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族谱的介绍
《胡氏族谱》胡传淮纂修的胡氏的族谱,于2000年9月出版,已著录于《中国家谱总目》,该族谱主要讲述先祖胡其祥,明末清初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教子村人,生四子。其长子胡大国,清康熙后期迁居四川省蓬溪县文井场三台观,为本支胡氏入川始祖。今族人聚居于蓬溪县文井镇百恒村、梅垭村、罗戈乡石牛村等地。谱载宗祠、世系图、世传录等。
山栀(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又名木丹、鲜支、卮子、越桃、水横枝、支子花、枝子花、山栀花、黄鸡子、黄荑子、黄栀子、黄栀、山黄栀、玉荷花、白蟾花、大红栀、山枝子等,常绿灌木,高达2m左右,白花有芳香,花期5~7月,果期8~11月,属茜草科栀子属植物。
山栀的叶、花、果实及根均能入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的功效。
山桅子叶:用于跌打损伤。用鲜叶捣成糊状敷于患部,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其汁洗疳痔疗,散毒疮。常用鲜品30—120克。
山栀子花:清肺、凉血。用花三朵与蜂蜜少许同煎服,治肺热咳嗽,吐黄痰。用花数片,焙干末吹鼻治鼻血不止。
果实、根:治热性病虚烦不寐、黄鱼、淋病、目赤、咽痛、血痢、衄血、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等。常用量:干品6—12克或鲜品倍量。山桅果实为黄疸型肝炎要药,常与茵陈、大黄配伍。治扭挫伤,先将振子捣碎,研成粗粉,以温水调成糊状加入少许酒精,包敷伤处,3—5天更换一次,肿胀明显者隔天换一次,骨折者不宜使用。凡用于止血,须将根子碾碎置于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即可使用,称焦根子。
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性味归经:苦,寒。
①《本经》: "味苦,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栀子花
③《医林纂要》: "苦酸,寒。"
入心、肝、肺、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肺、大小肠、胃、膀胱六经。"
③《药品化义》:"入肺、胃、肝、胆、三焦、胞络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外用:研未调敷。
用药忌宜: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②《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别 名: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HAO桃(《广雅》)、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黄鸡子(《广西中药志》)、黄荑子(《闽东本草》)、黄栀子(《江苏药材志》)
处方名:山栀、山栀子、栀子、枝子、支子、生栀子、生山栀、山栀仁、山栀子仁、炒栀子、炒山栀、焦栀、焦栀子、焦山栀、姜栀子、黑栀子、黑山栀、栀子炭等
山栀花
处方中写栀子、枝子、支子、山栀、山栀子均指生栀子。为原药材去杂质碾碎生用入药者。
炒栀子为净栀子用文火炒至金**入药者。
姜栀子为净栀子用姜汁拌匀,吸干后再用文火炒至金**入药者。
黑栀子又称栀子炭。为净栀子用武火炒至黑褐色,存性,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入药者。
蕉栀子为净栀子用大火炒到焦糊色入药者。
商品名:栀子、山栀、山栀子、红栀子、黄栀子,以个小而饱满、干燥、色红黄、完整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果实叫山栀子,供药用,其根(栀子花根)、叶(栀子叶)、花(栀子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栀子产地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台湾等地。药材主产浙江、江西、湖南、福建;此外,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河南等地亦产。
