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戴氏族谱,第1张

戴氏宗谱序

戴氏出殷汤之后,国于宋,有谥戴公者。子孙因以为氏。初殷后得者十人,殷氏、汤氏、宋氏、孔氏、华氏、肃氏、林氏、褚氏、皇甫氏、而戴氏其一也。其后戴氏子孙,蕃衍散处郡围,居亳州者以谯国为望:居扬州者以广陵为望:居齐州者以济阴为望。由汉以来,代有文人,大小戴以礼学显,凭以明经显,南渡,若渊若邈若逵各以勋德著。若尚书侍郎济,中书侍郎夔,亦其杰然者也。李唐初兴,胄、至德父子相继名臣。而戴氏益大济后家歙之篁墩,都使扩始迁婺源之桂岩,(唐)天祜中,大尉陶公,雅尚书汪公,英武命帅师讨乱,累著勋绩,没于兵马使,其子寿代领其众,仕后唐,为中书舍人。寿之子安,仕南唐,为光禄大夫,其孙匡宜、匡德、复登明经三传科。汪陶二公牒命手贴暨光禄公诰命俱存。武功文学世济其美亦云盛矣,迄今三百年,家传厚德,代跻上寿家诵户弦,入贤关试礼部者,相踵未艾也,于乎,惟善可以寿后,惟学可以亢宗,父子兄弟尚其勖哉。尝读苏文安先生族谱引,有曰吾所以相视如途人者,其视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观吾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生矣。善哉、言乎,是谱之所以作也,为吾宗者,因其流之异,溯其源之同,必修吕正献之家法,广范文正之义田,而又由近及远,访岷隐之史学,寻石屏之诗卷,考端明之易说,而且参之名公巨卿以订其异同,则尊祖睦族之谊,得而可垂诸来裔矣。虽未能如朱文公之族谱,苏文安序引之意,亦庶几云尔。时

宋开庆元年(公元一二五九年)己未正月十七世孙仲杞述

第一世

黄帝:

以土德旺天下故曰黄帝在位百年建都涿鹿(今河北涿县)少典国君之子母附宝孕而生帝於轩辕之寿丘因名轩辕本姓公孙长於姬水遂以姬姓国於有熊氏代神农为天子帝始作甲子造律吕作舟车制衣裳对古代文明贡献甚大配元妃西陵氏之女曰螺祖生玄嚣昌意龙苗次妃方累氏曰白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生辉及夷彭四妃曰嫫母生苍林万阳其馀从妾生子十六共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於十二姓馀者未详崩葬於荆山之阳桥山括地志云宁州罗川县东八十裏子午岭(今陕西黄陵县)

第二世

玄嚣:名挚姬姓 黄帝长子《帝王世纪》曰少昊帝

母嫘祖生邑於穷桑国之青阳亦号青阳氏继天子位从都曲阜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龙修太昊伏羲之德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傅位颛顼故曰少昊氏崩葬山东兖州曲阜县西南玄阳山之原

第三世

矫极:因高阳氏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故让位於颛顼

第四世

帝喾:名梦 高辛氏五帝之一

妃四元妃邰氏曰姜嫄生後稷次妃有娀氏曰简狄有玄乌之祥生契三妃陈锋氏曰庆都孕十四月生尧帝於丹陵四妃取訾氏曰常仪生挚喾年十五佑颛顼治天下三十岁代高阳为天子都亳今商丘县南在位七十年据(帝王世纪)寿一百零五岁墓商丘县城南高辛集

第五世

契:名阏伯

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地赐子姓任唐尧之火正官保管火种观测辰星运行规律并适应天气的变化安排农时祭祀火星其後又任舜之司徒为我国天文历法创始祖后人对契感恩戴德奉若神明称他为火神契逝後葬于所居高台被尊称为火神台也称阏伯台被天文学家称之为观星台阏伯封号商墓冢也被称为商丘位於河南商丘西南三裏王坟乡

第六世

昭明:夏诸侯 后皆子姓

第七世

相士:夏诸侯 继祖父火正司星之职商这势力发展到渤海一带

第八世

昌若:夏诸侯

第九世

曹圉:昌若之子 夏诸侯

第十世

冥:夏诸侯 善治水

第十一世

振:夏诸侯 《纪年》载有殷王子亥甲骨文称王亥 弟:王恒

善于丈量计算商贾始祖从事畜牧业马车制造者

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

第十二世

微:夏诸侯 史称上甲微

《竹书纪年》载“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因父放牧到黄河北岸被有易氏首领绵臣所杀夺去牛马微年长向河伯借兵攻有易杀绵臣夺回牛马报父仇

