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庄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2收藏

马庄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第1张

马庄村位于良梨镇南部,陇海铁路和“310”国道擦边而过,辖马庄、张楼、孙庄、魏楼、陈庄、吴菜园、王套楼8个自然村,2006年并村时,又将卢王庄、卢庄、魏寨、陈马路口5个自然村并入马庄村,现马庄村总人口8082人,果园面积7400多亩。

在10多个自然村中,马庄是个小村,现在的村名为什么还叫“马庄”而不叫其它?具体说,旧社会时马庄有寨围子,成为马庄寨,受到土匪侵扰时全体村民奋勇守寨,有时把来犯的土匪打得望风而逃,故有“马庄寨铁打的,失了北京不咋的”传说。还因为马庄位于该村正中,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马庄村”之名。

近年来,这个村的果农将中青梨树“高接换头”,将砀山酥梨嫁接为皇冠、元黄、翠玉等日韩梨系列品种,一年抽枝,二年献花,三年结果,第四年就丰产。改良梨外观美,口感好,成熟早,上市早,价格高,初上市本地价卖到每市斤15—19元,即使次梨也不低于每市斤05元,是砀山梨的2倍多。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良梨镇由过去的十年九旱变为十年九涝,阴雨连绵的天气对砀山梨生产极为不利,易导致梨黑星病、炭疽病、等病虫害的爆发。由于改良梨成熟早,加之水果套袋、疏花蔬果,恰恰避开了不利天气。水果改良促进了农民增收,陈李庄村一户5口人,年收入逾10万元。马庄村是良梨镇水果改良示范基地。

马庄村村委主任魏勇创办的“鑫泰果业”专业合作社是改良水果的核心,统一技术管理,按绿色水果标准施肥、用药,现已发展社员1000多户,规模种植4000多亩,先后与香港“达意”国际贸易公司和法国“家乐福”超市及马来西亚等公司签订了水果订单。2007年8月,魏勇被评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2008年10月被党组织批准为党员。

马庄村还有养殖业,党组织“双培双带”致富先锋,勇立潮头敢争先的青年党员王宏伟,他的“金丰”良种猪繁育基地被宿州市畜牧局授予“百强示范场”称号。王宏伟目前是马庄村村民委员会委员,砀山县政协委员。

2020年2月27日,马庄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马庄村附近有梨树王景区、突山风景区、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砀山黑龙潭、乾隆御植园等旅游景点,有砀山酥梨、砀山酥梨、砀山西瓜、砀山黄桃、搅粥等特产。马庄村特产与美食砀山酥梨

砀山酥梨是我国果品中的名产。它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点,驰名海内外。砀山酥梨含有糖份,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鲜食外,还可加

一、八旗传说

"从龙人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听从玉皇大帝谕旨,齐心同共将日月分离完成当今有白天黑夜之分的世界。

八小龙相互结合在一起,正象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齐心协力,象个楔子,在日头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日头和月亮给拱开了。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二、盛京增旗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编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 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

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

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充汉军为八旗

我百年旧家谱记载:

先祖三大爷(陈代富),盛京正黄旗

注:辽宁省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字辈

忠号景嘉代

自邦可永天

世文继国鸿

德广大占朝

明兴胜良久

祥兆吉庆有

金声智玉振

仁正恩承守

三、北京布局

进驻北京后,满族八旗在北京城的戍卫驻扎(京旗)、(禁旅八旗):

北京城内城是方城,按方位颜色布防:

两黄旗驻北方(驻德胜门、安定门);

两白旗驻东方(东直门、朝阳门);

两红旗驻西方(西直门、阜成门);

两蓝旗驻南方(崇文门、宣武门)

我百年旧家谱记载:

先祖大爷(陈代文),顺天府都京正黄旗

注:北京地区应有同族人

另谱记载三代人:

陈景和

陈嘉良

陈代文

四、兴京增旗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

同时增设镶四旗即: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皇太极即为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我百年旧家谱记载:

先祖二大爷(陈代科),镶红旗(兴京厢红旗);

注:辽宁抚顺地区应有同族人

另谱记载三代人:

陈代科

陈自富

陈邦英、陈邦杰、陈邦颜、陈邦德

五、拨旗

清朝旗人的旗籍,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军区。所以通常情况下,清朝旗人的旗籍是明确的、不变的。

