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杨家将家谱
第一代:火山王杨衮字君爱,由北汉宋初时的杨信演变而来。“金刀杨会”之子
第二代:北宋的抗辽名将杨业演变成小说中的杨继业。评书中杨家将第二代为兄弟七人,有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合成“老八郎”。
第三代:《宋史》等书所记兄弟七人是:延朗(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烬余录》中所记兄弟七人为:渊平、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昭、延彬。其中,大郎杨延昭已经变成杨六郎。有的书中,杨延昭作杨延钊。元明杂剧中,写杨六郎(或为杨六使)的戏文较多,剧中人名多叫杨景或杨朗。明代小说《北宋志传》中,兄弟七人为:渊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而《杨家府》中兄弟七人则为: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延嗣。早期京剧《铁旗阵》中,七兄弟都为单名,他们是:杨泰、杨贵、杨顺、杨□、杨春、杨景、杨希。晚清时,评书、戏曲中,七兄弟才定型为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延德、延昭、延嗣,加上杨继业的义子延顺(原名王平),合成“七郎八虎”或作“中八郎”。从前述中可知,大郎杨渊平,流传几百年,最后才改渊平为延平。二郎杨延定,是由《北宋志传》延用而来。三郎杨延光与《杨家将》中的杨延广音近,可能与其有关。四郎杨延辉,在《北宋志传》中为三郎,自京剧《四郎探母》问世后,四郎杨延辉已经定型。五郎杨延德从明人小说到今天的评书、戏文一直未变。六郎杨景字延昭,从元人杂剧一直流传到今天。七郎杨延嗣从明人小说一直流传到今天。八郎杨延顺源于京剧与河北梆子《雁门关》。此外,还有八姐杨琪(京剧中作春花)和九妹杨瑛。
第四代:历史上有大郎杨延昭(朗)之子传永、德政、文广、充广,还有六郎杨延贵之子杨宗闵。明代小说中的六郎之子杨宗保,是由历史上的杨宗闵演变而来的。评书中杨门第四代堂兄弟七人是:杨延辉之子杨宗孝、杨宗峰(忠);杨延昭之子杨宗保、杨宗勉(京剧中作杨宗冕或杨宗显);杨延嗣之子杨宗英;杨延顺之子杨宗林(德、连、奎)、杨宗飖,加上杨延昭的义子任宝童(任堂惠之子),合称“少八郎”。其中,杨宗保、杨宗英二人的故事最多。
第五代:杨文广由历史上杨家将第四代的杨文广演变而来。明代小说《杨家府》中,杨文广有一个姐姐杨宣娘。后来在评书中,第五代有杨文广、杨文举、杨金花兄妹三人(均为穆桂英所生)。其中,杨文广的小说、评书最多。另外,京剧《太君辞朝》中还有个杨藩。
第六代:从这代起都属虚构人物。第六代有杨文广之子杨怀玉、杨怀仁、杨怀兴、杨怀恩兄弟四人。其中,杨怀玉最为出名,在《杨家府》中他行四,《杨文广平南》中他行三,评书《小五虎》中行大。
第七代:有杨怀玉之子杨士奎、杨士亮、杨士瀚(或作世汉)、杨士鹏。其中以杨士瀚故事为主。
第八代:只有杨士瀚之子杨金豹一人,最早见于清代鼓书《金陵府》中。
第九代:为小英雄杨满堂。别本中第九代为杨再兴。传说杨金豹夫妇中年无后,后来夫人郭彩云吃了一粒仙丹,生得一子,使杨门再次兴盛,故为其子取名杨再兴。而把杨满堂说成为第十代 杨门女将
第一代:杨衮之妻金玉荣
第二代:杨继业之妻佘赛花,后称作佘太君或杨令婆。
第三代:明代小说《杨家府》中有:大郎之妻周夫人,二郎之妻耿金花,三郎之妻董月娥、邹秀兰,六郎之妻黄琼女、重阳女,八郎之妻马赛英等。后来的评、鼓书中有: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屏,三郎之妻朱月梅(或称作花谢玉),四郎之妻林素梅(或称作林月英),五郎之妻马赛花(或称作马翠玉),六郎之妻柴美容、王兰英,七郎之妻杜金娥(京剧中,有的称作杜玉娥;另称作呼延赤金),八郎之妻周淑荣(或称作班秀英)及八姐、九妹、杨排风等人。京剧《雁门关》中,四郎化名木易,娶碧莲公主(《四郎探母》中称作铁镜公主);八郎化名王司徒,娶青莲公主。
第四代:有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勉之妻焦月娘,杨宗英之妻姜北平(或称作姜翠苹、江北萍)。别本中还有一个石丽贞。
第五代:,在小说《杨家府》中,杨文广之妻有杜月英、窦锦姑、鲍飞云和长善公主。在评书《呼杨合兵》中,杨文广之妻有吴金定、曾凤英、苏三娘。杨文举之妻有万红玉、黄翠琼。
第六代:在《平南全传》中,有杨怀玉之妻金莲。评书《小五虎》等书中有杨怀玉之妻陈玉霞、花玉梅、罗三娘、孟九环、隆淑贞。说唱《十粒金丹》中有杨怀玉之妻王鸾英、王凤英、李明霞、隆淑贞。
第七代:有杨士瀚之妻陆云娘(按:杨士瀚曾化名花昆,当为花玉梅所生)。说唱《十粒金丹》中还有个杨士瀚之妹杨瑞娘。
第八代:有杨金豹之妻郭彩云。
第九代:有杨满堂之妻萧玉姣、安巧妹
古代主要官衔简介
中国历史悠久,立官设守,肇始于夏同朝周,至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时已初具体制,而后历朝沿袭并发展,官职有所增减,同一官衔的品级有所差异,有的官职名称也有所不同。本文仅侧重于宋、元、明、清特别是明、清两朝的(七品以上)官衔举要简介。为方便查检,所选介官衔均首字笔画的顺序排列。
三画
千总明清两代正六品武官。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
