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几岁死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3收藏

慈禧太后几岁死的,第1张

73,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5日-1908年11月15日,即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姓叶赫那拉氏,讳名杏贞[1]。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西太后”、“那拉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太后出身叶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徵,吏部笔帖式,曾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等。玉牒(皇族家谱)呼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徵之女”。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故得“慈禧太后”之称谓。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後,治丧期间,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圣母皇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之东、西暖阁,故得“西太后”之称谓。

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上传统对於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过去对慈禧皇太后的评价几乎是完全负面的。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大事记

1852年5月,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但经常被称作为兰贵人)。

1854年,晋懿嫔。(清制後宫地位共分九级,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宫女)

1856年,生皇子载淳(後来的同治皇帝),当日晋懿妃。

1857年,晋懿贵妃。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欣留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皇子载淳继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八月,在恭亲王奕欣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

1862年,同治皇帝对圣母皇太后晋徽号“慈禧”。

1865年,罢议政王奕欣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但是对奕欣开始有所戒备。

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因其无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即後来的光绪皇帝)。

1888年,光绪帝大婚,翌年亲政;慈禧继续“训政”。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致使在甲午战争战败。

1898年,因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皇太后与守旧派大臣恐影响其势力,联合发动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囚光绪,後重行训政。

1900年,因义和团发起庚子拳乱,导致列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帝后被迫离京,前往西安避祸。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两宫回銮;皇太后及皇帝下诏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後一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後葬於定东陵;大行皇帝无嗣,由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即後来的宣统皇帝)。

按定东陵神牌上记载,皇太后叶赫纳拉氏生前死后得到的諡号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諡字23字,连皇后共25字,諡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及孝德与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军阀孙殿英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并盗挖慈禧临终时口含大如鸡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宫内是太监装饰品)。

溥仪在回忆录里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盗事,并改餽赠给某位民初权贵夫人(宋美龄),让他耿耿於怀。

正面评价

慈禧皇太后是帝制时代中国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聪明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清廷的绝对权威。

慈禧皇太后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能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抗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荧荧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举以新式教育,甚至立宪准备。社会改革方面,显著者有:禁止妇女缠足等。

总结慈禧执政四十八年中,对於政务掌握相当严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勉力维系并且牢牢掌控着中央集权帝国的局面,中国因得免於陷入割据乱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袭「承恩公」一虚爵外,并无家人能干涉朝政。相对当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歪风,慈禧於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负面评价

个人的人格方面,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慈禧太后素有残忍和狡诈之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於热河避暑山庄後,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纳拉氏,联合恭亲王奕欣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後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於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极为高压严峻。

从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许多人对慈禧皇太后当政的结果做出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皇太后的执政及决策,於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慈禧皇太后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会在乙酉时击败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法国,或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使中华民族有个更好的结果,却很可能会让满清中央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议和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甲午战败之源

在“同治中兴”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铺张浪费,以及对於国际时局缺乏认识,允称导致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之一。其中最显著的事例为花费巨资扩建颐和园用以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给包含海军军费在内的国家财政带来无建设性的负担。修建颐和园是光绪为讨好慈禧所为,有部分原因是让慈禧颐养天年还政于光绪。所用款项和海军军费冲突,使北洋海军无法购买已订购的快速巡洋舰(后被日本买去成为“吉野号”,此舰后击沉“致远号”,在甲午海战中有决定作用),并且导致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连续数年经费严重不足。1882年,日本海军还只是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型铁甲巡洋舰。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扩军计划,意图超过北洋海军。1886年,法国海军工程师白劳易(Louis-É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吨级大型铁甲巡洋舰「松岛号」和「厳岛号」。1890年时,中国北洋舰队的总排水量为27000吨,而日本海军的总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并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舰艇。相反,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后来海军军费挪用修了慈禧的颐和园。甚至在战败签约、割地赔款之後,1895年,又大兴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虽成为清代最豪华独特的皇家陵寝,然而耗资巨大,放在清季国事日非的历史脉络下加以检视,更突显出慈禧皇太后重视个人虚荣以及清廷威仪,甚於国家兴衰的贵族心态。

