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家谱辈分排行纪录
笃培宗仁本
修书庆克承
香延传万载
来世永照明
忠玉令今秀
全从近新维
我们这脉是德平的,清朝末年续的,当时续辈分时还有五个辈分没用完,是佃风明照亮,由于明照与新辈分重了,所以没用完老的辈分排序就用新的了,因此在北边乡村里笃_佃,培_风是等辈的!
希望一个宗祠的能记住传给后人,不用不要紧,但是要记住。
乡情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培植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在亲情原则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胶合力。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两岸乡情更扎实、更健康、更稳定地向前发展。随着历史长河的与时俱进,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各个民族也在滚滚长河中融进了自己的情感,最终形成了本民族的乡情文化。乡情是人们离乡背景,思念家乡亲人而引发的一种情思和行为,是人们对家乡流露出的无限眷恋之情。福建与台湾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两地民众互有移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形成了双向的、互渗的闽台乡情文化。本文着重谈谈福建人移居台湾之后,对福建故土,乡亲的情谊。一、离别家乡的恋乡、思乡之情在明清时期,福建人大量移居台湾。其中有招募的、有郑成功的部属、也有因生活所迫而逃荒避难的。如今,台湾除了原居民高山族外,几乎所有汉族同胞都是从大陆移居的。汉族同胞的直系祖先或旁系祖先,都可以在大陆上找到祖居地,他们血脉里流的血,都可以在大陆上找到“摇篮血迹”。早年去台的同胞除商人外,绝大多数是赤贫子弟,知识文化水平低,不善言辞。他们的生活愿望就是能在异乡扎扎实实的挣钱,以便将来有机会回乡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他们的乡情是朴实的离别之情,身在台湾,心系大陆。他们勤俭劳作,互相提携,对台湾的开发、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因此相互结成了极深的友情。去台湾的福建人,沿用家乡地名或姓氏作地名,如嘉义有九间厝、泉州厝,台中、宜兰沿用海澄、长泰、南靖的地名;用人物名起地名,如林凤营就出自郑成功的部将龙溪人林凤。[1]聚居地起用家乡地名蕴涵着移居台湾的同胞一种难以言传的归宿感,让子孙后代永不忘祖居地的认同意识。移居台湾的同胞建立自己的群体组织属多元化。有同姓宗亲为主的村庄,一般是血缘与地缘的统一;也有姻亲进入这一亲属圈、同乡杂姓的杂居地缘共同体,构筑起邻里乡亲的亲切感,以及宗法血缘关系的亲近意识。它的功能既是邻里又是乡亲,格外亲近,痛痒相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加上私田扩大,逐渐发展为农业区,在农耕上自发地互相帮工,在经济上、生活上互相帮助。台湾有首民歌唱道:“头戴竹笠遮日头,手牵犁兄行到水田头。犁兄日爆汗愈流,大家协力来打拼!”[1]这首《割稻仔歌》生动的描述了收割稻子时,人人互相协助收割的情景,恰似闽南收割季节时的生动情景。年久日深,台湾人口增多,移居台湾的新户与旧户交错发展,导致台湾社会空间复杂化、多样化。商业发展、人口集中,城镇陆续形成,原有同乡、宗亲各奔前程,分散到各城镇,为了联络感情,增进同宗、同乡力量,出现了许多同乡会,宗亲会和民间信仰团体,乡亲组织延伸到海外,成立了世界性同乡。这样的宗亲组织,使乡情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延续到今天。这些同乡会、宗亲会的功能在于调解内部引发的纠纷,协办红白大事,协助寻找职业,结集力量,把松散组织纽结在一起,并成为联络乡谊、宗亲的轴心。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怀念之情历来没有间断过,在隔海遥望难以亲近的条件下,他们表述乡情的方式是多方面的。用纯朴的语言,歌唱形式抒 怀:“我的祖父在唐山,过来台湾烧火炭。”他们隔海相望:“看见日头要斜西,鸟母宿巢苦子寒,举头我母她无处看,看见云外几重山。” [2]离别亲人,思念慈母之情是那么凄楚深沉。如此种种,都表现台湾同胞乡情浓郁。闽台乡情传承了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艺术。乡情是文化积淀的成果,文化则带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如台湾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是民族价值意识的整合,对乡情来说,文化的价值认同必然对乡情起催化作用。因此台湾同胞传承中华民族乡土文化就成为思乡、爱乡的感情契机。闽台两地流行着言简意深的民间谚语,俗称“土话”。如“乡亲遇乡亲,说话也好听。”“离乡不离腔”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 “金门和厦门,福建两扇门。” “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等等。[2]经过历史流动提炼而成的精萃格言,富有哲理地表露了两地民众对家乡的亲切认同感。