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吴家的起源在哪里,貌似爷爷说过我们是从哪个地方搬迁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 谢谢喽
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泰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苏州。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吴姓。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得姓始祖泰伯。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迁徙分布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郡望堂号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郡望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历史名人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吴三桂:明末清初人物,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大将军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吴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吴懋: 瑞德祥公司董事长,曾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社会主义先锋党。
吴玠之后由吴璘继任,然后是吴挺、吴曦,吴家三代镇守川陕。
吴玠三代建功西陲,屡次受奖,爵高王侯,其事迹在川陕一带民间至今流传,由于吴曦的叛国,吴家近百年所积累的荣耀功勋都付之东流。 1200年,吴挺之子南宋太尉吴曦投靠金主,公开叛国,趁机割据陕甘。事败后,被处死。
南宋吴家
从唐往后,历史上很少出现象陆家,慕容家族这样连续出现名将的情况了,唐代名将众多,但基本上都是一代而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唐朝太强大,和平的时间长,人们的精力主要放到呤诗上了。宋朝倒是不停打仗,不过宋朝的立国之本就是以文抑武,防止出现尾大不掉的危机,所以武将们地位极低,虽然有种家,杨家将,但传说的成分大于实际,尤其是杨家将,成就和能力比不上陆家和慕容,种家更显单薄。岳飞若是不死,岳云再能生个厉害家伙,还可能会创造历史。但在这种体制下,四川吴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国际局势的影响,遂成为南宋军事史上一道极为靓丽的风景。
父:吴玠
弟:吴璘
子:吴挺
各位可能会说这不是三代,而是二代人,不过我认为弟弟吴璘在吴玠死后,表现也很突出,再说吴家力保四川,为南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和后勤供应基地,功劳极大,而且在宋的体制下能出现这样的家族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将吴家放到三国、两晋时期绝对不次于上述两家,孙子吴曦倒是叛宋,不过十几天而死未造成大的危害。而且南宋人们印象里就是岳飞、韩世忠,吴家很长时间被忽略了,所以我将吴家算成三代英雄,也并不为过。
在南宋军事史上,吴家将以其英勇善战而著称,在南宋人确定的中兴十三处战功中,就有吴氏兄弟合力取得的和尚原、饶风关、杀金平之战的重大胜利。除此之外,吴璘指挥进行的郯家湾、德顺军之战等,也有辉煌的战绩。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表现和战果得到南宋军民的一致肯定。
在吴玠由小兵到元帅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人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是曲端,二是刘子羽,三是张浚,四是高宗赵构;进入南宋后,吴玠就在名将曲端手下当差,由第十二副将逐步升至右武大夫、忠州刺史,这个官应该不小了,估计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团长了。而这时他因为英勇善战,得到人们称赞,“是时,端与吴玠皆有重名,陕西人为之语曰:‘有文有武是曲大,有谋有勇是吴大。在名气上已与师团副司令曲端平起平坐了。曲端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个缺点和优点极其突出的人,他是宗泽爱将,出身将门,因作战警敏,长于兵略在关陕极有名,而且极得军队的爱戴,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恃才傲物、不团结同志,与上级王庶不和也就罢了,竟然与下级吴玠也搞不好关系,而且我从史书看的资料,事情的原因是曲端派吴玠去彭原店与撒离喝作战,金兵来攻,玠击败之,撒离喝惧而泣,金军中目为“啼哭郎君”。(呵呵,当时撒离喝可是勇将,怎么这么怕吴玠呢?),可是吴玠人马太少,金人整军复战,玠军败绩。端退屯泾原,不去支援吴玠倒也罢了,还劾玠违节度,降官一级。而这之前,志大才疏的张浚已经来到川陕,宣抚陕西,就是中央派出的军事专员了,他的参议军事刘子羽知道吴玠才能出众,极力推荐于张浚。张浚面试了一下,也非常赞赏,就把吴玠提拔其为统制,又使其弟吴璘(1102—1167)掌帐前亲兵。那么我想在张浚提拨了吴玠后,吴玠还是在曲端手下,而这时曲端是不是由于这件事妒忌吴玠呢?史书上没有明载,但吴玠对此是非常不满的,平心而论是曲端的不对,就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曲端最起码没有领导的风度和水平,可以说不会领副手也不会与上级相处。朱熹对此曾描述到:“诸帅方互结仇怨,不肯相援,人心惶惶。”对此种局面难辞其咎的人物是时为节制司都统制的曲端。尽管曲端不失为一位颇具战略眼光的将领,但他一味保全实力,同时又不断企图夺取对西线指挥权,致使本来就处于不利局面的宋军愈加陷入混乱。金军在西线战事之初,受到的抵抗极为有限,金不久攻陷延安府,陕西北部沦陷。曲端由于和上级王庶闹的非常不愉快,甚至史书上记载将王庶变相软禁了起来,吓得王庶交出一部队军队才得以脱身,这件事情传到杭州,曲端要反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张浚为了与金兵打一场决战,大举招揽英杰,听闻曲端在陕西屡挫敌军,欲仗其威声杀敌治军,遂入宫以百条理由辨明曲端不反,方了结此事。
