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户县赵王镇的历史和来历
赵王镇位于户县老县城东北旮旯方向的13公里,与长安区东西中轴线最西部灵沼街办海子村毗邻。
据旧《户县志》, 赵王镇始集镇于明代年间,兴盛于乾隆年间,与户县同时单日逢集,根据历史遗迹,南北街道,南至大皂角村以北,北至平等庙(老爷庙)以南,绵延一公里多,街旁商铺林立,贾商云集,尤以陕西关中粮、棉、油、杂、粮、集散地而著称,因而贾商遍及三秦,宝鸡眉县一位长年在赵王镇拉粮车队的老者说句饶有风趣的笑话,车头都进了眉县城,车尾还在赵王镇呢。
渭水之隔的咸阳、兴平、乾县、礼泉、经阳、三原、高陵、诸县聚以咸阳古渡,日夜船载车辆来往过河,邻省山东、山西、河南、客商络绎不绝。
清同治元年(1862年)回汉战争,回人久攻户县县城不克,为保障战争供给,赵王镇惨遭回汉战争的洗劫,正因为是陕西关中地区重要的粮、棉、油、杂粮、集散地,决定其成为回汉战争重灾区的命运,商街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夷为平地,镇中民众死亡过半。
从最近东村发现的民国十二年功德碑记,《清毅皇初》载:“花门一炬,市廛为墟,南北二里余,皆为炧砾”。
印证了其南门在大皂角树以北有高大漂亮的标志性建筑“花门”;佐证了商铺集中而繁华的二里长街在杀戮中成为废墟,烧得只剩下瓦砾的史实。
六十年代,官道墩台(烽火台)以南古街,因生产队常年大量起壕拉土,出土了大量瓦砾灰烬,未燃尽的木料,老人讲起那段历史,又相互印证了史实。
西村四组村民赵军家现保存着几代人留传下的粮铺量斗,上刻“赵镇南街”,至少可以证明“回乱”前除南北二里多长主街道外,还有一段不太长的交叉十字东西街为南街,同样存在着粮食商铺。
赵王镇商街遭受了回乱最大的浩劫,闻名遐迩的大商号“元泰和”(西村杨亜振佬佬爷创,宽50公分,长2米多匾牌现保存)。
“大染坊”以及最有影响的南市和北市两大当铺,“南当”“北当”从此不复存在。
到了清末民初经过五、六十年的生息,该镇才重新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新兴商号“永义成”(文义村张子嘉创)、“天顺通”(东村刘家创)、“积义合”(肖恒检代)、“恒义生”(待昭村肖恒检创)、“福善堂”(创始人不详)、“同心堂”(西村杨玉堂创)、“同兴公”(文义村七总乡创)、“烧坊”、“油坊”、“四大中药铺”等。
刘家发家史,当时还有镇上一段传说,在回人所烧得“北当铺”地方,易为农田由刘家耕种。
一个早晨,伙计犁地,在一处地方连打了三个犁铧,最后拿来镢头挖出了一铸铁块,伙计把它扔在地头,刘老汉来到地头一看一大早犁地太少,究其原因,伙计手指铸铁块述说打铧经过,刘老汉手拿铁块仔细看了半天,吩咐伙计把铁块带回家,伙计说,我给咱把铁卖了买鞭稍(赶牲口的鞭子稍部)。
刘老汉说,我给咱买一把鞭稍,够你用的。
其实这块被泥土包裹发黑的铁块,是“北当铺”被烧遗下的金物件的镕块,天助刘家“天顺通”成为仅次于“恒义生”的商号。
关于赵王镇历史名来历,赵王镇因在周沣京地方和周文王庙相邻,又地处周文王灵沼池(湖)畔,根据赵王镇东村东城门匾额:“毓秀灵周”,北城门匾额:“望古岐远”,都说明这块古老的地方与至岐东迁的周人有着不解的渊源。
而且根据史学家考证,中国元代以前多以所处地取名,因而原名为“周王镇”,由于“周”与“赵”在古方言的发音中几乎不分,从现代方言我们仍然从读发音中听出三种写法即“长王镇”“周王镇”“赵王镇”。
西安附近、长安、户县、乃至三秦大地类似转音讹传的村名不胜枚举。
从明代易名赵王镇,但绝不是以“赵”姓“王”姓而得名,历史上已知封了92位赵王,具体出处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户县的古镇中,称得上千年古镇,当数赵王镇、秦镇、甘亭、庞光镇四大古镇。
我们不能因户县 对赵王镇的废弃和抛弃而不尊重历史,西安地区历史名镇大王镇,据,《户县志》,据吴树仁老先生编著的 《户县北乡民间传奇》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在此道设店铺,开始在富村一线形成集市贸易,后改道在大王形成商贸集散地。
清雍正十年(1732)年前改称大王镇。
据86年新编《户县志》,户县秦渡镇,明代宣德元年(1426)前后改为秦渡镇。
解放后十几年内,人们习惯称大王镇为大王店或大王街。
称秦镇为秦渡街,而称赵王镇为赵王镇,可鉴赵王镇称镇历史更早。
不过在明代以前的镇是一种特设的行政军事机构,其最早出现在唐代。