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学士”是唐代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学士”,则宰相就称为“大学士”。宋代,“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侍部工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四画
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宪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议大夫元、明两代四品文官。
中顺大夫元、明两代四品文官。
中书令唐代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省的“尚书令”与门下省的“寺中”,同称三省长官,共同掌管中央的机要。中书省决策机构,中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书省与枢密院分管政务、军事。元代废除三省,中书令是惟一的最高国务长官司。明、清两代废除中书令的官名。
中书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或称国相)
,是丞相的副职。明洪武十二年以后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太守汉代掌管郡务的最高长官。三国以及隋炀帝、玄唐玄宗时期和五代,改州刺史为郡太守。此后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时期专用以称“知府”,从四品官。
太尉秦汉汉时期,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后来历代也多沿用这个官衔,但逐渐变成加官的官衔,没有实权。到了宋徽宗时期,把戚太尉定为武官的最高一级官阶,其本身并不代表任何职务,一般用作武官的尊称,而不同其职务的大小。元代以后废除这个名称。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隋唐以后,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三师”、“三少”公为加官赠官的官衔,没有职事。宋代“三师”是宰相、亲王的加官官衔。“三师”是正一品,“三少”是从一品。明、清两代,“三师”为从一品,“三少”是正二品。
太宰古代“太宰”为百官之长。宋徽宗时期,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一般通称吏部尚书为太宰。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
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文官,唐、宋两代为从四品,元、明、清三代为从品。
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主管传达王命、侍从皇帝出入。车马等职事,正三品。
公、侯、伯、子、男这是皇帝授封的爵号。“公”是“王”以下最高爵号。唐、宋两代有国公、郡公、开国县、公等级别,所食之邑从4000户至3000户不等。明代仅封侯、伯。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明代为正二品官,清代为从一品官。
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明代为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文林郎从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为正七品。
仆射“仆射”是主任或领班的意思。唐、宋两代“仆射”实际上就是宰相。
五画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民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龙虎将军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事务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清代把主簿看做是杂职,并将它裁减。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节度使唐、宋两代总管军民两政的地方长官,官阶二至五品不等。元代之后废除这个名称。
布政使明、清两代一省最高民政机构为布政司。布政使为布政司的主官,从二品,仅次于巡抚一级。为防止专权,明代与清初设左右布政使二人,清康熙年间以后不再分左右。
正奉大夫元、明两代从二品文官。
正议大夫唐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正三品。
六画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刑部侍郎刑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光禄大夫汉代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的长官。魏、晋以后有其名而无其职。唐、宋以后成为官阶的称号,从二品官。元、明为从一品,清为正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阶。
