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人用什么写字是用毛笔吗是往丝帛上写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汉朝人用什么写字是用毛笔吗是往丝帛上写吗,第1张

是用毛笔,是往竹简、木牍上书写为主。即使大臣写给皇帝的奏折,也都以竹简、木牍为主。丝帛较为贵重,很少用到。

汉代的竹简已有很多出土。至于笔,1985年4月,连云港西郭宝汉墓中,出土了一支汉代毛笔,笔杆末端有残长189厘米,木杆直径075厘米,笔头部分上面冒首18厘米,在冒首的杆端03厘米处向后缠以丝麻紧固笔头,……整笔残长212厘米。笔毫总长32厘米,露毫25厘米,笔毫为兔毫。

因为在青海出土的竹简就是当时西汉的律法条例,竹简里记载的律法特别严苛,而且每一条都要严格执行马谡违抗军令首当其冲。诸葛亮为了严明民军纪,不得不杀了马谡。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里,刘备在去世之前告诉诸葛亮马谡是不能重用的,他说的话都是言过其实的。但诸葛亮却认为马谡是个人才,还委以重用。结果在一场战争中,马谡因为自大违抗诸葛亮的军令导致街亭失守,同时也导致诸葛亮整个北伐出师不利,只能被迫撤军回蜀国,这之后便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对马谡的惩罚太严苛,毕竟当时的蜀军也很缺少人才,所以大家对诸葛亮杀马谡的事有颇多的议论。

我国考古队在青海挖出的竹简中,详细记载了当时西汉的律法,这当中的每条律法都特别的严厉,而且死刑的罪行高达万种,而且每一条每一款都要严格的去执行。在竹简记录的死刑法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违抗军令,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士兵是不可以随便提出意见或违抗的,一旦触犯了此条刑法,必须处以死刑。而诸葛亮作为一军统帅,自然也应当遵守当时的法律条例,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不得不杀了马谡。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军队的条令条例都是非常的严格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扶苏在各位的大臣中的威信非常高,扶苏与蒙恬起兵勤王有八成的胜算能够夺得君主的位置。扶苏为人宽厚,在各位大臣中有很好的口碑,他揭竿起义有很多人会响应他的号召,再加上蒙恬的军事才能,想要发白胡亥不是问题。

秦始皇长子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的治国理念和秦始皇不同,秦始皇才用的法家的理念,用严苛峻法来约束百姓,更是用焚书坑儒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扶苏为人仁慈,提倡用仁来治国,多次上书反对秦始皇的政策。后来秦始皇把他拍取边疆,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扶苏去塞北戍边修筑长城,当时情况非常困窘,百万大军无食无衣,扶苏看到这种情形,即当机立断,废除酷刑,解放奴隶,并用皇子诏书昭告天下,为修筑长城的将士民夫送衣送粮,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很大的改善,修筑长城的进度也提高了,扶苏在这里有很高的民望。

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终秦一朝,北方安定,在秦末那个年代,论军事才能,蒙恬绝对是秦国首屈一指的将领,蒙恬长于治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打的匈奴不敢越过边界侵犯秦国,边境得到了很长时间的安宁,主持修筑的长城也给我们国家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简牍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书法价值

竹简是研究战国楚文字和西汉初年书法的重要资料。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这时的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着,它从稚拙阶段渐趋完美,从而奠定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地位。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简千余枚,上为墨书秦隶。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西汉时,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甲本》已有了明显的隶意。

战国的竹简是手写。这些字的笔画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或偏前的部分略粗,充分表现了毛笔书写的特色。这与金文随形轻重和因接搭凝结的笔画形态不同,已由迟重变为流美,笔画和体式也较篆文更为简略。可见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初期的隶书在流行。“简书”是近年在中国书法界兴起了一支流派(又称“竹简书法”)。这是一种仿效秦汉竹简和帛书的“古隶”体式,即效仿先秦、两汉时代在竹片、木片和丝织物上的古文字的书法,即以独特的国画颜料配制古朴赭**,以板刷在生宣纸上刷出类似竹简书竖条,字体就写在这赭色“竹简”条上,别有一番古雅特色,适应了现代审美装饰情趣。

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汉简,系汉代木简和竹简的总称。 汉代的简牍分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平时用于书写记录的竹简。除了平时所说所见的抄录文献的之外还有一种简牍的数量也极多,就是遣策。遣策野叫告地书,都是在墓葬中的,也就是古人死后到阴间的“介绍信”,一般记载了墓主的生卒年月、生前的官职爵位,墓中的随葬品数量、种类、馈赠之人,还有寄托了死者家属的愿望,即希望阴间的管理者能给他一个相当于他在世时的官爵的工作。

汉朝人用什么写字是用毛笔吗是往丝帛上写吗

是用毛笔,是往竹简、木牍上书写为主。即使大臣写给皇帝的奏折,也都以竹简、木牍为主。丝帛较为贵重,很少用到。汉代的竹简已有很多出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