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8浏览:3收藏

罗氏族谱,第1张

罗氏族谱源流

家谱渊源甚早,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我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为后来家谱宗谱之滥觞。在谱学发展史上,经历由专官之掌,演为专门之学,最后变为私家之谱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参见邵晋涵《南江文钞》卷六),修谱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发展 。尤其是清代可说已达到顶峰,有人统计,“宋元以来,清人修谱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在二万种以上,清人修的占重要成分,且质量较高”(《清人社会生活》)。到了民国,修谱之风仍不少衰。“考我国古代社会,夙重宗族。自大儒欧阳氏、苏氏创谱牒制后,千百年来言家乘者,遵制法古,群相倡导,驯至举国上下,无族无谱”,民国三十七年修《罗氏杞公戊子族谱序》中的这几句话,反映了我国清代、民国期间“族族有谱”这一历史事实。罗姓之族谱家乘,当然亦不例外。

罗氏族谱最早者,似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俗称“柏林罗氏”)族谱。罗颖在《源流总序》中称:“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余年”,其间“文献足征”,因此族谱中既有唐代科甲鼎盛、罗氏人才辈出的实录,又记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赠诗之类,且溯源重黎,以罗君用为先祖,并及“十八世祖”罗企生,堪称源远流长、后裔繁茂的世家望族。

后来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诗《罗氏谱赞》云

豫章世家,洪州望族。

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

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

贤子贤孙,镟踵芳躅。

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罗氏族谱的形式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倡修族谱家乘,最为积极得力。他们不仅亲自动手编写本家的族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欧阳修的“谱例”是:“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原则是以远近、亲疏为别,“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居士外集·欧阳氏谱图序》)苏洵的“谱法”是:“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他主张一般家庭修谱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世,而政治经济地位比较稳定的皇室贵族等,则可以按照“百世不迁”的“大宗之法”来编写族谱(苏洵《嘉祐集》)。在编写方法上,他们一采叙述式,一采图表式。他们虽然在体例方法上有别,但“敬宗收族”的目的则相同。

宋仁宗以后,欧阳修、苏洵的族谱成为宗谱形式的规范,影响至为深远。宋绍定元年罗氏《秀川家谱叙》有言:“古人之意,莫重于族,亦莫严于谱。谱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分矣。”“先王制礼,以明宗为大务。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别,使其派有所统而不紊。又重之以岁时蜡祭之会,冠婚丧祭之礼,乡射燕饷之仪。其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盖所以习其揖让长幼之节,隆其亲亲老老之恩,厚其睦姻慈爱之义,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无浇薄之风。”因此,罗氏族谱的编写,也基本是效法欧、苏二氏。但这种效法,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变通的,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取长补短的关系。直至清代、民国,罗氏修谱或“谱体采苏式”,或“参用欧、苏两式”、“集欧、苏两氏之长”。

修谱的主体思想

罗氏修谱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清代湘军名将罗泽南在《罗氏墨谱序》中说:“宗族者,祖宗一人所自出也。一人之身衍为数千人,数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也。人以祖宗之身为身,则当以祖宗之心为心。一族之内,俊秀者尊之,象贤者也;孝子悌弟义士节妇则钦崇之,立身行道,贻先人以令名者也;有位者庆之,大吾门闾者也;富者卫之,能克家者也;贫者、弱者、孤者、独者、鳏者、寡者、疾厄者、患难者,相与救助之,赈恤之,吾祖若宗所不忍视者也;不肖者教戒之,惧辱其先也;老者安之,幼者慈之,亲友赖以递续者也。”

在长期的宗法社会里,许多仁人志士和有作为者都注意把“敬祖收族”的观念推衍成为“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国家民族事业受到空前危难的时刻,更把家族观念扩展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移孝作忠,毁家抒难,舍“小我”为“大我”,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华容南山罗氏始迁祖为宋朝宣义大夫、抗元义士罗尚德,其后裔罗桢,抗战中为“湖南省民众抗日自卫团”华容县军事参议,“于兹倭奴人寇,兵气嚣然,犹谋纂明世次,敬宗收族”,以“率循宣义遗训,昭示族人”,“收抗日自卫之功,以慰国人”(《南山罗氏族谱序》)。

