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索回书文言文翻译答案
1 使人索回书的题目、翻译及答案
12(1)返回(2分)(2)终于(2分)
13(蒋堂)于是写了一封回信(或:于是写了一封信回复他),那使人才离开。(答 题点:为、之、去,第二句的主语要出现,缺一点扣一分。)(3分)
14(1)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1分)
(2)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1 分)
15 C(3分。A项不同义;B项不是因为使人野狠;D项本文主要是说县令,而非蒋 堂。)
以下翻译: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时,每年冬至节日,所属各县照例送贺信表示祝贺,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贺信即返回。独有一位县令所派的人不肯随即离去,要求必须有转运使的回信;转运使身边的人劝他走,他都不听,以致呵斥驱逐也不走,还说:“宁可得罪,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里去。”当时苏子美在座,甚为吃惊,觉得奇怪,就说:“这做仆从的都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恐怕不是这样。这县令一定是一位强干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于是就写了一片纸作为答书,那吏人才离去。苏子美回到吴中一个多月,收到蒋堂的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强干的人。”于是为他传播名誉,后来终于成为名臣。
参考:
2 使人索回书的译文蒋堂侍郎担任淮南转运使时,每年冬至节日,所属各县照例送贺信表示祝贺,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贺信即返回。
有一位县令所派的人不肯随即离去,一定要转运使的回信;转运使身边的人劝他走,他都不听,以致呵斥驱逐也不走,还说:“(我)宁可得罪您,拿不到回信,也不敢回县里去。”身边的人说:“这做仆从的都如此蛮横无礼,那县令可想而知。”
蒋堂说:“不是这样。这县令一定是一位强干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
于是就写了一封信作为答复,那吏人才离去。后来蒋堂就为他传播名誉,后来那县令成为名臣。
3 求宋景濂在上前所成说的翻译和使人索回书的翻译,谢谢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时,每年冬至节日,所属各县照例送贺信表示祝贺,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贺信即返回。
独有一位县令所派的人不肯随即离去,要求必须有转运使的回信;转运使身边的人劝他走,他都不听,以致呵斥驱逐也不走,还说:“宁可得罪,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里去。”当时苏子美在座,甚为吃惊,觉得奇怪,就说:“这做仆从的都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
蒋堂说:“恐怕不是这样。这县令一定是一位强干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
于是就写了一片纸作为答书,那吏人才离去。苏子美回到吴中一个多月,收到蒋堂的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强干的人。”
于是为他传播名誉,后来终于成为名臣。
4 文言文 索 字怎么翻译suǒ
①大绳子;绳索。《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②绞合;搓。《诗经·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③寻求。《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④寻找。《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⑤索要;索取。《兵车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⑥孤独。白居易《与元稹书》:“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⑦尽。《宋史·刘绮传》:“逮未申间,敌力疲气索。”
⑧须;得;能。《长亭送别》:“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辨绳,索。“绳”指小绳子。“索”指大绳子。
索居独居。
索然⒈离散的零落的样子。⒉流泪的样子。
索笑求笑;取笑。
索隐寻求事物的隐僻之理。
5 游仲鸿文言文翻译及习题答案译文资料供参考: 游仲鸿(1138-1215),字子正,谥为忠,南充人。
1175年(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第,官犍为主簿,被总赋李昌图看中,荐给赵汝愚作制置司干办工事。赵汝愚也器重他,称他是"直谅多闻"之士。
赵汝愚回朝作相后,游仲鸿也被交章推荐入朝,官监登闻鼓院。赵汝愚受打击出朝后,游回川作过利州路转运判、提点刑狱。
可见,游仲鸿在京的官不到部长级,在地方上也只做到路一级的部门之官?quot;大拜"和"参知政事"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游似(亦写侣)(?-1252),字景仁,号克斋,谥清献,赠少师。
他勤奋好学,师事刘光祖。1221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中进士,官大理司直。
1239年(理宗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枢密院事,封南充县伯,同年八月拜参知政事。1245年(淳[礻右]五年)拜右丞相。
游似的官运超过乃父,从拜端明殿学士到拜右相封国公死,都一直在"宰执"的位置上。游似高官后定居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那里曾有他的祠。
游氏父子的政绩。游仲鸿的官阶虽不及儿子的高,但他的胆识和办事气魄则远在儿子之上。
他在任制置司干办工事时,宜宾一带的董蛮部内侵到犍为,并俘获了一些宋人。宋准备派兵进击,游仲鸿自请单独前去处理。
