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将领、汝南侯梅思祖简介,梅思祖后代分布在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4收藏

明朝开国将领、汝南侯梅思祖简介,梅思祖后代分布在那?,第1张

人物生平 几归几叛

梅思祖最初是元朝的义兵元帅,后来投靠了红巾军领袖刘福通,王保保将他的父亲剁成肉酱。不久,梅思祖又背叛刘福通,归附了张士诚,被委任为中书左丞,镇守淮安。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徐达兵临城下,梅思祖献上泗州迎降,张士诚于是杀死了他的几位兄弟。梅思祖被押送到建康,朱元璋说:“你们现在来投靠我,一点都没有对旧主 (张士诚) 的想法吗?”梅思祖答道:“如今天下大乱,我等自当跟随豪杰,主上 (朱元璋) 犹如出现在昏暗天空中的一轮明日,我们怎么敢造反呢?”朱元璋说:“你确实了解我啊。“遂升梅思祖为大都督府副使。八月,随大军征伐张士诚,征讨浙西。十月,攻克升山水寨,降服吴将吕珍。十一月,攻克湖州,包围平江,皆立战功。

从征天下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攻克平江,平定张士诚政权,升任浙江行省右丞、阶资善大夫。十月,随大将军徐达北伐元朝,攻克山东、祁州等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先后随军攻克汴梁、洛阳、陕州、潼关。回师巡行河北,兵至卫辉,元朝守将平章龙二弃城逃向彰德,梅思祖派兵追杀,龙二又丢下彰德逃跑,于是攻占彰德,并派兵镇守。接着平定了北平尚未攻下的州郡。

洪武二年(1369年),随军平定山西、河北、陕西,随军攻克奉元、凤翔、平凉、巩昌四郡。八月,率领部队攻克州,俘获元朝参政毛贵等三十人,送与徐达,皆被斩。十二月,中原平定,被赐予白金十斤、文币十五袭。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随大军在定西击败王保保,回师秦州,又随军攻破略阳,占领沔州、兴元。十一月,随大军回师,朱元璋论功封为汝南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食禄九百石,允世袭。

洪武四年(1371年),随傅友德南征明夏,梅思祖率兵到重庆,遂攻克。

洪武五年(1372年),随冯胜征讨甘肃,奉命巡视山、陕、辽东城池。

洪武七年(1374年),奉命前往北平处理事务、练兵,处理完后回南京。

洪武十年(1377年),奉命前往济南、青州检阅兵马。

洪武十一年(1378年)九月,因为和陆仲亨受朱元璋征召却没有按期到达被停一年俸禄。

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的首领造反,梅思祖奉命担任征南副将军,随江夏侯周德兴领军前往平定。

晚年善终

洪武十五年(1382年),随傅友德平定云南,设置贵州都司,梅思祖担任都指挥使。二月,设置云南布政使司,改任布政使司事,和平章潘元明镇守云南。梅思祖善于安抚百姓,云南百姓都安居乐业。同年十月去世,赐葬于钟山之北。

人物成就

梅思祖投靠朱元璋以来,参与了平定张士诚,北伐元朝,南征明夏的战役,为明王朝的建立和疆域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洪武十四年(1381年),率军平定少数民族造反。洪武十五年(1382年),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留守,安抚百姓有功,为明王朝初期边疆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人物评价

《明史》:诸将当草昧之际,上观天命,委心明主,战胜攻取,克建殊勋,皆一时之智勇也。及海内宁谧,乃名隶党籍,或追论,或身坐,鲜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明太祖实录》:思祖善抚辑,民夷安之至。

朱睦楔:马援有言:匪独,君择臣,臣亦择君。当元季,四海鼎沸,豪杰并起,汝南乃能鉴机审势,率众来归,非凡夫浅人所可窥测也。卒从诸将建封侯之业,安反侧之夷,芳垂竹帛,庆延支庶。智矣哉,智矣哉!

亲属成员

子 :梅义,辽东都指挥使,坐胡惟庸案被杀全家。

从子 :梅殷,驸马都尉。

人物轶事

明太祖大封功臣时,认为有七个人在天下形势未明时没有采取观望态度而主动归附,因此将七人都封为侯爵。这七个人是韩政、曹良臣、杨、陆聚、梅思祖、黄彬、胡美。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国朝献征录》

要说中国 历史 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非朱元璋莫属。秦始皇嬴政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已是秦王;晋武帝司马炎是靠爷爷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他打下的基础才坐上皇位的;出自关陇贵族世家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期就已是显赫一时的外戚;唐高祖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兄;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后周禁军将领;元、清两代则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入主中原。

纵观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之中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开国皇帝是出身布衣平民。如果非要拿刘邦和朱元璋比,那么无疑是朱元璋的起点更低:刘邦好歹还当过泗水亭长;朱元璋最落魄时甚至当过乞丐。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这位中国 历史 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在应天府(今天的南京)登基称帝,由此开创了传承十六帝、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不含南明在内)。

