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宫镇黄路线的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仲宫镇黄路线的历史,第1张

位于在历城区政府驻地洪家楼以南25公里。面积25601平方公里。31959户,1055万人。,辖129个行政村,15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仲宫。

  金置中宫镇。明崇祯十三年(1640)属锦云川路,为中宫镇。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属正南乡。民国十三年(1924)属终宫乡。1950年为第九区。1955年改称仲宫区。1959年成立仲宫公社。1961年为仲宫区所辖仲宫公社,1968年撤区并社为仲宫公社。1985年实行政社分开撤区并乡设立仲宫镇至今。2005年12月高而乡、锦绣川乡撤乡设立办事处并入仲宫镇。

  仲宫 位于卧虎山水库以北,西邻西沟崖,东为西郭而庄,锦绣川北岸,103公路以东。1408户,4366人。设仲宫南、仲宫北村民委员会。家历一、六,三、八日逢集。1948年9月,历城县委在此召开庆祝济南解放大会。同年10月,历城县委、县政府从仲宫迁至东郊杨家屯。

  约在西汉时期,名为终翁聚。亦名终军村。以终军故里而得名。曾名中公集、中宫、终宫。史志记载:《金史》“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镇六……中宫”,《山东通志》“终军村,古名终翁聚即终军故里”,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中宫镇,古镇”,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中宫庄(金史六镇之一。旧名中宫镇。一、六,三、八日集)”,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终宫镇(一、六,三、八日集)”。后沿称仲宫。

  上店子 位于仲宫以北3.5公里,东北候家庄,南邻下店子.165户,647人.设店子村民委员会。1946年8月28日,历城县独立营,在店子岭伏击战中,痛击日伪军140多人。为此,县委、县政府在四门塔召开祝捷大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称花椒店。亦名店子庄。林、王二氏早居于此。因地处古驿道,林家开设一店铺,且山坡多植花椒树,遂建村而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店子”,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店子”。后分为两个村,此处沿称上店子。

  下店子 位于仲宫以北3公里,东依关山,南为二仙,北邻上店子。56户,176人。属店子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上店子同。此处沿称下店子。

  二仙 位于仲宫以北2.5公里,南为南庄,北邻下店子,济新公路(103国道)西侧。871户,3154人。设二仙村民秉员会。农民委员会。农历五、十日逢集。

  约在元代,曾名两仙沟。相传,以两个小孩成仙的故事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两仙沟”,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两仙沟”,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两仙沟”。建国后沿称二仙。

  南庄 位于仲宫以北1.75公里济新公路西侧,西南为土屋,北邻二仙。180户,617人。设南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两仙南庄。孟氏由村西南土屋迁此定居。因建村于两仙沟南侧而得名,沿称南庄。

  土屋 位于仲宫西北2.5公里,西南为左而庄,东北邻南庄。220户,819人。设土屋村民委员会。 

  明代中期,曾名陈家土屋。陈氏由柳埠槲疃迁此定居。因多用土坯建屋而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陈家土屋”,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陈家土屋”。建国后沿称土屋。

  西董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5.5公里,东邻朱家庄,南为杨而庄。217户,793人。设西董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董家庄。因董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董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董家庄”。后来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西董家庄。

  朱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5公里,南为崔家庄,西邻西董家庄。624户,2164人。设朱家庄村民委员会。家历二、七日逢集。

  明代,因朱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朱家庄。村南黄花山洞前,弘治年间碑文中就有朱家庄之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朱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朱家庄(二、七集)”,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朱家庄(二、七日集)。”

  左而庄 位于仲宫以西3.25公里,南对卧虎山,西邻朱家庄,北为土屋.616户,2128人.设左而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中期,曾名左家庄.亦称左二庄.因左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左儿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左二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左二庄”。建国后沿称左而庄。

  黄路钱 位于仲宫以北7公里,东依九女山和北井,南邻傅家庄。396户,1501人。设黄路线村民委员会。

  据《刘氏家谱》记载,明朝中期,刘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此处有一道南北自然形成的黄土层呈线状,故沿称黄路线。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黄路线”,清康熙《历城县志》“函山路:黄路线”,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黄路线”。

  傅家庄 位于仲宫以北6公里,东邻上坡,南为支家岭,北邻黄路线。346户,1220人。设傅家庄上、傅家庄下村民委员会。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因傅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傅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傅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傅家庄”。

  上坡 位于仲宫以北6.5公里,东为河圈,东南邻西泉泸,西为傅家庄。305户,1057人。设上坡村民委员会。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1368-1398),杨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杨家庄。为区分同名村,曾改称上坡杨家庄。后来沿称上坡。

  北井 位于仲宫东北8公里,南邻河圈,西南为上坡,西依九女山和黄路线。259户,871人。设北井村民委员会。

  据村内明代关帝庙碑记载,曾称王府庄。后因此处干旱,村民久盼甘朱,打出一眼井,沿称北井。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台二:北井”,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朱路乡仙台二:北井”。

  河圈 位于仲宫东北7公里,东依丁字寨,南邻东泉泸,北为北井。350户,1165人。设诃圈村民委员会。

  约在明代,曾名河圈庄。因地处一条河道,其三面皆为沟崖头,形似圈状而得名。后沿称河圈。

  候家庄 位于仲宫以北的公里,东为支家岭,西邻上店子。579户,2147人。设侯家庄北,侯家庄南村民委员会。

  明代,因侯氏早居建村,以姓氏昨名侯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侯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三:侯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侯家庄”。 

  支家岭 位于仲宫以北4公里,东依小孤堆,南邻太平庄,西为侯家庄。156户,556人。设支家岭村民委员会。

  清代,支氏由大涧沟迁此定居。因建村于山岭之上,故沿称支家岭。

  凤凰村 位于仲宫东北5.25公里,东依香山寺,南邻凤凰岭,北为西泉泸。150户,490人。设凤凰村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免石窝。因地处山峪,其石头多呈“兔石窝”,清乾隆《历城县志》“函山路:兔子窝”,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兔石窝”,民国时期,村民为图吉祥曾改凤凰窝。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泉路乡仙台二:凤凰窝”的记载。建国后沿称凤凰村。

  西泉泸 位于仲宫以北6.5公里,东邻东泉泸,南为凤凰村,北为上坡。365户,1271人。设西泉泸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曾名高家庄。高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相传,此处原有山泉和一片呈黑色坚硬。当地叫作“泸”的土块,因垆、泸字音相同而沿称泉泸。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西泉泸。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泉泸”,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西泉泸”,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西泉泸”。

  东泉泸 位于仲宫东北6.75公里,西邻西泉泸,北为河圈。839户,2885人。设东泉泸村民委员会。农历二、七日逢集。村东有唐代石刻香山寺遗址。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泉泸同。此处位东,沿称东泉泸。建有波萝峪休闲度假旅游区。

