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故居位于哪儿
陈廷敬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廷敬故居
时代:明、清
地址: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陈廷敬故居为清代名相陈廷敬及陈氏家族的故居,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一处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故居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为明代建筑,是陈氏家族的故居,城墙周长46655米,占地1156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城墙、河山楼、藏兵洞、陈氏宗祠、树德居、世德居、容山公府、御史府及麒麟院等。外城为清代建筑,是陈廷敬的私邸。城墙周长31375米,占地11583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相府、书房、花园、管家院、内宅、城墙、御书楼及功德牌坊等。
陈廷敬墓位于皇城村北2000米处静坪山上,占地16000平方米。有保存完好的康熙皇帝御书挽诗碑及10通镌刻康熙皇帝御制祭文的碑刻。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上世纪末,陈廷敬后人、蜀中隐士陈光美病逝于四川乐山,其孙子陈恩田不负先辈遗训,在国学领域成果非凡,目前是当代跨领域华人学者、著名书法家,著有《大中华赋》、《中南海记》、《清字文》、《乐亭序》、《新重庆赋》等文字作品,目前出任澳大利亚ISTS(国际七三学社)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陈廷敬家族再次受到海内外瞩目。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官员,陈廷敬一生编著有多种书籍。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参加过《清世祖实录》的纂修;当过《清太宗实录》的副总裁,《政治典训》、《方略》、《一统志》、《佩文韵府》、《明史》等书的总裁官。特别应当提到的是,他主持了《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康熙四十九年三月,皇帝命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工作刚展开,张玉书即因病去世,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陈廷敬担起了总阅官之职,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辞书,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3年5月,陈廷敬故居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与著名诗人王士祯以诗唱和,“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他写的《晋国》一诗:“晋国强天下,秦兵限域陈廷敬详细信息++
皇城村: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是清代名相、《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称皇城村。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皇城相府”之名则是旅游开发的产物。皇城相府是一座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皇城相府开城门9座,城墙总长1700米,城墙平均高12米,大型院落16座,
《中华族谱集成》,由张海瀛、武新立、林万青主编,16开双栏影印精装、外加锦盒函套包装,首批100册,收录李王张刘陈五姓族谱共93种。开篇收录了明代凌迪知的《万姓通谱》。《中华族谱集成》是一部列为国家古籍规划项目的填补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书社于1995年限量印制、编号发行。其中收录张姓族谱21种,编为20册。兹将各册所收录的张氏族谱,介绍如下:第一册,收录明嘉靖《张氏统宗世谱》21卷,张宪、张阳辉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装10册。该谱以汉留侯张良为一世祖,上溯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张挥,下迄明中叶播迁各地之衍派117支。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江西和南直隶。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隶52支。而江西又集中于饶州府,计有43支;南直隶又集中于徽州府,计有40支。这种状况同修谱者的籍贯是分不开的。该谱主修张宪、张阳辉都是徽州府人;同修共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饶州府10人。可见该谱就是以徽州府和饶州府为主编修的。谱谱对117支衍派的渊源作了具体记载,追根溯源,太原尹城为始祖张挥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间修谱时,太原仍有庙存焉。该谱还绘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前有序文,称“统谱今以自尹城、自鲁国、自曲沃、自陈留,而再襄国、再吴郡、再金华之迁派,参考《方舆胜览》、《禹贡九州》、《皇明大一统志》诸图书,列于图而志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脉络贯通。俾观谱者,知某邑古今属某部,某人古今迁某处。因地以著姓,缘族以笃亲,未必不由是图而启其统宗之恩也欤”!该图还在山西部分太原县境绘有“台骀公庙”,即张氏之祖庙。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二册至第六册前部第二册,收录清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一、之二;中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张庆彬等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对张氏起源、播迁及衍派,记载甚详。该谱以大卿公为一世祖,取名《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旨在联络散居于各地的大卿公之后裔。该谱上卷之一为谱序、凡例、家规、得姓郡望、统宗古今迁居地舆图、嘉会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为本源纪;中卷之一至四为嘉会、塘冲、进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为列传;下卷之三为墓图、墓志铭、祭田以及通修宗谱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册的前半部,收录民国《锡山张氏通谱》四十二卷,张轶欧、张鉴等修,民国十二年(1923)锡山宗祠寿康堂铅印本,共七十四册。该谱是北宋哲学家关中学派创立者张载之族谱。张载(1020——1077),字子厚。汉留侯张良之后裔,唐太宗时员外郎闻斯公之十四世孙。张载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时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后做官陕西,徙居凤翔眉县(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嘉佑进士,官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后以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午夜取烛以书。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所以能提出一些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从而创立了与洛学并行的关中学派,因世居横渠,人称横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员外郎;其孙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孙名楷,字楚昭,官乐平令,随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与主和宰相不合,弃官家居,占籍歙县。至横渠公八世孙德庆公,始由歙县徙居锡山,故该谱以德庆公为锡山张氏之一世祖。该谱卷一为谱序、凡例、家规等;卷二为列传、行状、墓志铭等;卷三为像赞;卷四为诰敕;卷五为皇帝赐诗及皇子皇孙和文属公之诗;卷六为严泰公和文恪公之诗集;卷七至卷八为各支序传、墓志铭、坟茔图等;卷九至卷四十二,为各支世系。该谱以德庆公为始祖,旨在联络由锡山徙居姑苏、徐州、宜兴、荆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张氏后裔。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六册后部第六册的后半部,收录清光绪《张氏通谱》八卷,清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光绪《张氏通谱》八卷,张而昌修,张铣寿校订,清光绪二年(1876)岭东使署刻本,分装八册。该谱以张栻为一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长子,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裔孙。