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唯一母凭女贵的嫔妃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大清唯一母凭女贵的嫔妃是谁?,第1张

历来都有“母凭子贵”,皇家后妃都希望生育皇子,因为生育公主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也有母凭女贵者,那就是清乾隆朝的惇妃汪氏。

并不能说惇妃就是清朝唯一母凭女贵者,只不过惇妃汪氏最为以此著称最为明显而已。

汪氏因为生育了乾隆帝最疼爱的公主而得以好运连连,乾隆皇帝对于汪氏所生的十公主(后来嫁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那位)宠爱到无以复加。

汪氏是正白旗包衣出身,所以最开始应该也就是名宫女。乾隆二十八年,17岁的汪氏受到皇帝临幸被册封为常在。一般宫女如果成为妃嫔,需要从官女子或者答应开始,汪氏一开始就被封为常在,或许也有其他原因,但应该并不是宠爱。

因为之后多年,汪氏的位分一直都不高,煎熬了八年才成为嫔位。乾隆三十九年因为有孕而受封为惇妃,第二年生育了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公主。

乾隆膝下儿女不多,尤其女儿,当时乾隆帝剩下的女儿只有富察皇后所生的三公主,纯惠皇贵妃所生的四公主之外,令贵妃所生的七公主同年病死,九公主也已经出嫁。对于惇妃所生的十公主,当时已经64岁的乾隆帝自然非常宠爱。

清朝规制,皇后所生的女儿为固伦公主,妃嫔所生为和硕公主,然而乾隆皇帝竟然破例册封十公主为固伦公主,后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时候,规格同固伦公主,连嫁妆都是三公主的十倍之多。要知道,三公主的生母乃是纯惠皇贵妃,所嫁的福隆安乃是傅恒的儿子,富察皇后的侄子。

乾隆帝甚至对十公主说:“如果你是个男孩子,朕一定立你为储君。”能够让乾隆帝这样刚愎自用的人说出这种话,可见十公主的盛宠。

不过宠爱归宠爱,惇妃虽然“母凭女贵”但也没贵到哪里去,她因为有孕并且在宫廷多年被册封为妃也是正常。惇妃后因打死宫人被乾隆帝惩治,却也只是被降等为嫔而已,而且不久后又复位。所以,惇妃的“母凭女贵”只是让乾隆帝更加宽纵她,并没给她带来更多恩宠。

一、出自汪芒氏

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春秋时,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在今山东省境内),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周族的始祖为后稷,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诸侯。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建都曲阜(今山东西南部),鲁国第21位君主是鲁成公,成公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孩子)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 (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三、少数民族汪姓

《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满族汪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载:汪,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刘庆华《满族姓氏录》称: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县满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

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汪姓。

四、翁姓改姓

翁姓避乱改姓是这一历史时期汪姓的又一来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广东省翁源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齐荣,当时被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遂传为佳话。

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湖州:又称吴兴郡,浙江北部的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远在距今约五千~五千五百年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楚考烈王十五年(癸丑,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三国东吴孙皓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始改“乌程”为吴兴郡。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之名从此而始。明、清时期设府治,一直沿称“湖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湖州府,把乌程、归安二县合为吴兴县。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设湖州市和吴兴县,是解放后浙江省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销嘉兴地区,分设湖州、嘉兴两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湖州作为地级省辖市,下辖城、郊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又设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年1月,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新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现湖州市行政区域辖两区三县。

新安郡:秦朝时期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 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一直沿袭至今。

六桂郡:又称六桂县,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地区。治所在地闽县(今福建福州),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唐朝景云年间(公元710~712年)改武荣州置县,治所在晋江(今福建泉州)。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乾隆是中国封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25岁继位,在位60年,又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享年89岁。虽然他儿女众多,但大多数在乾隆生前就已经去世了,比如说乾隆一共有十个女儿,乾隆去世时仅剩下一人,她就是固伦和孝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的母亲是惇妃汪氏,汪氏原本是内务府的一名包衣少女,于乾隆二十八年通过选秀成为一名宫女,乾隆最初将汪氏安排在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身边学习规矩,由于汪氏机灵聪慧,她非常受皇太后喜爱,没过多久,便被皇太后引荐给了乾隆,初封永常在。

然而,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汪氏在入宫的前八年,虽然得到的赏赐不少,也时常跟随乾隆出巡,但她的位分却停滞不前。这一状况一直到乾隆三十六年才发生变化,当时六宫之主令皇贵妃已不再年轻,像汪氏这种年轻的妃嫔,逐渐得到了侍寝的机会,也就在这一年,汪氏被连升两级,成为惇嫔。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汪氏被查出怀上了龙胎,乾隆龙颜大悦,立刻下旨将其晋封为惇妃,三个月后,即乾隆四十年的正月初三,汪氏最终在翊坤宫为乾隆生下了一位小公主,这位小公主在乾隆众多女儿中排行第十,称十公主。

话说,当时乾隆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能够老来得女,自是高兴地合不拢嘴,由此汪氏便成了后宫最得意的女人。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十公主出生没多久,乾隆的女儿七公主与令懿皇贵妃先后离开了人世,这也昭示着乾隆后宫令妃时代的终结。

自从令懿皇贵妃去世后,乾隆后宫便没有皇后、皇贵妃和贵妃这几号人物了,妃位成为最高的等级,惇妃汪氏仗着女儿的得宠开始变得毫无忌惮起来,竟然将一名宫女给活活打死了,乾隆知道后非常重视,将汪氏降为惇嫔,不过,从处罚措施来看,汪氏很明显是得到了照顾,这一切还要归结于十公主。

话说,在十公主年纪不大的时候,乾隆便开始为女儿物色额驸人选了,清朝公主大多数都被嫁到了蒙古,作为乾隆最喜爱的女儿,乾隆当然要将十公主留在自己身边了。因此,乾隆便在朝中大臣中选中了一家,他便是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为了能够让女儿风光嫁人,乾隆特意将十公主封为固伦和孝公主,允许其乘金顶轿出嫁,并为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乾隆五十四年,十公主嫁给了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然而,这桩看起来门当户对的亲事,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风险,因为有一个人对和珅极为厌恶,这个人便是乾隆选定的继承人嘉亲王永琰。

果不其然,当乾隆还在世时,嘉庆还未对和珅动手,就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惩办了和珅。当时,十公主哭啼着向哥哥嘉庆求情,最终也只是给公公和珅争得了一个全尸,而且,嘉庆还放过了丰绅殷德,给十公主和丰绅殷德一部分资产生活,可见,嘉庆对这个妹妹也是极为疼爱的。

但即便如此,和珅的倒台预示着钮祜禄氏一家已经走向了衰落,没过几年,看尽一切人事的丰绅殷德抑郁而终,只剩下十公主一人独自生活。道光帝继位后,对这位姑姑也是颇为同情,给予了厚待,但这对十公主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没过多久,十公主便离开了人世,享年49岁,由此十公主便成为乾隆最后一位离世的女儿。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 (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 (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

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Z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大清唯一母凭女贵的嫔妃是谁?

历来都有“母凭子贵”,皇家后妃都希望生育皇子,因为生育公主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也有母凭女贵者,那就是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