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李姓的家谱文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邓李姓的家谱文献,第1张

宁都宣城邓氏初修族谱,著者待考,始修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六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化潺溪坪宣城邓氏族谱,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饱义公五世孙焕良、焕让派下七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嫩省图书馆。

注:上述二谱中序称:吾邓氏本姓李,乃南唐烈祖李升之后,长子璟是为元宗,生子十人,而第八子名从镒,封蒋国公。“元宗殂,后主煜,名从嘉,从镒乃从母弟也。主甚爱之,加封邓王,出镇宣城。”宋太祖诏令攻金陵,城陷,李后主请降,授光禄大夫,而录用其子弟。从镒子衡,字天和,耻受命,乃操舟登金陵由洪都而上止新淦之金(淦)水渡,卜筑于桃花溪。宋太宗即位,诏江南诸路捕南唐宗室,衡乃易李姓,以父封国邓为氏,祝发为僧,游闽越间。后主殂而捕令除,衡复还桃花溪,递传至忠旺,生三子,长子饱仁居江西,次子饱义,名连,字仲高,由乡荐官楚之常德府武陵郡守,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解组,偕三弟饱礼同上辰州,饱礼卜居沅陵漪溪,饱义卜居溆浦栎杨乡,尊饱义为一世祖,生处厚、处恭、处仁、处义四子,次子处恭由溆浦迁长沙之安化十四都潺溪坪。

前四届谱序对宗谱要义的论述十分精辟,现代学者认为正史、方志、宗谱三者组成了中国的历史大厦,而数量之多,影响之广首推宗谱,宗谱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典籍的组成部分,它不但为正史和方志提供可靠资料,还为人口学、遗传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

宗谱是本着同根相系,长幼有序的原则,祥明记载了本族渊源和祖辈勤劳节俭、艰苦创业的绵长历程,表彰孝敬长上,睦邻和亲,道德高尚的族人和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优秀宗亲,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激励族人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它不同于只记载帝王将相或少数代表人物的历史书籍,也不同于各种人物词典只记载与专业有关的人物简介。马克思主义者和历史学家们都认为劳动人民和普通百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都为历史的前进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他们竖碑立传是理所当然,用文字记录他们平凡的一生正是体现了普通百姓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我国早在周代就设立“小吏”,掌诸侯志乘,是宗谱之始。秦汉时期中央设“宗正”,位列九卿,其职责主要是“掌亲属”,编修和保存帝室及诸侯王族的谱牒。东汉时一些名门望族编修民间家谱,如《杨雄家谱》、《邓氏家谱》和颍川太守卿氏《万家谱》先后问世。东晋贾弼撰《十八州一百十六郡氏簿状》,萧梁王僧儒撰《十八州谱》、《百家姓》、《东南谱集抄》史称贾氏谱学和王氏谱学,成为两个典型的谱学世家。民间修谱从此盛行,家必有谱,官必有籍,婚礼选择都依据谱籍。到了唐代开科取士,门阀观念减弱,谱牒为用也渐次减弱,但一些著名文人和历史学家如刘知等许多人物仍然纷纷参与编撰谱牒和谱学著作。到了宋代欧阳修和苏洵又各创谱式,在理论上更加完善,使民间修谱规范化,形成欧苏两大派,到了明代,欧苏二体逐渐合流,演变成欧苏合体的规范化模式。司马光、郑樵、王安石、文天祥等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也都参与谱牒和谱学的编著,明清以来修谱之风更盛,遍及全国。民国时期各族各姓普遍续修一至二次,我崇让堂抗战前夕续修一次,至德堂抗日前后各续修一次,有的姓氏修全国大统谱,1947年吴氏在《大公报》上刊登启事,发起编修吴氏全国大统谱,因战事暂辍。解放初始完成付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人都潜意识的认为宗谱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为避嫌,多将宗谱当废纸处理掉了,看到宗祠被改作他用或被拆毁,续修宗谱一事更是无人提及,但是也没有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过批判宗谱的文章,也没有听说过政府在大小会上批判过宗谱的事,即使是在那极“左”的年代和政治运动中,人们也只是将宗谱收收藏藏,从没有听说过因宗谱而获罪名的。相反某些人和事在宗谱上得到印证者常常批露于报端,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路过家乡时,还按古代谱式亲笔书写了本房亲属的家谱谱稿,北京图书馆清理出2250种宗谱供人阅读,上海图书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派人到全国各地抢救宗谱,广乏收购,收藏了一万二千多种近十万册家谱,包函3328个姓氏,其中吴氏宗谱就收集到436种,前几年还编纂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供人们查阅。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精神振奋,意气风发,面貌为之一新,如我族岳西一支成员,是清嘉庆年间,正极公去世后夫人背着丈夫遗骨,带着四个儿女逃荒到岳西高山垦荒,相传九代已繁衍到110多人,改革开放解决温饱之后,子弟都进了学校,现在涌现出六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女研究生。这样的好时代,值得大书特书,如实记载,因此全国各地民间修谱已很普遍,三环出版社出版了《中华姓氏通书》、陈、罗、赵、吴、陆、李、刘、王、黄等姓的通书已在全国各大书店出售,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韦氏通书》《廖氏通书》《覃氏通书》最近也正在编写《吴氏通书》。山西社科院出版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编印了《中国宗谱目录》,《光明日报》、《文汇报》不断发表宗谱的有关信息和谱学文章,中央电视台和不少省市电视台,都连续播映了《百家姓》和表扬了“松花江畔修谱人”——尹律山的感人事迹。1994年已故胡耀邦总书记的故乡编印的《胡氏家谱》就得到了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指导和支持,1999年元月上海举行了“全国谱牒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1983年台湾举行了“亚洲族谱学术讨论会”,美国每年出版上万种各式家谱。江西、浙江、广西等各个省、市、县的许多姓氏大都续修了宗谱,安徽省各县市也都印刷了几百种家谱,安庆新编的《高氏家谱》、《马氏家谱》、《李氏家谱》、《刘氏家谱》、《戴氏家谱》、《斯氏家谱》等等几十个姓氏的家谱,谱式各异,五彩纷呈,印刷也很精美。今年四月无锡吴氏再次发起编修《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我崇让堂趁此归宗,将本届宗谱呈送泰伯始祖庙。

