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日本战国分国法具体的译文或原文:今川仮名目録、尘芥集、结城氏新法度、长宗我部氏掟书、六角氏式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求日本战国分国法具体的译文或原文:今川仮名目録、尘芥集、结城氏新法度、长宗我部氏掟书、六角氏式目。,第1张

制定年代 分国法名 条目数 制定者 地域

1480年顷 朝仓孝景条々 17 朝仓氏 越前

1493年 相良氏法度 21 相良氏 肥后

1495年顷 大内家壁书 约50 大内氏 周防

1526年 今川仮名目录 54 今川氏 骏河

1536年 尘芥集 170 伊达氏 出羽

1547年 甲州法度之次第 55 武田氏 甲斐

1556年 结城氏新法度 104 结城氏 下总

1560年顷 新加制式 22 三好氏 阿波

1562年 长宗我部氏掟书 100 长宗我部 土佐

1567年 六角氏式目 67 六角氏 近江

虽说皆称为战国大名,但统治领国的方法却是千差万别的。既有独裁统治的,也有采取由一族或家臣所参与的合议制的大名。

  对于守护大名来说,当然是可以依靠室町幕府;然而对于战国大名来说,为了独立和生存,整顿法律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法律被称为“分国法”。

  有趣的是,1526年今川制定的《今川假名目录》有以下的内容:只要是私自侵入民宅的,哪怕是巡夜的,但杀无妨。

  织田信长为了维持其独裁的特权,不喜法律。

  德川家康果然是以法治主义为自己的理想。于1615年制定了《武家诸法度》。该法度即便在200年之后仍约束着大名们。

《结城氏新法度》

  家训,不单单是统治该国的的法令,也有着其他的内容。常陆的结城政胜所制定的家训中,居然有日常生活的内容:“早晚的寄合酒是三菜一汤(酱汤),酒的量为饭碗的十分之一。”连份量都写得很清楚。

原注:出自弘治2年(1565年)的《结城氏新法度》。

《相良氏法度》

  相良家的家训写有“虽说寡妇可以作为婢女、宫女(或寡妇可以再嫁,或可以娶寡妇),但不可买卖”。真的会有被卖掉的人吗……

原注:出自明应2年(1493年)至永正15年(1518年)完成的《相良氏法度》。

《德川家康家训》

  “人之一生,如重负远行。欲速则不达。知足则常乐。多欲则多困穷……”《德川家康家训》以此为前言。本文与附录各有28条。人才论、忠臣论、道德论、人生论等等皆以主从关系为中心。而秀吉却无家训留下。遵造着家康的《武家诸法度》、《公家诸法度》进行了严厉的统治。

《朝仓孝景诸条》

  亦称为《朝仓敏景十七个条》,为越前的战国大名朝仓孝景所制定的分国法。定下了朝仓家不保留历代宿老,以能力为标准的人才登用制度;同时也规定了家臣集居于一乘谷等等的内容。在其中可以看到如下条文:“如有可购一万疋的名刀的财力,不如购一百根一百疋的枪装备给一百个足轻。”可见:当时对战争的认识已从个人战斗转变到集团战斗。

《今川假名目录》

  共计54条,由骏河的大名今川氏亲于1526年所定33条及其子义元于1553年所定21条构成。较多与诉讼相关的条例,还有禁止与他国人通婚等规定。

《大内家壁书》

  为周防守护大名大内家的分国法。由教弘、政弘、义兴三代(1459~1495年)所立,共计50项。因为当时将条款以大字写于墙壁、门上以示民众。故得此名。

《大友义长诸条》

  由九州丰后大名——大友义长(义鉴之父、宗麟之祖父)于1515年制订,为大友家最初的战国家法。有对于领国当主而言必须遵守的统治方针和对于家臣与平民而言必有的思想准备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甲州法度之次第》

为甲斐的战国大名——武田信玄于1536年制订,亦称为《信玄家法》。上卷为57条条款,下卷为家训。以军略、家臣团的统制、治安为中心内容。

《尘芥集》

  由奥州的战国大名伊达稙宗于1536年制定,共有一百七十条,是内容最多的分国法。依照镰仓时代《御成败式目》(北条泰时制定)的形式,几乎涵盖了政治及人民生活的全部内容,故得此名。

《早云寺殿二十一个条》

  以相模小田原为本处的战国大名北条早云制定的分国法(制定年不详)。主要内容为日常生活和礼仪、文武两道的心得。其特点是写得相当详尽,通俗易懂。

《长宗我部元亲百个条》

  由土佐的战国大名长宗我部元亲及其子盛亲于1597年制定的分国法。此领内法内容涉及武士的心得、身分制度、商业、交通、私生活等领域。作为家法则另有《长宗我部元亲式目》。

