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姓一般是哪里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符姓一般是哪里人?,第1张

符姓分布在中国2000个县市中的约500个县市中,在中国约有300个符家村宗族聚居地,遍布在中国的东南西北。海外符姓分布在新家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仅马来西亚符氏家族就已发展到12万人。所以说符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

符姓郡望琅琊(今山东临沂),有约10个堂号。现存10多个符氏宗祠,今存家谱40多份,尤以《海南符氏家谱》为最,38册,泱泱大作1800万字,为海内外符氏宗亲寻根问祖提供了依据。

符姓繁衍播迁

符和玺是古代很重要的东西:符是古代君王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作用类似于令箭;而玺是大印一类的东西。春秋时期,秦 国设置有符玺令这一官职,就是专门管理兵玺印的。鲁顷公的孙子公雅曾在秦 国担任符玺令,他的后代也以官名作为姓氏是符姓的起源。

符氏世居琅琊,后因金人入侵,南迁吴中。明太祖时迁徙全国各地,如星罗棋布于江苏、浙江、广东、海南、湖南等地。符氏始祖秉政公偕始祖母李太孺人自苏州阊门渡江北上,定居于盐之冈门。自此传至十四世祖公言、振言、盛言、有言四言公又举家迁至钟庄丁港。

以上内容参考 -符姓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

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

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

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

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

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

(四)广东永忠公后裔

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

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广西永忠公后裔

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

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

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

(六)云南廖永忠后裔

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

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

二。谱牒

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我妈姓符,有一年我看过一份简单的家谱,最早的记载是一个老状元,为官一任时为人耿直,得罪不少人。后来遭迫害,从福建莆田逃到广西,还有一支逃到了海南,隐姓埋名,把姓“胡”改成了姓“符”,因为在白话中这两字谐音嘛。

家谱很简单,大概就说了这些,年代我记不住了,那时候还小。

问题一:夜氏二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夜甲骨文暂未收录

氏的甲骨文写法见图:

后附金文写法见图:

问题二:吉氏门宗这几个字用金文怎么写 吉氏门宗

金文写法请见图:

问题三:农的金文怎么写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

问题四:符氏的纂文怎么写 你是不是在找“符氏”的小篆?

问题五:打表文怎么写 今有( )氏家族子孙( )现为先人( )奉上金条( )、金元宝( )、往生币( ),除赠外鬼贰佰金元宝,其余外鬼不得抢夺、滋扰。 今叩拜幽冥界教主地藏王菩萨、地府真君、五殿阎君、十殿阎君,大开圣门。诚请本土城隍、土地、山神、五道将军、护法善神,护送转交丰都冥府。 已故先人 : 亲收 冥府金元宝: 冥府钞票: 往生币: 及其它: 一切恶鬼、恶神不可争夺阻拦,如有争夺者按法敕令。谨此以黄表为证。送钱后保佑 氏宗门家人一切平安、吉祥如意、身体健康、生意兴隆、事事顺利。 已故人墓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 市 县(市) 年 月 日 (幽冥界教主地藏王菩萨宝印)

问题六:冷姓的甲骨文怎么写 冷字有7种写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还有艺术字和花鸟体。

甲骨文写法如下:

甲骨密码

令,即泠,拟声词,拟幽静山谷泉水滴石的声音。冷,篆文=(,冰)+(令,即泠,幽谷水滴声),造字本义:高山涧水结冰,气温偏寒。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冷,寒也。从令声。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冷,天寒。字形采用"作边旁,令是声旁。

祝生活愉快!

问题七:文氏家谱字辈大全福建省 邝姓

一、姓氏源流

邝(Kuàng 邝)姓源出有二:

1、出自古邝国之后人,以国名为氏。据《路史》载:“古邝国后有邝氏。”古代邝国的后人,有以国名为姓,称为邝氏。

2、出自方姓,为南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方淑丽被册为皇妃,方愈平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

