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曾国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第1张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迁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前往南下主持乡试,途中其母去世,获准还乡,丁忧守制。曾国藩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

咸丰三年(1853年)又奉谕组建湖南乡勇,即“湘军”。次年于田家镇大胜北伐的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五年(1866年)被清廷赐予一等“毅勇”侯封号,也是文官中获此封爵的第一人。同年江南制造局成立。在此期间曾国藩还在安庆大营建立起官办学局,重印经史典籍。

轶事典故

曾国藩出生时,祖父曾经梦到有一只巨蟒缠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认为曾国藩是巨蟒转世,曾国藩出生后家中的一棵死梧桐树竟然重新焕发出了生命,让其祖父更加相信巨蟒转世这一梦语。而凑巧的是曾国藩患有类似“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有一说“火蟒藓”),浑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鳞片一样的癣,所以曾国藩也相信了巨蟒转世这一梦语。

曾国藩还有一个奇怪的爱好——爱吃鸡,却又最怕鸡毛。当时紧急公文,在信封口处往往要粘上鸡毛,俗称鸡毛信、鸡毛令箭。每当曾国藩看到这种信,总是毛骨悚然,如见蛇蝎,必须要别人帮他取掉鸡毛,他才敢拆读。古时候曾有这样的说法:“焚烧鸡毛,毒蛇闻气就死了,龙蛇之类,也畏惧这种气味。”曾国藩对鸡毛害怕到这种程度,难免也被人理解为蟒蛇转世。

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他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一代封疆大吏;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李鸿章等人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史学界和公众对他的评价是多样化的,有关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他治家与教子的理念却一直被大家所赞赏和学习。

曾国藩曾经多次与其弟曾国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礼让邻里,他的回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这个故事所讲的就是清朝父子双宰相的张英和张廷玉家。

曾家是一个大家族,曾国潢没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务。曾国藩嘱咐这个弟弟,要好好读《父子宰相家训》,说,“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认为这是修身齐家的典范。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风和家训的重视。

事实证明,曾国藩对于家族子弟的教导是正确的,后世子弟无一人是“逆子”,世代皆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晚清历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胜利的外交活动就是曾国藩的二儿子完成的。他先后出任驻英、法大臣和驻俄大使,他从敌人手中成功收回伊犁地区,签订《中俄改定条约》,他就是曾纪泽。

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自幼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数学家。后世子孙中,也有多人以数学为业。

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承父业,曾担任晚清政府驻韩和驻德大使,后来他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也是著名的翻译家。除了曾广铨,曾氏家族中还出现了曾约农、曾宪森等翻译家。

曾国藩的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的篆刻书法家,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除此之外,曾家子孙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如曾国荃、曾纪泽、曾纪鸿等人更被后世以书法家视之。

曾国葆后裔中有十余人进入军界,其中五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广泰和曾广荣在国民党军中先后授予少将军衔。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朴,曾任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副局长。

一个家族绵延兴盛两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辈的积累荫护,可若想靠祖产兴旺数代则是不可能的,曾国藩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事实,他曾经对家人说,“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因此,“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什么密码。

不做代代为官之想

曾国藩曾总结四类家族的“兴衰周期律”,即官宦之家、商贾之家、耕读之家、孝友之家。与我们的常识性判断恰恰相反,他认为官宦之家最易衰败,商贾之家次之,而延续长久的大多是耕读之家和孝友之家。

在此四者对比之上,曾国藩申述道:“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

他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世代做官,事实上也不能、也根本做不到世代做官。他给妻子欧阳夫人写信时也说,我们家里不要做代代做官之想。当官是偶然之事,不是必然的,不能拿这个偶然的东西当成一种必然,当成家族世代的追求。自古以来,官职越高,风险越大。基于此,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做官,做高官。

他在给几个弟弟的家书中说,如果弟弟们不能看透这层道理,即便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了,仕宦显赫,最后也不能算是祖父的贤肖子孙,也不能算是曾家的有功之人。若能看透这层道理,不觉得自己在朝中将来做大官就了不得,那才是他这个兄长佩服的地方。

耕读正路

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家族能长久下去的真理所在。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信天命,“天”就是天帝,中国人畏天;一是信祖宗,我们在遇到重大难题时,常会给祖宗上炷香祷告一番,希望祖宗保佑后代平平安安之类。要知道,老天离我们远,只能敬畏;祖宗才是我们生活中存在过的,离我们很近。

《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意思是说,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那就难料了。所以还是敬祖宗靠谱些。“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敬祖宗的时候就好像祖宗就在那里一样,要怀有恭敬之心。

“教子孙两条正路”,两条正路是什么呢?“宜耕宜读”。“耕”是种地,种地是为了吃饭,这里泛指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果实。“读”,当然是读书,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让子孙不愚。这就是耕读传家,耕地的同时,不忘读书,保证后来不会种一辈子地。

旧时读书人希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为农民子弟提供了一个读书做官的途径。隋唐时期科举取士,农民子弟就有考中进士的,曾国藩也是如此,祖辈务农为生,虽是地主,但也是农人出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要读书的地方就有很多,他认为读书就是止愚。孔子说:“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为什么说“下愚不移”呢?下愚者是指愚蠢者,没读过书,不明事理,所以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要想“暮登天子堂”,跟天子一起讨论国家大政,不读书能行吗?

