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进士李拔童年在黄旗坝作的诗?
清代李拔“一片黄茅隐白沙,采椎饮犊作生涯。等闲不忍空归去,读罢南华日已斜”。(《黄旗坝》)
李拔,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由楚北郡丞升福宁知府(今霞浦),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五月,调任福州知府兼理海防。重文化,有政绩。先后纂修《福宁府志》、《福州府志·艺文志》(补4卷)等。
公元196年(汉建安元年)置侯官县,属会稽郡南部都尉。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侯官析置原丰、温麻县,三县同属晋安郡。公元502—519年(南朝梁天监中年间)侯官、原丰合并为东侯官。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复名原丰。公元592年(隋开皇十二年)改名闽县,属建安郡。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闽县析置侯官、长溪、新宁(长乐)、温麻(连江)县。公元631年(贞观五年)侯官又并入闽县。公元702年(武周长安二年)复置侯官县。公元766年(永泰二年)划侯官西部地置永泰县。公元785年(贞元元年)划北部地置梅溪场(后为闽清县)。公元808年(元和三年)侯官并入福唐县,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复置侯官县,闽县和侯官县同属福州。公元941年(五代晋天福六年)改闽县为长乐县,翌年又恢复原名,时属长乐府。公元981年(宋太平兴国六年)闽县析置怀安县,侯官、闽县、怀安三县同属福州。元属福州路。公元1580年(明万历八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自此闽县、侯官两县并立,同属福州府。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府废,翌年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定名为闽侯县。1913年闽县、侯官县并为闽侯县,属东路道(闽海道)。公元1942年(民国31年),析县治部分区域设福州市政筹备处,从此县市分治。1944年改名林森县。 1949年8月16日解放,1950年复名闽侯县,属闽侯专区。1956年3月直属省辖,8月改属福州市(或说,1958年属福州市)。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71年划属莆田地区(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1973年归福州市。 县治先后设于福州西涧、义序、尚干、螺洲,1970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螺洲镇迁至甘蔗镇。 闽侯原闽县部分宋时分为12都,元、明两代分为凤池西、凤池东、晋安东、晋安西、高盖南、高盖北、崇善东、崇善西、开化东、开化西、赞贤、安仁12都,清代仍沿其旧;侯官县部分宋、元、明、清均为桂枝、东孝悌、西孝悌、胜业、修仁、永安、东太平、西太平、石门、五芝10乡;怀安县部分宋时分为感应、崇业、灵山、八座、承平、移风、积德、侯官、同乐东、同乐西10乡,元代仍沿其旧。民国24年并为鼓山、南港、凤山、大湖4区。民国34年区署撤销,辖27个乡(镇)。
民俗风情
春节:俗称“做年”,是民间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除夕刚交午夜,家家户户焚香放炮燃烟花。初一日人人早起,身着新装,晚辈向长辈拜年。春节期间,有的机关团体、集、镇、乡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有的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有的召开新春茶话会、新春团拜会等活动。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民间传统元宵节,旧称“上元灯节。闽侯节俗从正月十一日到十八日为节日活动时期,组织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十番尺等活动。 “拗九”:俗称“拗九节”,早餐,家家煮糯米糖粥,加入花生、红枣、桂圆肉等佐料,荐献给祖先。出嫁女儿送糖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清明:男女上祖坟清除杂草,压纸钱,还带上鱼、肉、酒等祭品供祭祖先。机关、团体、学校组织干部、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 “做夏”:即于“立夏”之日。家家煎“夏饼”,炊“碗糕”,煮“鼎边糊”。 端午节:家家插蒲艾,包粽子,饮雄黄酒,燃雄黄炮。孩子挂香袋。 七夕节:青年女子多在场、院中备瓜果相聚,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联络感情。“七夕”分豆则为福州地区(含闽侯县)特有的风俗。据传清乾隆年间知府李拔推广田埂豆,收成适在节前,农家遂把田埂豆爆熟,分赠亲友尝新,以促进邻里和睦友好,即谓之“分豆结缘”。 中元: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祀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祉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 中秋节:家家备月饼、蒸糕果、备家宴庆祝团圆。亲友间则互相馈送月饼。 重阳节:闽侯县民间尚有特制的点心,叫“九重果”,也称“登高果”。一些乡村在这一天备酒宴欢宴宾客,某些乡镇还有祭扫祖墓的习俗。许多地方都在这一天开展慰问老年人活动。 冬至:又称冬节、冬节前夜,合家围坐在一起,点红烛,燃鞭炮,搓圆时。冬节日早餐煮圆时,拌以红糖、芝麻、花生粉、豆沙食之,叫“食时”。 祭灶:农历十二月廿四日为“祭灶”日。民间相传玉皇大帝派灶神至人间监督每家每户的行为善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到任,十二月廿四日任满上天禀报,而玉皇就根据灶君的禀报情况,决定是降灾还是降福。人们都希望灶君禀报时说好话,所以才在每年灶君回到天上这一天以水果、素菜、灶糖、灶饼等素食作供品,焚香鸣炮为灶君、灶妈饯行。 “做年”:腊月二十日左右开始打扫房宇屋舍,谓之“扫堂”或“筅堂”。二十五日后开始蒸年糕、舂白果等,准备过年。 小岁,又称“小晦”。时间在农历小月十二月廿八日或大月十二月廿九日,即除夕前夜。家家备晚宴,庆“小岁”。 大岁,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晚,故又叫除夕,福州话称“三十盲晡”。民间习俗,以鸡、鸭、鱼、肉、酒、年糕、水果等十道菜为供品供奉神明。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共进晚餐。宴罢,长者给未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然后守岁。 送年,即已出嫁的女儿在祭灶后“做年”前,备鸡、鸭、鱼、肉、线面、糖果等厚礼孝敬父母。[7]
闽侯县大湖乡有习俗
春节:流水宴
春节俗称“做年”,是民间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除夕刚交午夜,家家户户焚香放炮燃烟花。
而在闽侯县大湖乡,过年则会和亲友们围成桌,叙叙旧,吃吃“流水宴席”。自家庭院街口,招呼着亲朋好友,围坐一块吃喝谈乐,这便是最地道的家乡味!