  刘家峪 位于仲宫以北2公里,东邻韩家庄,西为南庄,北依关山。497户,1619人。设刘家峪东、刘家峪南、刘家峪北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宋代,曾名刘庄。刘氏由济南以西利庄迁此定居,遂之建村而得名。以后,因地处三面环山,建村在山峪内,故沿称刘家峪。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终宫乡仙台五:刘家峪”的记载。

  泉子峪 位于仲宫以北3公里,东为李家庄,南邻韩家庄,北为太平庄。155户,514人。设泉子峪村民委员会。

  据明洪武元年(1368)村中碑文记载,以地处三面环山,村中又有一山泉,故沿称泉子峪。

  太平庄 位于仲宫以北35公里,东邻许家坡,南为泉子峪,北支家峪。23户,66人。设太平庄村民委员会。

  清代,曾称南关蒋。此处原为济南南关一蒋姓官员的别墅,遂建其村而得名。后来,村民以盼望太平之意,改称太平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太平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太平庄”。

  许家坡 位于仲宫以北375公里,东为王家庄,西邻太平庄,北为凤凰村。43户,121人。设许家坡村民委员。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因许氏早居于此,建村在山坡之处,故沿称许家坡。

  李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325公里,东邻东董家庄,南为钱家庄,北依大孤堆。114户,401人。设李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刘氏早居于此,名为刘家小庙。清同治年间(1862-11874),李氏又迁入,因李姓住户较多,于民国年间改称李家庄。

  东董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35公里,东北邻北杨家庄,西为李家庄。64户,227人。设东董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小时家庄。因时氏早居而得名。俗称董家庄。明末,因村中一董氏居官,改称董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时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董家庄”,民国《续修在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三:董家庄”。后来,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东董家庄。

  凤凰岭 位于仲宫东北5公里,南邻王家庄,北为凤凰村,西依小孤堆。357户,1146人。设凤凰岭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相传,因这里地处山岭,其地势形似一展翅凤凰,首在南,尾朝北,两边崖头如翅,故沿称凤凰岭。

  王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45公里,东为双井,南邻北杨家庄。北为凤凰岭。298户,1001人。设王家庄南、王家庄北村民委员会。

  明代,王氏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家庄。县志记载:清降《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王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王家庄”。

  北杨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4公里,江为双井,西南邻东董家运动服,北为王家庄。126户,407人。设北杨家庄村民委员会。

  据村中乡氏墓碑记载,始祖明初迁徙到杨家庄,因杨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杨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杨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杨家庄”后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北杨家庄。

  双井 位于仲宫东北6公里,西邻王家庄,东北为天井峪。199户,685人。设双井村民委员会。村处有明纪成王墓。

  明代,原名双井峪。因地处山峪,村有两眼并得名。据村中孙氏墓碑记载:“始祖志孟者,系陈家庄人,前明季年,偶来南乡至双并庄北长峪口外,见其山川秀丽,人情古朴,欣然乐之,遂乔迁而卜往焉”。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双井峪”,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双井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双井庄”。以后沿称双井。

  天井峪 位于仲宫东北8公里,西南邻双井,西北为东泉泸。87户,217人。设天井峪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明代,因地处四面环山,村北石崖下又有一天然石井形状,故沿称天井峪。

  韩家庄 位于仲宫以北225公里,东邻钱家庄,北为泉子峪,109户,370人。设韩家庄村民委员会。

  清代中期,曾名韩家石屋。韩氏逃荒至此,因定居于石头屋子而得名。以后遂建村,以姓氏沿称韩家庄。

  钱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3公里,南依红头山,西为韩家庆,北邻李家庄。221户,742人。设钱家庄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明代,因钱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钱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泉路乡仙台二:钱家庄”的记载。

  崔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5公里,东依卧虎山,面为卧虎山水库,西北邻朱家庄。314户,1030人。设崔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因崔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崔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崔家庄

”,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崔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崔家庄”。

  杨而庄 位于仲宫以西575公里,东邻卧虎山水库,西依黄花山,北为朱家庄。251户,825人。设杨而庄村民委员会。村处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黄花山石窟造像。

  元代,杨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杨家庄。曾名杨二庄。以后沿称杨而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杨儿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张仙台三:杨二庄”。建有白鹤生态度假湾。

  西许庄 位于仲宫以西2公里,东邻东许庄,南邻卧虎山水库,西为崔家庄。229户,800人。设西许庄村民委员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称西许家庄。住户由(东)许家庄迁此定居建村而得名。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邵二乡仙台三:西许家庄”的记载。后沿称西许庄。

  东许庄 位于仲宫以西175公里,东为郑家庄,南邻卧虎山水库,西邻西许庄。271户,985人。设东许庄村民委员会。 

  约在宋代,曾名许家庄。亦称北许庄。因许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清初有住户迁至西许家庄)。县志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许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许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许家庄”。后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东许庄。

  北草沟 位于仲宫西南45公里,东南为先锋店,南邻南草沟,北邻卧虎山水库。116户,407人。设北草沟村民委员会。传说为唐胡国公秦琼故里,而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则有“秦琼,字叔宝……历城县南山终宫人”的记载。1970年秋,出土有春秋鲁伯大父簋等文物。

  唐代,曾名聚仙村。相传,当年秦琼与尉迟恭、程咬金等好友经常在此聚会而得名。亦称草沟村。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草沟”,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北草沟”,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北草沟”。后因村中一条大山峪将其分为两村,加方位沿称北草沟。

  南草沟 位于仲宫西南45公里,北邻北草沟,南为五府庄,北邻北草沟,南为王府庄,北邻卧虎山水务。116户,389人。设南草沟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北草沟同。后加方位沿称南草沟。

  先锋店 位于仲宫西南45公里,东为冯家庄,南邻王府庄,北邻西平坊。308户,977人。设先锋店村民委员会。

  约在西汉时期即有村落,曾名旋风店。传说,张良住张家庄,尹宗住尹家店,二人为至友。张良到韩国做了官,尹宗因生活贫穷前去找他,当走到此地时,忽然刮起了旋风,将尹宗刮到了韩国。等尹宗回来时,路遇一朱氏用筐担着女儿找住处,二在交谈中,尹将刮旋风之事讲给朱听,朱听罢欣然在此定居,得名旋风店。县志记协: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旋风店”,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旋风店。”,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旋风店”建国后沿称先锋店。

  西平坊 位于仲宫西南4公里,东为东平坊,南邻先锋店,北邻卧虎山水库。84户,298人。设东平坊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平坊同。此处位东,沿称东平坊。

  穆家庄 位于仲宫西南375公里,南依穆格寨,西为冯家庄,北邻东平坊。384户,1357人设穆家庄村民委员会。农历四、九日逢集。村处有优质地下矿泉水。

  清代,曾名木家庄。据《郭氏谱碑》记载:清康熙年间为木家庄。以后,因建村于穆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木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穆家庄。”