二、迁徙分布

邝氏之先,始自方姓。据《姓苑》载:“广东南海多此姓。”江南方氏支系七世祖方廷英,生三子,长子以平,讳询,号三七,改取邝姓。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邝询在宋朝廷任内侍(传达皇命的小官吏)。三月,发生“苗刘之变”,邝询忖思朝政动乱不安,于1129年4月全家南迁广东南海县大镇乡尚书朗里,构庐建业,教子成名。邝询也就是广东邝氏始祖,南海县大镇乡也就是广东邝姓发祥地。以平,生四子曰谚、让、诚、谆。邝谆生三子,长子一元、次子一声、三子一俊。邝谆1142年登进士,1146年登科,1152年膺任临安京城大尹(汉代都城行政长官称尹),1168年,诰封光禄大夫(官名,主要掌管皇室的膳食),太子太保(辅助皇太子的官),宣城侯爵。何、冯夫人荣膺正一品夫人之封。谆官居临安60年之久。1217年,元兵攻宋,邝谆上疏缓金伐元,次年被贬辞朝,带领全家南迁广东惠州河源县,1219年愤闷而死。邝谆逝世后,兄弟三人,秉承遗嘱,遵从父命,分居各处。邝一元公以世臣之子,留居河源,长守父墓。邝一声迁新会县古冈(历史上曾置冈州,州治今新会城,故会城又名冈城,新会又名冈州,古冈山在新会城附近,“古冈独松真茂盛”,是新会县八景之一),为新会、开平、台山三县邝氏之祖。邝一俊公返居南海县大镇乡。三世祖邝一声生于1155年10月2日,终于1246年7月8日。26岁登第进士,点为朝奉大夫,刑部主政,历任刑部主事、国子监祭酒、尚宝司署、钦差提督、刑部尚书,诰封太子太保、朝奉大夫等,前后达三十余年。邝谆逝世后,邝一声于1225年由河源迁新会古冈,后又迁古博里潘村甲。木房(现属开平市辖)。邝一声生二子。长子讳奎,字公昭,是开平潘村邝氏之祖。次子讳兴,字公表,生于1197年9月9日,终于1269年3月。邝公表公于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年间),由潘村迁到新宁县冲云堡忠心村(现属台山市三八镇冲云管理区忠心村)。四世祖邝公表是台山市邝氏始祖,忠心村是台山邝氏发祥地。邝氏子孙繁衍昌盛,枝繁叶茂。自四世祖邝公表至今约800年间,由第四世繁衍至33-34世,在台山有13835人,分居在全市12镇的154条自然村。(余略)邝氏流传至今,子孙己达三十多代,人口三百多万人。

三、历史名人

邝 露:字湛若(1604-1650),号海雪,明代广东南海人。工诗文,擅书法。崇祯七年(1634年)因得罪南海知县而亡命广西,曾游于岑、蓝、胡、侯、盘五姓土司,受瑶族女将云郸娘聘为书记,有机会深入了解民族风情、山川地貌、古迹名胜、珍禽异兽、趣事轶闻,写成《赤雅》一书,对研究广西古代少数民族及山川古迹有重要参考价值。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城,抱古琴、古器、古籍自尽。

邝 福鹤置现剩明代宜章(今湖南宜章)人,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其父邝子辅任过安福县令,后任句容县教谕(学政官)。《明史・邝复》记载了邝子辅批评教育邝傅墓适隆Z肝人处世勤勉、廉洁、端正、谨慎,对父母十分孝顺。他的父亲邝子辅是句容教官,他对邝>>

问题八:畅字用藏文怎么写,或是其他的好看的字体(金文,甲骨文)!加急号 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顺手采纳,点击左下角按钮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