阻碍变法维新

许多批评者谓,慈禧皇太后对於李鸿章等汉臣的重用,以及对於洋务运动的接受,均乃出於维系清廷统治的现实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慈禧皇太后表面上虽让光绪皇帝於1894年起亲政,并容许皇帝及一班主张维新的臣僚在1898年实施变法,实际上对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却从未放松。终於,帝后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一场帝党方面仓皇筹划的流产政变中爆发;皇太后大权在握,在守旧派亲贵朝臣以及近畿军权的支持下,顺势从皇帝手中收回政权,实际上等於后党政变成功。於是,史称百日维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实验,尚未及实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趋保守,对於当时中国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强大的阻力。

根据雷家圣《力挽狂澜:戊戌政变新探》一书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至中国访问。当时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向变法派领袖康有为建议,要求清朝方面聘请伊藤为顾问,甚至付以事权。於是变法派官员在伊藤抵华後,纷纷上书请求重用伊藤,引起保守派官员的警惕。保守派官员杨崇伊甚至密奏慈禧太后:「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将专政柄。伊藤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让人。」这种激烈的言论,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八月初四)由颐和园回到紫禁城,意欲瞭解光绪皇帝对伊藤有何看法。

不过,伊藤与李提摩太又向康有为提议「中美英日合邦」。於是,在康有为的授意下,变法派官员杨深秀於9月20日(八月初五)上书光绪皇帝:「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计,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变法派官员宋伯鲁也於9月21日(八月初六)上书言道:「渠(李提摩太)之来也,拟联合中国、日本、美国及英国为合邦,共选通达时务、晓畅各国掌故者百人,专理四国兵政税则及一切外交等事,别练兵若干营,以资御侮。…今拟请皇上速简通达外务、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学士李鸿章者,往见该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与之商酌办法。」俨然欲将中国军事、财税、外交的国家大权,交於外人之手。慈禧太后於9月19日(八月初四)返回紫禁城後,於9月20至21日获知此事,惊觉事态严重,才当机立断发动政变,重新训政,结束了戊戌变法。此一新发现,打破了以往对戊戌政变的解释,使得戊戌时期正反两方人物的历史评价,都有重新加以商榷讨论之必要。

辛丑和约之源

受到戊戌政变的影响,慈禧皇太后排斥维新改革,并宠信端王载漪、刚毅等守旧亲贵,甚至考虑撤换光绪皇帝;载漪之子溥儁因而被立为大阿哥,实同储君,然因忌惮光绪皇帝为欧美日列强一致支持,不敢骤废。载漪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对“洋人”的嫉忌之心,极力离间帝后。顺此,朝中形势乃逐渐演变为非理性仇视“洋人”的守旧亲贵,结合保守的清流派,对抗主张务实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当权亲贵的纵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义和拳”乃得以大举进入直隶、进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宫”的形势。慈禧皇太后虽未必相信拳民“神力护体”之说,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夺权的阴谋,但出於本身对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认为“民气可用”,亦未尝严令镇压拳民,终於酿成拳民残杀“教民”、攻击外人、杀死德日外交人员等事故,引起八国联军干涉之祸。慈禧皇太后又误信各国欲迫其退位的假情报,负气残杀主张透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的大臣,并率尔对多国宣战,至此大势乃全无转圜馀地。联军入京,祸及华北多省,帝后西狩,终以缔结辛丑和约解决;和约规定惩办祸首、谢罪赔款、使馆区驻军、军备限制等,并造成日俄军队长驻满洲的局面,中国的主权以及清帝国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损失。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慈禧皇太后诸般考量均以个人权位为重,结果严重损害国家利权以及无辜人民生计,堪称其主政期间最大的过失。缔结辛丑和约后慈禧发布“罪已诏”,诏中对列强的“宽大”处理表示感激:「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又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话成为后世指责其卖国之名言。