治家贵严

“严教”是曾国藩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三字经》称“子不教,父之过”,管教不严,则子弟的不良习气就会逐渐滋长起来,父亲说的话当成耳旁风,根本不当回事。时间一长,子女就变得放荡懒散,整日无所事事,那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

曾国藩所说的“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这种现象,在大户人家,尤其是富贵人家,确实特别多,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说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这样的话,带来的流弊不可胜数,一个家族就被这些人给败掉了。

曾国藩曾以《易经》举例说明家教要严的好处,他说:“故《易》曰“如吉”!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有孚”,说明家人要有爱,但是过度的爱难免变成溺爱,所以要“威如”,即做家长的要有威严,威严要立足于平日的庄重和敬畏,不能父亲不像父亲,不随便说笑,恩威并施,这样子女才会学会如何处事做人,家庭也就和和美美。

这属于中道的思想,既不放纵,也不太严。可见,父亲在家里一定要有尊严,父亲没有尊严,父子之间毫无规矩,嘻嘻哈哈,到关键时候管不了子女,就说明你没有威严,你说的话,子女不相信,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家长一样尊重。

要注意的是,“威如之吉”,有威严才能走向吉祥,“威如”并不是家暴,威仪从哪里来?“反身之谓也”,就是做父母的懂得反身修德,自己做好榜样,也就是说,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威如”不单单是对别人严,还要对自己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威仪才能出来,你才能要求子女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而不是“父不父、子不子”一般。

但是,曾国藩也同时提出:“治家贵严,不可拘束过甚。”也就是说,在严的同时,也不可对子女过分拘束,一点小事情就吹毛求疵,子女被管教得喘不过气来,感到无所适从,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在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样的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们今天也常讲,孩子有一个青春叛逆期。叛逆是怎么形成的?有时和父母的挑剔、拘束过甚脱不了关系。可见,父母在严格管理孩子的同时,一定要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否则,孩子被过分管束,他的天性就被完全遏制。所以,治家贵严,但不要走极端,要学会宽严并施,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会觉得宽松、不拘束。

子弟需勤教

子女的教育是经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偶尔的教育肯定没有效果,子女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曾国藩后来把子女带在身边,就是要勤教,把教育子弟作为常课。

关于勤教,曾国藩不管公务多忙,晚上一定留出时间灯下课子读书,跟家人在一起讨论诗书及学问,教给他们自己几十年来人生的大起大伏所积累的见识和智慧。特别令人钦佩的是,曾国藩在生命的尽头,仍然不遗余力关注子弟们走正路,亲自为儿子曾纪泽、曾纪鸿讲授《孟子正义》一书。曾纪泽的日记中记载得非常清楚,说大人今天讲《孟子》的哪一篇哪一篇。曾国藩的勤教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到曾国藩的晚年,为了勉励两个儿子及诸侄辈,在《诫子书》中写下了日课四条,作为遗嘱,那就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为什么要写这四条呢?因为此时的曾国藩已是百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将自己多年的人生思考和追求凝聚为四句话、八个字,作为最后的家训传给二子,希望他们牢记于心,传之于后。这是曾国藩一生用以戒惕的修己之道,是他被誉为“千古完人”的魅力所在,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他在《诫子书》结尾说道:

“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敬惕,以补昔岁之衍,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曾国藩推崇的三大家族

第一:宋家

他的发家人宋耀如是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了,宋氏三姐妹的故事也是在民间家喻户晓的存在。

第二:李家

单指李鸿章的后代,在清朝末期,他的权力也是说是独领风骚了,不仅在国内开启了很多新兴行业,还打通了国外的赚钱渠道,让他成为了当时数一数二的富豪。

第三:曾家

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自然是曾国藩的后人,在曾国藩建立功业之前,曾家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存在,能够站到社会顶端,正是因为曾国藩的作为。

文|陈事美

对于曾国藩,大家都很熟悉。

关于他的形象,其实大都来自画像,三角眼、满嘴胡子是其典型的特征。此时的曾国藩是一个老人的形象。

曾国藩朝服像

老人曾国藩的画像深入人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让曾国藩的美誉一直流传至今。再看他的画像,更加感觉他是一个富有远见、充满谋略的睿智老人。

作为晚清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曾国藩创立并领导了湘军,经过与太平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剿灭了太平天国。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的曾国藩,在画像中却非常宠辱不惊。在他的眼神与神态中,表现出的是从容淡定。