STJP000076 绍兴下方桥陈氏宗谱076 山阴

STJP000077  山阴下方桥陈氏宗谱077  山阴

STJP000101  重修乍浦东陈氏族谱101  平湖

STJP000102  重修乍浦陈氏族谱102  平湖

STJP000103  乍浦东陈宗支记略103  平湖

STJP000107  永康陈氏总祠主谱107  永康

STJP000120  陈氏宗谱120  休宁等

STJP000131  江阴大桥陈氏宗谱131  江苏 江阴

STJP000136  文堂陈氏宗谱136  祁门

STJP000164  松山陈氏宗谱164  浙江 东阳

STJP000849 黄氏续修大成宗谱849 大冶

STJP000850  黄氏雪谷公支谱850  上海

STJP000851  重辑黄氏雪谷公支谱851  上海

STJP000852  上虞西门黄氏新修宗谱852  上虞

STJP000854  陡亹黄氏宗谱854  山阴

STJP000855  石城北关黄氏十修族谱855  石城

STJP000856  石城北关黄氏十一修族谱856  石城

STJP000857  平江黄氏大同世谱857  平江

STJP000858  永安黄氏族谱858  福建 永安

STJP000859  永安黄氏族谱859  福建永安

STJP000860  黄氏宗谱860  永康

STJP000862  东阳黄氏宗谱862  永康

STJP000863  陬山黄东衢公家谱863  永康

STJP000864  陬山黄东衢公家谱864  永康

STJP000865  麟峰黄氏家谱865  永福

STJP000866  黄氏宗谱866  永兴

STJP000867  龙山黄氏宗谱867  江西永丰

STJP000870  居安黄氏族谱870  休宁

STJP000871  居仁黄氏家谱871  休宁

STJP000875  秀峰黄氏统宗世谱875  江山

STJP000877  省会黄祠主谱877  江西

STJP000878  省会黄祠四修主谱878  江西

STJP000879  江西黄氏宗祠五修主谱879  江西

STJP000881  茂墅黄氏大统宗谱881  江阴

STJP000885  黄氏续修支谱885  [出版地不详]

STJP000887  楚邵墨溪黄氏族谱887  邵阳

STJP000888  楚邵墨溪黄氏族谱888  邵阳

STJP000893  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893  祁门

STJP000896  吴宁东溪黄氏宗谱896  吴宁

STJP000899  仁厚里黄氏宗谱899  武进

STJP000900  兰陵仁厚里黄氏宗谱900  武进

STJP000901  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901  武缘

STJP000902  青狮桥黄氏五修族谱902  [出版地不详]

STJP000903  青峰黄氏四修族谱903  [出版地不详]

STJP000904  东岑黄氏家谱904  东阳

STJP000905  东岑黄氏家谱905  东阳

STJP000910  东溪大宗祠祭文910  [出版地不详]

STJP000911  汀龙黄氏四修族谱911  长沙

STJP000913  汀龙黄氏族谱913  长沙

STJP000914  黄氏族谱914  长沙

STJP000915  金山黄氏族谱915  金山

STJP000916  金华东池黄氏宗谱916  金华

STJP000917  金华东池黄氏家谱917  金华

STJP000922  翁州紫薇庄墩头黄氏宗谱922  定海

STJP000923  蓝溪黄氏续修房谱923  宜黄

STJP000927  南海学正黄氏家谱节本927  南海

STJP000942  剡西杜墓黄氏宗谱942  剡县

STJP000943  桃溪黄氏宗谱943  浙江 浦江

STJP000944  桃溪黄氏宗谱944  浦江

STJP000956  浦阳黄氏宗谱956  浦阳

STJP000968  海陵黄氏纂修统宗世谱八卷(江蘇省泰州市)968  海陵

STJP000969  黄氏续修家谱969  益阳

STJP000972  黄氏宗谱972  萍乡

STJP000978  黄氏创修族谱978  湖南常德

STJP000990  戴村石山黄氏族谱990  旌德

STJP000992  黄氏世谱992  江西樟树

STJP000994  枫林黄氏家乘994  贵阳

STJP000995  黄氏族谱995  顺德

STJP001003  善邑榨冲黄氏支谱003  善化

STJP001014  湖南黄氏世谱014  湖南

STJP001015  湖南黄氏祠馆纪略015  湖南

STJP001017  湖塘黄氏续修宗谱017  [出版地不详]