悬案:光绪之死

1908年秋光绪帝病逝於瀛台,年方三十八岁。因他比慈禧早死一日,故死因诸说纷纭,没有历史定论。传闻他是由慈禧授意光绪帝的近侍所毒死(主因是慈禧病重时,曾犹豫对光绪帝要如何处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给光绪帝知道,惟其近侍回报,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决意自己病终前,帝须先於自己命终,以免皇帝有再度亲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的可能)。其实光绪有妃,妃有身孕,但皆因故为慈禧所赐死,遂长年无後。但根据官方纪录,他是自然病死,光绪至少身体就很虚弱,常有疾病,再加上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对他摧残,其後又迫死了他最爱的珍妃,令他失去精神支柱、英年早逝。更有一说,是袁世凯进药害死的,以避免日後光绪报他告密之仇,不过可能性极微。民国之後,据光绪帝的御医透露,皇帝生前的确身体并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见天日、身体欠运动心情不佳,导致饮食不正常,却也无病重之迹象。1909年(宣统元年)光绪帝葬入中国最後一座帝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中的崇陵。

传说轶事

灭国传说

传说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崛起的过程中,将敌对的海西女真叶赫部消灭,该部酋长金台吉临死前发下的诅咒:「即使我叶赫族里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将建州女真灭亡!」於是後来的满清皇帝为了回避此诅咒,均避免册立叶赫部的女子为后。慈禧太后是叶赫部的後代,而清帝国在她的主政下迈向衰亡,因此有人说慈禧太后的出现正是叶赫部的诅咒应验。由於,努尔哈赤的元配为叶赫部人,也有满清“兴於叶赫,亡於叶赫”之说。

史实上,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世世代代都是姻亲。努尔哈赤的母亲以及许多妃子都是叶赫那拉人氏;皇太极即为叶赫那拉氏(满清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所生。