  冯家庄 位于仲宫西南4公里,东邻穆家庄,南为东老泉,西先锋店。46户,150人。属穆家庄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清代,因冯氏在此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冯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冯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冯家庄”。

  得泉沟 位于仲宫西南3公里,南邻穆家庄,西北为东平坊。75户,256人。属穆家庄村民委员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潘氏由济南以西红庙迁此建村。因村中有一山泉,以喜得泉水之意,故沿称得泉沟。

  王府庄 位于仲宫西南55公里,东邻东老泉,依穆格寨,南为西老泉。115户,385人。设王府庄村民委员长。

  明代中期,原系小白庄一位王氏“探花”的庄园,遂建其村,得名王福庄。后来沿称王府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邵二乡仙台三:王福庄”的记载。

  东老泉 位于仲宫西南55公里,东依穆格寨,西南为西老泉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东老泉同。原名西老仙。沿称西老泉。

  郑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1公里,东邻西沟崖,南为卧虎山水库,西为东许庄。183户,654人。设郑家庄村民委员会。1989年,在村南发现元代墓一座。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因郑氏早居建成村,以姓氏得名郑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有“正南乡仙台五:郑家庄”的记载。

  西沟崖 位于仲宫西面,西依娘子山、邻郑家庄。154户,497人。设西沟崖村民委员会。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刘太静在济南为官,曾在此修建别墅。建村后得名刘家庄。因地处仲宫西面,有一条河道相隔,又建村于土崖之上,建国后改称西沟崖。

西郭而庄 位于仲宫以东1公里,锦绣川从村南流过.东邻东郭而庄,南依和尚帽.540户,1808人.设西郭而庄村民委员会.

  唐代,曾名郭而庄。因郭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郭儿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葛儿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郭而庄”。后以村中锦绣川为界,分为西、东两个村,其村位西,故沿称西郭而庄。

  东郭而庄 位于仲宫以东175公里,东为于家洼,西邻西郭而庄。455户,1594人。设东郭而庄村民委员会。村南山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太甲山石刻造像和南泉寺遗址。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郭而庄同,后沿称东郭而庄。

  于家洼 位于仲宫以东25公里,锦绣川南岸,东邻南杨家庄,西为东郭而庄。238户,880人。设于家洼村民委员会。

  元至正年间(1341-1368),曾名于家凹。因于氏早居于此,建村山峪低凹处而得名。后沿称于家洼。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于家凹”,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于家洼”。

  南杨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325公里,锦绣川南岸,东邻邱家庄,西为于家洼。152户,561人。设南杨家庄村民委员会。

  约在明末清初。曾名杨家庄。叶氏早居建村。因此处多植杨树而得名。后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南杨家庄。

  邱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35公里,锦绣川南岸,东邻西路家庄,西为南杨家庄。236户,857人。设邱家庄村民委员会。村东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古建筑三官宙。

  明代,曾名楼子庄,以村东有座石楼子而得名。曾名青名青龙庄,因村依青龙而建,故名。后因邱姓住户增多,以姓氏沿称邱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邱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花骨朵南乡仙台五:邱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邱家庄”。

  西路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45公里,锦绣川北岸,东邻东路家庄,南依透明山,西为邱家庄。164户,632人。设西路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称北寨子。因村靠近火龙寨而得名。亦名路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路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路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路家庄”。后以村之间一条路为界分为两个村,其村位西,故沿称西路家庄。

  东路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5公里,锦绣川北岸,东为刘家庄,南稻池,西邻西路家庄。209户,740人。设东路家庄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路家庄同。后沿称东路家庄。

  稻池 位于仲宫以东525公里,东为刘家庄,南依露水岭,北邻东路家庄。300户,1056人。设稻池村民委员会。1939年1月16日(古历1938年11月26日),日本侵略烟制造了稻池惨案。1975年10月出土有春秋刀币。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称南寨子村,因靠近寨子山建村而得名。传说,因村里经常闹火灾,村中又有一水池子,以灭火之意,故沿称稻池。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稻池”,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稻池庄”,民国《续修历城志》“终宫乡仙台五:稻池庄”。

  刘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65公里,锦绣川南岸,南依丁字寨,西邻稻池。592户,2162人。设刘家庄村民委员会。农历二、七日逢集。村有明代重修古建筑三官居庙。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称刘家寨。因刘氏早居于此,依丁字寨建村而得名。后以姓氏沿称刘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刘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刘家庄”。

  营而庄 位于仲宫以南25公里,锦阳川西岸,东为大并渡口,南为北道沟,西北邻卧虎山水库。425户,1465人。设营而庄村民委员会。

  明万历年间(1573-1620),相传,因有位武将官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建营盘,屯兵打仗。沿称营而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营儿”,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营儿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营儿庄”。  

  小并渡口 位于仲宫以南175公进在,锦阳川北岸,东依康王顶,东南邻大并渡口,西为营而庄。161户,519人。设小并渡口村民委员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住户由大并渡口迁此建村。曾名小埠渡口。后沿称小并渡口。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终宫乡仙台七:小埠渡口”的记载。

  大并渡口 位于仲宫以南275公风景点,锦阳川东岸,北依康王顶,南邻西罗园,西北为小并渡口。348户,1230人。设并渡口西,并渡口东村民委员会。村东北康王顶山脚下有元代重修醴泉寺遗址。

位于沟泉村北4公里,大张庄河西岸。为村民委员会驻地,有14个姓氏,以孔姓为主。耕地1030亩,山滩面积2300亩,属山岭地带,田庄水库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苹果等,有村办水泥厂、予制厂等。

许村冯姓为大族,是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后裔,村西有冯胜的墓葬地和碑碣。冯胜(?~1395),初名国胜,明初大将冯国用之弟,安徽滁州定远人。元末,冯氏兄弟投奔朱元璋,征战四方,战功卓著。朱元璋视为心腹。冯胜因功升为元帅、亲军都指挥使、右都督、右詹事、征虏右副将军、“荣禄大夫、右柱国”和“同参军国事”,封“宋国公”。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任征虏大将军,率20万大军征伐元将纳哈出部,俘获20余万人及大批辎重。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廷颁诏公布的8位开国元勋之一,位居第三。朱元璋晚年杀戮功臣宿将。冯胜受“蓝狱”案牵连,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赐死。

冯胜死后何故葬于许村,待考。清康熙《蒙阴县志》载:“明冯国胜,封宋国公……事载通纪,墓在许村。”现墓碑保存完好。据查证,宋朝建村,又《冯氏家谱》载:“吾冯氏原籍冀州枣强县,明洪武年间迁河南冯家庄,中叶迁许村。。。。”。