让我们从使人讨厌的中国人事关系中脱身出来,现在吴玠开始了让他名满华夏的三大战役, 首先是和尚原之战,分为两个阶段,富平之战失败后,秦凤路经略使吴玠(又升官了)与其弟吴璘奉张浚之命,收集几千散兵退保大散关东面的和尚原, 和尚原是从渭水流域越秦岭进 入汉中地区的重要关口之一,属川陕之首要门户,金对此是很清楚的,而且挟富平一役胜后之威,觉得宋军已是不堪一击,想一举拿下四川,于是兵分两路,由金将完颜没立率部攻和尚原正面,别将乌鲁、折合自后迂回,攻和尚原背面,作战目的就是两军会合拿下和尚原。乌鲁、折合先期到达原北,三日后,完颜没立发动攻击,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势,利用有利地形,依险据守,派兵轮番战斗,屡败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使两路金军无法会合。金军欲战不能,欲退无路。和尚原一带尽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金军的骑兵失去威力,只好弃骑步战。宋军在吴玠的统领下与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大败金军。退到黄牛一带的金军,立足未稳,又恰遇上大风雨,金军士气不振,无力再战,只得后退。同时,完颜没立所率金军在箭筈关方向发动的进攻,亦为吴玠部将杨政所击退,从而打破了没立与乌鲁、折合两军会师和尚原的计划。金军初战和尚原失败, 金兵自入中原,还没有败过,对这次失败大为恼怒,
声明就打吴玠。于是金兀术亲自率军10万架设浮桥,跨过渭水,从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与吴玠所部宋军夹涧对峙,准备与吴玠决战。而这时由于金兵势大,吴玠与兄弟吴璘手下只有数千士兵,与外界隔绝,竟然内部有人图谋劫持吴玠兄弟投敌,吴玠知道后并未穷究其人,而是召诸将歃血盟,勉以忠义。并对兄弟吴璘道:“今日是我兄弟报国的日子,万一兵败,宁我兄弟先死,决不使将士先亡。”将士皆感泣,愿为用。吴玠大喜,于是开始布置战术,命诸将选劲弓强弩,每弩三个弹药基数。
十月,金兀术下达了攻击命令,吴玠与吴璘挑选劲弩,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诸将分番迭射,连发不绝,势如雨注,号为驻队矢(可以称为古代的AK47),这一天竟然打退了金兵32次连营级的进攻,可见激烈程度,终于金兵稍微退却。吴玠便开始使坏招了,趁着金兵中场休息时候,分遣诸将,从间道绕出,断敌粮道,且令兄弟璘带弓弩手三千,往伏神岔沟,自己带队发挥我军善长夜战近战的特点,竟纵兵夜击,连破敌营十座,兀术仓皇败走,奔至神岔,一耳炮响,箭如飞蝗。兀术抱头前窜,身上还中了两箭,耳中且听得有人呼道:“兀术休走!”此时天色未明,不辨左右,兀术恐被敌认识,亟把须髯剃尽,飞马遁去。(呵呵,金兀术不少看三国,随身带着菲利浦剃须刀,效法曹操) 。
此战,吴玠在战前仔细研究,作好同志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然后在战斗中以已之长击敌之短,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巧妙安排,多路出击,是积极防御作战的经典战例,据说写入了南宋教科书中。呵呵。当然,战斗的胜利是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人民用小推车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金兀术,史载:“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玠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杀之,且令保伍连坐,民冒禁如故。”从这一点看来,吴玠比之曲端的人民基础是不差的,张浚这厮倒没走眼。
而在此役后,吴玠树立了自已的权威,成为西部战线上独当一面的大将,也成为了金朝的眼中钉,欲拨之而后快。
有趣的是,此役后金兀术很长时间不再打吴玠的主意,他手下的将官私下里都议论主帅怕吴玠,金兀术倒不以为然,不过我想他心里对吴玠是非常重视了。为什么不找吴玠作较量呢,原来中原吃紧,李横打得刘豫招架不住,连连发电报催兀术救援,兀术衡量了一下局势,觉得刘豫这个政权还很需要,于是带队赶去支持这个汪精卫去了,留下撒离喝与吴玠相持。吴玠听说只剩下一个撒离喝,便留弟璘守和尚原,自率军驻河池,一面檄熙河总管关师古收复熙、巩诸州。金将撤离喝得报大怒(这不是明着欺负人吗),不过他就是害怕吴玠,于是采取迂回进攻的战术。一军西入仙人关,牵制吴部;自领主力避开和尚原,由长安进攻商州击败宋将王彦部,继续沿汉水西进,兵锋直指饶风关。宋兴元知府刘子羽一面派部将据守饶风关,一面向吴求援。
吴玠就是刘子羽首先挖掘出来并大力向张浚推荐的,但在这次战役中吴玠对他的态度我感到不可理解,首先日奔300里救援恩师是正常的,但随后被撒离喝偷袭成功后,当时刘子羽约吴玠同守三泉,吴玠留很少一部分兵助守,自己又回仙人关去了,结果逼得刘子羽弄了个空城计蒙混过关。我查了史料,上面记载道:“初,饶风关破,子羽与吴玠谋守定军山。玠惮子羽,遂西;子羽亦退屯三泉县,从兵不及三百,与士卒同粗粝,至取草木芽蘖食之,遗玠书曰:“子羽誓死于此,与公诀矣。”时玠在兴州之仙人关为守备,得书而泣。其爱将杨政大呼军门曰:“节使不可负刘待制,不然,政辈亦舍节使去。”玠乃从麾下由间道与子羽会于三泉。金游骑甚迫,玠夜视子羽,方酣寝,傍无警呵者,曰:“此何时,而简易乃尔!”子羽慨然曰:“吾死命矣,夫何言!”玠泣下,复往守仙人关。子羽约玠共屯三泉,玠曰:“关外,蜀之门户,不可轻弃。金人所以不敢轻入者,恐玠议其后耳。若相与居下,敌必随入险,则吾势日蹙,大事去矣。今经略既下,玠当由兴州,河池绕出敌后褒斜山谷,如行鼠穴。敌见玠练出其后,谓将用奇设伏,邀其归路,势必狼顾。吾然后据险邀击,可使遁走,此所谓善败者不亡也。”子羽以潭毒山形斗拔,其上宽平有水,乃筑壁垒,凡十六日而成,其众稍集。既而统制官王俊又以五千人至,于是军势复振。”
这段话说吴玠的战略意图是很明白的,他认为仙人关的重要性是强于刘子羽据守的三泉,而且如果两人在一个地方守卫,害怕金兵从仙人关进攻,则大事去矣。而他在仙人关据守出奇兵迂回敌后,效果应该更好一点,这倒是一个将领正常的思维,不用多说。我只是看到“玠惮子羽”这句话非常不理解,为何吴玠面对精锐的10万金兵不怕,却怕自己的伯乐恩师,真是想破了脑袋也不明白。哪位网友帮我查查这方面的资料,能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来。