他去问明衅端后,叫董部放还俘虏,宋即照付马价,一场干戈就这样化为玉帛。游仲鸿受降而归,从此名声大起,被成都帅杨辅调为幕僚。
他向杨辅提出,用将要淘汰的士兵去耕种。这样既安置了将要退役的士兵,减少人民的赋税,又利用了荒废的土地,真是"一石三鸟"。
绍熙四年入朝,正是韩 胃排斥理学、打击赵汝愚的时候。首相留正、理学家朱熹、谏官黄度都离开了朝廷。
游仲鸿愤然上疏道:"陛下宅忧之时,御批数出不由中书;前日宰相留正之去,去不以礼;谏官黄度之去,去不以正;近臣朱熹之去,复去不以道。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
愿极还熹,勿使小人得志,以养成祸乱"他敢于这样逆鳞犯颜,予头直指宁宗和韩 胃,确非常人所能为。 自"庆元党禁"起,他被列入党人受到打击,回川在宣抚司任职,又常忤宣抚副使吴曦。
吴曦叛时他已回到南充,宣抚司的幕官薛绂也来到南充,宣抚使程松也来南充,总赋刘崇之也到南充来。游仲鸿指着案上书有"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的册子向薛绂说:我已向家里人说好,"曦逼我死,即填其日"。
游仲鸿又向薛绂说:我已写信劝杨辅讨贼,杨辅不用我议。如程松肯用我议,我用积俸二万缗犒兵,护送他到成都。
结果,程松不顾而去。游仲鸿又遣子游似,将讨贼之义说刘崇之,崇之也不听。
这说明游仲鸿有过人的胆识,才有上述的主张与活动。如当时的游仲鸿有路以上地方大员的权位,那讨吴曦的大功,就不属于安丙和杨巨源了。
游似从中进士起,一直官运亨通,做到右相封国公,没有受过挫折。其间,除了跟理宗讲心学、论王道、劝其亲儒从谏、敬畏检身、节用致爱、选贤共理外,则没有什么特异的政绩可言。
但游似在朝期间,正是南宋中兴,理宗求治,确立理学地位时间。一些贤才及受党禁打击和影响人员多被引用到朝里来了,如范钟、真德秀、魏了翁、赵葵、余[王介]等,均是这个时期入朝和受职的。
所以游似被人称为朝中正士,被杨升庵评为南宋"蜀中四贤相"之一。 游氏父子开南充性理之端。
理学起于北宋,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哲体学系。游仲鸿入朝,一面佐赵汝愚定策,一则"常从朱子讲学"。
游仲鸿因此接受了朱熹理学的思想观点,朱熹还称游仲鸿是蜀中奇士。当朱熹被斥出朝时,他上书反对,要求"极还"朱熹。
后来,把游仲鸿列入"伪学",受到打击。死后,刘光祖表其墓道日:"呜呼!庆元党人游公之墓。
" 游似的学术观点不但受其父和他老师刘光祖的影响,还受到理学功臣魏了翁的影响。魏在潼川(今三台)做官时,即邀游似去研究性理之学。
游似说:"嘉定十四载(1221),余方家居。公致之潼川郡斋,同诸友读易,偏考旧说,切磋究之。
"这年游似中进士,开始在朝为官。第二年魏了翁也被召入朝,他们关系更好,用游似的话说:"常过余语"。
他对魏"第在外而心服是寄不为外,在内而情意不亲不为内"的讲解是"击节称叹"(拍掌叫好)。可见,游似在理学上是以受魏了翁的影响为大。
所以游似同皇帝论理讲治时,就充分体现了以心为主的理学。游似在权兼礼部侍朗时上疏说:"欲尽事天之礼,当尽敬天之心,心存则政事必适其宜,言动必当其理,雨 循其序,夷夏必安其生。
"当游似官史部尚书入侍经幄、皇帝问治时,游似说:"人主一念之烈,足以旋乾转坤,……一念有时间断,则无以挽回天下之大势。"游似的论述是紧紧抓着心、念不放,把它当成万能的东西,这既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也反映了魏了翁的主观唯心的理学思想。
我们知道,魏了翁的理学思想来于李燔,李燔是朱熹的学生。朱熹-李燔-魏了翁-游似,这条线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嘉庆版《南充县志·外纪》说:"南充游忠公,常从朱文公(熹)讲学,深明性理,迄今县中颇得其传,盖自游氏父子云。"《杂识志》又说:"宋高宗南渡后,中原文献。
6 文言文《汪应辰传》翻译汪应辰,字圣锡,是信洲玉山人。年幼时沉稳聪明,和一般小孩不一样,五岁时就知道读书回答他人的问话常常出语惊人,认识很多偏僻字。家贫寒,没有灯油,就经常拾柴火用来点接着白天看书。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一看就不会忘记。十岁能写诗,曾在乡校游学,郡里的学官戏弄他说:“韩愈十三岁能写文章,现在你像什么?”应辰回答到:“孔子有三千学生听他讲学,只有你还是这样。”绍兴五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年龄刚刚十八岁。御策用民力、吏道、兵势问他,汪应辰回答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以诚信为根本,对皇帝而言要设身处地为天下百姓着想。皇帝看了他的策论,认为他是一个老成的读书人,等到放榜的时候一看,竟然是个年轻人。引见者带汪应辰上前拜见皇上,皇上对他感到很惊异。皇上立即想授予他官职,赵鼎说:“姑且让他到京城外任职,培养他成才。”于是授予震东军签判。按照惯例,殿试第一名无须按等级等候,从这个时候,就先到地方上锻炼一年半载才回来。召回京城,任秘书省正字。当时秦烩主张和谈。应辰上书说:“和谈不成功不是担忧的事,和谈成功了,而就因此不防范就可怕了。不同的意见不停息不是可怕的事,不同的意见没有了,上下相互欺骗就可怕了。即使和金和谈了,边疆之上还应该提高警惕,褒扬将帅,使他们滋生骄纵之心,认为休整军队,使老百姓修养生息可以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即使忘了长久以来的耻辱,难道不想想将来意料之外的祸患吗?这就是因此不防备可怕的原因啊?我希望不要认为和金和好了就没有忧患了,而是要常常想到忧患进行防备,像敌人来到一样。“奏折送上去后,秦桧很不高兴,贬汪应辰出京城做通判建州,汪应辰于是辞官归隐。张九成被贬到邵州,朋友都和他断绝了往来,而汪应辰按时问候他。等到他的父亲去世,说他的坏话的人还攻击他,但汪应辰却不远万里前去吊唁,人们都为他感到危险。过了很长时间,召回京城做秘书少监,提拔做吏部尚书。李显宗冒领安丰军的功劳赏赐五千多人,应辰上奏折反驳他。做户部伺郎兼伺讲。应辰独自一人承担繁多的事务,节约多余的开支,常常上书皇上说:"轮到值班的官吏值班三天,给他们增加的饭钱就一万缗;工匠洗器皿仅仅给百余千,而给官吏吃饭的钱就六百千;塑显仁皇帝的神像,半年时间不到,官吏的饭钱就已经支了三万、银绢六百匹两。其他方面的浪费都和这方面类似。”皇上对这种浪费很惊异,命令吏部加以裁减。授予 官职作吏部尚书,不久兼翰林学士和侍读。论及爱民六件事,在朝廷上和其他人的意见不合,不高兴的人很多。……汪应辰待人接物温和谦逊,遇到事情刚直不屈 ,流落岭桥十七年。秦桧死了,才得以回朝廷。刚正方直,敢于直言而不回避。……在淳熙三年二月在家中去世。
评论说:汪应辰学术精通,尤其以刚直被人称赞。……侍奉皇上忠诚,足以担当大任,可惜他的才能没有完全得到使用啊!!
