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紫灵山记
我生性愚钝,不谙世事。家庭、事业皆平庸,避世无争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偶尔,寄情山水,外出穷游且放浪形骸。让现实的无奈、苦闷与彷徨,得以一时的解脱。在游山涉水的娱情中,暂且忘却心头的俗念与烦恼。
多年来,屡遇名山胜境、峻石危峰。不畏艰险而登之,以尽情怀。黄山、三清山、桂林山水、张家界的天门山……曾浏览过的奇山异岩,也算是不胜枚举。
世人多好访名山。惟我看来,山不在高,有树则清。石不在大,有岩则幽。青山怪石,何处无之。山无大小,石有低高。惟山石间有岩、有树、有花,其清幽可爱,便令人低徊不忍去。
我邑南丰多胜境。其西南约三十公里处,有座紫灵山。其矗立于鄱阳村舍后的西北方位。
我于己巳年初游其山,时值仲夏。忠安、国富、荣贵偕我同游。彼时,我未曾知晓紫灵山的人文景观,视其为普通山峰而登之,浮光掠影而已,匆匆涉足而返。
至今依稀记得:远远望见一个十分特别的“仙人洞”。西面洞口,洞内有上下两眼,上小下大。东面洞口,又有一擎长飞柱。东西一径可穿山而过,洞长40来米。顺着一线天艰难而上,达山巅。山顶建有紫灵山寺。寺庙东西方向为山之屏障,南北方向视野空旷。旴江、村舍位于东南之位。在紫灵山北有一副峰,叫做“龟峰”。一巨石卧于山巅,因其石形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灵龟而得名“龟峰”。龟石旁边又有几只“小龟”,拥簇成团,粗犷神奇。山峰百米处有一人形山。山上树木葱茏,枝繁叶茂,传说是神仙安排的“养龟人。”山头有一枕头石,“养龟人”仰躺屈膝,瞭望星空,怡然自得。在紫灵山和龟峰之颠,有着围山而建的战壕和暗堡。大约上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打响了著名的“下罗堡战役”,曾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一页光辉篇章。
壬寅年暮春时节,应王永明馆长邀约,一并到鄱阳村看《鄱阳瞿氏家谱》。谱中的文章被我拍摄下来,回到家中认真研读之。发现在家谱中,前人对紫灵山作了详尽的记载。始知其山的人文景观之底蕴极为丰厚。现摘录如下:
“余常泛舟过嘉禾之鲤鱼象简石,舟中望见一山,其石色紫。”
“因述其山各不一。在唐时曰金鼓岩。宋时常有紫气腾飞,名曰紫灵峰。至明时,回山灵而求嗣者众,浪传为紫灵山。”
“复登其山,见川岩秀气。别是一天,及至绝顶。览四处峰峦,如排下满盘棋局。觇长河一水,宛环来玉带腰缠。其余景象难以悉指,惟一石似擎长匕烛恍然。烛焰成化低徊,入之不忍远去。”
“其间水绕山环,茂林修竹,苍松古柏,异卉奇葩。泉泠匕而咽,石磷匕而坚。云飘然而幻,树杂然而幽。好鸟时闻,听不尽清歌妙曲;闵花常放,究无穷佛法禅机。野鹤频来,孤猿常往。谁谓山中寂寞?我云世外烟霞。”
“水潺匕兮而石出,木萧匕兮而叶落。黄花满径,何劳送酒之人。松树遍山,不少乘风之客。”
“南丰县西南八十里,有紫云观。相传仙者壶公于此得道。壶公者,后汉茅长房师事之者也……石壁峻立,有窦横袤寻丈许。中有练丹匣及蜕骨,或者壶公之遗耶未可知也。观旁老松一株,大三抱,夭矫腾上,如一苍龙挐云,恐汉时物矣。从旁得路,迤逦上数百武,为上岩山之巅也。山益高势,愈峻不可得。栖止,及山之巅,门上远望焉,则军峰插天如玉笋。出其右,旴江泻汉如玉绳维。其左,金嶂鹰石,朋从友列,若屏峦遮其前。而其后,则山驱羊而随之,水东带而归之天数也。大抵兹山若麒麟、狮、象、豸身,昂头横踞,汉不可迫视。四围辟山,近环之,如禽伏兽拱,不可枚数。山皆仓石,青崖如削如铸,不可形状。小溪贯注,其中如蛇缠练,首不知,尾不知。溯游二三里许,两岸皆峻岩,宝峙列上头,青露天一线下,俱澄淖百尺。岩上仙棺棋局,历历可辨。索然四壁峻绝,梯磴绠梁,无所于施,人迹不可登到,大江以南一胜处也。”
古人对紫灵山的描述,极尽生动精彩。浓郁的神化色彩,使紫灵山在我的心中似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深深地吸引、迷恋、感召着我。为一睹其风采,择一个淸闲之日,天刚破晓,独人驾车前往,再游紫灵山。
踏着石径,螺旋而上山巅。放眼大地,紫灵山的神秘面纱徐徐地揭去了,令人灵魂震慑的景象出现了:在幽蓝的天幕下,平静、闲适地躺着鳞次栉比的群山。初升的红色阳光柔柔地投射下来,大地的色彩变幻莫测。状如蜡烛群峰,向阳面透亮橘红,背阳面幽暗浅绿。深深浅浅的山岩裙褶里,有如万千的宝石和碎金在闪光,璀璨着,但她们依然沉静。至纯至洁的旴江之水,蜿蜒曲折,蓄蕴着羞羞的神色。
先人之述备矣!我自惭浅薄,深知无须累赘。
驻足观景台,觅一干净之处坐下来,静静地点燃一支烟,默默地享受着这清幽寂静的山林情趣。
太阳渐渐地高了,游人也多了起来。我方欲下山回家,恰逢早年的邻人志刚一家人。志刚得知我在山上呆了两个多小时,笑而曰:“冇么!在这样的小山上玩得如此尽兴呀?”