如果你认为感觉不明显,那么请对比表情悲苦的李鸿章。李鸿章的后半生一直在与列强周旋,各种谈判、赔款、割地、签订不平等协议。你看李鸿章的真实照片,基本都是苦涩的表情。一张苦脸传天下,这就是李鸿章老年时期的典型形象。虽然李鸿章也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同样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但他面对都是各种屈辱。面相出卖了李鸿章的内心。

回头再看曾国藩,就完全不同。曾国藩代表的是朝廷正义力量,平叛剿匪,始终是正能量满满。创立湘军、领导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曾国藩成功剿灭太平天国,为朝廷解除了心腹大患。对于国家与民族,避免了战火的长期破坏,不仅为国家赢得了和平与发展,也为百姓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消弭国家大患,神州江山稳定,建大功立大业,这无疑会为曾国藩增添一分特殊的气质。笃定自信、镇定自若,处乱不惊。后来,曾国藩没有造反,而是主动解除朝廷担忧,这是一种本分。曾国藩没有太多权力的欲望,神情自然会气定神闲。

但画像就是画像,不是很真实。在如今提倡有图有真相的时代,我们还是看看他的照片吧。

曾国藩真实照片

这张照片据说是曾国藩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真实照片。为什么李鸿章有很多照片,而曾国藩没有呢?这个很简单,因为李鸿章比曾国藩年龄小,而且寿命又比曾国藩长。曾国藩生于1811年,死于1872年。李鸿章生于1823年,死于1901年。也就是说,直到曾国藩死时,照相技术在清宫内还不普及,而李鸿章的晚年,照相技术在中国已经相当平常。

初看曾国藩的这张照片,会是什么感觉呢?哇!怎么这么凶?三角眼、络腮胡,这分明是一张强盗脸啊。像不像拦路打劫的土匪?像不像杀人越货的强盗?总之,这是一张山野莽夫的脸。这与他满腹才华、才识过人的形象完全不符啊。

确实。不过,这张照片明显很年轻,与他画像的年纪明显不同。曾国藩只活了61周岁,我们看到的画像都是他晚年的形象,如果与今天年过花甲的同龄人相比,曾国藩无疑老了很多,那时的曾国藩更像七十岁老人。

看这张照片,曾国藩的年纪大概有五十多岁,更有可能是在五十六岁以上。大概在1867年以后,因为1844年时,中国才开始有第一张照片,还是法国人带来的。直到1867年,英国摄影师才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照相。所以,曾国藩的这张照片最有可能在这个时期留下的。

此时的曾国藩至少已经56岁,此时的他已经完成对太平军、捻军的剿灭,开始专心主持洋务运动。此时,距离他寿终仅有5年。按说,此时的他应是修养极好的朝廷重臣。谁知,却是一副强盗、莽夫的面孔,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重要的是,曾国藩照片的时间与画像的时间基本是重合的。也就是,他画像的时间大概也在这个时期,与照相的年龄上下肯定不会超过5岁。但画像中的曾国藩与真实照片中的曾国藩却明显判若两人。画像中的曾国藩年逾古稀,而照片中的曾国藩却还没到花甲。

朝服画像中的曾国藩是瘦削的脸型,而照片的中曾国藩更像国字脸。鼻子也明显不同,画像中是蒜头鼻,挺而阔,鼻头大。但照片中的鼻子却没有这样威武,甚至还有点塌鼻的感觉。

不过,有一幅便装画像与照片比较接近。就是下面这张,由于画得过于逼真,总给人以照片的感觉。

曾国藩便服像

与照片一样的是,都戴了几乎一样的帽子,“八”形的鼻唇沟也更相似。抬头纹、耳朵都比较相似。不同的有眉毛、胡子,头发。画像中的鬓角头发有白发,胡子也白了很多,眉毛貌似也有白的。仔细观察,眼睛还有不同,画像中的眼睛张开幅度较小,而照片的眼睛,睁开较大,多少有点怒目圆睁的感觉。

两相比较,感觉照片的曾国藩要比画像中的曾国藩年龄要小。也就是说,照相的时间在前,画像的时间在后。

两相比较,无论是朝服画像,还是便装画像,曾国藩最大的形象特征就是相对慈祥一些,尤其是朝服画像更明显。但照片的曾国藩完全是一副凶悍的模样。

不过,凶巴巴的曾国藩或许更符合他“曾剃头”形象。由于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杀人过多,人们便送给他这样一个外号。

现在流行一种鸡汤,说四十岁以后的人要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但快六十岁的曾国藩,堂堂一个朝廷命官却长出一副土匪、强盗的嘴脸,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意思的是,曾国藩还以会识人著称,尤其民间传说,曾国藩如何会看面相。不知道曾国藩如何看自己的面相。

都说相由心生,透过曾国藩这张面孔,你能知道他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吗?

曾国藩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