《结城家法度》

  为下总国结城战国大名结城政胜于1566年制定的分国法,亦称为《结城家新法度》。共计一百六十条,其质其量仅次于《尘芥集》。其中有诉讼的手续、家臣团统制、商业活动的规定等等内容。

《六角氏式目》

  为近江国南部战国大名六角义治于1567年所制定。但也有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由得力家臣进藤、蒲生等人起草,而义治答应遵守的分国法。由六十七条组成,具有以民事规定为中心的特征,亦称为《义治式目》。

参照:《朝仓英林壁书》、明治大学图书馆所藏

   《朝仓家十七カ条》、松平文库所藏

   藤居正规、《朝仓始末记》勉诚社、1994年

今川义元(1519-1560)

  日语原文 今川义元

  假名 いまがわよしもと

  罗马字 imagawa yoshimoto

  今川义元,骏河国守护大名今川氏亲三男,永正十六年(1519)生,幼名芳菊丸,自幼入骏府郊外善得寺修行,法号梅岳承芳。天文五年(1536),今川家家督氏辉暴毙,义元还俗继位,其后分别与武田、北条同盟,并迅速统一了骏河、远江、三河。永禄三年(1560)上洛途中,于桶狭间遇袭而亡。桶狭间大意遇袭几乎抹杀了义元前半生的功业,以至后人一提到义元,就想到是信长手下败将。一些初涉战国的朋友甚至认为他是愚蠢无能的大名之一。而实际历史上的义元,在武勇、文化、内政、外交上均有突出的表现,桶狭间之战亦有其偶然和巧合之处。

  武勇——(花仓之乱、小豆坂之战) 天文五年(1536)第八代家督氏辉离奇死亡,两位继承人三男义元和庶出的二男惠探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激烈冲突。年仅十七岁的义元在这场争斗中显示出了超人的判断力与决断力。他于六月十日包围了惠探所在的花仓城,数日破城,惠探自刃。天文十五年(1546),尾张的织田信秀与三河的松平广忠发生冲突,松平广忠向义元求助,义元欣然出兵。天文十七年(1548)织田、今川两军主力对峙于小豆坂。义元亲率大军,大败织田,并生捕信秀之子信广。此战快速激烈,是正攻法的典型,被收录于《日本的合战》一书中。

  文艺——义元不仅武勇卓越,且能歌善赋,可称得上是一位儒将。他自幼入善得寺拜护国院常庵龙崇长老(太原雪斋)为师,精修佛法。同时喜好汉诗、和歌。据《续丛书类丛》载其“爱读宋景濂之富士诗”,留下诗歌众多。如天文二年为迎仁和寺尊海而与雪斋三人的连句诗:花待春宿梅——喜卜(尊海);友三话岁寒——九英(雪斋);扣水茶煎月——承芳(义元)。

  内政——义元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内政的重要性。继位之后,他即向各地派遣检地奉行,开展了艰苦的检地工作,使领土基盘得到了强化。天文二十一年(1552)义元在父亲氏亲制定的基础上推出了在今后整个封建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今川假名目录及追加》,其中详细制定了家臣统制、家臣

  关系等一系列封建制度。据考其后德川幕府遵循百年的《家康百训》在制定中亦有部分是参照了此《今川假名目录》。义元的贡献可谓巨大。

  外交——义元在其四十年生涯中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手腕。在继位前,今川家正与甲斐武田激烈交战,北条氏亦在旁虎视眈眈。义元继位后,于天文六年(1537)迎娶武田信虎之女,并与关东统领山内上杉宪政结盟,使北条在伊豆的国境后退,义元成功地支配了骏东、富士二郡。天文十八年(1549)冈崎城松平广忠死,义元以竹千代(德川家康)为质又吞并了三河。

  最后,再来谈谈桶狭间之战。

  永禄三年(1560)五月,义元出兵向京都进发,希望代替没落的足利家行使将军一职。他当时已是骏、远、三河三国百万石的国主,后方的武田、北条已同盟;中西部几个有实力的大名,毛利远在中国,长宗我部在四国岛,岛津家更在遥不可及的九州;今川家又是镰仓新罗八郎源义家一系的名门望族,拥护者众多。如无信长的出现,义元成为征夷大将军确是指日可待之事。真可谓既生义元,何生信长!