民国三十年,新化《罗氏通谱》纂成,总纂罗联焘在序言中特别希望“族中诸父老昆弟”,“各本敬宗收族之旨,益坚团结,共体时艰,以发扬民族精神,奠国家于磐石之安”。湖南安化县英武中学校长罗驭雄,是 一师同学,左派,曾任北伐军师政治部主任,他对于“敬宗敦族”与“世界大同”的关系有自己的明确见解:“方今时局剧变,国人对于家族观念逐渐冲淡,且国际往来愈频繁,视野愈广大,天下一家,期诸实现。向之所以爱一家一族者,今兼以爱异族异人。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其理想因时代而进步,固未可以厚非。惟是天下之平,基于国治;一国之治,基于家齐。而国为家之积,虽世界纵跻于大同,而家未必即废。故敬宗敦族,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未可以侈言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而漠然忽视宗族也。”他鉴于安化罗氏杞公后裔有毅力、有热忱、团结之力最强,因此希望“杞公裔诸君子扩此特殊精神而及于全族、全社会,则有裨于民族国家之建设与隆昌,又何可 !”

修谱

既然族谱家乘在团结族人、保家卫国方面有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许多家族成员尤其是一些有地位、有声望的成员和热心分子,把修谱当作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朝夕不遑,熙攘其间,乐此而不疲”(罗驭雄《杞公民国戊子族谱序》)。

传说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罗氏家谱的,是两千多年前周显王时代的罗凌甫(乘),他是周朝末叶复兴了罗国,头一个以罗为姓,并且重新结集了罗氏宗人,使得罗氏家族自此日益亲爱精诚的关键人物。据说他所编的这部罗氏族谱(家乘),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年。他在谱序中说:

“溯自郐公至乘身三十余世,自黄帝至今数千年矣。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乘幸蒙秦国擢用,授爵封邑。乘辞不受,乞复罗国,并迁都楚南之枝江。因南北争夺,迄无了期,乃追寻源流,辑为家乘。念罗国之后,遂定以国为氏,记录大略,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后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末尾署明“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日,荆州枝江罗国始祖郐公三十一世孙乘谨序”。

宋代罗颖,曾编辑了一卷《柏林罗氏族志》,并写了一篇《豫章罗氏源流总序》。明代罗钦顺致仕里居,族中父老嘱托他秉笔重修族谱,这时他已年高八旬,老而有病,推辞不掉,“焚香涓吉从事”。嘉靖进士、著名学者罗洪先,主修江西《秀川族谱》,如实记载了罗勋至罗宗达的世系及其分支概况。到了清代,名人修谱的现象相当普遍。至于近代一些学者,都亲自主持或参加纂修宗谱的活动。如近代文史学家、民国初年广东临时省议会议员罗师扬,1926年归里后亲自纂修罗氏族谱;近代历史学家、 的老师罗元鲲,与 一起参加“驱张运动”的湖南旅京教职员代表罗教铎,于抗战期间的1941年共同主修湖南新化《罗氏通谱》。

在近些年民间兴起的续修新谱的热潮中,一些有识之士努力使姓氏谱牒文化和正当家族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犹如使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一样。

族谱的保管

族谱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各房各支领谱后,均要妥善保存,一般秘不示人,更不能出卖。每年大祭时,都要将谱带到祠堂查核,如保管不善,将受到训饬。擅自出卖的,将被视为不肖子孙而逐出宗族。有的宗族为了妥善保存族谱,特别配制一种谱箱,用来收藏族谱。如新化罗氏民国三十年修谱时,特制34个“族箱”,每个需用法币7元2角;安化罗氏民国三十七年修谱时,除征收丁费和领谱费外,还另征“谱箱谷”一种,共修谱重5通,“每通精制木箱装置之,以归划一而免散失也”,并谆谆告诫族人,族谱“系一家之言,自倡修至成卷,固非易事,宜珍而藏之,毋使损毁或失逸”(罗氏族谱《例言》)。