满洲共分八旗,但旗人的旗籍却远不止八种。以正蓝旗为例,旗下人等的旗籍分为正蓝旗满洲、正蓝旗蒙古、正蓝旗汉军和正蓝旗包衣,其他七旗亦然。

通常情况下旗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但是,这种固定指的是没有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只要负责制定八旗“编制”的人——皇帝想要改变,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出于平衡各旗实力和人口的需要,各旗之间的置换还是事实存在的。如某旗旗人口过多了、实力过大了,皇帝则会将其中部分划拨给人口较少、实力较弱的某旗,以保持各旗之间的总体平衡。既然所在被划拨给了其他旗,隶属这些旗人自然也是要改变旗籍的。

例如正黄旗被削去后拨给了正蓝旗,那么旗下人等的旗籍自然就跟着改变了,甚至整旗“易帜”的事情也都是事实存在的。这种改变就称为"拨旗"。

旧谱记载:

康熙四年间由辽阳北胡贵屯

先祖兄弟三位

大爷拨旗入顺天府都京正黄旗

二爷拨旗入兴京厢红旗

三爷拨旗入盛京正黄旗

也就是说,在康熙四年前的辽阳北胡贵屯,他们三位都在旗。只是拨旗分别入到顺天府都京正黄旗、兴京厢红旗和盛京正黄旗。

此时,应该有大事件发生,才会出现了拨旗。

六、拨民

历史上有两次大拨民。

清朝统一全国后,清廷为发展辽东农业生产,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开垦荒地例》到顺治八年开始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开始,陆续颁布《辽东招民开垦奖励条例》、《辽东招民令》等奖励移民辽东的政策。

此后,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人,源源不断来到这里安家屯垦。

奖励移民政策规定“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二绳, 约三丈(二日)于野,每丁给地五绳(二十五亩),永为民业”,同时免费为移民提供口粮和农机作物,另外还规定“至百名者文授知县(相当于今县级),武授守备(相当于今上尉)。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相当于今副县级),武授千总(相当于今中尉)”顺治十五年还规定“还依开垦面积之多寡,决定地方官的升迁,或赐匾额,高悬门第,以示褒奖”。政策十分优惠,许多地方整村屯迁来,有的地方官率领而来,推动了屯垦。

旧谱和老谱中,对山东如何进入辽宁没有交待。但从时间段上分析,很接近拨民。

七、抬旗

除了旗份置换之外,改变旗籍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抬旗和降旗了。能够获得抬旗待遇的人并不多,主要分为外戚、功臣两类。

对于一些立下了重大功勋的旗下功臣,皇帝们往往也会通过抬旗进行笼络。有抬旗就有降旗,降旗不是恩典而是一种处分。

除了前面说到的那些,还有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出旗为民的汉军。

旧谱记载:先祖自皋 由盛京后拨与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

这实际上也属一种抬旗。因为,在每旗四种旗籍之中,满洲地位最高、蒙古次之、汉军再次之、包衣最低。包衣理论上是奴籍,地位应该低于非奴籍的汉军才对。

先祖陈自皋的父亲拨旗入盛京正黄旗。此时,先祖陈自皋也归盛京正黄旗。这里没有特指,实际上为正黄旗汉军。先祖陈自皋,由现沈阳的盛京汉军正黄旗后拨与现北镇的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

这里特指:蒙古正蓝旗。也就是说,由原汉军正黄旗,抬旗为蒙古正蓝旗。

八、红册地

红册地,清代登载旗地的官方印册称红册,入册之旗地为红册地。也就是说,红册地是清政府划定的良田,分发给旗人。

清朝旗人的田地渐渐进入流通领域,使得国有变为私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演变路径 满清入关建立政权以后,通过直接圈占的方式,拥有了大量国有土地。这些土地被分给旗人,作为他们生计的保障。清政府认为和希望这样一来,所有的满族人和他们的后代就可以永远无衣食之忧,永远安居乐业。

旧谱记载:曾祖兄弟 拾壹人(可喜、可仕 等)应领红册地六拾亩、又应领祖地三拾亩。

也就是可:在清政府领政府在册的土地60亩,自家祖地30亩。共计90亩。

注:清朝时一亩地等于现在092亩

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而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计算可得清朝时一亩约为6144平方米。

现代一亩大约66667平方米。

九、我祖轨迹

我祖,355年前,在辽宁省辽阳市胡贵屯(现: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后入沈阳的盛京正黄旗。

先祖陈自皋由盛京(现沈阳)到广宁(现北镇),为满族的蒙古正蓝旗驻防。

为寻祖,现寻找当年相关的人和事?