  桶狭间之战是战国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因而大部分史书所记均把织田军数量记录极少,而今川军数量极多,以示其“以少胜多”。太田牛一的《信长公记》记为今川军四万五千,织田军二千。《北条五代记》记为今川军二万五千,织田军六、七百。似以日本参谋本部编的《日本战史》中今川“兵员总计二万五千,号称四万”,最为接近事实。以当时寄亲寄兵制,一个支城聚集四百到五百人,今川家全盛时期约三十个支城,加上直系军队和临时招募,二万五千人确实差不多。且实际上这二

  万五千人中只有两千到三千是领禄米的武士,其余二万三千多人都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扎枪的农民。

  五月十日先阵井伊直盛出发,义元的本队十二日从骏府出发,十三日到挂川,十四日到引马,十五日到吉田,十六日到冈崎,十七日到知应,十八日到踏挂,十九日先阵已攻下丸根、鹫津。义元本队向大高进军,中午在桶狭间田乐小憩。就是这短短几个时辰的休息断送了义元的性命。

  据《松平记》中描写“……午后二时,信长二千精锐自小径而来……直袭本阵铁炮打挂,百余人冲突而下……服部小平太云者,长枪突中义元,义元以刀断枪,伤小平太之膝……信长近臣毛利新助,突袭义元,倒,口噬其指,新助第二太刀斩下义元首级,左指犹在义元口中……”。当时大雨倾盆,掩盖了喊杀声,且当时义元真正本阵的亲兵只有一千余人,因此实际上成了今川义元以少抗多,不敌而亡。

  其实虽然措不及防,但以今川的能力,要突围应该不难,只要缓过一口气,其主力部队即可赶到。据江户著作《集览桶延间记》载义元“……出阵,踏挂具足……马乘,落马”;肥前平户城主松浦正 信著《武功杂记》:“今川义元,足短而胴长,临济寺喝食致置”。可见义元八成在突围中由于足短身长,战马受惊因而摔下马来,致服部、毛利有机可乘。饶是如此,在义元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重创数人,口咬敌指,含恨而亡,其武勇不应遭到怀疑。

  桶狭间战役胜利的原因一般归纳有三点:一、情报准确。信长军在百里之外赶来,于连绵数里的军

  营中准确地袭击了义元的本队,在那个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仅靠几个忍者来回报告的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合理的截释是,今川军中有内奸!《松平记》中记载,除义元近习数人讨死外,另有佐佐枭人正、一宫左卫门等人失踪。也许就是这几个人,是归降了信长的内奸,通过某种方式准确地提供了今川军的动向。其次是那场及时的大雨。大雨不仅掩盖了马蹄声和喊杀声,使救援部队不能及时赶到,还使守军不能发射火枪,无法进行有效的还击。

  第三就是颇有争议的织田信长的野武士战法。当时日本的战争以正攻法为主,即两军在约定地点集结,然后根据兵种、阵形,你攻我守,极有章法,要求将领有极高的统率能力。如十二世纪名将楠木正成以居高临下的“楠战法”享誉日本;甲斐名将武田信玄则以“风林火山”的机动战术著名。在战斗中,双方士卒都光明正大,背插绘有家徽的战旗,大喊主君口号,奋勇当先。那时的战争是一种极为神圣的事。今川义元即是在这样一种传统战术策略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完全是按照当时战争的惯例进行的。如果把这场战役比作一盘围棋,那义元完全是按着定式在下,一板一眼,挑不出一点毛病。而织田信长,众所周知,自小就放纵不羁,被人称作“白痴、疯子”。作为大名的长子,这些传统的战术理论估计他是学过的,但根据他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放在心上的。这可能与织田家崛起短暂的历史也有关系。他不象今川义元,循规蹈矩,行事稳重,以维护今川家古老的荣誉为己任,而只是以与生俱来的直觉寻找战机。因此,在今川军到来之际,他尽率精锐,卸下战旗等累赘,以布包住马蹄,翻山越岭抄小路偷袭。虽艰苦而狼狈,但最终成功击毙今川义元。这样的行动,在以前的战争中绝无仅有。这样的偷袭,如果人数再少一点,简直就是暗杀。而使用忍者暗杀是当时日本极为人所不齿的一种卑鄙行为,与宣扬英勇无畏的武士道完全背道而驰。由此织田信长开创了后来被称为“野武士”的战法,即不具一格、不择手段赢得胜利。今川义元亦不幸成为信长不择手段统一天下的踏脚石。不过以义元的为人,与信长易地而处,有一个偷袭的良机,要他拔下家徽、布包马蹄去偷袭,就好像要他以布蒙面去人家家里偷东西一样,他是宁死也不会干的!

