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的历史故事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公元前208年(秦末汉初),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
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2、鸡犬新丰
当刘邦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之后,他将自己的父亲从老家丰县接来长安居住。
然而他的父亲到了长安后,却神情凄怆,毫无悦色,刘邦便问父亲身边的侍者是怎么回事。
侍者回答道:“皇上的父亲因久居新丰,习惯了家乡的生活,喜欢与家乡人谈天说笑;而长安中他却没有一位熟人,所以整天闷闷不乐。”
刘邦得知后,立刻就在长安仿造出另一个“新丰”:他仿照原来丰县城的样子建起了一座城市,并将以前常与父亲交往的人接至这个城市来居住。
并在当地仍采用家乡的风俗习惯,还养了从新丰取来的猪、鸡等家禽家畜,而这些家禽家畜都认识主人的家,使农村完全呈现出原来新丰的景象。
从此,刘邦的父亲居住在这个城市里,有以前家乡的人谈天说笑,还有原来家乡的牲畜,所以他生活得很愉快。
3、借箸代筹
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儒生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
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说:“请让我以这把筷子来为大王筹划。”
接着条分缕析,从八个方面力驳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这就是“借箸代筹”这个典故的由来,亦可称之为“张良借箸”。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的出现,成就了两汉四百年的统一大业。
4、约法三章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
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霸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并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
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
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
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韩信便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
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最信任的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
正是这一点,迷惑麻痹了陈仓的守将。陈仓的雍王章邯万万没想到刘邦的精锐部队摸着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
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挺进到关中,站稳了脚跟,从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鸡犬新丰
——借箸代筹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在荣姓历史的重要节点上,出现了三位关键人物。
正是这三位先哲,支撑起
荣氏源流的历史框架。
第一位荣公。
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封姬霞公爵,食采于河南荣錡涧,称荣
公。
荣公及其后裔虽为荣氏但仍为姬姓。
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第二位荣叔。
荣叔是荣公后裔,当然是荣氏姬姓,其被周王赐上谷大夫。
周
庄王四年,荣叔奉周王命使鲁,获赐汶阳之地,遂迁居山东汶上。
荣叔后裔皆为
荣姓,如荣黄、荣驾鹅、荣启期、荣旂等。
荣公是荣氏第一人,荣叔是荣姓第一人。
然而秦汉以来,姓与氏的区别逐渐
模糊,到司马迁作史记的时候,姓和氏已经完全等同了。
所以我们才可以说,荣
公是我们的得姓始祖。
《春秋》记载经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周庄王四年,鲁国君主姬允
去世,姬同继位。
周庄王命荣叔赴鲁国追赐姬允谥号“桓公”。
这一年为鲁庄公
元年,荣叔获赐汶阳之地,遂定居山东汶上。
嗣后世代繁衍,名人辈出。
春秋时
期著名学者荣启期和孔子弟子荣旂皆为荣叔后人。
荣启期,字昌伯。
生于周定王 12 年(公元前 595 年),卒于周敬王 20 年(前
500 年),是春秋时期著名学者。
荣启期“值衰世季末,王道颓凌,遂隐居穷处,
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
”据《孔子家语》、《列子天瑞篇》等记载:孔子
游于泰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所以
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而至者三。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
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
贫者士之常,死者
人之终,处常待终,当何忧哉。
”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
”缘时代局限,
所说虽不尽合理,然三乐名言备受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推崇
另外,南京博物院现存有南朝模印砖画《荣启期与竹林七贤》,陕西省博物
馆存有唐代铜镜《启期答孔子问》,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
此也是荣氏堂号“三乐社”之由来。
荣启期之后,荣旂是荣氏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荣旂字子祺,生于周景王