谱序

在篇什繁多的古代散文中,我们读到过许多“序”文,或诗序,或文序,或图序……但却很少读到过谱序。这是因为族谱的不公开刊行于世,有比较普遍的保密性所造成的。

但是,它毕竟属于散文的一种。从罗姓族谱的几篇序文中,我们完全可以对它的艺术特征作出评断。它是一种朴实的纪实散文文体。

族谱本身就是一种纪实文体,它的内容要求真实(尽管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疏漏之处),来不得半点虚夸和矫饰,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繁衍,此中涉及的人物、年代、地名、历史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因此确定了谱序的叙述和论证必须与族谱的内容相吻合,文字也就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形态。如郭嵩焘所作的谱序,对古罗国的盛衰和湘乡韩湾罗氏的源流,均有所考证,“自湖以南诸罗氏,皆原本吉水,从族望也”一句,道出了湖南罗氏的迁徙所自。

族谱记载的是一个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和繁衍的一个悠长的时空范畴,充满了一种苍凉而雄劲的历史感,因此谱序的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处,用博大的胸襟、广远的目光以及精深的学养,去俯瞰家族的生命史,并用极具概括力的文字对这部生命史作简约的勾勒,体现出一种大手笔的韵致。

此外,修撰族谱是为了理清这个家族的渊源关系,为了正长幼、明尊卑的人伦之本,以加强家族的认同意识,维护家族的安定团结,进而造益于社会,谱序往往言简意赅地对这些属于儒家的正统思想进行赞颂和阐发。到了近代,更是随时代发展而进步,如罗驭雄所序《杞公民国戊子族谱》一文中的最后一节,阐述了“家”、“国”与“世界”的关系,独具新意:“故敬宗收族,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

谱序的作者,大多为当时的名人,或以官显,或以文重。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又为这个家族增添光彩,如明代的解缙、清代的郭嵩焘。还有一类作者,既官显文重,同时又是该族的子孙,如罗颖、罗钦顺、罗洪先、罗典、罗泽南、罗驭雄等。

「罗」源出 ;

一 ;出自「妘」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湖北宜城县),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

二:相传古帝祝融的后代。

三:唐朝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入中国,其后以斛瑟罗为氏,后改姓「罗」氏。

四: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破多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罗」氏。

五: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中有改姓「罗」,后代亦称罗氏。望族居豫章郡(江西南昌)。

六:据《后汉书.南蛮传》及《华阳国志》载「板楯七姓」有罗氏。

家族名人

罗贯中: 名本,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生平事迹不详。工曲,善为通俗小说,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说唐》、《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三遂平妖传》等。

郡望分布

江西豫章郡,湖南长沙郡。

●本族原谱

第一种记载是:

应显景登;万尚开元;德廷泽国;福仕羲朝;承言泉永;家持鸿兴;通明德(仪)俊;易占乾坤。

第二种记载是:

应显景登;万尚开元;德廷泽国;定文绍家;富怀仁茂;意延世德;大放光明。二十八字

●报本复古

粤稽吾族原籍江西人氏豫郡章,明朝洪武开辟云贵调北征南,先祖罗蒲递、罗渐能伙同旧司始祖宋景阳督带官军征打黑羊进平南有功,宋封将军领民其阵战功清束军民尚未返故之机形迹雨雾散施滇黔之境分居角落插草为标民流传世及一世罗观,二世罗盎,三世罗富、罗迈、罗董、罗钧支业愈蕃房分愈广不及遍述。

由此而分罗富所生应有实为吾族之始祖,自此以后。

罗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40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唐昭宗时,罗珠28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31世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45世罗尚立,元代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代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另外,罗国亡国后,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区外,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自清代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尼)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1885年)。

罗氏,在台湾是个较为普遍的姓氏。台湾的罗姓,来自福建宁化。主要集中居住在苗栗和新竹两县,其他各县市也散居不少。台湾的罗氏与北方的罗氏是一脉相承的。

据有关资料:罗姓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22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预计人口数约有1000余万。罗姓还遍布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罗氏后裔世代繁衍枝繁叶茂,尽管他们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尽管他们迁徙到域外番邦世界各地;无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无论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散居各地的罗氏后裔,都坚定地认准豫章(今江西南昌)是天下罗氏的发源之地,罗珠公是天下罗氏之祖。

