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朱氏家谱
朱氏发源于南京徐州沛县后流来州锡山及后又流于句容由句容移楚一移凤阳府一移于福建建宁府自惠公至松公二十四世松公官大守谏议大夫生熹公绍兴甲子年登进士第十五岁入翰林官浙东提举后封徽国公谥文公生于南宋建炎四年庚戌岁享寿七十二岁文公生在公字敬之赠奉直大夫生在公官侍郎生鉴公生浚明公驸马浚明公生友樟公生炳公任建阳知县遂乔寓焉建阳二房均公为始炳公南京籍举徐徐任建阳知县
大始祖炳公万一郎即文焕公生于壬辰年六月十三日寅时卒于癸卯年五月初四日酉时葬于何畲丙山壬向船形妣罗氏二娘生于癸已年三月二十日时忘卒于丙申年十月十六日丑时葬于黄山坑巽山乾向月形生四男埙城场垣
二世祖埙公念一郎生于癸丑年七月十九日戌时二十岁中举永安任儒学卒于丁巳年九月初二日申时葬于龙村亥山巳向蜈蚣形妣王氏一娘生于癸丑年十月二十日午时卒于辛酉年八月初五日未时葬于木坊子山午向钟形生三男
三世祖锡公十二郎生于丙子年七月二十二日辰时二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任云南布政卒于甲申年六月初七日酉时葬于石峰岭卯山寅向人形妣李氏二娘生于戊寅年正月初一日午时封一品夫人卒于丁亥年二月初八日丑时葬在桂溪龙形生五男
四世祖海公百三郎生于辛丑年二月十二日亥时官尚书卒于庚戍年正月初八日午时葬于南京朱坊戌山辰向妣张氏二娘生于辛丑年三月初九日亥时葬于青溪郊山酉向辰形生五男 椊 梁 桢 材 梅
五世祖梓公千一郎生于辛未年十月初二日戌时京贡卒于辛未年七月十六日亥时葬于官田丙山壬向牛形妣氏生于庚午年六月十五日子时卒于乙酉年四月十五日未时葬于石涧艮山坤向象形生三男 公移惠州万五公移潮州西溪
六世祖章甫公字宝英万五郎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罗浮司罗岗十三都锄田钟坑里莲塘面上飞凤形妣陈妙五娘亦忘生死迁葬韶州府英德县丹竹坡墓侧白石为记生九男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郎
七世祖念二郎珍公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罗浮司中坑祖妣忘恩负义其姓氏忘其生死生二男法强法成
八世祖法强公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落业兴宁县岗背葬于龙归洞黄石角柳坡下湖洋科摇坑口坐西向东乌鸦落洋形妣亦忘其姓氏忘其生死生两男应明应受住在龙归洞镰子背九世祖光显公妣刘氏生二子应明公 应受公
九世祖应明公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横岗背钟家屋侧老虎坑妣忘其姓氏忘其生死生两男法聪法通 法通生四男曰兴曰隆曰盛曰昌俱移和平小河村立业十世祖法聪公忘其生死在兴宁县龙归洞禾村立业葬于禾村平径口蛇形妣聂妙贤娘亦忘其生死葬于龙归洞禾村南山嶂罗家屋后坐南向北人形生一男