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复中原壮志未酬,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乃嘱咐死后葬于潭州宁乡(今属湖南),栻公遵嘱而行,并定居于此,死后亦附葬于此,故曰栻公生于蜀而长于湘,称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学,秉承父志,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年30时以荫补官,协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历任直秘阁、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讲、秘阁修撰等职,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前后居地方官十余年。每到一地,都能“问民疾苦”,访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兴学,多有政绩,受到民众的拥护。淳熙八年(1180),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年仅48岁。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却很大,至今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还有专门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绍兴三十二年(1162),栻公28岁,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书堂正式拜胡宏为师,攻读理学。因学习勤奋,见解非凡,深受师长器重。胡宏高兴地说:“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在潭州(今长沙)城南建城南书院以传师说。乾道初(1165——1173),他应湖南安抚使刘珙之邀,主讲于岳麓书院。其时胡宏师已谢世,胡宏的门下弟子求学于岳麓书院者络绎不绝。当时就有“道林(寺)三百众,(岳麓)书院一千徒”的时谚。岳麓书院遂成为影响最大的学术中心。就连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亦闻名而从福建不远千里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讨论“未发已发”等心性问题。两人抵足夜谈相与论辩,颇为相得。学术史上称曰:“朱张会讲”。后来朱熹在回顾这次会讲时说:“敬夫所见,造诣卓然,非所可及”。又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可见朱熹受张栻的影响之大,且得益不少。张栻死后,其诗文由朱熹编定,名曰《南轩文集》刊行于世。张栻以湘学派大师,名垂青史。该谱卷一为序,计有旧序、纪源、公派语、魏公本传、魏公行略:卷二、卷三为世系;卷四为墓图、祠图、祠田、公牍等;卷五为优免公牍、旌典;卷六为碑文;卷七为列传、节孝、像赞;卷八为艺文、寿文、祠堂总录、跋。该谱以一世祖和二世祖合立为总表,即将浚公长子栻与次子杓并列,称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历官广西经略、江西安抚使,进端明殿大学士,随宋室南渡,定居钱塘。余姚、杭州、鄞县张氏,多为其后裔。栻公有二子:长曰焯,次曰炳。该谱从三世起,均为焯、炳二公之后裔。焯公居宁乡龙塘,被尊为龙塘开基祖。其后裔有世居龙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当地,若干年后又复迁回湖南者。炳公曾东迁浙江,其后裔又迁回湖南。今湖南宁乡、益阳、安化、新化、湘潭、长沙、沅陵、辰州、泸溪、永顺、龙山、衡阳、邵阳、祁阳、永州等地,均有焯房与炳房之后裔。从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谱。溯其源,共祖其祖;分其支,各亲其亲。此为该谱之一大特色。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张云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装四册。定阳张氏出自陇西,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张颐由陇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县西关。该谱以张颐为一世祖,其子名进禄,字锡爵。又由西关迁居城中,生齿日繁,至清代,为一盛族。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七册第七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民国《清河世系》及《清河张氏支谱》三种。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张廷辉主修,光绪四年(1878)余庆堂刻本,分装十四册。该谱以成业公为一世祖。张成业,名绍祖,唐朝宰相张柬之的后裔,宪宗朝元和进士,官拜江东提刑,居婺州即金华府,后因唐亡弃官迁居衢州府开化县之音铿,是为音铿张氏始祖。今浙江钱塘武林张氏、处州丽水张氏、衢州西安张氏、婺州金华张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后裔。该谱即浙江衢州开化县音铿张氏宗谱,只是唐相柬之公后裔中的一支。但在这一支中,因人才辈出,显赫青史,遂为天下望族。该谱取名《清河张氏宗谱》,旨在说明音铿张氏乃是清河张氏始祖岱公之后裔。该谱对张氏起源、衍派播迁,记载甚详。该谱卷之首为新序、目录;卷一为凡例、圣谕、祠规、家训、旧谱序等;卷二为诰敕、谢表、列祖遗像、像赞、里居图等;卷三为历代仕宦录、历代宰相录、忠义录、孝友录、文学录、武备录、贞节录、隐逸录、道术录、古今通派考、历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为各派世系图;卷十一为各派堂记、寿序、寿诗、艺文杂著;卷十二为各派坟图、墓志铭、祀产;卷十三为各派支传、行实、名贤录、跋。前引《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以行省为单位记载张氏播迁各地的230个衍派)即出自该谱。据该谱记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封国太原府太原县,此为天下张氏通派之祖。从张氏开宗立姓始祖挥公算起,至成业公,共历118世;至清光绪三年(1877)止,共历161世。民国《清河世系》不分卷,张晋昭修,民国八年(1919)刻本,原装一册。该世系以张润为一世祖。张润,字清源,生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世居吴江。该世系即世居吴江的张润后裔世系。民国《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民国铅印本,原装二册。该谱为吴郡张氏支谱。吴郡张氏本出张嵩第四子张睦。张睦,字选公,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张显,齐庐江太守,生绍。张绍,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孙名后胤,字嗣宗,国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为王者师。五传至张镒,字季权,为唐德宗时宰相。自新野康公后胤,吴郡张氏始扬名天下。自张镒相德宗,吴郡张氏遂与始兴、河东齐名。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八册第八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张氏宗谱》两种。光绪《清河家乘》不分卷,张景云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装四册。该家乘以张宝为一世祖。张宝,字维善,其先世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张宝徙居钱塘南壁里,以孝行举贤良方正。明万历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万历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后,又五次重修,光绪时刻印。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张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该谱尊舟十一公为一世祖。舟十一公名保望,字周臣,号舟十一,官奉议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战乱,徙居浮邑洞壶。保望公、即舟十一,乃是唐高宗时名相张文瓘的七世孙。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孙名宥,官扬州长史;三世孙,名衮,官虢州刺史;四世孙,名载华,官御史中丞;五世孙,名正则;六世孙,名知实,字冠仁;七世孙,名保望,即被该谱尊为一世祖的舟十一公。舟十一公有子四:长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迁居休宁杭溪,为杭州张氏始迁祖;次子名伟,字君度,依父居洞壶黄竹洞梅岭;三子名彻,字君胜,又字克明,迁星源甲路,是为甲路(即甲道)张氏之始迁祖;四子名英,字君沮,迁居黄墩,是为黄墩张氏始迁祖。杭旻、洞壶、婺源、黄墩,均为舟十一公子之孙。当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后裔。由于文瓘公和舟十一公,均出自清河东武城张氏,故该谱名曰《清河张氏宗谱》,意为不忘其所出。该谱上接唐相文瓘公,历经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历时一千多年。该谱卷首为旧序、谱说、谱诫、姓氏说、张字说、世原、基图、遗像,卷一为世表类,有源流世表、始迁世表,卷二至卷十二为各支世表,卷十三为帝制类(诰、诏)、世训类(家训、家规、家礼)和艺文类,卷十四为懿行类(传、述略、赞)、祝庆类(寿文、诗、词)和哀挽类(祭章、挽诗、挽歌、行述),卷十五为墓图、墓志、墓铭、墓表,卷十六为祀祖类(祀序、会序)和公据类(禁示、给照、议约、合刊族议、刊谱捐银名数、领谱号),最后是“清河张氏宗谱跋文”。