  罗珠公,字怀汉。仕汉惠帝,先为“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故世称为“大农公”,罗珠与灌婴平定九江郡。汉景帝时,在南昌一带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其后世子孙,遂被称为“豫章罗氏”。

  《江西通志》载:罗珠“汉高祖时跟随灌婴,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

  据罗氏22世孙罗新会罗龙胜为《罗氏家谱》作序解说:“豫章罗氏者,始自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再传颛顼高职氏,姬姓,皆有圣德帝天下。颛顼之裔黎回代司祝融。回后季连,芈姓。连后鬻熊,佐周有功,以熊为氏,孙熊绎封于荆楚,┅┅遂国于罗,以国为氏。子孙奔散于江汉之间。汉罗怀,为梁王相,食采于豫章。父君用为武陵令。用子珠为大司农,自长沙奉命守九江,遂籍豫章。豫章之裔出大司农者,子孙特盛焉!”

  北宋丞相司马光为追念罗珠的崇高品德,卓越功勋,作诗赞曰:“起家内史,职在司农,留侯推毂,灌侯共功,相度豫章,仡仡崇墉,勋成辟谷,邈矣高风。勋在汉室,泽及生民,媲美后稷,于今为烈,定太平功,建中兴业,寿而且康,厥后克昌。”

  千百年来,民间世代流传“天下罗家无二派”的名言。自罗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发展脉络清晰,家谱记载严谨有序,至今已有70余代。

  罗氏发源之初,各分支自行起名,并无统一的排行字辈。至宋代,第40代后裔罗盛得任吏部侍郎,着手统一天下罗氏排行字辈。他把对罗氏子孙的殷切期望,写成一首四十个字的五言古诗。“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德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得业是常禄。”(大意:罗氏兴盛依赖你们,仿效前辈成为俊彦。凭借德行光耀家族,依靠奋斗追求幸福。亨通机运时常来到,贤能后裔继祖传宗。根基厚实每天进步,受业创业发达永恒。)

  由于罗盛得的显赫地位和社会影响,所以这首五言古诗成为罗氏统一字辈。自此开始,散居各地的罗氏家族后裔基本按照统一字辈起名,记入《罗氏家谱》。至今全国各地的罗氏后裔,主要是:运、会、时、来、贤、嗣、序等辈。

  到了明代,儒学训导罗文溥仿照罗盛得,也作一首四十个字的五言古诗,为罗氏家族延续制定字辈,两者合并共计80代。“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立朝荣甲第,奕世萃冠裳,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灵礽同绍述,庆衍发麟祥。”(大意:忠孝两全满门忠烈,芳名远播豫章之罗。高官满朝荣耀门第,显贵辈出世代相承。理学世家声名远振,英才俊杰国运久长。灵敏聪慧后裔光大,繁衍兴旺家族吉祥。)

  罗文溥制定的字辈,其中特别指明罗氏家族发源于豫章,“芳名振豫章”。

  自豫章罗氏一世祖罗珠公始,由于做官、经商、谋生、避祸等等原因,罗氏后裔逐渐迁徙五湖四海,散居九州各地。逐渐形成5个郡望,即豫章、襄阳、河东(太原)、齐郡(济南)、长沙。今国内的四川、广东、湖南、江西、湖北、贵州等6省所聚居的罗氏,约占全国罗氏总人口的75%。

  据古代史书和各地罗氏家谱的记载,大致可以看出豫章罗氏迁徙的概况。以豫章(江西南昌)为发源地,至东汉末年,罗氏后裔主要聚集在襄阳、长沙、豫章三个地方,开始进入四川,随后又进入贵州。