STJP001021  乌塘黄氏族谱021  湘阴

STJP001022  湘阴罗江黄氏谱022  湘阴

STJP001034  湘潭锦鼇峰黄氏四修族谱034  湘潭

STJP001036  中湘乐郊黄氏四修族谱036  湘潭

STJP001038  中湘黄氏八修族谱038  湘潭

STJP001043  遂阳广川黄氏宗谱043  遂安

STJP001048  瑞金水西黄氏初修族谱048  瑞金

STJP001049  瑞金水西黄氏重修族谱049  瑞金

STJP001054  黄氏宗谱054  嵊县

STJP001055  汤浦岭下黄氏宗谱055  会稽

STJP001057  会稽官扬江夏黄氏分谱057  会稽

STJP001063  梅渚黄氏宗谱063  新昌

STJP001064  梅渚黄氏宗谱064  新昌

STJP001072  练西黄氏宗谱072  嘉定

STJP001078  宁乡黄氏七修族谱078  宁乡

STJP001079  经铿黄氏支谱079  宁乡

STJP001080  箭楼黄氏族谱080  宁乡

STJP001085  宁乡田心黄氏四修支谱085  宁乡

STJP001086  宁乡竹园黄氏四修支谱086  宁乡

STJP001088  沩宁黄氏续修支谱088  宁乡

STJP001089  暨阳石亭黄氏宗谱089  暨阳

STJP001090  暨阳石亭黄氏宗谱090  暨阳

STJP001098  黄氏家录098  馀姚

STJP001107  黄氏世德传赞107  馀姚

STJP001109  黄氏庆系册109  馀姚

STJP001110  姚江黄氏宗谱110  馀姚

STJP001112  姚江孝义西黄氏宗谱112  馀姚

STJP001119  黄氏宗谱119  诸暨

STJP001122  黄氏家谱122  诸暨

STJP001123  黄氏家谱123  诸暨

STJP001125  黄氏家谱125  诸暨

STJP001127  潭渡孝里黄氏族谱127  歙县

STJP001130  黄氏宗谱130  临湘

STJP001132  黄氏族谱132  临湘

STJP001133  黄氏世谱133  临湘

STJP001134  黄氏世谱134  临湘

STJP001136  蛟川黄氏本派草谱136  镇海

STJP001137  黄氏族谱137  浏阳

STJP000199  桑源陈氏宗谱199  东阳

STJP000200  桑源陈氏宗谱200  东阳

STJP000201  桑源陈氏宗谱201  东阳

STJP000202  东阳黄沙陈氏宗谱202  东阳

STJP000204  东阳黄沙陈氏宗谱204  东阳

STJP000222  安文陈氏宗谱222  浙江 东阳

STJP000223  安文陈氏宗谱223  东阳

STJP000224  安文陈氏宗谱224  东阳

STJP000226  安文陈氏宗谱226  东阳

STJP000231  三排陈氏族谱231  岳阳

STJP000232  义门陈氏族谱232  岳阳

STJP000233  陈氏族谱233  岳阳

STJP000237  陈氏族谱237  岳阳

STJP000243  陈氏宗谱243  宜兴

STJP000244  陈氏宗谱244  宜兴

STJP000245  叶塘陈氏宗谱245  宜兴

STJP000246  荆溪叶塘陈氏月溪分谱246  宜兴

STJP000257  毗陵陈氏续修宗谱257  常州

STJP000270  义门陈氏宗谱270  桐城

STJP000271  陈氏宗谱271  桐城

STJP000272  陈氏宗谱272  桐城

STJP000275  剡北德政乡陈氏家谱275  浙江 嵊县 剡县

STJP000288  沙城陈氏宗谱288  浦江

STJP000289  沙城陈氏宗谱289  浦江

STJP000317  浦阳龙山陈氏宗谱317  浙江 浦江 浦阳

STJP000349  陈氏重修族谱349  常山

STJP000361  陈氏宗谱361  崇明

STJP000362  颍川西洲陈氏重修宗谱362  崇明

STJP000363  陈氏宗谱363  崇明

STJP000364  陈氏宗谱364  崇明

STJP000371  陈氏宗谱371  江苏 无锡

STJP000417  中湘白盄陈氏七修族谱417  湘潭

STJP000421  中湘陈氏四修族谱421  湘潭

STJP000422  中湘栗塘陈氏七修族谱422  湘潭

STJP000426  中湘东雾山陈氏支谱426  湘潭

STJP000448  严陵陈氏宗谱:[浙江淳安]448  遂安

STJP000457  白溪陈氏重修族谱457  瑞金

STJP000458  白溪陈氏八修族谱458  瑞金

STJP000459  白溪陈氏九修族谱459  瑞金

STJP000460  白溪陈氏十修族谱460  瑞金

STJP000461  白溪陈氏十一修族谱461  瑞金

STJP000463  四明仓基陈氏家谱463  鄞县

STJP000465  武陵桥陈氏宗谱465  鄞县

STJP000480  义乌石门陈氏宗谱480  浙江 义乌

STJP000493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3  义乌

STJP000494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4  义乌

STJP000495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5  义乌

STJP000496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6  义乌

STJP000497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7  义乌

STJP000498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8  义乌

STJP000499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前集499  义乌

STJP000500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前集500  义乌

STJP000501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後集501  义乌

STJP000502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後集502  义乌

STJP000504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後集504  义乌

STJP000505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505  义乌

STJP000506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506  义乌

STJP000532  南翔陈氏宗谱532  嘉定

STJP000566  暨阳陈氏宗谱566  暨阳

STJP000567  勾亭陈氏宗谱567  既阳

STJP000570  暨阳孝义陈氏宗谱570  暨阳

STJP000571  暨阳孝义陈氏宗谱571  暨阳

STJP000572  暨阳同山陈氏宗谱572  暨阳

STJP000574  暨阳同山陈氏宗谱574  暨阳

STJP000576  暨阳四井陈氏宗谱576  暨阳

STJP000577  暨阳四井陈氏宗谱577  暨阳

STJP000578  暨阳陈氏宗谱578  暨阳

STJP001140 黄氏族谱140 浏阳

STJP001144  黄氏三修族谱144  醴陵

STJP001145  醴陵丁家坊黄氏三修族谱145  醴陵

STJP001146  黄氏谱146  [出版地不详]