整部宗谱体例完备,条理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于研究江浙和安徽一带的张氏家族史和地方史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九册至第十一册前部第九册、第十册以及第十一册的前半部,收录清乾隆《甲道张氏宗谱》四十二卷续二卷,张图南、张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该谱以舟十一公之第三子彻公为一世祖。张彻,字君胜,又字克明,号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随父徙居歙之黄墩、广明,其后彻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为甲道张氏始迁祖。彻公有三子十孙二十二玄孙,有五世孙七十六人。五世孙为“延”字辈,所以该谱卷一绘有“张氏七十六延迁派旧图”,这个迁派旧图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绘制的。从明正统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间,七十六个支派,瓜瓞绵绵,辗转迁徙,丁口和衍派遍及东南各地,成为江南望族。仅进士就多达104个。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从五世祖延丕公起,开始编修本宗世谱。延丕,字彦直,官宋代户部郎中。其后,十世祖珏公和琮公,二次编修。珏公,官宋代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阳县开国男。历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编修。加以人才辈出,收录广泛,记述翔实,所以该谱规模宏伟,部头号甚大,原装达四十四册之多。该谱第一卷有凡例、修谱新序、七十六延分迁旧图;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缨录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为世系图表;第三十七卷为文翰录、谱纪、传;第三十八卷为墓志铭、行状等;第三十九卷为续传、像赞、祭文等;第四十卷为寿文、记、杂序;第四十一卷为诗、杂著、书扎等;第四十二卷为墓图、领谱号、谱跋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一册后部第十一册的后半部,收录清道光《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张九征初修,张永清、张永泓续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共十二册。该谱以四一公为一世祖。四一公乃清河派岱公后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一,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长曰仲实,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传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张玉书之父。该谱乃是张玉书之家乘。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顺治丁酉科举人、辛丑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内翰林院秘书院编修、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会试大总裁等。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亲征葛尔丹叛乱,参预帷幄,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曾奉命数次监治黄河,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与陈廷敬主持编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谥号文贞。该谱由张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选,号湘晓,顺治丁亥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选司郎中、河南提学道佥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张氏家乘原稿》,其后由四世孙张永清、张永泓续修定稿,所以该谱完整地搜集了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清初的历史,很有价值。该谱卷首为谱序、凡例、目录、修谱子孙名次;卷一至卷三为皇帝任命张九征张玉书父子官职的诰敕以及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谢恩疏等;卷四至卷九为各房世系图表;卷十至卷十二为传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载籍、艺文、祠墓仪制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二册至第十四册第十二册,收录清宣统《韦庄张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张坤照主修,宣统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装二十四册。该谱以张孝先为始迁祖。张孝先,字怀祖。仕元,时值江淮多警,乃卜居常州韦庄。张孝先有二子:长明之,元至正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提举,赠奉直大夫;次新之,迁居上张,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张孝先五世孙张仲玉,首次修谱,明崇祯时续修。入清后,又先后七次续修。所以该谱亦称《韦庄张氏九修宗谱》。该谱保存了许多元代资料。第十三册和第十四册的前半部分,收录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第十四册后半部分,收录清光绪《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八卷十二集,张谦、张震祥等修,光绪十年(1884)敦伦堂刻本,分装十二册。该谱系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后裔。九皋公十二传至浚公。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保东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为宰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自任总督兵马大元帅。绍兴七年,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孝宗隆兴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被罢相。居家期间,搜集整理修谱资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复国大志未酬,无颜见祖宗于地下,遂遗命死后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兵部尚书张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纂修成族谱,并奏请理宗皇帝,赐玉玺印于该谱之首,此即该谱首页玉玺之由来。浚公五世孙,宋谏议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书,晚年致仕,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八卢城庙后桥为第一支;历山三墙为第二支,西堑为第三支,逊马桥为第四支,化龙堰东堑为第五支。该五支都分别编修有房谱。清光绪十年(1884),张谦、张震祥等在各房房谱的基础上,修成宗谱取名为《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该谱第一集为凡例、祠规、目录、各房藏谱目录、总序、各房谱序、世系总图、历代诰敕、像赞、祭田等,第二集为历代先祖传,第三集为魏国忠献公行状,第四集为艺文志,第五至第十五集为各房世系并附补遗及卷外,第十二集为家乘一览记、备考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之前部,收录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振鹭等修,民国五年(1916)树德堂铅印本,分装二十八册。该谱乃是《姚江历山张氏宗谱》的一个支谱,是宋谏议大夫、工部尚书元瑜公后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历山三墙门为第二支。历山始迁祖斌二公,乃三墙门始迁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东济南府正提举,入赘历山邹副使家,定居历山。斌六公授广东广州府副提举,不忍与兄斌二公远离,遂定居芦城之西。在两家相距适中之地,建一桥,曰树德桥,俗呼张家桥,此即三墙门取名树德堂之由来。元明以来,人丁兴旺,支派繁多,遂购地建祠,名曰三墙门张氏树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为一世祖至其后裔分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为二月四日,冬祭定为冬至前后十日。该谱卷一为谱序、祠图、树德堂楹联、祠堂记、墓图、诰敕、像赞、跋等,卷二为史传,卷三为宗献公行状,卷四宗贤列传,卷五为艺文志,卷六为杂记,卷七至卷二十七为世系图,卷二十八为补遗。该谱收罗宏富,记载翔实,保存了很多珍贵资料。