  至唐代中页,罗氏后裔遍布江西及湖南、湖北,开始进入福建。宋末元初又由闽入粤。

  罗姓迁居台湾,目前所见文献记载最早始于清朝雍正初年。福建漳州罗氏与郭、何二人一道到台湾基隆开垦。雍正八年广东人罗朝章在台湾新竹红毛乡开垦。雍正十一年有福建泉州人罗合泉在台湾彰化县东螺西堡新庄仔庄开垦。此后大批罗姓子孙迁入台湾,与当地民众一起建设台湾,生息繁衍。今天罗姓人口在台湾排名第十八位。

  自清朝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海外迁徙。主要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一百零八年(公元1777~1885年)。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还居住着数十万罗氏后人。

  韩国是豫章罗氏海外后裔的主要居住国家。据统计,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共居住罗氏后裔60万人。韩国的罗氏分为“锦城罗氏”和“罗州罗氏”两大分支,均自认是豫章罗珠公后裔,均自认江西南昌是寻根问祖之地。

  摘录于《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姓原考》:“珠公在汉初事高祖有功,封于豫章郡,是为豫章罗氏。……遭黄巢乱,徙往各处,中国之罗皆一本。”

  据《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先系考》记载,罗至强是“锦城罗氏”一世。罗至强,唐代人。曾任尚书左仆射、兼侍中侍郎、御史中丞大夫、黄州团练副使、按全州致讨司马事。罗至强避难逃至韩国,有两种说法。一是反对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廷议,二是由于战乱。由于史料缺乏,难以定论。

  罗至强驾船到达韩国,在发罗县(今罗州)定居,后来在新罗朝廷任左丞相。罗至强官居高位,显赫一世。于是家族繁荣,根深叶茂,人丁兴旺,形成浩浩荡荡的“锦城罗氏”。

  《罗州罗氏大同谱》记载罗富为“罗州罗氏”始祖。“旧文记载,始祖讳富,奉命出使东渡,未及返命,宋亡,仍居艅艎,后贯罗州。”(译:历史文件记载,始祖罗富,奉朝廷之命出使,东渡韩国。还来不及返回复命,北宋灭亡,于是仍然居住在艅艎,最后定居于罗州。)

  《罗州罗氏大同谱》对始祖罗富特别注明:“本是中国人仕宦,来渡东方,定居罗州,丽朝出仕,官至正议大夫监门卫上将军和金紫光禄大夫门下平章事。墓所在罗州艅艎面涌珍洞子坐之原。”

  韩国《李朝姓原杂记》更加明确指出:罗富是江西南昌人。“罗氏由中国豫章东渡而来,有讳富者,是高丽正议大夫监门卫上将军,为始祖,贯罗州。”

  罗富本是武官,又是宋朝使者,留居韩国之后,因此受到高丽朝廷重用,荣华富贵。虽远离祖国,却光宗耀祖,使豫章罗氏发扬光大于异国他乡。

  国内《罗氏族谱》记载凿凿:罗富是江西南昌东岗罗村人(今罗家集罗家村)。其父:“罗廷重,北宋庆历元年应茂才异等试簿将作终严州通判。”其母:“樊氏,进贤县人。”

  罗富是罗廷重次子,“仕萍乡令。大观二年明堂恩进武骑尉,加云骑尉升奉议郎。”

  国内《罗氏族谱》和《罗州罗氏大同谱》相互吻合,历史纪年和相关史料以及传说相互应证,韩国“罗州罗氏”是江西南昌罗家集罗家村罗氏后裔和分支。

  2006年至2007年间,南昌县莲塘镇小蓝村(柏林罗氏)曾经迎接数批韩国罗氏寻根问祖代表团。据《罗氏通谱》记载,“一世祖珠公世系,传至十六世祖绥公字均章生二子:企生、遵生、忠孝一门,分成南昌柏林罗氏两大支派”。由此可见,莲塘镇小蓝村并不是豫章罗氏最早的发源地。

  地方志准确记载,我们今天说说的的南昌城是在“公元637年(贞观11年)从灌城西迁至东湖太乙观西”。既然南昌城是“西迁”,那么罗珠公与灌婴一道所筑“灌城”就应该在今日湖坊乡一带。所以,豫章罗氏最早的发源地应该是罗家集一带,即东岗罗氏。至今,韩国罗氏还流传说他们的祖先在“豫章东20里”。