STJP001147  黄氏族谱147  [出版地不详]

STJP001151  梅氏宗谱151  江苏 江阴

STJP001153  毗陵横山梅氏宗谱153  常州

STJP001154  宛陵宦林梅氏宗谱154  安徽宣州

STJP001156  云阳姜堰梅氏重修宗谱156  云阳

STJP001157  梅氏族谱157  临湘

STJP001158  梅氏族谱158  临湘

STJP001159  梅氏宗谱159  丽水

STJP001161  曹氏族谱161  上海

STJP001162  上海曹氏族谱162  上海

STJP001163  上海曹氏族谱163  上海

STJP001166  曹氏宗谱166  上海

STJP001167  虞西板桥曹氏大全宗谱167  上虞

STJP001168  曹氏宗谱168  上虞

STJP001173  吴宁校墙曹氏宗谱173  吴宁

STJP001174  吴宁校墙曹氏宗谱174  吴宁

STJP001176  校墙曹氏宗谱176  吴宁

STJP001178  校墙曹氏宗谱178  吴宁

STJP001182  湖南三峰曹氏通谱182  长沙

STJP001183  曹氏族谱183  长沙

STJP001188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188  金华

STJP001189  曹氏宗谱189  宜兴

STJP001197  曹氏六修宗谱197  湖南常德

STJP001201  无锡盛巷曹氏家谱201  无锡

STJP001203  曹氏续修支谱203  湖南

STJP001216  暨阳长浦曹氏宗谱216  暨阳

STJP001217  暨阳长浦曹氏宗谱217  暨阳

STJP001218  暨阳长浦曹氏宗谱218  暨阳

STJP001219  馀姚道塘曹氏宗谱219  馀姚

STJP001225  曹氏统宗世谱225  徽州

STJP001227  曹氏族谱227  徽州

STJP001229  京口城南曹氏宗谱229  镇江

STJP001234  虞东戚氏宗谱234  上虞

STJP001235  包山戚氏宗谱235  吴县

STJP001236  东海戚氏宗谱236  婺州

STJP001238  鄞东梅江戚氏宗谱238  鄞县

STJP001239  鄞东梅江戚氏宗谱239  鄞县

STJP001246  馀姚戚氏宗谱246  馀姚

STJP001250  平江盛氏家乘初稿250  吴江

STJP001251  龙溪盛氏宗谱251  武进

STJP001252  龙溪盛氏宗谱252  江苏 武进

STJP001253  碑塘盛氏宗谱253  金华

STJP001256  南汇县一团盛氏支谱256  南汇

STJP001257  毗陵盛氏族谱257  常州

STJP001267  勾吴盛氏宗谱267  无锡

STJP001268  汤溪青盛氏宗谱268  汤溪

STJP001270  华溪中心盛氏续修宗谱270  义乌

STJP001276  戴垟娄氏宗谱276  仙居

STJP001277  天乐娄氏宗谱277  绍兴

STJP001280  湖南浏沩娄氏合修族谱280  湖南 浏阳 宁乡

STJP001281  仙源崔敦五堂支谱281  太平

STJP001282  仙源崔氏惇叙堂支谱282  太平

STJP001283  宜兴兰右崔氏宗谱283  宜兴

STJP001287  濡须崔氏宗谱287  无为

STJP001288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288  湖南 宁乡

STJP001292  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292  江苏 常州

STJP001294  锡山过氏宗谱294  无锡

STJP001296  符氏族谱296  湖南 沅陵

STJP001297  符氏族谱297  益阳

STJP001301  馀姚符氏续修族谱301  馀姚

STJP001302  许氏统宗世谱302  [出版地不详]