第十三世

报乙:夏诸侯

据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甲骨文字缀合成果《甲骨拼合集》证实《史记·殷本纪》记载商之世系“报丁、报乙、报丙”世次有误应订正为“报乙、报丙、报丁”

第十四世

报丙:夏诸侯

第十五世

报丁:夏诸侯

第十六世

主壬:夏诸侯

第十七世

主癸:夏诸侯

第十八世

天乙:名履 史称商汤、成汤、武汤

契之十四世孙商太祖商朝开国之君甲骨文称大乙商族首领夏王朝腐朽众叛亲离汤以德立威厉兵秣马翦除夏王朝方国十一征而无敌於天下各部落纷至纳贡归服任人於贤重用奴隶出身伊尹为相兴国强盛後逐放夏桀於南巢国号商都亳子姓传到纣十七世三十帝

在位三十年(其中十七年为夏朝商诸侯十三年为商朝天子)《韩诗内传》曰汤为天子十三年百岁而崩(公元前1742年—公元前1730年)

第十九世

太丁:商代王亦称大丁《史记》载未登帝位去世

外丙:《史记》曰帝外丙即位二年(公元前1729年—公元前1728年)

仲壬:商懿王名庸《史记》曰帝仲壬即位四年崩伊尹立太丁子太甲即帝位(公元前1727年—公元前1724年)

第二十世

太甲:名至太丁之子汤嫡长孙继叔仲壬位商朝第四任君主

号太宗在皇宫娇生惯养看不起奴隶出身伊尹以暴治民经尹先劝规不改後给尹放逐祖墓地桐宫(即今河南偃师县)经看墓者演说祖史三年後而悔改成为明君《帝王世纪》曰太甲反位又不怨故更尊伊尹曰保衡即《春秋传》所谓伊尹放太甲卒为明王是也太甲修政殷道中兴《孔丛子》所谓“忧思三年追悔前愆起而即政谓之明王者也”葬於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1723年—公元前1690年)

第廿一世

沃丁:名绚继太甲位居毫葬狄泉(河南洛阳)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1689年—公元前1662年)

太庚:名辨又作大庚 太甲次子

《纪年》称小庚继沃丁位崩後由子小甲继位諡号宣王葬于狄泉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1661年—公元前1637年)

第廿二世

小甲:名高太庚之子 居毫葬狄泉在位十七年(公元前1636年—公元前1620年)

雍巳:名伷太庚之子 在位十二年(公元前1619年—公元前1608年)

太戊:名密太庚之子

太戊在位时举贤人伊陟巫咸为丞相天下大治《史记·殷本纪》载述雍己在位时“殷道衰诸侯多不至”及至太戊即位“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太戊陵位於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在位七十五年(公元前1607年—公元前1533年)

廿三世

仲丁:名庄太戊之子

《纪年》毫迁都於嚣《史记》称迁都敖在位十三年(公元前1532年—公元前1520年)

外壬:名发太戊之子 甲骨文称卜壬在位十五年(公元前1519年—公元前1505年)

河檀甲:名整太戊之子 在甲骨文中作戋甲继外壬位自嚣迁都于相《太平御览》引《史记》称他在位九年病死後葬於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在位九年(公元前1504年—公元前1496年)

第廿四世

祖乙:名滕 仲丁之子 《纪年》曰胜《史记·殷本纪》称为河亶甲之子甲骨文记载是仲丁之子当以甲骨文为准祖乙在位时国运再度中兴曾迁国都由相迁耿迁邢最後迁庇(今山东鱼台)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葬于狄泉据传“春节”和“万年历”是此时樵夫万年发明在位十九年(公元前1495年—公元前1477年)

第廿五世

祖辛:名旦 《史记》在位十六年(公元前1476年—公元前1461年)葬于狄泉其弟沃甲继位

沃甲:名逾《世本》作开甲甲骨文曰羌甲《竹书纪年》载在位五年《史记》记在位二十五年葬于狄泉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1460年—公元前1436年)

第廿六世

祖丁:名新 祖辛之子《竹书纪年》载在位九年继叔沃甲位在位三十二年(公元前1435年—公元前1404年)由堂弟沃甲之子南庚继位

南庚:名更 沃甲之子《史记》南庚在位二十九年《竹书纪年》载在位六年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后迁都于奄(今山东省曲阜县) 崩传位于祖丁之子阳甲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1403年—公元前1378年)

第廿七世

阳甲:名和 祖丁之子 甲骨文中称象甲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史记》阳甲在位十七年《竹书纪年》载在位四年葬于狄泉在位六年(公元前1377年—公元前1372年)

盤庚:名旬 祖丁之子 甲骨文做般庚继位第三年迁都于殷从此政治稳定国又复兴改国号为殷商朝也被称为殷商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1371年—公元前1344年)

