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都出土过哪些珍贵的文物?
我的家乡是古都安阳,这里有周文王推演出八卦的羑里城,有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殷墟。同时这里是精忠报国的忠臣岳飞的家乡,也是国宝重器司母戊鼎的发源地。
司母戊鼎是商朝流传下来的,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青铜器。据专家们研究发现,要在商朝铸造这么一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并且需要三百名工匠来配合工作。现在该鼎被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称为“镇国之宝”,并且严禁出国展览。
司母戊鼎的发现是一次相当偶然的机会,安阳一个村子的村民在地里挖东西时,不小心碰到了一个非常坚硬的东西。村民一直挖直到看见了一点铜锈,终于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个宝贝。于是趁着夜里开始施工,一直连续挖了三夜才算是把宝贝挖了出来。
当时国内正值战争时期,安阳沦为了日本人的根据地。为了不让日本人发现,村民们小心翼翼的将大鼎藏在家中。但最后还是被日军发现,并准备缴获宝贝。为了保住性命,村民们合计这将大鼎分隔装箱。但在分隔大鼎的途中,村民们越想越觉得可惜了。于是之后冒着性命危险多次转移大鼎的藏身之地,就这样这件“镇国之宝”才免受了日本人的毒害。在战争结束后,大鼎被移交给了国家。
不过可惜的是,鼎的一只耳朵被村民们毁坏,之后不知所踪。好在最后被文物学家修补上了,大鼎才算是真正完整。
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物更是文化的实证,那么我们这么多的珍贵文物,到底有多少?又如何决定它们到底有多珍贵呢?
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而且鉴定专家必须共同在场,至于鉴定时所持的标准,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谈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区别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 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但自近代以来,承载中华厚重历史文化的文物却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海外。据国家文物局教授、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先生介绍,从国宝流失的数量上讲,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而该数目充其量也仅相当于在世界所有私人手中收藏的中国文物的1/10。
1、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2、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3、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
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4、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
5、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商后母戊鼎
-清明上河图
-四羊方尊
-直裾素纱襌衣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春秋乐伎铜屋,6人不同姿态,跽坐双膝触地,后臀坐自己脚跟;束发裸身、神态严肃、精力集中;2人乳房裸露,头发束头顶,两手交叉置于小腹;专家推测这两名是乐伎;其余4人有的吹笙,有的抚琴弹拔,有的棒槌击鼓,有的小棍击筑,显而易见是乐师。
铜屋平面是一长方形,通高17厘米,宽13厘米,进深115厘米;正面敞开,无墙和门,里面是三进深三个开间,北墙中心位置破一小窗;全屋由两根圆柱支撑,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屋顶立一八柱柱,饰S形勾连纹柱机塑一尾鸠。
这就是声名斐然、大名鼎鼎的春秋乐伎铜屋。
(春秋乐伎铜屋)
1982年3月,考古人员在浙江绍兴坡塘狮子山西麓发掘出17件非常精美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形状各异、各具特色,做工也极其精良,器物所雕刻的花纹、饰物精美至极,让人无可挑剔,可以说是先秦古墓出土文物的上上精品。
这批文物的出土震惊了考古专家,并在外界哗然一片,其中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伎乐铜屋。一共挖掘的3件带铭文的青铜器,一件是伎乐铜屋,另一两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被判为徐国的铭文叫徐器。
春秋后期吴国灭了徐国,随后越国又灭了吴国,因而专家确定此墓葬应是战国初期的越墓,根据陪葬品数量及内涵推测墓主人应是越国一位贵族。
(春秋乐伎铜屋)
虽然从周礼来看其青铜器种类及数量不合礼法,那也正说明了春秋末年王室衰败、礼崩乐坏,贵族随葬品的随意性和地域文化出现了反常的特殊性。
春秋乐伎铜屋出土后经过一番研究,人们惊叹于这件器物的巧夺天工,最后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并被誉镇馆之宝之一,可见其影响力和地位之高。
春秋乐伎铜屋,同时也是罕见的、唯一的先秦青铜房屋模型,虽然通过其艺术加工模型无法准确地展现民间房屋情况,却可以通过其艺术了解当时建筑结构,对研究古建筑有很大意义。
(春秋乐伎铜屋)
春秋乐伎铜屋,以云气纹为主要装饰,制作精致且工艺繁复。专家认为其建筑方式为分筑法,即首先浇铸屋顶、乐器、乐师,再打制铜屋主体,最后再将它们逐渐进行焊接的铸造。
最让人惋惜的是,由于数千年的“地下生活”,春秋乐伎铜屋外屋生成了锈斑,影了它原本的颜色,但却又平添了别样的风采。
除此之外,春秋乐伎铜屋还是战国时代礼乐制度的真实写照。再有古人是很迷信的,他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希望人死后可以继续阴间继续生活,因而将这样的青铜器作为陪葬品。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枫丹白露宫(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位于塞纳河左岸的枫丹白露镇),据说馆内存放着中国历代名画、瓷器、玉雕、香炉、宝石和金银器等有3万余件,而大多数藏品来自圆明园。图上三幅巨大的乾隆年间“缂丝”制品占据了整个天花板空间,三幅巨作应是圆明园某几个较大的佛堂或寺庙中之物。
康熙玉如意,圆明园旧藏,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形成,长近半米,颜色是白中透绿,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乾隆皇帝对康熙玉如意比较喜欢。
黄金剑柄,圆明园旧藏,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它的两面都有明显的线条,顶部与剑柄和剑刃相接处都向外凸出,剑柄是镂空的,两面都装饰着著名的“蟠龙纹”,看起来精致无比,价格更是不菲。
清朝皇室家谱:又称《爱新觉罗宗谱》、《清玉牒》。
《爱新觉罗宗谱》共8册,即: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星源集庆》册为直系皇室册,甲、乙、丙、丁册为宗室册,戊、己、庚册为觉罗册。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
清朝皇室家谱分册目录如下:
一、甲册
1-4: 德宗景,穆宗毅,文宗显,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纯,世宗宪,圣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孙。
二、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一子贝勒褚英,第二子亲王代善,第三子镇国公阿拜 之子孙。
三、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四子镇国将军汤古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六子辅国公塔拜,第七子亲王阿巴泰,第九子镇国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三子辅国公赖慕布,第十四子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亲王多铎,第十六子费扬果 之子孙。
四、丁册
1-5: 显祖宣皇帝位下 第二子贝勒穆尔哈齐,第三子亲王舒尔哈齐,第四子郡王雅尔哈齐,第五子贝勒巴雅喇 之子孙。
5: 玉牒之末:
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肃亲王豪格之第五子温良郡王勐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广略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怀愍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苏努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将军兴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硕托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颖毅亲王萨哈廉之第一子阿达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辅国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额克亲之第六子额尔济图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乐之第十九子务尔占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尔泰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类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费扬果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一子阿尔通阿第一子舒尔赫宜此支降为觉罗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礼此支降为红带
子[此支宗谱未记载,记载对象为春宜位下福成阿,道光年间黜宗室]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第二子爱度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支下扬桑阿第一子务能义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九子脑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四子巩阿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五子锡翰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八子德玛护此支降为红带子。
五、戊册
1-2: 景祖翼皇帝位下 第一子武功郡王礼敦巴图鲁,第二子多罗慧哲郡王额尔衮,第三子多罗宣献郡王斋堪,第五子多罗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之子孙。
2-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一子德世库 第一子素赫臣,第二子谭图,第三子尼扬古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二子刘阐 第一子陆虎臣,第二子玛英格,第三子门图 之子孙。
六、己册
1-5: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三子索长阿 第一子履泰,第二子务泰,第三子绰奇阿注库,第四子龙敦,第五子飞永敦 之子孙。
七、庚册
1-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五子包郎阿 第一子隋痕,第二子巴孙巴图鲁,第三子对秦,第四子郎腾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六子宝实 第一子康嘉,第二子阿哈纳,第三子阿笃齐,第四子多罗郭齐 之子孙。
索引1-2: 爱新觉罗·常林主编。
付录: 星源吉庆
扩展资料:
清朝皇室家谱历史意义及价值:
1、意义:我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不过,唯一完整系统地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只有清代玉牒。
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
2、价值:
(1)为研究人口学提供了精确的数字依据 。
以清代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来说,他共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但真正活18岁成年者只有皇子20人,皇女8人;
5岁前死亡的皇子12人,皇女10人,已成年者也多数死于40多岁的中年期。 寿命在70岁以上者只有皇十二子允祹(79岁)、皇十六子允禄(73岁)、皇二十三子允祁(73岁)。皇女中寿命最长的是第六女格靖固伦公主,也只活到57岁。
而顺治皇帝情况更糟,8子6女中,8岁前死亡的皇子有4人,皇女5人,皇子寿命最长的当数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享年69岁,皇女中只有第二女活到成年,也仅活了33岁。
由此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水平很低,加之皇族成员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其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较男子更高,平均寿命较男子为短,这和现代社会女子人均寿命普遍高于男子的现象正相反,很值得研究。
(2)清代玉牒堪称世界上记载最丰富的族谱。最后一次修订的清代宗室玉牒多达7000页,其中仅详实记录的宗室男性就有10余万人,数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连续完整的记录,特别是女性人口资料和婚姻资料齐全。正因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学者眼里,清代玉牒是一个真正的宝库。
(3)审美价值。清代玉牒用满汉两种文字缮写,装帧华美,书法隽秀,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珍贵文物。
-玉碟(皇族族谱)
-爱新觉罗宗谱
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一段我深爱的旅行经历,那就是在潮州的古建筑之旅。
潮州,这座位于广东的古城,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令人陶醉的古建筑。
无论是历史的回顾还是情感的回忆,我都在这个城市找到了无限的感动和启发。
第一站:陈家祠
站在这座古老的建筑前,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历史的跳跃。这座祠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见证着岁月沧桑的历史见证。
陈家祠建于1894年,是清朝末年陈氏家族所建,原为陈氏宗祠,后演变为集宗祠、书院、庭园于一体的建筑群。
陈家祠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式传统建筑和岭南地区的特色。它由大门、花厅、牌坊、庭院、祠堂等组成,建筑精美,雕梁画栋,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
陈家祠不仅在建筑上独具特色,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家祠内部陈设丰富多彩,展示了陈氏家族的家谱、家训、字画等,反映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价值观和传承理念。
此外,陈家祠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如木雕、瓷器、书法等,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岭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当我走进祠堂,那种深沉的历史氛围瞬间笼罩了我。高大的木雕、精美的彩绘,无不展示着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每一块木雕都像是一本故事书,讲述着陈家的兴衰和家族的传承。在这里,我仿佛与过去的居民产生了某种心灵的共鸣,仿佛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陈家祠的历史悠久,几百年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在祠堂中漫步,感受着那种被历史环绕的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