采收与储藏:10月间果实成熟果皮呈**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入沸水(略加明矾)中烫,或放入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拉丁名:药材Fructus Gardeniae原植物 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
炮制方法:
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山栀仁:取净栀子,
栀子的(20张)
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山栀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
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取出,放凉。
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雷公炮炙论》:"凡使栀子,先去皮须了,取人,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赤金末用。"
考 证:出自《本草图经》:"栀子,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芳,俗说即西域詹匐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人深红,九月采实暴干。……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挑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
相关食谱
枝子仁莲子心粥
主料:枝子仁5克(碾成细末),莲子心5克,粳米60克。
做法:先煮粳米,莲子心,待粥将成时,调入枝子仁末和适量白糖稍煮,即可食用。
药用价值:主要治疗遗精湿热下注型:遗精频作、或尿时精液外流,心烦少寐,口苦,小便热赤不爽,小腹及阴部作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枝子菊花茅根粥
主料: 生枝子10克(打碎),菊花15克,鲜茅根50克,粳米60克。
做法: 将生枝子、菊花、鲜茅根煎水取汁350毫升和粳米煮粥,熟时加适量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
药用价值: 主要治疗鼻出血肝火上逆型:鼻衄、头痛、目赤、口甘咽干、易怒,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枝子薏仁粥
主料: 枝子10克,木通10克,银花15克,薏苡仁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枝子、木通、银花加水750毫升,煎取汁500毫升,用药汁与薏苡仁同煮成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食用。每日1次。
药用价值: 主要治疗痤疮湿热型:皮疹色鲜红或伴有脓疱,小便赤,舌质红润,苔黄腻,脉滑数。
枝子仁粥
主料
枝子仁12克,辛夷花10克,白芷6克,粳米60克。
做法
先将前3味药水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每日2次。
药用价值
主要治疗急性鼻窦炎肝经郁热型:鼻涕稠黄而臭,鼻腔粘膜红肿较甚,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陕西胡氏字辈:鸿光照远昌,贤才广大志。
云南胡氏字辈:寿义德绍 升仕廷光 青龙正显 世运中阳 兴国定泰 洪发绪昌。
广东胡氏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
天津胡氏字辈:泰、熙、国、承、本、启、廷、士、云、懋、允。