同知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如一府的主管称为知府,而府的佐官称为同知。明、清时期,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平章”是商量处理国事的意思。位高时,“同平章事‘相当宰相的官衔;位低时,官衔也在五品以上。宋中叶以后废除同平章事的名称,元代时用时不用,官位较低。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吏部侍郎吏部的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守备明、清两代正五品武官。
安抚使朝廷派往边疆重要地区统辖军民的官员。元代各路安抚使是各路的行政长官。明、清两代公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此官。官阶一般是正三品,如原来官衔在二品以上,派出时则称安抚大使。
州牧
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清代知州已隆为与县略相等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知州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
巡按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称为巡按,一般仅有六品官。官阶虽不高,但可以与省区行政偏分庭抗礼,知府以下要服从他的指使,事毕回京。
巡检巡检的官名始于宋代,昌边疆要地州县武职指挥官。元、明、清三代,巡检仅为九品官。
巡抚明代凡是文职官员奉命出朝,统称“巡抚”,这官职是临时性的。清代巡抚与总督同为封疆大臣,巡抚品级稍次于总督,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巡抚的职责随时随事随人而施。清代巡抚为从二品。
观察使唐代朝廷派遣分赴各道访察州县吏功过及民间疾苦的官员,官阶由原官职而定,
把总清代正七品武官。
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的找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怀运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员外郎“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唐代为六品,明、清为从五品。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19 9:39:42
--
八画
刺史刺史与都督在名分上分别掌管州府的民政和军政。元代废除刺史的名称。清代刺史往往作为知州的文字称呼。
奉直大夫元、明、两代从五品文官。
奉政大夫元、明、清三代正五品文官。
奉训大夫元、明两代从五品文官。
定国将军明代从二品武官。
定远将罩明代从三品武。
明威将军明代正四品武官。
武功将军清代从三品武官。
武略将军元、明两代从五品武官。
武略骑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义将军元、明两代从五品武官。
武义都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节将军元、明两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将军元、明两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武德骑尉清代正五品武官。
武翼都尉清代从三品武官。
武显将军清代正三品武官。
知州州的长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
知府宋代知府职略高于知州。清代知府为从四品。
知县宋代县的最高长官。元代称县尹。明、清两代知县为正七品。
金紫光禄大夫唐、宋两代正三品文官,元代为从一品,明清两代不设此官衔。
国公唐、宋、元、明时期,“王”以下的公爵一级,以古国名称国公,如“鲁国公”等。
国子监祭酒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作“国子”,“国子监祭酒”即国子太学的主民,从四品。
国子监丞唐代之后国子监丞均为国子监内部事务民。明、清时期监丞职能是学监的性质,正七品官。国子监博士唐代之后,在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称作国子监博士及助教
驸马“驸”就是“副”的意思。驸马都尉与奉车都尉都是奉陪皇帝乘车的近臣。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常授以驸马都尉,因此,驸马成为皇帝女婿的专门称号,而不是官职。明代沿用这个名称,清代没有这个称呼。
尚书令“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唐、宋两代尚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
经略安抚使唐代边疆地区设“经略使者”。“观察使者”还兼经略使。宋代沿边大将都兼“经略”。此后大多以经略安抚使统管军民。明代只称“经略”而不称“经略使”,官阶比总督略高。清代经略大臣在封疆将帅中居第一位,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枢密使“枢密”即中枢机密的意思。从唐代开始以宦官掌管枢密,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唐昭宗之后改为士人任枢密使。宋代以枢密使为密院长官,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并逐步由同平章事兼任枢密使。清代军机大臣也往往尊称为枢密,一般为一品官。