小辛:名颂 祖丁之子 继位後殷复衰落《竹书纪年》载在位三年病死葬于殷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1343年—公元前1323

年)

小乙:名敛 祖丁之子 《竹书纪年》称在位十年《史记》载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1322年—公元前1295年

第廿八世

武丁:名昭 号高宗 小乙之子 即位後任用傅说和甘盤等贤臣先後征服多个敌国和叛乱不朝的方国殷墟卜辞载武丁配偶妇好也亲自率军征伐羌方使衰落的商朝重新振兴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广大疆域《史记殷本纪》称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史称“武丁中兴”在位五十九年(公元前1294年—公元前1236年)

第廿九世

祖己:武丁之子 《史记》称祖己未继君位《帝王世纪》作孝己《太平御览》《帝王世纪》为武丁嫡长子《太平御览》载孝己母早亡继母妣辛虐待流放孝己饿死於野殷墟出土甲骨文中祖己位居武丁之後祖庚之前

祖庚:名曜 武丁之子 《竹书纪年》载在位十一年《史记》在位七年(公元前1235年—公元前1229年)

祖甲:名载 武丁之子 曾征伐西戎改革祭祀早期政治家《史记》称他荒*无度商朝再度衰落在位三十三年(公元前1228年—公元前1196年)

第卅世

廪辛:名先 祖甲之子《竹书纪年》称冯辛在位四年崩在位六年(公元前1195年—公元前1190年)

庚丁:名嚣 祖甲之子 甲骨文作康丁 祖甲之子《今本竹书纪年》称在位八年《史记》曰帝庚丁在位三十一年崩子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1189年—公元前1169年)

第卅一世

武乙:名瞿 庚丁之子 《纪年》曰武乙继位居殷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武乙赐地三十裏玉十瑴马八匹《後汉书·东夷传》载武乙时“东夷寖盛大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史记·殷本纪》载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殁在位四年(公元前1168年—公元前1165年)

第卅二世

太丁:名托 甲骨文中作文武丁

在位期间周侯季历(姬昌父)伐戎有功太丁忌惮先嘉其功而杀之《竹书纪年》在位十三年《史记》在位三年(公元前1164年—公元前1162年

第卅三世

帝乙:名羡《吕氏春秋·当务》曰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後用法若此不若无法”《太平御览》八十三引《帝王世纪》载帝乙有二妃正妃生三子长曰启中曰衍小曰受庶妃生箕子年次启皆贤初启母之生启及衍也尚为妾及立为後乃生辛帝乙以启贤且长欲以启为太子太史据法争之帝乙乃立辛为太子

帝乙有三子启衍辛无争议而箕子为帝乙之子文献说法不一武王灭商後封箕子於朝鲜《竹书纪年》在位在位九年《帝王世纪》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1161年—公元前1125年)

比干:名干 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国神比干是林氏的太始祖二十岁乙太师高位辅佐帝乙继托孤重辅帝辛从政四十馀载年纣王暴虐荒*横徵暴敛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六十三岁周武王封比干垄为国神赐後代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庙宇唐太宗下诏封諡“忠烈公”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

第卅四世

微子:帝乙之子 名开讳曰启

详见《史记·宋微子世家》纣王无道启数谏纣而不听为周所灭启肉袒面膊以续殷祀而封微地(即今微山)子爵封武庚禄父继殷庚叛为周公平之後成王始封启於宋不以臣相待故皿宾王墓於商丘县西南二十五裏青岗寺村

宋国第一任国君建都商丘立国受封下传三十三君历二十六世唐开元二十一年五月曾立子微庙碑明万历四十年壬子十一月重修殷微子墓。孔子称微子箕子比干为殷末“三仁”

微仲:帝乙之子 名衍或泄曰仲思 宋国第二任国君

帝辛:帝乙之子 名受或受德史称商纣王商朝末代帝王纣王暴虐无道武王伐之纣自焚在位五十二年(公元前1124年—公元前1173年)《竹书纪年》载在位五十三年

第卅五世

宋稽:名稽 继召伯

宋国第三任国君微仲之子详见《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多数谱记微子启为宋公稽直系不符史书 礼记曰“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郑玄曰“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微仲衍继兄微子启位为宋公虽迁爵易位而班级不过其故故以旧官为称故二微虽为宋公犹称微至於稽乃称宋公也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国第三代国君仁而爱民宽其政国乃治

武庚:帝辛之子

武王封武庚禄父主殷使管叔度蔡叔鲜传之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国政故管蔡疑之与武庚作乱为旦平之诛武庚杀管放蔡乃命微子代殷