嗐!他哪知我心。凡夫俗子的我,心里也藏有那么点小痴迷。何况, 何处不风景。 若在,风景在。
帅氏源流总世系万旾支
西晋(公元265--317年)
1世◆昺公 字光被。晋武帝朝[注:司马炎,公元265—290年]官大司徒、黄门侍郎,右将军、散骑常侍、兵曹尚书等职。
妣 朱氏。诰封夫人。子二:聪、聆。
2世 聪公 字听德。晋惠帝二年[注:司马衷,公元291年]官左中郎。
妣 王氏。
◆聆公 字孔昭。晋怀帝永嘉五年[注:司马炽,公元311年]官邯郸令。
妣 倪氏。子三:延伯、 延龄、延康。
东晋(公元317--420年)
3世◆延伯 字仲连。晋显宗咸康七年[注:应为成帝司马衍yǎn年号/公元342年]官会稽内史。
妣 黄氏。子三:之文、之邵、 之郇[注:xún 音旬]。
延龄
延康
4世◆之文 字季华。晋烈宗宁康二年[注:应为孝武帝司马曜yào年号公元375年]官渤海太守。
妣 尤氏。子一:孚。
之邵
之郇
5世◆孚 字处道。官太尉。
妣 苏氏。子三:鲂、 鲸、 鲤。
南北朝 南宋(公元420--479年)
6世◆鲂 字孝孙。任陕令。前五代宋文帝元嘉[注:南宋刘义隆年号。公元424—454年] 官侍中。
妣 袁氏。子二:亮、高。
鲸 官车骑都尉。
鲤 官寿春令。
妣 张氏。子二:安生,好生。
7世◆亮 字圣通。宋顺帝[注:南宋刘准年号,477—479年]召为 羽林蓝领、中书舍人。
妣 刘氏。子一:道根。
高 子二:道原、 道化。
安生
好生
8世◆道根 字巨基。官豫州刺史。
妣 徐氏。
复妣 李氏。子一:慈明。
道原 官侍御史。
道化 国子博士。
南北朝 南齐(公元479--502年)
9世◆慈明 字善之。官兵部尚书。
妣 商氏。子一:广。
10世◆广 字志广。官氾水令;以子贵诰封休宁侯。
妣 康氏。子三:万成、万登、 万锺。
唐朝(公元618--907年)五代 后唐(公元907--960年)
11世◆万成 字大五。讨贼有功,拜大司马,累迁池、庐、滁、扬 四州 都军大元帅;封休宁侯,唐封闲国公,谥忠诚。
妣 曹氏。子三:吾、镗、鐄(居濠州)。
万登 官车骑将军。
妣 邵氏。子一:磷。
万锺 官领军都尉。
12世◆吾 字振国。荫执金吾。
妣 潘氏。子二:柄、机。
镗 荫宣武郎。
妣 项氏。子一:桓。
鐄 荫议郎。
妣 王氏。子二:梓、枢。
磷 中书舍人。
妣 赵氏。子一:樗。
13世 柄 校书郎。
妣 鲍氏。子一:禹谟。
◆ 机
妣 黄氏。子二:皋谟、益谥。
桓
梓
枢
樗
14世禹谟 字克猷。河北黜陟史。
妣 王氏。子一:文林。
皋谟 官谷城。
妣 周氏。子一:茂林。
◆益谟 举进士,官大理寺丞。
妣 邹氏。子一:平林。
15世 文林 字宝书。员外郎。
妣 吕氏。子一:怿。
茂林 举进士,兵部郎中。
妣 徐氏。子二:恺、洵。
◆平林
妣 陈氏。子一:鼎。
16世 怿
妣 曹氏。子一:良器。
洵 登进士,任京兆尹。
妣 汪氏。子一:良玉。
◆鼎 字子建。
妣 魏氏。子一:裕。
17世 良噐
妣 贾氏。子二:翼龙、拱龙。
良玉
妣 胡氏。子二:扳龙、乘龙。
◆裕 字宽夫。昭宗乾宁三年[注:唐代李晔yè年号,公元896年]任祁州刺史。
妣 张氏。子二:遇春、元春。
18世翼龙 官仆射。
妣 汪氏。子一:奉古。
拱龙
妣 史氏。子一:效古。
扳龙 官祭酒。
乘龙
妣 姚氏。子一:贽。
◆遇春 字时济。后唐庄宗朝[注:五代时后唐李存勖xù的朝代,公元923—926年]官拜左拾遗。
妣 吴氏。子一:汉琼
元春 宋州刺史。
妣 郑氏。子二:汉磷。
19世奉古
妣 毛氏。子一:圭。
效古 登进士,官校书郎。
妣 张氏。子一:壁。
贽 字见之。
妣 梅氏。子一:梦畴。
◆汉琼 字德华。后周武功中书令,官拜节度使。
妣 王氏。子二:逢原、理原。
汉磷 举进士,官给事中。
妣 韩氏。子一:本原。
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1127—1279年)
20世 圭
妣 杨氏。子一:庚。
壁 官秘书监。
妣 范氏。子一:阳。
梦畴 官密院使。
妣 陈氏。子一:森。
◆逢原 字深义,号大会。官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江陵都统制使。原籍浙江婺州
妣 张氏。赠夫人。子三:扬、挺、振 仍居浙江
复妣 叶氏。子二: 正、端 江西有帅氏自此始
逢原公与长子正公居分宁李村。江西始祖逢原葬江西宁州永斜,“仙人晒网”形,号“花坟”。张夫人附左;叶夫人附右。
理原
本原 官宗正司。
妣 抚氏。子一:枕。
21世◆正 字正甫。行大一[注:在大房中排行老大。]生?宋建隆庚申年 [注:北宋太祖赵匡胤yìn年号,即公元960年]官豫章教授。
妣 城东周氏国宝之女。生子五:鉴、敬、能、镶、镃。
[公殁]:大中祥符,庚戌年[注:北宋赵匡恒年号,即1010年],葬李林西墓坪。吊钟形。妣葬:黄沙桥港南蛇形地。(考注:此为总世系中记载最为详明的一代人。其正公尤为详明。
端 字平甫,号大行。官居河北,遂家焉。
扬 字汶激。宋天圣五年[注:北宋赵匡祯年号,即公元1028年]登王克成榜,士,翰林学士。
妣 陶氏。子二:镇、钥(居平原)。
挺 袭江陵都统制使。
妣 石氏。子三:钺、镒、燧。
振 字汝发。景佑元年[注:北宋赵匡祯年号,即公元1034年]登张唐乡磅(榜)进士,任豫州章教授,终南昌令。
妣 宋氏。子一:镐(仍居平原)
22世 镇
钥
钺
镒
燧
镐
鉴 字国光,行小一。徙居本州之武乡排步家焉。
妣 周氏。子三:琢、钰、珍。公妣合葬黄沙港南蛇形。
敬 字行简,号明仲。行小二,生于嘉佑四年[注:北宋仁宗赵匡祯年号,即1010年]游学江东,留就寓试。
妣 周氏。子五:瑛、琮、璇、璋、洵。
公葬西基坪;妣葬村东冲埚。
能 字时性。行小三。官廸功郎。徙居本州仁乡水车家焉。
妣 万氏。子四:良、仙、兴、元。
公妣俱葬龙冈坪。
◆让 字行逊,号兼光。行小四。迁居靖安之桃源。
妣 周氏。子二:珪、璧。公妣俱葬东冲埚燕子抱粱形地。
镃 字乘时。行小五。徙居湖南。
妣 瞿氏。子一:珍。
23世 涿 字君成。行恭十。
妣 徐氏。子四:云、霄、霓、雾。
珏 字君际。行十二。
珍 字君杰。行七五。无传。
瑛 字国宝。行二十一。
妣 良原黄氏。子三:猷、谟、谋。公妣合葬并源。