话休絮烦,这第二次战役没有金兀术的参与,撒离喝倒也打得中规中矩,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各有得失,不过毕竟金兵是无功而返,应该算南宋小胜。接着就是第三次战役,也应该是最惨烈的一场,即仙人关之战,也有称杀金坪战斗的,其实都对,具体情况听我慢慢道来。
饶风关战后,吴玠预感到撒离喝一定会向金兀术汇报情况,以金兀术之个性,必定要来一次大的决战。面对这种情况,再守和尚原就不明智了,一是战线过长,二是运输困难,不如放弃和尚原,全力经营仙人关防线。于是,下令吴璘从和尚原转军到仙人关右,修筑二道营垒,称“杀金坪”,作好迎敌的准备,金军于当年十一月占领和尚原。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完颜宗弼、撤离喝、韩常等金朝名将,统领金、齐联军10万人,杀奔仙人关。吴玠派1万宋军把守仙人关,担负正面阻击敌军;主要兵力在杀金坪筑起两道防线。这场战斗是非常惨烈的,战前计划吴玠守仙人关,即修的杀金坪的前线,吴璘守杀金坪。战斗打响了,吴璘率兵从七方关向杀金坪运动,非常近的距离竟然与金兵战了七次才得以与哥哥吴玠会合,吴玠率军首当其冲,金兵先对吴玠的阵地作试探性攻击,被玠击走。又以云梯攻垒壁,杨政以撞竿碎其梯,以长矛刺之。于是金兀术观察后以重兵主力开始向吴璘守的杀金坪猛攻,吴璘拔刀画地,谓诸将曰:“死则死此,退者斩!”金分军为二,兀术阵于东,韩常阵于西。璘率锐卒介其间,左萦右绕,左右逢源,随机而发。战久,璘军少惫,急忙撤到第二道防御阵地。金生力军随即杀到,人被重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璘以驻队矢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层积,敌践而登。这时候撒离喝驻马四视说道:“吾得之矣。(呵呵,老撒有幽默天赋)”第二天,金兵进攻西北楼,此楼占据位置极佳,士兵手持AK47向下扫射杀伤力极大,大将姚仲与金兵展开大楼保卫战,楼斜了,就用绳子系住拉正。金兵用火攻楼,以酒缶(酒缸也能救火?)扑灭之。战斗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吴玠看到时机到了,派勇将田晟率一军都拿着长刀大斧冲入敌阵,如同疯子一般,见人就砍,勇不可当,明炬四山,震鼓动地。晚上,吴玠看出金兵的进攻势头已经被成功遏制住了,于是果断改变战略,仍然发挥我军善长夜战近战的优良传统,主动出出,派统领王喜、王武率还未上阵厮杀的战略预备队,分紫、白旗入金营,金阵大乱。两队趁乱猛冲猛打,乱军之中名将韩常被流弹射中左眼,看来这主不如夏候敦,金兵开始溃退。这一退就又遇上吴玠的拿手好戏,被吴玠埋伏的兵马路上伏击二次,大败而还。这场战役开始前,金朝下了最大的决心取得四川,自元帅以下,都带着老婆孩子想胜后长住四川,此役一败,估计是带着老婆孩子又回去了。
在此战役中,吴玠与兄弟吴璘及手下将领仔细研究,提前动手,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在战斗相持阶段面对敌情灵活机动,抓住一纵即逝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取得最终的胜利,从此金朝才发现短时期想占领四川是不现实的,史载金不敢窥蜀。而通过此战基本上确定了双方的防线,四川成为南宋极其稳定的大后方和后勤供应基地,直到金朝灭亡也没有能够进入四川。吴玠也凭此战确立了在川陕的绝对权威,开始了吴家的辉煌历史,战后高宗授吴玠川、陕宣抚副使,其实是全面主持工作了。
随后吴玠又剩胜收复了以前丢失的几个地区,但都是小的零星的战斗,不说了。这以后直到吴玠病死四川一线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战斗,双方的攻防战基本结束了第一个大的回合。当然下一次的表现机会就留给弟弟吴璘了。
在军事上,吴玠的才能是无需怀疑的,在政治上吴玠也表现得非常成熟,他非常善于处理与朝廷的关系,避免卷入朝廷斗争,深得朝廷的信任。吴玠是由刘子羽推荐,经张浚一手提拔起来的。后来,绍兴四年,当张浚和刘子羽被贬官,受到迫害之时,吴玠正在西北掌握军权,谢绝朝廷给他新任的宣抚副使一职,希望以此争取朝廷对张浚、刘子羽的宽大处理。吴玠在奏辞新命之时,将自己和尚原、杀金平的胜利归功于刘子羽对自己的荐拔和合作,希望追还对张浚和刘子羽的成命而少宽典刑。宋高宗虽然说后来的决定是自己做出的,实际上是不得不采纳了吴玠的意见,他还因此告诫台谏官今后论事要审实、务大体。绍兴五年,吴玠主动请求到朝廷入对,朝廷没有答应。吴玠又奏遣其子来奏边事,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使得宋高宗十分满意,对别的大臣说:“玠比尝请入觐,今又遣其子来奏事,可谓得事君之体。玠握兵在外累年,乃能周慎委曲如此,良可嘉也。
下面我们来看吴玠之弟吴璘的英雄事迹,其实吴玠的三大战役吴璘都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和计划者亲历其中,在这三次战役中,吴璘在作战时勇敢坚韧,在谋略上由于吴玠的言传身教逐渐成熟起来,到最后的仙人关一战,吴璘已经开始出谋画策了,正是他在战前给吴玠的信中提醒吴玠仙人关地势不利防守,必须自筑工事,而且一道不保险,最好筑成二道工事,而战斗很好地验证了他的预见是正确的。
吴玠死后,根据宋朝的祖宗家法,中央害怕吴氏在四川势力太大不好控制,没有让吴璘接他哥的班,而是另外派了一个文官叫胡世将的来全面主持川陕的工作。但是这位胡世将却是一位极有水平的人物,他来到四川上任第一天,大家都来接风洗尘,史书上记载:世将既除宣副,诸将皆贺,世将语之曰“世将不能骑射,不知敌情,不谙边事。朝廷所以遣来者,袭国朝之故事,以文臣为制将尔。自今以往,军中事务,皆不改吴宣抚之规模。世将有所未达,诸公明以指示;或诸公有所未达者,亦当奏闻。各推诚心,勿相疑忌,共济国事可也。”诸将皆拜谢。
胡世将也知道对一班武将最好是有话直说,实话实说,而且全说到点子上了,他的意思很明白,说我不会骑马,不会射箭,不熟悉边防事务,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国家惯例,以文臣领武将(够坦白),反正我不懂,以后军事上的事全按吴玠在时的规矩办,我不懂的各位教我,各位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尽自己能力上报中央,帮助解决。一班武将一齐大喜,大喝一顿,尽欢而散。以几句话打开局面,胡世将果然是当领导的才料,吴璘对这个新上级也是很敬服的,可以从以后几次战役中看出来。(胡世将对于川陕战争有很大感慨,写了一首词,词牌名我不记得了,写得很是慷慨激昂,各位有兴趣可以找来欣赏一下),在胡世将的主持下,川陕局势安定如常,胡世将将兵权一分为三,分别由吴璘,杨政,郭浩掌领,杨与郭都是吴玠培养出来的名将,这个安排也算不错。