第卅六世

丁申:名申 宋国第四任国君

第卅七世

湣公:子姓名共宋之诸侯 宋国第五任国君

焬公:名熙 宋国第六任国君 被鲋祀诛杀

第卅八世

厉公:名鲋祀 湣公之子 宋国第七任国君

缗公庶长子因不服叔父炀公熙继位杀熙欲立太子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鲋祀於是自立史称为宋厉公封弗父何于栗(今夏邑)任宋国国卿

费父何:湣公之子 宋大夫 弗父何是孔子之远祖

第卅九世

嫠公:名举 厉公之子 宋之诸侯

宋国第八任国君嫠公二十八年(公元前八五九年至公元前八三一年)举崩子覵立

第四十世

惠公:名覵宋国第九任国君《十二诸侯年表》载三十一年(公元前八三0年至公元前八00年)宋惠公薨葬于商丘

第四十一世

哀公:名史逸 宋之诸侯宋国第十任国君在位仅一年崩子撝公继位

四十二世

戴公:名撝 宋国第十一任国君 称宋戴撝公为戴姓第一世始祖

戴姓聚集地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居豫南、江浙、山东等地的。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如西汉时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

又如东汉时的戴就为上虞(今属浙江)人,戴宏、戴封均为刚(今山东宁阳县北)人。唐初,戴氏开始入闽。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近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清代初年时,广东焦岭县一支戴氏后裔迁往台湾屏东,其后分布于高雄、桃园、新竹等地。

戴姓是台湾的一个大姓位居第五十二位。主要集中在新竹、嘉义和台南,在台北和南投也有不少。台湾戴姓的始祖是清代雍下年间从福建来的。最初到达现在的苗栗县大甲镇孟春里开基,然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以有来自嘉应州的戴姓入垦今苗栗镇;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则有泉州人戴南仁入垦今新竹县关西镇新富里开垦等等。此后,又有戴氏族人迁往海外。

1世,造父擅长驾马车,帮助周穆王平息徐偃王叛乱有功,于公元前950年左右,赐封邑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从此,造父及子孙,以封邑为赵氏。

2世 叔观(宜父)

3世 赵璋(仲父)

4世 赵登(季父)

5世 尔成(公仲)

6世 赵高

7世,奄父名公仲,是造父下传六世孙,周宣王时伐戎为卿。生叔带。

8世,叔带,周幽王失败后,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投奔晋国,为晋文侯卿。

9世 赵麟 叔带生赵麟(守仁)

10世 子丰(知义)

11世 赵射(慧明)

12世 赵壮(公明),公明是叔带下传四世孙。生二子,有共孟,赵夙。战国末年,史官编著《世本》记载:“公明生共孟和赵夙,赵夙生赵衰。”

13世,赵夙是叔带下传五世孙。在晋献公时为将,赐采邑于耿(今山西河津县汾水南岸)。生赵衰。

14世,赵衰(——公元前622年)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赵成季,孟子余。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并助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春秋时晋国的卿。由于拥立晋文公有功,赐封地原(今河南济原县北)。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生赵盾。

15世,赵盾,即赵宣子,字宣孟,春秋时晋国执政正卿。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任中军元帅,独揽朝政十多年。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生赵朔。

16世,赵朔为下军元帅,娶妻庄姬。因晋权臣屠贾之谋,赵盾全家被杀。得韩厥庇护,门客孙杵臼舍死,程婴舍子相救,将赵朔遗腹子,隐匿在山西忻州孟山,又名程侯山抚养成人,名叫赵武,报仇诛屠族。这就是历史上“赵氏孤儿”的悲惨故事。

17世,赵武(?——公元前541年),即赵文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历任新军,上军之将。晋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任晋国卿,代屠岸贾职,拜为司寇。生赵成。

18世,赵成,名景叔,即赵景子,生赵鞅。

19世,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年,晋国的卿。在晋卿内讧中,打败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袭击护送粮饷给范氏的郑兵,扩大封地,奠定了此后建立赵国的基础。生赵毋恤。

20世,赵毋恤,又称赵无恤,即赵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死后,其弟赵嘉即赵桓子自立为君前424年――前424年在位。兄赵伯鲁,弟赵桓子。赵襄子兄赵伯鲁生赵周(代成君)。赵简子选继承人,选择了个人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赵襄子为继承人,而资质平庸的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

21世 赵周(代成君)生赵浣。嫡长子赵伯鲁就没能当上继承人,赵襄子一直耿耿于坏,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继承时,并不考虑自己的儿子,而选伯鲁的儿子赵周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有意栽培赵周。赵襄子在灭掉代国以后,立即任命赵周为代君。