琮 字君窦。行二十二。
妣 武宁叶氏。子二:安、定。公妣合葬并源。
璇 字君玉。行二十三。
妣 万氏。子三:巽[xùn 音驯]、俊、继。公妣合墓石祖。
璋 字君章。行二十四。
妣 沈氏。 子一:道立。公妣合葬茅田。
珣 字君珍。行二十六。
妣 余氏。尚书之女。子四:四九、用中、五十、骥。
公妣合葬七都沅南台头。
良 字元善。
妣 袁氏。子四:绶、绅、绾、纽。
仙
妣 潘氏。子二:廉、宁。
兴
妣 孙氏。子三:勤、沂、傅。
元
妣 钱氏。子四:盈、有、益、富。
珪 字君执。行恭九。仍居靖安之桃源。
妣 张氏。子一:世昌。
◆壁 字君完。行恭十二。迁奉新锁石, 奉新有帅氏自此始
妣 余氏。子一:世隆。
珍
24世 云 字济霖。行三十四。
霄 字济滋。行三十六。
霓 字霖溢。行三十九。
雾 字霖润。行四十。
猷 行四十。
漠 行四十一。
谋 行四十二。
安 行三十五。
定 行三十七。无传。
巽 行三十六。
俊 字伯杰。行三十八。任武功大夫,四川兵马都监使。
继
道立 字务本。行三十一。
妣 吴氏。子一:宾士。
四九
周中 行三十七。宋持恩赠朝散大夫。(注:生活于宋代)
五十
骥 字伯逸。
绶 行十三。
绅 行十四。
绾 行十五。
纽 行十六。
廉 行二十二。
宁
勤 行十七。
沂 行十八。
傅 行十九。
盈 行二十。
有 行二十九。
益 行二十三。
富 行二十五。
世昌 字伯文。行一。徙居安义皎源
◆世隆 字伯盛。行三。
妣 熊氏。子一:韬。仍居靖安桃源
25世 ◆韬 子二:光、辉 。 保义郎。
26世 ◆光 子一:安辅。
27世◆安辅
妣 魏氏。子四:宗海、宗汉、茂荣、茂英
28世◆茂英
妣 徐氏。子三:日宣、日新、日益。
29世◆日益
妣 涂氏。子二:应旂、应明。
30世◆应旂 宋嘉靖年间任江州景濂书院。
应明 徙居抚州临川
31世◆以发
妣 聂氏。子二:谦、复。
32世 ◆谦
妣 聂氏;邬氏。子一:同孙。
复
妣 新建吴氏;丁氏。子二:隆孙、感孙。
33世 ◆同孙
妣 港口杨氏。子四:宁、应、志、憼。
34世 宁 明永乐十一年授国子监典簿。
◆志
妣 新泽章氏。生子五:恺、悌、恢、愤、悱。
35世 ◆恺
妣 涂氏。子五:珊、莹、珫、珰、碧。
36世 ◆珫
妣 许氏。子二:公顕、公道。
37世◆公道 字秉正。号万春。行景四。生理瑞河口白鹭港招赘黄氏。後迁新建县璜溪垅遂家焉
妣 黄氏。子二:海公、湖公。
38世 海公
妣 邓氏。子三:景明、景珊、景华。
◆湖公 字用行。行圣八。生于明正德乙巳年公元一五四五年四月初七日亥时。殁于明万历己亥年公元一五九九年五月十三日午时。葬围山高堎下坤艮向。
妣 港西丁氏。生于明正德丙寅公元一五六六年十月十一日戌时。殁于明万历乙酉公元一五八五年八月初七日丑时。葬清水墎癸丁向。
复妣 李氏。生于明正德辛未公元一五七一年八月廿五日辰时。殁于明万历辛卯公元一五九一年。葬围山高堎下坤艮向。子五:景荣、景富、景贵、景贤、景魁。
39世◆景富 行福五。葬罗埇垴申寅向。
妣 田坊徐氏。葬店口庙前塘上申寅向。
子二:良才、良达 。
40世◆良达 葬朱林堎庚甲向。
妣 彭氏。葬莲花山癸丁向。
入景珊次子良迪之子世荣为嗣子。
41世◆世荣 字敬吾。行宽二。生于明万历乙酉公元一五八五年六月初八日辰时。殁于康熙戊申公元一六六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戌时。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涂氏。生于明万历乙未公元一五九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辰时。殁于明崇祯辛巳公元一六四一年三月初九日未时。葬缷宝山申寅向。子三:文浩、文洪、文澄。
42世◆文澄 行魁四。生于明崇祯己巳公元一六三九年六月初七戌时。殁于清康熙丙午一六六六年十一月初十日。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宋氏。生于明崇祯甲戌公元一六三四年九月。
子二:友梧、友梅。
43世◆友梧 行有二。生于清顺治公元一六五八年农历戊戌年九月初十日午时。殁于清康熙公元一七0五年农历乙酉年正月初七日巳时。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李氏。生于清顺治公元一六六八年农历戊申年四月初二日酉时。殁于清乾隆公元一七三八年农历戊午年二月初六日亥时。葬围山。子一 履瞬。
44世◆履瞬 行欧五。生于清康熙公元一六九一年农历辛未年六月十九日巳时。葬雨祈堎。
妣 刘氏。生于清康熙公元一七0六年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二日寅时。殁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六三年农历癸未年九月初九日酉时。葬围山。子三 启锺、启训、启钦。
45世◆启钦 字金义。行意二。钦赐登仕郎。生于清雍正公元一七三一年农历辛亥年四月廿四日卯时。殁于清嘉庆公元一八一四年农历甲戌年十月廿一日戌时。葬杉山寅申向。
妣 熊氏。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四五年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廿九日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二二年农历壬午年十月十三日亥时。葬杉山寅申向。
子三 佳远、佳廷、佳送。
46世◆佳远 字近和。行征一。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六九年农历己丑年八月十四日寅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二二年农历壬午年十月初十日午时。葬杉山。
妣 李氏。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八0年农历庚子年九月廿八日寅时。殁于清咸丰公元一八六一年农历辛酉年三月初六日亥时。葬杉山。子四 齐政、齐坤、齐仕、齐顺。