论印光大师评“会集本”
——谨以此文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摘选)
宗 舜 法 师
内容提要:对净土经典“会集本”问题的关注,已成为近年净土宗研究的一个焦点。作为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的印光大师,对“会集本”一直立场鲜明,只到生西前数月,他还谈到了这一问题。本文从分析印光大师对“会集本”的三段开示入手,通过对王日休(龙舒)和魏源(承贯)两种《无量寿经》“会集本”的会集理由、会集质量等的解析,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说明:一,印光大师具有普适性的五点反对会集本的理由,即:(一)古代译经极为慎重,(二)会集佛经极难无误,(三)会集导致妄改佛经,(四)古德不流通会集本,(五)会集本授辟佛者柄。二,会集佛经源自慧业文人的增上慢;三,个人的修行境界不能代表具足正见。文章还根据四库全书本《于湖集》考订出了王龙舒的生年及世寿,解决了净土宗研究中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四、综 述
(一)具有普适性的五点反对会集本的理由
综合印光大师在前面几封信中的观点,反对会集本的理由有五点:
一,古代译经极为慎重:古代翻译佛经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所译经典都是经过集体推敲印证的,不能“随自心裁,传布佛经。”
二,会集佛经极难无误:会集佛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王龙舒在佛学上的造诣,尚且不能避免谬误,其他人就更难保证质量。
三,会集导致妄改佛经:会集佛经会开后人随意妄改佛经的先例。
四,古德不流通会集本:古代大德如莲池大师,都不流通会集本,所以今天也不能流通其他会集本。
五,会集本授辟佛者柄:会集佛经会导致反对佛教的人有“佛经乃是后人编造,并非从印度翻译而来”的借口。
从上面五点理由来看,印光大师对原译与会集的比较分析,是从整体、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的。正是从这二点出发,所以印光大师对会集本的反对,不是对人,而是对事。也就是说,印光大师反对的是一切会集佛经的做法,而不是说某人不能会集,某人可以会集。印光大师对於会集本的意见,是完全具有普适性的。
古德译经,由於汉文水平不一,译文水平也不一,这是不争的事实。后出的译本,对前人译本中的问题有一些纠正,也是大可不必惊怪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各译之间的差异,很多并不完全都是翻译水平的问题,往往是底本不同所致。在古代,佛经的底本来源是多渠道的,早期的译经,底本多来自西域,和从印度传来的梵本并不完全相同。即如梁代真谛所传的《俱舍论》,和后来玄奘所传《俱舍论》就有很大差异,有些地方甚至根本就不能会通。究其原因,还是传承不同,底本不同所致,并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无量寿经》的各种译本差异也是如此。在没有核对每种译本依据的底本之前,我们认为谁是谁非,都是没有根据的推测。最典型的例证,就是《阿弥陀经》中“六方证诚”的问题,鸠摩罗什译本是东、南、西、北、下、上等六方诸佛,同证念佛往生之确实。而玄奘译本则多了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变成了“十方证诚”。一般人都认为是鸠摩罗什因中国人喜欢简易,故而作了删节,玄奘所译乃是具足的本子。可是,从现存的梵文本来看,偏偏不是十方,而是六方。(62)那么,到底谁是谁非?能不能据鸠摩罗什译本和现存的梵本来论定乃是玄奘杜撰了另外四方佛证诚的内容?答案只有一个,绝对不能。因为玄奘当年依据的是什么梵本,我们无从获得,那么,我们就不能毫无依据地臆测!所以,印光大师一再强调“翻译经论,皆非聊尔从事。”一再强调过去译经都是经过很多有学有修的大德印证过的,一再强调“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如果不从整体的观念去看待译本差异,师心自用地批评古译,只能证明自己的胆大与无知。
而且,从佛教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了一部佛经的会集本,就一定会有第二部佛经的会集本。《阿弥陀经》已经有了夏莲居的会集本,即是明证。那么,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三部、第四部、第N部佛经的会集本?谁也不可能将“会集”申请专利,又有谁能只许某些人会集而不许其他人会集?那么,印光大师所担忧的开妄改经之端和授辟佛者以柄,当然不是杞人忧天。长此以往,佛经可能面目全非。
印光大师在反对会集本的同时,也肯定了会集本的作用:
“然此经此论(案:指王耕心《弥陀衷论》),若真修上士观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观之,则未得其益,先受其损。以徒效其改经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专精之行耳。观机设教,对证发药。教不契机,与药不对证等耳。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贻下士之罪愆乎。”
印光大师认为,会集本对上等根基的“真修上士”是有益的,因为会集本“直捷专精”,上士能自己知道取其长、去其短,不会为其流弊所染。但是,如果是下士,由於不知取舍,则会“未得其益,先受其损”。但是,现在的会集本不是向上士弘传而是向下士推广,那么,教契不契机?药对不对证?“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贻下士之罪愆”,实在不能不令人警惕。
(二)会集佛经源自慧业文人的增上慢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会集佛经,一直是“个人行为”。这种个人行为,反映出会集者对佛教的见地和态度。从王龙舒和魏源在会集佛经时留下的“心路历程”来看,折射出的是慧业文人自以为是的增上慢,甚至是印光大师所说的“改经斥古”的不健康心理。王龙舒在其《大阿弥陀经序》中称:
“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厌观。或失於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63)
又说:
“又有其文碎杂而失统,错乱而不伦者,则用其意以修其辞,删其重以畅其义。其或可疑者,则阙焉而不敢取。若此之类,皆欲订正圣言,发明本旨。使不惑於四种之异,而知其指归也。”(64)
到了魏源,不满意的已经不是译文质量了,对佛所说经文,也往往肆意讥弹甚至诋毁。比如,在五十三佛问题上,魏源在分析各本差异后说:
“且过去古佛,数不胜数。既非经谊所关,故今阙之。”(65)
佛说经时怎么会说些罗罗嗦嗦无关紧要的内容?与阿弥陀佛同样是“万德洪名”的其他佛号,是不是毫无道理的罗列,一定要删而后快?对这一段经文,隋/吉藏在《无量寿经义疏》中道破了佛的密意所在:
“就明缘中,先列过去佛,次正出世自在王佛,藉於此佛闻法,发菩提心,修行成佛,故须由藉。明其缘而不直举世王,而出前五十三佛者,为存两义。一示如来皆照久远之事。二明众人同值多佛出世,然法藏一人能超越而发心修行,以成佛道。明得悟者,宜以局时人。”(66)
原来,佛说五十三佛名,一为说明佛有宿命通,能知道过去极为久远的事情,表佛之大智。二为说明过去众人与法藏比丘一样,都值遇很多佛(多达五十三尊)出世,但仅有法藏比丘一人发心而最终成佛,以此来警策世人,表佛之大悲。这一点对我们的修行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说“既非经谊所关”,只能证明自己在佛法上的无知。
《无量寿经》中,释尊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故而有“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这十二种名称。(67)也因此,阿弥陀佛也被称为“十二光佛”。对此,魏源宣称:“无量光下,各本尚有十二种光明佛号,皆摄於‘无量’之中,今节去以省重复。”(68)
《无量寿经》后汉本、吴译本和魏译本都有“五恶五痛五烧”一大段文字,隋/吉藏解释说:“佛语弥勒吾语汝等以下,总举三毒之过,敕离过修善。五恶者,一杀、二盗、三邪yin、四妄语、五饮酒。损五戒善,故名恶也。五痛五烧,明其苦果。由恶故烧,由烧故痛。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遍彰也。”(69)对此,魏源则宣称:“至此下汉吴魏译,皆有佛告弥勒,劝进往生,及五痛五烧数千言。繁冗复沓,不类佛语。唐宋二译皆无之,今从后二译。”(70)唐宋二译何以没有“五痛五烧”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毕竟另外三本均有,凭什么认定这不是“佛语”?这样的话,已经不是“胆大”,而是谤佛谤法了!