同年吴璘也进京城一趟,见了皇帝,升了官,赐汉中田五十顷(赵构吸取吴玠的教训,不给钱了,改给地好让种地,锻炼身体好保卫他,呵呵,吴璘也算没白跑一趟)。这样平淡的日子一直过了二十年,吴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跟哥哥不同,他闲着着急好搞政绩工程,史载“修复褒城古堰,溉田数千顷,民甚便之”。
吴璘来到城下,守城者闻呼“相公来”,争先观望,连箭都顾不上射了。老英雄来到一线,对将士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而吴璘的指挥艺术也更加成熟老练。战斗开始后,先以小股部队诱敌,敌人进攻,吴璘军队随即占领有利地形,无不一当十。打到晚上,不分胜负,吴璘派人到阵前大叫“某将战不力”,被呼的将士一听更加拼命,敌大败,凡八日而克。吴璘入城,市不改肆,父老拥马迎拜不绝。
此时高宗自觉丢人现眼,传皇帝于儿子孝宗,孝宗是南宋最有进取心的皇帝,他任命吴璘为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和吴玠一样了。吴璘预感到金人必再争德顺,急忙派兵驰赴城下,而完颜悉烈等兵十余万果来攻。万户豁豁复领精兵自凤翔继至。吴璘筑堡(吴家做工事的本事真是天下无双)东山以守,敌极力争之,杀伤太半,终不能克。时议者以为兵宿于外,去川口远,恐敌袭之,欲弃三路。遂诏璘退师。敌乘其后,璘将士死亡者甚众,三路复为敌有。
此战不及采石矶有名,但吴璘不顾年老有病,据史载当时每天要吃上百粒中药,仍然亲自上前线指挥一线战斗,取得全胜。可惜的是孝宗误听宰相史浩(孝宗老师)的馊主意,让吴璘撤兵,结果遭到十分大的损失,事后孝宗悔之无及。
乾道元年吴璘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入京见帝,这时赵构当太上皇,高宗见了吴璘,叹曰:“朕与卿,老君臣也,可数入见。”璘顿首谢。又命皇子入谒。拜太傅,封新安郡王。临别时,吴璘与赵构告辞于德寿宫,知道自己年岁已高,以后再也不会见到这位老皇帝了,吴璘流了眼泪。高宗亦为之怅然,解所佩刀赐之,曰:“异时思朕,视此可矣。”回到汉中,只过了三年,吴璘就病死在了家里,孝宗罢朝两日。临死之前吴璘留下遗表 :“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不及家事,人称其忠。
兄弟俩比起来,吴玠性格更随和一些,吴璘则更刚勇。在军事上二人各有所长,吴璘更喜欢琢磨阵法,不过在识人上两人比起来吴璘更胜一筹,他推荐了李显忠,在评刘錡时也有真知灼见。
最后我们来看看吴挺,吴挺(1138—1193),字仲烈,吴璘子,随父从军。由于吴家立下大功,在四川吴家已经是俨然第一望族,而这令很多人不安,唯恐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而吴玠吴璘都非常本份,从来只管打仗,别的不去掺合,倒也得到中央的信任,虽然如此,吴挺还是做为人质一样早早来到临安,史载:“绍兴二十八年正月,时任兴州驻札御前中军第一正将的吴挺,在宋高宗召见后,升任“两浙东路兵马都监兼御前祗应”①,留在首都“行在所”临安任职。”对于爱好玩乐的俗家子弟,能够在繁华风流的都城当个不错的差事,闲来泡泡美眉,呤二首歪词,真是梦中都想的事情,可是对于急着打仗的吴挺来说真是渡日如年。
终于,金主亮同志跑来了,在绍兴三十一年的抗金战争中,吴挺参与了收复西北三路的战斗,后任兴州御前诸军中军统制、熙河路经略安抚使。那么他一生打的仗不多,只有这几场仗,也不算大,并不显眼,而且父亲吴璘对他的功劳总是不报,怕招人议论,所以吴挺的军事才能经常被人们忘记。其实从这几场小型战役中也可以看到吴挺的军事水平是不低的,我仔细看了一下史料,关于吴挺参加过的战斗共有三处,都是在其父领导下的,分别是秦州之战、瓦亭之战、德顺之战。后两战是相连的,第一战和后两战只是今年明年之隔,先说第一战:
绍兴三十一年,金人渝盟,吴璘做主帅出征,吴挺主动要求当前锋官,吴璘同意了。这时宋军已复了秦州,金将合喜派叛将张中彦以兵来争,挺破其治平砦。已而南市城贼亦掎角为援,转战竟日。形势处于胶着状态,吴挺命令手下梅彦麾众直出城门,大家都不理解,梅彦也害怕打不过。吴挺下了死命令,梅彦没奈何,出兵殊死战,吴挺率军从背后偷偷绕出敌后,从高处直冲而下。敌遂惊败。难得的是事后吴挺不自为功,推梅彦功劳第一,吴璘知道了这件事也不报儿子的功劳。
第二年,吴挺与姚仲率东西路兵攻德顺。金左都监空平凉之众以援合喜,又遣精兵数万自凤翔来会。吴挺自已带兵到瓦亭与金兵大战,跟父辈一样,身冒矢石,众从之。金兵也杀得性起,都纷纷下马操短兵奋斗,吴挺眼珠一转,出了个坏招,派手下把金兵的马偷偷全牵走了,金兵忙着找马,大败。挺勒兵追之,禽千户耶律九斤、孛堇等百三十七人,这一仗打得俏皮可爱。
金兵吃了个哑巴亏,急欲报仇,全体出动趋德顺。吴璘自秦州来督师,早一步筑好了临时工事。金兵直到,吴挺首当其冲,派小股人马诱敌,然后大兵压上,敌不能支,一夕遁去。围攻巩州久不下,参谋部开会议,诸将咸曰:“西北坡陀地易攻,若分兵各当一面,宜得利。”吴挺力排众议,说:“西北虽低但土质坚硬,东南是河,多沙砾易攻,且兵本来就不多,再分更无力。”于是命令全体攻东南,二日而取。
后来战斗很快结束,金主亮同志死于内讧,金朝退兵。孝宗乾道中,吴挺又回到首都任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自吴玠、吴璘先后统率蜀兵达二十多年之久,绍兴末吴璘病重时,有人多次提出将吴璘之子、鄂州诸军都统制吴拱调回四川接替吴璘,由于许多人反对四川军权形成吴氏世袭的状况,而没有回四川任职。淳熙元年(1178),吴挺建节,领定江军节度使,并出任兴州诸军都统制,等于吴氏重又掌握四川的主要兵权。淳熙五年,兼任利州西路安抚使、兴州知州。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吴挺作为继岳韩吴刘之后最优秀的第二代将领,其父吴璘死后,调离四川,川陕以文制武体制再次恢复。然而,淳熙元年,宣抚四川的虞允文病死,宋孝宗在恢复派大臣中找不出可以统辖川陕重兵的合适人选,矢志北伐的孝宗於是不顾群臣反对,派吴挺返回四川,重新执掌兴州都统司。但是吴挺终究不是吴玠、吴璘,没有他们那样显赫的战功和威望,他所处的时代也不是吴玠、吴璘之时宋金殊死战的时代,所以虽然他的权势地位远逊乃伯乃父,他承受的士大夫的猜忌和攻击,却远比他们激烈频繁得多,这可以从陆游鲜为人知的一件小事上看得出来。我们知道,陆游是坚定的抗金志士,但就是这样一位抗金志士,在辅佐王炎宣抚四川的时候,却对吴挺这位当时最优秀的抗金将领统辖兴州大军的事实大为不满,甚至在王炎以“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这一中肯理由反驳的时候,陆游还强词夺理道“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并以“就令吴挺有功,愈不可驾驭”的诛心之论危言耸听。
