阻拦,汉桓帝无奈选了窦皇后,因此窦皇后并不受宠,也没有子嗣。

汉桓帝去世后,窦皇后与其父迎立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窦氏为皇太后。

汉桓帝的桓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是章德窦皇后之父窦融的嫡系后代,东汉初年窦氏的门庭在章德窦皇后年少时就已经没落了,章德窦皇后是靠自己的实力获得宠爱,登上后位,也让窦家再次辉煌,可以说桓思窦皇后之所以能登上后位,完全是靠章德窦皇后奠定的窦家门楣!

东汉窦太后

汉代到底有几个窦太后?随着《美人心计》的热播,窦太后窦漪房被许多人所熟知。

其实,除了西汉时期的窦太后之外,在东汉也有两位窦太后,她们分别是汉章帝的老婆章德窦皇后以及汉桓帝的老婆桓思皇后。

虽然她们的名声远不及西汉窦太后窦漪房,但是这两位东汉窦太后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拥护。

章德窦太后

章德窦太后,窦氏,扶风平陵人,窦融的曾孙女,汉章帝刘炟的皇后,她的母亲是光武帝刘秀长子的女儿沘阳公主。

建初二年,窦氏与妹妹一同入宫,窦氏举止规矩,容貌出众。

汉章帝听闻窦氏既有文采又有美貌,多次向嫔妃的傅母打听关于她的消息。

等到见面后,太后也觉得她很独特,因此将窦氏接入了妃嫔居住的掖庭。

建初三年,汉章帝立窦氏为皇后,又封她的妹妹为贵人。

窦氏受到了皇帝的宠幸,独占后宫之爱。

起先,窦氏没有儿子,因为嫉妒宋贵人和梁贵人都有孩子,所以多次在皇帝面前说她们的坏话,从而使她们渐渐被皇帝疏远嫌弃。

章和二年,汉章帝去世,窦氏的义子刘肇即位,尊窦氏为皇太后。

桓思皇后窦妙,扶风平陵人,大将军窦武的女儿,汉桓帝刘志的第三任皇后。

延熹八年,窦妙入宫被封为贵人。

同一年她被立为皇后。

窦妙虽然是皇后,但是却很少受到皇帝的宠幸。

永康元年,汉桓帝去世,窦妙被尊为窦太后。

西汉窦太后

曾经有一个女人,她影响了汉朝的三代帝王;同样是这个女人,伴随着汉朝度过了两次叛乱,并且还保住了汉朝的政权;仍然是这个女人,因为她的卓识和远见,汉朝 因此推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并且还为汉朝盛世奠定了基础。

这个女人,就是西汉窦太后窦漪房。

《美人心计》林心如饰演窦太后

西汉窦太后窦漪房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这三代的帝王都被窦太后深刻影响着。

窦漪房虽然出身贫民之家,在她后来许多行事中也有霸道的嫌疑,但是在治理国家的政策上,却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她最关注的就是朝廷的治国思想。

窦漪房对于统治方面的经验,或许来源她曾经经历过的艰苦生活,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

在生活方面,她相当节约朴素,吃住也不奢华。

在个人的政治思想上,窦漪房偏爱黄老之术,黄老之术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

对于汉初刚刚经历过秦朝剥削以及战争时期的社会而言,这种做法十分有利于民间劳动力的恢复。

到了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大,此时已经具备与北方匈奴抗衡的实力,但是窦太后却认为,如果此时开战,不但无法取得胜利,可能会将文景时期积累下来的成果毁于一旦。

汉武帝几次想要出兵攻打匈奴,都遭到了反对,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掌握了匈奴的情况之后,再一举发兵,最终将匈奴驱逐。

由此可见,窦太后确实有卓越的政治远见。

历史上的窦太后

历史上的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

窦氏出生贫寒,后来被选入宫中,吕后在将宫女赏赐给诸侯王时,窦氏被分给了当时的代王刘恒。

她与代王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而她最宠爱的是她的小儿子刘武。

窦太后像

历史上的窦太后就是孝文窦皇后,汉景帝的母亲。

汉代初期,朝廷到清河来招募宫女,窦氏便被召入宫中。

当时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她挑选了一些宫女决定赏赐给各个诸侯王,每个诸侯王分有五名,窦氏也在其中。