在清朝时有一个世代传说:叶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孝慈高皇后是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14岁时(明万历16年)作为建州女真与叶赫女真结盟条件嫁与努尔哈赤,与努尔哈赤生活了15年,仅生下皇太极一子,29岁病逝。于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极追谥为太祖高皇后。在孝慈与努尔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间,正是努尔哈赤积极向外扩张,统一女真各部,并收降一部纳娶一妃的辉煌时期。努尔哈赤是用36年的时间统一蒙古与东北其他各部之后,最后才向叶赫那拉氏宣战。原因有两个:其一,叶赫那拉最强大;其二,叶赫那拉的汗是他的亲舅舅,各守关的将领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亲人。当时,努尔哈赤领兵包围叶赫城,但他没有马上宣战,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请求叶赫那拉氏投降,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明朝政权。可是叶赫纳拉家族认为,努尔哈赤是他们家的姑爷,你不听我的指挥,还要听你的,於理不合,坚决不同意。最後努尔哈赤下了一道令,凡是愿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禄,凡是反抗的,我六亲不认,一律尸首分家。努尔哈赤向叶赫那拉宣战後,经过激烈的战斗,努尔哈赤最终杀进城里,杀了几万人,而叶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围的首领也纷纷自杀,宁死不降,直到最后,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轻的看到大势已去,大势所趋,才向努尔哈赤投降了。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为世仇,宫中后妃与秀女,不选叶赫那拉氏的传说。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乾隆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人们最爱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了。首先乾隆究竟生在哪里? 乾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雍和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东北,是著名的喇嘛庙。在康熙时代这里不叫雍和宫,而是雍亲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王爷府。 乾隆曾经多次以诗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宫。在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中,乾隆更明确地写到:“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这里,乾隆不仅认定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还点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就在雍和宫的东厢房。 可是,就在乾隆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有人对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议论。朝中有一个官员叫管世铭的,到避暑山庄的时候,写了三十首诗,其中有一首诗,就涉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管世铭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个小注,这个小注说:“狮子园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因此乾隆常常到先帝雍正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天。” 这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一样的山峰而得名。管世铭等一些朝野人士认为,这个园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对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语有所耳闻,他在72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写诗作注说:“余实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他说,我确实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这雍和宫。 乾隆79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完佛,又写下一首七律《雍和宫瞻礼》,在注释中他不但再一次重申,他的确是在康熙五十年生于雍和宫,而且在那里生活了12年。 在嘉庆刚登基的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跟随去了,而且写诗庆贺,在诗的后面,做出这样的注解,说康熙老太爷在辛卯那年题写了“避暑山庄”的匾额,皇父乾隆也是恰好在这年降生在山庄。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再次写诗祝寿,在诗文的注释中把“皇父”的出生地说得更明确了。他明明白白地写到:皇父在辛卯那年诞生于山庄。 嘉庆这两次写的诗和注释表明,在他看来,“皇父”乾隆生在热河是一件确凿无疑的事。 可是,过了十几年以后,嘉庆又放弃了这一看法。原来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后,都要为他的皇父撰修《实录》和《圣训》。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嘉庆皇帝命令朝臣编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时发现,这两部非同小可的文献典籍,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写成了雍和宫。他当即命令编修大臣认真核查。 这时,翰林出身的刘风诰把乾隆当年写的诗找出来,凡是乾隆自己说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纸条,送给嘉庆审阅。面对白纸黑字,嘉庆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嘉庆只好放弃狮子园说法,批准在《实录》和《圣训》里写道:“……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经明确把乾隆出生地写成雍和宫。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皇帝到塞外打猎,住在避暑山庄,第二天突然死去。在军机大臣以嘉庆的名义撰写的遗诏中说,皇父乾隆当年就生在滦阳行宫,即避暑山庄,今天我死在这里,也没什么遗憾了。新继位的道光皇帝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以每天六百里加急,将已经发往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的嘉庆遗诏从路上追回来。把原来说乾隆生在避暑山庄,改写成乾隆的画像挂在避暑山庄。 道光为了把他的爷爷乾隆生在北京雍和宫的说法作为结论确定下来,他不得不把他父亲嘉庆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作都改过来。由于嘉庆的诗早已公开流行天下,这样大张旗鼓地修改,结果是越抹越黑,使天下的官员百姓对乾隆的出生地问题愈加议论纷纷。 乾隆这么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不但他的出生地闹不清楚,甚至就连他的母亲是谁人们也产生了怀疑。其中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是热河行宫里有一个很丑的宫女在草棚里面生下了乾隆。 不过,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只要看一看清朝皇家的家谱《玉牒》和乾隆时期的《实录》以及《圣训》,问题就一清二楚了。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乾隆的亲生母亲是钮祜禄氏。在《实录》和《圣训》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乾隆是个大孝子,他在慈宁宫为母亲60岁诞辰举行盛大寿宴,并把它绘画叫《慈宁燕喜图》,侍奉母亲三次上泰山,四次下江南,多次到塞外避暑山庄。乾隆还别出心裁,用3000多两黄金做了一个金塔,专门用来存放供奉他母亲梳头时掉下来的头发,所以叫金发塔。乾隆爱写诗,在他的诗中,有不少是称颂生母钮祜禄氏养育之恩的。 尽管史料上记载得很清楚,乾隆的生母就是钮祜禄氏。但还是有人硬要从里面挑出毛病。例如在清朝后期,长沙湘潭有位名叫王闿运的学者提出,乾隆的生母虽然是钮祜禄氏,但的确与山庄有关。王闿运是曾国藩的幕友,也是晚清著名的诗人。 王闿运在《湘绮楼文集》内的“列女传”中说: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老家在承德,家道平常没有仆人,十三岁时到北京混入姐妹群中入选秀女,被分到雍亲王府当使唤丫头,后来竟生下了乾隆。 在清朝,选秀女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清宫的门卫制度更是森严。怎么可能让承德当地一个女子随随便便混进去呢? 围着乾隆的出生问题,又冒出来另一个说法:说乾隆是浙江海宁一个大盐商陈阁老的儿子。 浙江海宁县,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海边的一个小县。相传,海宁有位盐商叫陈世倌,俗称陈阁老,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这一年,恰好雍亲王和陈阁老的两家夫人分别生了孩子,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老小个个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个小丫头。