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家谱
我们中国人,每一姓氏在祠堂中都有一本家谱,又名家乘。家谱中记载着祖宗的来源,有许多追溯到周代,因为周代的子孙分封各国,以地方为姓;有的还远溯到轩辕,以证明自己的确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各宗族修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说到字辈,是修家谱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每三十年修一次家谱,即使衰落的家族,最多不能超过六十年。在修谱的时候,就要决定排出新的字辈。以蔡家的字辈为例是“世泰家声启,运隆教泽长”十个字。在1944年修谱的时候,就另外决定了新的十个字,作为后十代命名用的,假如本人名“世”信,儿子则名“泰”来,孙子名“家”珍,曾孙名“声”传,玄孙名“启”伟。由名字上一看,就辈分分明,尊卑有序。在同辈中,也有不同字用同一部首的。如启字辈的同胞兄弟姊妹,兄弟名启伟、启仕、启优、启侠、妹妹用启侬、启仪、启仙等等。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
在家谱中,可以看到祖宗的来源,我是河南人,我们傅姓怎么由平陆一带到南阳来的?然后历代祖先,有谁到那里去了,都有记录。
宗法社会的组织,就有这样严密,对于个人的名、字、号、谥法、事业、行状,等于一篇小传,在家谱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在家谱族系表的线都是红的,如果中间看见一条蓝线,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因为红线是代表血统;如果是蓝线,就是表示没有生孩子,而是由兄弟的孩子,即侄子过继来承宗祧的;如果没有兄弟侄子,由外甥(姊妹的孩子)过继来延接香烟的,则加双姓,一般是本姓血统最近的过继(也叫承祧)。其中也有一子双祧的,如兄弟两人,哥哥无子,弟弟也只有一个孩子,那么这个独子,就同时是伯父的孩子。而且除了生父给他娶一个太太外,伯父也给他娶一个太太,称为长房媳妇。(当然,弟兄排第几,就是几房)。那么长房媳妇生的孩子,就是伯父的孙子,本房媳妇生的孩子,为生父的孙子。如果没有叔伯兄弟,就从叔伯祖的后代同辈中承祧,一直追溯到五代上去。如果外甥过继承祧,要经过族长的同意才可以,而且过继来的第一代要加双姓。如张家由李家外甥过继而来,在家谱中的蓝线下就写张李某某。
在人类学的立场看起来,好像红线或蓝线没有多大关系,“民胞物与”的精神,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谁的儿子都是一样;可是站在宗族血统的立场,就绝不敢以开放的思想来做。还有的人声明不是外甥,是“路边妻”生的孩子。所谓“路边妻”是有的地方有租妻的风俗,租一个妇人来,生下孩子以后,将孩子交给男方,各走各的路,没有夫妻关系。可是怎样去证明呢?“路边妻”等于西藏的多夫制。在西藏有一夫一妻制,有一夫多妻制,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有的是兄弟同妻,也有的是一个妇人同时是张、王、刘、李几家的太太,女权很高。所以“路边妻”的孩子,碰到几家修谱时就发生问题了,因为无法证明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丈夫的。但无论是红线或蓝线,有一个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对于没有后代的,一定想办法把他的宗祧继承下去,香火延续起来,这是中国民族思想的精神。
每一宗族的家谱,依照老规矩,仅有两部。正本放在祠堂里,副本放在族长的家里。如果为了法律问题或者宗族上其它什么问题,要查家谱的时候可不容易,非要全祠堂的董事、负责人到齐了,才可以打开这个藏家谱的箱子。我当年在家里修家谱,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当时回去修家谱,有所变革,不像以前那样有半张书桌宽大的正副两本,而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四开本,同时印了一百多套,凡是出了钱的,或一家送一套,或三五家送一套,以资流传。所捐的钱,绝对超过预订的价格,甚至有的超过十倍以上,以表示对祖先的孝道,为宗族尽力。领家谱时,非常隆重恭敬,视为一种光荣,除了用古典鼓乐,到祠堂中恭领,如迎神一样,而且当天还要设宴,邀请诸亲友,因为这也是一件喜事,宗族、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来道贺。领回的家谱放在“谱箱”里面,供奉在祖先牌位的旁边,是不能轻易打开的。如果是几家合领的家谱,就由合领的几家轮流供奉保管,一家以一年为期,对这件事是非常严肃庄重的。
家谱不但是为个人,而是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会观念而存在;它更高的价值,在于其中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在历史这方面,寻查个人的史料,像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的传记,就是从他家乡中的家谱里,找出很多真实的资料与记载,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重要。换言之,家谱家乘,就是它这个宗法社会的一个小的历史。我们常说,大家都是黄帝子孙,就是各家循家谱研究,追溯到最后,黄帝是每一家族的根源。发展下来,就表现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民族观念。
更新于 2018-04-27
来自作品集姓氏普籍
又到家谱。牧师问我们读家谱是否觉得极其无趣,又问他讲了几次家谱后是否有所变化?确实,在听了关于家谱的道后感觉不一样,虽然自己读仍然几乎跳过。正确地讲,家谱是特殊的启示文体,是救赎历史的呈现,是上帝在其中真实、恩惠的护理;其中穿插的小故事是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与思索的。
36章包含两份家谱,为何要分开写两份?