47世◆齐政 字天顺。行五五。生于清嘉庆公元一七九九年农历己未年二月初七日辰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四九年农历乙酉年九月廿八日戌时。葬围山未丑向。
妣 程氏。生于清嘉庆公元一八0二年农历壬戌年九月初五日子时。殁于清光绪公元一八八一年农历辛巳年八月初六日午时。葬杉山丁癸向。子二 国顕、国斗。
48世◆国顕 字名成。行孔三。生于清嘉庆公元一八二0年农历庚辰年十月十三日寅时。殁于清咸丰公元一八五三年农历癸丑年二月十三日午时。葬杉山。
妣 余氏。生殁不详。子一: 治享。
49世◆治享 字鹤龄。行年三。生于清道光公元一八四四年农历甲辰年十二月初九日巳时。殁于民国公元年农历一九一九己未年三月十一日未时。葬杉山巽乾向。
妣 欧阳氏。生于清咸丰公元一八五一年农历辛亥年十一月十二日戌时。殁于民国公元一九一九年农历己未年七月廿八日巳时。葬背后地坐西向东。
子六:万福、万禄、万夀、万龙、万源、万亮。
50世万福 字景介。行其二。生于清同治公元一八六八年农历戊辰年十二月初六日亥时。殁于民国公元一九二三年农历癸亥年十二月初六日寅时。葬太平山虎爪上丙壬兼午子三分坐南向北。
妣 周氏。生于清同治公元一八七三年农历癸酉年九月十二日酉时。殁于民国公元年农历癸丑年十月十八日亥时。葬背后地庚甲向。
复妣 徐氏。湖南安仁县石江徐氏。生于清光绪公元一八八六年农历丙戌年六月初二日辰时。殁于不详。
。◆万夀 字仁则。行吉七。生于清光绪公元一八七八年农历戊寅年二月十五日巳时。殁于民国公元一九四六年农历丙戌年九月十六日。葬禾场垴坐西向东。
妣 叶氏。生于清光绪公元一八九二年农历壬辰年八月廿四日丑时。殁于公元一九五九年农历己亥年九月。葬禾场垴坐西向东。子三:民绚、民纲、民縚。女二。
51世◆民縚 字织彩。行盘三。生于民国公元一九二三年农历癸亥年六月初五日丑时。殁于公元二00三年农历癸未年五月初七日戌时。葬塘尾山坐北向南。
妣 陈氏。生于不详。殁于民国公元一九四五年农历乙酉年一月初九日。葬杉山。
复妣 程氏。生于民国公元年农历癸酉年四月初四日酉时。殁于公元二00六年农历丙戌年三月廿八日。葬塘尾山坐东向西。子三:瞻礼、瞻祥、瞻顺 。女三:菊骨、梅骨、毛骨。
52世◆瞻礼 字根骨。生于公元一九五九年农历己亥年十月十二日卯时。殁于公元二00九年农历己丑年四月初二日未时。葬背后地坐南向北。
妣 程氏。生于公元一九六四年农历甲辰年八月十七日未时。子二:圣彪、圣豹。
53世◆圣彪 字玉平。号俊杰 。生于公元一九八0年四月廿二日早上六点半、农历庚申年三月初八日卯时。
妣 上官氏。内蒙古赤峰市。生于公元一九八三年农历癸亥年九月初二日卯时。
子一:德竣。 女一:涵丹。
◆圣豹 字玉华。号锦锋。文雅居士。生于公元一九八三年一月三日晚上十一点、农历壬戌年十一月廿一日子时。
妣 张氏。甘肃甘谷县磐安镇彭家巷。生于公元一九八四年农历甲子年三月十一日未时。
子一:德翊 。女一:涵韵。
54世◆德竣 字文竣。乳名朗朗。生于公元二00八年四月三日上午八点半、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七日辰时。
◆德翊 字天翊。乳名满满。生于公元二0一三年八月十八日早上六点、农历癸巳年七月十二日卯时。
涵丹 乳名深深。生于公元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十一点、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一日午时。
涵韵 乳名媛媛。生于公元二0一一年十月五日上午十一点、农历辛卯年九月初九日午时。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孔门弟子
孔门七十徒,依《弟子列传》次第,并附《孔子家语》列序,其另见名录列于末,《论语》所涉弟子一一标识[#]。弟子年岁,兼引传统说法,即“少孔子n岁”,孔子生年应为鲁襄公21年(《史记》记为鲁襄公22年),故或有一岁之差。
01(1).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少孔子30岁”,前521-481年,鲁国人。家境贫寒,为人谦逊,为徒好学,对孔学无不崇,复师言无不尊。孔门十哲之首。据《论衡》,少正卯讲学,唯其不去。孔子钟回情笃言表,赞其最“不违仁”,《家语》载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29岁白发,41岁早夭,夫子长叹“天丧予”。颜回安贫乐道,宋儒周敦颐并于孔子而示二程(程颢程颐)“寻孔颜乐处”,成为宋明大儒探求之问。《家语》记颜回诸多轶事,并辟专篇。颜回死,鲁定公吊焉,使人访于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
02(2).闵损#,字子骞,“少15岁”,前536-487年,鲁国人。为人清高而谦和,寡言却中肯,《论语》载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史记》载曰“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孔门十哲德行之二。少年丧母,后母因偏爱己出之子而对其以絮充棉,其父发现欲休妻,长跪求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孔子赞曰“孝哉”。元代列入《二十四孝》单衣顺母。季氏召任费宰,先或犹豫,后有决绝。《家语》载其“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德法者,御民之本”“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论语》载其决绝以辞;司马公评其“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