县令唐、宋两代县级主官,官阶自六品至从七品均有。宋代曾同时存在知县和县令的官衔,当时县令稍强于知县。
参将明代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清代参将是正三品武官,仅次于副将一级。
参领清代正三品官,副参领为正四品官。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宋元两代是宰相的副职。
九画
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为钦差。清代由皇帝特命并颁布授关防的,称为钦差大臣。
总兵明代总兵阶无定制。清代正二品武官。
总督明、清两代具有节制地方文武官员权力的朝廷命官。明代还有管辖专门事务的总督,如漕运总督等,官阶自正二品至从一品不等。清代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管辖一省或数省。
显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荣禄大夫元明清三代从一品文官。
转远使唐代经理江淮、钱币、物资运输的官员。宋代称漕司,明、清两代称漕运总督,一般是二品官。
信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奉朗宋代七品文官。
宣德郎唐、宋两代正七品文官,明、清两代从六品、正七品文官。
宣抚使宋、元、明、清四代镇抚一方的军政长官,官阶由原官衔而定,一般是二、三品。
宣议郎唐宋两代从七品文官,明代正七品。
宣慰使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中,宣慰使是最高的官职,从从三品官。
宣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武都尉清代从四品武官。
宣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建威将军明清两代从一品武官。
按察使宋、清两代掌管一省刑名按劾的长官,正三品。
给事中朝廷中经手章奏,稽察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
昭信校尉元、明两代正六品武官。
昭武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武都尉清代正四品武官。
昭勇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洗马洗马即前马,也是先驱的意思,是太子的侍从,一般为三品。
十画
振威将军清代从一品武官。
秘书郎唐代掌管四部书(经、史、子、集)的文官,从六品。
郎中在六部中仅次于侍郎的官,是部内各司的主管,正五品。
郡王隋、唐以后,郡王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名。清代郡王并不取郡名,而是取美名冠之,如顺承郡王等。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唐、宋两代仅有八品官,明代为正七品,清代为从五品。
宰相、丞相“宰”是主持的意思,“相”是辅佐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有“太宰”和“丞相”名称,而并无“宰相”的官名。但人们习惯上把对君主负责总揽政重力势能人称为“宰相”。秦代和西汉以相同或丞相为宰相。东汉的司徒等于丞相,真正行使宰相权力的却是尚书令。从魏、晋至隋、唐,基本上是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从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宋神宗时期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期改为左右丞相。元代至明初以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明永乐年间之后,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清雍正年间之后,军机大臣事实上的宰相,而内阁大学士是名义上的宰相。
通判北宋初年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乎与知州相同,名为佐官,实际上是与知州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到了南宋,知州职位较轻,通判职位就更轻了。明代知府以下设通判,事实上为六品官,实际上与同知没有区别。
通奉大夫元、明、清三代从二品散民。
通议大夫唐、宋两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正三品。
资政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资善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资德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十一画
谏议大夫唐代谏官,分为左右谏议大夫,宋代以后废除这个官名。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之下有御史中丞官职,掌管中央档案馆及图书馆,处理直达皇帝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查权的各部刺史。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而以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唐枕头两代观察使大多具有御史中丞的职务,一般为正四品官。明代以后不再有御史中丞的名称。清代因巡抚兼右副都御史,因此称巡抚为中丞。