  呜呼!最后以义元和歌一首纪念这位没有得到历史公正评价的战国名将:

  心似红叶染神榭 常磐秋色契君心——《今川氏与观泉寺》

在进入大阪城的众多浪人武士中,所谓的“大阪五人众”最负盛名。真田幸村、毛利胜永、后藤基次、长宗我部盛亲、明石全登这五个人,在战前不是一国一城的领主就是封地万石以上的大名,因而在大阪军中的地位与其他的浪人大不相同。在这五人中,长宗我部盛亲可谓是家世最为显赫,因此处处显露出高傲的气质如同华丽的雄鹿,在大阪军的武将中显得卓尔不群。

长宗我部盛亲,生于1575年,幼名千熊丸,乃是四国的霸主、长宗我部元亲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明智光秀重臣斋藤利三的女儿。盛亲十岁的时候,他那被称作“土佐之能人”的父亲元亲已经统一了四国,独霸了近百万石的领土,成为了一方的豪雄。盛亲作为幼子得到了父亲的偏爱,因此既没有出家,也没有像两位兄长(亲和、亲忠)一样过继给别家。

在元亲投降丰臣家之后,长宗我部家的领地虽然只剩下了土佐一国,但仍非常受秀吉的重视,元亲被授予宫内少辅一职,后又升任侍从,赐姓羽柴,在丰臣家的外样大名(指并非原有家臣而是后来投靠的大名)中地位很高。从小生活在父亲身边的盛亲,据说身高达到一米八,在平均身高为一米六的战国时代可谓堂堂伟丈夫了,而性格上也与元亲颇为相近,因此受到元亲格外的喜爱,并养成了显贵家族的自负与霸气。

1586年,元亲的嗣子信亲随乃父一同参加了太阁秀吉的九州讨伐战,不幸在户次川合战中战死。悲痛之余,一心要将家业传给盛亲的元亲,并没有召回当初过继出去的次子香川亲和与三子津野亲忠。于是,盛亲正式确立了在家中嗣子的地位。

此后,年轻的盛亲继续随父亲一起东征西讨,作为丰臣军的一员,在小田原之阵中率领水军参与了下田城的攻略,并作为第六军参加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多次参加大规模战斗的经历,使得盛亲积累了相当的战斗经验,并从其父身上学到了许多高明的用兵之道。

1599年5月19日,也就是太阁秀吉死后的第二年,一代枭雄长宗我部元亲病死在伏见城,享年61岁,谥号“雪蹊恕山”。当时,元亲的次子亲和已经病死,三子亲忠也被放逐,盛亲理所当然的继承了土佐22万石的领地。

第二年,关原之战爆发了,天下的大名无不面临重大的选择。其实从一开始,盛亲就提出“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实力的差别一目了然”,因而决定加入东军。然而极具戏剧性的是,他所派遣去联络东军的使者,由于西军的封锁而未能通过京都的关所。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盛亲只得做出加入西军的决定。

1600年七月,盛亲率领6600名士兵进入大阪城,并参加了对伏见城、安浓津城的攻城战。之后,他随西军主力东进,九月初到达了美浓的关原。九月十五日,关原之战爆发,盛亲的土佐兵团被安排在吉川广家军旁边。然而吉川广家和毛利秀元实际上已经受到了德川家康的笼络而成为了东军的内应,因此毛利家这两万大军在整个战斗中一直按兵不动,直到西军的完全溃败,长宗我部军也不得不随之狼狈撤离了战场……

关原之战,真的可以说是命运对年仅25岁的盛亲的极大捉弄——战前明知东军必胜却加入了西军,战时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成了败军之将。这样的事实使得心高气傲的盛亲羞愤交加,一面整饬兵马,慌慌张张的退回土佐,一面派遣使者到东军的大将井伊直政处送信,想通过与长宗我部家关系亲密的直政向家康求情以获得宽恕,保全领地。

然而祸不单行,刚刚回到土佐的盛亲就听到了这样的传言——他的兄长津野亲忠正在谋划推翻他而继承长宗我部家!

在盛亲的兄长中,二哥香川亲和由于得不到继承权而早早的忧愤而死,三哥津野亲忠也由于遭到父亲元亲的疏远而被送到岩村城软禁起来。盛亲知道,津野亲忠在家臣中颇有人望,又与德川方的重要人物藤堂高虎过从甚密,如果趁此机会争夺家督之位的确是很危险的事情。于是,被失败的愤怒和恐惧冲昏的头脑的盛亲,竟然不顾一切的下令将软禁中的亲忠杀害!