乡土情调浓烈的闽台民歌,饱含着乡土骨肉深情。两岸唱同样的歌,吟同样的曲,传递共同的心声。许多民歌,有的先在闽南民间传唱着,后来流传到了台湾;有的产生于台湾,再传入闽南。犁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以它古朴优雅,浑厚深沉的艺术意境和清音雅调,缭绕在台胞心中,引起思乡情愫,并影响着台湾艺术的发展,培植了台胞热爱中华文化的民族自豪感。二、国难当头的民族大义之情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台湾同胞也经历着苦难,抗争的历程,他们的乡情,升华为爱乡、爱民族、爱祖国的大义正义之情。从荷兰到日本殖民者,侵略者先后占据台湾将近200年,台湾遭苦难。在荷兰殖民者统治下,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团结反抗,著名爱国者有从大陆到台湾经商的郭怀一,他组织民众杀死荷兰人;[1]祖籍长泰的朱一贵,移居台湾当衙役,也立杆起义反抗;[2]而林爽文为反抗荷兰统治、为台湾能回归祖国怀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荷兰殖民者终于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打败,驱逐出台湾。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日本殖民者的欺辱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为拯救祖国河山,伸张民族大义,共同掀起了反抗日寇的一个又一个浪潮。台湾万民相续上书台湾巡抚,奏请清廷免割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辗转于台湾和大陆之间,竖起义军旗,称朝廷若割台湾于日本,“万民不服”,“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申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充分表达了千万台湾同胞崇高的民族气节。台湾的爱国同胞用诗赋表达失志驱仇复土的悲壮情怀。郑成功写下宣布荷兰殖民者彻底失败的千古绝唱《复台》诗:“开辟荆秦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3]抗日期间,诗人连横在一首诗中写到:“我亦遭阳九,伶仃在海滨,中原虽尧服,故国尚沉沦,自古谁无死,宁知命不长,凄凉衣带落,取义复成仁”。[4]表达了台湾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忧患。丘逢甲咏道:“英雄愧说郑延平,目断残山一角青,何日天戈再东指,誓师海上更留铭。” [5]表达了诗人驱逐日寇,收复失地的决心。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励着祖国人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斗志和热情。在日本占据台湾期间,台湾同胞为了保存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捍卫祖国尊严,启发爱国热情,许多爱国志士,办私塾,讲中文,教育子弟学中文。当时许多书院被日本取缔、解散,台湾同胞就采用“文昌阁” “天一阁”等形式保存了中华传统教育机构。在民间,为抵制日本侵略者的文化传播,利用传统节日传承着中华文化。如“上元节”、“玩花灯”等习俗,从而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在外国侵略者统治台湾的特定环境下,从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到广大民众,以热爱故土,反抗侵略的 及行为,把朴实的乡情,升华为民族的大义之情。三、盼望统一夙愿的爱国之情近几十年来,台湾同胞的乡情表现在寻乡、亲乡和建乡的层次上,而统一的夙愿则是两岸民众乡情的最高境界。大陆与台湾阻隔的五十多年来,两岸亲人难见一面。大陆改革开放后,提出“三通”,促进和平统一。台湾当局也放宽民众来大陆,(历史论文 )两岸关系有了和缓的趋势。民间交往不断扩大,使乡情进入一个新的情态。由于长期隔绝,相互不甚了解,一旦往来,感情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是总体上讲,绝大多数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乡情依然存在,这是主流。尽管在台湾已有几代人繁衍,但他们明确根在大陆。确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寄希望和追求两岸的和平统一。二是老年人去台已有几十年,但有亲人、友人在大陆,如今年事已高,怀乡是浓烈又深沉的。三是一部分青年台胞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缺乏对大陆的了解,缺乏中华文化的熏陶,对大陆祖居地的感情已淡漠,出现了忘祖现象。台胞回大陆的基调是追寻祖先足迹,寻找亲人下落,畅游祖国山河,让乡情重新定位,台胞回大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行业、同乡组团,也有个别前往;有学术探讨,也有求医问药。年龄结构从老年人开始,继而青壮年增多,形成探亲热、回乡热。他们回老家与亲人团聚,与相别数十年的结发妻子见面;与相恋几十年、如今已白发苍苍的情人结成伉俪。