  (二)

  “天下罗家无二派”,罗氏后裔无论如何背井离乡漂泊异国他乡,他们永远铭记列祖列宗延续罗氏家谱。他们的心中永远保持着对“根”的思念,永远保持着对“发祥地”“发源地”的崇敬。由此,“豫章罗氏宗祠”成为天下罗氏顶礼膜拜的圣地。祠堂是宗族的象征,古人说“追源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古时候,人们认为祠堂是祖宗灵魂的栖息所在。

  “豫章罗氏宗祠”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大约公元前150年。据《豫章罗氏宗祠重修祠志序》记载:“吾罗姓豫章始祖,讳珠、字怀汉公,本诸学问文章,发为功名事业。佐汉高开国,内而治粟,外而太守。继灌侯之后,竟筑城之功。望重奇勋,贤称大隐,藉以家于豫章。厥后,子孙济美,忠孝一门,遂有‘豫章世家’之誉。

  太尉周亚夫奏以公筑豫章城功绩,奉敕建祠祀之以崇明德。”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尉周亚夫(周勃之子)上奏提议,皇帝准奏降旨,可见由此“豫章罗氏宗祠”地位之高。北宋徽宗赵佶特为“豫章罗氏宗祠”御制诗曰:“罗氏大宗祠,晋唐柏垂丝,始代不迁祖,万古常如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74年),“豫章罗氏宗祠”因年久颓废而重建。

  明代末年,“豫章罗氏宗祠”毁于兵燹战火。

  自清朝嘉庆十九年至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豫章罗氏宗祠”迁址重建,规模宏伟,蔚成大观。

  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豫章罗氏宗祠”重修。

  1931年,罗氏后人集股募捐,“豫章罗氏宗祠”再次重修。

  民国期间政府所颁“产权证”复印件至今依然存于《罗氏家谱》。由于历史的原因,“豫章罗氏宗祠”早已烟消云散。据《豫章罗氏宗祠产权证》记录,其原址具体方位:东临子固路(民德路口至“福辉大厦”);南临民德路(“南昌市第二按摩医院”及“家常饭酒家”大部;西接“凤凰坡小学”;北即“福辉大厦”围墙),占地面积约10亩。

  “豫章罗氏宗祠”是天下罗氏之根,另外还有两处重要的“罗氏宗祠”是罗氏分流的重要见证:“呈坎罗氏宗祠”和“石壁罗氏宗祠”。

  一、呈坎罗氏宗祠

  安徽黄山市的呈坎罗氏宗祠,规模宏大,装饰精美,整体上仿照曲阜孔庙等规制,四进四院,轴线对称,是中国祠堂建筑的最杰出的代表,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列为“国家文物保单位”。

  唐朝末年,呈坎罗氏始祖文昌公、秋隐公为避黄巢之乱,从江西南昌举家逃难。见此地万物中和,风水奇佳,于是定居下来。罗氏兄弟通晓风水理论,把原名“龙溪”改为“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呈坎罗氏家族鼎盛于宋、元、明三个朝代,高官、隐士、富商、诗人、画家、高僧等等,英才辈出,各领风骚。《罗氏族谱》记载,仅在明代在朝为官者就达110多人。朱熹在《罗氏族谱》序中赞曰“以进士发科嗣世家业赫,为歙文献称首”。

  二、石壁罗氏宗祠

  客家罗氏始祖罗令纪(688—777年),系豫章罗珠公第二十五世裔孙。其曾祖父罗万发,于隋开皇年间(580—600年),由沙县徙居黄连峒。罗令纪协同巫罗俊率众辟地垦荒、开山伐木,致力开发黄连,使黄连于唐乾封二年(667年)建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镇为县,天宝元年(742年)更黄连县为宁化县。

  宁化尚属初创时期,地广人稀山清水秀,各地罗氏陆续向宁化汇集。例如:唐乾符五年(878年),豫章珠公第三十二世罗仪真因避黄巢之乱,携子罗景新由南昌西山迁虔州虔化县(今赣州宁都县),历数十年,又迁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定居。元代战乱,豫章珠公第四十五世罗尚立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谋生。