盛亲如此的暴行传至江户,正好给了德川家康处置他的口实。于是,长宗我部家的领土被没收,盛亲也被软禁在京都,过起了谨慎的生活。

住在京都的盛亲,仿佛是一下子,就从年轻气盛的领主变成了缺衣少食的平民,其懊恼和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为了生计,他遣散了多数的家臣,自己也隐姓埋名,自称“大岩佑梦”,在京都的寺院学堂中担任了一名教师。

从盛亲的“佑梦”的名号中可以看出,这个年轻的大名仍有想要复兴家族的梦想吧,可如今窘迫的生活却又使他无计可施,只得每天过者庸庸碌碌的生活,期待着有朝一日家康的怒气会消失,再封他到土佐国中,哪怕作一城一郡的太守也好……

就在这样的期待中,盛亲渡过了十四年的岁月。

1614年,丰臣、德川两家交恶,天下再度动荡不安。

仲秋的一天,盛亲昔日的一名家臣突然来访,打破了这位佑梦先生的平静生活——这个男人乃是大阪城丰臣秀赖的使者,他来的目的是想邀请盛亲加入大阪军,为丰臣家效力对抗德川,并许诺以土佐一国。早已对德川家康的宽恕失去信心的盛亲,此刻心中又燃起了复兴家名的希望之火,他决定接受丰臣家的邀请,进入大阪城,在这乱世的末期再为自己的命运和家族的前途赌上一把!

当时,盛亲的行动正处于“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的监视之中,为了逃脱监视,盛亲一面联络旧部,一面策划了精妙的脱逃计划——

德川家康下达了“讨伐大阪”的天下总动员令,并开始整顿军队上洛。当天晚上,盛亲来到板仓胜重的住所对他说:

“鄙人相趁此讨伐大阪之际出仕德川家,希望大人能向将军家传达我的心迹……”

板仓胜重对这种说法半信半疑,回答到:

“当真如此的话,必当向将军禀报。”

离开京都所司代的官邸,盛亲径直回到家中,派人召集平日里经常打交道的町人百姓们,放出风声说“如今两位将军(指家康和秀忠)已经赦免了我的罪行了!”并借此理由邀请乡邻亲友以及地方官员到家中举行酒宴。酒宴的欢歌一直持续到深夜,所有宾客都酩酊大醉。次日凌晨,盛亲带着家人和少数随从,趁着淡淡朝霞离开住所,向大阪城出发了。

在盛亲前往大阪的一路上,不断有得到消息的土佐就臣前来投靠,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携带了家眷、侍从和武具。就这样,当盛亲一行到达大阪城下的时候,所率领的已经是一支近千人的队伍了。丰臣家的领导层对于盛亲的加盟十分欣喜,当即授予他宫内少辅之位,任命他统领数千名士兵的大部队。

在进入大阪城的浪人中,与盛亲一样,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人也都曾经是所领万石以上的领主,因而地位决不同于一般武将,能够经常参与丰臣军最高层的军事会议。在当时,丰臣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是由大野治长为首的家老们把持的,一般武将的意见往往不被采纳,但即便如此,盛亲仍然会在军议上针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显示了特有的自信和气势。

盛亲作为名将之后,又曾经参与过多场大战役,十分受到丰臣家的重视,在冬之阵期间被安排率兵守备大阪城二之丸正西与三之丸间的八丁目口。由于德川军的主力部队就布置在八丁目口的南侧,这里被认为将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区,把盛亲安排在这里充分显示了丰臣家对他实力的肯定。然而遗憾的是,所谓的冬之阵,除了激烈的真田丸攻防战之外,也就仅仅是在大阪城外围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野战,盛亲所率领的主力部队还没能获得参战的机会,停战和议就匆匆达成了。

在双方休战期间,很多武士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了,便私下里开始了相互交往。其中,井伊直孝有一名叫福留半右卫门的家臣,曾经是长宗我部氏的旧将,在停战期间前往大阪城中拜访盛亲。盛亲很高兴的欢迎了他,在交谈中问道:

“你现在从属何人呢?”

半右卫门答道:“正在井伊军中效力。”

盛亲道:“那么去年的那场攻城战(指真田丸攻防战)你也参加了吧?”

“是的。当时鄙人家中的战死者尸体还没有找回,实在遗憾。”

“哦?你家中何人战死?”

