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姓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是怎样的?
亓姓是中国历史上最尊贵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史书记载,亓姓的始祖是周朝的大臣亓官,他曾在周武王时期为大司寇,后被封于亓国(今山东省临沂市)。因此,亓姓在古代被视为贵族姓氏,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姓氏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亓姓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尊贵的姓氏之一。据统计,亓姓在中国人口中的占比非常小,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0003%。但是,亓姓的成员中却有很多杰出人物,如清代的亓官甲、亓心、亓长淮等,他们都是清朝的重要官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亓姓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亓姓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亓姓虽然不再是封建社会中的贵族姓氏,但是其成员中依然有很多杰出人物,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如今,亓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其中以山东省临沂市的亓姓人口最多。在这些地区,亓姓的人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家风,传承着亓姓的历史和精神。
如何查询亓姓的家谱
如果您是亓姓的后代,想要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家谱,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查询:
1家谱馆:家谱馆是一个专门收集和保存家族历史和家谱的机构,您可以通过家谱馆查询到亓姓的家族历史和家谱信息。
2拜堂祖:在中国,拜堂祖是一种传统的家族活动,通过拜堂祖可以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和家谱信息。如果您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哪位亓姓先祖,可以通过拜堂祖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3网络查询: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查询工具,您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家谱网站查询到亓姓的家族历史和家谱信息。
结语
亓姓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尊贵的姓氏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家族精神。虽然亓姓的地位和影响力发生了变化,但是亓姓的人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家风,传承着亓姓的历史和精神。如果您是亓姓的后代,想要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家谱,可以通过家谱馆、拜堂祖或网络查询等途径进行查询。
无锡图书馆这一次是全面开放了哟,想要去图书馆看书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一下去图书馆了哟,现在很多之前没有开放的区域现在也开放了,不过大家还是要注意一些哟。
开放信息2020年3月17日起,无锡市图书馆部分恢复开放
2020年6月8日起,无锡市图书馆进一步扩大有序开放
2020年7月9日起,无锡市图书馆基本恢复全面开放
为贯彻“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要求,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在前期有序恢复开放的基础上,无锡市图书馆自7月9日起,基本恢复全面开放啦!
此次调整,新恢复了哪些服务6-16周岁少儿读者入馆借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预约面询服务
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文艺图书借阅室及部分公共阅览区阅览服务
展览、讲座、沙龙等线下活动
1、开放区域
1楼: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请拨打96111预约)、还书处、少儿图书借阅室
2楼:办证服务处、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自习室、公共阅览区、报刊阅览室
3楼: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文艺图书借阅室、公共阅览区
4楼:电子阅览室、参考文献检索室
5楼:文史阅览室、家谱馆
2、开放时间
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参考文献检索室、文史阅览室、家谱馆:9:00-11:30、13:00-16:00(周三上午闭馆,13:00开放),其他区域:9:00—16:00(周三上午闭馆,12:00开放)。
3、预约开放区域
自习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参考文献检索室、文史阅览室、家谱馆需预约,预约详情见今日推文《阅览、自习预约指南》。其他开放区域无需预约。
4、入馆须知
北大门为唯一出入口。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原则,读者需随身自备口罩,入馆须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出入两次核验“锡康码”(持打印文本者,须同时核验身份证原件)或“苏康码”“健康通行码”,体温正常和绿码者可入馆。
5、防控管理
进入少儿图书借阅室须一证一人,家长仅可代借代还,在室人数超过50人,将实行出一进一,请听从工作人员管理。
非预约区域阅览坐席,先到先得,不得占座,离座半小时以上视为放弃。
采取定时限流措施,周一至周五不超过1800人次/日,双休日和节假日不超过3000人次/日。瞬时人流量周一至周五不超过800人、双休日和节假日不超过1000人。在馆人数达到上限,实行出一进一。读者入馆、参与活动、图书借还、杀菌请依次排队,自觉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距,不聚集。
少儿活动室、盲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读者餐厅暂不开放,6周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亲子阅读及线下活动暂不恢复。今后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式适时调整。
家风博物馆是今年刚创办的主题性博物馆,该馆的展陈既有家风家训的展示,也有家谱陈列,更有着与家风有关的楹联,让人仿佛走进了传统文化的深处。
看到“清白遗风”这几个字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册书《清白旧家风》来。
大家细致地参观家风博物馆,讲解员则顺便给大家讲解楹联的掌故和来历,以及“朱子家训”12条屏的展示,从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胡真来题写的“百家堂”家谱馆。
刘亚洲题陆游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旧时的书箱“万有文库”。“万有文库”是近代王云五主编的综合性图书。1721种、4000册。1929年至193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影印本。总共两集。
在活动中,大家就成都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深入探讨。严丁老师带来了说唱成都的诗歌,记录成都50年的历史变迁,大家也对此发表意见。
无疑,在成都的人文历史发展中,家风起到的作用不可忽略。而家风博物馆则提醒我们,虽然处在新时代,也同样需要从这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最后一起在家风博物馆合影,(右至左)第一排:彭大泽,邱崇光、何定镛、唐劳绮、申玉琢、徐慧琳、蒋玉华,第二排:王耀川、朱晓剑、盛平、严丁、何国镛、张浩明、李肖伟、向运成。
谱牒学·家谱的收集与研究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已知中国大陆公藏的家谱约有一万余种,收藏单位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化馆以及科研院所等。藏谱量较多的单位有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等。
北京图书馆的家谱收藏是世界中国家谱总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民国十七年 (1928年)致函各界,征求家谱,至今馆藏家谱已达三千余种。八十年代中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家谱整理工作,内容包括集中存书、编目、印制软片目录、编写《北京图书馆藏家谱提要》等。1990年4月,该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在家谱方面的主要职能是整理并收集家谱和家谱学著作; 开设阅览室,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览和咨询服务;编辑出版有关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开展家谱学的研究工作等。关于北京图书馆收藏及整理家谱的详况,可参见张志清《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家谱综述》(《谱牒学研究》 第3辑)。
自八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学术新风,谱牒学研究风气渐浓。首先是有关研究文章的大量发表;继之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学术团体,如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以及山西、福建、河南、上海等地方性谱牒学研究会; 同时各家谱收藏单位的整理工作亦提上日程。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召开过几次年会,并编辑出版了学术性论丛《谱牒学研究》,现已出版四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一些学术性刊物,如北京图书馆主办的《文献》杂志等,还设立“谱牒学研究”专栏,登载有关研究论文。
在台湾,八十年代以前,著名图书馆收藏旧家谱的数量极少,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仅藏有十余种,中央图书馆也仅有二三十种大陆人家的旧谱书。从1981年起,联合报文化基金会成立国学文献馆,致力于收集海外珍贵中国书籍、档案,供社会与学界使用,家谱资料为其主要项目之一。该机构除向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复制缩微胶片以外,还从日本、英国、香港等地购置,到八十年代末,收藏量已达六十种,成为台湾地区收藏家谱量丰富的机关。在台北还有中国文化大学与摩门教族谱服务单位收藏有家谱资料,也供读者查阅。
亓姓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是怎样的?
本文2023-11-18 21:25: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