十一世祖朱公一郎忘其生死葬于禾村水口坐南向北天虹贯水形妣童妙清娘忘其生死葬于禾本谢家屋背坐西向东观音座莲形生一男法英
十二世祖法英公忘其生死葬于禾村水口与朱公一郎父子同穴妣林妙贤忘其生死葬于老屋背鸭麻塘坐西向东狮形生三男千一郎 千二郎 千三郎 千一郎忘其名字生死葬于平径口法聪公墓下妣黄金二娘生一男法昂住禾村老屋 千二郎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葬于禾村南山寺背住兴宁县背岭妣吴二娘生三男尚元 尚鉴 尚礼
十三世祖和公号千三郎忘其名字忘其生死葬于兴宁县禾明月寨下菱角塘坐北向南癸山丁向飞凤啄粟形妣何妙仙娘亦忘其生死葬于禾村老屋背山子尾坐南向北生两男维公 振公
十四世祖维公度法高忘其名字记其生死迁于永安县官坑立业葬于黄沙约官坑尾菜园坑坐北向南壬山丙向妣曾妙贤娘亦忘其生死葬于上沙瓦溪明月坑癸山丁向雄牛脱扼形生一男廷富
十五世祖廷富公度名法清忘其生死葬于官坑尾纱帽塘石灰坟坐北向南壬山丙向妣潘妙仙娘也忘其生死葬于上黄沙明月坑坐北向南蛇形生七男长国安无嗣葬于菜园坑二国绶三国禄四国新五国恩六国盛七国佐无嗣 十六世叔祖国禄公忘其生死妣石氏生三男长楼 次桥 三树 十七世祖楼公妣彭氏生二子逢祯 逢祥 十八世祖逢祯公妣曾氏生五男长祖灏 次祖翰 三祖清 四祖球 五祖梅 十八世祖逢祥公妣马氏生两子祖文 祖凤 十七世祖桥公妣钟氏生一子瑞龙 十八世祖瑞龙公妣练氏生五子元汉 华汉无嗣 洪汉 祥汉 云汉 十七世祖树公妣余氏生两子瑞贤无嗣 瑞凤 十八世祖瑞凤公妣曾氏仅生两女 十六世叔祖国新公妣黄氏生三男长桂 二茂无嗣 三念无嗣 十七世祖桂公妣曾氏生四子象舜 象英 象猷 象尧 十八世祖象舜公妣曾氏生二子祖瑾 祖茂 十八世祖象英公妣吴氏生三子祖泰 祖凤 祖龙 十八世祖象猷公妣刘氏生三子祖干 祖阳 祖红 十六世祖国恩公妣邱氏生两子朱祥 朱槐 十六世祖国盛公妣刘氏生一子朱材 十七世祖材公妣付氏生两子象标 象尊 十八世祖象标公妣杨氏生一子祖厚 象尊公妣邓氏无嗣
十六世祖国绶公字仁台公度朱绶二郎生于大明嘉靖癸亥年正月二十九日酉时生卒于大清顺治乙酉年又五月十四日享寿八十三岁葬于归善县梁化司小禾洞鹿湖坐东向西丝线吊金钟形妣祖何妙二娘生于嘉靖甲子年十月十四日戍时卒于顺治九年壬辰岁享寿八十九岁葬于梁化司铁场约下雍尾石垅口半山丝线吊金钟形立有祭祀尝租三十五石在永安县秋溪内载古都二图朱盛户下粮米四斗妣曾妙贞娘记忘其生死葬于永安县生一男朱枢公 何妙二娘生四男朱樟 朱校 朱楫 朱炳共五大房
十七世伯祖樟公字超粤法朱张一郎忘其生死妣李妙大娘再妻石氏生四子象彩 象吉 象文 象瑶
象彩公妣刘氏生四子祖瑷 祖金 祖彰 祖灌
象吉公妣廖氏生一子祖幼妻钟氏生三子文光妻杨氏 文标 文运妻李氏甘氏共生三子