03(3).冉耕#,字伯牛,“少7岁”,约前544年生,卒年不详,鲁国人。为人宽容端正,善于待人接物,夫子常使之陪客。曾任鲁国中都宰。孔门十哲德行科之一,“冉门三贤”之一(冉耕、冉雍、冉求出于冉氏三门;另说,《冉氏族普》“[冉离]命三子往从学焉”)。冉耕染“恶疾”而早逝(相传为麻风病),病重卧榻时孔子前往探望,哀叹“亡之,命矣夫!”
04(4).冉雍#,字仲弓,“少29岁”,生卒年不详,鲁国人。冉耕之“宗族”,“生于不肖之父”(《家语》)。前482年,41岁聘为鲁国季氏总管,仕三月,“谏不能尽行”而辞,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为人敦厚、气度宽宏,斯文终身。孔门十哲德行科之一,“冉门三贤”之一。孔子称其“可使南面”。《荀子》与孔子并称:“下则法仲尼、自弓之义”。相传,曾与诸贤录《论语》,又独著《敬简集》。《家语》载仲弓问政刑之用,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即“以礼齐之,以刑禁之”。(《刑政》)
05(7).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少29岁”,生于前522年,卒年不详,鲁国人。多才多艺,灵活乖巧,沉稳谦退,擅长政事,“进则理其官职,退则受教圣师”(《家语》)。孔门十哲政事科之首,“冉门三贤”之一。青年时曾为鲁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复召为季氏宰,484年齐鲁稷曲之战,率左师迎齐,孟孺子泄所帅右师不战而“奔”,紧急关头用樊迟策,挥戈陷阵,众从之,齐军遁。战后,相机答以“学于孔子”让季康子言于哀公,“币迎”孔子归鲁。替季氏行田赋改革以“聚敛”,子曰“非吾徒,…鸣鼓而攻之,可也”。
06(8).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少9岁”,前542-480年,鲁国卞人(山东泗水县)。直爽疾恶,忠孝擅勇,笃诺恪职,“以政事著名”“不达于变通”(《家语》)。孔门十哲政事科之二。侍奉孔子最久,“子路喜从游”,与师肝胆相照,《家语》载子曰“自吾有由,而恶言不入于耳。”曾为鲁季氏宰,后为卫大夫孔悝宰。治蒲邑三年,孔子“入其境”“入其邑”“至其庭”,三赞其治。卫国蒯聩之乱,即“蒯聩与其子辄争国”,自赴其难,死前结缨,被剁成肉酱。孔子闻讯,从此不食肉泥。元代列入《二十四孝》百里负米。
07(5).宰予#,字子我,又称宰我,前522-458年,鲁国人,或齐国人。孔门十哲言语科居首。深思独见,“利口辩辞”(《家语》),敢犯师颜,问三年之丧(《论语》)、问五帝之德尤为犀利(《家语·五帝德》)。昼寝闻名,利口刁问,屡被孔子詈,以至不敢面师,后夫子自责:“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孟子称其“智足以知圣人”。《史记》载曰“为临菑大夫”,《家语》谓“与田常为乱,夷其三族”,孔子耻之曰“不在利病,其在宰予”。唐代司马贞《索隐》考证于《左传》,前481年田常之乱,未载宰我,而有阚止,其字“子我”。
08(6).端木赐#,姓端木,字子贡,又作子赣,“少31岁”,前520-446(456)年,卫国人(河南鹤壁浚县),卒于齐国。18岁从师,好学善问,巧辞雄辩,聪慧通达,心性尤高。孔门十哲言语科之二。孔子比作“瑚琏之器”,司马公记曰“孔子常黜其辩”,《家语》曰“历相鲁卫而终齐”。一代儒商,理财屡中,“鬻财於曹、鲁之间”“最为饶益”(《史记•货殖列传》);外交骇俗,了事干练,“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弟子列传》),“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为信阳宰,孔子赠言“勤之慎之…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孔子去世,“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家语·辩政》)
09(9).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少45岁”(《家语》曰35岁),前506(516)-443年,吴国人。22岁拜师,豁达开朗,不拘小节,孔门十哲文学科之首。主张用教化治理社会,任武城宰,以礼乐为教,邑内弦歌之声不绝,令老师刮目相看。《家语》记曰:“尝从孔子适卫,与将军之子兰相善,使之受学于夫子。”孔徒中独为南方人,学成归故里虞山(常熟),道启东南,誉为“南方夫子”。相传晚年曾讲学东海之滨,后人以“奉贤”冠其地名(上海奉贤区)。
10(10).卜商#,字子夏,后人多称其字,“少44岁”,约前507年生,卒年不详,晋国温邑人,另说卫人(钱穆考,魏灭温,误为卫)。孔门十哲文学科之二。曾为莒父宰。才学尤高,见解精到,“好论精微,时人无以尚之”,“卫以子夏为圣”(《家语》);交友好洁、治学独创、观念与时俱进,夫子告以“勿为小人儒”。前476年,受邀赴晋办学,开“西河学派”,李俚(约前455年生)、吴起(约前440年生)等皆为弟子,魏文侯(前445年即位)尊为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对儒学经典流布颇有影响,相传,治《毛诗》而作《诗序》,传《仪礼》丧服篇,撰《易传》,郑玄谓“《论语》乃仲弓、子夏等所纂定”。
11(11).颛孙师#,姓颛孙,字子张,“少48岁”,前503-447年,陈国人,《索隐》引郑玄曰阳城人(河南登封)。出身低微,勇武豁达,为人执著,善交朋友,曾犯罪,师从夫子而成儒士,主张“尊贤容众”,“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曾子说“难与并为仁矣”,《家语》曰“孔子门人友之而弗敬”。孔子殁,教授而终,创“子张之儒”,《韩非子·显学》列为儒分八派之首。《吕氏春秋·尊师》载曰:子张,“刑戮死辱之人也”,学于孔子而“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从师困于陈蔡,“问行”,子告知“言忠信,行笃敬”。