STJP001304  许氏宗谱304  江苏 丹徒

STJP001305  许氏宗谱305  巴陵

STJP001306  荷塘许氏谱306  巴陵

STJP001307  许氏族谱307  平远

STJP001308  许氏宗谱308  句容

STJP001309  许氏宗谱309  江阴

STJP001313  许氏族谱313  吴县

STJP001316  横林许氏宗谱316  武进

STJP001317  武义许氏宗谱317  武义

STJP001318  高阳许氏家谱318  杭州

STJP001320  东阳许氏宗谱320  东阳

STJP001321  东阳许氏家乘321  东阳

STJP001322  东阳许氏宗谱322  东阳

STJP001323  东阳许氏宗谱323  东阳

STJP001324  东阳许氏宗谱324  东阳

STJP001325  东阳许氏宗谱325  东阳

STJP001326  东阳许氏宗谱326  东阳

STJP001327  东阳许氏宗谱327  东阳

STJP001328  东阳许氏宗谱328  东阳

STJP001329  仰高许氏宗谱329  东阳

STJP001331  仰高许氏宗谱331  东阳

STJP001340  鼎让许氏续修宗谱340  许氏

STJP001342  许氏族谱342  桃源

STJP001343  桃柿塘许氏宗谱343  [出版地不详]

STJP001344  剡东许氏宗谱344  剡县

STJP001346  浦阳瞛南许氏宗谱346  浦阳

STJP001347  浦阳瞛南许氏宗谱347  浦阳

STJP001348  海陵许氏重修族谱348  海陵

STJP001351  灵泉许氏重纂家谱351  海宁

STJP001352  益邑许氏五修族谱352  湖南益阳

STJP001353  石观前高阳许氏族谱353  萍乡

STJP001357  阳羡白茫潭许氏第十修族谱357  阳羡

STJP001358  阳羡白茫潭许氏九修族谱358  阳羡

STJP001363  许氏族谱363  湘阴

STJP001364  许氏族谱364  湘阴

STJP001365 许氏族谱365 湘阴

STJP001366  许氏族谱366  湘阴

STJP001368  中湘许氏六修族谱368  湘潭

STJP001373  圭塘许氏族谱373  善化

STJP001378  宁乡长许氏绅公四修支谱378  宁乡

STJP001380  润州开沙许氏重修宗谱380  润州

STJP001381  润州开沙许氏六修宗谱381  润州

STJP001387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87  暨阳

STJP001388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88  暨阳

STJP001389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89  暨阳

STJP001390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90  暨阳

STJP001391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91  暨阳

STJP001392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92  暨阳

STJP001393  暨阳陶朱许氏宗谱393  暨阳

STJP001396  姚江云柯许氏宗谱396  馀姚

STJP001403  许氏族谱403  浏阳

STJP001408  许氏宗谱408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09  许氏大全族谱409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0  许氏大全族谱410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3  许氏家乘413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4  许氏家谱414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5  许氏族谱415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7  麻氏族谱417  山西 浑源

STJP001421  吴宁康氏宗谱421  浙江 东阳 吴宁

STJP001422  衡康氏十修族谱422  衡山

STJP001423  定兴鹿氏二续谱423  定兴

STJP001424  章氏会谱424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25  上虞雁埠章氏宗谱425  浙江 上虞

STJP001426  章氏宗谱426  永康

STJP001428  章氏宗谱428  永康

STJP001429  章氏宗谱429  永康

STJP001430  章氏宗谱430  永康

STJP001433  全城章氏宗谱433  章氏

STJP001434  浦城章氏重修宗谱434  安徽

STJP001437  东安章氏宗谱437  东安

STJP001438  东安章氏宗谱438  东安

STJP001439  章氏族谱439  长沙

STJP001441  金华章氏宗谱441  浙江金华

STJP001442  金华章氏世谱442  金华

STJP001443  金华章氏世谱443  金华

STJP001451  黄田章氏支谱451  湘乡

STJP001454  貂山章氏宗谱454  遂安

STJP001459  富阳长春章氏宗谱459  富阳

STJP001461  鄞县班竹系章氏宗谱461  鄞县

STJP001475  暨阳青山章氏宗谱475  暨阳

STJP001487  暨阳姜山章氏宗谱487  暨阳

STJP001493  萧山章氏家谱493  萧山

STJP001497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497  绩溪

STJP001498  章氏族谱498  福建龙岩

STJP001499  问心堂章氏本支录499  苏州

STJP001502  六甲梁氏四修族谱502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05  南海西樵梁氏家谱505  广东 南海

STJP001507  萍乡南源梁氏族谱507  萍乡

STJP001511  上瞺乡梁氏族谱511  顺德

STJP001517  南阳梁氏房谱517  嘉兴

STJP001521  梁氏宗谱521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23  梁氏宗谱523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24  屠氏族谱524 

