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姓的起源、家谱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9浏览:2收藏

尤姓的起源、家谱是什么,第1张

一、起源

1、源于沈姓,出自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沈氏族人,属于因谥改姓。按照目前大部分尤氏观点:五代之初,后梁皇帝朱温于公元909年册封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闽王,因审、沈二字同音,闽国境内的沈姓族人为了避讳,将沈姓去掉三点水改为“尢”姓(即尤的繁写)。

2、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乌鲁特蒙古猷佳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猷佳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ogiya Hala。

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猷佳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尤氏、猷氏,尤氏读音作yóu(ㄧㄡˊ)。

二、家谱

江苏苏州、无锡、镇江尤氏宗谱二十八卷,(清)尤文浚总纂,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尤叔保。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图书馆。

福建罗源鉴江,遂初堂鉴江尤氏族谱2012年续。

扩展资料:

尤姓名人:

1、尤思礼:尤姓得姓始祖,闽王王审之的女婿,唐熹宗册封为驸马。今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南厅有唐都尉驸马尤氏、郡主王氏墓(俗称驸马墓)。

2、尤叔保:江苏无锡人,宋代书画家、富翁。为人正直,以书画名世。晚年颇雄于财,其园亭池馆,为一时绝胜。

3、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无锡人,南宋诗人、大臣。绍兴进士。任泰兴令时有政绩。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

4、尤列:尢(wang)列是广东顺德人。1866年生。与孙中山,杨鹤龄,陈少白等畅谈革命,时人称之为“四大寇”。1936年病逝于南京,著有《四书章句易解》、《四书新案》等。

-尤姓

沈姓的主要郡望为吴兴。

沈姓的主要堂号吴兴、梦溪等 。 四言通用联 三善名世;四韵家声。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度,宋绍兴年间为余干令,为政清廉,父老为之筑“三善堂”(三善指田无废土、市无遗民、狱无宿系)。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首创“四声”之说。

四声作谱;三善名堂。

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度。

三鸣世泽;八咏家声。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作《登台望秋月》八首,称“八咏诗”。

石灯留待;云巢成编。

上联典唐朝时期的沈彬,临终指葬地以示家人,穴中一铜碑云:“石灯犹未点,留待沈彬来。”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辽,著有《云巢集》传世。

人伦师表;匡正名贤。

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佺期。

永明创体;叔度同流。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重声律,工诗文,时号“永明体”。南齐沈驎士,博通经史,何尚之叹为“黄叔度之流”。

师资共仰;泰运初开。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典故。

汝源流彩;玉渚分华。

全联典指沈氏姓氏来历。 七言通用联 创新声律永明体;善作传奇不俗文。

上联典指南朝宋朝时期的沈约。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既济。

定情诗成于博士;守宫论高出女官。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真真,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沈琼莲。

泰运初开期偃武;师资共仰继休文。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事。

图书数卷传枢密;勋业三朝仰历阳。

上联典指沈括。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立阳人沈立,任益州判官,采集大河事迹及古今利弊,著成《河防通议》,治河的官员都以此书为根据。后历官两浙转运使、都水监、江淮发运使等。喜欢藏书,神宗曾问及,他报上所藏书目及所著《名山水记》三百卷。

存中仗义争一统;确士潜心选四诗。

上联典指沈括,曾出使辽国,驳斥辽国的争地要求,维护了宋王朝版图完整统一。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沈德潜,字确士,曾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书。

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

全联典指近代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沈钧儒,该联为沈钧儒赠秘书方学武联语。

阿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采用郭沫若撰赠茅盾(沈雁泳)联。

渔艇到门青涨满;书堂归路晚山晴。

采用清朝诗人、文学家沈德潜自题联。

武奠霞漳开十邑;德垂梅圃祝华封。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庙祀开漳功臣、武德侯沈世纪。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威镇南坛,光辉千古;祈山灵侯,万寿无疆。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

春兰早芳,秋菊晚秀;浊醪夕饮,素琴晨张。

采用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沈尹默自题联。沈尹黩,原名君默,浙江昊兴人。

匡正名贤,克驾休文之彦;人伦师表,岂惟良史之才。

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既济。

清操过人,义伦图书数卷;和气接物,零陵雅气一腔。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人沈义伦。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名人沈零陵。