光宗绍熙四年(1193)春,久病的吴挺请求致仕,但是,以太尉致仕的诏书还未到达,即已病死,终年56岁,后谥武穆。
最后说一下吴挺的儿子,后来的叛徒吴曦,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吴挺问他的志向,他立即口出狂言,说出一堆不忠的话,吴挺大怒,把他踢到炉火中。后来他长大果然叛变了。但是吴挺病死,宋廷猜忌太过,竟然不准吴曦返蜀吊丧!这也是中央的不对,太过分了。不过吴曦叛了十几天就被杀死,并未造成大的危害,不过就此以后吴家就衰落下去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丹东市文物普查队来到现今辽宁省凤城市白旗乡王家村关家瓦房屯(第八村民组)在调查中,村民将普查队员带到西沟,看到了一处当地人称其为关大老爷的旧居关大老爷名字不详,据传说又称黑大老爷,是清代三品武官,镇守熊岳至沈阳一线但不清楚何时来到熊岳镇守至沈阳一线的,又是如何迁居到凤城白旗这个地方的如今这所老房子的主人也姓关,因早年来凤城的满族,都有记录家谱的习俗,故关家子孙农民关广同家也存有家谱书记载:关大老爷系长白山女真族付珠伦三子
个人的大胆揣测:‘措火牛录西哈拉’是蒙古族一部落名称,但无从求证。。。
辽宁蒙古族风采
前 言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辽宁省内的蒙古族人口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现有67万人口。
明末清初,蒙古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郭勒津部和科尔沁部的一部分,自蒙古草原逐步南下,最后定居于辽宁。清王朝定鼎北京后,一些八旗蒙古兵丁、巴尔虎蒙古兵丁和他们的眷属因防务派往辽宁。上述蒙古各部、八旗蒙古、巴尔虎蒙古的后裔构成了辽宁蒙古族的主要部分。辽宁蒙古族主要分布于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县、北票县,阜新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
清代,辽宁境内蒙古族的阶级等级分明。统治阶级是蒙古封建王公贵族,被统治阶级分为平民阶层、属下阶层和奴隶(家奴)阶层。满族统治者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统治蒙古族人民。对蒙古族地区的汉族,设置厅、县机构进行统治。属卓索图盟的喀喇沁左、中、右旗,土默特左、右翼旗,属哲里本盟的科尔沁左翼前、后旗,以及清皇家的“苏鲁克”牧场(即养息牧“三陵”牧场),均在辽宁境内。
蒙古族是一个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文化艺术方面,创造了大量民歌、民谣和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优美动人,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色彩,同时,培育和造就了尹湛纳希、恩格特古斯、罗卜桑却丹等一代名人,由于信仰喇嘛教,寺庙林立,因而与建立寺庙相关的雕塑、绘画、石刻等艺术有过辉煌的成果。在医药事业方面,辽宁的蒙医蒙药独具特点,饮誉中外。在传统体育活动中,赛马、摔跤、射箭等项目代代相传,尤其那达慕大会不仅是对丰年的祝贺,更是蒙古族人民健身娱乐的大展示和相互交往的盛会。在风俗习惯方面,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个别风俗习惯,但仍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在政治上完全获得了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政治上,由于中国***的民族团结、平等政策的贯彻落实,辽宁蒙古族地区建立了两个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23个蒙古族乡、镇和联合乡镇。同时,享有对国家大事的参政议政权利。在经济上,辽宁蒙古族一改旧社会的落后状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方面步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的地方接近小康水平。在文化上,辽宁蒙古族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整理和挖掘了大量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的辽宁蒙古族部分,并有新的文化艺术创作。蒙古族地区的广播、电视、**、蒙古剧、蒙文书报出版等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形成了体系,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辽宁蒙古族的精神生活不断充实,民族素质不断提高。
民族来源
辽宁省蒙古族来源于多个蒙古部落。明代前期,有兀良哈部(即朵颜、泰宁、福余三卫蒙古人)。明末清初,喀喇沁部蒙古人、土默特都(含蒙郭勒津部)蒙古人、科尔沁部蒙古人先后游牧、驻牧辽宁境内。清前期,一些察哈尔部蒙古人、巴尔虎部蒙古人,八旗蒙古人进入并定居。这些蒙古人的后裔,主要分布、聚居在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及昌图、康平、法库等县。
(一)、族称来源