窦氏因为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够到赵国去。

于是,她请求派遣的宦官将自己的名字放到赵国的花名册中,但是宦官在派遣的时候忘记了这件事情,把她的名字放到了代国的花名册中,最后她只好去代国。

虽然这并不是她的心愿,但是等她到代国之后,代王刘恒非常喜欢她并且封她为美人。

在代国期间,她与代王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即长子刘启和次子刘武。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代王被拥即位,为汉文帝。

等到代王刘恒成为汉文帝后,原先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都相继病逝。

这样,在汉文帝即位不久,便立窦氏的长子刘启为太子,封窦姬为皇后,封刘嫖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被封为代王,后来封为梁孝王。

窦姓的历史名人有窦婴、窦融、窦宪、窦武、窦巩。

一、窦婴

西汉大臣。字王孙(公元前?-公元前131),观津(今河北省衡水武邑县)人。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封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

二、窦融

字周公(公元前16年-公元62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世代仕官河西。新莽时封建武男,后因参加镇压绿林、赤眉农民军,拜渡水将军。新朝灭亡,降更始政权,求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覆灭,被张掖、武威、酒泉、金城、敦煌五郡长吏推为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据境自保。

他先奉隗嚣正朔,后见光武帝号令严明,有意投靠。时光武帝闻河西殷富,士卒精壮,也遣使与他联络。建武五年(29年),融接受东汉政权凉州牧的官职。八年,光武帝征隗嚣,融率部来会合,击破隗嚣后,封安丰侯。陇蜀平定,融奉召入京,历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卫尉事兼领将作大匠。

窦氏贵宠,一门先后一公、二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计。融子放纵,多行不法。永平二年(59年)从兄子窦林因罪处死,明帝令融就第养病。岁余,融上卫尉印绶。五年卒,年七十八岁。

三、窦宪

字伯度。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是窦融之曾孙,领兵出塞3000余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拜大将军,总揽大权。和帝既长,愤其骄纵,与中常侍郑众等合谋,迫令自杀。

四、窦武

字游平(?-168),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以长女被选入宫,拜侍中;女于同年冬被立为皇后,遂迁越骑校尉,次年改官城门校尉。

时正第一次党锢之祸,上书为党人求情。桓帝死,无子,与其女窦太后迎立灵帝,任大将军辅政,封闻喜侯。他引用陈蕃、李膺、杜密等党人参政,合谋杀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事泄,反为曹节等所杀。

五、窦巩

字友封(772或773-831或832),唐扶风平陵人。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袁滋辟为从事及掌书记。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后兼御史中丞。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窦姓

会长:窦学田(中国姓氏研究专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特约教授)

常务副会长:窦荣昌(广东省吴川市公安局副局长级干部)

秘书长:窦潮泰(中国窦氏历史研究董事会副董事长)

副秘书长:窦全安(河南省周口市原文化局副局长)

常务理事:窦学田、窦荣昌、窦潮泰、窦全安、窦志成、窦廷美、窦彦礼、窦文华、窦星、窦庆旭、窦观兴、窦峥、窦广栋、窦家森、窦学卫、窦永良、窦德新、窦立贵、窦继增、窦连琪、窦金书、窦金光、窦中玉、窦天语(江苏诗词家)、窦昌亮(江苏诗词家)、窦立宏(江苏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窦世荣(甘肃庆阳市文联主席)、窦孝泰(陕西宝鸡市石油公司总经理)、窦纲孝(云南诗词家)、窦兴林(云南石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窦光华(云南石林县史志办主任、文史馆长)、窦融江(新疆诗词家)、窦家桂(贵州诗词家)、窦成宪(湖北省物资厅厅长)、窦瑞华(重庆市政协主席中央政协常委)、窦维平(四川省文化厅厅长)、窦树华(河北省唐山市市长)、窦效田、窦月桂(甘肃陇南地区医院党委书记)、窦智礼(陕西扶风文化馆馆长、书记)、窦大文(江苏诗词家)、窦立桂(河南省三门峡市教育局长)、窦学义(山东安丘市税务局长)、窦建中(博士、中央财委办处长)、窦文亮(河北省石家庄市警官学校党委书记)、窦金成(河南渑池县耿村煤矿老干部科科长)。

