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金庸特意突出丁春秋是山东曲阜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4收藏

为何金庸特意突出丁春秋是山东曲阜人?,第1张

金庸特意突出丁春秋是山东曲阜人,是想让这个人物更加饱满,同时也能推动下面的剧情。

首先丁春秋是逍遥派的叛徒,他自修化功大法,让无崖子十分气愤。后来打伤恩师,背叛逍遥派,同时还创立了星宿派。中原武林人士,都认为丁春秋是番邦人士,而金庸写他是山东曲阜人,目的在于让丁春秋名正言顺的赶往少林。

且看丁春秋和玄慈之间的辩论,丁春秋称自己的山东曲阜人,而星宿派虽然地处西域,却也是暂时的隐居之地。况且丁春秋还说孔子也是山东人,言外之意,这英雄大会丁春秋也能来凑热闹。其实金庸这样写的目的,无非是想让乔峰大战三大高手,除了慕容复和游坦之,另外一位,就是臭名昭著的丁春秋。如若不然,群雄必定反抗,可丁春秋是山东曲阜人,那就是中原人士。即便在场的豪杰,想要除之而后快,也要名正言顺。倘若丁春秋是番邦人士,并非中原之人,那么玄慈方丈,或者是武林人士,就会拧成一股绳,然后一致对外。

然而金庸的妙笔,给了丁春秋一个中原人的身份,那么玄慈方丈和众位高手,却只有忍耐。同时也是讽刺丁春秋,毕竟山东是孔孟之乡,然而丁春秋却招摇过市,利用这些卑鄙的手段,来暗算中原高手。丁春秋喜欢弟子的吹捧,别人的溜须拍马,会让他感到无比受用。作者金庸,也是在突出这个人的性格,以及饱满度。丁春秋能说出孔子,可见其脸皮之厚,但此言一出,也是为了堵住众位豪杰的嘴巴。否则众人群起攻之,纵使丁春秋有三头六臂,也决然难以全身而退。所以突出他是山东曲阜人士,无非是给了他一个护身符,况且中原人士不会以多欺少。倘若此时有人联合对付丁春秋,那么就会让人说成是卑鄙小人,可见丁春秋的如意算盘,也打得十分响亮。

而且丁春秋喜欢弟子鼓吹,那么对于名利的看重,自然是十分执着的。若在中原能夺得武林盟主,那么更是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最为关键的,就是身边还有多出许多溜须拍马的人,而这些阿谀奉承的话,正是丁春秋想要听的。故而作者金庸特意突出他是山东曲阜人士,这样就是师出有名,有争夺武林盟主的资格,同时少室山一战,目的在于阻挠乔峰。只有丁春秋是中原人士,那么才能够参与到这次打斗中,否则番邦人士,为何要插手中原之事。可见金庸这样侧面描写,是多么的巧妙,既突出了丁春秋的人物性格,还为后边的剧情铺垫。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扩展资料:

1、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

2、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

3、1948年,毕业后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4、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5、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1957年,进入长城**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6、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7、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参考资料:

-金庸

金庸写的不是反清复明,而是事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绝大部分都是在清朝,而在清朝时期,确确实实在民间到处都是反清复明的人。金庸不是在写反清复明,而是在借用这群反清复明的人,作为小说里面的时代背景和小说里面的主角。清朝作为距离今天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所发生的一切是今天的我们最容易证实的一个历史时期。其他的皇朝,哪怕是明朝所发生的事情都有待商榷,因为哪怕是史书,它上面记载的东西也都是后代王朝更改过的。然而清朝不一样,清朝所发生的一切是我们亲眼看到的,是不容置疑的,是怀疑性最小的,而且也是人民最了解的。

因为人民最了解清朝,对清朝的印象就更加清晰一点。金庸在写的时候,自然要借助自己更了解的时代来写,否则把一些基础的东西写错了,那岂不是要笑掉大牙。在清朝时期,民间有很多的组织,都是一直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是汉人组成的组织,都会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例如川渝地区的哥老会,比如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白莲教,天地会。这些都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历史上的,而不是金庸杜撰的。