蒙古族在尚未形成、统一使用“蒙古”一名之前,其先人与中国古代北方东胡、鲜卑、契丹、室韦等就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蒙古”为民族自称,隋唐时期的蒙兀(蒙瓦)室韦是蒙古族的先世。蒙兀室韦只是蒙古语族诸部中一个部的名称,为“室韦”二十余部之一。“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音译。蒙兀室韦游牧于望建河(额尔古纳河)南岸,后逐渐西迁至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带,发展繁衍为许多部,i2世纪末、i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领的蒙古部落统一了漠南、漠北的草原诸部。一个具有语言、地域、文化共同性以及、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新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即蒙古民族形成了。“蒙古”一名,由一个部落名称演变为民族名称。
(二)部族来源
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宋嘉定五年(1212年)前后,蒙古汗国势力逐渐扩展到辽西一带。此后及整个元代的150余年间,蒙古人从大漠南北向南迁徙,以军屯、民屯、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等形式,定居或活动在辽宁各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亡,蒙古封建统治者势力退回草原,史称北元。居住或活动于辽宁地区的蒙古人便以遗留民、内附民、三卫民等形式继续生活下来。明末清初,喀喇沁蒙古部、土默特蒙古部、蒙郭勒津蒙古部自蒙古草原南下,游牧、驻牧,最后定居于辽宁。清王朝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卓索图盟五旗,(即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和土默特左、右翼二旗)以及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左翼前旗、后旗,清皇家的“苏鲁克”牧场(即养息牧牧场),均在辽宁省境内。辽宁省境内的蒙古族主要是喀喇沁、土默特、蒙郭勒津、科尔沁、察哈尔和巴尔虎等蒙古部人的后裔。
1、兀良哈部 兀良哈蒙古人,元代写作“乌梁海部”。元末明初自贝加尔湖地区向大兴安岭以东到嫩江流域移牧。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嫩江流域、洮儿河南北以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一带的兀良哈蒙古人生活的地方,设置了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明永乐末年,三卫蒙古人不断南移。正统年间,已进到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成化年间,兀良哈三卫的分布已是“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日朵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日泰宁,自黄泥洼愈沈阳、铁岭至开原,日福余"(《明史·兀良哈三卫传》)。
兀良哈三卫蒙古南迁以后,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东部蒙古封建主科尔沁部首领魁猛可(又写作奎蒙克·塔斯哈拉)率部从斡难河故地,东迁到嫩江流域。因与留居于呼伦贝尔的科尔沁以自别,号“嫩(脑温)科尔沁"。另一东部蒙古封建主(内喀尔喀五部祖先)库登汗虎喇哈赤(又写作和尔朔齐·哈萨尔)率10万众从宣府塞外东迁到辽河流域。其后,嫩江科尔沁部也向南扩张。此东迁二部占据之地正是兀良哈三卫蒙古故地。
16世纪末(约明万历年间),兀良哈之福余卫为嫩江科尔沁魁猛可所兼并。兀良哈之泰宁卫为内喀尔喀五部之始祖库登汗虎喇哈赤所兼并。兀良哈之朵颜卫则被其西邻喀喇沁部所兼并。
2、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旧部。《蒙古秘史》、《史集》、《元史》等书,对蒙古汗国、元王朝时喀喇沁的历史均有记载。
15世纪中叶的明代,驻牧于河套西部地区的喀喇沁部,兵力最强。在其首领孛来的统领下,曾西攻瓦刺,东挟兀良哈三卫。
达延汗(约1474—1517年)统一全蒙古时期,孛来领主曾经统属的哈刺慎(喀喇沁)鄂托克之地,成为达延汗右翼3万户之一永谢布万户的组成部分。《蒙古源流》一书记载。达延汗死后,其孙“巴雅思哈刺(勒)占据永谢布之七鄂托克喀喇沁而居”,且以喀喇沁为部名。后来,永谢布人逐渐为喀喇沁人所融合,以致永谢布之名在历史上不复存在。是时,喀喇沁部的游牧地在张家口以北一带。
16世纪中叶,察哈尔部受阿拉坦汗胁迫,“惧为所并",东迁于辽东边外游牧,巴雅思哈勒统辖的喀喇沁部遂占据其原驻牧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7年)以后,喀喇沁部的游牧地,巳在宣府(河北宣化)、张家口东北,至独石口外、开平(内蒙多伦西北)一带,且成为兀良哈三卫之朵颜卫的西邻。此后,朵颜卫逐渐为喀喇沁部所融合,兀良哈蒙古人成了喀喇沁部的重要成员。
喀喇沁部占据朵颜卫蒙古人的地面,将朵颜卫蒙古人融合于喀喇沁部的历史过程,便是《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喀喇沁部总传》、《蒙古游牧记》所记载的喀喇沁部;元臣扎尔楚泰者,生子济拉玛(者勒蔑),姓乌梁罕(兀良哈)氏,佐太祖(成吉思汗)定天下有功。七传至和通(花当、观童),有众6000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日喀喇沁。这是新的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人与兀良哈蒙古人的融合体。喀喇沁部的首领青把都(巴雅思哈勒之子)死后,其六子六孙丧失了控制朵颜的权势。最后,兀良哈蒙古人苏布地(又写作速不的、苏不的、速不得)成了喀喇沁部的首领。
苏布地统辖的喀喇沁部,在明末受察哈尔林丹汗“伤残骨肉”、“被其欺凌”,天聪二年(1628年)与后金议和结盟。天聪三年(1629年)归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喀喇沁部被分为左右两翼旗,以苏布地子固鲁思奇布(和通五世孙)掌喀喇沁右翼旗,以色梭(和通之四世孙)掌喀喇沁左翼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封格嚼尔为扎萨克,掌新置喀喇沁中旗。