根据宋代,《事物纪原》卷七《州郡方域部镇》通典曰:“镇将后周之通班也……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侠;民居不成县而有课税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根据史料宋时就大量设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旧有的镇增加了商业成分,到元代朝廷积极推行鼓励寺院商业,加上四方通衢的交通从东过往沣河普济桥;穿镇而过的南北古官道通往高桥,咸阳古渡,尤以相当规模的龙兴寺,平等庙带来的庙会集市是商贸集镇的最初绉形。
当时关中大地由于战乱、灾荒村庄比现在稀少很多,在汉代大部分还是皇家上林苑,户县很多村庄是明代前后才移民发展起来的。
又根据崇祯五年(1632)重修平等庙碑,明洪武年就称赵王镇,由此证明新《户县志》载清康熙年前设赵王镇是错误的,晚了近300年。
碑文资料可追溯赵王镇到宋代,赵王镇东村以北古城墙及另星出土文物可追溯到周、秦、汉、唐各代驻军痕迹,这是一个历史积淀厚重的古镇。
赵王镇以商街为一独立镇,以镇分界,东为东堡,西为西堡,是从清代的称谓。
明代和以前称东镇,西镇,其从碑文可证。
直到现在还有人称东赵王镇,西赵王镇。
古会分别为7月21;7月22;8月15;9月23;9月25;9月28,期间每一个会期连续唱秦腔大戏九天,又有城隍庙(2月8、4月8)平等庙,隆兴寺(正月16),每年庙会庆典,大戏杂耍热闹非凡。
可以断定,7月22街道商人过会日实际上是财神赵公明诞辰日的财神节。
赵王镇历史文化遗迹丰富,镇东200米就是周丰京文王灵沼池,镇中“隆兴寺”“平等庙”“城隍庙”“居士堂”等,都是历史悠久较有规模的庙宇寺院。
赵王镇是一个风水宝地,他本不该被历史边缘化,解放前曾有风水先生概述古镇风水:“东依灵沼,(灵沼池)西靠苍龙,(苍龙河)青龙在左、白虎在右、盘丰踞周,屏瞻终南,文王灵气,瑞莲朝露,青龙南北,驾镇中卧,肆泽八方,钟灵毓秀。
” 说它是金旮旯,因为它地处长安户县交界地方,是方园十多里群众赖以进行商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经济交流的重要集散地,它的多一半是赚长安的钱给户县纳税,六零后出生是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我们说它被历史遗忘,确切说它是被户县抛弃的金旮旯。
千灵山风景区景点介绍
千灵山风千灵山风景区景区千峰竞秀,景色奇佳。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西南第一崇山,最大石窟洞群。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千灵山风景区景点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怀古亭
怀古亭,仿明代六角攒尖式。亭内横梁上彩绘观音洞传说故事。观音洞是千灵山最深的一个山洞,深不见底,人称无底洞。相传有一天,观音洞住持老和尚不慎将化缘得来的铜钱从洞中掉落下去,后来从永定河边找回。由此人们便知道观音洞与永定河相通。《长安客话》记载:明朝时,有人投一犬入井中试验,果然犬从永定河边跑出。
神山亭
神山亭,仿明代八角攒尖式。亭内横梁上彩绘“范小人”传奇故事。相传清代时,在京西地区有一位侠义之士,因自幼家境贫寒,身体长得弱小,人称“范小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曾在一个盛夏无意中救了千灵山金灯长老性命,由此得到金灯长老传授武艺。后来,他依靠武艺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并战胜过沙皇派来的大力士,为国争光,名誉一方。
春秋亭
春秋亭,坐落在六国岭下,仿明代方形歇山式。榭内横梁上彩绘历史上著名的“孙庞斗智”故事。传说在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在千灵山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他们二人原来关系甚好,后因庞涓嫉贤妒能,反目为仇。庞涓多次加害孙膑,终被足智多谋的孙膑挫败。
伏虎亭
伏虎亭,仿明代六角重檐攒尖式。亭内横梁上彩绘千灵山高僧舍身饲虎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观音洞有位得道高僧,为救山羊和兔子,先后两次割下自身腿肉喂养老虎,由此感动老虎。后来老虎主动来到观音洞听法修行,并保护高僧。唐武宗灭法时,这只老虎吓退了官兵,使观音洞免遭劫难,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千灵亭