村东有解放战争年代陈毅元帅拴过战马的槐树,故名拴马槐。村民特加固保护管理,现生长茂盛。相传一公主许配给本村某壮士,未婚夭亡,葬于村西凤凰山,以此得名许村。

柳氏系浦阳蜀山河东柳氏之一支,自从横溪分派迁居高丘以来,已600多年,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其中最为杰出者,为蜀山第10世、高丘第4世的柳仕性,字子理,号正斋,曾举贡士任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仁政爱民,蒲鞭行恕。永乐二年(1304年),他还与族兄柳仕忠出面邀请进士出身时任浦江县事的程汝器为《蜀山柳氏宗谱》作序。其在序中写到:“婺之浦江西南有乡曰通化,去邑几一舍,为乌蜀山待制柳文肃公故居在焉。公为元朝名士,文章著述行于世久矣。其家乘一册,则公之闻孙叔雍所编辑也,先后公卿序跋其纂修之意至矣。二年冬,曾孙子中、子理来踵县斋,携以示余,复征后序。”待制公之子孙所以绍家声而继前烈者,岂无后人乎?噫!文肃公之遗泽未泯,蜀山之秀气犹存,胄监英才礼闱魁选、功名事业未可量者,固子理之职也。和睦族姓以奉蒸尝教子一经,以寿文脉者,子中当致力焉。”其对仕性公之功名事业寄予厚望,自不待言。方孝孺在《蜀山柳氏宗谱》所作的序中提及高丘柳氏的记载有:“其(柳补之)子为谁?贺也。讳贯,字道传也。宝,字惟善也。实也。”“宝子曰(王+景),字景文,子曰复,叔贤,杞,叔坚也。复子三:恂、性、怡也,杞子亦三:愉、恢、恺也。恂至恺不字未冠也。”据《蜀山柳氏宗谱》记载,高丘柳氏在明初子姓繁衍,同一行辈中多达近百人,这是目前高丘柳姓无法企及的,现在高丘柳氏同一行辈不超过20人。据父辈介绍,在民国前后,高丘柳氏已成为“三家村”,仅存三户半人家了,实在令人感慨。解放以来,高丘柳氏有所复苏,人口已增加了数倍,现已有20余户人家,不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出现良好的势头,在横溪蜀山柳氏中已然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支,我希望高丘柳氏宗亲,应以蜀山柳氏始祖柳铸,20世祖、高邮令柳金,20世叔祖兰溪县尉柳叙,元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的21世伯祖柳贯,高丘柳氏4世祖柳性等先祖的道德文章与人格操守为我们的镜子,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以仰无愧于先祖,俯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和高丘这方故土。我翻阅《蜀山柳氏宗谱》,化了一天时间,将有关高丘与本家族的世系整理出来,草成《高丘柳氏宗谱》的初稿,供高丘柳氏族人参考。由于我手上的旧谱资料不全,许多资料尚需柳氏族人增加补充,以期完成一部详尽的《高丘柳氏宗谱》。

蜀山柳氏柳铸第27世孙、柳金20世孙、柳贯21世侄孙、高 丘始祖柳宝21世孙、柳性第17世侄孙柳哲敬撰于京西万柳园

2002年4月8日晚12点50分

第一世

柳铸,雍二十三,讳铸,字师颜,号西墅。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公乃诚公幼子也。宋建炎间,协同赵忠简公鼎护驾南渡,而居于杭,退而不仕,惟嗜堪舆,遍览胜筑,自浙之浦,而登蜀山之下,见山川秀雅,局势环聚,天峰拱揖,水口成形,心甚慕之,因遂家焉。横溪之居,自祖为始。生于宋熙宁壬子八月初一日子时生,绍兴丁卯四月十五日寅时卒,寿七十六岁,娶缪氏,生于宋熙宁壬子正月十八日辰时生,绍兴己巳八月十六申时卒,寿七十八岁,合葬家北芦莘坞柏树山,生一子瀚。

第二世

柳瀚,睦五一,字宗海,人物魁伟,德性淳厚,封靖江学录。娶俞氏。合葬横溪松柏桥东。生二子:森、彬。

第三世

柳森,百六,讳森,字子林,善诗文,通经史,有继往开来之学,具匡国济世之才,登乡科授池州府学正。娶陈氏。生二子:监,蕴。

柳彬,百七,讳彬,字子均。娶钱氏。生二子:温、盖。

第四世

千一讳温,娶吴氏。生一子福。

千二讳盖字元载,娶钱氏尚书公侄曾孙女。生一子祈。

千三讳监字元洁。娶凌氏。生二子:禅、佑。

千四讳蕴字元积。娶义乌黄山童氏,合葬横溪郭园,即石柱坟父坟侧。生一子补之。一女适石塘盛。

第五世

万三二讳禅,志有凌云,名传四方,授都巡之职。娶贾氏。生二子:圆、庆。

万三六讳佑。娶翁氏,生二子:友、更。

万三七讳福。娶陈氏。生二子:周、用。

万三八讳祈字德济。娶义门郑氏。生一子叙。

万三九讳补之,字山甫。嘉定戊辰四月廿五日未时生,祥兴戊寅三月初三日卒,寿七十一。宋迪功郎,任嘉兴府崇德县主簿,莅政多能,宽爱得众,居官存忍让之风,归田周贫危之苦。娶金氏,嘉泰癸亥四月初二日生,德佑辛亥正月十八日卒,寿四十九岁。合葬邵原。生一子金。

第六世

恒一讳金,字时声。才兼文武,德洽乡邦,中宋咸淳丁卯科进士。宋末城窦山民倡乱,火金所居,官兵同金捕获金,乃恻然悯曰:“此岂其本心哉?良为饥寒所驱尔!于是止戮其渠魁,余悉放之,众感德造室庐还之,号为新居,事载《浙江省志》《寓贤传》。并见方集新居注内。授高邮军高邮县令,未上,元兴。后以子贵,敕命追赠阶奉训大夫,官淮安路泗州知州,勋飞骑尉,爵封浦江县男。宋端平丙申九月廿八日生,大德庚子八月初四日卒。寿六十五岁,葬郭园石柱坟。娶东阳上市俞通判女,追封浦江县君。淳佑戊申五月廿九日生,至元癸未八月初六日卒。葬横溪天山。生四子:贺、贯、宝、实。

正四讳周,学问常裕于自修,模范无忝于当世,宋季为检阅之官,吴直方尚师事之。娶金氏,合葬横溪松柏桥东。生一子尝。

正一讳叙,字元德。宋景定间以贤正任兰溪县尉,兰民德之。留居邑之西门外大园,为居兰始祖,后因宋亡恸哭不食而卒。详载《浙江省志》并兰浦二县志。娶吴公礼部师道姊。

第七世

振一讳贺,娶吴氏,合葬父坟侧。

振二讳贯,字道传,号蜀山。元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谥文肃。有文集行世。行实载《元史》本传。详见卷首宋景濂《形状》、黄晋卿《墓表》。咸淳庚午八月初一日生,至正壬午十一月初九日卒。寿七十三岁。娶兰溪石塘盛氏,咸淳庚午八月初一日生,至顺辛未十一月初九日卒。生三子:卣、同、因。