副将明、清两代副总兵改称为副将,仅次于总兵一级,为从二品武官。
鸿胪寺省卿“胪”是传的意思,“鸿胪”是大声传颂的意思。唐代鸿胪寺卿既管朝廷的待客,又管司仪。明清两代专管朝廷的朝会仪节,正四品。
御史大夫“御史”即君主左右的文书官。唐代“御史大夫”即御史之长,四品官。宋代多缺而不补,元代则虚存其名,明、清两代废去这个名称。
都指挥使明代各地设卫所,都指挥司是它的常设统帅机构,都指挥使是都指挥司的长官,与布政使、按察使分管地主的军政、民政和刑狱,正二品武官。
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使下属的武官,正三品。
辅国大将军唐、宋两代正二品武官,明、清两代在镇国将军之下设辅国将军。
十二画
游击为总兵总理军营事务,称为镇标中军游击。明代参将之下有游击将军;清代次于参将一级,为从三品武官。
道台道台是道员的别称。明、清两代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一般为正四品。
提督明代总兵上一级的武官。清乾隆以后提督固定为从一品。
朝列大夫元、明两代从四品文官。
朝奉大夫宋代正五品文官。
朝散大夫唐、宋两代从五品文官,元代为从四品。
朝请大夫唐、宋两代从五品文官,明、清两代为从四品。
朝议大夫唐、宋两代五品文官,明、清两代为从四品。
集贤殿侍读学士为宫内搜集整理图书,是皇帝的学识顾问。六品以下称直学士,五品以上为学士,领头的一般是宰相,则称大学士。
十三画
殿中侍御史唐代在京城监察非法事件的官,从五品,低于侍御史而高于监察御史。
詹事宫廷中太子的属官,正三品;少詹事为正四品。
十四画
嘉议大夫元、明两代正三品官。
骠骑大将军唐、宋两代从一品武官。
十六画
儒林郎唐、宋两代正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为从六品。
儒学教授“教授”官职始于宋代,州设教授,县设教谕。清代府、厅、州、县均设儒学,儒学教授为正七品文官。
翰林学士唐、宋两代翰林学士是为内廷草拟文字的官。而元、明两代翰林掌管院学士则是翰林院的长官,从二品。
翰林院编修“翰林”的名称始于唐代,而“翰林院”则始于明代,掌管制诏、史册、文翰的事务。翰林学士以下有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衔,都是作为文学侍从之臣,通称翰林官,正六品。清代翰林官为闲散,官阶只有正七品,但在某些方面却享受五品以上待遇。
十八画
镇国将军明清两代从二品武官。
镇国大将军唐、宋两代从二品武官。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谭纶(1520-1577) 字子理,号二华。宜黄人。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性格沉稳,有雄才大略。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次年登进士第。二十七年,授南京礼部主事。不久,补兵部郎中。时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员惊慌失措,将士“怯懦不前”。谭纶请命募壮士五百,击退倭贼,以能用兵闻于朝廷。二十九年,浙江倭犯猖獗,谭纶受命台州知府。他募乡兵千人,“教以荆楚剑法及方圆行阵”,严格训练,成为劲旅。三十六年五月,倭寇侵扰台州一带,谭纶率兵大挫倭犯。三十七年四月,倭寇再次聚集数万人窜扰台、温、福、泉、漳等州,谭纶亲率精兵与寇大战。三战三捷,军威大振。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巡视海道,转右参政使,兼治兵事。此时,他与浙江佥都司、参将戚继光、浙江总兵官俞大猷等联合,转战于浙江沿海,屡战皆捷,至嘉靖四十年,浙江倭患得以平息。谭纶改任福建参政。
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又在广东、福建沿海大肆劫掠。三月倭陷兴化,朝廷命谭纶为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福建军务。谭纶日夜兼程,急赴平海卫。命浙江副总兵官戚继光火速从广东、江西一带回闽;令福建总兵官俞大猷,整饬营内,疏通河道,扼守海口,断敌退路;着广东总兵官刘显速率军驰赴兴化,对倭寇实行重围。四月上旬,各路进剿军先后入闽。谭纶召俞、戚、刘商讨破敌之策,自任总指挥,戚继光率中路军直捣倭贼大本营平海卫,刘显率左路军侧翼迂回,俞大猷率水师为右路,断敌退路。各路军分头进击,一举歼敌2200余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余人,随即收复兴化城。以军功升右副都御史。次年二月,2万余倭寇又围攻仙游等地,谭纶亲率戚继光部驰援,攻下仙游,斩敌千余,又追歼逃倭数千名,残余倭寇抢夺渔舟入海逃遁。谭纶迁陕西督抚。四十四年十二月,改调四川。不久,即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隆庆元年(1567),以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与戚继光共同负责练兵。自居庸关至山海关,修筑边墙2000余里,构筑御敌台3000座,造战车700乘,佛郎机(大炮)5000架,使京师东、北沿边防御得到大大加强,敌不敢犯。隆庆六年七月,升任兵部尚书,兼理京中军务。万历元年(1573)加太子少保衔。五年四月,卒于任上,赠太子太保,谥“襄敏”。著有《谭襄敏公奏议》、《睹物寓武》等。