“共有17人死于此战。”

“这样说来,我也知道确有此事……”说罢,盛亲命侍从取来17件指物(武士上阵所佩戴的旗帜),半右卫门一见之下,竟正是自家17名战死者的物品,不由得当时便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见此情景,盛亲缓缓道:

“想来,你的祖父福留飞騨和你的父亲福留隼人,当初都是为了长宗我部家的霸业而战死的呀……”

此语道罢,双方都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这件事,后来被写入了江户时代的历史笔记《福留觉书》流传了下来。

由此也可见,盛亲虽然形状粗犷,为人自负,但在对待旧臣时仍不失细心,可谓是一位重感情的家督。

当初盛亲逃离京都进入大阪城之后,许多长宗我部氏的旧臣纷纷前来投靠,其中有一位叫做吉田猪兵卫的,本来在福岛正则手下任职,听说旧主扬旗之后,也赶来相助。然而当时战端已开,大阪城已经被德川军层层包围,很难接近。而吉田猪兵卫听说当初与自己同为长宗我部旧臣的桑名一孝当时正在藤堂家效力,便前去相见,同时劝诱他说:

“……你我一起进入大阪城投靠少主如何?”

桑名一孝摇头道:“虽然你是我昔日的同僚,可如今我已出仕藤堂高虎殿下,怎能做出背主不义之举?然而,要我与旧主刀兵相向也是不忠,我只有在沙场上战死以谢两位主公了……”

后来吉田猪兵卫入城,把这些事讲给盛亲听,盛亲颇为感叹,连称其忠义。而在不久后,大阪夏之阵爆发,长宗我部军与藤堂军果然遭遇激战(见下文的“八尾之战”介绍),战后盛亲在检视首级时,也果然发现了桑名一孝的首级。回想起当初一孝的话,盛亲不禁再度悲伤不已,乃至痛哭失声。当时的情形,在《南路志》和《山本日记》中都有记载。

短暂的和平很快就随春风而逝了,伴着凋零的樱花,大阪城下又将响起隆隆的战鼓声。

“赏花的时节结束了……”长宗我部盛亲和其他浪人一样盼望着战争的到来。即使战争胜利的希望如此渺茫,但如果不战的话,梦想就永远无法实现了,在这种情况下,身为武士就只有把命运交给刀剑去衡量了。

1615年5月,面对德川军的进攻以及本方出击不利的情况,大阪方紧急的召开了整个战役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会议上,各路将领都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计划,而且各不想让。总的来说,是预想德川军会从大和路或者河内路同时出击,但对于如何配置兵力却意见不统一。于是丰臣家的***做出了分兵抵抗的决定——

大和方面,后藤基次、薄田兼相6400人为第一队,在小松山布阵;真田幸村、毛利胜永12000人为第二队,在四天王寺布阵以防备德川军绕过小松山口,并随时接应第一队。

河内方面,长宗我部盛亲5300人与木村重成3200人共同向八尾、若江一带出发。

按照预先的计划,1615年5月6日凌晨1时,在浓浓的雾气中,长宗我部盛亲、木村重成、増田盛次等队共约两万人南下河内路寻找德川军主力决战。这时盛亲本人在大阪之阵中第一次出战,身着唐绫威之铠与白星之兜,腰跨从元亲处拜领的二尺八寸大太刀,再加上他本人相貌威武身材雄壮,当真是意气风发,自信满满,仿佛再兴土佐之梦就在眼前。

八尾等地的地形乃是多河流的湿地,丰臣军在大雾中出击,对地形又不熟悉,行军十分困难,士兵因此而十分疲劳且士气低落,几支队伍也彼此拉开了距离。

早晨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木村队到达了若江村,而长宗我部队则到达了若江村南面的久宝寺村。

与此同时,德川军河内方面的先锋——藤堂高虎军已经到达八尾与玉串川之间的千冢地方。在那里,德川军得到了道明寺·小松山方向战斗打响的消息。道明寺方面的战斗由于后藤基次的顽强而持续了很久,藤堂高虎一直没有得到新的战况,心中颇有些不安,但他仍然决定继续按照实现的计划继续进军。这种决断使得河内方面的藤堂军相对于大和方面诸路人马失去了齐头并进的原有队形,有点孤军深入的危险,对丰臣军来说十分有利。

不久,丰臣军在八尾到若江一带很长的战线上发现了德川军,长宗我部盛亲和木村重成各自为战摆开了阵势。藤堂高虎也发现了敌军,于是下令兵分数路展开进攻——右翼的藤堂良重、藤堂良胜对向木村队发动进攻,藤堂高吉、藤堂家信对向长宗我部军的先锋吉田内匠以及增田盛次队进攻,本队人马则直扑长宗我部军本阵!