其生活轨迹如下:

山东陈家花园;

辽宁省辽阳市胡贵屯(现: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为盛京正黄旗;

由现沈阳(盛京)后拨与现北镇(广宁),为蒙古正蓝旗驻防。

山东一一腾鳌镇一一沈阳一一北镇

十、老谱旧谱

2020年11月13日,北镇陈大文、陈德祥、陈广宇、陈大勇,在陈大力的引领下,到北镇白厂门的陈广和家,调研其保存的一页老家谱,被称为:旧谱。

家族中,现保存较完整的已七十九年的康德八年(公元1941年)老谱和已六十五年的1955年老谱,现又出现一个上百年的旧谱。经比对,这二老一旧,整体吻合,相互补充。

十一、旧谱年代

相传:康熙年间旧谱。

从旧谱存留日期看,康熙四年指的是始祖的生活年代,不是续写谱时间。

从旧谱持谱人讲,从纸张、字迹分析看:这张旧谱老页上百年是无疑的,准确的具体年代可由其他方式来确定。

但下方"国"字辈以下的文字,应属后加的。因有简体字出现,也就五十年的光景吧。

十二、专家评议

经请文字专家郭凯先生评议如下:

康熙四年间由辽阳北胡贵屯

先祖兄弟三位

大爷拨旗入顺天府都京正黄旗

二爷 拨旗入兴京厢红旗

三爷 拨旗入盛京正黄旗

先祖自皋 由盛京后拨与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

高祖 兄弟二人邦福 邦君

曾祖兄弟 拾壹人可喜 可仕 应领红册地六拾亩 又应领祖地三拾亩

祖 永 信 寿

1、上稿下面存在部分文字不清之处;

2、“二爷”一行里面是“兴”,即:兴;

3、“先祖自皋”一行里是“与”,即:与;

4、辽,即辽。 拨,即拨。拨旗,取而代之之意,归旗入满。

厢红旗,即镶红旗。

顺天府,明清时设于京师(今北京)之府制。

兴京,原名赫图阿拉(满语),现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村。

盛京,现辽宁沈阳、辽河一带。

5、最后一行国政 国荣 国顺是后来加上的。“国”字繁体字是“国”。使用“国”,至少应是一九五六年国务院颁布的简化字开始使用。

“国”字一行与前边的字迹有不同之处。

应,即:应。

亩,即:亩。

6、还有一点点疑惑,“高”字虽无繁体字,简化字前先人习惯用“髙”。“髙”是“高”的异体字。

7、此谱的年代(有一百多年)仍存疑点。按辈份称呼顺序:高祖 曾祖(父亲的爷爷) 祖(父亲的父亲) 父(吾辈之父) 吾辈。按此推断持谱人或抄谱人应是“国”字辈,下边是:鸿 德 广。但怎么出现简体“国”字呢?

修谱人应是“继”字辈人,后加入“国”字辈的后人。这样推断才可出现简化“国”字。

十三、康熙四年

公元1665年是清朝康熙四年,距近已355年。

说明该旧谱页,是从公元1665年的清朝康熙四年的三位先祖续写的。

十四、辽阳北胡贵屯

明代东北辽阳县胡贵屯,就是今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

腾鳌镇,原又叫腾鳌堡。因曾有巨鳌在此“飞天”的传说而得名。关于腾鳌堡地名的由来,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鳌为龙的九子之一,有挥海之力;而腾则为腾飞。这里真有鳌腾空飞起?没想到,还真是腾鳌名头由来的正解。

据传说,金朝时,此地住着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胡、一家姓贵,这里因此被称为“胡贵屯”。两大户人家以种地、打猎为生,彼此相依为命,怎奈此地非涝即旱,几乎没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为摆脱旱涝之苦,胡、贵两家联合起来,举全族之力祭天神,乞求天降吉祥。祭天的地址就选在附近的一个大河塘沿上,当地人称之为泡子。

泡子虽说面积不大,却深不见底,鱼虾成群,水面上时常泛着一层神秘的幽蓝之光。风吹水面时,水波痕迹诡谲异常,似乎水下隐隐约约有巨物晃动,尤其在黑夜,泡子里不时传来非人力可为的划水声,此怪声每每于午夜时分惊悚响起,听得人心惊胆战。