纵观我国谱牒,无不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层面,本届续修家谱,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有序的记载我族成员。以期达到敬祖、存史、育人的目的,续修不是单纯的延续补充,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编辑,收入对象是:1937年健在和本年以后出生的男女成员凡自愿入谱者,均详明载入,女儿和儿子一样列为传主,传文栏内记载配偶和有血缘关系的人,女儿可记到第三代,其后代愿随吴姓,则按传主另书传文,以体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传文记载生、卒、葬、时间、地点和对社会某一方面作出的贡献。除载明职业外均是务农,生不立传已是约定俗成,为了表彰宗亲对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鼓励族人求学升造,积极向上,设《鸿爪篇》,将有一定社会地位,学位,和职称的个人简历一一编入,虽不同于老谱模式,意义却十分重大。对于老谱原有内容一般不做更动,依照老谱的凡例给予编印,为便于阅读,将《源流序》译成白话文附后,其他古文字的七篇序言和记加以标点和注释,《书讳书字辨》也加标点印于卷首,老谱的传记也由福歆加以标点和注释。为了便于查阅,不少卷的采编人编制了世系简表,附在每卷之末,一目了然,也是创新。对于十条家训,四种礼说和五篇祭文,已跟不上时代要求,以法治国,无须另立规矩。社会在前进,礼制、祭祀亦有新的风尚,所以将这些内容加以标点编入附录,供后人和学者们以作资料研究,还有三大本公堂契据和法院判词,已无保留意义了。老谱古文的标点注释皆经祚宁先生校勘、补注,照片由祚林拍摄。