>第十六册之后部,收录民国《鹤颈漕张氏宗谱》十六卷,张道生等修,民国五年(1916)追远堂铅印本,原装十二册。该谱以张荣为始迁祖。张荣,宋武功大夫,高宗绍兴间,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隐居于四明之鄞县,居县南鹤颈漕。四传而人丁兴旺,遂析为四宅:板桥、楼下、樟江、普塘。其后各宅又析为若干支,明末达六百余支。清乾隆时,裔孙张汉州,搜集资料,编修四宅谱稿。咸丰时,合族议定编修族谱,光绪时修成《壬辰新修宗谱》。民国初,张道生等重修,取名《鹤颈漕张氏宗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七册至第十八册第十七册,收录清光绪《张氏六修族谱》二十一卷,张秉铨、张谷南等修,光绪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装二十一册。该谱以栻公的八世孙仁秀公为一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议大夫,有二子:长曰敏,次曰时杰。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长曰纲、次曰维、三曰纬。该谱乃是维公后裔之谱。维公(1396——?),字均荣,有四子:长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该谱卷一为发源系图,发源系图以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为一世祖,十二传至浚公,浚公九传至仁秀公。该谱为仁秀公次孙维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为维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为维裔珂房世系;卷十五为维裔琦房世系;卷十六为维裔呈房世系。卷十七为像图、祠图、墓图;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记;卷十九为祠礼仪注服制图、优免荫恤节孝案稿;卷二十为列传、行略、家传;卷二十一为宗范、祠规、艺文、跋。第十八册,收录清同治《张氏宗谱》和民国《续修张氏族谱》两种。同治《张氏宗谱》十八卷。该谱以张德一为始迁祖。宋元鼎革之际,张德一携弟国四,由江西饶州徙居楚黄州黄陂县南乡盘龙城,其后,张国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间,其裔孙张元泰等始修宗谱。同治年间,张祥麟等又编修支谱。刻版时,将雍正宗谱与同治支谱合而为一。遂成《张氏宗谱》十八卷,亦称同治《张氏宗谱》。民国《续修张氏族谱》六册,张家骐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该谱是唐初名将张士贵后裔之族谱。清康熙十七年(1678),张藐山首修世居盂县之张士贵后裔族谱。这次修谱以元代的张秀为始迁祖,对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录,纪事分明。但对张秀的先世,则记载甚略,故称《张氏近系族谱》。其后,张义生又据旧谱、墓碑以及采集资料,理出了张秀的先世谱系。张秀,乃是隋末唐初张士贵之后裔。隋末,张士贵从唐高祖李渊起兵,屡立战功,进封虢国公。太宗时,再立新功,迁左领军大将军,谢世后陪葬昭陵。其后,子孙袭爵,累世从戎。至宋明时期,子孙多以文才扬名,为盂县巨族。张秀之前的先世谱系,称为《张氏远系族谱》。乾隆五十七年(1794),张宗泗将《近系族谱》和《远系族谱》合而为一,并增补唐宋以来列祖列宗名人传略四十五篇,光绪元年(1875)刻印成册。民国初,张家骐等,以乾隆刻本为底本进行续修并付印,此即《续修张氏族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九册至第二十册第十九册,收录民国《中湘十亩丘张氏五修支谱》二十四卷末一卷,张万遂等修,民国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明为一世祖。张明,字导文,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世居临淮。张明由临淮徙居湖广长沙张公岭。张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张教,又由张公岭徙居中湘十亩丘,是为十亩丘张氏支祖。张教五传至张子秀,张子秀于明清鼎革之际,徙居湘潭。该谱主要是张子秀后裔的族谱。第二十册,收录民国《花桥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张效良等修,民国十七年(1928)孝友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汉诚为始迁祖。张汉诚,字梦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至正末年,徙居湘乡花桥。汉诚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后来,嗣江和嗣源之裔孙,遍及湘乡、湘潭、巴陵、永宁以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丁口兴旺,人才辈出。有以武功报国者,有以文才蜚声者,有以勤俭起家成为当地豪富者。该谱所载主要是嗣江和嗣源两房世系及业绩,实为此两房谱。%D%A
人物生平
明崇祯十二年,陈廷敬出生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为了与同馆的顺天通州陈敬区别,顺治赐名廷敬。
1661年,康熙即位,授起居注日讲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学士,日值弘德殿讲经,深受康熙帝器重。
1662年(康熙元年),告假归省。
1673年,转侍读学士,充武会试副考官。
1676年,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
1682年 ,充会试副考官。时副都御史余国柱以滇南平定,请厘定乐章。礼部,翰林院会议,郊坛宗庙仍循顺治元年之旧,朝会燕飨宜更定。陈廷敬撰拟十四章,旨下所肄习。
1684年授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疏请改官钱以杜私铸,免铜税便民采矿。定朝廷服制,禁奢靡之风。慎选督抚,以公心爱民勤政廉洁为准。严饬地方公开赈灾钱粮账目,杜绝污吏贪侵害民。
1685 年(康熙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陈廷敬上《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意思是说,奢侈导致贪污,节俭才能清廉。
1685 年上《抚臣亏饷负国据实纠参疏》弹劾王继文,认为他在战时不用捐纳粮草,却动用库银,大军凯旋之后又将所存谷米以官俸抵给本省官员,前后银数相差九十万两之多。弹章一上,王继文罢官,史书记载:从此以后“风纪整肃”。
1686年迁工部尚书,与学士徐乾学奏进《鉴古集览》,被康熙嘉纳浏览资政。奉诏任纂修《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总裁。九月,迁工部尚书。
1687年十二月,张F任湖广巡抚时,山西道御史陈紫芝疏劾他“位任未久,黩货多端”。兵部尚书张玉书趁机弹劾 与张F有亲戚关系的陈廷敬 。
1688年四月,张F因“贪污银九万余两”而被处绞。陈廷敬向康熙帝上《俯沥恳诚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向皇上谢罪,恳请回家守孝。
1689年九月上高士奇疏弹劾徐乾学。康熙帝深知徐乾学、高士奇招摇多事,把徐、高二人一块儿赶出了京城。康熙二十九年二月,就在徐、高二人被迫离京后不久,陈廷敬又被起用为左都御史。
1703年 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值讲经筵。有《三礼指要》,《老姥掌游记》,午亭文编》,《陈说岩诗》等。
1705年四月,上南巡,召试举,贡,生,监于杭州,苏州,江宁,陈廷敬与大学士张玉书,掌院学士
揆叙奉命阅卷。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为总裁官与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开始编撰《康熙字典》。
1710年十一月,以耳病乞休,允之。
1711年五月,大学士张玉书去世,李光地疾未愈,应诏入直办事。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 )三月,病剧,遭太医院诊视。四月去世。康熙亲作挽诗悼之,谥文贞。
人物成就 文学成就陈廷敬一生编著有多部书籍。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陈廷敬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主要有《世祖章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鉴古辑览》、《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方舆路程》、《康熙字典》等。其中,《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
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陈廷敬一生写了很多诗 ,康熙皇帝是历代君主中最懂诗、最擅诗者之一,他以诗人的眼光看陈廷敬之诗,十分欣赏。其有《览〈皇亲文颖〉内大学士陈廷敬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学所能窥也。故作五言近体一律,以表风度》诗,诗题本身就对陈诗赞誉有加,诗更云:“清新授紫毫”,“李杜本诗豪”,则推崇之极矣。陈廷敬逝世后康熙又作《大学士陈廷敬挽诗》,仍不忘怀念陈“世传诗赋重”。可见陈廷敬诗赋的成就确实为康熙所赞赏。他在京城任职期间,曾于康熙六年(1667)与礼部尚书、诗歌大家龚鼎孳发起结诗社,参加者有王士G、汪琬、程可则等著名文士。
刘然《国朝诗乘》选陈廷敬诗29首,评曰:“台阁之诗,工为应酬,虽藻粉铺张而其中无有,亦坐其人胸中无识。……先生诸篇于沉博绝丽之余,寓感讽规切之意,长句片语,莫不称是。天人之相与,主臣之交孚,淋漓恺切,唯所欲言。要其忠孝蟠郁,蓄极而流,不可遏抑如此。诗乃为有为而作也!”