22世,赵浣,即赵献子。生烈侯赵籍。

23世,赵籍(前408年――前400年,赵烈侯,正式建赵国),是战国七雄赵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晋阳(今太原),后迁邯郸,与韩、魏三分晋地即周安王三十六年(前376年)赵、韩、魏“三家分晋”。生武侯 赵□。

24世 赵武侯 赵□ 在位13年 (前399年――前387年)武侯生赵章

25世,赵章,生成侯赵种。

26世,赵种,生肃侯,赵语。

27世,赵语,生武灵王赵雍。

28世,赵雍,是赵国第五位国君,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队伍,扩大疆界,国力大增。生惠文王赵河。

29世,赵河,公元前288年联合齐、燕、韩、魏五国攻秦,迫使秦国“完璧归赵”生赵孝成王赵丹。

30世,赵丹,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为秦所大败。公元前245年赵丹卒。由子赵偃继位。

31世,赵偃是为悼襄王。生赵嘉、赵迁。

32世,赵嘉、赵迁。悼襄王在位九年(公元前236年)卒。由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28年,秦军长躯直入,破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流放到河南房县。赵国大臣又拥立赵嘉为代王,都于代城(今河北蔚县西南)。公元前222年,秦军继续大举攻赵国亡。赵嘉生成志。

33世,赵成志,生安上。

34世,赵安上,生成宁。

35世,赵成宁,生庆余。

36世,赵庆余,生乾德王赵歇。

37世 赵歇,生承先。

38世 赵承先,生圣寿

39世 赵圣寿,生赵过

40世 赵过在汉武帝末,任搜粟都尉,改进耕耘工具,创造三脚楼,提倡代田法,促进了农业发展。生臣达。

41世,赵臣达为司马,生广汉。

42世,赵广汉(?——前65年)字子都,汉宣帝时,任颖川太守,曾诛杀豪强原氏,褚氏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被任命为京都行政最高长官—京兆尹,执法不避权贵,后被杀,生赵充国。

43世,赵充国(前137年——52年),字翁孙,甘肃天水人。西汉大将,宣帝封营平侯。自天水迁长安,后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甘露二年(前52年),以86岁高龄谢世,谥号壮侯。墓存甘肃清水县城外西北隅李家村。生赵景。

44世,赵景,生国忠。

45世,赵国忠,生赵朋。

46世,赵朋与霍洪称三辅豪杰,生赵熹。

47世,赵熹,字伯阳,光武时任平原太守,生,赵纲。

48世,赵纲,生赵春。

49世,赵春,生明德。

50世,赵明德,生景禄。

51世,赵景禄,生可仕。

52世,赵可仕,生四子,有赵典,赵同,赵荀,赵昱(yu育)。

53世,赵典,生良辅。

54世,赵良辅,生赵云,

55世,赵云(?——229年)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字子龙,东汉大将军,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备败长坂,云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威震四方。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将军.并从取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公元229年逝世,墓存四川大邑县城东银屏山,生赵统,赵广。

56世,赵统,虎贲将军,生国威。赵广,虎牙将军。嗣裔落籍四川顺庆,保宁(今南充、西充、南部、广元等地)各地均有祠,子孙繁衍甚多。

57世,赵国威,生成之。

58世,赵成之,生赵正。

59世,赵正,任武略将军,生赵崇。

60世,赵崇为营卫司马,生赵整。

61世,赵整,生一扬。

62世,赵一扬,生相贤。

63世,赵相贤,生百福。

64世,赵百福,生赵华。

65世,赵华,生洪恩。

66世,赵洪恩,为唐参将,生明伦。

67世。赵明伦,生国弼。

68世,赵国弼,生大德。

69世,赵大德,为司户。生维翰。

70世,赵维翰封卫国候,生坤方。

71世,赵坤方,生存幼。

72世,赵存幼,长庆元年进士,太和中为兴元节度使,兵乱被害澶州,生家庆。

73世,赵家庆,生腾蛟。

74世,赵腾蛟,生桂才。

75世,赵桂才,生赵明。

76世,赵明,生宏通。

77世,赵宏通,生世守。

78世,赵世守,生有德。

79世,赵有德,为太原守。生天锦。

80世,赵天锦居解梁。生赵风。

81世,赵风为唐大臣,生赵眺。

82世,赵眺,幽州都县令。生天德、天禄。

83世,赵天德,又名赵挺,唐封御史中丞相,生启圣,

84世,赵启圣,又名赵敬,历营、蓟、涿三州刺史,生弘殷。

85世,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禁军统领、汉护圣都指挥使(乾佑中),周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广顺末),右厢都指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生匡胤,匡义,匡美。

86世,赵匡胤,建立宋朝,为太祖。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kǎo gǔ fā jué yǔ yī yào