振三讳宝,字惟善,咸淳甲戌七月十三日生,至大辛亥三月初七日卒,娶季氏,景炎丁丑十一月十七日生,至正戊戌十一月十二日卒,寿八十二岁。合葬黄山。生一子(王+景)。

第八世

忠四讳(王+景),字景文,旧谱载忠一。大德辛丑六月廿五日生,洪武己未二月初八日卒,寿七十九岁,娶本邑刘副使女,皇庆壬子十二月十四日生,洪武丙辰七月初二日卒。寿六十五岁,继娶钱氏,生二子复、杞。

第九世

相四讳复,字叔贤,至正壬午八月初八日生。洪武壬午实建文四年四月初六日卒。寿六十一岁。娶金氏,至正甲申五月十七日生,永乐丙申正月廿八日卒,寿六十三岁,合葬郭山。生三子:仕恂、仕性、仕怡。

相八讳杞,字叔坚,至正己丑八月廿七日生,永乐丁酉五月十六日卒,娶祝氏,至正丙戌六月十二日生,永乐己丑十一月十六日卒,寿六十四岁。合葬郭山。生三子:仕愉、仕恢、仕恺。一女适本乡陈。

第十世

宜五讳仕恂,字子信,至正癸卯四月十二日生,永乐已未正月十六日卒,寿五十三岁。娶陈氏,至正甲辰(1364年)十一月初三日生,永乐丙申(1416年)三月初十日卒,寿五十三岁。合葬鲍塘坞。生三子:崇勋、崇然、崇。

宜七讳仕性,字子理,号正斋,举贡士任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仁政爱民,蒲鞭行恕。至正丁未(1367年)正月廿九日生,永乐辛卯(1411年)十一月廿七日卒,寿四十五岁,娶金氏。洪武己丑正月廿四日生,宣德辛亥二月初四日卒。寿六十三岁。生三子:崇选、崇通、崇遇。一女适戴九灵。

第十一世

和七讳崇然,字仲安,洪武癸酉五月廿一生,景泰癸酉四月初九日卒。寿六十一岁,娶董氏,洪武已亥十二月廿九日生。生六子:良潮、良江、良海、良涛、良澜、良(三+止)。二女,长适本邑市西赵,幼适本乡金玺。

第十二世

仁十七讳良澜,字廷波,宣德甲寅二月初一日生,宏治己未十一月二十日卒。寿六十六岁。娶金氏,正统丙辰七月初二日生,成化丁未四月廿九日卒。合葬许山头。生三子:世慷、世惟、世恺。二女,长适金,幼适钱。

第十三世

义五十一讳世恺,字存晓,成化甲午五月初六日生,正德辛巳三月十八日卒,娶城头陈氏,宏治戊申闰正月廿三日生,嘉靖癸亥三月初六日卒,寿七十六岁,合葬许山头。生二子:思显、思顺。二女,长适溪口周,幼适六都陈。

第十四世

礼五十一讳思显,字文扬,正德辛未十二月初四日生,隆庆壬申十二月十二日卒。寿六十二岁,娶赵氏,正德壬申五月初七日生,万历甲申三月初四日卒,寿七十三岁卒,寿七十三岁,生四子:希会、希良、希志、希豪。二女长适市西朱,幼适六都施。

第十五世:希良

第十六世:彦龙

第十七世:一新。生四子:汝贵、汝澄、汝葵、汝发。

第十八世:汝贵。生四子:元生、拱生、邦铨、进生。

第十九世:元生(乡饮宾)。生二子:鹏程、鹏翮。

第二十世:鹏程。生三子:启焕、启燕、启麟。

第二十一世:启焕。生一子:瑞有。

第二十二世:瑞有。生二子:喜江、喜道。

第二十三世:喜江。妻水阁吴店盛氏。生一子:全旭。

第二十四世:全旭。妻西塘下方氏。生二子:成方、成圣(谱作兴)。女二,长适王北山金,幼适双溪口陈。

第二十五世:成方。妻周氏。生二子:顺风(谱名作克风)、克龙。女二,长幼皆适城头陈。成圣。妻陈派宅陈桂雪。子三:新庆(谱作克庆)、新法(谱作克法)、新运。女二:林蕊、小蕊。

第二十六:克风,妻周氏,子一:兴祥,女二:春苗、明萏。克龙,妻陈氏。子二:明镜、明正。女三:修叶、爱莲、爱仙。新庆。妻下溪前宋氏。子三:遵福、遵禄(早夭)、遵德。女二:爱君、爱珠。 新法,妻陈阳春,生子二:遵寿、遵喜,女一:群青。新运,妻施氏,一子:遵富。

第二十七世:遵福,妻周燕芳,生子二:祖进、祖连(溺水夭亡),养女一:跳;遵德,未婚,养女一:飞;爱君,初适下口坑楼开红,生一子楼永祥,一女楼兰肖。夫丧再适陈派宅陈兴余;爱珠,适胡宅胡启仁,生女胡灵丽,儿胡平安;遵寿,妻施雪英,子一:世晗;遵喜,又名柳哲,妻尹行燕,又名雨心,女一:京慧,又名祖濂;群青,适梅新店周根有,生一子思元

宁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西与水泊梁山相望,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辖3乡9镇,566个行政村,人口804万。

宁阳县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煤炭、机械、轻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多家。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2万吨/年神农丹(涕灭威)生产装置世界第二、亚洲唯一;山东海化魁星化工公司三聚氰胺年生产规模42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油料生产大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并先后被国家和省、市列为粮食、棉花、花生、蔬菜、农作物良种、桑蚕、大枣、鲁西黄牛八大商品生产基地。蔬菜总产50万吨,蔬菜制种50多个品种,其中黄瓜制种占全国总需求量的70%;宁阳大枣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被国家卫生部定为“保健用枣”。

宁阳县交通发达,京沪、磁莱铁路在境内交轨,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济微公路纵横南北,蒙馆公路横跨东西, 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县境东部;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公路里程6145公里。县城和乡镇已全部开通光纤通讯,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175万门。全县建有坑口电厂1处、热电厂2处,城区供水公司2处;电网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可满足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宁阳县有耕地面积603万公顷,是黄淮海平原主要的粮、棉、油集中产区;全县初步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其中优质煤储量5亿吨以上,花岗岩储量5000万立方米以上,钾长石储量860万吨以上,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境内磁窑镇有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宁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5 o 40’-35 o 57’,东经116 o 36’-117 o 18’。

地形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为低山、丘陵,西部多为平原。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水面。境内最高峰为东部凤仙山,海拔608米;最低处为东疏镇胡茂南洼,海拔46米。大小山峰146座,面积138平方公里;丘陵多分布于低山周围,海拔70—200米,面积432平方公里;较大河流15条,总长2046公里,流域面积10213平方公里、属黄河、淮河流域水系。

宁阳境内最高峰为东部凤仙山,海拔608米;最低处为东疏镇胡茂南洼,海拔46米。大小山峰146座,面积138平方公里;