千灵亭,仿明代六角攒尖式,为纪念千灵山佛教圣迹而建。千灵山最高峰史称极乐峰,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近郊一座最高的山峰。登上峰顶,可以俯瞰京城全景。山下有仙人谷,山洼中布满大小洞窟若干个。佛教传入后,这些洞窟经过历代高僧不断改造,形成佛教石窟寺,有千洞、千佛、千灵之说,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佛教石窟群。
观音洞
观音洞,是千灵山诸洞中最大、最深的一个洞窟,因洞前原有“观音庵”而得名;又名“庞涓洞”,传说是庞涓在千灵山学习武艺的居所;也称“太古化阳洞”,有浓郁的'道教色彩,可能与道教有关。原为天然溶洞,后经人工改造为佛教洞窟。洞口处辟为佛堂,正中供观音菩萨,观音左右分别供善财童子和龙女。洞口往里极深,相传与永定河相通,当地人称无底洞,洞内仍保留天然形态。
护国宝塔
护国宝塔,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京都东直门外牛房主禅明辉及其徒普照、信官郝春共同建造。高6米余,为八角十一层实心密檐式石塔。塔身刻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大肚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像154尊,以及狮、龙、羊、象、犀角、金钱等吉祥瑞兽和杂宝纹饰。造型大方,雕刻精美,堪称塔中精品。
极乐洞
极乐洞,位于千灵山极乐峰下,为千灵山最早改造为佛洞的洞窟之一。高约5米,深约16米,面积约80平方米。据洞口《万古流芳》功德碑记载,最早开创者为一位外来游方僧人,但不知创始年代。到明万历时有僧人明信住此弘法。洞中央砖彻佛龛为民国时修建,内供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两侧供十八罗汉;后面小洞内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关公洞
关公洞,史称万寿朝阳洞,坐东朝西。洞内正中供关羽,其左右分别供关平和周仓。相传关羽曾避难此洞,日以卖枣为生,后为山下百姓除灭盗匪,由此受到敬仰供奉。洞外有佛龛和石碑。石碑首题《戒台马鞍山万寿朝阳洞碑记》,记载第一代住持圆杲、徒明慧及捐资太监营建朝阳洞经过,反映了朝阳洞明代时与戒台寺、朝廷的密切关系。洞前原有万寿朝阳寺一座。
道孚塔遗址
道孚(1402-1456年),明代北京着名律宗高僧。号知幻,俗姓刘,江浦人。七岁在南京灵谷寺出家。宣德元年(1426年),随师入京,居庆寿寺。宣德七年朝礼五台山,途中自悟“一翳在眼,空花遍界”,自号“知幻”。宣德九年,住持戒台寺。正统元年(1436年),受僧录司左讲义。正统五年,英宗为戒台寺赐额“大万寿禅寺”,知幻受命开坛传戒,成为大万寿寺第一代开山大坛主。景泰七年(1456年)圆寂。荼毗后塔葬小观音洞(今药师洞)旁。
朝阳三慧洞
朝阳三慧洞,由文殊庵、财神洞和娘娘洞三洞组成,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财神和送子观音。现存有“四神咒塔” 塔碑、塔铭及塔基、摩崖石碑等文物。“四神咒塔” 碑记载住持法现建塔缘起。摩崖碑首题《戒坛朝阳三慧洞建礼忏施茶功德碑记》,记载信士杨大林、谢爵等人布施茶钱,帮助三慧洞僧人能省等于每年四月初八日举办的“梁皇忏”佛事活动。
药师洞
药师洞,原称“小观音洞”,共有三个洞窟,称“三洞连珠”。上洞独立,下二洞相连。主洞原供观音菩萨,现供奉药师佛及日光、月光二菩萨,是人们祈求身心健康的理想场所;洞顶垂一奇石,状如虎头,故俗称伏虎岩。右侧石壁间刻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佛龛山观音洞修造殿碑记》摩崖石碑,记载京城各王府太监和信官共同捐资重修佛殿经过。
金灯洞
金灯洞,为清中期千灵山高僧金灯长老修行的洞窟。金灯长老为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后裔,曾传授门徒“范小人”武艺,使之成为侠义之士。范小人为门头沟石门营村人,因长得瘦小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大学士朱桂曾亲自撰写碑文记载金灯长老事迹。
实山上人塔
实山上人,为清代千灵山高僧。出家前为石匠,曾为戒台寺雕刻石狮。受佛教思想感染,每凿一锤,即口喊一声佛号。石狮刻成后,出家为僧。一度云游四方,遍访高僧。最后回到极乐洞,面壁苦修,十年未出山洞,发长可绕臂,终成一代高僧。为临济正宗第十九代宗师。
石井
千灵山景区内有石井十二眼,深者五、六米,浅者一、二米,皆由山中僧人在岩石上凿刻而成。主要用于储存泉水,解决僧众日常生活所需。井壁凿刻痕迹仍历历可见,由此可见当年僧人凿刻之艰难。游人至此,怎不为古代僧人修道之精神和毅力所感动!