其他如说西方极乐世界中的宝树,“各译皆将每树根柯枝叶花果,与七宝展转互配,演成七段,过於繁悉,无关佛法。”(71)说佛与弥勒问答“胎生”问题的一段话,“且佛与弥勒问答语气,亦太浅近,故不从之。”(72)认为佛说五痛之文当如他删节的那样,其他译本是“后人展转附益,故失其真。”(73)凡此种种,实在举不胜举。这样的话居然出自“菩萨戒优婆塞”之口,真是令人惊诧莫名!
从上面所举之例,不难看出为什么印光大师对魏会本评价那么低了!在三种会集本中,这个本子应该说是最差的一个。黄子超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初印原序》中对魏会本的评价是:“文字简洁,远过龙舒,而率增乖舛之弊,仍复不免。”(74)“率增乖舛”四字考语,真可谓一语中的。黄念祖虽然也指出了魏会本的三大问题,但却坚称魏会本:“其所会集远超王本。王荫福居士赞之为本经八种之冠,亦非过誉。”(75)是不是超过王会本,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原不好强求统一到印光大师的观点之下。但是,一个有着“率增乖舛(随意杜撰经文、违背经义)”问题的会集本,怎么会比仅有差异而没有错误的原译本还好、而成为“本经八种之冠”、竟然还不是“过誉”?这样的是非评判标准,实在令人费解!
(三)个人的修行境界不能代表具足正见
不能否认,王龙舒也好,魏源也好,个人在佛法上是有修持的。魏源的修行达到什么境界,由於阙少文献资料,难知其详。而王龙舒的修行证量,则是大家公认的。前面引王龙舒之传记有云:“一夕厉声念佛,久之,忽曰:‘佛来接我也。’屹然立化。”在往生的居士中,能如王龙舒一样站立往生的实在不多。甚至距王龙舒往生近140年后,有人刊刻《龙舒净土文》,刻到第四卷时还感得舍利二颗。(76)是不是说能站立往生就表示他的见地无差、正见具足了呢?当然不是,王龙舒会集本的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是不是说会集出的本子有问题,会集者就一定不能往生西方了呢?当然也不是,与王龙舒同时代人的记载也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对这一矛盾,明代就有人提出。莲池大师在《竹窗三笔》“龙舒往生”条中对此回答说:
“或问:居士临终立化,其往生之祥,昭灼如是,而所辑《大阿弥陀经》不免抄前著后,抄后著前,此一失也。又宋景濂谓居士於《金刚经》不用昭明三十二分,无论矣,亦不依天亲、无著所定,而另为品第,此二失也。似於《观经》‘读诵大乘’往生正因未协,而立化者何?答:此虽有过,然其平日念佛求生至真至笃,自利利他,功德非细,小疵不足掩其大善。尚有带业往生者,何疑於龙舒?或其品位不能与上上流,则未可知矣。”(77)
莲池大师的解释,可谓切中要害。《观经》所明,五逆十恶尚且可以悔过得生,何况平时能专修净业的人。所以,“证得念佛三昧”也好,烧得出舍利也好,烧不坏念珠也好,都只能证明其修行有证境有感应,而不能证明其见地完全正确、会集本一丝无误。修行与见地的关系,本来如鸟两翼、如车二轮,缺一不可。见地是对修行的指导,修行是对见地的实践,彼此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对此,台湾的法藏法师在《无量寿经会集本质疑》“十八、舍利非证疑”中也指出:
“有人说会集本的作者临终后烧出舍利,证明他道德修持好,从而肯定会集佛经这件事没有做错。其实,一个人稍有修行,就以为他所说、所做的一切都对,这正是泛修行论!如此将造成依人不依法的过失。这泛修行论的迷信,将导致坏乱佛法,贻误众生,罪过真是大极了。弥陀法门是特异、一乘、圆顿、究竟、了义的捷径法门,居士肯修行,蒙佛接引,烧出舍利是很平常的事,常看《净土圣贤录》、《法华经持验记》等,就明了深信了。但这并不意味会集本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而所谓泛修行论的实质,就是以修行取代正见。不仅证境感应不能说明完全具足了正见,就是虔诚的态度也说明不了这一问题。王龙舒会集《大阿弥陀经》同样也花了三年时间,据其自称,会集时“必祷於观音菩萨求冥助,以开悟识性,使无舛误。始末三年而后毕。”态度不可谓不认真、不精诚,可仍然不免有讹误。其实,只要还承认自己是因地上的有情而不是果位上的佛陀,就应该坦然承认自己是会犯错误的。子贡曾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78)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即在於君子不文过、不二过。这不仅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的地方,也是改过之后人们更加景仰的原因。故而佛教戒律鼓励“发露”、反对“覆藏”。肯发露、忏悔、改正的错误,如莲池大师所说,“小疵不足掩其大善”。又因为承认了自己不圆满,还有“小疵”,更可以令学人在学修会集本时,知道取舍。如果一味文过饰非,因“小疵”而误人坏法,那么,“小疵”就变成“大恶”了。
今年是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的日子,世界各地的净宗学人都在用各种方式进行追思和缅怀。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79)三复此言,感慨良深。印光大师《文钞》原为一大宝藏,其中反映出来的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更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令人赞莫能尽。由於自己学疏识浅,仅能拈出印光大师评会集本之一滴,以明大师识见之通透、法眼之高迈,希报印光大师法乳深恩於万一!