当盛亲得知自己面对的是藤堂高虎的部队时,感叹道:

“这是我第一号不愿面对的敌人……”

这并不是因为藤堂高虎是多么高明的指挥官,而是由于当年丰臣秀吉掌权之时,藤堂与长宗我部两家交情甚厚,关原战后长宗我部家改易,许多土作旧臣都纷纷改投藤堂高虎旗下,此时的藤堂军中就有许多是当年长宗我部家的旧臣。开战之际,长宗我部军的先锋队中许多武士不愿与旧时好友交战,都纷纷自行撤退了。见此情况,盛亲急忙命令先锋大将吉田内匠领军后退与本阵合流,但为时已晚,藤堂军已经开始了铁炮攻击,吉田队不得不陷入激战。但由于吉田的先锋队兵力薄弱,又没有装备铁炮,很快队形就被打散了,吉田内匠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藤堂高虎取得了初战的胜利,随即开始了乘胜追击,派遣藤堂高刑、渡辺宗、桑名一孝等队为先锋向长宗我部本阵发动进攻。

而另一方面,盛亲为了迎击藤堂军而在长濑川的堤防上布阵,下令道:

“军中自我以下必须坚守阵地,凡后退一步者定斩不赦!”

在盛亲的坚定指挥下,许多从前方逃回的败兵又反身投入了战斗。紧接着,当藤堂军冲至距阵地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时,盛亲高呼“攻击”,并亲自率兵举枪冲下堤防。一时间土佐将士如下山的猛虎一般,而藤堂军的士兵则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震慑了,纷纷后退,溃不成军,藤堂高刑、藤堂氏胜、桑名一孝等武将被杀。

盛亲不愧是名将之后,深谙用兵之道,没有错失乘胜追击的良机,而是兵分两路对藤堂军本阵展开进攻,藤堂军陷入大乱,有名的武士一个接一个的被杀死,藤堂高虎本人急忙向后方败逃。这时,适才击破长宗我部军先锋的藤堂高吉回军救援,才缓解了长宗我部军的攻势,而高虎则回合了刚刚进攻木村队失败而归的藤堂良重、藤堂良胜等人的残兵(见前作《木村重成》),形势才稍稍有所好转。

但激战一段时间之后,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在若江方面击败了木村重成军的井伊直孝军突然出现在长宗我部军的背后,盛亲惊恐的发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而又四面受敌的境地,急忙下令撤退。在后退过程中,长宗我部军在久宝寺村设下伏兵,击败了追击而来的敌人,从平野方向退回了大阪城。而藤堂军也没有再敢于进行追击,只是收拾残余兵力退回了八尾。

这一战,藤堂高虎军损失惨重,部将6人、队长71人、普通武士300余人战死,元气大伤,以至于不得不辞退了在次日最后决战中先锋的地位。

而长宗我部军虽然最终撤退,却取得了一场完全的胜利,甚者可以说是丰臣军在大阪之阵重,唯一的一场大胜利。

但为了这场胜利,长宗我部军也损失不小,盛亲本人更是失望至极,因为即使他能够在八尾将藤堂高虎击败,也不能挽救大阪方最终全面失败的命运,这样的胜利又有何用?

当天傍晚,大阪城玉造门的守城兵们听到了稀稀落落的马蹄声,举目望去,乃是长宗我部盛亲带领六、七名骑兵正匆匆返回大阪。焦急的等待了一天战况的守城兵们急忙问道:

“今日道明寺方面战事如何?”

而盛亲似乎心不在焉,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一无所知”就匆匆通过了大门,只留下渐渐远去的马蹄声在冥冥暮色中回响,最终消失在了幽深的大阪城中……

经过战斗,盛亲对于大阪方的胜利已经彻底绝望,心如死灰的他召集了所有追随他来到大阪的家臣,对他们说:

“你等还是尽早逃生去吧。如今大阪城旦暮且破,继续留在此地实无道理,不如留得有用之身,以期来日再作复兴之图……”

对于盛亲来说,其进入大阪的目的就是要复兴长宗我部家,对于这位自负的名将之子来说,象其他浪人武士一样为了一时扬名或对丰臣家尽忠而战死都毫无意义。所以在城破前,他打定了再次出逃的主意。

因此,在次日(1615年5月7日)的总决战中,盛亲以兵力不足为由辞退了先锋的位置,担任了防守大阪城北门的任务。但当激战进行了一天,真田幸村、毛利胜永战死,德川军攻入城中之后,盛亲并没有指挥部下作最后的抵抗,而是悄然与少数亲随一起逃离了大阪城。

