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姓的由来
1、源于风姓
出自远古女娲后代阴康氏,属于以国名为氏。传说,远古时期的女娲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其后代曾建立过一个诸侯国,称阴康国,故址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蒲峪乡一带。
2、源于姬姓
出自远古尧帝后裔,属于以地貌特征为氏。
古时,山峦向南的那一边称阳,向北的那一边称阴;河流北岸称阳,南岸称阴。“阴”这个地名由此地貌特征而来。
尧帝开辟禅让之制,传位予舜。后人景仰尧帝,尊其子朱丹为帝朱丹。朱丹逝世后葬于苍吾山之阴,其后世子孙遂就以地貌特征称谓为姓氏,称阴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姬姓
出自战国时期帝尧农官后稷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著名的政治家叫管仲,为齐桓公辅政名相,他是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的后裔,管仲名姬夷吾,颍上人(颍水之滨),他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姜小白任为上卿,尊为“仲父”。
管仲下传至七世孙名管修,字其夷,在周安王姬骄二十二年(齐侯田剡五年,公元前380年)“田代姜齐”之后,管修为齐侯所逐,他自齐国逃到了楚国,被楚肃王熊臧封为阴邑大夫(今山东平阴),故又称为阴大夫、阴修。
在阴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阴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阴氏正宗。阴氏族人多奉管修(阴修)为得姓始祖。
4、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姬贻甥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姬贻甥,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是一位谋略家和论说家,他先被封在阴邑(今河南汤阴),以地为姓,称阴贻甥,后来又因功被改封在吕邑,因此又称吕贻甥,史书上简称其为吕甥。
在阴贻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前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阴氏;亦有以其后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吕氏,还有以其名字为姓氏者,称甥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阴氏、吕氏、甥氏同宗同源。
5、源于其他少数民族
今彝族、傣族、苗族、僳僳族、土家族、土族、裕固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阴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阴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阴姓
阴姓氏读作yīn。
阴姓出自西周王族分支系,阴氏大约有2300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阴姓是周穆王后裔管仲的后人,管仲是距今2600多年的历史名人,他的第七代孙管修,跑到楚国去当了阴大夫的官。
因此,子孙就以官为姓而姓了阴,望族居于南阳。河南是阴氏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阴氏家族在河南是一个大家族,后世子孙陆续向全国各地迁移,南北朝时,在甘肃的武威显赫一时。故阴氏后人奉管修为阴姓的得姓始祖。
分布:
今甘肃省的武威市、兰州市、庆阳市,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阴家河、渭南市澄城县马村,河北省的邯郸市广平县阴庄、固安县、乐亭县、保定市容城县、徐水县、邢台市、冀州市,山西省的介休市、古交市阴家沟村、平遥县常村、芮城县陌南镇湾里村。
运城市夏县胡张乡王村,以及运城市稷山县加庄村,山东省的肥城市桃园、莱州市阴家村,河南省的卫辉市后河、郑州市柳林镇沙门村、新乡市长垣县、洛阳市洛宁县,安徽省的马鞍山市、芜湖市,江苏省的镇江市句容县。
以上内容参考 —阴姓
阴姓的由来
本文2023-11-19 07:35: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