象文公妣叶氏生一女水娇嫁与钟屋
象瑶公妣刘氏再妣谢氏生二子祖福 祖贵 祖福妣林氏再妣戴氏生三子 祖贵妣陈氏生一子文鼎妣钟氏生一子东安
十七世伯祖校公字念粤度名法教妣黄氏生五子象毓 象开 象升 象昭 象元
象毓公妣温氏生三子祖璇 祖珍 祖瑜 祖璇妻杨氏生二子文兴 文旺 祖珍公妣石氏生一子文儒一女嫁于邓 祖瑜公妣范氏生二子文觉 亚四
象开公妣廖氏立嗣一子吴昭隆妻温氏
象升公妣曾氏生四子祖俊 祖琚 祖山 祖瓒 祖俊妣邹氏生二子文习 阿四 祖琚妻陈氏生二子文会文友 祖山妻钟氏生一子文贤 祖瓒妻早丧
象昭公妣潘氏生一子一女男祖海妻刘氏生一子文龙 女嫁于杜俊才
象元公妣曾氏生二子女祖秀妻谢氏生一女 祖莹
十七世伯祖楫公字镇粤移居归善县梁化铁场约大埔田建祠立业妻梁氏生三子象金无嗣 象泰 象振 二妻叶氏生二子象辉字逢登 象龙字逢辰 三妻郭氏生一子象凤字逢升 四妻赖氏生五子象煜字逢科 象熏字逢选 象烈字逢盛 象熹字逢徽 象英字必元号必捷
象金无嗣
象振公妣范氏生二子祖珩 祖岸 王氏生二子祖琼祖瑶 祖珩妻张氏生五子文儒文化文伟文忠 文质 祖岸妻梁氏刘氏所生之子祖荣选国学生名朝简字文倬 文仰 文佚
象泰公妣李氏曾氏生五子祖璜 祖宣 祖瑚 祖琏 祖琦 祖璜长妻赖氏生二子文高 文若 文高妻刘氏生五子维模 维桂 维常 登云 桂云 文若妻高氏生七子维仁 维义维礼 维智 维信 维和 维气 祖宣二妻张氏生三子长文超妻刘氏生三子尚云 起云 发云 祖瑚三妻万氏生二子文辉恩援国学生名耀斗 文耀恩援国学生名晃斗 祖琏四妻刘氏生子文从恩援国学生名廷简 祖琦五妻刘氏生六子文活文清 文源 文滨 文涟 文演
象辉公妣廖氏生子祖尔妻杨氏生四子文聪 文明 文睿 文智
象龙公妣温氏生三子祖昌 祖旺 祖常 祖昌妻何氏生四子文锡无嗣 文镇 文锦 文球祖旺妻曾氏生三子文汉 文能 文海 祖常妻刘氏生三子文陈 文周 文满
象凤公妣钟氏生四子祖元 祖成无嗣 祖华 祖亮
象煜公妣黎氏生四子祖昭 祖理 祖玄 祖玖
象熏公妣房氏生四子祖皇 祖宾 祖敬 祖珊
象熹公妣曾氏生一子祖番 又杨氏生三子祖与祖琬无嗣 祖琰
十七世伯祖炳公字必粤度名法柄妣刘氏生四子象美 象贤 象卿 象弘
象美公妣戴氏生三子祖玮妻谢氏生子文扬
祖麟妻陈氏 祖珀妻黄氏
象贤公妣钟氏生六子祖星 祖由 祖珉 祖言 祖琨 祖璎 祖游
象卿公妣曾氏生六子祖坤 祖琮 祖琳 祖耀 祖瑛 祖铎 祖坤妻曾氏生四子文盛文质文德文茂 文德妻谢氏生三子廷珍廷宗廷才 文茂妻李氏生二子廷玉廷运 祖琮妻潘氏生五子长文友 二文亮 五文兹 文友妻廖氏生三子二女长廷振妻刘氏生一子 二廷桂妻练氏戴氏生二子运魁运星 文亮妻巫氏生四子廷相廷梅廷栋廷桂 文兹妻梅氏黄氏生二子廷元廷科 祖琳妻黄氏生三子文礼妻刘氏 文乐妻廖氏 文诗 祖耀妻彭氏生三子长文荣妻许氏生三子廷梁 廷任 廷和 祖瑛妻陈氏生三子文进妻罗氏 文锦 文秀