朱元璋称帝后对待开国功臣和对待自己的家人以及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态度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公元1370年朱元璋对当年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人、武将论功行赏时一共册封了34位开国功臣。这其中李善长、冯胜、朱亮祖、傅友德、蓝玉等14人被明确记载系朱元璋所杀,而在民间野史中刘伯温、徐达等人之死也与朱元璋有一定关系。当然这些人的死也不能完全一概而论。

比如朱亮祖镇守广东期间勾结当地豪强为非作歹可谓是死有余辜;开国名将蓝玉尽管战功赫赫,但他居功自傲也可以说咎由自取;李善长是因为卷入胡惟庸案被株连的,不过他的罪名都是单凭口说,事实上并没直接证据表明李善长有谋反的行为,所以李善长案实际上是朱元璋清除功臣的一种手段。不过在明朝初期所有开国功臣中死得最冤的可能还是傅友德。

蓝玉案发后傅友德因为跟蓝玉走得近而被朱元璋猜忌。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参加一个大型宴会。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门口的那个守卫者没按规定佩带剑囊。当时朱元璋就很生气,但却并没当场发作。这个守卫者不是别人,正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在大宴文武百官的宴会上朱元璋忽然说起对傅友德儿子傅让有些不满。

傅友德赶紧起身告罪,朱元璋责备傅友德不敬。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命傅友德提取二子首级谢罪,不大一会儿之后傅友德果然提着两儿子的头颅来到朱元璋的面前。这时朱元璋却说:“你怎么忍心?”傅友德说:“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说完就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当即暴怒不已的朱元璋下令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傅家的悲剧其实更多是朱元璋的猜忌心所致。

朱元璋对功臣的态度一向是用归用、赏归赏,可一旦觉得对自己有威胁时就会痛下杀手。这种威胁并不一定是指确实有谋反之心,而是朱元璋觉得这个人有谋反的实力即可。偏偏朱元璋又是一个猜忌心很重的人,所以开国功臣们往往动辄得咎。被朱元璋所杀的开国功臣中有行为不轨者、有居功自傲者,然而同样也有不少死于株连乃至可能纯粹是死于朱元璋的猜忌心者。

相比之下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家人和那些在自己落魄时帮助过自己的人可就完全是另一种态度了。当初朱元璋的父母去世时无钱安葬,后来一个名叫刘继祖的地主把自家的一块地送给朱家当墓地。朱元璋称帝时刘继祖已去世,于是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还让刘继祖的子孙后代世袭爵位、享受俸禄待遇。刘家子孙所享受的俸禄待遇一直维持到了明朝灭亡为止。

事实上朱元璋安葬父母时最先想到的不是找刘继祖,而是找到了当地另一个姓刘的地主刘德。这个刘德和刘继祖是同族兄弟,然而为人处事却大相径庭。朱元璋曾给刘德家放牛7年,所以他一开始想到是找这位老东家帮忙,结果却被刘德一番斥责后赶走了,后来看不下去的刘继祖出手帮了朱元璋一把。朱元璋称帝后封赏了刘继祖的后人,同时也并没为难刘德,反而还赏赐了刘德30亩田地。

关于朱元璋没报复刘德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是看在刘德的兄长刘继祖帮过自己的份上;有人说是不想给天下人留下一个公报私仇的小气样;也有人说可能两方面的原因兼而有之。刘德作为一个乡下土财主根本不可能对朱元璋的统治构成威胁,杀了他只会损自己的形象,所以朱元璋并没对刘德进行打击报复。朱元璋其实是一个恩怨很分明的人:他对有恩于之人从来都是知恩图报的。

朱元璋对刘德这种有冤有仇的人其实也是牢记于心的,只不过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对其网开一面而已。朱元璋的底线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对自己有威胁,否则无论你是谁都得死;反之如果是没威胁的人,即使以前得罪过自己也可以网开一面。朱元璋称帝后对待自己家人的态度也很能体现他这种恩怨分明的个性。朱元璋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可在他称帝时这些人早已不在人世。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最基本的套路就是追尊自己的祖先也成为皇帝。朱元璋作为中国 历史 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更是有着强烈的光宗耀祖心理。嬴政、司马炎、杨坚、李渊这些贵族出身的开国皇帝都有家谱清晰记载自家祖先的世纪,相比之下朱元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考证到自己高祖父的确切信息。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刚举行完登基仪式就立刻奉玉宝玉册到太庙追尊四代先祖为皇帝皇后。

朱元璋的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玄皇帝(庙号德祖),其妻胡氏追尊为玄皇后;朱元璋的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恒皇帝(庙号懿祖),其妻侯氏追尊为恒皇后;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裕皇帝(庙号熙祖),其妻王氏追尊为裕皇后;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被追尊为淳皇帝(庙号仁祖),母亲陈氏被追尊淳皇后。朱元璋的外公被追封为杨王,外婆追封为杨王夫人。