2000年10月8日初稿2001年元月12日
改定於苏州西园戒幢佛学研究所无尽灯楼
1 求古文翻译···来自《玉堂丛语》,谢文肃在南监·····,未始
谢文肃(谢铎)在南京国子监时(任南京国子祭酒),常常严格要求,禁止学生们送礼;又减少杂役的工资来改善同僚和下属的待遇,没收伙夫的工钱充公,修了东西两栋书楼,以放置印书的刻版。他还上疏请求将杨龟山增补进从祀的范围,而取消吴澄的资格。其他像甄选教师,慎重对待科贡等等的建议非常多。后来在北京国子监时(任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又请求增加学生宿舍,修缮食堂。他又说文庙的门前的路又歪又窄,把地买下来,把门面扩大。又买了三十多处官府用的办公场所,供学官们居住以节省他们的租金。这都是从皂隶杂役费用上减少出来的。学生有贫困不堪的,就给补助;有去世的,就请京城官府送钱帮死者回乡安葬。他所提的建议和意见,都师法古书中的道理,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从未顺随世俗、讨好别人的想法。
2 谁有《玉堂丛语》中宋景濂的翻译宋濂诚敬 〔明〕焦 闳
宋景濂在上前所陈说,不为文饰隐蔽,虽家事,苟有问,亦一一道之。尝曰:“君犹父也,天也,其可欺耶?”上尝问:“昨日饮酒否?座客为谁?馔为何物?”悉以其人及膳馐品对。上笑曰:“卿饮时,朕令人视之,果如卿言,卿信不欺我。”故上久而益信其诚。先生常戒子孙曰:“上德犹天地也,将何以为报?独有诚敬忠勤,略可自效万一耳。”------《玉堂丛语》 宋景濂在皇帝面前说道,不应隐藏,虽然是家事,如果(皇帝)问,也会一一说出来。(宋濂)说:君王犹如父亲一样,像天一样,怎么能够欺骗!皇帝问:昨天喝酒了吗?都请了哪些人?吃了什么东西?(宋濂)详细的说了请了哪些人吃了哪些东西。皇帝笑着说:你喝酒时,我命人去观察,和你说的一样,你诚实不欺骗我。因此皇帝越来越相信(宋濂)的忠诚。先生常常告诫子孙说:皇帝对我的恩德犹如天地一般,拿什么去回报呢?只有诚实敬重忠心勤勉,才能够报答万分之一。
3 文言文《刘宣苦读成才》的翻译选自焦竑(hóng)《玉堂丛语》
原文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③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④,发解及第⑤。。。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⑥主试,讶⑦其文,谓⑧必⑨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译文
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为卫使养马,日日夜夜(都)在马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春秋》,老师惊异(于)他的才能,把(这件事)告诉卫使,卫使便给他优良的待遇,不久,(刘宣)发榜考中了解元。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感到很惊讶,认为(这)必定是饱读诗书的老儒生的作品,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开始认识了刘宣,而且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大了。
注释
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
②刘公宣:即刘宣。
③为(卫使畜马):替。
④未几:不久,不一会儿。
⑤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发解,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⑥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1]
⑦讶(其文):感到惊奇。
⑧谓:说。
⑨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定。
4 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翻译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替卫使养马,刘宣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开当初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对他的才学感到很惊奇,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刘宣很好了,不久,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是惊讶,觉得这肯定是山林中的老学者所作,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这才认识了刘宣,刘铉慧眼识人的名声也更加著名了。
作品名称刘宣苦读成才创作年代明代作品出处《玉堂丛语》文学体裁文言文作者焦竑原文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③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④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⑤,发解及第⑥。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⑦主试,讶⑧其文,谓⑨必⑩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方(一作“始”)⑪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⑫。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
③为(卫使畜马):替。④语:交谈,告诉。
⑤未几:不久,不一会儿。⑥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
发解,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⑦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⑧讶(其文):对。
感到惊讶。
⑨谓:说。⑩必:一定。
⑪方(始):认识。⑫著:著名。
⒀益:更加⒁知:明白译文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为卫使养马,白天晚上都在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刘宣很好了,不久,刘宣发榜考中了解元。
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认为这必定是饱读诗书的老儒生的作品,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大了。启示一个在军中养马的人,竟然考中了进士。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在史书中确有记载。这正验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的确不是虚言。