十七世祖朱枢公字光粤公又名昌元公葬于永安县下黄砂观营塘小土名廉竹坑老祠堂右侧坐北向南妣李氏葬于归善县杉园小土名矮嶂子屋背坑尾路上石古下坐西向东生一子象儒 枢公续妣李氏葬于廉竹坑屋侧坑同枢公两对面生四子象启 象发 象昆 象廷 外祖公廷怀系甥孙承祀
十八世祖象儒公丙子年生至乾隆戊子年带至新宁县(即台山县)葬于永乐堡大龙湾村水口壬山丙向兼子午姐妣叶氏葬于永安县上禾仓栋梁质辉屋侧坐东向西生两子祖镇 祖锦
十八世二叔祖象启公字弘通妣刘氏苏氏生五子
十八世三叔祖象发公妣钟氏生五子祖圣 祖尊 祖贤 祖右 祖重 祖圣妻戴氏生九子文能文华文潭文深文涣文浩文汉文涛 祖尊妻杜氏生两子文端文清 祖贤妻李氏生六子 祖右妻钟氏生三子 祖重妻陈氏
十八世四叔祖象昆公字弘文妣罗氏曾氏生五子
十八世五叔祖象廷公字弘志度名法广妣潘氏生一子祖成字超紫妣甘氏生五子文明 文显 文冕 文蔚 文会 文明妣李氏生七子 文显妻温氏生四子清保清润亚四亚丙 文冕妻何氏 文蔚妻张氏 文会妻吴氏
十九世伯祖祖镇公妣陈氏生四子文彩 文茂 文贵 文高
二十世祖文彩公妣曾氏生四女
二十世祖文茂公妣翁氏生四子长廷凤妻杜氏生一子润振 二廷红 三廷祥 四廷盛妻谭氏生一子一女男坤玉妻廖氏生四子亦祥妻李氏生四子二女 亚乙无嗣 亦辛无嗣 亚四早故
文贵生一子亚保
文高生四子
十九世伯祖祖镇公陈氏系由文贵文高带至潘禺县安葬
十九世祖祖锦公生于顺治巳年五月二十六日亥时葬于新宁永乐堡大龙湾村对面岭蚕豚坐寅向申兼艮坤后至同治七八年间起回赤溪地面安葬土改时被起骸金未知落在何方祖妣邓氏生于顺治庚子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生四子文煌 文尚 文相 文良
二十世祖文煌公生于康熙辛酉年二月初三日酉时卒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二月初三日子时享寿八十四岁度名朱总侍郎谥简兼乾隆六年壬戍岁移居新宁县大龙湾村建祠立业开创葬于新宁县南坪村对面坐寅向申兼艮坤喝作月形妣刘氏生于康熙癸亥年五月十五日戌时卒于乾隆三年二月初九日未时而终享寿五十六岁葬于开平县弯塘村后山坐辰向戌兼乙辛喝作猫儿洗面形生三子廷槐 廷桢 廷桂 二女长女嫁于李二女嫁于华公于乾隆七年壬戌岁(公元一七四二年)携眷移居新宁永乐堡大龙湾村立业为我大龙湾村开基祖咸丰六年被土人追杀逃难至田头赤溪立业生存一脉
二十世祖文煌公始创于下庚字辈派列于谱俾后世子孙百代遵依叙秩明白不容一毫逾越错乱也
文廷玉奕秀 桂耀堂锦清
栋照皆铜润 梁烘基镒深
如果《聊斋志异》被豆油打分,常用标签肯定是道士、狐狸、女鬼和总是走桃花运的书生。
聊斋里出演主角、配角或路人甲的大约有29个道士,崂山道士一出场,就抢去了所有风头。会画皮的女鬼和能穿墙的道士是人们对《聊斋》记忆最深的两个形象了。
顺便说一下,有3篇故事的主角向道士请求传授法术,包括《崂山道士》、《单道士》和《济南道人》,结果都比较惨。
崂山道教盛行,道士众多,究竟哪个被蒲松龄写进小说里呢?