福建胡氏字辈: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经文纬武,陈纪立纲。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960—1279年),胡姓大约有9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7%,排在大姓的第十三位。胡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胡姓总人口的29%,占江西总人口的3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江苏、浙江,这四省胡姓大约占全国胡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安徽、河南、陕西、四川、山西,这五省的胡姓又集中了23%。
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和川湘为中心的两大块胡姓聚集地。两广地区是当时胡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分类: 草堂话谱
胡瑞澜与《胡氏族谱》
□ 励双杰
胡瑞澜,今人已多不知晓,然说起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可谓家喻户晓,胡瑞澜就是这个奇案的主审之一,时任浙江学政,后来因此案而丢官,《清史稿·本纪二十三·德宗本纪一》有载: “光绪三年二月壬寅(十六日),刑部平反浙江民人葛品连狱,巡抚杨昌浚,侍郎胡瑞澜被职,知府以下论罪有差”。其实,胡瑞澜也非平庸之辈,如果石絮(大概是笔名吧?)所著的《正说历朝十大奇案》就说他“浙江学政胡瑞澜就是一位公认的学富五车的人物,在当地也颇有些名望”。这不是作者随口吹捧,看胡瑞澜所著传世的作品,就有《读史日抄馆课诗赋》、《湘帆杂咏》、《越吟草》、《星轺杂纪》、《星轺续纪》、《海槎日记》、《海槎续记》、《训士质言》、《教士申约》、《教士隅说》等,说他一句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并不为过。但虽通学术,却不谙刑名,如何胜任这场奇案?所以杨乃武只好仰天长啸:“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可惜苦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又连带了胡瑞澜胡大人。
《胡氏族谱》,二十二卷首四卷,光绪十三年刻本,黄纸线装,一函十二册。胡氏始祖净一,元末举人,任福建崇安县知县,由江西瓦屑坝迁居湖北江夏沙洑口。五世迁椿,岁进士,任应城县教谕,生四子:嵩、岳、昆、仑。仑无后,岳迁黄冈,昆后迁黄陂,惟嵩世居江夏。此《胡氏族谱》就是由嵩、岳、昆支下散居于江夏、黄冈、黄陂的裔孙所修。胡瑞澜即出嵩公支下,谱为十七世孙。
陈玉堂先生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收录“胡瑞澜”条目,只是在说到他的生卒之年时,是这样记载的:“?-1882年”,1882年即清末的光绪八年,而在《胡氏族谱》的首序,就是由胡瑞澜所撰,落款年份为“光绪十有二年二月”,也就是1886年,所以《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所载有误是肯定的,问题是其它资料也相沿此说,就造成了他的生年不详,卒年有误。胡瑞澜的世系详本谱卷十六第十二叶,说“生于嘉庆戊寅十月初四日午时,卒于光绪丙戌四月十五日酉时”,这样,他的真实生卒之年就确凿了,即“1818-1886年”,享年68岁。
胡瑞澜是《胡氏族谱》的督修,他在首序中说:“澜奉命起家,未克竟,厥事乃以夙所条例者授弟瑞治,与族人孚畴、孚琯、孚伟、臻福等,正旧谱之夺误,而增其未备,阅三年成书若干卷”,可知《胡氏族谱》完成于他逝世之前,而刻于逝世之后。因为他在光绪十二年就死了,而谱一直到光绪十三年才刻印出来。
胡瑞澜为家族所做的另一大贡献是“建宗祠、置祭田”,《胡氏族谱》卷首四《省城祠堂记》及《条规》就是由他亲撰,他说:“吾族自江右迁居江夏沙洑口,五百年于兹矣。先大父尝议建宗祠,会岁洊饥不果。澜赖先人遗泽,食禄于朝,追念先大父遗言,爰割廉俸,为族人倡。以里居卑下,恒苦水灾,于同治十二年三月卜筑于武昌省垣之里仁巷。工既竣,当捐置祭产为岁时祭祀及修葺之资,以垂久远。”并在《条规》中规定:“岁、科两试及乡试时,凡族中应试者皆得居焉。其或因他事在省,亦准寄居。惟至考试时,则另移他所,不得与应试者杂处,致启事端。”可见证他在培养族中子弟上的态度。