12(12).曾参#,字子舆,世称曾子,“少46岁”,前505-435年,鲁国武城人(山东平邑县魏庄乡)。先祖为夏禹后代,姒姓,其父曾点是孔丘早期弟子。16岁从师,曾被父杖昏,子告之“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方为孝。一生沉静稳重,谦恭谨慎。《家语·在厄》载曰,曾子弊衣而耕,鲁君闻之致邑,“固辞不受”。38岁,武城大夫聘为宾师,设教讲学。50岁,“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60岁,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承传孔学颇有功劳,教授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孔伋弟子授孟子。《大学》《孝经》或为其作,《汉书·艺文志》录“《曾子》十八篇”。元代列入《二十四孝》啮指痛心。后母“供养不衰”,妻“藜蒸不熟”“遂出之,终身不娶”。[宋]程颐谓《论语》“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
13(13).澹台灭明#,姓澹台,字子羽,“少39岁”(《家语》曰49岁),生于前512(或502)年,卒年不详,鲁国武城人(山东平邑)。子游为武城宰时,出任幕僚,子游夸赞其“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以回答师问。成为孔门弟子后,“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实乃“状貌甚恶”遭夫子嫌弃;辞师自奋,“退而修行”,游学江淮,弘扬孔说,弟子多达三百,名扬各诸侯国。孔子自责:“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14(15).宓不齐#,名不齐,字子贱,“少30岁”(《家语》曰40岁),前521()-445年,鲁国人,又说宋国人。注重修养,有君子之范,任为单父宰时(山东菏泽单县),采用“无为而治”,成就了“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吕氏春秋·察贤》);《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孔子赞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相传,宓不齐赴职,两吏随行,让其写文书却摇其肘;官吏回告鲁君,鲁君使告知:单父之事由汝定,五年后报。
15(19).原宪#,字子思,又称原思、原思仲,“少36岁”,生于前515年,卒年不详,鲁国人,又说宋人、齐人。为人清正,不贪财,不求仕,“贫而乐道”。孔子为鲁司寇时,曾任孔子家宰。孔子殁,隐居卫国,安处贫困。子贡为卫相,“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前往探望,大为吃惊,问病否,原宪答“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令子贡“终身耻其言之过”。(《弟子列传》《家语》)
16(20).公冶长#,姓公冶,字子长,“少32岁”,前519-470年,齐国人,或鲁国人。谨慎处事,稳重为人,《家语》谓“为人能忍耻”,孔子认为“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故将自己的女儿嫁与他。相传,公冶长通鸟语,演绎出懂鸟语先获罪后免灾之说已成掌故。[唐]沈佺期《同狱者叹狱中无燕》:“不如黄雀语,能免冶长灾。”
17(21).南宫适#,姓南宫,又名韬,字子容,又称南容,南宫括,生卒年不详,鲁国人。崇尚道德,谨言慎行,以“白珪之玷”再三警示自我,深得老师赞赏;以“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问师,子曰:“君子哉!”孔子称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家语》谓“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并让侄女(丘异母之兄孟皮之女)嫁与他。
18(22).公皙哀#,《家语》有“公皙克”,姓公皙,字季次,又字季沈,生卒年不详,齐国人。家境贫寒,“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师从孔子,潜心学习,“独行君子之德”,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家语》云:“未尝屈节人臣,孔子特叹贵之。”《史记·游侠列传》载曰:“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19(23).曾蒧#(点古字),字子皙,又称曾皙,生卒年不详,鲁国武城人(山东平邑),曾参之父。孔子早期弟子,笃信孔学。与子路、冉求、公西陪侍夫子,闲聊志向,希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深有同感:“吾与蒧[同]也。”
20(24).颜无繇#,又名由,字路,一字季路,“少6岁”,生于前545年,卒年不详,鲁国人。颜回之父。孔子早期弟子之一。鲁昭十三年(前529),“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刘向《新序》)儿子颜回早夭,颜无繇不愿薄棺安葬,面请夫子以车换椁,孔子以鲤死有棺无椁劝阻,众门徒瞒师厚葬。