胡、贵两家开始祭天神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祥云。忽然,乌云蔽日,雷电交加。胡、贵两家人猝不及防,被从天而降的急雨浇得里外湿透。就在大家惊魂未定时,只见泡子里水面浪花翻滚,中央的浪花如水烧不断地吐泡翻滚并向上凸起,一巨形怪物腾空而起。两家人斗胆定睛一看,此怪物长龙头、生龟背、后拖一条麒麟尾,腾云驾雾在空中转了三圈后,发出响彻天地的一声长啸,越过东面双龙山后划天而去。此物一去,不多时便云开雾散,艳阳高照。

胡、贵两家人被这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年长者认定此物为鳌。人们惊恐万状举家西迁,两个大户分处两地,这就是今天的周正村和贵兴村。在周正村居住的胡氏人家,是当地的旺族,家大业大、人口众多。贵姓人家则分化为多个姓氏,为求吉祥,称居住区为贵兴。而巨鳌腾空而起之地自然顺理成章称为腾鳌,这便是腾鳌地名胡贵屯的由来。

十五、清朝旗人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

清朝最早的八旗是由努尔哈赤时代创立的满洲八旗,此后随着地域不断扩大,陆续出现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些统称为八旗,实际是24旗,彼此都是独立的,以满洲八旗地位最高。

十六、兄弟旗人

从旧谱页看,陈氏先祖兄弟三人分别在正黄旗和镶红旗中任职。

先祖大爷(陈代文),正黄旗(顺天府都京正黄旗)

先祖二大爷(陈代科),镶红旗(兴京厢红旗);

先祖三大爷(陈代富),正黄旗(盛京正黄旗)。

十七、蒙古正蓝旗

先祖陈自皋是蒙古正蓝旗,不是常常认为的汉军正蓝旗。

清代的八旗军,包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在行军、驻营时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八旗蒙古。

清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组为若干蒙古牛录分属八旗。至此,八旗蒙古出现了。

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

十八、走进腾鳌镇

2017年10月12日,按老家谱记载,我祖陈代富由汉族转为满族正蓝旗,由腾鳌镇驻守北镇,河南陈广明自驾考证为: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永安村。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的故乡一一鞍山海城市腾鳌镇永安村。

十九、腾鳌镇寻祖

我们老家谱记载:我祖陈代富由汉族转为满族正蓝旗,由辽宁省鞍山海城市腾鳌镇,于顺治十八年拨往广宁(现北镇)驻防。

为此,我独人自驾寻根到海城市腾鳌镇,它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

腾鳌镇的副镇长让我去找曾写过自家家谱的镇党办副主任接待了我。

并拿出腾鳌古镇《腾鳌镇志》,指着记载:1651年(清顺治八年)清政府开始向腾鳌移民。和我们的家谱对比指出:很吻合。说明从山东来腾鳌时间也不长,也只有10年。

又指着:汉人在清朝廷有功之臣并入了旗籍者,统称新满洲。他肯定的说我们的先辈给清政府立过功,而且功绩比较大才会同意转入满旗旗人,也就是属新满洲。

他说,整个腾鳌镇陈姓就很少,整个县政府就没有陈姓的。从我们的情况分析,由于从山东过来时间不长,很远的村子不会,只应该在离镇上很近的永安村。并翻到镇志上:永安村清顺治八年,山东移民迁来东北,当时仅有10余户。随后笑着说东北宪兵司令陈兴亚出生该村,是个大人物,只是张学良在张作霖的指使下被他亲手抓起来了。所以,不能宣扬,他家的房子也都拆掉盖楼了。只是你们辈份的用字对不上,应该是你们到山东以后自选了这十五个字,你看共四组,应该每组五个字,可第一组且用了六个字。他又说该村仅此一陈姓大户。你赶紧去,上午是他们选人大代表,所有人都在。

当我来到村政府时,确实人都在准备选举。老村长也很热情,办公室的一位男士接过话说:你去马路对面找陈安荣吧,他哥哥就在她家住,他弟弟陈安顶家也有,我都给他们写过家谱。

我找到八号楼二楼西户陈安荣家时,她说她是出门人对家谱不感兴趣,只知道每年过年对着拜,她也没仔细看过。

这时我想不用看了,因为,挂墙上的家谱写不上几代人。我返回村部证实确实他只给他们写了四代。

二十、广宁

广宁,今天辽宁省北镇市。

金天会元年(1123年)升辽显州为广宁府,府址在今广宁镇,下设闾阳、望平、广宁、钟秀4县。至明代,广宁成为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