2 概述

在考古发掘中,往往会发现一部分与医学卫生有关的史料和实物。在中国医学史上,如旧题南齐·褚澄编的《褚氏遗书》,即唐人从褚氏椁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可谓我国医学考古之较早者。本世纪初,有不少医学考古珍品被发现,如敦煌出土的卷子本中,据考有六十二种医书,其中有《张仲景五脏论》、《平脉略例》、《本草经集注》、《食疗本草》、《新修本草》等等,都是从未见传世或传世甚少的医书; 又如1907年和1916年在敦煌出土的简牍《流沙坠简》、《居延汉简甲编》等,也与医学有关。建国三十多年来,考古发掘有很大的进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马王堆的女尸等,都曾使世界科技史界震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医药文物,为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物史料,有助于澄清古代医学的某些问题。

(1) 出土与卫生有关的实物史料: 1958年在郑州二里岗出土的商代遗址中,发现在城垣建筑之外,有烧制陶器的工场、制骨器工场和炼铜工场多处。表明了当时的人民已知这些烧炼工场的气烟是有害人民健康的,所以都将之设在居民区之外,这种城市规划是很合乎现代卫生学要求的。1965年,在韩都新郑故城发掘出地下建筑及冷藏井,冷藏井主要是贮藏食品的,是古代人民在夏季贮藏食物以免腐败变质的设备。1977年,在登封战国阳城遗址内发掘出陶水管道,据研究是作为输水管道用的,且有贮水池和输水管道的一整套设施,特别在贮水池和输水管道间,还设有开关用的“阀门坑”,其结构很象现代城市中的“自来水”设施。据阳城内调查得知,这种贮水和输水设施还有不少,结合河南偃师二里头商宫遗址,郑州商代二里岗遗址等发现的排水用地下陶水管来看,说明了我国早在商代已很重视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城市中饮水卫生及废水排除的处理,对于研究我国城市用水发展史,也是有价值的资料。1981年在广西钦州隋唐墓中,1982年在广东揭阳南朝墓中,1983年在浙江金华西晋墓,1984年在河南偃师唐墓与镇江东吴、西晋墓中,都出土了唾壶,表明当时已有不随地唾痰和普遍使用唾壶的良好卫生习惯。

此外,在辽宁、内蒙古、北京等省市多次发现辽代火葬墓;在黑龙江、北京、山西等地发现金代火葬墓;元代火葬墓除福建和元上都等地有发现外,主要在云南省发现较多;明代火葬墓在剑川、大理、宾川等地区发现较多,其他地方较少。从以上不完全资料来看,在宋元时期,我国曾有一段盛行火葬的历史。火葬在诸种葬法中最卫生,病原菌和其他细菌及它的芽胞等,在火化过程中可以死净,这在卫生学中也是一值得重视的史料。

(2) 出土的医学简牍、帛书和书籍: 1973年冬至1974年春,在长沙马王堆继1972年发掘之一号汉墓后,又发掘了二号汉墓和三号汉墓,由此获得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关于医学方面的资料,主要是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和竹木简。经整理,按内容定名的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竹木简中的医书,定名为《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据考证,马王堆三号墓主是西汉初期被封为轪侯的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儿子,二世轪侯利豨的兄弟,死于公元前168年。因此出土帛书的抄写时间当早于公元前168年是可以肯定的。这对于我们研究西汉初期及西汉以前的中国古代医学是有极大意义的。其中《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早方书,有说为最早的外科专著(参见“《马王堆汉墓医书》”条)。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初步推断是属东汉早期的墓) 出土了与医药有关的简牍九十二枚,计简七十八枚,牍十四枚,定名为《治百病方》。这批简牍是一份很珍贵的医疗记录资料,其中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医方三十余个,范围涉及内、外、妇科等疾病,每一方均详细地记载了病名、病状、药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间以及各种不同的用药方式,方中所列药物近一百味,其中69种见于《神农本草经》,十一种见于《名医别录》,另外二十种不见于上列本草。同时还记述了针灸穴位,刺疗禁忌等,是我国古代医家长期实践的经验结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的医药水平,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医药史提供了依据。其中有一木牍不仅写有各种药物的名称,而且列出药物的价值,这反映了当时医药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而存在于社会上。

比较上述二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治百病方》,在条文所列方名、病名、症状、药物名称、分量、冶合和服药等各方面,《治百病方》均较《五十二病方》明确和具体,但《治百病方》比张仲景的《伤寒论》又朴素得多,所以《治百病方》反映了西汉向东汉过渡时期的医疗水平。