清代,喀喇沁部的驻牧地范围,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载;“喀喇沁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界土默特及敖汉,西界察哈尔正兰旗牧场,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翁牛特”。凌源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昌县、建平县南部、锦州市所属西部与朝阳市接界的各个县的部分地区,都曾经是喀喇沁部蒙古人驻牧的地方。他们的后裔便构成了辽宁省蒙古族的重要成员。
3、土默特部 土默特,蒙古旧部。明代,土默特部成了达延汗右翼3万户之一(明代史籍写作“满官嗔万户一),游牧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地方。达延汗逝世后,土默特万户驻牧的地方,为其诸孙占据。其一孙阿拉坦汗(明史写作俺答)占据了12土默特,即后来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土默特,其另一孙拉布克台吉占据了土默特之乌古新,即后来的东土默特前身。
明嘉靖年间,东土默特蒙古人已经游牧在长城边外,明隆庆时的佚名作者在其《译语》一书中,记叙他在嘉靖甲辰年(1544年)随明元戌袭虏(明代对蒙古人的诬词)所见,写到:“日呵刺慎(喀喇沁)、日莽观慎(满官嗔,即土默特),兵各二三万,常在宣府边外驻牧,云是分(份)地也”。说明东土默特与喀喇沁部共驻牧于宣府边外了。
察哈尔林丹汗时期,土默特部、喀喇沁部均为林丹汗控制。林丹汗尽夺明廷给各部的“尝额”(补助金),且控制各部对明廷的边贸。于是,土默特(东土默特二旗的前身)部封建主噶尔图(元太祖十八世孙)、莽古尔岱(元臣兀良哈人济拉玛十一世孙),为了“以避察哈尔(林丹汗)侵,由归化城移居土默特’’(《蒙古游牧记》之土默特右翼条)。土默特,正是原兀良哈三卫之自锦、义,历广宁(北镇)至辽河日泰宁挣卫蒙古人所驻牧的地方。 .
清代,移居“土默特”地方的土默特部,其驻牧范围和概况,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土默特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千里。东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有十里。东界阳什穆(养息牧,在辽宁省彰武县)牧场,西界喀喇沁,南界盛京边墙(柳条边),北界喀尔喀左翼及敖汉。土默特分左右翼,异姓同牧。主左翼者为元臣济拉玛(者勒蔑)裔。自济拉玛十三世传,至善巴,与喀喇沁为近族。主右翼者为元太祖裔。自元太祖十九世传,至鄂木布楚琥尔,生子固穆,与归化城土默特为近族”。上述土默特左右翼的出现,是土默特封建主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各率众来归” 皇太极后形成的。这个驻牧地,包括了辽宁省内朝阳县、北票县和阜新市市区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全境。在这个范围内的土默特部蒙古人的后裔,构成了朝阳县、北票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
4、蒙郭勒津部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的先人,主体是“蒙郭勒津”部蒙古人。蒙郭勒津,《元朝秘史》(《蒙古秘史》)写作“忙豁勒真”,明代称“满冠正” 、“满官嗔” 、“猛古振” 、“莽观镇”等。清代又有“蒙古尔济”、“蒙古贞”等译名。
明代的“满官嗔”(蒙郭勒津的异译),常与土默特通用,或作为土默特的代称。满官嗔与土默特部共牧或说是土默特部的一部分,因满官嗔的首领火筛(《蒙古源流》作科赛·塔布囊,或浩赛塔布囊)名声大、威望高,所以明代人只知满官嗔不知土默特,一个时期便以满官嗔之名称整个土默特部。
达延汗时,火筛所统属的蒙郭勒津被分封给其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我折黄台吉)。阿拉坦汗(俺答汗)时,该部成为土默特之属部。阿拉坦汗之辛爱黄台吉率土默特之一部分在明嘉靖年问驻牧在宣府边外,蒙郭勒津与之共牧。这种局面一直到辛爱黄台吉之孙鄂木布楚琥尔时期(《蒙古游牧记》称是噶尔图时)。
察哈尔林丹汗时,设主帐于广宁以北之地。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林丹汗西攻驻牧宣府边外的喀喇沁部和与之共牧的含蒙郭勒津的土默特部。翌年(1629年),喀喇沁部和与之共牧的土默特归附后金。蒙郭勒津跟随当时土默特部首领鄂木尔楚琥尔,于公元17世纪20年代,向东迁移到今朝阳、阜新地区定居。居于朝阳地区者,乃是鄂木布楚琥尔所率领的土默特部落之一部,居于阜新地区者,乃是跟随土默特部来的蒙郭勒津部,称土默特。
16世纪末,兀良哈人元臣济拉玛后裔莽古岱(又作莽古尔代)从喀喇沁徙居东土默特,成为东土默特的主人。当蒙郭勒津人迁到东土默特后,便投靠了兀良哈部。天聪三年(1629年)莽古尔岱之孙善巴率众归清。天聪九年(1635年)封札萨克,编为土默特左翼旗。土默特左翼旗管辖蒙郭勒津部所在地,即阜新地区(不含彰武县)。
5、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的始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四世孙魁猛可·塔斯哈拉,于明嘉靖中期自故地斡难河东迁到嫩江流域,占据了兀良哈三卫原福余卫蒙古人分布之地。留居于呼伦贝尔的科尔沁号“阿鲁”(北)科尔沁,东迁嫩江的科尔沁,号“脑温”(嫩)科尔沁。
至16世纪末,嫩江科尔沁部向南扩展兼并了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其地约在今辽宁彰武东部及康平、昌图一带。后金天命年间,科尔沁部的南端巳占据了辽河中游一带。清崇德、顺治年间,科尔沁部先后编为十旗。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右翼前、中、后三旗,郭尔罗斯前、后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其中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人的后裔,为辽宁省昌图、康平二县的蒙古族人。科尔沁左翼前旗蒙古人的后裔,为辽宁省法库县北部、彰武县东北部蒙古人的主体部分。