谭纶主持兵事近30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与戚继光齐名,号称“谭戚”。他善于用人。戚继光、俞大猷、刘显、李梁、李超、陈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战将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称为“善任俞戚而建大勋”者。
此外,他任浙江台州知府回乡时,带回海盐腔戏班,教习本地艺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汤显祖对宜黄腔极为欣赏,其著名的《临川四梦》,均由宜黄艺人首次演出以至流传。宜黄腔后经艺人不断探索和改进,不仅在省内广泛流行,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广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传。一些曲调还融入京剧,
1 徐达
朱元璋帐下第一将领。
元至正十五年(1355),俘元万户纳哈出。
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
二十年五月,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俘斩陈有亮军万余。又和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再次击败陈友谅。
二十四年,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
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
二十六年,平淮东。
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
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
十月,徐达与常遇春占领山东全境。
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平河南。
八月初二,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攻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 (今山西沁阳);攻下太原,占山西。
洪武二年,平陕西。
洪武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
洪武五年,与李文忠、冯胜北伐。因轻敌遭北元军伏击,败北。
洪武六年, 再次出征,在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击败元军。
这履历让人汗颜,真不知是元朝将领太面还是徐达太牛
2常遇春
朱元璋帐下第一猛将。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
十七年,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
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
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二十八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
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
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
牛人就是牛人,明代唯一的“常十万”。
3汤和
元至正十五年,跟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
十六年参加集庆之战。后随徐达攻镇江(今属江苏)。
二十四年,率师援浙江长兴,与诸将击败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俘士卒8000。
二十七年九月,从徐达克平江(今江苏苏州)
十月,出兵浙江,迫方国珍乞降,得士卒24万、海船400余艘。
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克延平(今南平),俘陈友定。
八月,以偏将军随徐达西征,自山西渡黄河,入潼关,围庆阳(今属陕西),俘斩元将张良臣。
三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征漠北,俘北元亲王、国公以下86万余人,迫元将扩廓帖木儿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乘胜平定宁夏,追逐北元军至察罕脑儿(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东南)。
四年,任征西将军,率水师溯长江进攻四川,在征虏前将军傅友德部陆路配合下,克重庆。
十四年,以左副将军征漠北,俘获北元平章别里哥、枢密使久通。
十八年,平息贵州思州(今岑巩)、古州(今黎平西北)等起事。
因为徐达常遇春的光芒太耀眼,汤和只能做个副手了,不知道是可喜还是可悲。但他能在朱元璋手中得善终,我想就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老乡这么简单了,会做人啊!