从大阪阵中逃出的盛亲,跑到了京都八幡原附近的葭原附近藏了起来。但是,他仍然被蜂须贺家的家臣发现并加以逮捕,押解到京都。

盛亲被捕的情形,有着许多的传闻——

据说,当时盛亲隐藏在京都的小仓堤,已经两天没有食物了,随行的谱代家老中内弥五左卫门便前往大佛寺为主人买饼充饥,却被当地的蜂须贺家臣认出,遭到围攻。弥五左卫门奋力抵抗杀伤多人,终于寡不敌众而被捕。当对方拷问他盛亲的藏身之所时,他却出人意料的直言不讳,把盛亲的详细藏身地点一五一十的交待了。当时周围的蜂须贺家臣都听了大笑道:

“自己被捕了就把主人的藏身之所也供认出来,真是个胆小鬼呀。”

然而弥五左卫门却留着泪说:

“我岂是贪生怕死而不顾忠义之人?如今主人的姓名全赖我的供养,如今我既被捕,主人又没有生计,只能忍饥挨饿度日,沿街乞讨过活,身为名门大将,那才是比死还痛苦的活法哩!如今即使被捕处刑,也不堕一世的英名!”

此言一出,刚才还冷嘲热讽的蜂须贺家臣们无不黯然神伤……

被捕后的盛亲,被缚在京都二条城门前示众三日。在这期间,常有路过的武士或大名对他指指点点,甚至出言讥讽,但即便如此,这位自负的将军仍然没有低下他的头,每每都昂首挺胸,眦着双目予以回击和驳斥。

据说有一天,守卫给他送来了黒米与赤鰯做成的食物,盛亲见了高声喊道:

“即使是昔日的名将如今也要遭此厄运,不得不吃这种下等人吃的料理,真是不如早点杀了我好!”

此话传到当时刚好路过此地的井伊直孝耳中,直孝急忙命令守卫给盛亲松绑,邀请他和自己共同进餐,并安排歌舞助兴。

其后,盛亲被带到伏见城于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秀忠会面。秀忠十分重视这位名门之后,特地为盛亲安排了毛皮坐垫,并安排石谷十蔵作为传话人(作为将军不能与罪人直接对话,此乃是尊卑有别的体现)。

秀忠问道:“作为一军之大将,战败而不自杀,这真是不可思议呀。”

盛亲闻言,昂然答道:“八尾之战本来胜利在望,没想到一支红旗红甲的骑兵突然出现在后方,以至于我家的谱代家臣七十余人战死,当时的情况,不想战败也不可能了。”

盛亲并没有直接回答秀忠的提问,于是秀忠再次追问道:

“为什么你在没有战死的情况下没有切腹自杀呢?”

盛亲答道:“我乃是一军的大将,轻易言死,乃是普通武士的做法!”其言下之意,乃是心存日后再兴之念,期待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

此时,旁边的井伊直孝说道:

“阁下此前所言的红旗红甲之军,正是我家的赤备。”

盛亲听罢叹息道:“原来如此。君侯乃是名将之后,我有此败又复何言呢……”

德川秀忠再请盛亲评价东军各路大将的军功,盛亲傲然道:

“军功第一乃是令在下败走之井伊直孝殿……而大阪军第一罪人便是在下,西军之败正是由于在下之不胜造成的!”

几天后,盛亲被判斩首,押解回京都等待行刑。期间,秀忠爱惜将才,本想命盛亲出家以留得活命,但被早已觉悟的盛亲一口拒绝了。1615年5月15日,盛亲于六条河原被处斩,时年41岁。他的尸体被抛弃在河边无人收敛,每日被鹫鸟啄食。京都五条町莲光寺的住持心存怜悯,向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求情说,名将的尸体如此暴露于荒野实在可怜,胜重便允许其为盛亲收敛入葬,建立了墓碑石塔。

盛亲共有五个儿子,长子盛恒在伏见被捕斩首,次子盛高和三子盛信逃到土佐被山内氏发现斩首,四子盛定与五子(姓名不详)在京都八幡被捕斩首。至此,土佐名门长宗我部氏彻底断绝了家名。

《幕府将军2》中,长宗我部氏是最强的派系。

长宗我部氏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弓箭技能强大,可以在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他们在四国岛上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使得他们在游戏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长宗我部氏是《幕府将军2》中最强的派系。

求日本战国分国法具体的译文或原文:今川仮名目録、尘芥集、结城氏新法度、长宗我部氏掟书、六角氏式目。

制定年代 分国法名 条目数 制定者 地域 1480年顷 朝仓孝景条々 17 朝仓氏 越前 1493年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