此外发现的医书有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的杜相墓(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出土的《针经》残卷,存墨书十行,记载有某些疾病的针治穴位,如“丈夫失精中极”、“呕血上气神门”等,及同墓出土上元元年(676年)文书中记载的治疗牛病医方,反映了唐代东疆地区的医药情况与内地相仿。1981年在山东滕县金代苏瑀墓出土了一医书之残卷,为木版印刷之书籍,记载了治痛风疳气、走马牙疳等。1972年还在甘肃武威张义公社的小西沟岘发现一批西夏文物的印本和写本,其中有用西夏文字写的药方残页,其中治疗冷病所用药物很有地方特色,证明文献上有关于西夏“病者不用医药”的记载是不确切的。

(3) 出土的医疗器具、药物和其他:1973年和1977年两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锥、石刀等,据分析可能与医疗有关,而出土之动植物如穿山甲、芡实等,都是后来见于着录和至今仍常用的中药。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还出土了大麻的果实,这就把大麻的栽培史追溯到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并说明黄河流域是大麻的起源和栽培中心之一。大麻是后世用作麻醉的药物之一。1973年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房址和文化层中出土了桃仁、郁李仁两种种子中药,在藁城十四号墓中出土了石镰,经研究实为我国考古中发现的最早的一件古代医疗器具砭镰,是外科手术刀的雏型。在此之前,曾在河北易县战国墓中曾发现陶砭,河南新郑古城遗址中发现石针状砭石及其后在云南的南宋宝塔基下发现凿状磨制砭石。

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了两座西汉墓(中山王刘胜及其妻子之墓),两墓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丰富,在考古工作中是少见的。与医药密切有关的文物有“医工盆”和医针。“医工盆”是一件口径为276厘米的铜盆,盆沿和盆身刻有“医工”字样,盆口和盆底有两处曾经加以修补(且都是着力处),可见此盆使用时间已很久,据研究可能用它隔水蒸过药物,以及用它调和药粉打坨制造过药丸,是一件医工专用的器具。证明早在两千年前,制药技术已有很大进步。医针共有九枚,其中四枚是金针,五枚是银针。针细长,长度为65~69厘米不等,上端做成方柱形的柄,宽02厘米,比针身略粗,柄上有一小孔,针尖有的尖锐,有的稍钝,有的呈圆卵状,有的为三棱形。据研究,其中有锋针、毫针、鍉针、员针等(有些因残旧而不能辨),除员针外,都是金针。说明当时医家已针对不同病证的需要,应用不同的针具进行治疗。刘胜墓中还出土有药锅、滤药器、铜药匙,灌药器等多种。

1972年,在山东巨野西汉墓出土随葬物中,发现了药匙四件,丸药150余粒及粉状药物等。据研究为丹药或五石散,也有认为是治病强身的矿物性药品代赫石、赤石脂或禹余粮等多种药物的混合物,此外有药石如石英、垩土、滑石、方解石、文石、寒水石、蚌壳等,反映了汉代炼丹术的盛行。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随葬物中有药石辰砂、铅块、紫水晶、硫磺和孔雀石,代表五色,总量有数公斤,配备有药具铜杵、铁杵和铜臼。这些药石和药具,表明南越王国统治者迷信长生、幻想升仙的思想也同汉朝贵族一样。

1970年,在陜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两瓮唐代窖藏文物,其中有许多金银医用器物和金石药品。据研究属制药工具的有玉杵与玛瑙臼、单流金锅、单流折柄银铛、银锅、银制石榴罐等,贮藏药物及服药器具如金银盆及壶、杯瓿等。药物有丹砂、石钟乳、白石英、紫石英、珊瑚、金屑与金箔、密陀僧、琥珀和颇黎,可见至唐代,炼丹服石的风气仍有沿续。更有意义的是石榴罐的出现。据考证石榴罐是当时用的蒸馏器,从而支持了我国早在唐代已使用蒸馏器的观点。

出土的药物尚有马王堆一号墓发现的九种药材,有桂、花椒、杜衡、辛荑、佩兰、藁本、茅香、高良姜和姜,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好的一批药物标本。陜西韩城东汉墓出土了薄荷、薏苡实和枣核,薄荷是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唐本草》中,所以薄荷记入本草是在唐初,而韩城出土薄荷,说明我国人民早在汉代已经认识并使用了薄荷,而薏苡、枣子则作为营养补品,这也对我国养生史和古代食品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新疆吐鲁番古墓中还出土了唐代中成药威蕤丸及墨书之服法说明,反映了唐代东疆地区的医药情况与内地相仿。1974年泉州湾出土宋代海船一艘,船舱中有降真香、檀香、沉香等大量香料木,未经脱水重达四千多斤,此外还有胡椒、槟榔、乳香、龙涎香、玳瑁等,反映了宋代应用香药风气之盛况,而这些药品产地在今印尼、柬埔寨、越南、阿拉伯半岛甚至非洲等国家,这也是中外医药交流之宝贵资料。