理事:由各省对窦氏历史文化研究贡献较大的人员组成,名单另发。

窦乂买坑

窦乂是陕西扶风县人。扶风窦氏家族是名门望族,在汉光武帝时以军功起家,有窦融、窦宪等一大批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厉害的还是沿袭百年的皇帝外戚世家。窦乂的几位姑姑是历朝国戚。伯父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尚书。窦家在长安的嘉会坊里有官祭的宗祠。

唐朝长安西市秤行(卖秤的市场)的南边有一处水洼,叫小海地,约有十多亩大小,是市场里商户倒垃圾的地方。

窦乂买这块地。那是块废地,主人不在乎,也没去测量一下到底有多少亩,就一次性收了窦乂三万文钱。

这是个废水洼地,首先得用泥土把水洼填满才行,这个太费钱。窦乂想了个几乎无本的办法。在水洼中间立了一木杆,杆顶悬挂一面小旗。在旁边建了六七座临时小房,雇人制作煎饼、团子等食品。然后召呼小孩来投掷石块、瓦片,只要击中木杆上面的小旗,就奖励煎饼或团子吃。又能玩又有吃的,这是小孩最喜欢的事情,很多小孩争相来投。不到一个月就将池子填满了。窦乂整平土地后,建了二十个门面出租,每天房租可以收几千钱。这个地方被人叫作窦家店,成了一个热门的地方。

汉高祖刘邦,

皇后有一个,是吕稚

妃子:有戚姬,薄姬,曹夫人,赵姬

吕稚的孩子是惠帝、鲁元公主

戚姬的孩子是赵王刘如意

薄姬的孩子是汉文帝

赵姬生淮南厉王长

故事:

在汉高祖死了以后,吕后专权,虐杀戚姬。吕后去世之后,家族被“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戚姬是个可怜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就是削去四肢。

薄姬是魏王豹的女人,后来魏王豹被杀,薄姬没入战俘,后被高祖宠幸,但是并不得宠

-----------

汉惠帝刘盈

留下记载的只有皇后一人,张氏

张氏无子

这个张氏是汉惠帝姐姐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是汉惠帝的外甥女。两人基本算是**。

-----------

汉文帝

皇后:窦皇后

窦皇后生汉景帝,馆陶长公主刘嫖,梁孝王刘武

故事:

寻亲的故事:窦氏少时家贫,弟弟窦广国(字少君)被人卖了为仆,后来听说窦氏为后,又和自己的姐姐同乡,故而上书自认。姐弟得以团圆。感觉挺玄乎的一个事情。

信任黄老:文帝死后,窦氏为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

汉景帝

皇后:薄皇后,王皇后;

妃子:栗姬,程姬,贾夫人,唐姬,王夫人

薄皇后是汉景帝奶奶薄姬的亲戚,无子无宠。立六年,薄太后崩,皇后废。

王皇后是汉武帝的母亲,

栗姬是废太子刘荣的母亲

故事:金屋藏娇和太子之位

一开始的时候,栗姬得宠,她的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但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想巴解自己的弟弟,就给景帝送了不少妃子。这让栗姬非常不满。而馆陶长公主刘嫖又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栗姬不答应。两人结下怨恨。刘嫖转而向当时的王夫人后来的王皇后示好,在汉景帝的面前表扬王夫人的儿子刘彻,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嫖又和王夫人结姻,当时的小孩子刘彻说出了:“当做金屋以储阿娇。”的话。