金庸的小说是建立这些民间教派之上的,所以他写的时候自然要借助一些真实的历史情况来进行描写。而“反清复明”这个口号是所有教派,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个核心口号。这样的一个核心点,金庸自然不会更改。当然如果现在清朝还没有灭亡,金庸肯定不敢这么写。

所以综合而言,金庸写反清复明与他的身份无关。而是清朝民间的绝大多数教派,都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所以金庸才这么写的。

金庸小说之间经常有所关联,杨过和杨逍,阳顶天没什么关系。杨逍和阳顶天都是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人。

1、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被称为射雕三部曲。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射雕英雄传的续集。

倚天屠龙记的屠龙刀和倚天剑是郭靖夫妻铸造的,峨眉派是郭靖的女儿创的。

倚天屠龙记最后出现的黄衫女是古墓派的传人。

2、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对后面书中的武学有很大影响。

萧峰将降龙二十八掌简化为十八掌,还有打狗棒法一并传给了虚竹,后来虚竹传给了丐帮帮主,才有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降龙十八掌。

段正淳的一阳指到了段智兴的时候成了顶级武功。

3、碧血剑与鹿鼎记:碧血剑中很多人物会出现在鹿鼎记。

长平公主就是后来的九难、李自成、吴三桂、陈圆圆、归辛树一家、冯难敌、何铁手等等。

4、书剑恩仇录与飞狐外传:书剑恩仇录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出现在飞狐外传中。

红花会的三当家赵半山戏份最多,在武功上指点了胡斐。

5、雪山飞狐与飞狐外传:直接关联。

飞狐外传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却写于其后,二者互相关联,却不完全统一。此书之中人物更为增多,人物性格更为丰满。该书在金庸作品中有比较重要地位,在艺术成就上属中乘之作。

扩展资料:

金庸作品是指金庸本人将自己所著全部作品名称的首字连到一起作成的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由于金庸本人不太欣赏1970年的《越女剑》,因而未入对联内。

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

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连载于报刊。其后由伟青书店作单行本出版,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

1970年起,金庸着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名《金庸作品集》,由明河社出版,大部份人接触及大部份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这个版本。

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

参考资料:

-金庸作品

个人觉得金庸在巅峰时期封笔,被南大教授羞辱只是一个诱因,但不是主因。在金庸的内心深处,他其实不太认可武侠小说的,他用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融入自己写作的天分,创作出了很多受人喜爱的武侠作品,但金庸坦言,他之所以这么不停的写武侠小说,就是为了生活,还有就是责任,因为你答应了报社,那文章必须给他们写出来。

金庸对自己的才能是报肯定态度的,但对于自己写了那么多的小说其实也全是他的愿望。他更愿意像个学者那样过着行云流水的生活,研究些东西,得到一些尊重,人家都亲切的说金庸是武侠小说家,其实金庸更希望自己是个历史学家,他写的那些小说,都沉淀着他关于历史的厚重思考,可是这一愿望金庸并没有实现。

所以被南大教授贬低,金庸的心里是非常难过的,他曾经也是过去东吴大学的高材生,因为战争,因为家境贫寒,所以金庸只能卖字为生,在金庸祖上,都是正儿八经的文化人,像他这样为钱而写武侠小说的行为无疑实在给祖上抹黑,但金庸又能如何,一个人只有在解决温饱后,才有精神的追求,连下一顿饭都要愁的人,如何光宗耀祖。但是在金庸的心里,内心的渴望永远没有抹去,那就是做个地道的文化人,通晓上下五千年事,做个有思想有见地的真正的历史学家。

金庸在80岁的时候依然去剑桥深造,他要向那些否定他的人传达这样一种精神,金庸从来都是一个爱学习、会学习,且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其实也无需金庸这样,喜欢他的人自然的发自骨子地喜欢他,那些喜欢吹毛求疵的人,看金庸不顺眼也不会对金庸有什么损害,金庸还不是一样在武侠小说界有振臂一呼的大将风范,而且他深厚的国学知识将永远是中华宝库中的璀璨一份子。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

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点设置吊唁册,让公众作最后致意。入围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扩展资料:

代表作品介绍:

1、《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该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

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

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2、《雪山飞狐》

《雪山飞狐》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作品共十回,1959年始连载于香港《新晚报》。英译本由莫锦屏翻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推出。