除了这些祖先长辈们被追封外朱元璋同样追封了同辈的哥哥姐姐们:大哥朱重四追封为南昌王;二哥朱重六追封为盱眙王;三哥朱重七追封为临淮王;三嫂刘氏追封为临淮王夫人;大姐王朱氏追封为太原长公主;大姐夫王七一追封为驸马都尉;二姐李朱氏追封为陇西长公主;堂兄朱重一追封为霍丘王;堂兄朱重二追封为下蔡王;堂兄朱重三追封为安丰王;堂兄朱重五追封为蒙城王。

对已故之人要风光追封,对还在世的亲人自然更加不能亏待。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生前和妻子王氏生育有一子一女。朱重四后王氏带着两个孩子在乱世之中顽强生活了下来。至正十三年(1353年)前后王氏带着儿子、女儿找到了已成为红巾军头领的朱元璋。当时朱元璋还没自己的孩子。朱元璋妻子马氏(后来的马皇后)就把侄子、侄女带在身边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抚养。

侄子朱文正后来被朱元璋任命为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洪都之战后朱文正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所以就打算投靠张士诚。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就把朱文正软禁了起来。朱元璋的本以是想将朱文正处死的,但马皇后开导他说:“咱大哥就这么一个儿子,你能忍心杀他?”在马皇后的劝阻之下朱元璋最终决定不杀朱文正。不过性情刚强的朱文正在被软禁后不久就抑郁而终了。

朱元璋并没因为朱文正打算叛变投敌的行为而牵连其家人。明朝建立后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在明朝的制度体系下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封亲王,所以靖江王在级别上只是郡王,但由始至终一直享受的是亲王待遇。这在明朝是独一份的另类存在。朱守谦受封靖江王后并没对朱元璋感恩戴德,反而多次公然对朱元璋口吐怨言。一开始朱元璋并没与他计较。

后来朱守谦作诗讥刺引古牵今,结果把事情闹得很严重。忍无可忍的朱元璋就将其禁锢于凤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守谦于囚禁地去世后朱元璋觉得不能让大哥一脉绝嗣,于是封朱守谦之子、自己的曾侄孙朱赞仪为靖江王,还安排他拜访晋王、燕王、周王等十三藩王。朱元璋想让朱赞仪多跟本家亲戚交往,从而拉进朱家子弟之间的亲情。此后靖江王一脉与明王朝相始终。

朱元璋的大姐在他小的时候就已嫁人。嫁人后的大姐一心一意扑到了丈夫家的事情中,很少会再管娘家人的死活。当朱元璋一家吃不上饭时大姐也没想过接济点吃的给朱元璋等人,父母都去世后大姐也从没想过要对当时年幼的朱元璋照料一二。后来朱元璋参加起义后有一次被官府追杀时想去大姐躲避,结果大姐想都没想就把朱元璋拒之门外。大姐的这次拒绝险些导致朱元璋死在官府手下。

我们在前面已反复提及朱元璋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朱元璋称帝后给其他已去世的哥哥姐姐以及他们的后人都封了爵位,却唯独从来不提大姐和大姐夫。朱元璋在与人交谈时候从来都是把二姐奉为大姐看待,其实他不是很想承认自己还有个大姐。比朱元璋大十岁的二姐早年嫁给了泗州盱眙人李贞。二姐、二姐夫一家对朱元璋的态度恰恰和大姐、大姐夫一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元璋的幼年时代过的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那时二姐夫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因此朱元璋便没少受到李贞和二姐的接济。朱元璋的二姐和李贞生育有一个儿子李文忠。1351年朱元璋的二姐去世后李贞带着李文忠前来投奔朱元璋。据说一路上历经艰辛的李贞、李文忠父子差点被饿死。朱元璋见到李贞和李文忠时抱着两人哭得稀里哗啦。朱元璋为了感谢二姐和二姐夫早年的照顾就把李文忠交给马皇后抚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第一时间追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同时封仍在世的二姐夫李贞为侯爵。洪武二年(1369年)李文忠随徐达、常遇春攻破元上都后被封为曹国公。考虑到身为儿子的李文忠已是公爵,所以朱元璋又把李文忠的父亲李贞晋升为公爵。李贞知道自己受到恩宠完全是因为早年对朱元璋接济之恩。李贞本着无功不受禄的理性认识始终表现得极为谦逊。

朱元璋赏赐给李贞绫罗绸缎,可他一般都不会穿如此华丽的衣服。李贞的衣服穿破了一定要缝补好再穿,吃饭也是只求适口即可。李贞经常向晚辈传授当年有多苦,所以现在富贵了也绝不能忘本。李贞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令朱元璋对他更是格外关照:不仅让他不用上朝,还特准他穿五爪金龙袍,在拜见自己时不用称名字。李贞年纪大了之后行动不便,于是朱元璋就把皇城内城的一套房子赐给了他。