-----------

汉武帝

皇后:陈皇后,卫皇后

妃子:钩弋夫人即赵婕妤,王夫人,李姬,李夫人

陈皇后,就是刘嫖的女儿。

卫皇后,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人。生戾太子刘据

李夫人,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钩弋夫人,姓赵,因为居钩弋宫,称为钩弋夫人。生汉昭帝

故事

长门宫的哀怨:陈皇后仗着自己是刘彻登上皇位的重要助力,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后来因为巫蛊祠祭祝诅事发被废,居长门宫。后来化大价钱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试图感动武帝。无用,数年后,死。

卫氏的辉煌:卫子夫受宠之后,其兄卫长君、弟卫青均见用。元朔元年生男据,被立为后。卫青以外戚得宠重用,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并娶原来的女主人,平阳公主为妻。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亦以军功为冠军侯,至大司马票骑将军。

刘据的叛乱:卫后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江充为奸,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充,发兵,兵败,太子亡走。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卫氏悉灭。

“倾国倾城”和“姗姗来迟” 的李夫人:汉宫中有位李姓乐师,善诗词歌赋,尤以音律见长。一日,他在殿上赋诗奏乐给武帝听:“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帝听完为之一振:世上难道真有此倾国倾城的尤物?乐师退下后,有好事者奏明武帝:乐师所指乃其妹妹。取之,果然有倾国倾城之貌。武帝其后虽没有“从此君王不早朝”,但李夫人也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可好景不长,李夫人身染重病。武帝命太医抓紧治病,并时常探望,这李夫人也怪:每次武帝去探望时,她总以被蒙脸。开始武帝并未在意,但眼见病入膏肓,武帝强烈要求见她的面容,和以前吃“蒙面羹”一样,“帝怒,拂袖而去”。旁边的侍女问夫人这是何苦?皇帝要看你一眼都不行。李夫人说,我之所以得到武帝宠幸是因为我漂亮,现在病的快要死了,已是容貌枯槁,此时若是让皇帝见到,吓着他不说,他还会忘了我以前漂亮的容貌,以后再也不会想我了;反过来,他只会对我更加思念,也会好好对待我的家人。 不久,武帝加封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李夫人死后,武帝下令她所住宫殿照生前一样摆设,宫女所需用度也照常。武帝经常来此吊念。有吕姓方士说他有办法招来夫人的魂魄,让武帝看到李夫人,条件是武帝只能看,不能说话。隔着一层白幔,武帝等了很长时间,才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在幔上晃动,举手投足一如李夫人生前,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扶不起来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封为“贰师将军”。不过,这个李广利可没有同为外戚的卫青那两下子(这时候卫青早死了),不论是打匈奴,还是征西域,他带出去的兵,10个里头能回来2个都算多的了,不过,还好,尽管人员损失很大,每一仗还是勉勉强强都算赢了。

没当上太后的钩弋夫人: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子,取名弗陵,武帝视为掌上明珠。常对人夸耀:“弗陵类我”。遂萌废立太子之意。 武帝带钩弋夫人移居甘泉官,召画工画周公负成王图,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弗陵为太子的意图,又担心因“主少母壮”重蹈吕后覆辙;便以“屡件圣意”为由,把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后元元年(前88年) 钩弋夫人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

-----------

汉昭帝

皇后:上官氏

上官皇后,祖父上官桀是汉昭帝的托孤大臣,外公是另一个托孤大臣霍光。昭帝始立,年八岁。立为皇后,年甫六岁。

一直到汉宣帝时期才去世,年五十二。是一个在宫里面呆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

-----------

汉宣帝

皇后:许皇后,霍皇后,王皇后;

妃子:张婕妤,卫婕妤,公孙婕妤,戎婕妤

许皇后平君,元帝母也。与汉宣帝识于贫贱之时。

霍皇后成君,霍光的女儿。以父权势入宫

王皇后,依靠着谨慎才当上皇后,其父是汉宣帝的旧友。

故事:

微时故剑: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汉武帝时昌邑王郎中,有罪被阉为太监。广汉之女平君在宣帝微贱之时嫁给宣帝,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宣帝登基后,立许平君为婕妤。后来议立皇后的时候,众大臣推荐在汉宣帝等级过程中立下极大功勋的霍光的孙女,汉宣帝不同意下诏说:“我要找我贫贱之时的那把宝剑”,以此预示自己的选择。于是众臣上书立许婕妤为皇后。

许后之死:霍光的夫人想立自己的女儿为后,对于许后十分不满。后许后因怀孕身体不适,霍夫人就趁机排自己的亲信,女医生淳于衍趁医治的时候下毒把许皇后毒死。霍光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利用权势把事情隐瞒了下来。同时把自己的女儿成君立为皇后,这就是霍皇后。

霍氏的灭亡:在许平君死后三年,也就是霍皇后得立之后三年,霍光去世。此时得太子是许皇后的儿子,霍显想让自己的外孙为太子,就让霍皇后把太子毒死,没有成功。后毒杀许后事泄,霍氏家族谋反,失败,霍皇后也因此被废。

谨慎王皇后:王皇后的父亲王奉光,是汉宣帝没登基前的老朋友。奉光女儿在几次嫁人之前,夫家都死掉。后来宣帝继位,王氏入宫为婕妤,得宠,但是没有儿子。后来汉宣帝想给许皇后的儿子找个谨慎无子的后妈,王氏入选,得立为皇后,但是自从为后之后,汉宣帝就不宠幸于她了。。一直到汉成帝的时候,汉宣王皇后才去世,由于汉成帝的母亲也姓王,就称汉宣王皇后为邛成太后(父奉光为邛成侯)。

-----------

汉元帝

皇后:王皇后;傅昭仪,冯婕妤

王皇后:王政君,王莽的姑姑,汉成帝的母亲。

十侯五大司马:王家在汉朝外戚当中盛极一时,共有十侯,分别是王政君的同母哥哥王凤,同母弟弟王崇,五个同父弟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堂弟王音,侄子王莽,外甥淳于长。其中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先后任大司马,执掌朝政。在汉成帝和汉哀帝早期以及整个汉平帝时期,王氏都是代主执政的身份,最后由王莽篡权。

拦惊熊:汉元帝去观看斗兽表演,后宫美女都陪坐在他旁边。意外事件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熊突然从圈里跑出来,攀着栏干要冲上观众席,“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这里特别提到了傅昭仪,在以后这可是个关系冯昭仪性命的人物。面对突发事件,冯婕妤(当时还不是昭仪)也不知是本能反应还是有所考虑,反正她就在那几秒钟之内做出了惊人的举动,直接上前站在了熊和皇帝中间,为左右武士格杀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事后,皇帝问她:“面对这种事,人之常情是惊慌失措,你怎么敢上前挡熊呢?”冯婕妤坦然对答:“这些猛兽一般扑倒一个人就会停下,我挡在中间,熊就不会冲着陛下去了,为了陛下,我愿意做出牺牲。”元帝颇为感慨,对这位小女子加倍敬重,傅昭仪等人很惭愧。 也就和冯婕妤结下仇恨。后来傅昭仪当上了太后(当时有四位太后,哀帝的母亲、祖母,成帝的母亲,成帝的赵皇后)。“当熊”的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傅老太太心上的阴影一直没有消除。偏巧有人诬陷中山太后(就是那位当熊的冯女士)诅咒皇帝和傅太后,傅老太太可算找到了收拾冯老太太(都已经不是当年的美女了)的机会,经过一番番审讯,整死不少人,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后来,傅太后派人去责问冯太后:“熊上殿的时候你表现得何其勇敢啊!今天怎么害怕了?”冯老太太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是傅昭仪报复的时候到了,于是饮药自杀。