柳氏系浦阳蜀山河东柳氏之一支,自从横溪分派迁居高丘以来,已600多年,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其中最为杰出者,为蜀山第10世、高丘第4世的柳仕性,字子理,号正斋,曾举贡士任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仁政爱民,蒲鞭行恕。永乐二年(1304年),他还与族兄柳仕忠出面邀请进士出身时任浦江县事的程汝器为《蜀山柳氏宗谱》作序。其在序中写到:“婺之浦江西南有乡曰通化,去邑几一舍,为乌蜀山待制柳文肃公故居在焉。公为元朝名士,文章著述行于世久矣。其家乘一册,则公之闻孙叔雍所编辑也,先后公卿序跋其纂修之意至矣。二年冬,曾孙子中、子理来踵县斋,携以示余,复征后序。”待制公之子孙所以绍家声而继前烈者,岂无后人乎?噫!文肃公之遗泽未泯,蜀山之秀气犹存,胄监英才礼闱魁选、功名事业未可量者,固子理之职也。和睦族姓以奉蒸尝教子一经,以寿文脉者,子中当致力焉。”其对仕性公之功名事业寄予厚望,自不待言。方孝孺在《蜀山柳氏宗谱》所作的序中提及高丘柳氏的记载有:“其(柳补之)子为谁?贺也。讳贯,字道传也。宝,字惟善也。实也。”“宝子曰(王+景),字景文,子曰复,叔贤,杞,叔坚也。复子三:恂、性、怡也,杞子亦三:愉、恢、恺也。恂至恺不字未冠也。”据《蜀山柳氏宗谱》记载,高丘柳氏在明初子姓繁衍,同一行辈中多达近百人,这是目前高丘柳姓无法企及的,现在高丘柳氏同一行辈不超过20人。据父辈介绍,在民国前后,高丘柳氏已成为“三家村”,仅存三户半人家了,实在令人感慨。解放以来,高丘柳氏有所复苏,人口已增加了数倍,现已有20余户人家,不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出现良好的势头,在横溪蜀山柳氏中已然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支,我希望高丘柳氏宗亲,应以蜀山柳氏始祖柳铸,20世祖、高邮令柳金,20世叔祖兰溪县尉柳叙,元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的21世伯祖柳贯,高丘柳氏4世祖柳性等先祖的道德文章与人格操守为我们的镜子,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以仰无愧于先祖,俯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和高丘这方故土。我翻阅《蜀山柳氏宗谱》,化了一天时间,将有关高丘与本家族的世系整理出来,草成《高丘柳氏宗谱》的初稿,供高丘柳氏族人参考。由于我手上的旧谱资料不全,许多资料尚需柳氏族人增加补充,以期完成一部详尽的《高丘柳氏宗谱》。
蜀山柳氏柳铸第27世孙、柳金20世孙、柳贯21世侄孙、高 丘始祖柳宝21世孙、柳性第17世侄孙柳哲敬撰于京西万柳园
2002年4月8日晚12点50分
第一世
柳铸,雍二十三,讳铸,字师颜,号西墅。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公乃诚公幼子也。宋建炎间,协同赵忠简公鼎护驾南渡,而居于杭,退而不仕,惟嗜堪舆,遍览胜筑,自浙之浦,而登蜀山之下,见山川秀雅,局势环聚,天峰拱揖,水口成形,心甚慕之,因遂家焉。横溪之居,自祖为始。生于宋熙宁壬子八月初一日子时生,绍兴丁卯四月十五日寅时卒,寿七十六岁,娶缪氏,生于宋熙宁壬子正月十八日辰时生,绍兴己巳八月十六申时卒,寿七十八岁,合葬家北芦莘坞柏树山,生一子瀚。
第二世
柳瀚,睦五一,字宗海,人物魁伟,德性淳厚,封靖江学录。娶俞氏。合葬横溪松柏桥东。生二子:森、彬。
第三世
柳森,百六,讳森,字子林,善诗文,通经史,有继往开来之学,具匡国济世之才,登乡科授池州府学正。娶陈氏。生二子:监,蕴。
柳彬,百七,讳彬,字子均。娶钱氏。生二子:温、盖。
第四世
千一讳温,娶吴氏。生一子福。
千二讳盖字元载,娶钱氏尚书公侄曾孙女。生一子祈。
千三讳监字元洁。娶凌氏。生二子:禅、佑。
千四讳蕴字元积。娶义乌黄山童氏,合葬横溪郭园,即石柱坟父坟侧。生一子补之。一女适石塘盛。
第五世
万三二讳禅,志有凌云,名传四方,授都巡之职。娶贾氏。生二子:圆、庆。
万三六讳佑。娶翁氏,生二子:友、更。
万三七讳福。娶陈氏。生二子:周、用。
万三八讳祈字德济。娶义门郑氏。生一子叙。
万三九讳补之,字山甫。嘉定戊辰四月廿五日未时生,祥兴戊寅三月初三日卒,寿七十一。宋迪功郎,任嘉兴府崇德县主簿,莅政多能,宽爱得众,居官存忍让之风,归田周贫危之苦。娶金氏,嘉泰癸亥四月初二日生,德佑辛亥正月十八日卒,寿四十九岁。合葬邵原。生一子金。
第六世
恒一讳金,字时声。才兼文武,德洽乡邦,中宋咸淳丁卯科进士。宋末城窦山民倡乱,火金所居,官兵同金捕获金,乃恻然悯曰:“此岂其本心哉?良为饥寒所驱尔!于是止戮其渠魁,余悉放之,众感德造室庐还之,号为新居,事载《浙江省志》《寓贤传》。并见方集新居注内。授高邮军高邮县令,未上,元兴。后以子贵,敕命追赠阶奉训大夫,官淮安路泗州知州,勋飞骑尉,爵封浦江县男。宋端平丙申九月廿八日生,大德庚子八月初四日卒。寿六十五岁,葬郭园石柱坟。娶东阳上市俞通判女,追封浦江县君。淳佑戊申五月廿九日生,至元癸未八月初六日卒。葬横溪天山。生四子:贺、贯、宝、实。
正四讳周,学问常裕于自修,模范无忝于当世,宋季为检阅之官,吴直方尚师事之。娶金氏,合葬横溪松柏桥东。生一子尝。
正一讳叙,字元德。宋景定间以贤正任兰溪县尉,兰民德之。留居邑之西门外大园,为居兰始祖,后因宋亡恸哭不食而卒。详载《浙江省志》并兰浦二县志。娶吴公礼部师道姊。
第七世
振一讳贺,娶吴氏,合葬父坟侧。
振二讳贯,字道传,号蜀山。元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谥文肃。有文集行世。行实载《元史》本传。详见卷首宋景濂《形状》、黄晋卿《墓表》。咸淳庚午八月初一日生,至正壬午十一月初九日卒。寿七十三岁。娶兰溪石塘盛氏,咸淳庚午八月初一日生,至顺辛未十一月初九日卒。生三子:卣、同、因。
振三讳宝,字惟善,咸淳甲戌七月十三日生,至大辛亥三月初七日卒,娶季氏,景炎丁丑十一月十七日生,至正戊戌十一月十二日卒,寿八十二岁。合葬黄山。生一子(王+景)。
第八世
忠四讳(王+景),字景文,旧谱载忠一。大德辛丑六月廿五日生,洪武己未二月初八日卒,寿七十九岁,娶本邑刘副使女,皇庆壬子十二月十四日生,洪武丙辰七月初二日卒。寿六十五岁,继娶钱氏,生二子复、杞。
第九世
相四讳复,字叔贤,至正壬午八月初八日生。洪武壬午实建文四年四月初六日卒。寿六十一岁。娶金氏,至正甲申五月十七日生,永乐丙申正月廿八日卒,寿六十三岁,合葬郭山。生三子:仕恂、仕性、仕怡。
相八讳杞,字叔坚,至正己丑八月廿七日生,永乐丁酉五月十六日卒,娶祝氏,至正丙戌六月十二日生,永乐己丑十一月十六日卒,寿六十四岁。合葬郭山。生三子:仕愉、仕恢、仕恺。一女适本乡陈。
第十世
宜五讳仕恂,字子信,至正癸卯四月十二日生,永乐已未正月十六日卒,寿五十三岁。娶陈氏,至正甲辰(1364年)十一月初三日生,永乐丙申(1416年)三月初十日卒,寿五十三岁。合葬鲍塘坞。生三子:崇勋、崇然、崇。
宜七讳仕性,字子理,号正斋,举贡士任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仁政爱民,蒲鞭行恕。至正丁未(1367年)正月廿九日生,永乐辛卯(1411年)十一月廿七日卒,寿四十五岁,娶金氏。洪武己丑正月廿四日生,宣德辛亥二月初四日卒。寿六十三岁。生三子:崇选、崇通、崇遇。一女适戴九灵。
第十一世