6、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元室后裔。明嘉靖中,徙牧辽东边外。蒙古语“察哈尔"为“白”之意。察哈尔林丹汗时,势力大增,其统治中心的主帐,设在广宁以北一带,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林丹汗兵败死于赴青海途中。其子孔果尔额哲率部归降后金,被封为亲王,安置于义州(义县)边外。
顺治初年,清王朝在辽宁省彰武县境内,建一处苏鲁克(养息牧)牧场。顺治四年(1647年),从察哈尔八旗征调了蒙古16个家族.32户,共236人移牧“苏鲁克” 。他们的后裔是彰武县蒙古族人的一部分。
7、八旗蒙古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政府调派北京部分八旗蒙古兵及其家属,同满汉八旗兵丁及其家属一起到盛京(沈阳)地区驻防,分拨到新宾、风城、岫岩等县。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岫岩县的大姓有鄂、包、秦、卜、马等。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凤城县的有鄂、陈、康、苏、戴、卜、白、常、巴、谢、韩、何、吴、石、艾、张、王、李、马等姓。八旗蒙古人的后裔在新宾县的有关、宋、张、自、王、石等姓。此外,大连市金州区亦有八旗蒙古人的后裔白姓。
8、巴尔虎部 巴尔虎部,属蒙古游牧八旗。清代在张家口外游牧。巴尔虎部,元代称“巴尔忽惕部”,他们最早居住在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湖东岸的巴尔古津河流域。明末清初,部分巴尔虎蒙古人已南迁到内外蒙古交界处,属于外蒙喀尔喀各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击溃了喀尔喀三部,巴尔虎蒙古也随喀尔喀蒙古南下附清,被清廷安置在张家口外驻牧。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对巴尔虎人重新编旗。当年九月,盛京地区拨来巴尔虎人5000余口,其中壮丁1273名,编为10佐领。驻盛京3佐领,开原、辽阳、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等7城各l佐领。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寇姓、石姓、白姓等蒙古人,凤城满族自治县马姓(马卡氏)、谢姓(谢京氏)、陶(陶国浑氏)、何(何西勒氏)、吴、敖(皆吴西勒氏)、穆(穆奇德氏)、包(包尔机根氏,即博尔济吉特氏)、梅(梅林其德氏)、沙(沙土鲁氏)等姓氏的蒙古人,瓦房店驼山乡康、寇、赫、韩、卜五姓,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乡车姓,庄河市寇、白姓,铁岭市开原县金沟子乡巴尔虎营子的蒙古人。他们都是清代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辽阳、熊岳仍有一些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
9、喀尔喀部 喀尔喀部,曾驻牧在辽河流域的五鄂托克喀尔喀,又称内喀尔喀五部。此喀尔喀五部的始祖是虎刺哈赤(又作和尔朔齐·哈萨尔·阿尔楚博罗特)。虎刺哈赤死后,其五予将喀尔喀分割统辖,形成了扎鲁特、巴林、翁青刺特、巴岳特、乌齐埒特等内喀尔喀五部。
喀尔喀五部中的巴岳特、扎鲁特和翁吉刺特曾在明代辽东都司所辖的沈阳、铁岭和开原边外一带驻牧,与辽宁省北部界内的一些地方有过关系,这三部蒙古人后裔的一些人还在辽宁境内生活。
10、元代蒙古族后裔 庄河县蓉花山乡《都氏族谱》记载:“都氏皇元宗室一。据明代所修《宁海州志》和山东牟平发现的元代碑文记载,都姓是元初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的后裔。元明之际居于山东牟平县姜格庄镇北头村。从清初开始,部分都姓为谋生迁到大连地区庄河、金州区、瓦房店、普兰店,至1985年共计有都氏蒙古族5000人。
11、撒哈拉氏蒙古人后裔 撒哈拉氏,汉文为许姓。原籍由蒙古新疆省天山北路撒哈拉地方发源。撒哈拉氏家谱记载:其始祖撒哈拉氏部民兄弟四人,明末清初,随太祖、太宗征克四夷,殁于王事者三人……顺治五年定鼎以后,分旗注册,仅存之始祖慧公,纳入盛京内务府正黄旗吗尔达佐领代管,遂驻防辽阳。顺治八年,退居农业,在辽阳东南鸡鸣寺开荒刨垦红领地……
辽宁省的辽阳市、鞍山市、大连市、锦州市、沈阳市、阜新市、抚顺市、本溪市、海城、锦西、盖县等地方都有许姓蒙古人。
12、一些汉族人融合到蒙古族中 其一,清代华北地区(关内)的汉族农民因天灾人祸,到蒙古地区谋生,垦荒农耕。据《朝阳县志》载:他们到蒙古地区后,“依蒙旗、习蒙语、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妇”,久而久之便融合到蒙古族中。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就有这样一些蒙古族的后裔。《蒙古风俗鉴》载,“汉人从事农业后加入蒙古族的”,在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等地都不少。
清代,皇室公主下嫁蒙古王公,陪嫁的汉族奴仆、匠人及为蒙古王公守陵的汉族人,随着岁月的推移,仆依主也融于蒙古族中。法库县四家子乡蒙古族李姓,昌图县东嘎乡、四家子乡的金、王、李、赵、贾、孟、何、高八大姓,俗称“八姓蒙古”。就是清雍正年间随端柔公主下嫁,从河北滦县迁来。他们的先人是蒙古王公的奴仆、匠人,其后裔渐渐成了蒙古族的成员。
你家是 瓜尔佳氏 后取关为姓。 祖居萨尔浒城。
你家始祖叫 “松阿力”,其子“噶哈”是萨尔浒城的城主,后归附努尔哈赤,并与爱新觉罗家族连亲,成为清初的大臣。
1644年关氏“从龙入关”,住在北京的寿比胡同。1687年奉康熙帝之命,八世祖“翁窝图”和弟弟“琰布”又从北京迁到 凤城 宝山 卡巴岭 乐善屯 驻防屯垦。于是留居于此。如今关姓后裔散居于凤城的 草河,白旗,大堡,红旗,岫岩的 汤沟等乡镇,至今已传自第二十一世。
你家家谱除了本家族后手中保存以外,分别有两分,一分保存在抚顺市历史档案馆,另一份在丹东市档案馆。
谁知道吴家的起源在哪里,貌似爷爷说过我们是从哪个地方搬迁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 谢谢喽
本文2023-11-18 21:50: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