-----------

汉成帝

皇后:许皇后,赵皇后;班婕妤,卫婕妤,赵婕妤

许皇后是汉宣许皇后的亲属。

赵皇后,就是著名的赵飞燕,无子。

班婕妤,

卫婕妤,班婕妤的侍者

许皇后在得立之后,并没有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自己的父亲很快被王凤架空。许后先后生过一男一女,但是都夭折了。后来因为许后的用度过于奢华,为汉成帝不喜。又因为有媚道祝诅后宫之事,被废。

贤惠的班婕妤:班婕妤以贤惠之名得闻于历史,曾数次劝谏汉成帝不合礼仪之举。曾经把自己得侍女进献给汉成帝,就是卫婕妤。后来赵氏姐妹得宠,班婕妤主动退位,要求侍养太后。得以善终。

无双飞燕:本长安宫人,属阳阿公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汉成帝微服出行的时候,见到了飞燕,召入宫,大幸。妹妹赵合德也被诏入宫中,都被封为婕妤。宠幸冠绝一时。凭借淳于长的努力,封赵飞燕为后。姐妹专宠十余年,无子。而且野史之中多有姐妹二人*乱之语。后姐妹二人因汉成帝暴卒被废,旋被杀。

-----------

汉哀帝

太后:傅太后,丁太后

皇后:傅氏,是傅太后堂弟的女儿,辈份上是汉哀帝的姑姑。

傅丁联合:傅太后是汉元帝的昭仪,生子定陶恭王刘欣;丁太后是刘欣的老婆。哀帝登基之后,就想立自己的奶奶和母亲为太后,但是被当时的大臣阻止。后来走王政君的路子,才尊定陶恭王为恭皇,随即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不久尊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又更号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此时汉宫四个太后:太皇太后王政君,皇太太后傅氏,帝太后丁氏,成帝妻赵飞燕为皇太后。丁氏的母亲是傅氏的妹妹,所以两家联合非常紧密。初入朝之时,傅丁两家联合排挤王氏,当时的大司马王莽因此被迫辞官,退守新都。两家权势大增,总有八侯三大司马,和王氏差不多。后来王莽在哀帝驾崩之后重新得势,就将傅丁两家的所有头衔全部削去,皇后傅氏也被废。

--------------

汉平帝

太后:卫氏

皇后:王氏,王莽的女儿

最惨的外戚:汉平帝是汉宣帝的后代,血缘关系颇远。但是王莽因为想找一个小孩子做傀儡,所以选了他。他的母亲是卫尉卫子豪的女儿,号卫姬。王莽吸取了傅丁专权的教训,下令卫氏宗亲不得进京。拜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当时的平帝只有9岁,母子远隔天边,“卫后日夜啼泣,思见帝”。尽管王莽的儿子帮忙,进京之事也依然没有成功。后来王莽篡位,废卫后为庶人。

烈女王氏:王莽在立平帝之后,依然不放心自己,趁着为汉平帝立后的机会,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立为皇后。后王莽篡位,皇后年方18,王莽不欲她守寡,想将她嫁给别人,将她的称呼改为“黄皇室主”。王氏大怒,不肯。后王莽事败,王氏说:“何面目以见汉家!”自焚而死。

