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孙氏家谱
孙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五。
� 寻根溯源 ①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舜帝之妫姓后裔。 后被赐姓“孙”。②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后裔。文王第十二世孙武仲崇敬祖父惠孙,故 取“孙”字为姓。③据《世本》所载,出自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裔。孙叔敖本姓芈, 字孙叔,因其政绩深得楚人认可,后世子孙引以为荣,故取其字为姓,也有取单字“孙”者 。④据《汉书》所载,夏侯婴曾孙随外家姓孙,后人亦以“孙”为姓氏。⑤据《汉孙根碑》 所载,出自子姓人比干之后裔。商纣王杀害比干之后,其子孙为避难,改“子”姓为“孙” 姓。⑥据《汉书》所载,出自战国荀子后裔。荀子后人在汉宣帝时为避讳帝名“询”字,故 改姓“孙”。⑦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孝文帝迁洛后,鲜卑族拔拔氏改 姓“孙”。另有契丹族人、满洲孙佳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木依库氏、木如氏、堵引氏等别样 姓氏改为“孙”姓者。�
得姓始祖 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 儿子叫陈完,在任陈 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 用 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 (今山东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孙姓始祖。�
繁衍播迁 孙姓的发源地主要有两支,一为河南濮阳,二为山东博兴。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 濮阳孙姓后裔孙嘉迁到汲郡(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使得汲郡也成为孙姓繁衍的一个重要支 源。这一时期,山东孙姓播迁频繁,齐国内乱,致使孙武子孙迁至江苏、浙江一带居住。后孙武之孙孙膑在“田氏代齐”之后又返回齐国,在山东鄄城和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间繁 衍生息。孙武之子孙明仍居于富春(今浙江富阳一带),后此地发展成孙姓主要郡望。秦汉 时期,孙姓族人规模、人口进一步扩展。山东孙武后裔又有移居今山西平遥、清河(今属河北)、南阳(今属河南)、冯翊(今属陕西)、长沙等地者。另外,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且为孙姓历史上最大望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导致孙姓大举南迁,加上富 春孙姓建立了孙吴政权,使得孙姓在南方分布渐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及东北等地遍布孙姓。隋唐时期,孙姓的迁徙仍以南方为主,唐 代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及唐僖宗时王潮、王审知入闽都有孙姓族人参加。另有 河南孙姓被封侯于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孙姓由此发展到江西。宋元时期由于金人南侵 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使孙姓族人进一步涌入福建、广东等地居住。明清时期,有福建孙姓迁 入广东紫金县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为此支后裔,这一时期,孙姓人已是遍布全国,且以东部和江南地区较为集中。� 今日孙姓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和吉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几省的孙姓人数约 占全国孙姓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八。�
郡望堂号 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孙姓形成诸多郡望,据《广韵》所载,主要有七个:①汲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②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③太原 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④乐安郡,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西北 );⑤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⑥富春郡,治所在今浙江富阳;⑦吴郡,治所 在今江苏省苏州。�
堂号:“平治”、“叙”、“积善”、“鹤衍”、“嘉会”、“乐安”、“富春”、“东莞”、“映雪”、“燕 翼”、“万石”、“垂裕”、“孝友”、“兵法”、“太原”等。�
宗族特征 ①族大人众,英才辈出。②人口分布集中,大多在东北、华 北、华东一线。③字 行辈份排列井然有序,脉络清晰,如清人王综所纂《孙氏族谱》中有一支字行为:“大永宏 茂,元亨利贞,兴隆吉庆,昭远振武,承先启后,世代克昌,平治修齐,子嗣长守。”孙宝 山所修纂《孙氏家谱》中,河北沧州孙姓一支字行为:“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 世育俊英。”孙炯所纂《孙氏宗谱》中,浙江孙姓一支字行为:“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 ,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
1世祖(父亲)颜路(颜无繇)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尊称“复圣”“颜子”;字子渊,故又称颜渊;中国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省济宁市)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
1世孙颜歆
2世孙颜俭
3世孙颜威
4世孙颜芃
5世孙颜亿
6世孙颜岵
7世孙颜卸
8世孙颜誉
9世孙颜产(又名颜高)
10世孙颜异
11世孙颜愚
12世孙颜逵
13世孙颜律
14世孙颜衷
15世孙颜凯
16世孙颜邃
17世孙颜龠
18世孙颜绰
19世孙颜准
20世孙颜阮(字怀珍)
21世孙颜亮(字世明)
22世孙颜敫(字士荣)
23世孙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24世孙颜钦(字公若,颜盛子,谥曰“贞”)