  罗令纪是福建宁化的开县功臣,福建宁化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例如顺德、南海、番禺、河源、程乡(梅县)、兴宁、长乐(五华)、归善(博罗)、龙川等等。《嘉应州志》云:“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人。”英国传教士肯贝尔早在1912年发表的《客家源流与迁移》一文中也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者”。

  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宁化素有“客家祖地”和“客家摇篮”之称,由此衍播、散居在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12亿人,其中客属台胞460多万人。豫章罗氏后裔是宁化石壁最早的开拓发展者最重要的群体,由此石壁也是世界客家罗氏总祖地。

  “石壁罗氏祖祠”原建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传至明代永乐年间迁建于今址,至今已有600余年。“石壁罗氏祖祠”是石碧客家罗氏唯一总祠,也是世界客家罗氏总祠,总祠内设始祖罗令纪纪念堂。

  (三)

  祠堂常常会有一个“堂号”,实际上就是家族分流的一个名号。例如:唐朝末年,兵部尚书罗令则,从浙西北桐庐迁往浙东北慈溪。慈溪罗氏敬罗令则为“慈溪罗氏基祖”,其祠堂号称“嘉德堂”。 “嘉德堂”就是慈溪罗氏的名号。列举部分豫章罗氏支脉的“堂号”,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豫章堂、尊尧堂:豫章罗氏的嫡系的堂号。豫章本是罗氏的郡望,由此以郡望为堂号。宋朝时候,豫章人罗从彦是大儒陈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谨遵师训,隐居不仕,广传朱熹的理学,著有《尊尧录》。由于罗从彦德高望重影响深远,所以嫡系罗氏亦称为尊尧堂。

  柏林堂:南昌柏林罗氏的堂号。柏林公,名瑭,字公秀,珠公第十三世后裔,南昌柏林罗氏之基祖。幼居武阳之泗洲,因梦柏而移北林迁居,广种柏树於所居之左右。不数年,柏渐成林,于是改北为柏。罗瑭曾和许逊一道治水,享誉四方。于是其后裔堂号“柏林”。

  明德堂:大埔豫章罗氏的堂号,是客家罗姓的一支。据清嘉庆六年(1801年)罗氏总祠“明德堂”会簿载:“吾族自豫章衍派迨宋季由闽人粤、散往四方,各世其家,各宗其祖,虽同出一源,无以联之……”。其后遂有兴建大埔罗氏总祠“明德堂”之举。据载,在该祠陈役主位的计有一十八个宗支。

  贻谷堂:浙江上虞罗氏的堂号。《上虞罗氏谱》称“始迁祖”是南宋的罗元。罗元,行元一,字元善。由慈邑罗江迁居上虞三都永丰乡,是为迁虞始祖,开“贻谷”之名。

  忠直堂:江西吉水竹溪罗氏的堂号。罗复仁(1306-1381),明代著名廉吏,曾任弘文馆学士,与刘基同列。明太祖朱元璋为罗复仁题诗:“性虽粗率,忠直可喜。赐此布衣,放归田里。”取诗中“忠直”为堂号,以示荣耀。

  世德堂:广东南海豫章罗氏堂号。元代罗宠为《南海紫洞豫章家谱》作序:“始至宋绍兴间,先世,讳点,居于江西,生子讳明,生孙,讳周易,咸失纪录,及曾孙讳裔,然后迁居于保昌珠玑里,生子,讳福。至孙,讳佑,又迁居于南海梓桐乡,实为保昌祖裔之孙也,是故有可考者,因以为始焉。生子讳芳誉,至元,祖兵,诗书第宅,几为之危。幸而成立,断简残篇,掇拾于灰烬,得存其一二,亦我豫章氏一脉之未绝也。”

  罗宠,字承恩,号念公,南海紫洞罗氏第九代子孙。元朝英宗皇帝召他到京城,授以司务部高官。然而罗宠执意辞让,英宗皇帝只得准其还家,并赐手书“世德堂”作为罗氏宗祠牌匾。由此,“世德堂”成为堂号。