洪武十年(1378年)李贞病重,朱元璋亲自赶到李贞家里慰问并安排御医。李贞去世后朱元璋为其“辍朝三日”,追封其为“陇西王”,赠“三世皆王爵”。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和谋叛的罪名处死了丞相胡惟庸。这时有心清洗功臣集团的朱元璋故意想将案情扩大化处理,以致于一时间竟有多大上万人被牵连治罪。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李文忠一连上了三道奏折劝谏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

勃然大怒的朱元璋竟在朝堂上扬言要杀了李文忠。马皇后听说后找到朱元璋说:“你老朱一家几十口早已死没人了,只剩下文忠一个至亲。这孩子打小养在咱们身边,几乎和自己的孩子无异。你现在居然扬言要杀他?你怎能如此狠心!”在马皇后的劝谏下朱元璋赦免了李文忠的死罪,但还是将其削去官职、幽闭在家。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次年李文忠也病重,然后就稀里糊涂死掉了。

李文忠之死至今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案。李文忠死后朱元璋把给李文忠看病的御医全都杀了。关于这件事存在两种解读:一是认为朱元璋怪这些御医们没能治好李文忠的病;二是认为李文忠之死有可能就是朱元璋授意的,所以事成之后需要杀人灭口。无论李文忠之死是不是朱元璋授意,但朱元璋对李文忠动过杀心却是事实。如果不是马皇后的劝谏,那么李文忠也许早就死了。

恩怨分明的朱元璋对自己的家人以及像刘继祖这种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向是很厚道的,然而唯独对朱文正、李文忠两人曾动过杀心。朱文正、李文忠尽管是朱元璋的侄子、外甥,可他们其实同样属于开国功臣集团。他们和朱元璋的其他家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实力对太子朱标的地位是存在一定威胁的。相比之下朱文正确实有叛变投敌的行为,而李文忠则完全只是因为被朱元璋猜忌而已。

李文忠死后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其为岐阳王。后来李文忠的爵位由儿子李景隆继承。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因开城迎降之功被朱棣重用,后来遭大臣弹劾而被朱棣夺爵圈进,到嘉靖十一年李文忠的六世孙李性复爵。李文忠生前回乡祭奠母亲(朱元璋二姐)后向朱元璋报告称大姨(朱元璋的大姐)仍葬在乱葬岗中。碍于情面的朱元璋这才勉强把他大姐封为了太原长公主、把大姐夫封为了驸马都尉。

不过朱元璋并没心情给大姐追改个名字,这导致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朱元璋的大姐到底叫什么。朱元璋和他的兄弟姐妹以及父辈、祖辈的原名都不大好听:百六、四九、初一、五四、重一、重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称帝后给自己的父亲改名为朱世珍,给大哥改名为朱兴隆,给二哥改名为朱兴盛,给三哥改名为朱兴祖,给二姐改名为朱佛女,唯独没给大姐改名字。

朱元璋甚至把二姐夫李贞的父亲、爷爷、曾爷爷全都追封为王爵,而大姐夫则只给了一个驸马名号。两相对比不难看出朱元璋对大姐一家和二姐一家的态度,这也再次印证了朱元璋恩怨分明的个性。朱元璋的二哥和三哥没有留下孩子,四位堂兄的儿子也都在早年夭折了,只有被封为蒙城王的朱重五留下了一个女儿。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册封大哥朱重四的女儿为福成公主、册封堂兄朱重五的女儿为庆阳公主。

庆阳公主只是朱元璋堂兄的女儿,福成公主也只是皇帝的侄女。按礼法制度只能册封为郡主。朱元璋打算册封两位公主时礼部的官员反馈道:福成公主和庆阳公主只是王爷之女,所以只能封为郡主;他们的丈夫也只能封为仪宾,而不能封为驸马。朱元璋念及自己的都已死光了,所以实在不忍心降夺侄女们的公主封号。最终他做了一个折中处理:两个侄女在俸禄待遇上参照郡主,但在封号上仍是公主。

虽然封建皇朝的皇帝大多把天下看作是家天下,不过有明一代对宗室子弟的优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朱元璋给明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 历史 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皇族子弟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不厚。朱元璋所制定的针对宗室子弟的优待条件在他那个年代还看不出什么问题,因为这时老朱家的人丁并不兴旺:朱元璋平辈的哥哥姐姐以及四个堂兄都在朱元璋称帝前就死了。