假设蒲松龄的崂山道士有个原型,那么我们从蒲松龄崂山行的行程中可以找到些蛛丝马迹。
1672年,即康熙十一年四月,蒲松龄随高珩、唐梦赉、张绂以及另外无法考证的四个人一起游览崂山。
高珩,崇祯进士,顺治吏部侍郎。我在《王六郎断背河传说》里提到过他和他的祖母,这个人好道,估计崂山之行是他发起的。他是蒲松龄的忘年交,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给《聊斋志异》写了序。
唐梦赉,《王六郎断背河》中我简单介绍过,当时推测两个人的关系比较一般,细究结论有些贸然。他对蒲松龄的文学才华比较欣赏,也给《聊斋志异》作序,评价中肯准确。只是在唐看来,蒲松龄的经史学问要比李尧臣差了许多。从蒲松龄科举之路的坎坷艰辛来看,唐梦赉的看法似乎是准确的。
抛开这一层,两个人的交往还算密切。
张绂,蒲松龄好友张笃庆的父亲,和蒲松龄一样,他在颜神镇当过塾师。
张笃庆肯定没有同行,因为其妻病中,次年离世,应该是病不轻。
唐梦赉喜欢写旅行攻略,《志壑堂文集·杂记》记载:“壬子夏,游崂山,见海市。时同行者八人。初宿修真观,历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水尽山穷,连天一碧。再宿青石涧,观日出。”
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蒲松龄一共在崂山去过三个道观。
蒲松龄另外一篇《成仙》里也多少记录了去上清宫的行程。“而怪险不复可骑,遂以马付仆归,迤逦自往。星饭露宿,逴行殊远 。三日始至,时十月中,山花满路,不类初冬。”
上清宫的道士“置酒谚语,见异彩之禽,驯人不惊,声如笙簧,时来鸣于座上。地下有蒲团二,曳与井坐。至二更后,万虑俱寂”,也就是说稍微喝两杯叙旧之后即刻开始灵修。
我们再来看崂山道士的做派:二人与师共酌。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一美人自光中出,至地,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渐暗,门人然烛来
明清时崂山交通不便。因而蒲松龄等崂山之旅始自修真观,为必然之择。民国前,去上清、下清,只有二路为捷,即东走窑货堤,西走梯子石。
西线,上世纪60年代才拓为公路,今为去往太清景区主要通道,此前为经行悬崖羊肠之路,稍不慎即失足海中,险绝难行,樵夫出入之径,游者不取。
东走窑货堤即蒲松龄游崂选路,即从王哥庄南去,经太平宫,走翻燕岭、窑货堤,过青山、黄山,去往上清、下清二宫。虽然依旧不便,却没有西线的惊险。
宫中所需物资全靠人力运输,上清宫的道士能“置酒”已然高规格招待,何况登临之意不在酒。
下清上清相距不远,要先经上清而下清,上清尚且如此清淡,下清宫的伙食条件估计只比上清宫还要等而下之,故称下清,等后来条件好了,就改名太清宫了。
我们来看看下清宫的宫规旃斋一条:“道众无分上下,及挂旃道友,与行行雇工,早午晚三时一概赴斋堂,列次默坐用斋。不许喧哗,不许私立锅灶自作饮食,致淆清规。”
宫规第三条:“烟酒腥荤不许入庙,违者罚。”
如此,爱热闹的崂山道士肯定受不了。
蒲松龄等宿驻的修真庵,位于崂山东北今王哥庄镇,为明天启二年(1622)道人李真立创建。明乙卯年(1639)工部右侍郎高弘图游崂时亦曾借宿其中,其《劳山九游记》言“村有中贵人”(内廷官)李姓者“作道院于其中央”,即指此庵。村中人家不多,“四五家烟景也”
修真庵比较符合太监的脾胃,明亡后太监边永清等出家其间,规模扩大,蒲松龄游崂前一年,修真庵重修,康熙十年(1671)《重修修真庵碑记》有记:“重行修葺玉帝殿、三清殿,以及东庑之文昌、迤西之王母殿并山门,黝之,垩之,丹之,青之,神像俨然,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可见修真庵规模大且富,蒲等八人借宿其中,食宿应为充裕。
边永清不是一般的太监,而是御马监任职太监。