21(25).商瞿#,字子木,也称卜子、卜先生,“少29岁”,生于前522年,卒年不详,鲁国人。悟性甚高,治学亦精,《家语》谓“特好《易》,孔子传之”,夫子学易的启蒙之师。《乾凿度》云:孔子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知而无位”,孔子泣曰“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天之命也”。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帛易》),反授之:“孔子传易于瞿”。《索隐》曰“商瞿传易至杨何(汉中大夫),凡八代相传”:→馯臂子弘→蟜庇子庸→周竖子家→光羽子乘→田何子庄→王同子中→周王孙、丁宽、杨何。
22(14).高柴#,字子羔,或季羔、子皋、子高、季皋,“少30岁”(《家语》曰40岁),前521()年生,卒年不详,卫国人,或齐国人。《家语》谓“不过六尺,状貌甚恶”,循规蹈矩,子以为“愚”,其实不然,灵活而有原则,曾为“费郈宰”(山东东平县)、“卫之士师”。卫国“蒯聩之乱”,子羔因守门刖者不计刖足之怨而能躲追者(《家语·致思》),出城遇子路,力劝免入避难。“孔子在鲁,闻之,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家语·曲礼·子夏问》)
23(26).漆雕开#,姓漆雕,名启(汉代避讳刘启易为开),字子若,或子开,“少11岁”,生于前540年,卒年不详,蔡国人,或鲁国人。无罪而受膑刑,师从孔子,心无旁骛,《家语》谓其“习《尚书》,不乐仕”。孔子告之“可以仕矣,时将过”,婉答所学难用于世:“吾斯之未能信”,故王肃注曰“未得用斯书之意”,孔安国注曰“仕进之道,未能信者,未能究习”。韩非《显学》列儒家八派有漆雕之儒。
24.公伯寮#,字子周,生卒年不详,鲁国人。《论语·宪问》载,公伯缭在季桓子面前“愬”(诋毁)子路,子服景伯告孔子后说,我有办法让他暴露于大庭广众,“肆诸市朝”。《集解》引郑玄注:“使人诛僚而肆之也。有罪既刑,陈其尸曰肆。”孔子不责,借“天命”相劝:“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孔子家语》或因“谗愬之人”而未列为孔门弟子。明嘉靖年间被祛出孔庙。《索隐》引《家语》“无公伯缭,而有申缭子周”。
25(30).司马耕#,又名犁,字子牛,又称司马牛,生卒年不详,宋国人。向氏之后,向罗之子。“性躁好言”,孔子告诫“说话迟缓些”,“内省无疚,则无忧惧”。《左传·哀公十四年》所载宋司马桓魁,在宋国专权作乱,失败逃卫奔齐去吴,后死于鲁国门外。亦称司马牛,字牛,司马公误判“牛是桓魋之弟”,引发后儒注学有误解。
26(16).樊须#,字子迟,又称樊迟,“少36岁”(《家语》曰46岁),前515()年生,卒年不详,鲁国人(家语),或齐国人(郑玄)。求知好学,上进务实,颇具勇力,年轻老成。请教耕种圃作,被孔子视为“小人哉”。前484年,齐师伐鲁,即齐鲁稷曲之战,冉求率左师迎战,迟为车右。右军临阵溃逃;左军畏敌,不敢逾堑出击,关键时刻献策,鼓励冉求身先士卒,长矛入阵,大败齐军。
27(17).有若#,字子有,后尊为有子,“少43岁”(《家语》曰36岁),前518()-458()年,鲁国人。博学尚礼,“强识好古”,能全面把握孔学,认为“孝悌为人之本”,主张无为而治,藏富于民。夫子殁,因“状似孔子”,一度以师礼事之,学问不孚众望,被请下师座。孟子谓“子夏、子张、子游…强曾子”所为(《滕文公》);司马公记曰,弟子以夫子易占说事灵验而问“何以知之”,“有若默然无以应”。有若过世,鲁悼公前往吊唁。一说,《论语》由有若弟子编辑。
28(18).公西赤#,姓公西,字子华,又称公西华。“少42岁”,生于前509或519年,卒年不详,鲁国人。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乐于“宾客”“宗庙之事”,《家语》谓“束带立于朝,闲宾主之仪”。因夫子举荐,“乘肥马,衣轻裘”,出使齐国;“冉求为其母请粟”,因多多益善,被子告知“君子周急不继富”。《家语·终记解》曰“孔子之丧,公西赤掌殡葬”,极尽夏殷周之礼。
29(31).巫马施#,姓巫马,字子旗,又作子期,“少30岁”,生于前521年,卒年不详,鲁国人(郑玄),或陈国人(家语)。忠义厚道,勤奋著称,笃行儒道,不贪富贵。曾为鲁国单父宰(山东单县)。陈司败以“鲁君娶吴女为夫人”,说孔子犯嫌“君子不党”,竟不能答。《吕氏春秋》察贤篇就“治单父”将其与宓子贱对举:子贱是“鸣琴而治”;子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
30(32).梁鳣,字叔鱼,号子京,《家语》曰“少39岁”,前512年生,卒年不详,齐国人。相传为少梁(陕西韩城)开国康伯九世孙,晋大夫益耳五世孙,避乱迁齐。年三十无子,母欲谋另娶,从时年“过四十”的商瞿之劝“非妻之过”而罢,“二年而有子”,42岁生骢,名赎字子襄,为曾子门徒。族谱云,父子皆祀孔庙。
31(35).颜幸,一作辛,字子柳,“少46岁”,生于前505年,卒年不详,鲁国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颜幸画像。《礼记》有颜柳。
32(34).冉孺,字子鲁,《家语》曰“冉儒,子鱼”,“少50岁”,生于前501年,卒年不详,鲁国人。族谱云,冉求之长子。
33(38).曹恤,字子循,小50岁,生于前501年,卒年不详,蔡国人(上蔡洙湖镇)。相传,曹恤为曹振铎第18代孙,曹振铎为周文王第6代(又说第13代),因封定陶,以国为姓。曹恤家富心仁,常施善举,深受爱戴,世称“乐道明义”。晚年辞官,移居洪河,谓之曹寨,今洙湖镇曹姓传为其后人。族谱云,曹雪芹乃后裔。
34(36).伯虔,字子析,或子折(《索隐》),小50岁,生于前501年,卒年不详,鲁国人。相传,为斗伯比后裔。斗伯比(生卒年待考),姓芈,亦称熊伯比,若敖熊仪之子,斗邑人(湖北郧西),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氏鼻祖。
35(37).公孙龙,姓公孙,字子石,小53岁,生于前498年,卒年不详,楚国人(郑玄),或卫国人(家语)。此公孙并非“白马非马”之公孙。
36(49).冉季,字子产,《集解》引郑玄曰鲁人。族谱云,冉雍次子。
37(43).公祖句兹,《家语》有“公祖兹”,字子之,鲁国寝丘人(河南固始)。句,音钩[gōu](《索隐》《正义》)。