我于家谱中近现代名人家谱的痴迷程度,谱友中尽有耳闻,但说到底,名人的名气有大有小,历史功绩有高有低,总还有一个取舍的标准。象胡瑞澜,谱名原鄀,字观甫,号筱泉,道光乙巳恩科会魁,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宗人府丞、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山西学政、湖南学政、浙江学政、广东学政、阅卷大臣、拟题大臣、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副都御史、礼部侍郎、光禄大夫等,也算是品高位尊,且又占了《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光,天下闻名。如此人物,加上如此人物参与修纂的家谱,何能不珍而藏之。
1、胡姓族人在历史上播迁较早,曾在各地出现大量名人。
2、胡姓族人编写家谱较早,且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众多的堂号。
3、各支胡姓宗族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麦田胡氏族谱》,江西泰和胡氏一支辈份派语:“鉴彦通文,德重政大,仲福正昌,志玉庆炳,宗秀才贤,洪华荣受,增兴上国,必上醇禧,端垂永久,企汉文云。”宗支派语:“文云福祖,嗣志丹廷,永绍继续,世正善成。”寿支派语:“文云福廷,仕子清彦,世尚向秉,其三善成。”珍支派语:“文云福祖,添楚召义,廷厅敦公,明正善成。”昊支派语:“文云福俊益,思通文友冕,玉则光其贤,士民多显达,翼之学有本,安国才自超。”又民国二十五年,麦田胡氏合修宗谱,其通派辈份派语为:“德泽敷南国,鸿章锡远方,谦恭崇厚道,仁孝振纲常,治谋原笃�,缵绪克隆昌,勋业怀先代,钟祥保祚长。”
胡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五位,在台湾则排名在第三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胡氏族谱字辈排列如下:
1、湖北长阳胡氏字辈:仁德胡继文应廷水秉公启祖玉正绍应宗家懿行光耀友庆祖德昌明世寿国仁传必远新文渊华林吉安水清松滋荆辰长阳融景亮永照民。
2、贵州黔西胡氏字辈:元绍德世玉金正士应连国朝天万相清恩端锡贤昌荣族乃大裕后续光前安定家声远经治永为先。
3、贵州雷山胡氏字辈:朝北国之祯武功佐冶陵开基凡后品应学有贤明诗书宜可读月下海水清忠良光胜典风鉴绍前因。
4、湖南宁乡胡氏字辈:克仕旭□四秉九宗懋衷孝锡泽本光培镇湘麓荣增锦清集耀在鉴治业炳均。
5、湖南湘潭胡氏字辈:锡泽由于宋洪基盛在湘孝廉开甲地永世得荣昌作述家声远贻传世系长修明逢泰运继序有余芳。
6、浙江东阳胡氏字辈:云城百千万亿元正益恒覆泰怡友端恭启仁义理智信福禄寿康宁光裕荣华盛修齐均治平缵绪维新运。
7、福建永定胡氏字辈: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经文纬武陈纪立纲。
8、 四川资阳胡氏字辈:孝义永兴国礼志信忠昌清德嘉明远宁君教授长光前坤多仕玉后大书香。
9、广东信宜胡氏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
10、 云南胡氏一支字辈:寿义德绍升仕廷光青龙正显世运中阳兴国定泰洪发绪昌。
11、辽宁沈阳胡氏字辈:万亮明成仁芳显世立德可光宗礼义常言孝善良久安荣宏鹏高锦志路桥亦青松勤俭创伟业谋勇建奇功。
明清时期,腾冲进士共有六人,分别是明代的陈彝典、胡琏、胡璇,清代的许尔超、江鲈、寸开泰。
1、陈彝典。腾冲明代进士第一人。明穆宗隆庆四年庚午科举人,次年辛未(公元1571年)科进士。考中进士后,留京任户部六品主事,后升任五品员外郎。清乾隆《腾越州志卷之六科贡》:“腾进士在明则有三人,陈彝典,隆庆辛未1571年科张元状榜)也。”清光绪《腾越厅志卷之十二乡贤》:“陈彝典,有:进士,官员外郎,唇雅渊博,致士归,不履城民国有:隆庆辛未科进士,户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纯市,士林呈羡焉。”《腾冲县志稿》:“陈彝典,雅渊博,为文姿肆磅礴,有典有则,尤明舆地之学。所著诗文集久佚,《徐霞客游记》《腾越文昌唯载阁记》一篇存焉。”陈彝典后裔现主要集居于观音堂陈家巷。大清二十三年《陈姓宗祠碑记》“彝典公中隆庆庚午 有1570年科乡荐,辛未连科进士第,官员外郎,实开腾阳科甲。经与志书核对无误。”陈彝典是位博学多才,能诗擅文,惯悉地理玄奥的人。近人李根源在其所纂《永昌府文征》中说:“陈进士彝典、胡进士琏,俱具风骨,有政声,能文章,竞无一字留人间,可慨已!”史载陈彝典曾著有诗文集,然早已散佚,今天能见到的,仅有其所撰《文星阁记》一文片断,保存于《徐霞客游记》中(见《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陈彝典作“陈都典”)。《腾越厅志》将他列入“侧身修行,不求闻知,而卓卓可纪”的人物中,说他“致仕归,不履城市,士林称羡焉”。可知这位进士性喜淡泊,厌弃烦扰,辞官回乡后,即隐居乡村,志趣高雅,而为士民所尊敬。