政治成就陈廷敬生活在康乾时期,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长期担任侍读、侍讲学士,直至文渊阁大学士。
钱币改革
在掌管户部期间,陈廷敬曾爬梳积弊,令钱法一清。他发现,当时一些奸商纷纷毁钱铸铜,使制钱数量日减而质量日差,威胁到国家的 金融基石,于是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并停收采铜税,以增加铜源,杜绝毁钱铸铜的现象。这一举措无疑有利于维护币制稳定。
整治贪污
当时清廷内不少官员贪污受贿,腐化之风十分严重。陈廷敬深切痛恨。他于二十四年正月向朝廷上疏:“贪廉这两方面,是做一个合格官员的关键。然而奢俭这两者,又是造成贪廉的根由。要使官员清廉,就先要使他们养成节俭的品质。古时候,从衣冠、车马到服饰器用,办理婚丧大事,都要‘贱不得俞贵,小不得加大’。现在由于奢侈之风未除,以至贫穷的人办事节俭反受讥笑,富有的人铺张而无人反对,使得大家竞相奢侈,成为一种风气。于是,贪污求利,触犯法律的事就跟着多起来,而且日趋严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犹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
康熙帝接到陈廷敬的上疏,表示赞同,指出,今后“务须返朴还淳,格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书俭至意”。
吏治改革
为维护清廷的统治,陈廷敬又上疏说:“总督巡抚的职责在于考察和指导吏员,这样做才能使百姓长期安定下来,并不是让吏员只明察于理事,尽自己的职责就够了。孔子说过: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也。要使百姓不触犯条令,不如先行上之教。行上之教,就要首先师检查总督巡抚。这样巡抚可能会说:‘问题师是在于那些吏员。如果吏员清廉能干,不加派火耗税收,理事时就不会贪赃受贿,也不会搜括百姓,百姓也就不致于因触犯刑法而痛苦。’倘若官吏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就可以说是对上有罪。当然,也并不完全是官吏的罪过。上司清廉,则吏员自然不敢贪赃犯法,上司如贪赃不法,吏员虽然也想廉洁,然而却是不大容易办到的。凡是官吏加派火耗,贪赃受贿,搜刮百姓,他每天就忙碌于察言观色,逢迎上司,又哪里有工夫去行上之教呢?百姓看到吏员的所做所为,就会说:‘这样的人还能教导我吗?’管教不听,就用刑法。群吏这样做,是总督巡抚导致他们这样做的。所以,当今首要的是总督巡抚要人选合格。他们要不为利欲所动。自己身正,才能管好吏员,吏员也不必整日想着如何曲意逢迎、巴结上司,都留心为民办事。百姓就能够休养生息。”他还建议,应给督抚下一通令,凡保荐州府县官,必须考察他们有没有不法行为。对违犯者严加惩处,这就会起到以一儆百的作用。对于巡持总督的考察,则要看他是不是廉洁奉公,为群吏做出了榜样。
康熙在位61年,陈廷敬从政53年间,历经28次升迁,一直做到文源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了。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成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
人物轶事 陈廷敬举贤圣祖在乾清门召见 九个部门的大臣,让他们荐举廉洁的官吏,众大臣各有荐举,应答还没有完,圣祖特地问了陈廷敬,陈廷敬回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都是清官,虽然治理的状况不同,他们的廉洁都是一样的。”于是这两个人都升为御史。当初陈廷敬屡次称赞这两个人,有人对他说这两个人廉洁而且刚强,刚强容易招祸,而且会有很多怨恨的人,恐怕要累及您。”陈廷敬说:“果真德才兼备。即使招祸且被人怨恨有什么妨碍。”
陈廷敬秉公理财康熙帝八岁的时候,陈廷敬任户部尚书,主管钱物。
有一天,他歪着脑袋对陈廷敬说:“陈老官,借给我一些钱吧。”陈廷敬问:“万岁,你要钱干什么?”康熙说:“随便玩吧。”陈廷敬说:“万岁要钱花,等我领了俸禄借给你。”康熙哼一声说:“你的俸禄能有几个钱,我要国库的,有个三万,五万两,才能痛痛快快的玩几天。”陈廷敬说:“国库的银朝廷有规定,谁也不能挪用。万岁,为臣不敢借给你啊!”康熙生气了:“那你走!”陈廷敬说:“臣遵旨!”他退了几步扭过头来正要走,听见康熙说:“什么不能挪用,明明是觉得我没有亲政,看不起我。等我亲政以后砍你的脑袋!”陈廷敬不敢说话快快退下了。
六年后,康熙亲政,他把这件事忘了,可陈廷敬却仍然记得,几次请辞。康熙说:“那是我还小不懂事,你做的对!"