彩山

彩山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在蒋集镇东南。主峰海拔3605米。境内诸山皆青,此山独赭,故称彩山。上有朝阳观,观前地平如掌。山南诸峰奇峭,北瞰汶流,如若白带。

云山

云山位于县城西北75公里处,海拔2205米,山的东北部和南山坡有成片柏树林。据咸丰《宁阳县志》载:“上有洞,出云辄雨,收则霁”,当地人多观此以卜阴晴。旧称“宁阳八景”之一的“云山烟雨”即由此得名。现建有石料场、水泥厂。

鹤山

鹤山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在后鹤山村西,海拔2526米。山以“峰峦秀举,势如飞鹤”得名。其东北部石壁屹立,壁有一洞,土名“老虎洞”。

宁阳境内河流15条 ,总长2046公里,流域面积10213平方公里、属黄河、淮河流域水系。 皆为季节河。

宁阳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26793小时,年平均气温134 o C,无霜期199天,年均湿度为06,年均气压10094百帕,最大冻土深度30cm。

1、土地资源

宁阳县地壤普查总面积16878472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3945425亩,占总面积的826%。可耕地10757355亩,占总面积的6373%。

2、水资源

全县年平均地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804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613万立方米(包括引汶客水),地下水2143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28031万立方米。抽样化验,宁阳地下水矿化指标在04克/升以下,总硬度为10—20德度,PH值在67—73之间,绝大多数为中性水。

3、矿藏资源

境内初步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30多种,主要有煤、铁、金、石英石、钾长石、水晶石、云田、铝土、硅石、石膏、花岗岩、石灰岩、硫磺、陶土、耐火土、砂子等。其中优质煤储量达5亿吨以上,花岗岩储量5000万立方米以上、钾长石储量860万吨以上,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历史沿革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于宁山之南置县,故名宁阳。

1994年11月10日,撤销蒋集乡、泗店乡、石集乡,设立蒋集镇、泗店镇、石集镇。

1995年12月16日,撤销白马乡、茅庄乡,设立白马镇、茅庄镇。

1997年,宁阳县面积1124平方千米,辖13个镇、7个乡。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宁阳县辖9个镇、3个乡。

风土人情

宁阳蟋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以泗店镇产蟋蟀最为著名。宁阳斗蟋蟀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誉为“天下斗蟋第一虫”,历代被奉为皇宫贡品。宁阳斗蟋以个头大、性情烈、弹跳力强、善斗、凶狠而驰名中外,品种繁多,有青、黄、紫、红、黑、白等6大类260多个品种,载入古谱的名贵品种有大黑青牙、蟹壳青、青麻头、铁头青背、琥珀青、黑头金赤、紫黄等。光绪占9只。1984年天津蟋蟀友谊赛、1989年上海蟋蟀大赛、1992年上海与天津对搞赛以及每年全国蟋蟀友谊大赛上,宁阳斗蟋力挫群雄,夺冠称王,引起了海内外蟋蟀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国蟋蟀协会会长吴继传教授,多次带领专家来宁阳考察,确认鲁南宁邑这片钙质褐土区,是繁衍中华斗蟋的“摇篮”、“蟋蟀圣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蟋蟀资源和良种,是中华蟋蟀文化之故乡,并在国内外大型报刊书籍上做了专题介绍。每逢秋季,海内外蟋蟀爱好者云集宁阳,争捕抢购。每年接待六万多人次,年蟋蟀交易额数千万元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宁阳县委、县政府对蟋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高度重视,把斗蟋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立了中国宁阳蟋蟀研究院,引导开发蟋蟀市场。使蟋蟀市场由原来的泗店镇土城(汉高祖元年建宁阳城旧址),辐射到县城、乡饮、磁窑、伏山、鹤山等10多个乡镇100多平方公里。斗蟋远销到港澳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弘扬中国蟋蟀文化,宁阳县定于每年九月六日至九日,举办“中华蟋蟀友谊大赛”,以大赛为载体,组织开展“中华蟋蟀研讨会”、“宁阳名虫展销会”、“泰山、曲阜、梁山、神童山旅游”等系列文化活动,被泰山国际登山节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经济概况

宁阳县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煤炭、机械、轻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多家。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2万吨 /年神农丹(涕灭威)生产装置世界第二、亚洲唯一;山东海化魁星化工公司三聚氰胺年生产规模4.2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油料生产大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并先后被国家和省、市列为粮食、棉花、花生、蔬菜、农作物良种、桑蚕、大枣、鲁西黄牛八大商品生产基地。蔬菜总产50万吨,蔬菜制种50多个品种,其中黄瓜制种占全国总需求量的70%;宁阳大枣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被国家卫生部定为“保健用枣”。

三中全会以来,宁阳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开展招商引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发展。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随着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逐步从难以发挥优势的竞争性领域退出,个体私营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所有制经济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行政区划

宁阳县辖9个镇、3个乡。(下列区划地名根据“宁阳县地名网”资料整理)

宁阳镇 辖6个社区、35个行政村:东关社区(东关、罗家楼、杏岗村)、西关社区、南关社区(南关、八仙桥、河套园、周公台)、北关社区、连桥社区(连家桥、郁家庄、童家庄、新安村)、邢家庄社区(邢家庄、张家楼)、泥家村、石桥、关王庙、小吴家村、郭家临邑、徐马高临邑、庙东、庙西、周家临邑、王家临邑、张陈临邑、路家临邑、沙岭店、红庙、杨家集、任家村(任家村、小河东)、青川中(青川中、青川后)、青川寺(青川寺、颜家庄)、青川围子(青川围子、青川站、田家堂)、大屯、李家楼、杨家庄、许家庄、李家庄、花石桥、吴家东和(吴家东和、小吴家东和)、廖家桥(廖家桥、南许家庄)、巩家堂(巩家堂、郭家庄)、杜家村(杜家村、东李家庄)、张家庄(张家庄、乔家庄)、象到庄、南满庄、北满庄、西满庄、北许家庄。

东疏镇 辖49个行政村:东疏前村、东疏后村、马庙(马庙、沙庄)、小屯、老王庄、小王庄、王楼集、花园、刘家庙(刘家庙、庞家庙、张家庄)、王家庄(王家庄、高家庄、岔河岭)、郑庄、沙窝、耿庄(耿庄、祝家庄)、孙村集、西河、小伯、范家庄、大伯集、胡家大伯(胡家大伯、鹁鸽楼、孙庄)、张家大伯、赵刘大伯、柳园、侯家楼(侯家楼、张村寺)、冯张村(冯张村、徐家村)、刘张村、前张村、滩头、疏里、疏外(西疏、杜家庄)、义和庄、郭家村(郭家村、荣家村)、围子里、兴隆庄、庞庄(庞庄、黄家庄)、后张庄、前张庄、西张庄、寺头(寺头、朱家庄)、刘家黄茂、朱家黄茂(朱家黄茂、韩家桥)、吴家黄茂、陈家黄茂、好家黄茂(好家黄茂、辛庄)、胡家黄茂、赵家黄茂、杜家黄茂(杜家黄茂、高家黄茂)、潘家黄茂、前学、后学(后学、孙家庄)。