真是满腔热情。有的台胞已不知祖居地村落,也不认得任何宗亲,只有朦胧记得县城的名称,便随团赴大陆,只身翻山越岭到县城一走,了却多年思乡之愿。许多台胞带上台湾的泥土、特产,拜祭祖先、拜祭黄帝陵,登上长城之巅,展臂高歌,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分。他们返回台湾,又带上大陆泥土、土特产品,一来一往,摄取传统民俗文化,表达难于言传的恋乡心绪。乡土情谊是由血缘乡团观念演化而来的。台胞回大陆探亲,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祖酬神。祭祖先,祭鬼神,既是理性的,更倾注浓郁的感情。它发扬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报本返始的伦理精神。重新整合了台胞与大陆亲人的人伦关系。他们以虔诚的态度修祖庙、修神庙,再度确定自己与大陆亲人的信仰的同一性。台胞寻根问祖最能表达乡土情谊、宗族观念的,便是再度修撰潜存着的中国传统乡情文化心理的族谱。去台同胞,随着岁月流逝,人员流动大,加上社会变迁,同宗族成员走遍世界各地,这几年,台胞兴起修撰族谱热。以此明宗系、明顺序。联络两岸以及海外各地的宗亲。如《惠安百崎郭氏家谱》1987年在台湾重刊,溯本追源,繁衍几十年。该族谱在记载台北郭氏宗祠落成时提到:“我们的故乡百崎,在福建省惠安县南。……族人都能刻苦耐劳,生活俭朴,以渔农耕作,及航海向外发展。”“谋求进取……又有前来台湾及台海群岛。……现居台湾四百多户。” [6]该族谱还把本族的著名人物、诗人、文学家、科学家作了介绍,表明郭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激励本族子孙努力奋进,积极向上,加深两岸及海外郭氏宗亲的感情。几年来,台湾商人冲破种种阻力,通过各种渠道到大陆,投资办厂。尽管其中有为家乡亲人寻找经商途径,确定发展位置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们使台胞自己一身血脉与故土得以再度融合,也有利于祖国大陆的经济建设。一位台商说:“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要看我们的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富裕强盛,我孜孜追求,奋斗不息的目标就在于此。”许多台胞热心大陆公益事业,为祖国教育振兴、为家乡建设出力,并捐款支援受灾地区,扶助孤老残疾,贡献一片爱心,以表赤子的报国夙愿。台胞对祖国统一的追求,正像春节吃团圆饭、中秋吃月饼一样,渴望着祖国能团圆和睦,完成炎黄子孙早日统一的夙愿。他们称:“统一祖国为千秋大业,振兴中华乃万世宏图。”“从我万民愿怀酒言欢,先公后私解前嫌,和平统一齐努力,功比补天”这些出自肺腑之言,代表着台胞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它是乡情的最高境界,乡情的感情核心。乡情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培植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在亲情原则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胶合力。要增进台胞的乡情意识,有赖于深化和扩大两岸的各种交往。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必将增强祖国对台胞的感召力。交往中,除了经济互动,带动两岸共同繁荣外,还必须让台胞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成就及其形成原因。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消除隔阂,维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通过文化桥梁架起乡情通道,让两岸乡情更扎实、更健康、更稳定地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闽台文化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台湾史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3]复台诗选[M]人民出版社,1981[4]泉州与台湾关系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5]剑花堂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6]文史资料选辑[M]人民出版社,1979
祖上有一传说,当年郭姓18兄弟自洪洞县大槐树下分别。相传,当年他们将一口大锅砸成十八片,各自带一片开始迁移。若锅片保存完好,将来子孙当带着锅片相认,锅片能拼在一起,就是本族之人,当以兄弟相称。
若锅片遗失,带此传说认亲,知道此家族传说者,也当以兄弟相认。
本人河南舞钢郭姓人氏。家族长辈告知,我们这一批姓郭的原本来自漯河舞阳,祖上是山西人。明代从山西迁出来,清乾隆时期,迁来舞钢。据考证,全市几千舞钢人应属同族。
这就是我们这一支的事儿了,不知道有没有真兄弟也知道咱们家族的事儿。
郭氏家谱辈分排行纪录
本文2023-11-18 06:48: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