人物评价 为政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山西省陈廷敬研究会副会长、曾长期在晋城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研究员马甫平说“陈廷敬生于明末、长于清初,山西当时是受程朱理学影响很大的地区,这必然影响到他。当时,理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理论上趋于完善,很多理学家开始强调躬行理学思想,陈廷敬就是如此。理学强调的个人道德,具体到官场之中就是自身为官要清廉,对待贪官要敢于斗争。”
乾隆时期的文学家沈德潜评曰:“五语表其奏疏光明,贤于孔光削草之媚。六语表其持躬洁白,同于寇莱公行己之清。‘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呈莱公语也。”
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文学家金农(1687—1763), 写诗赞曰:“独持清德道弥尊,半饱遗风在菜根。”
文学陈廷敬是个颇有成就的学者兼诗人。平生勤于写作,几无搁笔 。他曾将《午亭文编》送呈康熙御览,被康熙夸为“拟诸姚房李杜”,所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积字累句之学所能窥者”。 但是陈廷敬一直身居庙堂之中,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这是他诗歌题材范围较为狭小的根本原因。加之他谨小慎微的处世态度、一丝不苟的学人气质以及其后繁琐冗杂的编书事务,都无情地压缩了他心灵自由驰骋的天地。诗歌作为文学创作,如果缺乏个性,也就丧失了其久长的生命力。特别是陈廷敬无暇或不屑于在诗歌理论上有所建树,似乎“文以载道”就可一以贯之,这也影响了他文学地位的确立。
其他评价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陈廷敬因耳疾乞休,被允准。陈廷敬入禁苑谢恩,康熙帝谕曰:“卿是老大人,是极齐全底人。
王跃文 曾这样赞扬他: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大清相国》
《清史稿》中载康熙皇帝“深惜之”,亲笔为他写下了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不过,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更广为人知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家族成员陈廷敬的家世—— 进士九出,翰林六鸣
皇城陈氏进士表
皇城陈氏举人表
后世纪念2012年6月11日,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举行了纪念陈廷敬逝世三百周年敬祭典礼活动 。
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历经3年,投资28亿元,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升级,2007年继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成为山西省第3家AAAAA级景区。
人物故居陈廷敬的故居是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国家级5A级景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午亭山庄导航图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2007年,皇城相府成为AAAAA级游景区。
大清康熙一朝,由于康熙帝的励精图治,使大清王朝开始步入辉煌盛世。皇帝的圣明,使得政治环境相对宽松透明,如“春夜喜雨”般滋生了一批像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陈廷敬这样的政治明星。然而,纵观这些名臣,大都不能善终。明珠被削权罢相,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
只有陈廷敬是个例外。康熙在位61年,陈廷敬从政53年间,历经28次升迁,一直做到文源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了。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成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难得的是,在风云变幻的康熙政坛,陈廷敬善始善终,死后犹获殊荣,被康熙帝赞扬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关于陈廷敬,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他主持编撰的《康熙字典》几乎人尽皆知。陈廷敬一生四平八稳,历精图治,成就了康熙给他的八字评语“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在错综复杂的官场,陈廷敬凭什么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又靠什么屡任要职,而不失皇帝信任,成为一棵政坛常青树呢?
纵观陈廷敬的仕途生涯,你会发现陈廷敬一生没有太大的波折,他既没有李光地因“贪位忘亲”而被言官弹劾的情况,也没有徐元文、徐乾学兄弟那种时而“势倾满汉”、时而“解职投闲”的戏剧性人生。陈廷敬是一步一步,谨小慎微,通过脚踏实地效忠朝廷,以及和康熙数十年的长期相处中逐渐获得信任,稳扎稳打地登上了权力的高峰。这种处世哲学、为官之道,正像是龟兔赛跑的制胜逻辑,虽然慢,但稳,而且能够笑到最后。
一、不怕慢就怕站,稳固才是硬道理
陈廷敬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现在他的故居“皇城相府”,已成为山西著名的旅游景点。陈氏家族作为晋商文化的早期代表,早在明末清初时,生意就南跨东南亚,北达俄罗斯,财源广进,富甲一方。
陈家富而求学,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科甲鼎盛,人才辈出, 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其中最显赫的,当然就属陈廷敬了。
陈廷敬,原名“敬”,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辄不忘”。顺治十五年参加殿试时,因与另一位考生同名,顺治皇帝特别在他名字中加“廷”字以示分别。殿试后,陈廷敬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是明清两代的人材储备库,朝廷选任官员,一般都从这里挑选,所以庶吉士也被视为“储相”。
庶吉士的工作颇为“清贵”,平常的职责,主要是给皇帝讲解经史子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所以从三十四岁起,陈廷敬就当起了康熙的老师,为这位年轻的皇帝讲讲课,切磋切磋学问,交流一下思想。陈廷敬正是通过这一特殊职位,在和皇帝的朝夕相处中,逐渐展露才华,获得赏识。有一次,被康熙皇帝赞赏道:“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并特赐予他表里绸缎各二匹,以示奖励。
然而,朝廷复杂,陈廷敬虽然深得康熙的宠幸,却毕竟是初来乍到,且官职不大,最要命的他还是一个汉臣。大清朝廷,虽然创制了著名的“满汉全席”,却从未出现过真正的满汉大臣之间的和谐共处,很多事情,满臣可以做,汉臣却不能做。初涉仕途的陈廷敬,深知其中的厉害,所以处处小心,事事谨慎。
此时的康熙朝廷,看似平静,却暗涌波涛。随着索额图和明珠的权倾朝野,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索”党和“明”党,两个同样为满臣的康熙重臣,表面上一团和气,却各怀野心,巴不得打倒对方,独掌朝纲。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拼命拉拢人才,对皇上颇为器重的陈廷敬,当然都要极力拉拢。