朱元璋称帝时的皇族宗室除了朱元璋自己一脉的子女就只剩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一脉、二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一脉以及两个侄女:大哥朱重四的女儿福成公主、堂兄朱重五的女儿庆阳公主。这就是老朱家的全部,远没明末那般庞大的宗室群体,所以这时朝廷的财政要供养这些人并不吃力。然而朱元璋在制定优厚的皇室子弟待遇时却低估了明朝皇室的人口增长速度。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朝廷奏报: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在这年8月已生育子女94名,从而一举刷新了朱姓皇族的生育纪录。洪武年间山西一省只有一位晋王,然而到了嘉靖年间山西全省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1851位。洪武年间的河南省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然而到了万历年间河南已有5000多个皇族后代。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皇族宗室实际上逐渐成为了明朝沉重的财政负担。

后来明朝为供养庞大的皇族宗室就把大量土地划为皇室直接经营的皇庄,从而引起了无地农民的反抗情绪。明朝末期面对农民起义军和关外清军的双重打击时崇祯皇帝已很难再拿出钱来发展军备了。崇祯曾试图向自己那些皇亲国戚们募集资金,然而这些皇亲国戚们一个个哭穷不给,最终崇祯只得通过加征辽饷、练饷、剿饷的方式筹措军费,然而这样做反而激起了民间更大的反抗情绪。

族谱介绍 据民国时期云南通海县《段氏宗支家谱》记载, 大理国开国皇帝为段思平末代皇帝为段兴智,共有22个皇帝, 大理国灭亡后,末代皇帝的弟弟的后代世袭大理城元帅, 世称大理总管,共有12个大理总管目前在云南昆明,四川成都, 云南通海县城,云南通海杨广镇都分布有大理国皇帝的后代 关于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的祖籍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来源于云南土著,另一种说法来源于甘肃武威。诸本《 南诏野史》称为云南土著。然而, 有些学者研究后认为云南段氏来源于云南土著的说法不可能成立。 极为普遍的说法是,段氏的先祖是甘肃武威人,为避难而南下, 段氏后代在云南土生土长就变成了白族。另据《段氏世家》记载:“ 云南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 段思平的先祖段俭魏是汉代武威太守段颖的后代”。 而段颖的远祖是段氏的始祖共叔段。 共叔段是周武王的第十四代子孙,也是黄帝的第三十三代子孙。 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于公元937年2月举行起兵, 起兵前在畇町王庙(亦称土主庙,位通海秀山公园三元宫后面) 许愿,后来果然很灵验。顺利攻取大理城,灭大义宁国, 建立大理国。作为杰出的白族首领和政治家, 他成功地领导了云南各族人民的起义,推翻了杨干贞的残暴统治, 使云南的社会制度从奴隶制度进入了封建制度, 推动了大理乃至全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宋淳佑四年(1244年)蒙古出兵临关,远征大理, 大理国王段祥兴派大将高禾出战,高禾在九河战死, 大宋派使节到大理凭吊。段祥兴去世后,子段兴智继位。 公元1235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领10万大军分兵三路进攻大理国。 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十月过大渡河,抵金沙江,用皮筏渡江, 到达今天的云南丽江,即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 忽必烈派使者到大理劝降。大理相国高太祥主张坚决抵抗, 杀了使者。忽必烈于12月进军龙首关,直逼大理城, 大理王段兴智、高太祥背城出战,惨遭大败。12月12日, 大理城被攻破,高太祥被斩于五华楼下,临死长叹:“段运不回, 天使其然,为臣殒首,盖其分也”。段智兴出逃, 次年春在宜良被俘虏,大理国灭亡。 元朝攻陷大理国后设大理城元帅府,封大理段氏后代为大理府元帅, 历史上称为大理总管,段氏代代世袭总管,共有12总管。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派大军进攻云南, 元朝宗室梁王战败投滇池自杀。三月,傅友德进军威楚。 这时的大理总管段世还想效仿前朝,依旧划地而治。但明军不答应, 傅友德、沐英攻克大理,抓获段世,段氏在大理的统治彻底结束。 明朝军队攻陷大理后,段氏被发配或逃难到不同的地区。 其中有记载的有:大理总管段明之长子段苴仁到了陕西雁门, 授雁门卫镇抚。次子段苴义到了武昌,授武昌卫镇抚。 段明之弟段坚逃到了云南宜良。段明之弟段资的后之代迁云南晋宁, 段世、段苴义之子段保迁云南云龙,并隐其大理国王室身份, 后授段保云龙土知州。段顺迁居云南剑川,段仁迁居云南邓川, 段拨迁居临安,段明迁居永昌腾越(云南保山)。 通海段氏为云南云龙段保之子段景荣的一个分支。 此外,还有一个支系到了云南红河、一个支系到了云南峨山( 现在峨山还有段思平像的天子庙),民国时期和近代, 通海段氏还有一些支系迁到了昆明、广东和成都。 由于迁移,长期居住在汉族地区的段氏后代被汉化, 很多变成了汉族。而白族地区的段氏后代,多数仍为白族。 ------------------------------ ---------------------- 受段氏亲宗之托,寻求捐款,用于修理云南省通海县段氏家庙( 祠堂)大门。已在当地农村集资到预算的一半(当地段氏人口较少) 。现在还差一半。 云南省通海县段氏家庙(祠堂),建于明代。 土解时被收归当地生产队,现由当地生产队代管。 近几年作过一次大的修整。 在大殿内重新立了三个牌位,一是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 二是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三是段思平之了段思英。 2007年清明在段氏家庙(祠堂)立了段氏世系碑(见上图)。 碑的正面为段氏世系简表,记述了从黄帝开始到共叔段, 到大理国到通海段氏一支的世系,碑的背面为“玄峰年运志”。 云南省通海县段氏为末代大理总管段明的长子的后代, 本支段氏已汉化为汉族。 考虑到天下段氏本同宗,有共同的起源。特在此请求捐助, 以保护段氏家庙(祠堂)这个文物古迹。 联系人:段洪杰 可以通过QQ联系: 19512448。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