认祖归宗,热忱欢迎,怀宁县小市镇,禅师村,兰桥队我吴氏连松公房曾单独修谱,因乱谱失,仅保存先祖牌位,记载了历代先人的名字,其字辈是“神武成周德,诗书发世昌,曹邦传祖志,君伐永贤良,谋事补诹知,斋悦映吾疆。”他们每年清明节祭祀时都在老屋旁向崇让堂原三公房的国祥、国圣、国贤三公之墓祭拜,认定此墓是他们的祖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这次得到崇让堂修谱的消息,即派世烈为代表与谱馆办公室主任福钦联系。要求认祖归宗,理事会一致表示欢迎,七月十四日由邵绿、怀宁、福潭、福钦、祚林五位代表前往兰芝桥会见宗亲,受到世烈、世鼎、世恒、世节、世新、世明、昌质、小平、昌节、小龙、昌龙、昌南、昌飞、昌燕、昌虎等十五宗亲鸣鞭迎接,亲切握手,相互问好,议定连松公后裔108人全部载入崇让堂第五届宗谱,字辈从世字辈改为自字辈,余类推。因祠堂被焚,尚未恢复,连松公等先人牌位置原厅供奉。话别时又鸣鞭远送,依依不舍。

由于我族面广人众,在谱人数巳达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三人(传主人数二万四千四百四十一人 夫人数一万五千八百八十九人 女儿未列入传主者一万四千零四十一人)其中在世入谱人数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在世传主数一万零五百三十人 在世夫人数五千零二十六人 在世未列入传主女儿数一千九百五十四人)。分散在海内外及各省市,无法联络,遗漏者数千,新谱问世就可以起到宣传作用,望各地族人闻讯后主动与谱馆联系,将自家谱稿寄来,在适当的时候再编一本补遗。

本人才疏学浅,谱成匆匆,漏舛讹,统叙失谋,创新亦或违例有待后贤重纂完善。本届宗谱全赖各位副总编、责任编辑、特约编辑以及征稿采访者的共同努力,他们不但分文不取,不少人还私下贴补邮电、交通费用,难能可贵,两年半的努力终于修成五届宗谱。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世孙怀宁敬撰

二000年十月

闽侯邓氏宗族的字辈谱,前定是

大兴正春,永言孝思维则;

伯叔云台,世誉子孙长久。

宇宙立诚,为善自能赐福;

圣贤至训,修身乃可齐家。

湖南麻阳拖冲、锦和支派字辈谱是:

仁亚卧必丹,子土如尚兴, 学应成永玉,大开光明继

克绍鸿谟显,熙忠善述长, 修齐恒振志,懋德自流芳

广东麻阳九曲湾支派:

朝廷大国昌,宗德显其光, 记时臣明顺,邦安庆文良

广东麻阳三跃支派:

仁祖子文启,旦思兴景国, 大有万世上,朝纲经纶继, 家传功德昌,绍宗先维志,

安泰支元良,修齐增延懋,盛代庆正长

镇平邓彦拔支派:

受彦先观凤盛贤,仁敦福永远维新

丰顺邓上增支派:

文成汝芝上,金榜永名扬,诗礼佳常盛,传来益书香

陆丰邓元文支派:

维玉德文干元福,来坊辉广永世昌

陆丰邓定龙支派:

汉武绍兴日,云台报德时,贤能念乃祖,奕世继初基

陆丰邓荣祥支派:

荣华富贵万元兴,宏二广德佳丰盛

陆丰县深塘支派:

就春荣庆,发浪云开,新费士司,久永清堂

饶平下善乡支派:

道位仕禹,伯绍俊昌,家馨振起,邦国栋梁,联登科甲,金玉满堂,荣宗耀祖,长发其祥

大埔邓维冈支派:

行九永玉,友耀儒业,大振家声,易经教训,万里鹏程,世代荣昌

闽侯邓氏宗族的前定字辈谱已使用了30几代,历500多年,其字辈已使用告罄,这次修谱,经多方考证、研究,在前定字辈谱的基础上,又续定了新的字辈谱,内容为:

显达博学,展奕先志宏略;

明哲崇礼,启励祖勋功业。

诚信贤能,祥泽世代昌荣;

道德智慧,昭耀日月光辉。

此字辈谱集劝勉子孙,吉祥传世为一体,体现了南阳闽侯邓氏宗亲的共同愿望。此字辈谱可再使用500多年,真的是,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