开垦利民,田熟万家思沈括;尊生济世,书成一部仰金鳌。

采用安徽省鞠湖县沈湾沈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沈括帮其胞兄沈披规划开发圩田事。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江苏无锡人沈金鳌,曾跟从华希闵研究《诗经》、《尚书》,跟从秦蕙田研究《周易》,跟从顾栋高研究《春秋》,著有《尚书随笔》等。

诗家俎豆不祧,我亦熟休文四声、佺期五字;胜国衣冠如昨,人当慕青原仪节、石田孝忠。

此联为山西省太原市沈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南北朝宋国的沈约、唐朝时期的沈佺期事。“五字”,指沈佺期长于五言诗。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沈永年、明朝时期的沈周事。 谱名编者与编撰方式藏地浙江武义武义沈氏宗谱5卷  沈双溪等修,民国26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沈氏族谱18卷,首一卷  民国37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瑞金瑞金沈氏五修族谱  著者待考,清光绪8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瑞金瑞金沈氏六修族谱22卷  沈赞述撰修,民国17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湘西岱山沈氏六修族谱  沈先积等主修,民国10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吴兴堂沈氏四修族谱  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天津沈氏族谱6卷  沈兆沄等修,清道光28年活字本一册  东京国立博物馆、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清河沈氏族谱4卷  沈世远撰,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省清河县沈儒林村

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沈氏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邑(今河南叶县)。

先秦时,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湖北地区,在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也有沈氏的足迹。

东汉时,沈姓进入浙江,子孙昌盛,一直到隋朝,浙江武康的沈姓发展成著名的望族。唐朝的两次中原出发南下移民潮中,沈氏为其中一姓进入福建,随后移民广东,明末沈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沈姓大约有3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3%,为宋朝第五十四位姓氏。沈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33%。

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和河南,这四省沈姓大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安徽、河北,这三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江浙赣、河南的南北两大块沈姓聚集地。

扩展资料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上海、安徽、河南、广东、湖北、贵州、山东,这七省市又集中了37%。江苏为当代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沈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外散射的分布状。

在近600年期间,沈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区别,向北、中、南的回迁十分强劲,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在苏浙皖、闽台、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沈姓占当地人比例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居住了大约663%的沈姓人群。

在粤桂大部、湖南、江西西南、贵州北部、四川大部、湖北中部、重庆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辽宁东部、黑吉中西段、内蒙古东部。

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6%一o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203%以上的沈姓人群。

-沈姓

这两个姓氏在古时候是一家人。

沈姓起源:楚穆王时楚国灭了河南固始的沈国,楚庄王封孙敖之子于沈。又封其子公子贞于沈鹿,今湖北钟祥东大洪山之麓。两地的后代均以沈为氏,芈姓沈氏也有2600多年的历史。

叶姓:楚昭王芈轸(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史称叶公。

叶公曾大力平定白云胜叛乱以助楚惠王复位,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

叶氏族谱:

叶氏族谱从梅州《叶氏宗谱·源流》载该族53世祖望,蔡邕曾为之作序,应该汉代就开始编撰家谱。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

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叶氏家谱当不在少数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

但保存下来的族谱多为清以后的,《中国家谱目录》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一百八十种叶氏家谱和《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收录的九十二种叶氏族谱中,清朝以前编修的仅有八部,其余均为清朝和民国时期所编修。

广东省潮州市彩塘镇华美村沈氏祠堂就有50多座。这个村的沈氏家族,是从河南固始县迁到福建,后又从福建迁徙而来。迁徙始祖只是一人,而演续到现在就有9000多人。这个村的祠堂不但有始祖祠堂,而且以后的各分支还有不同的祠堂。这就形成了一个村一个姓就建有50多座祠堂。这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执行会长魏怀习先生应邀前往考察时(2013年7月28日)得知的。

潮安华美沈氏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春秋时,沈国被蔡国灭掉后,季载的后代子逞逃奔楚国,其孙沈尹戌,初隐居于零山,后仕楚为左司马。

潮汕沈氏,人口虽不位居诸姓前列,却颇有特点。凡是沈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必建有武德祠,大的祠宇供奉二尊塑像:一尊是戴盔披甲的武将,一尊是温文尔雅的文官。小的祠宇则只供奉那尊武将,他就是沈氏漳潮开基祖、陈政、陈元光部将沈勇。

尤姓的起源、家谱是什么

一、起源1、源于沈姓,出自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沈氏族人,属于因谥改姓。按照目前大部分尤氏观点:五代之初,后梁皇帝朱温于公元909年册封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