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

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

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

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

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

(四)广东永忠公后裔

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

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广西永忠公后裔

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

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

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

(六)云南廖永忠后裔

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

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

二。谱牒

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中国古代皇权至高无上,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古代的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采用各种手段削弱宰相权力和地方权利,以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独尊。朝代更迭统治者变改,而一旦新的统治者上位,之前支持他的人大多都是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从一个穷苦百姓起兵成为一国之君,击溃了元朝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将中原地区重新收归统治于汉人手中,他的功劳不可忽视,但是登上皇位以后,他为了掌握绝对的权力,开始大肆屠杀功臣良将。

上位初期,大肆屠杀功臣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他培养自己的长子朱标当接班人,朱标为人十分宽厚,很有君主气魄,显然将会是一个明君,然而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朱允炆年龄太小不能降服那些功臣。

太子年纪轻轻去世,皇孙还很年幼,这种现状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为了加强皇权统治,他开始以谋反罪名,大肆屠杀功臣,将当初打算留给朱标的武将全部杀完,当时因为此事受牵连的多达一万五千多人。当时跟随朱元璋的那些人大多人人自危,低调行事生怕惹了皇帝注意牵连家人被赐死。

晚年变本加厉

到了晚年的朱元璋独坐皇位,看着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自己日益老去却没有好的接班人,此时他心里再次害怕了,“兔死狗烹”的悲剧很快再次上演,汤和是最早跟随朱元璋起事的将领之一。

他在皇帝身边自然明白用意,为了活下去他向皇帝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请求朱元璋准许他告官还乡,朱元璋听了之后龙颜大悦,特地命人在老家为汤和修建府邸让他颐养天年,主动放下兵权的汤和得以善终。

相比之下另外两位将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汤和离开之后,朱元璋就盯上了冯胜,冯胜在军中苦心经营了多年,威望极高,对皇权的威胁很大。

原本皇帝找不到他的错处不能处置他,后来他的一个亲戚向朝廷告发他有谋反嫌疑,皇帝终于找到了理由,直接就下令要处决他,在动手之前,朱元璋还特地设宴请冯胜参加,席间皇帝先是感叹他为国尽忠,听完冯胜也十分感动,甚至一直痛哭,结果没多久就被诛杀。

下一个就是傅友德,他被皇帝召回京城,那时朝廷百官们纷纷惶恐不安,他的好友王弼也曾经告诉他让他警惕,他听完之后十分惶恐但是又无能为力。

傅友德回到京城后,皇帝特地宴请百官点名要他参加,傅友德战战兢兢十分谨慎,但是他的儿子却没有按规定佩戴剑囊被皇帝发现,朱元璋看见之后十分不高兴,然而他怒而不发。

一直隐忍到了宴席开始的时候,他发现傅友德对面前的菜不是那么地感兴趣,再联想起他的儿子所做的事情,直接大发雷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骂傅友德父子两人不懂礼数欺君罔上。

皇帝主动对傅友德说:“你儿子的剑看起来很不错啊”,表面上看皇帝是在夸奖他儿子,实际上却是另有用意,皇帝的言下之意就是剑不错但是竟然没佩戴剑囊,是不是有谋反的意图啊?

傅友德一听十分害怕,连忙跪下谢罪,随后他又被命令传唤儿子来磕头谢罪,傅友德一听立马接旨出门找自己的儿子,结果他刚一出去皇帝马上就生气了,认为臣子这样做是无视圣上,是在对他不敬,这样的态度让他十分生气,他立马就让人传话给门外的父子说:“你们二人为何对朕不敬?”

傅友德一听十分愤怒,觉得自己一再忍让却仍然被这样对待,一怒之下他决定与皇帝摊牌,他直接杀了自己的儿子,随后回到了殿上把自己儿子的头颅扔到了皇帝面前,朱元璋一看十分震惊但是又觉得后怕冷笑一声大骂:“你为何如此残忍,竟然忍心杀害自己的儿子?”。

傅友德一听更加气愤了,大声说道:“皇上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二人的性命吗?这不正是陛下想看到的结果吗?”,说完之后就从袖中拿出宝剑当场自杀身亡,然而他的死并没有平息朱元璋的愤怒,之后皇帝下令将他的其余家人全部发配边疆,一代名将就这样含冤而死。

古语有言:“伴君如伴虎”,为了名利权势跟随统治者征战四方的人最后大多都落得了兔死狗烹的下场,如果重来一次,他们还会选择建功立业吗?