2、兄弟进士胡琏、胡璇
胡琏,腾冲明代进士第二人,崇祯元年戊辰(1628年)进士,初任山东曹州令,升任工部都水司五品员外郎。英年早逝,墓葬小西里仁村接引寺后。《胡氏家谱》、《胡公璇墓志铭》等记载可知,胡琏、胡璇祖籍为江西饶州府馀干县富云乡宦家巷。
3、胡璇,腾冲明代最后一位进士,乃胡琏之弟,初名胡璋,字大器,又字宝树,别号二峰,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进士,官至吏部验封司主事郎,南明时加封太仆寺卿兼工部侍郎。墓葬北海干峨山麓邵家营田旁。
《胡氏家谱》记载:“胡二峰先生传:胡璇,字大器,又字宝树,别号二峰,腾越人。崇祯甲戌进士,授吏部验封司主事郎中,迁太仆侍卿。……根源按:二峰先生原籍江西饶州府馀干县富云乡宦家巷,父荣字阳山,以武职来腾,遂著籍腾越。家于西街,长子胡琏。”
《胡公璇墓志铭》记载:“先生名璇,字大器,又字宝树,别号二峰。原籍江西饶州府馀干县富云乡宦家巷。万历二十六年生于腾越,崇祯三年庚午年,三十三岁中云南乡试三名举人。崇祯甲戌会试,御敕进士及第,授吏部验封司主事郎中,迁太仆侍卿。”
胡琏、胡璇著述颇丰,尤以胡璇居多。王灿在《胡二峰先生传》中云:“著有《二峰文集》、《诗集》、《南疆纪事》诸书,今皆佚失,惜已散失。”胡璇还撰有《重修宝峰寺佛殿碑记》、《天应寺碑记》、《重修华严寺碑记》、《金轮寺佛殿碑记》、《护珠寺碑记》、《关帝庙碑记》等,今尚存。
4、许尔超
腾冲在清代第一位进士,为嘉庆三年戊午(公元1798年)科举人,嘉庆六年辛酉(公元1801年)科进土。官五品翰林加检讨衔,职掌国史编修。其详细生平已不可见,惟李根源在其所著《滇西兵要界务图注》卷一中云:“古永,旧设古勇县……有许尔超,嘉庆辛酉钦赐翰林检讨……为练之特着人物”,可知其为古永人(亦有为绮罗人之说)。
事迹不甚详细,文字上只留有其题云南通海秀山逋翁亭对联石刻:“清樽共一亭醉翁之意在山水,往事论千载贤者所怀无古今”
5、清代第二位进士名江舻,字济占,号仁斋,镇夷关人(今属清水乡)。自幼敏慧勤奋,“少负文名”。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考取拔贡,六年辛酉科(公元1801年)中举,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817年)中进士。历官山西怀仁县、绦县知县。他居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有“江青天”之颂,后病卒于绛县任所。由于他生前两袖清风,宦囊萧然,以致死后其子无力运柩还乡。幸得当地士民感念他的恩德,集资相助,其遗骸才得以归葬故乡。近人李学诗有《镇彝关怀江仁斋先生》诗云:“村外桃花春色满,桥头杨柳午阴清。当年廉吏今何在三晋曾闻有颂声。”
江舻不仅政绩斐然,官声卓著,且文采超群,书作俱佳。曾著有《半个山斋诗文集》,惜已散佚。其家原存其八股文《为政以德》一篇,乃其亲笔,书法挺健秀莹,兼具褚遂良及钱南园之丰神。李根源纂《永昌府文征》收其诗作九首。
6、腾冲的最后一位进士寸开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公元1895年)中进士。留京任刑部六品主事,签分山东司行走。庚子变起,联军犯阙,慈禧、光绪偕百官西逃,同官劝其南行,寸开泰不为避难全身,坚留京城。待和议成,朝廷为表彰其忠节,以刑部主事加五级,授予正四品中宪大夫衔。他学养深邃,热心公益,辞官后,为腾冲的社会进步和文化教育发展做出诸多有益的贡献。他精经史,工骈文,善画梅,擅书法,曾参与编修《腾越厅志》,主编《腾越乡土志》、《龙陵县志》、《寸氏家谱》等。传世著作有《八十一株梅花馆诗文稿》多卷。他一生迭遭妻死子殇之痛,晚年落拓困厄,殁于民国14年(公元1925年),享61寿。
胡氏族谱的介绍
本文2023-11-18 23:47: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