寻根求源宋氏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当代中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二十二位。宋氏乃成汤后裔,原为子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公元前21世纪(成王时),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叛乱,成王命周公平叛,诛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又以其地封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建都商丘,共传32代。春秋宋襄公称霸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300年。民间有“宋戴一家,宋孔同祖”一说。据《史记·孔子世家》索引《孔子家语》云:“孔子,宋微子之后。”据中国宋氏文化研究会、中国宋氏商丘慈善理事会会长宋孝祥说,据考证,孔子是微子启的二弟微仲衍的第十五世孙。(注: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的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宋姓发源地:商丘市 宋姓总体概述 宋-百家姓排行第22,约有人口1053万,占全国人口总数081%。 辈份是按歌决走的,歌决里的每一个字,都代表了每一辈人名中的第一个字。 例如:湖北新洲施岗宋家岗 家谱派系:彦心元妙 思允至大 位自圣朝 士景鸿锡 明廷毓瑞 世启文人 功从德裕 道以学纯 光联一本 庆笃万春 开承孔厚 作述丕振 四川西昌:(明太祖洪武甘三年即公元一三九零年,征抚元裔月鲁铁木儿到西昌。平叛后,距城十里之梅古村即今四川省西昌市川兴镇落业成家,自是子孙繁衍,成为宋旺族) 辈字序:镇文祯珍元 锦友朝世之 凤应守泽廷 志克举宏基 恒丰晋萃益 履泰复谦明 永远崇宗正 同心绍祖怀 福全兆衍庆 德厚献雍熙 典谟纯修念 承先裕繁嗣 宋氏网上宗祠