明代的医疗器具也有发现。1974年在江苏江阴长泾公社一明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明代医疗器具,如有铁柳叶形外科刀,已和现代手术刀相近;瓷淋洗壶,和现代眼科玻璃洗壶相似。在华士公社一明代合葬墓,出土了一“圆锥形银丝罩”,从其放置于男尸大腿骨和盆骨之间,推测死者生前患疝气,其使用银托罩与现代戴疝气托作用相同,是一种辅助医疗器具。

其他出土之有关医史文物有1965至1977年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拆除明代北京城墙的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残石五方,刻有“手太阴肺经”等经脉腧穴名称部位,是研究针灸史和宋代医学的重要文物。又从考古发掘的古墓中出土了不少古尸,特别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是古人把医药、卫生、防腐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解剖证明此人生前还患过血吸虫病,推测可能是由于胆石症的胆绞痛诱发冠心病突然发作以致心肌梗塞而死亡。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男尸,解剖见到有胸膜炎、心包炎和胆囊炎等病变遗留,肝中检出较多血吸虫卵和肝吸虫卵,肠内有人鞭虫卵等。血吸虫卵出现于上述两具尸体,说明二千年前我国两湖地区曾有血吸虫病流行。对出土古尸的研究,将对古代防腐技术、古人疾病种类及地方病、流行病等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褚衍全

褚衍全,现年57岁,主治中医师,医德高尚,技术高超,在治疗中医内、妇科及风湿、骨关节病、地甲病等方面很有建树。曾受过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曾担任县人大代表,医院院长,卫生局医政。曾荣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二项,一等奖一项,省科技成果奖一项,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技术金奖一项。曾在1990年给周恩来总理时代国务院副秘书长郑思远先生看过病,对其治疗效果十分满意,郑秘书长书写一幅字画,赠予留念。现在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工作。

褚衍训

现年53岁,主治中医师,医德高尚,技术精湛,诚朴逊和,现在郓城县南赵楼乡医院行医三十年。

褚福东

褚福东,现年33岁,主治中医师,在廊坊市东方风湿骨质增生病研究所工作,任所长,该所是在1995年10月经河北省廊坊市科委等有关部门批准创办成立的。应用祖传秘方《风湿痹痛灵》及《消骨増灵》临床治疗风湿、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曾荣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省科技成果奖一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技术金奖一项。并被载入《中医综合医学》《中国技术成果大全》等文献。2001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命名本所为《河北省科技企业》。

二00二年二月整理

山褚读shān zhǔ。

褚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部首:衤。笔画:13。笔顺:点、横撇、竖、撇、点、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

基础释义:姓。1、丝绵。2、在衣服里铺丝绵。3、口袋。

褚氏,子姓,殷后,宋共公时名为子石者为褚师,遂以褚师为氏,后世略去师,遂为褚氏,卫国大夫褚师圃也为褚师氏,此说出自郑樵《通志氏族略》。

清人陈廷炜根据《左传》“王宿于褚氏”,《后汉书·郡国志》“洛阳有褚氏聚”的记载,认为大约周有褚地,居之者以为氏,望出河南。

得姓始祖

子段。据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载,春秋时,宋国宋共公子段,字子石,受封于褚地(今河南省洛阳市),由于品德高尚,被人尊称为“褚师”。“褚师”本为掌管市场的官员,又叫“市令”。

春秋时期,宋国,卫国,郑国都设置褚师之官。子段的后代子孙以“褚师”称号为荣,于是,有的就以“褚”为姓,称为褚氏。故褚氏后人多奉子段为褚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25位,人口约四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褚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褚姓无论得之以采地为氏,还是由褚师之官职而来,均源出于今河南省境,因宋都在今河南商丘,郑都在今河南新郑,卫都在今河南淇县。

历战国而秦,褚姓有一支迁往山东,如西汉有褚大,官至梁相,乃兰陵(今山东枣庄)人;有一支徙居颍川,如博士褚少孙,乃颍川人,寄居沛(今江苏沛县)。

《后汉书·郡国志》载有:“雒阳有褚氏聚”。表明东汉时褚姓仍以祖居地为其繁衍的中心,是故后世褚姓有以河南为其郡望堂号的。

戴氏族谱

戴氏宗谱序 戴氏出殷汤之后,国于宋,有谥戴公者。子孙因以为氏。初殷后得者十人,殷氏、汤氏、宋氏、孔氏、华氏、肃氏、林氏、褚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