和七讳崇然,字仲安,洪武癸酉五月廿一生,景泰癸酉四月初九日卒。寿六十一岁,娶董氏,洪武已亥十二月廿九日生。生六子:良潮、良江、良海、良涛、良澜、良(三+止)。二女,长适本邑市西赵,幼适本乡金玺。
第十二世
仁十七讳良澜,字廷波,宣德甲寅二月初一日生,宏治己未十一月二十日卒。寿六十六岁。娶金氏,正统丙辰七月初二日生,成化丁未四月廿九日卒。合葬许山头。生三子:世慷、世惟、世恺。二女,长适金,幼适钱。
第十三世
义五十一讳世恺,字存晓,成化甲午五月初六日生,正德辛巳三月十八日卒,娶城头陈氏,宏治戊申闰正月廿三日生,嘉靖癸亥三月初六日卒,寿七十六岁,合葬许山头。生二子:思显、思顺。二女,长适溪口周,幼适六都陈。
第十四世
礼五十一讳思显,字文扬,正德辛未十二月初四日生,隆庆壬申十二月十二日卒。寿六十二岁,娶赵氏,正德壬申五月初七日生,万历甲申三月初四日卒,寿七十三岁卒,寿七十三岁,生四子:希会、希良、希志、希豪。二女长适市西朱,幼适六都施。
第十五世:希良
第十六世:彦龙
第十七世:一新。生四子:汝贵、汝澄、汝葵、汝发。
第十八世:汝贵。生四子:元生、拱生、邦铨、进生。
第十九世:元生(乡饮宾)。生二子:鹏程、鹏翮。
第二十世:鹏程。生三子:启焕、启燕、启麟。
第二十一世:启焕。生一子:瑞有。
第二十二世:瑞有。生二子:喜江、喜道。
第二十三世:喜江。妻水阁吴店盛氏。生一子:全旭。
第二十四世:全旭。妻西塘下方氏。生二子:成方、成圣(谱作兴)。女二,长适王北山金,幼适双溪口陈。
第二十五世:成方。妻周氏。生二子:顺风(谱名作克风)、克龙。女二,长幼皆适城头陈。成圣。妻陈派宅陈桂雪。子三:新庆(谱作克庆)、新法(谱作克法)、新运。女二:林蕊、小蕊。
第二十六:克风,妻周氏,子一:兴祥,女二:春苗、明萏。克龙,妻陈氏。子二:明镜、明正。女三:修叶、爱莲、爱仙。新庆。妻下溪前宋氏。子三:遵福、遵禄(早夭)、遵德。女二:爱君、爱珠。 新法,妻陈阳春,生子二:遵寿、遵喜,女一:群青。新运,妻施氏,一子:遵富。
第二十七世:遵福,妻周燕芳,生子二:祖进、祖连(溺水夭亡),养女一:跳;遵德,未婚,养女一:飞;爱君,初适下口坑楼开红,生一子楼永祥,一女楼兰肖。夫丧再适陈派宅陈兴余;爱珠,适胡宅胡启仁,生女胡灵丽,儿胡平安;遵寿,妻施雪英,子一:世晗;遵喜,又名柳哲,妻尹行燕,又名雨心,女一:京慧,又名祖濂;群青,适梅新店周根有,生一子思元
《心术》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作《权书》中的一篇。这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而以治心为核心,所以标题为“心术”。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但也有诸如“怀其欲而不尽”、“士欲愚”之类的封建权术。全篇段落分明,井井有条。心术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心术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心术文言文原文心术
作者: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
心术文言文注释治心:指锻炼培养军事上的胆略、意志和吃苦的精神等。
麋:麋鹿,鹿类的一种。
左:附近。
瞬:眨眼。
制:掌握
上:通“尚”,崇尚。
怒:激发
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
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
犒:犒赏,旧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将士。
优游:闲暇自得的样子。
挫:挫折,这里指打了败仗。
厉:激励。并天下:兼并天下。
黄帝:传说中我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传曾在战争中多次取胜,打败了炎帝、蚩尤,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殆:通“怠”,懈怠。
智:有智慧。
严:有威严。
欲:应该。
委:委屈。
邓艾缒兵于蜀中:邓艾,三国时魏国的将领,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他率兵从一条艰险的山路进攻蜀汉,山高谷深,士兵都用绳子系着放下山去,邓艾自己也用毡布裹着身体,滑下山去。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刘禅:三国时蜀后主,小名阿斗,刘备之子,公元223年至263年在位。
侮:轻视、轻侮。
尝:试探,检验。
节:节制。
沮:沮丧。
辱:玷污。
技:本领。
支:经得起,对付得了。
校:较量。
角:角斗。
抗:高,引申为突出地。
暴:显露。却:退。
狎:轻忽。
堕:落。
蜥蜴:一种爬行动物,形似壁虎,俗称“四脚蛇”。
袒裼:脱衣露体。
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相传能力举千钧。
冠胄衣甲:戴着头盔,穿着铠甲。胄,盔。冠、衣,都用作动词。
据兵:靠着兵器。
以形固:指利用各种有利形势来巩固自己。以,凭借,利用。形,各种有利的形式和条件。固,巩固。
心术:心计、计谋。这里是将略的意思。术,方法。
治心:指锻炼培养军事上的胆略、意志和吃苦的精神等。治,研究。这里指锻炼。
麋:麋鹿,鹿类的一种。
兴:起,这里是突然出现的意思。
于左:从旁边。左,周围,附近。
瞬:眨眼。
然后:这样才。
制利害:控制利害得失。制,控,掌握。
待敌:对付敌人。待,对付,对待。
兵:军事,战争。
上义:崇尚正义。上,通“尚”,崇尚。
利害:原选本作“利害”,“四部丛刊”本《嘉佑集》无“利"字。
他日:别的日子,将来。
措:安放。
怒士:激励士兵。怒,用如动词,激励。
百战:多次作战。
养其财:积聚军用的物资。养,积蓄。财,物资。
谨烽燧(fēng suì):慎重地搞好警报工作。烽燧,烽火和烽烟,古代边防报普的两种信号,白天报带的烟叫“燧”,夜里报普的火叫“烽”,引申为边警。
严斥堠(hòu):严格地作好放哨、瞭望工作。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侦察,候望。堠,也写作“候”。
犒:犒赏,旧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将士。
优游:闲暇自得的样子。
挫:挫折,这里指打了败仗。
厉:通“励”,勉励,激励。
“用人”一句:用人时不要一下子满足他们所有的欲望。所欲为,要求的,追求的,即欲望,愿望。
贪:贪图实现尚未达到的欲望。
并天下:兼并天下。并,兼并,合并。
厌兵:厌恶打仗。
黄帝:传说中中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传曾在战争中多次取胜,打败了炎帝、蚩尤,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殆:通“怠”,懈怠。
智而严:机智而且威严。智,有智慧。严,有威严。
欲:应该。
委己:委屈自己。委,委屈。
惟:同“唯”。正因为,只因为。
动:进攻,出击。
主:主帅,首脑。
将:将官。
动于险:在险地进攻。险,用如名词险地。
邓艾缒兵于蜀中:邓艾,三国时魏国的将领,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他率兵从一条艰险的山路进攻蜀汉,山高谷深,士兵都用绳子系着放下山去,邓艾自己也用毡布裹着身体,滑下山去。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刘禅:三国时蜀后主,小名阿斗,刘备之子,公元223年至263年在位。