那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小说家金庸也是浙江海宁人,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乾隆身世之谜展开的。金庸在小说中有声有色地写道:陈世倌的小孩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露出去。” 民间甚至传说,乾隆登基后六下江南,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而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陈阁老的私家园林,这是明显的“假公济私”,为的是探望自己的生身父母。 所谓的陈阁老,也就是陈世倌,他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担任内阁大学士以后时间不长,就因为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了,当时乾隆骂他:少才无能,实不称职。 至于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浙江的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家的私人花园?据考证,乾隆南巡到海宁,主要是视察耗资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海宁是一个偏僻小县,找不到比陈家花园更好的地方让皇帝住了。再说陈家花园离陈家的住宅实际还有几里路远,乾隆在陈家花园住过四次,但对陈家子孙却一次也没有召见过,更谈不上“探望亲生父母”了。 有一本晚清文人天嘏写的野史叫《清代外史》。这位作者在书中还进一步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汉人。 乾隆的确经常穿汉服,现在故宫还保存着不少乾隆穿汉服的画像。也许这就是引起传说的原因之一。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5日-1908年11月15日,即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姓叶赫那拉氏,諱名杏貞[1]。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临朝称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國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西太后”、“那拉太后”等稱之者;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莊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太后出身叶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徵,吏部笔帖式,曾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等。玉牒(皇族家谱)呼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徵之女”。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莊诚寿恭钦献崇熙,故得“慈禧太后”之稱謂。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後,治丧期间,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聖母皇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之东、西暖阁,故得“西太后”之稱謂。 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内忧外患不斷,加上传统对於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过去对慈禧皇太后的评价几乎是完全负面的。近来,史学界逐漸開始有人從歷史條件侷限的觀點,對慈禧當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大事记 1852年5月,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但經常被稱作為蘭貴人)。 1854年,晋懿嫔。(清制後宫地位共分九級,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宮女) 1856年,生皇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当日晋懿妃。 1857年,晋懿贵妃。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咸豐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與聯軍議和。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八月,在恭亲王奕訢支持下發動辛酉政变,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 1862年,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后晉徽号“慈禧”。 1865年,罢议政王奕訢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但是对奕訢开始有所戒备。 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继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1888年,光绪帝大婚,翌年親政;慈禧继续“训政”。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在甲午战争战败。 1898年,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后與守舊派大臣恐影響其勢力,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帝后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 1901年,辛丑条约簽訂,兩宮回鑾;皇太后及皇帝下詔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後一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後葬於定東陵;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位(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按定東陵神牌上記載,皇太后葉赫納拉氏生前死后得到的諡号全稱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莊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諡字23字,連皇后共25字,諡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及孝德與孝貞兩位正宮皇后,为清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軍閥孙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並盜挖慈禧臨終時口含大如雞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宮內是太監裝飾品)。 溥儀在回憶錄裡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盜事,並改餽贈給某位民初權貴夫人(宋美齡),讓他耿耿於懷。 正面評價 慈禧皇太后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聪明干练,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清廷的絕對權威。 慈禧皇太后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虽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能臣,在地方上開办洋务运动,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內部反抗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 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熒熒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社會改革方面,顯著者有:禁止婦女纏足等。 總結慈禧执政四十八年中,對於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着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国因得免於陷入割据亂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干涉朝政。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於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负面評價 個人的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慈禧太后素有残忍和狡诈之名。