通过翻阅唐朝及之前的历史,发现陕西的世家大族多如牛毛,换句话说两京(长安与洛阳)及两京之间的走廊地带聚居着无数的名门望族,有本地发展起来的,更多的是地方门阀不断向中央靠拢,不断向都城聚集,都想通过接近中央,完成华丽的转身,成为全国性的世家大族。 结合史料中各望族的分布情况,初步整理出来唐朝时期郡望在今陕西省的六大名门望族,暂不包括唐朝时期迁居帝都的家族。 京兆韦氏:京兆韦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区很有影响,民间有俗语「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其家族诞生于西汉中叶,至曹魏时期成为关陇士族中的一员,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京兆韦氏逐渐摆脱区域性的限制而质变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士族家族。「 ”关中四姓”是韦裴柳薛,是唐代中期关中地区的主要士族领袖,在关中地区拥有很大的名望。主要是京兆韦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这四姓被习惯成为「 ”关中四姓”。关中四姓是中国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士族代表,关中四姓的发展也是整个关中地区士族发展的方向标。曾破吐蕃48万大军,安定西南的一代名将韦皋就出自这个家族。京兆韦氏在唐朝共出过20位宰相,其影响由京兆遍及全国。 京兆杜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士族,南北朝时期,京兆杜氏成为关中郡姓之一。京兆杜氏的世系可以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周本居南阳(今中国河南省南阳),以豪族被迁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子杜延年又迁于杜陵(今陕西西安南)。京兆杜氏历朝多为官,且名人辈出,大诗人杜牧就出自这个家族。 扶风窦氏:扶风窦氏跟从汉光武帝,以军功起家,出现了窦融、窦宪等一大批显赫一时的贵族,并成为沿袭百年的外戚世家。历经魏晋南北朝,扶风窦氏仍然颇有军功,故而在政治舞台与军事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到唐朝任然是名震一方的门阀。 扶风马氏:汉武帝时,马通家族一豪族身份自邯郸被迁往陕西扶风茂陵成欢里。自马通徙居陕西扶风,马氏就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马氏世代与皇室联姻,显贵一方,成为名门望族。东汉中兴名臣伏波将军马援,平定西南,征服交趾(今越南),功勋卓越,被封新息侯。进入唐代后,扶风马氏任然是一方望族,显赫不减当年。 京兆王氏:据说其始姐是战国时期的魏公子无忌,秦灭六国之后,无忌的子孙逃至泰山,始以王为姓。西汉时,泰山王姓以豪族身份被迁至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因此地属京兆尹,后来便被称为京兆王氏。王姓在唐代,最著名的有三支:一曰琅邪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这实际上是为当时的王姓家族排座次。 京兆宋氏:汉武帝时将关东豪族迁居至关中,此时河南宋氏的一支迁至京兆,发展成为京兆宋氏,成为显要门第,一直持续至唐朝。 陕西省的名门望族,有一个显著特点,大部分都源自汉武帝时期将关东豪族迁至关中后,逐渐发展成为更加显赫的家族,成为名门望族,不断延续下去。 汉武帝为了稳定天下,本来将山东豪族内迁是为了控制他们,削弱他们在地方的影响力,降低他们的割据性,没想到这反而打造了一大批名扬天下的关内望族,或者说是这些大族因祸得福,内迁后,能够更加直接的接触中央,从地方望族直接晋升为中央望族,从了更有利于家族的繁衍壮大,不断延续下去。

窦宪(?~公元92) 东汉外戚权臣。字伯度。扶风平陵(治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 《史记》: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索隐案:地理志观津县属信都。以言其累叶在观津,故云“父世”也。)(正义:观津城在冀州武邑县东南二十五里。) 二人肯定不是一家人。 理由1:如果是一家人,在《后汉书·窦宪列传》(有的称为《窦宪传》)中,应该在“窦融曾孙”之前再加一句“先汉……(窦婴/孝文皇后/其他)之后”。《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除了说曹操的父亲是曹腾,就还有“汉相国参之后”一语。 理由2:二人的籍贯不同,一在河北,一在陕西。如果说先汉孝文皇后的某些血亲搬家到了长安城一带,并居住下来,这是可能的。但是官员离职之后,是要回到原籍的。原因很简单,祖宗坟墓都在原籍,自己说走就走,祖宗谁来照顾?因此《窦宪列传》中说窦宪是扶风平陵人,并不代表窦宪是孝文皇后的亲戚的后代,反而可以说明窦宪与孝文皇后、窦婴并无关系。 至于窦婴弃市,满门抄斩并不能说明窦氏一定绝后。若是抄斩之后一定绝后,请问“赵氏孤儿”是怎么回事?

西汉的窦太后与东汉的窦太后是什么关系?

在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一般都是只有姓氏没有名字,称某氏,大户人家的**会被按照排行尊称,如张大**、李二**这般;女子成亲以后,会在父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