伏山镇 辖59个村

桑家庄村 白马庙村 周家楼村 马家庙村 吕兴村 岗上村 朱家庄村 太平庄村 曹家庄村 云山店村 双庙村 纪家庄村 程家海村 于家海村 玉皇山村 柏家村村 魏家庄村 高家楼村 胡中屯村 张家堂村 黄冯村村 李家阁村 路家楼村 前伏山村 后伏山村 陶邵村村 施家村村 陈家庙村 李家户村 西代村村 东代村村 北代村村 于庄村 张家庄村 杨家庄村 王家庄村 邵家庄村 山岭村 苏家楼村 前石梁村 后石梁村 后光河崖村 西场村 前光河崖村 小梁王村 大梁王村 北刘家庄村 堽城坝村 茂盛村 张徐村村 大吴家村村 陈家行村 张家行村 十里堡村 毛家村村 开元寺村 大陶家平村 耿家平村 沈家平村

堽城镇辖63个行政村:仁贤庄、志强庄、许家庄(许家庄、离山庄)、堽城西、堽城里、堽城南、潘辛庄、商庄、南落星(南落星、西南庄)、所里、星泉(星泉、大寺、东南庄)、陈家店、高桥(高桥、小高桥、辛庄)、北落星(北落星、小东庄)、堽城屯东村、堽城屯西村、堽城屯南村、堽城屯北村、杨李庄、王家庄、袁家庄、赵家堂(赵家堂、赵堂新村)、班家堂、东孙家滩、西孙家滩、韩家店(韩家店、韩店新村、韩家林)、樊家营、伏家庙(伏家庙、海子)、辛朱李、住山庄、杨家庄、刘伶墓(刘伶墓、韩家沟)、东沙岗(东沙岗、西沙岗、冯家庄)、张家店、邵家庙(邵家庙、朱家庄)、平家庄、大孔家庄(大孔家庄、泉头)、大张家庄、殷官堂、侯家庄、小张家庄、刘家庄、茅庄桥南、茅庄桥北、前茅庄、保安、大安(大安、官房、小河西)、东台里、苑家庄、西台里、八里庙、台北岭、前望峰、后望峰(后望峰、后望新村)、小孔家庄、果庄(果庄、小果庄)、南宁家庄、辛安店(辛安店、吴家林)、西宁家庄、苏家庄、良村(良村、小良村)、天兵店、得时村。

磁窑镇 辖81个行政村:磁窑东村、磁窑西村、磁窑南村、磁窑北村、前丁家庙、后丁家庙、西太平、齐家庄(齐家庄、齐家庄新村)、前海子、后海子、堡头(堡头、茶棚、东栈)、郑家庄、齐家岭、程家花观、路家花观(路家花观、李家花观、程家庄)、大周村、尹家寨、官家庄、庙西、周家庄、臧家庄、王家庄(王家庄、李家庄)、卢家寨(卢家寨、小武家庄)、逯家楼(逯家楼、李村庄)、刘家洼、老王庄、韩家庄、魏家庄(魏家庄、西魏家庄)、彩山庄、颜家庄、朴家宅、大旺、南驿、孔家村、李家院、镇武庙、前李家村、中李家村、后李家村、涝坡、姬家庄(姬家庄、谢家庄)、大磨庄(大磨庄、金磨庄、凤凰庄)、东磨庄(东磨庄、东磨庄新村)、兴隆庄、水泉庄、青后庄、高家店、石屋(前石屋、后石屋)、枣庄、石鼓庄、黄家庄、前石桥、后石桥、河洼、贺家庄(贺家庄、赵家村、清河峪)、赵家坝(赵家坝、陈家庄、杨家庄)、王府(王府、小王府)、茂义庄、安子沟、尹家洼、宿家庄、南王家庄、红水湾、高家村、范家园、李家庄、岳家庄、近河庄、南贤村、前泗望、东泗望(东泗望、胡家崖)、泗望集(泗望集、东关山口、西关山口)、后泗望、西刘家庄、(西刘家庄、傅家庄)、郭家庄、北刘家庄、涝洼、金家岭、周家庄、东贤村、西贤村。

华丰镇 辖62个行政村:东磁东村、东磁西村、新街、白土厂、井泉庄、田家院、西磁窑、歇息铺、南高村、北高村、西高村、泊家庄、国家庄、张家寨、任家街、北马家寨(北马家寨、西北庄)、永安寨、东北庄(东北庄、侯家寨)、石家门(石家门、于家庄)、南梁父、小河西、乔家庄、胜天庄、东爵山、西爵山、红旗、马梁(马家庄、梁家庄)、塘坊、成功庄、张家村、梅家庄、湖村、高庄、永义庄、西故城、北故城、进粮庄、满家村、东营、西营、顺义庄、梧桐峪(梧桐峪、孙家峪、李家峪)、孔家庄、胡家庄、潘家庄、凤山峪、翟家庄(翟家庄、新庄)、朱家洼、埠南、前吕观、后吕观、沈家庄(沈家庄、大石桥)、大王家庄、韩家岭、南马家寨、杨家庄(杨家庄、王家庄)、上陡沟、下陡沟、东范家庄、西范家庄、南王家庄、门家庄。

蒋集镇 辖40个行政村:蒋集(蒋家集、刘家庄)、赵家庄(赵家庄、于家庄)、郭家庄、王家院、马家院、张家营、张家圩子(张家圩子、前集、杜家院)、添福庄东南、添福庄西南、添福庄西北、黄家庵、张家龙泉(张家龙泉、曹家龙泉、顾家龙泉)、郑家龙泉、苏家龙泉、岗子(岗子、小岗子、衡家庄)、守安庄(守安庄、顺河庄)、大胡庄、小胡庄(小胡庄、殷家庄)、西周村、邢家庄、尚家庄、枕河庄(枕河庄、石门庄)、羊栏庄、彩石庄、八大庄(张家八大庄、侯家八大庄、肖家八大庄)、大槐树、栗家楼(栗家楼、潘上崖)、三井(三井、南王家八大庄)、马家庄(马家庄、北王家八大庄)、肖付(肖家庄、付家洼)、东彭家庄(涝滩庄、东彭家庄)、大安庄(大安庄、卧龙庄)、宁家庄(宁家庄、小宁家庄)、吕家庄、何家堂、中河、前彭家庄(前彭家庄、后彭家庄)、前蔡家洼(前蔡家洼、后蔡家洼、黑石湾、杏山头)、西蔡家洼、杏山后。