面对“索”党和“明”党的亲近拉拢,陈廷敬表现得相当理智和聪明。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岳父李振邺的指点,他知道两党相争,必然是两败俱伤,自己唯有清清白白,两不相帮,一心为皇上着想才是正道。所以,陈廷敬采取了中立的态度,牢牢记住李振邺告诉他的“等”字,摈弃浮躁,韬光养晦,允许自己像乌龟一样慢慢前行。
事实证明,陈廷敬的判断是正确的,对于一个根基不稳的年轻人而言,远离是非之地,稳固才是硬道理。
二、路线正确,站在皇帝立场上考虑问题
陈廷敬站稳脚跟后,果然不负康熙重望,在处理政务和上谏时,权衡利弊,考虑周全,处处为皇帝的江山社稷着想的同时,也想着天下黎民百姓。
康熙二十三年元月,陈廷敬被调任为吏部右侍郎,管理户部钱法。上任后,经过认真考察,陈廷敬发现铜钱铸造中存在严重问题。原来,古代铜钱因为使用的需要,经常要重新铸造,以至于铜钱时轻时重,没有统一的标准。过去,一两白银可以兑一千枚铜钱,到陈廷敬上任时只能兑换九百枚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陈廷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商人把铜钱熔化成铜,从中渔利造成的恶果。那么,商人为什么要把铜钱熔化成铜呢?原来,一两银子可以买七斤铜,但如果把一两银子兑换成铜钱,可以得到一千枚铜钱,把这一千枚铜钱熔化,就可以得到八斤十二两铜。也就是说,从铜钱的熔化中,商人可以获利一斤十二两的铜价。
按说,销毁钱币,其罪至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长期不能禁止的原因,完全是受利益的驱使,导致一些不法商人以此盈利,使得市场上铜钱日趋减少。
找到了问题所在,陈廷敬于是在八月份上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增加钱币的重量,而应改重为轻。只有这样,私铸之风才会不禁自绝。”不仅如此,陈廷敬还见解独特地提出:“让百姓也来开采铜矿,以增加铜的产量。随着铜的增加,铜钱价值自然就会日趋稳定。”
陈廷敬的上疏送至朝廷后,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和重视,很快这些建议就被采纳,并付诸实施了。
因为业绩显著,同年九月,陈廷敬被升任为左都御史。当时清廷腐化之风严重,有钱人家竞相铺张,节俭之人反遭讥笑。奢侈之风的盛行,让贪污求利、触犯法律的事情随之增加,陈廷敬对此深为痛恨,在反贪倡廉、肃清吏治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观点和措施。
康熙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陈廷敬上《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意思是说,奢侈导致贪污,节俭才能清廉。由此,陈廷敬提出,通过朝廷立法,使天下移风易俗,人心崇俭,才能培养真正的清廉之风。这种思想的中心,便是“俭以养廉”,虽与今天政府提倡的“高薪养廉”背道而驰,却是异曲同工,对于当时现状的改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对于陈廷敬的上疏,康熙帝表示赞同,指出:今后“务须返朴还淳,格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书俭至意”。
对贪官污吏的打击惩治,陈廷敬同样不遗余力。三藩叛乱期间,清朝用兵西南,政府因财政困难,于是大开“捐纳之门”,云南巡抚王继文积储了许多捐纳而来的粮草。三藩平定之后,王继文尚余粮米五十一万四千六百余石,谷草一千一百六十一万五千余束。按例,王继文应该支放这些储积粮草以备军用,但他却另外动用库银购买粮草,而且数额巨大。
陈廷敬于康熙二十四年上《抚臣亏饷负国据实纠参疏》弹劾王继文,认为他在战时不用捐纳粮草,却动用库银,大军凯旋之后又将所存谷米以官俸抵给本省官员,前后银数相差九十万两之多。弹章一上,王继文罢官,史书记载:从此以后“风纪整肃”。
在奖廉惩贪、整饬吏治方面,陈廷敬正直敢言,主张具体可行,确有其独到之处。对于康熙帝朝大政方针的执行,发挥了显著作用。
陈廷敬在提倡别人廉洁的同时,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一次,有人拿着千金贺礼去为他祝寿,想要作陈廷敬的门生。当时,富裕的庶族地主,为了提高社会政治地位,求取官职,往往通过送礼行贿,去投靠高门世族做门生。陈廷敬痛恨以权谋私,从不收这样的门生,得知对方来意后,便把对方拒之门外。谁知对方贼心不死,守在门外数日,趁某个月黑风高之夜闯入陈府,见到陈廷敬便长跪不起。然而,即便这样也仍是无济于事,被陈廷敬大声怒斥出去。
陈廷敬不为金钱所动,亦不为亲情所动。他的弟弟陈廷愫在河北武安县任知县,深得民心,有“陈青天”的美誉。任期届满后,陈廷愫写信给在京做官的大哥陈廷敬,让其为自己在京城另谋一官职。
陈廷敬深知官场险恶,面对弟弟的请求,写了封家书,劝弟弟知足常乐,不要跑官,还是返回老家管理好田地庄园,照看好年迈的父母,以诗书为伴,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陈廷愫接信后,依言返回故里,赡养父母,以终天年。
如此清廉为官,以至于陈廷敬虽官至宰辅,生活却非常清贫,常常记诵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忍饥诵书,率常半饱”的话,因此被人称为“半饱居士”。他生活俭朴,饮食无珍疏膏粱,一冬只吃腌菜,还甚觉有味,赋诗曰:“残杯冷炙易酸辛,多少京华旅食人。索莫一冬差有味,菜根占得菜花春。”陈廷敬在京为官五十余年,整理行囊,并无长物,只有老屋数间,准备变卖之后归老。
三、多事之秋,避其锋芒,像乌龟一样缩回头去
陈廷敬始终奉行清正廉洁的做官准则,取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和赞赏,却无形中伤害到“明”“索”两党的利益,让他们十分恼火,寻找各种机会对陈廷敬实施打击。
他们找到的第一个打击对象,是陈廷敬的弟弟陈廷统。“明”、“索”两党利用计谋陷害他贪污,间接地打击陈廷敬,使他在皇上面前的印象分下降。而陈廷敬对此三缄其口,不为弟弟求情解释,只在家中闭门不出,胆颤心惊地赋诗道“为人清贫始做官”。
接着,“明”、“索”两党又通过打击陈廷敬的亲家张汧,令陈廷敬倍受牵连,经历了一次重大危机。张汧,山西高平人,与陈廷敬为顺治戊戌同榜进士,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年,因此结成了儿女亲家。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张汧任湖广巡抚时,山西道御史陈紫芝疏劾他“位任未久,黩货多端”。说他在福建布政使任上亏损库银三十余万两,这就是康熙年间震动朝野的张汧贪黩案。康熙帝历来以奖廉惩贪为要务,对此事非常重视,让直隶巡抚于成龙、山西巡抚马齐等人前去会审此案。
审案归来后,于成龙将案情上报皇上时,兵部尚书张玉书趁机说“被弹劾者张汧有亲戚(指陈廷敬)在北京为他打点此事,应该一块追究!”此时,案情还因为涉及到徐乾学受贿,徐乾学于是贿赂康熙左右,向康熙帝进言说:“张汧用银,又有送银子者,陈廷敬也!收银子者,高士奇也,与徐乾学实无涉。”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陈廷敬深知自己处境艰难,再多的申辩也只能招来更多的是非,于是缄墨不语,等待案情水落石出。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张汧因“贪污银九万余两”而被处绞。康熙帝觉察到陈廷敬被冤,却不闻不问。对此,陈廷敬感触良深,赶紧向康熙帝上《俯沥恳诚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向皇上谢罪,恳请回家守孝。
事后,陈廷敬对李光地等人说:“实在迫张汧做巡抚,要银子,也是徐乾学。后来银子不应手,教人参他,又是徐乾学。”可见,陈廷敬因为亲家的贪污案件大受牵连,而又实在无辜。然而,既然无辜,为什么还要一再忍让?