孙膑洞
孙膑洞,相传为战国时着名军事家孙膑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孙膑,生卒年不详,真名失传,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后代。少年时与庞涓同师鬼谷子。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后,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孙膑之名由此而来。后得齐威王重用,两次击败魏军,逼迫庞涓自杀。以正直、勇敢和足智多谋受到后人敬仰。
佛岩垂笑
佛岩垂笑,史称“佛岩山”,因山崖上刻有连山石佛一尊而得名。当人们跪在佛前礼拜时,抬眼可见佛在微笑,因此又称“佛岩垂笑”。此石佛为阿弥陀佛接引像,右手下垂作接引状,左手当胸捧紫金台。佛教净土经典宣称,如果众生在临终时念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便手捧紫金莲台,率领众菩萨弟子前往接引。
响泉榭
响泉榭,仿明代方形歇山式。榭内横梁上彩绘马鞍山得名的美丽传说。相传,汉明帝夜梦金人后,派人赴天竺取经。取得经书,并译成汉文后,又用白马驮经,分送全国各地。到达马鞍山后,经书送完,白马仙去,留下的马鞍落地成山,由此得名马鞍山。由于马鞍中空,留有经书印痕,所以马鞍山上出现72洞天,36福地,成为着名佛教圣地。
滴翠亭
滴翠亭,仿明代五角攒尖式。亭内横梁上彩绘千灵山“护山椎”来源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文殊菩萨到千灵山观光,见到山中诸洞没有自己香火之位,就剃度了一位树怪,用树怪的头发化作长满尖刺的“护山锥”,阻挡恶狼上山伤人,为千灵山做了一件大功德。后来山僧为纪念文殊菩萨功德,就在山上建起了文殊庵,供奉文殊菩萨。
涤尘亭
涤尘亭,仿明代五角攒尖式。亭内横梁上彩绘千灵山高僧实山上人事迹。实山上人原为一名石匠,曾为戒台寺雕刻石狮。由于长期生活在寺中,深受佛教熏染,在雕刻石狮时,每凿一锤,即喊一声佛号。石狮雕完后,在戒台寺剃发为僧,潜心修行。三年后云游四方。后回极乐洞,面壁苦修,十年不出山洞。十年后出洞时发长可绕臂,终成一代高僧。
圣水亭
圣水亭,仿明代六角攒尖式。亭内横梁上彩绘青龙修行证果的故事。传说千灵山有一个深潭,住着一条小白龙,利用法力造福一方。后来来了一条青龙,强占了白龙住地,并危害一方百姓。最后在当地百姓帮助下,白龙赶走青龙。青龙钻山四十里,逃到观音洞避难,在观音菩萨点化下,飞到青龙湖潜心修行,并修成正果,保佑一方百姓风调雨顺。
;云南宜良县温泉寺,位于宜良县城北40里古城镇北羊街片区云龙山。云龙山南北走向,南起蓬莱村,北止于贾龙海即古莲花池。该寺座南面北,俯瞰山麓,沿山一带温泉出涌,沸沸若汤,故名。
明天顺(1457~1464)间,僧人永清并檀越张斌等建寺。
明万历戊寅岁(1578),僧真文同居士众会人等重新。
明辛卯岁(1591)以其规模促狭重新扩建,至丙申(1596)秋工程始峻,
明庚申岁(1620),南楚辰溪人钟化民为其母铸观世音金像一尊,
清康熙47年(1708)重修,贾文超撰重修碑记。
清乾隆31年(1784)12月20日立“皇图永固”额《温泉功德碑记》,
清嘉庆4年(1799),僧允中又经3年重修。
清嘉庆7年(1802),姑洗月(三月),立《重修温泉寺碑记》。
清嘉庆20年(1815)4月11日,何权荣、赵荣珍等立《功德碑记》
清道光28年(1848),前殿重建。寺最盛时,有僧人57人。
清光绪16年(1890)9月19日,立《告示碑》。清石质,存大殿西厢殿。
民国12年(1923)2月19日,信士汪星河等捐资塑十八罗汉。
1957年改建为贾王小学,
1958年毁佛。昔寺有四宝,皆毁。文革设牢棚,关押无辜,酷刑惨烈。