小说以苗人凤和胡一刀夫妇为主角,通过宝树、苗人凤之女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之口讲述了数年前与此相关的武林风波,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江湖恩怨、藏宝寻宝、美女爱英雄的故事。

这部小说有两个重大的线索,属双线结构,真正的人物也在前台表演甚少。

——金庸

这两个人都是中国近代的大师。为什么金庸小说里面的大色狼,要用徐志摩的笔名,云中鹤呢?金庸家族是很牛逼的一族,“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就是指的查家(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的祖上有位做过帝师。整个家族里的名人除了徐志摩,还有琼瑶和诗人穆旦,都是响当当的大才子。

在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不过金庸很讨厌自己的表哥,认为他负心薄幸,所以常在自己的小说中讽刺徐志摩。比如,《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中的老四叫做云中鹤,是个大*贼,而徐志摩曾以“云中鹤”为笔名;金庸小说中的表哥都不是好人等等……

这个说法看上去证据充分,可以说是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徐志摩确实是金庸的表哥,因为金庸母亲徐禄出自硖石徐家,是徐志摩的堂姑妈,所以金庸是徐志摩的表弟。不过若是说金庸很讨厌徐志摩,却不一定是那么回事。

《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的老四绰号“云中鹤”,是个下三滥的*贼,而徐志摩也用过“云中鹤”的笔名,所以金庸是在讽刺徐志摩。

其实*贼云中鹤与徐志摩的云中鹤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在传统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以“云中鹤”为绰号的角色,例如《小五义》、《蜀山剑侠传》、《甘十九妹》中都有云中鹤,而且大多擅长轻功。金庸先生是饱读传统武侠小说的,那么他在描写一个擅长轻功的角色时,使用“云中鹤”这个名称,岂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无法证明*贼云中鹤就是对徐志摩的讽刺。

小说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其中有虚构出来的成分。

金庸的武侠小说,除了少数作品有意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模糊处理之外(如《笑傲江湖》),绝大部分的作品都交待了明晰的历史背景,将虚构的传奇巧妙地糅合进真实的历史场景中。

金庸小说里时常有历史人物跑进来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等一大堆;主角也时常参与历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统一、南下征宋,李自成进京,康熙平三藩等等。

但书中所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历史」的外衣,里面则根据剧情需要做了大量修改。理由很简单: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冲突的戏剧化。

因为真实世界里极少有凭着个人武力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这与武侠中的一骑当千完全相反。所以必须要对史实进行删改,甚至只借个名字进行原创,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

扩展资料:

《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长篇,也是与历史人物结合最多的一篇,几乎将半个康熙朝的大事都卷了进去。所涉及的不仅有清廷、天地会、台湾、三藩、西藏、蒙古,甚至还有海外的俄罗斯。主角韦小宝穿插其中,时而插科打诨时而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不忍释卷。

全书的引子是《明史》一案,吴之荣告发、鳌拜下令严查、江南无数读书人惨遭牵连,乃是清初最著名的文字狱。而通过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三位大儒的口述,引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另一个是大力将军吴六奇。

吴六奇沦落街头时曾受名士查继佐(字伊璜)之恩,日后发达并身居高官,又在《明史》案中救了查继佐。这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并不是金庸原创,早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就已记述过(不过名字叫做「吴六一」),而查继佐是金庸祖上先辈。引入这个故事一是为了增加剧情的趣味性,二也是为纪念先人。

不过,历史上的吴六奇除了救人报恩一事之外,并不算多么正义的人物,主要原因是他身为明朝总兵却率部降清,并在清朝身居要职。而故事中的吴六奇是个慷慨豪迈的奇男子,暗地里反清复明,结交仁人志士,还做了天地会红旗香主,只可惜最后身遭暗害。

而那个告密小人吴之荣,史载他死于疟疾。书中安排韦小宝带他去庄家灵堂后活活吓死

人民网--7部金庸小说中的真实历史人物:金庸小说真实性?

凤凰网--金庸小说中,那些真实的人物虚构的历史

为何金庸特意突出丁春秋是山东曲阜人?

金庸特意突出丁春秋是山东曲阜人,是想让这个人物更加饱满,同时也能推动下面的剧情。首先丁春秋是逍遥派的叛徒,他自修化功大法,让无崖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