标准名称所在政区得名时间得名原因经度纬度耕地面积人口数邮政编码馆驿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八年间明洪武八年,李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设驿站,故命名为馆驿。11614°3547°322500亩2,129272612何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嘉靖年间明嘉靖年间,何氏祖由梁山南何庄来此建村,仍沿用原村名。11614°3547°52800亩260272612任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嘉靖年间明嘉靖年间,任氏祖分支由今梁山县城任庄来此建村,仍沿用原村名。11614°3547°70000亩541272612东田店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田氏祖由青州田家大街迁此建村,并设客店,故命名为田店,后因分支改为东田店。11614°3547°251700亩1,575272612西田店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清朝顺治年间清顺治年间,田氏祖由东田店分支在此建村,命名为西田店。11614°3547°133200亩758272612滑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中期明朝中期,滑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滑庄。11614°3547°648900亩279272612东红庙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陈、王两氏在此建村,因村东有一红色庙宇,故命名为东红庙。11614°3547°107400亩890272612西红庙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陈、王两氏在此建村,因村西有一红色庙宇,故命名为东红庙。11614°3547°41000亩336272612丁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成化年间明成化年间,丁氏祖由南邻西丁庄来此建村,命名为丁庄。11614°3547°27500亩149272612轩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轩氏祖来此建村,命名为轩庄。11614°3547°97500亩621272612武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原名吴庄,武氏祖于明洪武年间,迁东平州东十余里,后又迁此,家族渐大。11614°3547°98000亩480272612潘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潘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潘庄。11614°3547°140000亩836272612东侯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清朝康熙六年间清康熙六年,侯氏祖由东十公里处侯昌村迁此建村,命名为侯庄。11614°3547°133000亩661272612西郝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郝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郝庄,后因分支,分为东、西郝庄。11614°3547°109600亩515272612东丁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丁氏祖在西丁庄东建村,命名为东丁庄。11614°3547°146100亩690272612东郝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郝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郝庄,后因分支,分为东、西郝庄。11614°3547°76600亩520272612苏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万历年间明万历年间,苏氏祖分支由附件菜园村来此建村,命名为苏庄。11614°3547°151100亩1,012272612菜园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苏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习惯种菜,故命名为苏菜园,后简称为菜园。11614°3547°81600亩731272612田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万历年间明万历年间,田氏祖西北五公里,东田店迁此建村,命名为田庄。11614°3547°37100亩260272612东靳口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初年明初,靳氏祖在老运河渡口处建村,命名为靳口,后称河东为东靳口,西岸为西靳口。11614°3547°159800亩1,400272612西靳口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初年明初,靳氏祖在老运河渡口处建村,命名为靳口,后称河东为东靳口,西岸为西靳口。11614°3547°287100亩1,534272612东刘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清朝中期清朝中期,刘氏祖由鱼台县迁此建村,命名为刘庄。11614°3547°151800亩1,026272612后林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万历年间明万历年间,林氏祖在此建村,命名为林庄。11614°3547°184200亩1,634272612曹园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 始名马庄,由马氏明初建村,后曹氏迁入,以种菜为生,马氏渐少,故改村名为曹家菜园,简称曹园。11614°3547°70000亩397272612东尚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尚氏一官员建村,并建花园,故命村名为尚家花园,后改为尚庄。11614°3547°119800亩742272612戚村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成化年间明成化年间,戚氏祖在此建村,命名为戚村。11614°3547°104000亩476272612井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中期明朝中期,井氏祖在此建村,命名为井庄。11614°3547°102700亩623272612王思口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王氏在老运河渡口处建村,王氏系大地主,为使雇农不忘王家,故命村名为王思口。11614°3547°100700亩635272612王仲口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耿氏祖由山西洪洞来此运河渡口处建村,因此渡口处建村,因此渡口处建村,因此渡口艄公叫王仲,故命村名为王仲口。11614°3547°146900亩1,195272612乔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乔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乔庄。11614°3547°67600亩417272612李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李氏祖由靳口来此建村,命名为李庄。11614°3547°124300亩702272612李村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李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李村。11614°3547°93600亩460272612徐楼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徐氏祖在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名为徐楼。11614°3547°145800亩551272612北张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崇祯年间明崇祯年间,张氏祖由张家水坡(今辛庄附近)来此建村,命名为张庄。11614°3547°68600亩428272612王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王氏兄弟二人由青州迁此建村,命名为王庄。11614°3547°85900亩365272612大营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蒋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以打鱼为生,故命村名为大鱼营,简称大营。11614°3547°275800亩1,460272612小营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崇祯年间明崇祯年间,张氏祖由张家水坡(今辛庄附近)迁此建村,以打鱼为生,命村名为小鱼营,简称小营。11614°3547°241000亩1,043272612辛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张氏祖由东平迁此建村,因地势低洼,故名张家水坡,明崇祯年间,因大火灾,村湮灭,张氏五支在村后空场里重新安家,取名新庄,后演变为辛庄。11614°3547°241000亩1,043272612王府集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崇祯年间据传,明崇祯年间,此地曾建王府,并设集市,故名王府集。11612°3545°220500亩1,307272612陈李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清朝乾隆四年间清乾隆四年,李氏祖由今韩岗李坊迁此建村,命名为李庄。11614°3547°92700亩900272612师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师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师庄。11614°3547°64500亩551272612西丁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丁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西丁庄。11614°3547°154000亩1,165272612西北楼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丁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丁楼,后因村东有一丁楼,故改为西北丁楼,简称西北楼。11614°3547°39200亩332272612毕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毕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毕庄。11614°3547°71200亩506272612高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高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高庄。11614°3547°190000亩1,026272612任楼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嘉靖年间明嘉靖年间,任氏祖在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名为任楼。11614°3547°70900亩581272612姚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清朝前期清朝前期,姚氏祖由东平北郭楼迁此建村,命名为姚庄。11614°3547°215600亩1,135272612南尚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尚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尚庄。11614°3547°179900亩646272612西张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万历年间明万历年间,张氏祖由汶上平原村迁此建村,命名为张庄。11614°3547°112600亩487272612蒋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宣德年间明宣德年间,蒋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蒋庄。11614°3547°57700亩428272612邓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邓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并建一红色庙宇,故名红庙邓庄,简称邓庄。11614°3547°19100亩159272612张桥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张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富粮屯。11614°3547°427800亩1,655272612亓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二年间明永乐二年,亓氏祖在此建村命名为,亓庄。11614°3547°101600亩437272612西王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王氏祖由南京水西门外铁板桥迁此建村,命名为王庄。11614°3547°204600亩586272612大刘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刘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落大,故名大刘庄。11614°3547°321300亩1,197272612袁河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袁氏祖在此建村,因村西有一河流,故命名为袁河。11614°3547°131700亩1,030272612侯集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侯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并设集市,故名为侯集。11615°3547°123200亩842272612西刘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刘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刘庄。11614°3547°75200亩435272612唐楼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唐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名唐楼。11614°3547°88000亩417272612贾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贾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贾庄。11614°3547°128100亩397272612西侯庄村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明朝永乐年间明永乐年间,侯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侯庄。11614°3547°106800亩563272612

邓李姓的家谱文献

宁都宣城邓氏初修族谱,著者待考,始修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六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