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老说“荀氏八龙”到底都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1收藏

三国中老说“荀氏八龙”到底都是谁?,第1张

荀 淑,东汉人。博学而不好章句。为人鲠直方正,以对策讥刺权贵。恒帝时为郎陵侯相,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育有八子,荀俭、荀绲、荀靖、荀寿、荀汪、荀爽、荀肃、荀敷,并有才名,时人称为"八龙"。

二荀是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息之后衍生的中行氏和智氏的统称。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后担任晋国中军元帅,成为晋国世卿,其后别为中行氏;逝敖幼子荀首后升任中军佐,亦为晋国世卿,其后别为智氏;中行氏和智氏相互扶持,成为晋国六卿之二。中行氏和智氏在晋国失势后,部分族人改为荀氏,其中荀子荀况便出自中行氏后裔1。荀子十一世孙名淑,即荀淑,荀淑是荀氏八龙的父亲,三国时魏国两位重要的谋臣、杰出的军事家荀攸、荀彧两叔侄的先祖。

马氏五常 :马良 马谡 马静 马季 马通 我们在三国里只看到过马良和马谡 不过之所以叫五常是因为,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 那么按照传统的伯仲叔季幼, 马老大字伯(孟)常,马老二字仲常,马老三字叔常。马氏五常,真是名副其实的马氏五常 荀氏八龙: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旉 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他的八个儿子,人称”荀氏八龙”。 整个魏晋时期,中原世族最有影响力的,要数颍阴(今许昌)荀氏。东汉时期的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乡里称其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迁升当涂长,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后出为朗陵侯相。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他的八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其第六子荀爽最为知名,官至司空。 荀淑的孙子荀 、荀谌、荀衍、荀悦,从曾孙荀攸等人,都是汉魏之际的风云人物和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荀 ,汉末先依附袁绍,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便投奔曹操。为曹操出过不少主意,最有远见的是迎献帝到许。不久任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成为曹魏集团中重要的谋士,曹操把他比作张良。曹操迎天子都许,召荀攸为尚书,不久又任为军师。荀攸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献奇策,在曹操统一北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荀 长子荀恽官至虎贲中郎将,娶曹操之女为妻,三子荀俣曾任御史中丞,五子荀诜曾任大将军从事中郎,六子荀 ,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职。与荀 同时,荀爽的曾孙荀勖在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过程中,追随司马昭左右,帮助出谋划策。西晋建立后,累官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荀勖有10个儿子,其中荀辑、荀藩、荀组较为有名。荀辑官至卫尉;荀藩累迁尚书令、司空;荀组曾任司空、太尉。荀藩之子荀邃、荀阆,荀组之子荀奕,亦是两晋之际显名一时的人物。晋室南渡后,荀氏逐渐衰微。 荀爽,字慈明,东汉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荀氏为颍阴望族。荀爽也是荀彧叔父,爽父荀淑(83——149年)为战国荀卿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之称。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新书》等,号为硕儒。党锢解除,司空袁逢荐荀爽为官,不就。献帝即位,爽避而不及,遂为平原相。行至宛陵(今安徽宣城)追为光禄勋。任职三天,又迁司空。荀爽见董卓残暴,参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之义举,举事前病卒。

原文:

解释:

1、陈太丘:陈寔,东汉晚期人,颍川陈氏始祖,太丘为官职名。古代流行以曾担任过的官职称呼其人。

2、元方、季方: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二人都是陈寔之子,与父子并称“三君”。

3、长文:陈群字长文,曹魏重臣,陈寔之孙,九品中正制的提出者。

4、荀朗陵:荀淑,颍川荀氏始祖,朗陵为官职名。

5、叔慈、慈明、六龙:都是荀淑之子。荀淑有八子,分别取名:俭、鲲、靖、焘、汪、爽、肃、敷。号称称“八龙”。

6、文若:荀彧字文若,荀淑之孙,曹操谋士、重臣,对曹操统一北方贡献巨大。

翻译:

陈寔去拜访朗荀淑,因为家贫、俭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陈群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荀彧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

辨析 :

这篇文章描描东汉晚期,陈寔一家拜访荀淑一家,结果引动天象,让太史上奏。以此来表明陈、荀两家人的德行品节之高。是东汉及魏晋时期流行品评人物,崇尚清誉的风气的典型故事之一。也是中国古人“天人感应论”的现实反映。

然而《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有真有假,亦真亦假。这则故事就不可信。

其一,荀氏“八龙”之说不可信 。

这个称号源出于荀氏家传,明显夸大。检索史书,荀淑八子之中只有荀爽有传,荀靖在其父传中提了一笔、荀俭、荀鲲分别在其子传中提了一笔,其他所谓“四龙”甚至史书不载,可见“八龙”之中至少七人名不副实。

其二,人物年纪与史书不符。

据《后汉书》记载,荀彧建安十七年去世,享年五十岁,则他应该出生于延熹六年,而这时荀淑早已亡故十四年之久了,祖孙二人应该从未见过面。

其三,故事版本不一。

另有一说是荀淑一家拜访陈寔一家,正好与世说新语相反。

另据太平御览引汉杂事的说法,当时太史观瞻星象,看见德星,推测有许多贤人同游,于是下书郡县询问,结果报告那天陈寔父子四人踏青游玩。则又根本不关荀氏一家的事。

余嘉锡先生考证认为,应该是当时的人钦佩陈寔的贤德,于是编了一段故事,即汉杂事的版本。之后荀氏后人编纂家庭传记,因为与陈氏交好,为了光荣家门便附会此事,就有了《世说新语》的版本。