38(41).秦祖,字子南,《集解》引郑玄曰秦人,上邽(甘肃天水)秦州文庙设秦祖祠。
39(74).漆雕哆,又名侈,字子敛,《集解》引郑玄曰鲁人。哆,赤者反[chǐ/chě](《集解》《索隐》)。
40(29).颜高#,《家语》有“颜刻”,一作克,字子骄。《正义》:“孔子在卫,南子招夫子为次乘过市,颜高为御。”《家语》云:孔子适卫,子骄为仆。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出…使孔子为次乘,游过市,孔子耻之。颜刻曰:“夫子何耻之?”孔子曰:“《诗》云:‘觏尔新婚,以慰我心。’”乃叹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1(62).漆雕徒父,《家语》有“漆雕从,字子文”,或“字固”(《索隐》)。《汝宁府志》曰,“漆雕从,亦名漆雕徒父,字子文”。
42(48).壤驷赤,字子徒,《家语》有“穰驷赤,字子从”,秦国人,秦地上邽人(甘肃天水),与石作蜀、秦祖号称“陇上儒学贤”,秦州文庙设壤驷赤祠。
43(55).商泽,字子秀,一作子季。
44(67).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前519-前479年,冀人(甘肃甘谷县)。学成返乡,淳教化,移风俗,使儒学西出,尊为“石夫子”。甘谷县1989年在十里铺小学立《石作蜀先贤旧址碑》。
45(56).任不齐,字选,前545-468年,《集解》引郑玄曰楚人。楚王闻其贤名,欲聘上卿,被拒绝,一心作诗注礼,相传述孔子言作逸语三篇。死后葬于桃乡,墓于济宁城北房葛铺。
46(27).公良孺#,妫姓,公良氏,名孺,字子正、子幼,又作公良儒、公襄儒,出身陈国公族。孔子周游,常自带“家车五乘”随行(《家语》),适卫经蒲被困,拼死迎战公叔氏,使蒲人惧而与孔子立盟。司马公未列入35人之列,当为疏忽。
47(51).后处,字子里,郑玄曰齐人(《集解》),或蔡国人。
48.秦冉,秦厓,字开。《正义》曰《家语》无此人。
49(64).公夏首,《家语》为“公夏守”,字子乘,《集解》载郑玄曰鲁人。
50(42).奚容箴,字子皙,《家语》为“奚箴,字子楷”。《正义》曰卫人。
51.公肩定,字子中,郑玄曰鲁人(《集解》),或晋人。《索隐》曰“《家语》同也”。
52.颜祖,字襄,或子商,《正义》曰鲁人。《索隐》曰《家语》无此人。
53.鄡单[qiāo-shàn],字子家。徐广曰:“一云‘邬单’,钜鹿有鄡县,太原有邬县。”(《集解》《索隐》)。《索隐》曰《家语》无此人。
54(65).句井疆,《集解》引郑玄曰卫人。句作“钩”[gōu](《正义》)。
55(46).罕父黑,字子索。
56(28).秦商,字子丕,《集解》引郑玄曰楚人。《家语》曰:“鲁人,字丕慈。少孔子四岁,其父堇,与孔子父纥俱以力闻也。”
57(70).申党,一说申枨,字周,鲁国人,精通六艺。《索隐》引《家语》有“申缭,字周”(申缋字子周)。《论语》有申枨,郑玄注“申枨,鲁人,弟子也”。
58(72).颜之仆,字叔,《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59(57).荣旂,字子祈,《索隐》引《家语》有“荣祈,字子颜”。
60(75).县成,《家语》有“悬成,字子横”,《正义》“字子祺”,《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1(53).左人郢,字行,《家语》有“左郢,字子行”,《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2(63).燕伋,字子思,“少10岁”,前541-476年,秦国渔阳人(陕西宝鸡千阳县)。23岁与南宫适、子路等陪孔子入周问礼。27岁回故里,35岁时去齐国再随孔子。40岁隐居渔阳,设坛兴教。教徒近20年,每思恩师必用衣襟掬黄土于高坡,日久竟十余米高,1929年立“燕伋望鲁台”碑。(《燕氏家谱》)
63(50).薛邦,字子徒。司马公作“郑国”,“郑”乃“薛”之误;“国”乃避汉祖名讳。(《索隐》《正义》)
64(61).秦非,字子之,《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5(69).施之常,字子恒。相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祖先。
66(58).颜哙,字子声,《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67(66).步叔乘,字子车,《集解》引郑玄曰齐人。
68(59).原亢,字籍。《正义》曰:亢,作“宂”[rǒng]。
69(71).乐欬,字子声,《正义》曰鲁人。
70(44).廉絜,字庸,《集解》引郑玄曰卫人。
71(40).叔仲会,字子期,鲁人,《集解》《索隐》引郑玄曰晋人。《家语》载曰:与孔璇年相比,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孟武伯见孔子而问曰“此二孺子之幼也于学,岂能识于壮哉?”孔子曰“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72.颜何,字厓(冉),《集解》引郑玄曰鲁人。《索隐》曰“《家语》字称”。
73(54).狄黑,字皙,《家语》字哲之。
74(68).邦巽,字子敛,《集解》引郑玄曰鲁人。文翁图作“国选”,乃避汉刘邦讳。刘氏作“邽巽”,或因字形而异。
75(73).孔忠,字子蔑,《集解》引《家语》曰“孔子兄之子”。
76(45).公西舆如,字子上,《家语》有“公西舆(与)”。
77(47).公西葴,字子上,《索隐》引《家语》“子尚”,《集解》引郑玄曰鲁人。
78(33).琴牢,字子开,又字张,卫人。《家语》曰:琴牢“与宗鲁友,闻宗鲁死,欲往吊焉。孔子弗许,曰‘非义也’。”
79(39).陈亢,陈人,字子元,一字子禽。少孔子四十岁。
(引自《劝世忠言—我说论语》)
再游紫灵山记
本文2023-11-19 12:00:2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