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夺得政权,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镇南关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慈禧皇太后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戰爭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会在乙酉时击败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法国,或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使中华民族有个更好的结果,却很可能会让满清中央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议和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甲午战败之源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战争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费巨资擴建颐和园用以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修建颐和园是光緒为讨好慈禧所为,有部分原因是让慈禧颐养天年还政于光緒。所用款项和海军军费冲突,使北洋海军无法购买已订购的快速巡洋舰(后被日本买去成为“吉野号”,此舰后击沉“致远号”,在甲午海战中有决定作用),并且导致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连续数年经费严重不足。1882年,日本海军还只是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型铁甲巡洋舰。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扩军计划,意图超过北洋海军。1886年,法国海军工程师白劳易(Louis-�0�7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吨级大型铁甲巡洋舰「松岛号」和「厳島号」。1890年时,中国北洋舰队的总排水量为27000吨,而日本海军的总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并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舰艇。相反,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后来海军军费挪用修了慈禧的颐和园。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兴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为清代最豪华独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资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阻碍变法维新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后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根據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一書指出:戊戌變法期間,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至中國訪問。當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變法派領袖康有為建議,要求清朝方面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付以事權。於是變法派官員在伊藤抵華後,紛紛上書請求重用伊藤,引起保守派官員的警惕。保守派官員楊崇伊甚至密奏慈禧太后:「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這種激烈的言論,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八月初四)由頤和園回到紫禁城,意欲瞭解光緒皇帝對伊藤有何看法。 不過,伊藤與李提摩太又向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於是,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官員楊深秀於9月20日(八月初五)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變法派官員宋伯魯也於9月21日(八月初六)上書言道:「渠(李提摩太)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學士李鴻章者,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與之商酌辦法。」儼然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的國家大權,交於外人之手。慈禧太后於9月19日(八月初四)返回紫禁城後,於9月20至21日獲知此事,驚覺事態嚴重,才當機立斷發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戊戌變法。此一新發現,打破了以往對戊戌政變的解釋,使得戊戌時期正反兩方人物的歷史評價,都有重新加以商榷討論之必要。 辛丑和約之源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儁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后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締結辛丑和約后慈禧发布“罪已诏”,诏中对列强的“宽大”处理表示感激:「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又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话成为后世指责其卖国之名言。 悬案:光緒之死 1908年秋光緒帝病逝於瀛台,年方三十八歲。因他比慈禧早死一日,故死因诸说纷纭,没有历史定论。傳聞他是由慈禧授意光緒帝的近侍所毒死(主因是慈禧病重時,曾猶豫對光緒帝要如何處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給光緒帝知道,惟其近侍回報,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決意自己病終前,帝須先於自己命終,以免皇帝有再度親政、否定慈禧生前之佈局的可能)。其實光绪有妃,妃有身孕,但皆因故為慈禧所賜死,遂長年无後。但根據官方紀錄,他是自然病死,光緒至少身體就很虛弱,常有疾病,再加上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對他摧殘,其後又迫死了他最愛的珍妃,令他失去精神支柱、英年早逝。更有一說,是袁世凱進藥害死的,以避免日後光緒報他告密之仇,不過可能性極微。民國之後,據光緒帝的御醫透露,皇帝生前的確身體並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見天日、身體欠運動心情不佳,導致飲食不正常,卻也無病重之跡象。1909年(宣统元年)光緒帝葬入中国最後一座帝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中的崇陵。 傳說軼事 滅國傳說 傳說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崛起的過程中,將敵對的海西女真葉赫部消滅,該部酋長金台吉臨死前發下的詛咒:「即使我葉赫族裡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將建州女真滅亡!」於是後來的滿清皇帝爲了迴避此詛咒,均避免冊立葉赫部的女子為后。慈禧太后是葉赫部的後代,而清帝國在她的主政下邁向衰亡,因此有人說慈禧太后的出現正是葉赫部的詛咒應驗。由於,努爾哈赤的元配為葉赫部人,也有滿清“興於葉赫,亡於葉赫”之說。 史實上,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世世代代都是姻亲。努尔哈赤的母親以及許多妃子都是叶赫那拉人氏;皇太极即為叶赫那拉氏(满清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所生。 在清朝时有一个世代传说:叶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孝慈高皇后是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14岁时(明万历16年)作为建州女真与叶赫女真结盟条件嫁与努尔哈赤,与努尔哈赤生活了15年,仅生下皇太极一子,29岁病逝。于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极追谥为太祖高皇后。在孝慈与努尔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间,正是努尔哈赤积极向外扩张,统一女真各部,并收降一部纳娶一妃的辉煌时期。努尔哈赤是用36年的时间统一蒙古与东北其他各部之后,最后才向叶赫那拉氏宣战。原因有两个:其一,叶赫那拉最强大;其二,叶赫那拉的汗是他的亲舅舅,各守关的将领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亲人。当时,努尔哈赤領兵包围叶赫城,但他没有马上宣战,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请求叶赫那拉氏投降,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明朝政权。可是叶赫纳拉家族认为,努爾哈赤是他们家的姑爷,你不听我的指挥,还要听你的,於理不合,坚决不同意。最後努尔哈赤下了一道令,凡是愿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禄,凡是反抗的,我六亲不认,一律尸首分家。努尔哈赤向叶赫那拉宣战後,经过激烈的战斗,努尔哈赤最终杀进城裡,杀了几万人,而叶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围的首领也纷纷自杀,宁死不降,直到最后,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轻的看到大势已去,大势所趋,才向努尔哈赤投降了。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为世仇,宫中后妃与秀女,不选叶赫那拉氏的传说。 情感傳言 傳說清末重臣榮祿少年時代,與選秀入宮前之葉赫納拉氏為情侶,故當葉赫納拉氏成為皇太后並掌權之後,對於榮祿大力提拔,寵信有加。此說,見於前清宮中女官裕德齡原以英文出版、亦發行有中文版之小說體作品《愛戀紫禁城:慈禧私秘感情生活》,亦為台灣中視電視連續劇戲說慈禧所採用。