槎江村位于江西省安福县的南部边陲(上南乡),毗邻永新县,安福县洋门乡管辖。村庄东临上城,南接高洲,西与永新芦溪周坊、泰山村接壤,北靠彭坊乡任头村。槎江村距乡政府65公里,经金田、洲湖到安福县城约45公里,经洋门、怀忠到永新县城约40公里。

据《安福县志》等史料记载,槎江曾是一片沉睡千年的处女地,沼泽荒原,芦苇丛生。朱氏开基祖十承事嗣公于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由前村迁槎江,披荆斩棘,辟地定居,在此建立家园。朱姓氏族在艰难困苦中繁衍生息,历经千载,发展壮大。槎江村由池丘、犬形、上狮、中狮、下狮及桥边等自然村组成,共8个小组,已经有465户,人口达1650人(2021年3月数据)。自十世起,宗支分流,也向外迁徙。

槎江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房舍占地约09平方公里。村子地处山区,山多田少,山地面积约5400余亩,水旱耕地面积计1044余亩,人均不到一亩。所辖耕地与山林紧紧相连,田地错杂其间。一年种早稻、晚稻两季,部分冷水田只种一季,产量不高。田间也会种植棉花和油菜,但基本是自给自足。山上种植杉木、松木、茶油树居多,也有不少果树果园。在漫长岁月里,族人与周边村民共垄耕作,秉承祖训,敦睦邻里,友好相处,繁衍生息。

槎江自古有小桃源之称,山水如画,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村庄背靠群山,三面青山环绕。横亘在村东面的茄岭是我村的天然屏障。村后有三座形象独特的山,如三只怒吼的雄狮,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村人称它们为“三狮”,槎江村分为上、中、下三狮也是因此而来。旁边另有一山,如横卧的巨兽,仪态安详,人们称它为象形。山后有槎源垄、山口垄。垄中梯田层层,溪水潺潺,两侧山峦绵延。红心杉湿地松,苍翠挺拔,油茶林油根树,绿满山坡。还有五峰岭、朝拜岭等高大巍峨的群山,郁郁苍苍。

村首玉霄仙山、蟒形岭、石壁崖岿然屹立,高耸入云。山顶时常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神秘莫测,令人神往。玉霄仙山有不少古老传说,山坳曾经修有一庙宇,名为“玉霄坛”,香火鼎盛,可惜于文革时期拆除,如今除了几块乱石,几无痕迹。

村北有槎江陂,拦河筑坝,如卧龙盘踞,吼声远闻。陂坝积蓄河水成水库,分流东西两渠,长约数公里,灌溉养育一方百姓。村前的陈山河(又名洲湖水)与村后的槎江陂西渠,象两条活跃的长龙,环村蜿蜒南下。清澈的流水滋润着河边的田野,给村庄无限生机和美丽。村庄蜿蜒而行,临水而居,因水而灵动。

槎江村在陈山河上修建有四座桥,形态各异。村首桥名为“新桥”,乃是仿著名的赵州桥设计建造,造型美观,安全经济。桥长三十多米,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河面上。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洪水时,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桥上宽敞,可供两辆汽车并行通过,两侧设有栏杆。桥东侧立有一牌坊,上书“槎江欢迎您”。桥上视野开阔,可纵观全村,山清水秀,屋舍林立,炊烟缭绕,是摄影留念的好去处。村尾桥名 “安永桥”, 原名彩虹桥,寓意凌空飞渡。此桥属于县级保护古建筑,始建于明朝末叶,是一座七孔石拱桥,造型美观,结构牢固。几百年来,多次维修加固,虽经风雨侵袭,山洪冲刷,至今安永桥依然完好。2018年重新修建一座大桥,直通永新县芦溪乡樟桥村。村子中部也有一座槎江中桥,连接上城村田边院前。先是木桥,后改为石板桥,2019年6月毁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2020年用钢筋水泥重修完成。

槎江村有一条宽敞的马路(水泥主干道),从北到南贯穿全村,连接首尾两桥。其中池丘段,马路与渠道比邻同行。村里的小卖铺及娱乐设施基本都集中马路两旁。在白天,农人、板车、自行车、摩托车及小汽车往来其上。晚上茶余饭后,假如天气好,人们会从家里来到马路上,聊聊家常,乘个凉,下下棋,打打牌。村里没有大型超市和墟市,蔬菜自种自给,小贩常沿马路前行,豆腐、鱼、肉类担挑叫卖。近年来新修了几条分支水泥路,大大方便了车辆通行。