STJP001531  甬上屠氏宗谱531  宁波

STJP001532  屠氏宗谱532  宁国

STJP001533  张氏统宗世谱533 

STJP001534  张氏族谱534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35  张氏族谱535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37  清河郡张氏宗谱537  上杭

STJP001539  [浦东张氏清河谱]539  上海

STJP001543  章镇张氏宗谱543  上虞

STJP001544  章镇张氏宗谱544  上虞

STJP001550  重修张氏族谱550  太和

STJP001552  太湖张氏宗谱552  太湖

STJP001553  太湖孝友堂张氏宗谱553  太湖

STJP001556  麦溪张氏家乘556  丹阳

STJP001557  东泊张谱557  丹阳

STJP001558  东泊张谱558  丹阳

STJP001559  东泊张谱559  丹阳

STJP001560  嘉贤张氏重修族谱560  丹阳

STJP001563  张氏族谱563  巴陵

STJP001564  张氏族谱564  巴陵

STJP001568  张氏族谱568  平江

STJP001574  南楼张氏宗谱574  仙居

STJP001578  张氏族谱578  句容

STJP001583  金陵罗塘张氏族谱583  湖南 永兴

STJP001587  张氏家谱587  河南西平

STJP001588  张氏家谱588  河南西平

STJP001592  张氏会通谱592  休宁

STJP001600  城湾张氏宗谱600  江阴

STJP001612  节村张氏重修族谱612  安吉

STJP001613  节村张氏重修族谱613  安吉

STJP001614  张氏统宗世谱614  祁门等

STJP001615  石溪张氏宗谱615  祁门

STJP001616  如皋张氏族谱616  如

STJP001618  清河世系618  吴江

STJP001619  张氏家谱619  吴江

STJP001620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0  吴宁

STJP001622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2  吴宁

STJP001623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3  吴宁

STJP001624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4  吴宁

STJP001626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6  吴宁

STJP001639  张氏世谱639  武进

STJP001641  武进张氏宗谱稿641  武进

STJP001643  张氏合修族谱643  武陵

低[低、氐、邸、砥、厎,读音作dǐ(ㄉㄧˇ),亦可读作zhǐ(ㄓˇ),不可读作dī(ㄉㄧ)]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十五世孙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与姜姓同奉伯夷、四岳为祖神而异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氐族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

传说,少典氏为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国君,于黄帝纪年前557年(丁亥,公元前3274年)诞生在厉山的少典国,称为少典,娶妻有娇氏之女安登,生炎帝、黄帝,衍传炎、黄世胄满人间。

神农氏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厉氏后来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为:柱生庆甲;庆甲生甲和临;临传承;承传魁;魁传明;明传直;直传厘;厘传居(哀);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戏、克三支。克传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露、赤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钜、封父、富父;伯陵生蜂和逄,逄生殳、延和鼓,鼓生灵恝,灵恝生氐。

这样,氐氏族人的源流世系便为:少典→神农(轨)→临魁→姜柱→承→明→宜→来→里→节茎→克→戏→器→伯陵→逄→鼓→灵恝→氐(互)。

氐之后裔一直以“盍稚”为自称,而“氐”、“互”则是其他民族对氐氏族人的称呼。魏、晋两朝以后,渐为自称,此为正宗氐氏。

氐氏后裔繁衍为庞大的氐族,分衍有逄氏、蠭氏、逢氏、殳氏、延氏、氐氏、元氏、乞氏、夸氏、勾氏、勾龙氏、吕氏、申氏、许氏、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杨氏、蒲氏、齐氏、符氏……等等诸氏。

氐族人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各种政权,例如:东汉末期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前仇池国(公元296~371年)、后仇池国(公元385~443年)、武都国(公元447~477年)、武兴国(公元478~553年)及阴平国(公元477~580年);东晋朝时期关中扶风元氏后裔齐氏所建立的流民齐氏政权(公元294~299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蒲氏后裔符氏建立的前秦国(公元351~944年)、吕氏建立的后凉国(公元396~403年);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隋朝(公元581~618年)等。

到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政权期间,氐族人发展强盛至颠峰状态,总人口接近百万。随着历史的演进,氐族人最终逐渐被融合于黄帝世系之中,成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的砥氏、氐氏、邸氏、低氏、狄氏、翟氏等,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朝时期少康帝给幼曲烈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低氏的祖先,是上古圣君夏禹王的后裔。