采纳哦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 

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说为侍女)。此时,弘历的二兄弘昐两岁时早殇,未曾与序行次;而与序行次的长兄弘晖、三兄弘昀又先后去世,年长于弘历的只有弘时一人,所以弘历在胤禛诸子中排行第四而实为第二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扩展资料

乾隆成就

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终年89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

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帝,而且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弘历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包括老满文和新满文)、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弘历在位期间,才完成《明史》,编一朝史书,耗时百年之久。

弘历不仅有文才,还善射。每年夏天弘历接见武官后就在宫门外比试射箭。赛三次,每次射三箭。弘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门射九箭,箭箭中的。

陵寝墓地

1928年,弘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后,军阀孙殿英看准了弘历后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贵财宝,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弘历后及慈禧太后之陵墓。

士兵为得棺内珠宝,将弘历梓棺劈开并大肆搜掠,弘历后遗骸四散在地,情况奇惨;及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遗骸,勉强砌回主体,并将帝后遗骸合葬一棺,重新安葬。

——爱新觉罗·弘历

慈禧太后简介

(1835~1908)

清咸丰帝奕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那拉氏,祖居叶赫(今四平附近),故称叶赫那拉。满洲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十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

&nbsp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由于不满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专权,11月,她与恭亲王奕等贵族官僚在北京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改元同治,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她任奕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同治十三年(1875),同治帝病死,无子。她立其四岁侄(亦系外甥)载为帝,年号光绪,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东太后突然死去。中法战争期间,她免去奕一切职务,从而独揽朝政。1886年,慈禧太后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后改名为颐和园)。次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1889年,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显宦长期唯其命是从,在其周围形成后党集团。在中日战争中,她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以致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并准备废黜光绪帝。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乃保留光绪皇帝称号,立端王载漪子溥为大阿哥(皇储)。当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慈禧太后下令镇压未果,不得不于1900年初改“剿”为“抚”,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热情,对外宣战。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再次命令镇压义和团,并以庆亲王奕、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求和,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此后,为缓和国内外矛盾,消弭革命,维持统治,陆续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学校等等。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慈禧太后几岁死的

73,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5日-1908年11月15日,即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姓叶赫那拉氏,讳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