荀彧(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

荀 子又名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号卿;赵国人(今山西安泽)。著名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法家启蒙人。

荀 彘(公元前?~前108年),太原广武人(今山西代县)。著名西汉将领。

荀 淑(公元83~149年),字季和;颖川颖阴人(今河南许昌)。著名东汉大臣、学者。

荀 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豫州颍川颍阴县人(今河南许昌)。著名东汉政论家、史学家。

荀 爽(公元?~192年待考),字慈明;豫州颍川颍阴县人(今河南许昌)。著名东汉大臣、经学家。

荀 攸(公元156~214年),字公达,荀彧的侄子;豫州颍川颍阴县人(今河南许昌)。著名三国时期曹魏谋士。更多看“荀攸”词条。

荀 勖

(公元?~289年),字公曾,豫州颍川颍阴县人(今河南许昌),荀爽曾孙。著名西晋政治家、音律学家。

荀首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是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的亲弟弟。荀首的身份地位,自不必多说,他是出自世家大族的,他的爷爷、父亲、哥哥、儿子皆在朝为官,且地位之高,职责之重。出自这样一个大家族,荀首从小就能够接受到优异的学习教育,在文学武功方面都非常厉害,而且还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

晋国还是晋成公统治时期,国君晋成公非常喜欢荀氏的这个机灵聪颖的小儿子荀首。因为荀首有一个嫡长子的哥哥荀林父,所以将来他没有办法继承荀氏的家业。晋成公宠爱荀首,为此他还特意将荀首分封出来,让荀首可以自立宗庙。能够受到国君的器重和赏识,荀首的能力和背景,应该是深得圣心的。

有了晋成公的偏爱,荀首得以从荀氏脱离出来,培养自己的家族智氏。由于是从荀首这一代才开始被分封出荀氏,所以荀首和荀氏本宗的关系,还算非常亲近的。荀首和哥哥荀林父兄友弟谦,到了荀首的儿子荀罃掌管智氏的时候,智氏家族和荀氏家族就没有从前那样亲密了。智氏发展迅猛,甚至一度超越本宗荀氏,压制荀氏。

我们先来说一说荀首是如何一步步脱离荀氏,然后强大起来的。荀首的亲哥哥荀林父对他非常友爱,大家肯能不知道,荀林父过了相当郁闷的一段政治时光。晋文公时期,赵氏家族赵衰深受圣宠,晋文公非常倚重赵衰。晋文公之后,晋襄公继位,赵衰和儿子赵盾共同把持朝政,赵氏家族开始独大。晋灵公时期,赵盾终于坐上六卿之首的正卿之位,更是身兼执政大夫和中军元帅两职。赵盾在晋国上下,说一不二,赵氏权倾朝野。赵盾在晋成公时期去世,他积劳成疾,在临终前却破格将上军将郤缺提拔为中军元帅,代替自己的位置,越过了中军佐荀林父。郤缺是赵盾的亲信,和赵氏亲近,赵盾当然要把手中的权力交到自己人手里了,荀林父始终不和赵氏亲近,两家的关系非常淡薄。荀林父郁闷啊,本来赵盾死了,中军元帅的位置就应该是他的,可是他却只能等到郤缺下任了,才可能有机会坐拥权力和地位。

郤缺死后,荀林父终于顺理成章当上了中军元帅和执政大夫,他一上位,就将自己的亲弟弟荀首拉入了晋国三军,为下军大夫。荀首在哥哥的帮助下,顺利加入晋军六卿的阵营,为将来正式进入六卿打好了基础。荀林父这么做,当然是有私心的,他深深的感觉到赵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庞大,因此想要树立不同的势力和培养自己的亲信,用来平衡六卿的势力。

荀首虽然被分封出去,但是荀林父知道荀首始终是荀氏家族的人,不管怎么样,荀氏和荀首的智氏现在已经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好在,荀首在担任下军大夫的时候,经历的第一场大战,居然就是晋国被楚国狠狠打脸的一战——邲之战。晋国在邲之战大败于楚,狼狈地丢掉了春秋霸权,长达十年对楚国俯首称臣。邲之战是晋国的耻辱柱,但是荀首却在这一战中,尽可能的挽回了晋国的颜面。

在晋军一面倒的局势下,荀首带着荀氏和智氏亲卫军,冲入楚军阵营中,奋勇杀敌,不但杀掉了一名楚国连尹襄老,还俘虏了一位楚国公子。虽然荀首的目的不是要杀多少的楚军,而是要找到自己失踪的儿子荀罃,但是荀首的战绩不能否定,他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危机时刻,荀首临危不乱,明明可以率先渡河撤退,但是他却坚持留下来,还冲着楚军而去,就是为了夺回儿子。见儿子被对方所俘虏,他冷静指挥,杀掉楚营大将,带走其尸体。同时也俘虏楚国公子当做人质,将来才能够用他们换回自己的儿子。

荀首在中年时期,能力才得以展露,实在是晋国的损失。不止如此,荀首能力出众,但是始终没能当上晋国的执政大夫,也是晋国的损失。

荀淑(83~149年) 字季和,东汉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荀氏为颍阴望族,荀淑为战国荀卿第11世孙,博学多识,所拔韦褐刍牧之中,执案刀笔之吏,皆为英彦。博学而不好章句。为人耿直方正,以对策讥刺权贵。汉桓帝时为郎陵侯相,品行高洁,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育有8子,并有才名,时人称为“荀氏八龙”。

三国中老说“荀氏八龙”到底都是谁?

荀 淑,东汉人。博学而不好章句。为人鲠直方正,以对策讥刺权贵。恒帝时为郎陵侯相,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育有八子,荀俭、荀绲、荀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