马路两旁房舍密布,以新建洋房居多,旧房已经很少。新房大多数是三至五层的小洋楼,青砖琉璃瓦,风格自由多样,是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好佐证。有条件的家庭前庭后院,种树养花。旧房一般是青砖黛瓦白檐马头墙,内部木框架结构,木柱、横梁、门窗或屋檐下常有雕刻或绘画装饰,手法多样,形式丰富,题材包括人物、虫鱼、花鸟及几何图案等。房子通常讲究对称,厅堂宽敞,可放八张方桌。通常分两层,上层可防潮,多放置米谷、稻草及不常用的杂物,依靠活动木梯上下。旧房大门厚重,窗户窄小,采光不佳,如今部分已拆除,少数作为县级保护文物。

安永桥东是文昌阁,昔人讲学的场所。自宋至明清时代,家族先贤和远近文人墨客曾云集于此,切磋学艺。文昌阁环境清幽,古樟围绕,田野开阔,风景宜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这里曾办过初中,随后改为槎江小学校址。家族一代代莘莘学子,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和初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因学生太少,槎江小学停办,被合并到上城小学。槎江朱氏家族是礼义之族,书香世家,历代人才辈出。正如古语所说:“团箕晒谷,教子读书”,族人向来崇尚文化教育,尊重知识,尊师重道 。

槎江村位于安福县南乡片区,与邻近的金田、洲湖、甘洛等地通行乡间土话“南乡话” ,属古楚遗风,其发音特别,与安福县城不同。槎江旧时风俗礼仪繁多且颇具特色,而今多数已经被废除。比如从一个人的出世、三朝、满月、周岁、发蒙、结婚(找媒人,吃饭,给见面礼,看人家,定日子,过担,结婚,回门这些程序),做寿到丧葬。又如建房子的捡日子动土、挖基、缮架到过窝乔迁新居。再有吃新节,指早稻收割时吃头回新米。再有中秋节烧塔习俗,年轻人到处捡残瓦片搭成一座一人多高的塔,家家户户捐稻草,晚上把塔烧红为止,象征日子越烧越旺。此外春节至元宵舞龙灯,除龙以外,还要配备龙珠一颗,锣鼓两套,春夏秋冬、梅兰竹菊、花鸟虫鱼等灯牌,挨家挨户鞭炮请进送出。按习俗,吃也有讲究,比如谷雨吃炒豆子,立夏吃鸡蛋,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和柚子,过年吃猪蹄。乡人多数好酒善饮,逢年过节都会请酒。在孩子三朝、满月、周岁以及新婚之时,则会请茶吃茶,这是女人们的快乐时刻。晒干的胡萝卜、盐姜、炒黄豆和山茶,一起放进茶碗冲泡,茶味浓烈。

槎江村族人历来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大豆、油茶,兼种花生、瓜果、蕃薯、黄姜等,有豆腐乳、南条、黄豆、茶油、火腿、家猪、黄牛肉等传统土特产。改革开放后,村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展开多种经营,有了一些发展,比如养猪业。近年来,农田建设标准化,大部分田地可以机械化耕种和收割,全村只养了几十头牛做肉牛,不再役牛耕地。果园产业兴起,杨梅、桔子、柚子等小有名气。经济发展下,族人生活水平也大有提高。村里修建有乡村卫生所,可以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槎江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非常有限,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差距很大。比如医疗条件简陋,大病或疑难病症需要前往金田、县城或省城医院就医;市场不全,墟市在离村五华里的上城,生活不够便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尚有34户106人。

改革开放后,族人大量远离故土(据统计为615人),告别亲人,投身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部分族人来到安福县城或吉安市区工作就业;远者则遍及全国甚至海外,其中又以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居多。族人们事业有所成就,收入有所盈余,即使已经在外安家落户,大多数也仍然心系家乡,回乡置业。槎江外部交通也在持续改善,村头公路连通彭坊与金田,村尾公路可直通永新。2020年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穿越彭坊陈山,途径潭源附近,将为槎江的对外沟通交流带来更多便利。