4李文忠
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
二十五年春,援救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歼张士诚军数万
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
洪武二年(1369),跟随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十万”病逝后,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
5邓愈
元至正十七年七月,攻取旌德、绩溪、休宁,并乘胜攻占江南重地徽州。又先后攻占了婺源、休宁、严州,转战皖、浙、赣等地,。进攻江西时,陈友谅部将邓克明以省印及抚州、建昌、临川等23州印请降。
二十二年,邓愈率兵攻占陈友谅的南昌,
洪武元年开始,不到两年时间,攻破阳、金州、均州、商州、房州等地
洪武三年,协同徐达西征。邓愈率兵奋战元残军王保保部,斩首2000级,俘获王公以下百余人,士兵8万多,骆驼、马匹、辎重不计其数。(王保保啊,你太背了)
八月,进克河州、乌斯藏诸部,招降吐蕃,追击元豫王至西黄河,在黑松林斩杀元大将阿撒秃。
十年,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辎重。邓愈任征西将军,兵分但路,深入吐蕃腹地,追杀至昆仑山,俘斩万人,获马、牛、羊20余万,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
这个人名声没有其他人大,实力却不一般。可惜啊跟老常一个命,英年早逝。享年41岁!
6朱文正
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二十三日,洪都保卫战打响。陈友谅以号称60万的大军攻打一个小小的洪都。而朱文正守城有多少兵呢,对不起,遍查史料,无载。
朱文正以他的实力,以少量的兵力,足足坚守了一个多月后才向朱元璋求救。只此一战,朱文正出名了!后因分工不均妄图背叛朱元璋,老朱察觉后将他软禁。
朱文正死后的第三年,朱元璋又想起了这位战功赫赫的侄子,大概心里觉得很对不起人家,于是把他的儿子封为靖江王,并传了14代,相袭280年,成为明史上唯一一脉非太祖血统的王族。
7冯胜
洪武五年,冯胜率傅友德等连战皆捷,六月十一日,攻下亦集乃路(今内蒙古 额济纳旗),至瓜州(今甘肃安西东)、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七战七胜,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此后,从援安丰,决战鄱阳湖,下武昌降陈理,克平江俘张士诚,论功仅次常遇春。1367年,以右副将军从大将军徐达北伐,下山东,取汴、洛、潼关,论功列第三。
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设置泰宁、福余、朵颜三卫。“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仅次于徐达、常遇春。
对他知道的不多,不过有“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这话足以。
8傅友德
洪武元年(1368年)攻取山东诸地,从通州入大都,继下保定、真定,守定州。从攻山西,克太原,进军陕西。
三年从徐达攻定西,大破扩廓帖木儿军,移兵伐蜀,取汉中。
次年,充征虏前将军,与汤和分道伐蜀,拔汉州,下成都。
四年与冯胜征西凉,获全胜。
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率五千骑兵攻打西凉,击败元将失刺罕;
攻打永昌(今属甘肃),击败元太尉朵儿只巴,杀敌数千;
攻打元军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活捉元朝平章,并杀敌五百余人;
六月三日,攻打甘州,元将上都驴迎降;
六月十一日,攻打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元军守将卜颜帖木儿开城投降;
别笃山遇元岐王朵儿只班的元军主力,击溃元军上万人,抓获平章长加奴二十七人,马驼牛羊十余万。元岐王朵儿孤身一人逃走;
友德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击败当地元军,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
一个传奇人物,一个常胜将军。一生无败绩!令人汗颜!
9蓝玉
洪武十四年,与沐英一起跟随傅友德征云南,几年后云南悉平。
洪武二十年,与傅友德跟随冯胜率师二十万北征。杀元平章果来,生擒元平章果来子不兰奚,元将纳哈出降。
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之战,杀北元太尉蛮子等,降其众,获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甚多。
不愧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军事能力不是一般的强。
10沐英
老朱的义子。由于经常战斗在中国西南地区,并且战功辉煌。因此攻下云南后,老朱让他守云南!具体战绩在此不列了。单出一个《沐英传》
谁知道杨家将家谱
本文2023-11-18 22:24: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