1983年贾王小学迁离本寺。
1987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单位,占地面积7260平方米。
1990年,淳融、贞园两法师来寺主持修葺,温泉寺始上轨道。
1991年辛未冬月十七日,贞园法师等重修山门落成。
1994年甲戌二月八日全寺开光。而临济宗果武师亦于同年至寺,主持至今。
1995年6月20日,立《温泉寺》功得碑于中殿,
1995年12月25日,宜良县颂发宗场证字(95)11号《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准予登记。佛寺活动自是得顺利开展。
我比较年轻,对这些是不太懂,我姓刘,祖籍醴陵,最早的祖辈是刘邦的弟弟(具体名字我不记得了)
不知道跟你们有没有什么关系,我只记得我们最近几代的辈分是 建 奇 均 到我这辈就是2个字了,我自己的辈分都不太记得。
具体祖籍地方是姚家坝(不晓得你认识不,我只去过2次)
族谱我是见过的,我表哥是个学者,他喜欢研究这些。。他的辈分其实比我大,因为他的父亲是奇字辈的,跟我爷爷是一个辈分的,
如果你也有兴趣研究这些族谱之类的,我可以给一个他的电话给你
虽然从你的提问里我知道我们应该不是一个血脉的,但是起码咱们都是一个祖籍,并且都姓刘
应该是有渊源的。我的QQ 338709。有兴趣再联系我。这里还是匿名好,比较涉及隐私了。呵呵
黄山宫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正北约1公里处,东距兴平市13公里,西距贵妃墓2公里,坐落在塬坡下,地势北高南低,为西汉早期之道教圣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据明正德年间康海所立碑石记载:“汉惠帝建黄山宫,汉武帝曾微服私幸,改老子祠,唐太宗以裔出,老子祠更加修缮,玄宗幸蜀乞灵于此,手植槐焉”。汉唐时期,黄山宫为皇家道观。明清功德碑记载,历史上黄山宫屡有修葺。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山宫一直兴盛不衰。
黄山宫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2003年牌楼及门前广场竣工,2009年修通到黄山宫45米宽的水泥路。兴平市道教协会在干渠上修了弓形桥,桥北建有钟鼓楼。太上槐植于黄山宫院落中央,南为三清殿,北有九宫十八洞,洞内供奉着各路神仙。相传道教祖师老子最早在黄山宫传道,后迁往楼观台,因南北相望,故黄山宫又称北楼观。四时八节不断有人来许愿,古庙会期间朝拜人次超过10万。
黄山宫东西两边平行排列着几条大沟,岭高沟深,黄土裸露。东边的岭当地人称“鳖盖”。西北方向约 500米处,是新石器时代的黄山遗址。东约 20米有贺氏洞,据碑石记载,为堂主贺氏率弟子凿成,洞口塌陷严重。贺氏洞以东另一条沟崖上有三个洞口,入内低头可走,传说很深,但内部塌陷。黄山宫东面沟崖上留有窑洞 80余处,是李家坡村民先祖居住过的地方。干渠以南约 100米处有自涌泉两处,泉水流淌日夜不停,水质含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清洌甘甜可饮用。
黄山宫的旅游资源种类多,而且比较集中,并毗邻杨贵妃墓。以杨贵妃墓为龙头的马嵬中心地区旅游雏形初现。
黄山宫是一处道教圣地,相传老子骑青牛在楼观台讲道时,曾夜宿黄山宫,“汉惠帝建黄山宫,汉武帝曾微服私幸,改老子祠,唐太宗以裔出,老子祠更加修缮,玄宗幸蜀乞灵于此,手植槐焉”(据明正德年间康海所立碑石记载)。盛唐诗人王维以“黄山旧绕汉宫斜”的佳句赞叹黄山宫的美景。
谁知道户县赵王镇的历史和来历
本文2023-11-18 23:36: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