25世孙颜默(字静伯,颜钦子,西晋汝阴太守)
26世孙颜含(字宠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27世孙颜髦(字君道)、颜谦、颜约
28世孙颜綝(字文和,颜髦子)、颜显(颜约子,曾任护军司马)
29世孙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字延年,颜显子)
30世孙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颜测(颜延之次子)
31世孙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32世孙颜见远(颜炳之子)
33世孙颜勰(一作颜协,字子和)
34世孙颜之仪(字子升,颜协长子)
34世孙颜之善(颜协次子)
34世孙颜之推(字介,颜协第三子)
35世孙颜昶(颜之仪子)
35世孙颜思鲁(字孔归,颜之推长子)
35世孙颜愍楚(颜之推次子)
35世孙颜游秦(字有道,颜之推第三子)
36世孙颜万石(颜昶子)
36世孙颜师古(字籀,颜思鲁子)
36世孙颜相时(字睿,颜思鲁子)
36世孙颜勤礼(字敬,颜思鲁子)
36世孙颜育德(颜思鲁子)
37世孙颜趋庭(字茂实,颜师古子)
37世孙颜扬庭(颜师古子)
37世孙颜光庭(颜师古子)
37世孙颜昭甫(字周卿,颜勤礼子)
37世孙颜敬仲(颜勤礼子)
37世孙颜殆庶(颜勤礼子)
37世孙颜无恤(颜勤礼子)
37世孙颜少连(颜勤礼子)
37世孙颜务滋(颜勤礼子)
37世孙颜辟强(颜勤礼子)
38世孙颜元孙(字聿修,颜昭甫子)
38世孙颜惟贞(字叔坚,颜昭甫子)
39世孙颜迢(颜元孙子)
39世孙颜春卿(颜元孙子)
39世孙颜耀卿(颜元孙子)
39世孙颜杲卿(颜元孙子)
39世孙颜旭卿(颜元孙子)
39世孙颜茂曾(颜元孙子)
39世孙颜阙疑(颜惟贞子)
39世孙颜允南(颜惟贞子)
39世孙颜乔卿(颜惟贞子)
39世孙颜真长(颜惟贞子)
39世孙颜幼舆(颜惟贞子)
39世孙颜真卿(颜惟贞子)
39世孙颜允臧(颜惟贞子)
40世孙颜传贽(颜杲卿子)
40世孙颜季明(颜杲卿子)
40世孙颜颈(颜真卿子)
41世孙颜文
42世孙颜君佐、颜君雅
43世孙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44世孙颜承祜、颜涉、颜街
45世孙颜仲昌、颜柽
46世孙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47世孙颜复(字长道)、颜继
48世孙颜昌
49世孙颜擎
50世孙颜价
51世孙颜顺
52世孙颜宝
53世孙颜椿
54世孙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55世孙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56世孙颜拳(字克膺)
57世孙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58世孙颜议(字定伯)
59世孙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60世孙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61世孙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长子)
62世孙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63世孙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64世孙颜伯贞(字叔节,颜胤宗长子,万历二十七年袭)、颜伯廉(字叔清,颜胤宗次子,万历三十四年袭)
65世孙颜光鲁(字宗旦)
66世孙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67世孙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68世孙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69世孙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宾)
70世孙颜士采(字庆田)
71世孙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72世孙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73世孙颜承裔(字波仙,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74世孙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75世孙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76世孙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
77世孙颜秉刚(颜廷汉子,1965年生)
在世者为现人,至于多少世孙则从家谱的始祖也就是本支脉始祖算起,至于多少世之称呼与离世和在世无关,例如:明洪武初迁者为始祖的话,现在在世的世代差距都在十世左右。
四年前我见有官方解答错误“从始祖的儿子算起为一世、孙子为二世、……(以此类推)”。对此,我一看就是大错特错,本想提议纠正这种误导,但无奈系统一再提示我必须出具依据书号即知识来源,这种死搬教条迫使我无法提出异议,只好作罢。
在此,我还是当年尚未成功提议的那句话:自本支始祖以一人之身分身之后,始祖本身就是首世即一世,儿子为二世,孙子为三世。若说儿子为一世的话,其父算个什么?
族谱中的“几世”通常是指家族中已经有多少代人传承了血脉。一般来说,从共同祖先开始,每一代人都可以被称作“一世”,向下推算,每一代人都可以被称作“二世”、“三世”等等。
如果你是“三十二世”,那么就代表你是家族中已经传承了三十二代的人。通过族谱,你可以追溯到共同祖先,并计算出家族已经存在了多少年。
族谱通常记录了家族中每一代人的姓名、生卒年月日、婚姻、子女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你可以逐步向上追溯,找到共同祖先,并计算出家族存在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族谱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谨慎。此外,由于族谱的编纂和保存可能存在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因此不同家族的族谱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参考和验证。
光裕应该是敦达的八世孙。
褚英:
——长子安平贝勒杜度
——长子贝勒杜尔祜
——五子贝子敦达
——长子镇国公普贵
——七子辅国公诚保
——次子辅国公庆春
——长子辅国公恒颖
——次子追封辅国公纯福
——子辅国公崇锡
——长子辅国公端秀
——四子贝子衔辅国公光裕
濮阳孙氏家谱
本文2023-11-19 11:57:1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