历经艰辛二十载胡氏寻根出“七说”

市家谱研究会副理事长、原铁西区区志办主任胡忠奎,可谓是“小云南”调查者中的集大成者。他奔走辽宁、北京、山东等各地,耗时近20载,翻遍了有关的多种史志、资料,综合各家之长,将“小云南”的出处梳理成“七说”:

“小云南”在云贵边界说

胡忠奎认为,“小云南”在明代的乌撒卫即今云南和贵州两省交界一带的可能性较大。

据了解,“小云南”应该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俗称,不是真正的地名。据鞍钢建设公司李凤昌的《李氏世谱》(清同治九年本)记载:“始祖小云南乌撒卫人也,遭红巾之变徙居长清大河迤西五里许,相土而居,以姓名庄,遂为李家庄。”另据《蓬莱县志》(1988年《蓬莱县志稿》)载:“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多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

“小云南”在山东说

在胡忠奎老人多年的调查中,“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有一些资料佐证此说。据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1651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则这样介绍:“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载:“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说

在两下蓬莱探访“小云南”时,胡忠奎从当地县志办获悉,“蓬莱县志办领导曾就此事专访了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于教授认为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村移民至蓬莱”(《辽阳县志》1994年版)。抚顺市蒋本瑛说,他的邻居杜某的《杜氏家谱》有祖坟的石碑记载:“杜氏祖先是山西洪洞县人氏,又名‘小云南’”。

关于明代从山西洪洞县向外省移民之事,许多文献多有记载。明初的大规模由山西向外部移民大约开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移民所到的地区主要是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地,移民者都要到洪洞县北二里的广济寺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由于故土难离,大家也不愿走。传说官府就张贴告示限定某日之内,愿迁者到广济寺大槐树下报到,不愿迁者也需到大槐树下等候裁定,那日,成千上万的民众聚于大槐树下,一律捆起迁走,众人一步一回首,看着渐渐远去的广济寺里的大槐树和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心中无比留恋,大槐树和老鸹窝也就成了泣别家乡的标志,这些移民也就把洪洞县大槐树作为老家,写进家谱。

山西运城“小运南”说

有资料认为,“小云南”在晋西南的运城地区,那里有条小运河,“小运之南”渐渐演变成“小云南”。沈阳侯育明先生《“小云南”之拙见》一文载:“唐宋以前,为运送粮食和木材开凿了运城(明清称安邑属解州)至永济的漕运水道(低档运河),它把汾河与黄河联结起来,成为唯一重要的交通线,当时水运繁忙,人群聚集,一度驰名辉煌省内外,所以人们习惯地把晋西南称为运河南,后泛指今运城市所辖各县广大地区。历经数代口头传诉,因乡音俚语以讹传误,将‘运’换作‘云’,故‘小云南’即‘小运南’。”

“小云南”在安徽凤阳说

另有资料认为,“小云南”在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的濠州与凤阳地区。《所城刘氏家族》(刘树厚1988年手稿)记载:“胶东追祖有二说,一说是从四川移民而至;二说是从“小云南”移民而至。通过考察,“小云南”之‘云’应为‘运’。古时山西运河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元时全国战争频繁,各地人口不均衡,采用移民方法把我们刘氏祖先移民到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濠州与凤阳地区。为了纪念刘氏自己的故乡,山西运河以南,故把新生落户的地方安徽地址称作‘小运南’,后人们讹传‘小云南’。”

山西北部“云中之南”说

有的资料认为“小云南”在山西北部大同一带,因为古地名有云中、云州、云岗和云阳的名称,都带“云”字,统称云南,为区别云南省,称这一地区为“小云南”。这一观点来源于1936年出版的《牟平县志》:“洪武四年,山后徙民事,谓: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云称。战国赵曰云中,秦汉置云中郡,北周置云中县,隋置云内县,金元皆置云州,其地俱在今晋察绥三省之交。则云中、云州之南,或云岗(在大同西,为名胜地)、云阳(谷名,在左云县)、云泉(山名,在张家口西)之南,其人必有以云南称者。登莱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于是移民来此。其先至者领地开垦,为占山户,后至者购熟地耕种,为买山户,而迁者不忘旧居,故传称云南。又以非云南省,故别之为‘小云南’。”