槎江,这个环境优美亲近自然的乡村,是朱氏族人祖祖辈辈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族人们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更是游子心中眷恋、梦里萦绕的故乡。未来,安守于槎江的族人们必能安居乐业,勤勉持家;奋斗于五湖四海的族人们也能事业有成,心怀故土。伴随国家农村振兴计划,槎江村必将焕发青春,奔向越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资料:

1 《槎江朱氏族谱》2000年第四次续修

2 《槎江朱光绍堂家谱》2002年版本

3 槎江村委会公示栏信息(2021年3月)

公交线路:882路 → 顺18路 → 顺45路,全程约418公里

1、从燕郊镇步行约20公里,到达潮白人家小区站

2、乘坐882路,经过7站, 到达嘉都小区站

3、步行约300米,到达小珠宝站

4、乘坐顺18路,经过13站, 到达张家务北站

5、步行约300米,到达杨镇三街站

6、乘坐顺45路,经过12站, 到达蒋各庄南站

7、步行约960米,到达顺义区昌金路陈马路口

将原西南门镇整建制并入砀城镇,镇政府为原砀城镇驻地(西河北路1号)。将原文庄镇整建制并入唐寨镇,镇政府为原唐寨镇驻地(局子街)。将原刘暗楼乡整建制并入周寨镇,镇政府为原周寨镇驻地(周寨村)。将原黄楼乡整建制并入关帝庙镇,镇政府为原关帝庙镇驻地(关帝庙)。将原权集乡整建制并入玄庙镇,镇政府为原玄庙镇驻地(砀山县果园场场部所在地)。同时还将赵屯乡撤销,设立赵屯镇,行政区划范围不变,镇政府为原赵屯乡驻地(陈庄村)。保留葛集镇、李庄镇、良梨镇、程庄镇、朱楼镇、曹庄镇、官庄坝镇7个镇,行政区划范围、镇政府驻地不变。

砀山县乡镇

砀城镇 李庄镇 玄庙镇 唐寨镇

良梨镇 葛集镇 朱楼镇

周寨镇 曹庄镇 程庄镇

关帝庙镇 官庄坝镇 赵屯镇

砀城镇

(原陇海乡区域)

陆庄村 曹楼村 高屯村 郭刘村

白庄村 谢庄村 苏集村 万庄村

侯楼村 王楼村 蔡庄村 曾庄村

常庄村 宋屯村 周庄村 黄楼村

刘屯村 李屯西村 阚油坊村 邱桃园村

黄菜园村 李屯东村 毛油坊村 五里庙村

双里庙村 赵堤口村 毛李庄村

(原西南门镇区域)

刘楼村 李楼村 陆湾村 林屯村

王庄村 刘集村 杨庙村 拐楼村

徐井村 蒋营村 梁庄村 黄楼村

郑楼村 常河村 汪集村 东杨庄村

西南门村 东南门村 卢徐庄村 曹官庄村

黄杜庄村 王古楼村 黄河新村

(原城关镇区域)

毛园村 冯园村 土山村 杨楼村

屈楼村 于楼村 刘阁村 七神庙村

苇子园村

葛集镇

镇政府驻地:葛集村

葛集村 范集村 新华村 高寨村

土山村 杨寨村 葛套村 李寨村

常庄村 范套村 高庄村 贾寨村

仝集村 李庵村 窦集村 蒋屯村

沙滩村 毛雷庄村 韩新庄村 汪小楼村

夏黄楼村 白腊园村 张马吴庄村

关帝庙镇

镇政府驻地:杨楼村

杨楼村 汪庄村 徐庙村

陈屯村 马庄村 小路口

陈庄村 张阁村 邵楼村

孟庄村 曹桥村 阚寨村 刷集村

仝庄村 李屯村 薛楼村 闫庄村

刘庄村 葛屯村 赵岗村 孙庄村

关帝庙村 黄草庙村 孟饭棚村 大李楼村

赵平坊村 小毛庄村 大华楼村 汪大楼村

小王庄村 毛庄寨村 张庄寨村 杨庄寨村

八里井村

(黄楼乡并入关帝庙)

小屯村 杨庄村 范集村 固口村

罗庄村 曹口村 周庄村 郭庄村

黄桥村 武庄村 三陈楼村 张小楼村

黄菜园村

周寨镇

镇政府驻地:周寨村

周寨村 张屯村 窦楼村 沈屯村

金楼村 洪楼村 汪集村 吴庄村

朱楼村 孟楼村 汪庄村 赵楼村

戚庄村 孟堤口村 大孟庄村 小孟庄村

郭张庄村 庞大楼村 朱小楼村 周平庄村

蒋李庄村 蒋李庄村 李新庄村 张老家村

梨花湾村

(刘暗楼并入周寨)