初一日人人早起,身着新装,晚辈向长辈拜年。旧时还有祭祀习俗。有的人则吃素菜,以示虔诚敬神。
元宵:迎神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民间传统元宵节,旧称“上元灯节”。闽侯节俗从正月十一日到十八日为节日活动时期。旧时也是民间“迎神”活动最盛时期。
正月十一日叫“上彩日”,晚上吃上彩饭,小孩开始提灯游玩,俗称“迎灯”。元宵日各宗族在祠堂、家庙进行祭祀活动。
离席让客:沙堤村更是独特,在宴席上,如果外面有人放炮进来祝贺,先来的客人就要离席,让后来的客人就宴,退席的人又到其他有喜事的亲友家祝贺赴宴,这样连续到天明。
拗九:煮粥
不要看这糯米甜粥其貌不扬,味道绝对是杠杠的!农历正月廿九,俗称“拗九节”,亦称“后九”或“孝顺节。此日早餐,家家煮糯米糖粥,加入花生、红枣、桂圆肉等佐料,荐献给祖先。出嫁女儿此日要送糖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清明:蒸果
是日,民间家家户户蒸制“菠菠果”(也叫清明果)。这一天,大家一同供祭祖先。返回时,折一松枝带回插在门上或神案上,以示招回祖先灵魂。此俗现仍普遍存在。
做夏:煎“夏饼”
即于“立夏”之日。家家煎“夏饼”,炊“碗糕”,煮“鼎边糊”。此习俗仍在民间流行。
端午:闽江赛舟
农历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五日节”。过节时,家家插蒲艾,包粽子,饮雄黄酒,燃雄黄炮。孩子挂香袋。带红肚兜,口鼻涂雄黄以避邪。沿江乡镇村庄皆有举行龙舟竞赛习俗。龙舟于初一日下水训练或预赛,初五日集中闽江或支流江面比赛。
送节:端午节民间还有“送节”的习俗,即已出嫁的女儿以猪脚线面为礼品孝敬父母。此俗主要流行于荆溪、上街、竹岐、白沙、鸿尾、洋里、大湖、廷坪等山区、半山区乡镇。
七夕:分豆
农历七月初七日,叫“七夕”,也称“乞巧节”。“七夕”分豆则为福州地区(含闽侯县)特有的风俗。据传清乾隆年间知府李拔推广田埂豆,收成适在节前,农家遂把田埂豆爆熟,分赠亲友尝新,以促进邻里和睦友好,即谓之“分豆结缘”。此习现尚存于部分地区。
中秋:赏月食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仲秋”。是日,家家备月饼、蒸糕果、备家宴庆祝团圆。亲友间则互相馈送月饼。旧,民间有砌瓦塔,夜以柴块放在瓦塔中燃烧的习俗。此俗现已不流行,但备家宴、喝团圆酒、吃饼赏月仍普遍存在。
重阳:登高尝糕果
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因为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是两阳相重,故称“重阳”。旧时,民间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习俗。闽侯县民间此节日尚有特制的点心,叫“九重果”,也称“登高果”。一些乡村在这一天备酒宴欢宴宾客,某些乡镇还有祭扫祖墓的习俗。
冬至:搓米时
又称冬节、冬节前夜,合家围坐在一起,点红烛,燃鞭炮。冬节日早餐煮圆时,拌以红糖、芝麻、花生粉、豆沙食之,叫“食时”。此习至今尚普遍存在。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为“祭灶”日。民间相传玉皇大帝派灶神至人间监督每家每户的行为善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到任,十二月廿四日任满上天禀报,人们都希望灶君禀报时说好话,所以才在每年灶君回到天上这一天以水果、素菜、灶糖、灶饼等素食作供品,焚香鸣炮为灶君、灶妈饯行。现在,农村家庭还在这一天搞简单的祭灶仪式。
犍为县进士李拔童年在黄旗坝作的诗?
本文2023-11-19 04:27: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