  义恩堂:福建沙县罗氏堂号。据《沙县罗氏宗族谱牒》记载,其肇迁始祖为江西南昌柏林里人,可惜名讳已失,只知唐元和十五年(820)作官于沙县。居“罗巷”,肇启闽沙罗氏一脉。

  肇光堂:福建省永安市大陶镇美坂(原名“尾坂”)村的罗氏宗祠名称。宗祠原为祭祀洪砂罗姓开基始祖“真辉公”所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所谓“肇光”,即“开始、光大”之意。

  (四)

  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以血缘文化这一特殊形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代表着中国民族传统的宗族观念。“血浓于水”,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

  目前,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例如无锡市已经宣布将修复和恢复一批祠堂建筑,邹公祠、李忠定公祠、华孝子祠、张中丞庙、至徳祠(泰伯殿)、过马郡祠等。

  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及汉族后裔)自古以来都有根深蒂固的观念:寻根祭祖,造化桑梓,报效祖国。南昌是天下罗氏的发源地,罗珠公是天下罗氏的始祖。重建“豫章罗氏宗祠”,使之成为天下罗氏寻根祭祖的圣地,对于广泛联系天下罗氏,对于南昌的建设发展,必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这正是笔者撰写短文的根本目的。

问题一:<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一名罗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龚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於「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买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大约在西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问题二:三国演义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问题三:三国演义小说原作者是谁 罗贯中

问题四: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对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一书作者罗贯中籍贯问题存有多种说法,如山西太原说,山东东原说,浙江钱塘说,浙江慈溪说等。20多年的学界争论,一直未有定论。在中国古典文史领域多有建树的孟繁仁,历经20多年潜心研究后认为:中国元末明初发现的《录鬼薄续篇》史料中,有关罗贯中是太原人,及罗氏别号、性格、作品、行踪等记载,是确定罗贯中籍贯的重要资料。他在太原市清徐县发现的《罗氏家谱》及罗氏后代,考证出自“五代后唐”时,罗氏家族就居住在此地。罗贯中原名“罗才本”,后略名为“罗本”,字“贯中”。这部《罗氏家谱》始修于明代穆宗隆庆元年,后经多次续修,由罗氏22世后裔罗礼重保存至今。相关大量史料证实,罗贯中籍贯太原清徐无疑。孟繁仁反复细读《三国演义》等罗贯中的作品,发现:这些作品中隐含着作者诸多的故事情节,其中有大量的清徐一带所特有的方言俚语,更使他确信自己的结论。他还通过对太原近郊“晋阳古城”遗址史料研究,考证古代唐尧初迁太原,遗名“唐城”。公元前497年前晋安予重修晋阳;李唐王朝太原起兵,建立“唐朝”和北宋初年赵匡胤、赵匡义兄弟毁灭太原城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对罗贯中文学创作的影响等,证实自己对罗氏籍贯的发现。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朝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除小说创作外,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

问题五: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主要人物有----- 明代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由于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问题六: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钉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问题七:水浒传的作者和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施耐庵、罗贯中(打倒了)

问题八:三国演义作者是谁,主要人物是谁 作者罗贯中,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曹操

问题九:<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一名罗本,生於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龚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於「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买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大约在西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问题十: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钉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豫章罗氏家谱字辈

(起祖珠公,属仁清公系,原系邵阳)

北宋记:

学古从先 经史家传 怀芳履杰 祚绵百迁

(宋徽宗二年从彦续)

有明记:

千同祖子 应仕思宗 永廷文才 仁义礼智

天运宏开 莴象载炽(子荣公续)

大清续:

世德昭祥远 伦明达道昌 仪刑为孝友

辅助尚忠良  俊杰安邦彦 诗书定国章 

盛朝从大体 风历庆灵长

祖籍家龛对联:    功垂唐宋家声远

原系邵阳世泽长

罗氏族谱

罗氏族谱源流 家谱渊源甚早,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我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