葛石镇 辖27个行政村:葛石村(葛石店、柴家庄)、东云岗、官庄(大官庄、小官庄、钱家庄、徐家洼、河西)、涧西、沙埠(后沙埠、前沙埠、中沙埠、顾家村、兴龙庄、吴家楼、朱马庄、杜家院)、黑石村(黑石铺、涝滩、马家庄、富家洼、周家庄、黄家峪、程家庄)、张家崖(张家崖、北杨家庄)、柳沟村(柳沟、黑山头、上黑山头)、宁家庄村(宁家庄、朝东庄)、北庄、鹿家崖、石碣集、茌庄村(茌家庄、石碣屯)、北韦村(北韦周、西杨家庄、孙家庄)、夏庄(大夏庄、谭家厂、西关庄、古彭庄、小夏庄)、乱石崖(乱石崖西村、乱石崖东村、乱石崖前村)、曹家寨、三埠村、山前村、古树口村(中古树口、前古树口、后古树口、东古树口)、下代堂(下代堂、马家下代、杨家下代)、杏山庄(杏山庄、河洼)、宝泉(李家下代、陈家下代、王家下代、马山口)、虎城村(虎城村、老黄崖)、徐家营、陈家店、刘家庄。

泗店镇 辖36个行政村:泗店、南王村(南王村、十里铺)、薛家村(薛家村、北王村)、纸纺、桃园、胡东(纪家街、安家街、柳家街)、胡西(潘家街、孔家街、陈家街、张家街、西北角、乔家庄)、前许家桥、后许家桥(后许家桥、吴家行)、肖家村(肖家村、马家村、五里铺)、铁佛寺(铁佛寺、薛家庙、魏家庄)、杨家村(杨家庄、邵家庄)岳家庄、泗庄(泗庄、胡家庄)、徐家行(徐家行、周家行)、张家行、大孟集(大孟集、陈大孟)、海子崖(海子崖、王家行、翟大孟)、石大孟、徐大孟、夏大孟、西大孟、前辛庄、后辛庄、柳家楼、刘家庄、沙庄、曹家村、古城(古城、小古城)、佘庄(佘庄、毛家楼)、柳沟厂(柳沟厂、西毛家坡、东毛家坡)、罗河厂(罗河厂、巩家厂)牛家村、高家庄、马家村、王家院(王家院、朱王院、陈王院)。

乡饮乡 辖15个行政村:乡饮村(乡饮村、乡饮集村、大赵庄、小赵庄、王家洼、宁家庄、小孔家庄)、常家屯(常家屯、二郎庙、苑家庄、杨家庄)、南赵村(南赵东村、南赵西村、香寺、后寺)、金马村(东金马、中金马、西金马、沈家屯)、龙堂村(中龙堂、西龙堂、东龙堂、彭王院、张王院)、满营村(大满营、袁庄集)、郭家沟(郭家沟、小郭家沟、东南龙堂、斗虎屯、马家庙)、八官庄(八官庄、小酒店、邱家庄、孙家厂)、五厂村(赵家厂、胡家庄、陈家厂、蒋家厂、姜家厂)、柳云村(西云岗、荷柳村)、韦周村(万家村、南韦周东街、南韦周西街、南韦周南街)、崇化村(崇化东村、崇化北村、崇化南村)、保安店村(保安店、薛家庄、西郭家庄、东郭家庄)、沙河庄村(沙河庄、龙王庙、张家楼、云谷庄)、汉马河村(汉马河、孟家庙、宫家村、梁家庄、范家庄)。

鹤山乡 辖49个行政村:路家庄、黄山庄、前鹤山、后鹤山、史家庄、桃园、泗皋东南、泗皋东北、泗皋西北、杏山庄、大辛庄、小辛庄(小辛庄、青龙背)、雷家庄、安家庄(安家庄、刘家庄)、桑家庄(桑家庄、小桑庄)、大中皋(大中皋、王家圈)、东皋(东皋、东皋新村、刘家海、桑家海、安家海)、赵家庄(赵家庄、小中皋)、王家西皋、刘家西皋、沈家西皋(沈家西皋、黄家西皋)、刘楼、徐家平(徐家平、李家平、魏家平、铺上街、张家庙、方家平、束家平、八大荒)、王家平、郭家平、牌坊街、孔家庙(孔家庙、杨家楼、张家楼)、汪泉屯、白塔寺、王卞东、王卞西、东王卞(东王卞、前桥村)、山洼(山洼、小山洼)、东山前(东山前、北灵庄)、西山前(西山前、魏家庄)、山后、邵家庄、鹅鸭厂(鹅鸭厂、赵家庄)、大庄、侯家庄、王卡寨(王卡寨、王家庄)东罗山、中罗山、西罗山、前罗山、周家庄、坡庄、崔家河。

东庄乡 辖45个行政村:东庄、北鄙、南故城、西张家庄、大张家庄(大张家庄、大张新村)、杏花村(杏花村、杏花新村)、中韩家庄、西韩家庄、东韩家庄(东韩家庄、东韩新村)、坡里、北石崮、大石崮、南石崮(南石崮、南石崮新村)、西直界、东直界、南山阴(南山阴、南岭)、东山阴、西山阴(西山阴、幸福村)、北葛家圈、任门、官庄金家庄、解家庄、东崔家庄、南鄙东、南鄙西、南鄙南、葛家庄、周家泉(周家泉、石桥庄)、路家庄、刘家屋、钟家庄、王家庄、东谷堆、西谷堆、中谷堆、南葛家圈、南陈村、北陈村(北陈村、北陈新村)、西崔家庄、陈美庄、岗良庄、石门、孔家庄、老庄子。

历史名人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今宁阳鹤山乡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在今宁阳鹤山有颜回庙!

疏广( -前45),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人。其曾祖迁于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西部)。西汉名臣。

戴 封

戴封(生卒不详),东汉济北郡刚(今宁阳县)人。东汉和帝时官至太常,居九卿之首。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宁阳(今宁阳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许彬(1385-1461) ,字道中,号养浩。明太常正卿。祖籍安徽砀山人。许彬的祖父许成为避战乱,举家迁居兖州宁阳县(今宁阳县)东庄。其父许仲德再迁至宁阳县城居住。忠厚诚实,有坚韧不拔的个性。学馆受业造就了"学痴"的雅称,少年时与当地才子王贤齐名。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中举,永乐十三年考中进士,次年封为翰林院庶吉士。1425年升为检计,又升为修撰,参与编修明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实录。

吴崇礼(1552-1626) ,字彬卿,又字体严,别号节庵。明代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人。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宁之风(1603-1681),字德九。清代宁阳县城西街人。官至太宰太傅。

宁之风的先祖宁义,为元世祖时的千户候。

周百顺(生卒不详),字备堂,宁阳县石碣(今石集乡石碣集)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8),周百顺中进士。历任河

仲宫镇黄路线的历史

位于在历城区政府驻地洪家楼以南25公里。面积25601平方公里。31959户,1055万人。,辖129个行政村,15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仲宫。  金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