这正是陈廷敬的明智之处,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多事之秋,应该避其锋芒,像乌龟一样缩回头去才是上策。如此低调,不仅可以积蓄能量,为自己在康熙的心目中的形象加分,还能为日后的反击寻找机会。
回家后,陈廷敬更加谨慎,勤勉修书,缄口不论政事,就这样度过了三年时光。再看在这场风波中,同样被牵连的徐乾学、高士奇等人,他们与陈廷敬一样,同是康熙身边的要人,其表现却大相径庭。徐乾学、高士奇被解任后,却声焰更炽,纳贿更多,虽被革职却仍旧留在北京修书,天天到南书房值班,所有文字,如果不经徐乾学改定,就不能称之为旨,整个大清朝廷,不管是满、汉大臣都归到他的门下。
对徐乾学的招摇,没等康熙发话,高士奇就看不过去了,在康熙二十八年九月上疏弹劾徐乾学。不过,高士奇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康熙帝深知徐乾学、高士奇招摇多事,气愤地说:“汉人倾险,可恶已极。”于是,把徐、高二人一块儿赶出了京城。
而在次年的康熙二十九年二月,就在徐、高二人被迫离京后不久,陈廷敬又被起用为左都御吏,从此以后备受重用,一直做到文渊阁大学士。
陈廷敬尽管和高士奇、徐乾学等人彼此推崇,过从甚密,但绝不像高、徐那样呼朋引类,植党揽权,从不参与互相倾轧的权力之争,所以能够在避过锋芒之后,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在当时满朝官僚“三五成群,互相交结”的政治风气下,表现出一种独善其身的道德情操。陈廷敬这种老成谨慎的政治作风,深得康熙的欣赏,所以评价他“老成宽大”、“慎守无过”。
四,该出手时就出手,像乌龟一样咬住对手
重新被朝廷启用后,陈廷敬内心感慨万分,他深知自己在康熙心目中所占的份量。面对当时明珠权倾朝野的现状,陈廷敬仔细揣摩康熙的心思,准确把握到了自己应该担负的政治使命。
一次,皇上找陈廷敬问话,言谈间,陈廷敬随口说出“明相国”几个字时,不料康熙大怒,说“大清从未设过什么相国,何来的明相国?”就是这一句话中,让陈廷敬敏锐地察觉到了康熙帝对明珠的反感和态度,也让他知道,反击明珠的时机成熟了。
随后,陈廷敬立刻搜集证据,利用康熙检阅海军的机会,设计了一个连环参,直接间接地连参了明珠、索额图、徐乾学和高士奇四位大臣。正像陈廷敬预料的那样,从前地位稳固的朝廷重臣,此时再也经不起风吹雨打,弹指间就倾倒在地。
弹劾的结果是,明珠被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荣却被斥退回籍。
陈廷敬的连环参,不仅保全了自己,更帮康熙铲除了朝廷头痛已久的“明”“索”两党之争。关键时刻,一向稳重的陈廷敬痛下狠手,把明珠、高士奇等人一网打尽。其动作突然而迅猛,如同乌龟取食,咬住目标绝不松口。然而,陈廷敬这样做的目的,却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大清康熙朝廷,为了国家。
当政治的风烟远去,陈廷敬流传千古,能够让大家记住的,却只有他主持编纂那部《康熙字典》。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皇帝下诏,命令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编纂开始后的第二年,张玉书就病逝了,剩下陈廷敬独自担任总裁官。
《康熙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辞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共42卷,计47035字,这部字典的编辑,在文字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后来字典编纂奠定了基础。陈廷敬领导编纂这部字典时,已是70多岁高龄,这部中国文化史上首部辞书,是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部大字典的编纂,组织了三十多人的编辑班子,陈廷敬的儿子陈壮履也在其中。父子留名于一书,一时传为美谈。可惜字典问世时,陈廷敬已经去世,没能亲眼看出《康熙字典》的出版。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陈廷敬病危,康熙皇帝遣太医前往诊视。四月病卒,终年七十三岁,康熙率大臣侍卫奠洒,并令各部院满、汉大臣前往吊祭。康熙皇帝亲笔写了挽诗,赐祭葬典礼,十分隆重。谥曰文贞。
陈廷敬最后老死相位。一代大清名相,宦海风云,浮沉难料,如履薄冰几十载,终于悟透官场秘诀,得以善终。 像那只和兔子赛跑的乌龟,慢悠悠跑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陈廷敬故居位于哪儿
本文2023-11-18 02:33: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