御马监在十二个太监机构里权势仅次于司礼监,对应外庭兵部。所以,《明实录》里有记载“御马太监边永清分守蓟镇西协”。御马监的CEO是掌印太监,其次是监督太监、提督太监,以下称为监员,就不是太监级别了。在崇祯十一年,能被派出蓟镇拱卫京师的,级别低不了。
从蒲松龄描述的文字来看,你个道士,还弄了一个绝色歌女来演唱,显然是个歪门邪道。
边永清逃离北京时,除了宫中文物,还带了养艳姬、蔺婉玉两个宫女,等蒲松龄到崂山之际,宫女年龄不是大妈就是奶奶,所以,这个歌女必然是刚刚聘请的。
比较两段文字,上清宫家具就蒲团,置酒就置酒,花生米都没有,没多喝,还要谚语;修真庵则像开了一个大趴体,有桌案和茶几,而不是蒲团。七八徒加道士和二客一屋子十余人,尽醉。喝嗨了,歌女还跃登几上来了一段艳舞。这哪里像歌女,像KTV三陪更多些。
边永清死于康熙十年,所以,蒲松龄在修真庵见到的道长估计是和边一起逃离北京的太监杨绍慎。
我们来说说与道士演对手戏的王七。
开头: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
首先,王生是淄川邑人,老乡。称其王生,不是秀才,而是童生。故家子,隐指从前是大户,故去了,现在有些衰落了。这个下面要详细展开说。少慕道,估计在学校没读啥正经书,看了不少修仙文,听说崂山有很多仙人,就背着包去了。
这位啊,脑子有病还不轻。
想要知道王七是谁,得先定义一下故家和故家子。
在《王六郎断背河传说之三》里,我把淄川四个王氏家族梳理了一遍。这其中,蒲松龄好基友王鹿瞻的王家,因为遭受过兵灾和谢迁之乱,最为接近故家。
蒲松龄的年代也流行自组乐队诗社,蒲松龄和李尧臣、张笃庆、王牲(号鹿瞻)组了“郢中诗社”,四个人年龄相仿,在1657-1758年前后中了秀才,水平接近。王鹿瞻稍逊风骚,鼓手;李尧臣比较务实,贝斯;主唱和主音吉他自然是蒲列侬;张卡尼特不服,节奏吉他。
不过,这支乐队几乎成名,却始终没能红起来,四个人都没考上举人。
其中,李尧臣父亲担任过知县,家境最好。
张笃庆的曾祖官至大明首辅,终究改朝换代且时间久远了,张笃庆的父亲张绂开始在外打工,到颜神镇担任塾师;
王鹿瞻的曾祖在大明隆庆年间中过进士,也是陈年往事了。
张笃庆、王鹿瞻和蒲松龄三个人人生轨迹相似,都担任过塾师和幕僚,考虑到蒲家只是商人之家,所以,张笃庆和王鹿瞻可以算是故家子,蒲松龄虽然也穷,却属于阶层上升人士。
据王鹿瞻家族谱,其父兄弟四个,伯父王澜,字文海,配蒲氏,失传。叔父王泮,字昆池,配殷氏、毕氏,生子一:集。叔父王渥,字仲素,配韩氏、侧室吕氏,生子三:棻、荃、蕙。,父亲王灏,字深源,号印素。邑庠生。配毕氏,侧王氏,生子三:甡、朋、兢。甡即王鹿瞻。王灏晚景凄惨,被子媳逐出家门,客死旅邸,蒲松龄有《挽王印老》一文悼之,穷应该是其晚景凄凉的决定因素。
这部家谱由王鹿瞻族弟和族侄共同创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于咸丰八年(1858年),从年代看,王鹿瞻大伯健在的可能性极大,失传也许是指没有后代。家谱中记载“吾兄麓瞻公曾加意编辑”,他总不会把自己的大伯都忘记了吧。
如此说来,王蕙则最有可能排名第七,成为《崂山道士》王七的嫌疑人。
确定了故家子,我们再来看看故家子是怎样生活的。
《聊斋志异》提到故家子的地方大概如下:
《青凤》: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
《僧术》:黄生,故家子。才情颇赡,夙志高骞。
《王成》:王成,平原故家子,性最懒。
《嘉平公子》:有故家子,既贫,榜于门曰:“卖古*器。”讹磘为*云,“有要宜*、定*者,大小皆有,入内看物论价。”
《丐仙》:高玉成,故家子,居金城之广里。善针灸,不择贫富辄医之。
有些故家子不是那么穷,有些则穷得叮当响。
以王七的远足以及后来在崂山的表现,属于不那么穷爱胡思乱想的无为故家青年。
寻朱氏家谱
本文2023-11-18 20:58: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