这两份家谱所讲述的,是以扫与应许之地无份,经历了西珥山的混乱、分裂与神的审判,最终与世俗为友,从恩约家庭失落。
你们不可与世俗为友,却要信靠、跟随基督,领受神的应许与祝福。
1 你们要从以扫的家谱受激励,信靠、跟随基督,领受神的应许和祝福。
36:1原文直译是,以下是以扫的后代,以扫就是以东(红)。开头强调出以色列给以扫所起的以东之名,点出以扫为了一碗红的东西而出卖长子名分。希伯来书说以扫出卖长子名分的根本原因是贪恋世俗。虽然如此,神仍旧实现了“两国在母腹中”的应许。摩西要让以色列人藉着以扫的祝福看到神的应许,相信真正亚伯拉罕之约的归属人会有怎样的祝福。
而真正的迦南地就是新天新地;我们现在在不可见的国度里品尝赦罪之恩,盼望将来完全的国度。那时候,神要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要与神面对面,他永永远远做我们的神,我们将永远得享他的安息,在他的荣耀中赞颂他,享受他。神的应许立定在天,我们应当心存对基督的信心,因为他永不撇弃我们。他应许说,他的羊认得他的声音,一个也不失落。
可是以扫这样的祝福真的有意义吗?我总觉得很难以此受安慰;得享普遍恩典的太多,又怎样呢?终归仍然是信心不够,尤其对神的慈爱与良善。心里总想到说犹大这样的人没有生在世上倒好。没有特殊恩典的普遍恩典,纵然一时再为风光,总是捕风,总是虚空;好像这样暂时的祝福带来更大的虚空,似是更为残忍,当然也是配受。
2 你们要从以扫的家谱受警戒,不可与世俗为友,因跟随基督而分别为圣。
以扫从未因贪恋世俗出卖长子名份而悔改。从圣经前文我们知道,雅各回来之前以扫已经在西珥山。为何这里要提以扫因为牲畜甚多而搬至西珥山?从原文来看,这里的措辞用句和罗得与亚伯拉罕分别的经文极为相像,而西珥山与索多玛恰好也是彼此相邻(索多玛已被死海淹没)。以扫效法了罗得,贪恋世俗,从而被世俗吞没。
第二份家谱记载了西珥山里移以东人的家谱,这是圣经在讲述与世俗为友的后果。尽管以扫与外邦人结婚也不稀奇,然而这里特别提到了亭纳是以扫儿子的妾;为何要特别提到这个妾的名字?为何要特别提到这个西珥当地人?后来又出现何利人的家谱。从36:40可知,最后以东第一族长竟然就是亭纳族长。一个妾成为了族长。最后,以东没有同化西珥人,以东被完全地世俗化,被完全地同化;在混乱与分裂中失去神的应许。
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
这是我刚信主最早背的经文之一。
以色列求王,神为何愤怒,是因为要有王,还是因为以色列人求王的目的是和列国一样?
感觉自己尤其诡诈,不断以不明显积极干犯律法而掩藏内心与世俗苟合的目的,例如每天的人际关系;且安慰自己说,我还没有办法去完成律法的积极面,好歹我尽量避免触碰律法的消极面;虽然事实是后者也是不断触碰到。似乎尽量地说真话,然而看到世俗果效得以实现远远比行律法本身更让我兴奋,例如达成了某种关系,例如让某些人掉进坑里。
神看重的是我们的心,可那是我最污秽的部分。
雅各书又有:“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 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4:7)
然而我不敢信,于是心怀二意;灵里麻木,无法忧伤痛悔。所以,神还会亲近我吗?
家谱编修本身就是一件繁杂且严肃的事情,容不得一点含糊,不仅要求资料要有完整性,对于人员,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协调、合作的要求。
在与专业续谱公司合作前,首先要做好人员准备:
一般来说,修谱要有热心于家族事务的人来提倡修谱,并且由一部分热爱家族事务的族人来担任家谱编修会成员,选出一位德高望重,并且对于家谱有所了解的族人来担当家谱编修领头羊,带领大家做好这件事。
家谱按照内容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世系部分,二就是其他。世系又分为世系表,世系图,其他包括谱序、凡例、前言、坟茔图、祠堂、字辈、传记、后记等内容。
主编需要根据人员的多少,各自所擅长的知识,来进行分配任务,也可以把任务分为几个阶段,把人员聚集起来,把内容一步步的做完。如先进行世系编修,就可以先让人员去挨家挨户搜集资料,然后汇总,整理,核查,编修成图、册。然后再进行坟茔、家族名人传记的搜集和考证,一步步的进行下去。
家谱校对,可以说是家谱编修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决定家谱质量关键的一个步骤。作为主编,不仅仅自己要一丝不苟,还要告诫编修人员,一定马虎不得。从文字到标点符号,到世系人名,整部家谱,全部通读,并把自己认为错的地方,不对的地方记下来,最后再次整理,改进,然后再次进行校对,直到全员都没有发现错误,就可以安排印刷了。
古代著名家谱
本文2023-11-18 10:25: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