这里曾经是陈氏家族的家园,也见证了潮州的兴衰和变迁。站在祠堂内,我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呼唤,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我之所以推荐陈家祠,是因为这里不仅仅是古老建筑的展示,更是一段历史的传承。走进这里,你会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在身边流淌,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陈家祠,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让我不仅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未来。这里的历史底蕴让我感叹万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如果你想要寻找历史的足迹,感受潮州的魅力,陈家祠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东埔北路橡埔基础小学西侧约190米
票价:免费
第二站:光华楼
光华楼建于1928年,原为潮州市民钟志华捐资修建,用以展示潮汕地区的文化繁荣和商业活力。
光华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楼体呈四层仿古建筑,外观设计精美,充满了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元素。
楼内陈设丰富多彩,展示了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商业和手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
光华楼在历史上曾是潮州地区的商业繁华中心,也是社交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楼内,人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木雕、瓷器、字画等艺术品,感受到潮汕地区独特的手工艺传统。此外,光华楼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档案资料,反映了潮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走进这座楼宇,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低语,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
光华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潮州城的见证者。楼内的陈列品、展览,无不透露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我凝视着那些古老的照片,仿佛与历史中的人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奋斗,都在这里得到了永恒的定格。
每一块砖瓦,每一扇窗户,都承载着潮州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我想象着过去的人们在这里生活、工作,他们的汗水、努力,都与这座楼紧密相连。
在楼内,我仿佛可以感受到过去的繁华和兴盛,也能体味到历史的变迁和沧桑。
这座光华楼,不仅是一座建筑的代表,更是潮州文化的象征。
每一处展品都在述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潮州的历史底蕴。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历史长河,与过去的人们一同演绎着这座城市的传奇。
如果你热爱历史,喜欢探寻文化的底蕴,那么光华楼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潮州的历史沉淀,体味到这座城市的情感渗透。
光华楼,如同一扇时光之窗,等待着你走近,感受那些流淌在岁月中的记忆。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庄陇大道
票价:免费
第三站:牌坊街
这条街道起源于明代,经过多次修建和发展,成为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
潮州牌坊街因其独特的牌坊建筑而得名,这些牌坊作为道路入口和界限标志,成为了古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
街道两侧林立着各式各样的牌坊,它们不仅在建筑上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还记录了潮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在潮州牌坊街,可以看到众多古老的建筑,如民居、宗祠、庙宇等,它们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这些建筑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示了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此外,街道上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店铺,如木雕、漆器、刺绣等,让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和了解传统工艺的魅力。
牌坊街,仿佛是时间的隧道,将我带入了潮州悠久的历史。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我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高耸的牌坊仿佛是历史的守护者,每一座都饱含着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
这些牌坊,不仅仅是一道道美丽的景观,更是一扇扇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大门。我站在每一座牌坊下,都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呼吸。
在这里,我仿佛能够看到古人的衣袂飘飘,听到他们的交谈声。这些牌坊见证了潮州的兴衰,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点滴变迁。
每一座牌坊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和故事。我特别留意了一座名为“文昌阁”的牌坊,据说是为了祈求文化昌盛而建。
站在这座牌坊下,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文人墨客们的智慧和笔墨之力。这种历史的沉淀,让我不禁为之惊叹,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知识和文化。
牌坊街的历史底蕴如此浓厚,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价值。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每一座牌坊都是历史的见证。
在这里,我深刻地理解到,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而牌坊街就是其中的一个章节,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和品味。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推荐牌坊街,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里蕴含着潮州丰富的历史底蕴,是一个让人沉浸于历史长河的好地方。
走在这条街上,你会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感知到文化的传承。牌坊街,不仅仅是一条街道,更是一段历史的旅程,带你走进潮州的古老记忆,感受那份浓厚的历史情怀。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湘桥街道分司社区太平路663号
票价:免费
贝贝有话说:
在这次潮州之旅中,我不仅仅是在欣赏古建筑,更是在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情感的共鸣。
这些古老的建筑,如同一本本沉淀的史书,记录着潮州人民的奋斗与智慧。
我被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每一处古建筑都是一段历史的故事,每一片砖瓦都是一段情感的记忆。
希望你们也能有机会来到这里,用心去感受,用眼去品味,用情去铭记,与这座城市建立起一段深厚的情感纽带。
潮州的古建筑,绝对值得你打卡,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珍贵回忆。
你的家乡都出土过哪些珍贵的文物?
本文2023-11-19 06:37: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