“小云南”在云南省祥云说

也有资料认为“小云南”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祥云县。大连《甘井子区志》(1995年版)载:“康熙时期,迁入境内的汉族人口中大多数来自登州府,尤以蓬莱、文登、莱阳、福山等县为多,其中一部分如住周水子街道王家桥从福山迁来的王姓其祖籍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原云南县)俗称‘小云南’”。铁道部十九工程局王跃《“小云南”与“大槐树”》载:“祥云县位于大理州东部,汉武帝无封二年设云南县,县治在东30里的云南驿镇云南驿村,在这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又先后设立了云南州、云南郡等地方政权,直到1929年才由民国时的云南县改称祥云县,因此,史学者总称祥云县为‘古云南’,而民间则称这一带为‘小云南’”。

马氏观点:山西大同、云南大理祥云史证充分

鞍山还有一位古稀老人———马文清,十几载痴心不改,多次到北京、南京及山西等地,寻访调查“小云南”这一未解之谜。他认为,“小云南”可能在山西大同,抑或在云南大理祥云一带,跟胡忠奎老人梳理出的后“两说”观点类似。

1984年,马文清不止一次听老邻居提起,自己的老家在一个叫“小云南”的地方,可具体在哪儿,却没一个能说清楚。1986年,调入民委工作后,工作之余,他开始潜心对得到的各种“小云南”线索逐条分析,有的干脆还进行实地考察。十几年间,老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村镇。根据史料佐证,他的“小云南”山西大同、云南祥云两说,内容渐渐丰满起来。

山西大同古称“小云南”

不久前,马文清获悉这样一条信息:公元前325年,雁北盆地中心始设云中郡(今大同)建制,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云中郡成为边陲要地。后来不同朝代对这里的郡或州或府或路均简称为“云”。云中、云州、云岗、云阳、云泉之南地区当地人俗称“云南”,防止与“大云南”重名,故在云南前加一“小”字,称“小云南”。

今年9月16日,马文清出席银川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归来,专程前往大同市考察。接待单位请来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马升、谷玉泉及文史界李大钧等5位先生召开座谈会。据他们介绍:“小云南”在当地山区农村仍有流传。当大家驱车前往市区南郊,瞻仰元代24座古墓时,管理墓园的老者说:“我们这儿就叫‘小云南’,但那是老老年的事了。”

多年寻访中,马文清还了解到,山东莱西县后村《王氏族谱》记载着:“王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小云南’雀头村迁莱阳亭儿山。至万历年间(1571-1620)迁埠后村落户定居。”登州府蓬莱县龙山店镇井家湾《周氏家谱》记有:“原始祖先也是由陕岐而山西‘小云南’移来,在蓬莱城大土地庙之左安家落户。经六世分系,老祖又到龙山山麓安家。”

云南大理祥云史称“小云南”

虽然“小云南”的山西大同说,一度使马文清老人备感惊喜,但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纳为信教授协助提供的《云南省云南县志》又让老人增加了疑惑。该县志记载着:“云南者小云南也。曷小乎尔?云南置郡昆池之阳,大府所治行省旌麾驻焉。(盖)云南乃在苍河间为大理,不隶于大府而为云南得名所治。区别之曰小云南尔。”另据该志卷三“建制沿革”载:“汉置云南县,梁荒废。南诏国、大理国为品甸坦。至元十一年,赛典赤以元中书宰相行省云南驻大理时‘初置郡县’。在此置云南县。至元十三年开设云南行省治昆明之后,祥云县便有‘小云南’之称谓”。“小云南”在云南祥云东云南驿镇云南驿村。马老还搜集到这样一个佐证:2001年12月26日,云南昆明《春城晚报》“大观”栏目编发“六城古地———‘小云南’的考证作品,祥云县农村自由撰稿人胡子龙先生在文中记述,云南古城位于祥城东15余公里的今云南驿镇云南驿村。经考该城筑于唐天宝年间。唐代樊绰撰《蛮书》载:“云南城,天宝中阁罗凤所规置也。历经元代动乱洗礼,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朝除把大理总管段氏和蒙古贵族迁往北方省份安置外,又移民实边,开展军屯、民屯、商屯,大批汉族从内地移居云南。”“明中叶以后,汉族开始成为云南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这种线索侧面证明,云南的人口鼎盛为居民外迁提供了可能。

元末明初,连年混战,给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民不聊生,日甚一日”,《明史》载,战后“淮北鞠为茂草”。战争使运河从南到北的人民惨遭涂炭,山东、河北广大地区成为无人区域。大批来自“小云南”的兵士及民工被迫迁居于此。

繁衍生息数百年后,山东一带地区的人丁兴旺起来。据考: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曾由登州向辽东半岛移民。辽阳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载:“其应招之垦民,官给地亩,牛给

明朝开国将领、汝南侯梅思祖简介,梅思祖后代分布在那?

人物生平 几归几叛 梅思祖最初是元朝的义兵元帅,后来投靠了红巾军领袖刘福通,王保保将他的父亲剁成肉酱。不久,梅思祖又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