刘暗楼村 陈集村 解楼村 胡庄村

孙集村 刘新庄村 孙老家村 孙李庄村

市力集村

程庄镇

镇政府驻地:程庄村

程庄村 阚寨村 石楼村 赵楼村

柴市村 吴庄村 房庄村 王集村

周庙村 宋楼村 胡寨村 王屯村

坡里村 包楼村 沈庄村 郑楼村

魏庄村 衡楼村 李楼村 汪楼村

周集村 阚平寨村 房沟涯村 王明集村

曹庄镇

镇政府驻地:曹庄村

曹庄村 尚庄村 徐庄村 枣园村

闫庄村 平庄村 张庄村 杨楼村

姜屯村 曹窑村 谢集村 陈楼村

汪平村 郑庄村 蒋庙村 蒋新庄村

回民许庄村

赵屯镇(赵屯乡更名为赵屯镇)

镇政府驻地:赵屯村

赵屯村 卞楼村 蒋楼村 吕集村

洪楼村 杜阁村 陈阁村 冯庄村

杨楼村 万楼村 王庄村 李楼村

白楼村 汪屯村 董梅村 时杨村

冯许村 范刘村 大黄村 温庄村

薛口村 后口村 宋庄村 赵楼村

蒋庄村 丁楼村 李桃园村 杜田庄村

老张庄村 大张庄村 张新庄村 黄庄寨村

吴庄寺村 李代庄村 三座楼村

朱楼镇

镇政府驻地:朱楼村

尉屯村 回龙村 朱楼村 梁寨村

大房村 王湾村 杜楼村 陈楼村

邵楼村 邵寨村 邵庄村 邵桥村

陈寨村 北门村 新庄村 黄庄村

纸房村 张屯村

玄庙镇

镇政府驻地:玄庙村

玄庙村 花园村 王井村 白楼村

范庄村 小寨村 贾庄村 大王村

五爱村 罗寨村 大徐村 大寨村

董庄村 西刘村 陈庄村 东蒋村

蒋楼村 马良村 红星村 梨花村

梨园新村 五座楼村 果园场

(权集乡并入玄庙)

权集村 朱寨村 朱庄村 季庄村

后郭村 胡套村 赵庄村 范寨村

王集村 李洼村 大李庄村 穆李庄村

郭曹庄村 张王庄村 冯老家村

良梨镇

镇政府驻地:李阁村

李阁村 于楼村 丰棉村 刘庄村

訾庄村 张庄村 吴庄村 单庄村

翟寺村 马庄村 魏寨村 郭庄村

侯楼村 王庄村 孙庄村 杨集村

黄庙村 丰庄村 礼河集村 汪阚庄村

闫王庙村 华王庄村 卢王庄村 王暗楼村

张何庄村 陈马路口村 园艺场

官庄坝镇

镇政府驻地:官庄村

官庄村 胡庄村 姚楼村 刘楼村

秦庄村 黄集村 张集村 段庄村

刘庄村 孙楼村 吴庄村 林场村

吴集村 龙潭村 权王庄村 张王庄村

朱李楼村 高新庄村 张老家村

唐寨镇

镇政府驻地:唐寨村

唐寨村 套中村 油坊村 潘坝村

山寨村 杨庄村 张庵村 戴庄村

光明村 于集村 西门村 唐集村

张楼村 马庄村 李寨村 定国寺村

夹堤子村 大王庄村

(文庄镇并入唐寨)

文庄村 侯口村 毛堂村 汪庄村

魏集村 倪庄村 王寨村 刘庄村

段楼村 臧路口村

李庄镇

镇政府驻地:李庄村

卞东村 汪阁村 三屯村 夏桥村

卞西村 冯集村 吴庙村 黄楼村

高庄村 汪楼村 孙观村 于庄村

朱店村 田楼村 丰屯村 毛庄村

贾庄村 胡屯村 张楼村 邵楼村

蒋楼村 贾楼村 后唐庄村 毛堤口村

汪六楼村 曹三子楼村

以上村镇排名不分先后。

马庄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马庄村位于良梨镇南部,陇海铁路和“310”国道擦边而过,辖马庄、张楼、孙庄、魏楼、陈庄、吴菜园、王套楼8个自然村,2006年并村时,又将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