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邸”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邸国”(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世代在邸国相袭繁衍了将近两千年。

到春秋时期,邸国被莒国所并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邸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且在鲁国作了官。他以故国的国名“邸”字“去邑当氐”,令后裔以“氐”为姓氏,称氐氏,后有加“亻”偏旁称作低氏者,亦有取“邸”的通假字“砥”称砥氏者,砥氏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三个渊源:源于妘姓,出自西周武王分封的邸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顾东高《大事年表》记载,“邸国,妘姓,子爵,在今山东临沂县北十五里”(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

史籍《春秋·左传注》中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邸国后来在春秋时期被并入鲁国。

到战国时期,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地被并入楚国,称邸县。史籍《姓苑》中也记载,邸为县名,邸氏当以县名为氏。

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因此亦称砥氏,也有简笔为氐氏者,改笔为低氏者等,读音作dǐ(ㄉㄧˇ)。

第四个渊源:源于西域大月氏,出自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邸氏出自西汉时期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其后裔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邸”为姓氏,汉化称邸氏,后有去“邑”简笔为氐氏者,也有改“亻”称低氏者,读音作dǐ(ㄉㄧˇ)。

第五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研磨工具砥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砥砺,是古代对磨刀石的称谓,俗称砥石。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荆州砺砥砮丹。砥细于砺。”在史籍《山海经》中也记载:“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砺。”

有专职制作和贩卖砥砺的工匠、商贾,其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或物品为姓氏者,称砥氏。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去“石”改“邑”为邸氏者,亦有改“亻”偏旁称低氏者,还有简笔为氐氏者,但读音皆作zhǐ(ㄓˇ)。

另外,自古以来就有对专职磨刀、剪的工匠称作砥工、砥匠、游砥师傅等,该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亦或有引为姓氏者。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六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属于以神话传说为氏。

砥柱,亦称厎柱、砥柱山,是矗立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之中巍然不动的山状岩体,例如 尼洋河上的砥柱山,黄河中的砥柱山等。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厎柱析城。厎柱,山名,在河水中。”

在黄河的河南三门峡段中央,就有一座著名的“砥柱山”,文人墨客称之为“峡东砥柱”,政治家称之为“中流砥柱”,黄河上的艄公则千百年来称它为“朝我来”。这座“中流砥柱”矗立在那里已经有数万年,神话相传它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而在黄河两岸百姓们的心目中,它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船驶往黄河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船只就要被风浪推得撞向岩石。老艄公对其他船工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之后就纵身跳进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中。船工们还未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的黄河中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只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旋浪将船只推向下游,离开了险地。当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时,只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高大的石岛,昂头挺立在浪涛滚滚的黄河激流中。从此以后,它就一直矗立在那里为过往的船只指引航向,艄公们都含着热泪把这座“中流砥柱”称为“朝我来!”它成了峡谷中的永久性航标,所有的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只要朝砥柱直冲过去,在眼看船头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只推向旁边的航道,并避开航道中的明岛暗礁,顺利驶出三门峡峡谷。

人们自古以来,就用“中流砥柱”来形容那些勇敢无畏、坚强不屈、或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在典籍《晏子春秋·谏下》中就有:“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不朽的精神。

在黄河上的艄公中,自古就有以“砥柱山”为姓氏者,称砥氏、厎氏,后有去“石”简笔为氐氏者,亦有改“亻”称低氏者,读音作dǐ(ㄉㄧˇ)。

得姓始祖:邸就郤。

汉时大月氏国王侯。月氏,也作月支,祖居甘肃敦煌和青海祁连之间,后迁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汉时期为匈奴所灭,遂远迁于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都密等五部翎侯。贵霜翎侯治护澡城,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贵霜政权,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邸就郤的后裔后入居中原内地,以王父名为氏,称邸氏,并尊邸就郤为其得姓始祖。

注:

本书总体上倾向于低、氐、邸、砥诸姓氏源出氐族人之说。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战国末期魏国所设,其境约在今山西省、陕西省一带。汉朝时期所说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肃省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是西汉武帝拓边后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所设置的。北魏时期设置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地区。唐朝时期设置的河西郡,其时辖地在今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一带地区。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 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2堂号:

河西堂:以望立堂。

<

符姓一般是哪里人?

符姓分布在中国2000个县市中的约500个县市中,在中国约有300个符家村宗族聚居地,遍布在中国的东南西北。海外符姓分布在新家坡,马来西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