坐缚:意思是极容易俘获。
彼:指邓艾。
固:本来。
侮:轻视、轻侮。
尝敌:试探敌人的情况。尝,尝试,试探。
以敌自尝:利用敌人的军事行动,来发现自己军队的问题。
去就:擞退或进攻。去,离开,撤退。就,接近。这里是进攻、出击的意思。
理:特殊规律。这里指战争的特殊规律,以及指导战争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举兵:动员士兵。举,发动,动员。
屈:弯曲,曲折。这里是走弯路的意思。
沮:沮丧。
节:节制。
不足以辱吾技:不值得白费了我的本领。辱,屈辱、埋没。技,技能,本领。
有:一作“可”。
支:经得起,对付得了。
一静:一次镇静。
长短:长处和短处。
校:较量。
置:放到一边,放弃不用。
强:使用强力,强迫。
角(jué):角斗,竞争
抗:高,引申为突出地。
暴:显露。
却:退。
阴:暗中,暗地里。
狎而堕其中:落进我们设置的圈套中。狎,轻忽。堕,落,掉下来。
恃:依靠。
尺棰(chuí):一尺来长的短木棍。
操击:即“操之以击”。拿起来击打。
蜥蜴:一种爬行动物,形似壁虎,俗称“四脚蛇”。
将:带兵。
袒(tǎn):脱去上衣的一只袖子,耳出手臂。
裼(xī):脱去上衣璐出内衣或身体。
案:通“按”。
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相传能力举千钧。
冠胄衣甲:戴着头盔,穿着铠甲。胄,盔。冠、衣,都用作动词。
据兵:靠着兵器。
以形固:指利用各种有利形势来巩固自己。以,凭借,利用。形,各种有利的形式和条件。固,巩固。
心术文言文翻译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军事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行动。并非一动就有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有不能应付的事情发生。只有正义能够激愤士气,用正义激愤士气,就可以投入一切战斗。
作战的措施大致是:当战争尚未发生的时候,要积蓄财力;当战争即将发生的时候,要培养战斗力;当战争已经打起来的时候,要培养士气;当战争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就要修养心性。小心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认真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无所顾忌,安心耕种,这就是积蓄财力的做法。用丰盛的酒食等物慰劳战士,让他们悠闲自在,养精蓄锐,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感到更加紧迫;受到小的挫折,要让战士得到更大的激励,这就是培养士气的做法。使用战士要注意不让他们完全实现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修养心性的做法。所以战士们常常积蓄着怒气,心中怀有欲望却不能完全实现。怒气没有消除干净就有余勇可贾,欲望没有完全实现就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养心性,战士们打了一次胜仗后就不能继续作战了。
将领要聪明而严厉,战士要愚昧。聪明就不可预测,严厉就不可冒犯,所以战士们都把自身完全交出来听从命令,怎么能不愚昧呢惟其战士愚昧,然后才能跟他们一道舍生忘死。
大凡出动军队,要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领,然后才能够在危险的地方出兵。魏将邓艾率兵伐蜀汉,从阴平小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深谷,如果不是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那么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捆绑擒获。邓艾本来就对刘禅轻慢,所以才出兵于危险之地。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大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虚实,同时也用敌人的反应来衡量自己,这样就可以决定行动方针了。
作为主将的原则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出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增兵,懂得节制然后可以用兵。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困窘。见了小利益不轻举妄动,遇上小祸难不回避。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然后才能够应付大利益、大祸难。只有善于蓄养本领又爱惜自己军队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一忍可以抵御百勇,一静可以控制百动。
军队自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敌我都如此。请问:我方的长处,我拿出来运用,敌人却不与我较量;我方的短处,我隐蔽起来,敌人却竭力与我对抗,怎么办呢回答道: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显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蔽起来,使敌人轻慢而陷人圈套。这就是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但有所依靠。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就知道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握一尺长的鞭子,面对着猛虎,敢于奋力呐喊而挥鞭打击;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带兵了。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着剑,那大力士乌获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靠着武器而睡觉,那小童也敢弯弓射杀了。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巩固自己,那就威力无穷了。
心术创作背景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他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私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这时期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间
使人索回书文言文翻译答案
本文2023-11-18 01:23:2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