三年(前 542 年),卒于周元王六年(前 470 年),终年 73 岁,葬于昙山厌次岭
(今汶上县白石乡昙山西北麓)。
子祺先生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直接得到孔子的
教诲和传授,对《诗经》、《易经》、《尚书》、《礼记》的编辑修订做了大量工作,
共同维护儒家学说不至遗失,名列圣人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中。
老年秉持公正之心,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持守正道,存心养性,以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
汉章帝元
和二年(公元 85 年)下诏命绘像于太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追封
雩娄伯,并配享孔庙,牌位列东庑第二十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加
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 年)追称先贤荣子;清康熙皇帝下圣旨“钦
赐奉祀生四员,蠲免一切差徭”;同治年间兖州地方官员将荣氏三乐社与孔子、
孟子后裔圣泽、亚圣社号并列。
荣子获赠最高爵位为侯爵,大中祥符二年五月被封厌次侯,这是华夏荣氏的
莫大荣耀。
以济州任城荣宗范为首的荣氏先贤,以荣子封侯为契机,以荣旂为第
一世祖,启动了荣姓世系的征考,这也就是肇修荣氏宗谱的发端。
由于历史跨度太大,肇修宗谱的艰难可想而知,没有一个学识渊博,威望极
高的人担纲,是不可能完成的。
直到荣諲公举进士担任集贤殿修撰秘书监,荣氏
宗亲的愿望才得以最终实现。
这是荣氏最早的一部宗谱,使得荣氏世系得以一辈
辈衔接下来。
所以荣諲公算得上荣氏家族历史上第三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荣氏家史得以流
传下来的关键人物。
他首次修撰荣氏宗谱,确认荣氏出自荣公:“荣氏出自荣公,
周封公于荣,因以为氏”。
确立启期公为荣氏鼻祖,子祺公为第一始祖,“荣氏今
修家乘则叙自启期老为鼻祖,以嗣出孔子弟子、国朝加封厌次侯、先贤子祺为第
一始祖”。
《宋史·列传》有荣諲传:荣諲,字仲思,济州任城人。
父宗范,知信州铅
山县。
诏罢县募民采铜,民散为盗,宗范请复如故。
真宗嘉异,擢提点江、浙诸
路银铜坑冶,历官九年。
諲举进士,至盐铁判官。
晋州产矾,京城大豪岁输铁五万缗,颛其利,諲请
榷于官,自是数入四倍。
为广东转运使。
广有板步古河路绝险,林箐瘴毒。
諲开
真阳峡,至洸口古径,作栈道七十间抵清远,趋广州,遂为夷涂。
复入为开封府判官。
太康民事浮屠法,相聚祈禳,号“白衣会”,县捕数十
人送府。
尹贾黯疑为妖,请杀其为首者而流其余,諲持不从,各具议上之。
中书
是諲议,但流其首而杖余人。
加直史馆、知澶州。
改京东转运使。
莱阳产银砂,
民有私采者,事露,安抚使欲论以劫盗。
諲曰:“山泽之利,人得有之,所盗者
岂民财耶?”贷免甚众。
又使成都府路,召为户部副使,以集贤殿修撰知洪州。
以疾故,徙舒州,未至而卒。
累官秘书监,年六十五。
本(徙居左家营)
尚义——衍淮——清逸(徙居汶上白石镇)
—衍汶——意诚(徙居汶上东皋村)
荣子后裔迁徙考
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使得人们对外交流很少,包括迁徙。
由于战乱、灾荒、落后的医疗,人口增长缓慢,居住地扩张的压力不大。
即使是
逃荒、避难,人们也到不了很远的地方。
这也就是汶上及周围相邻省、县荣氏村
落密度较大的原因。
如 38 世祖荣助公因设教授徒,由汶上迁居任城八里店;47
世祖荣公及其后人因战乱辗转迁河南睢州;47 世荣碌公迁曹县砖庙;55 世荣
好贤避水患迁峄州荣庄。
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异地做官,二是从军征战,使汶上荣氏遍布全国
各地。
南北朝时期,31 世荣诗言公于永元年被授北平护军,定居北平无终。
这一
支系屡出战将,远途征战,徙居各地。
迁居北平无终的荣氏宗亲,历世久远,由
此外迁各地的必定很多,可惜大都没有记载下来。
可以设想,凡是较早从河北迁
出的宗亲,都有可能是这一支系的后裔。
唐高祖时荣泰公,因军务过江西萍北,爱其地皆纯良之士,择其里有仁厚之
风,遂迁其家人而居之。
其后世再迁外地形成桐木、栗市、安山、洲田及醴陵、
攸县、岳阳等支。
55 世荣好施公从军到达陕西,于是定居蓝田。
南宋末年荣道奇公任户部侍郎,其子三捷公抵抗金兵入侵,后居南京马州船
埠。
汶上 43 世祖荣烔公生于唐宣宗大中八年。
唐天佑二年粤西昭州(今桂林市
平乐县)发生动乱,朝廷封荣烔为征南将军平定南蛮。
时值朱温篡唐,荣烔留守
昭州,落籍于今桂林市平乐县阳安乡荣家村。
46 世荣諲公因官南迁湖广鄂诸(现今湖北武昌),其后裔迁江苏南京、安徽
安庆、江苏无锡、河北霸州等地,形成较大支系。
元时,礼学公被朝廷派遣芝城任永州别驾。
礼学公偕其祖父孝凯公、父友泽
公莅任。
若干年后礼学公之子智浩公迁居东安大坪,是为湖南东安支系。
其后裔
迁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59 世荣堂公,洪武年间从军有功,以军功授庐州督粮指挥使,后又督军取
淮右至淠北,爱其土地肥美风俗敦厚,遂安家安徽六安。
以上宗亲皆因为官或从军迁往各地。
若论平民大迁徙,规模最大的应属明代。
元朝末年,持续 17 年的元末农民
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朱元璋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
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快速恢复劳动力的办法就是移民。
明初移民席
卷全国,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山东、河南的人口都只有不到 200 万,而
山西的人口竟达 400 多万。
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
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迁徙大潮,由此展开,
并持续了 100 多年。
仅在洪武年间,就从洪洞一带迁出几十万人。
他们有的直接
分布到冀、鲁、豫、皖等省,有的间接分到川、滇、黔以及东北、内蒙等地。
历
代迁往山西的荣氏宗亲参与了这次大迁徙,在大迁徙 时,60 世荣成、荣春、
荣思贤、荣宏亮、荣敬、荣宏道、荣宏渠、荣宏亮、荣宏溪、荣清、荣温、荣作
等分别迁入山东的桓台、聊城、菏泽、郓城和河北枣强、江苏丰县、河南夏邑、
安徽、浙江等地;以后也陆陆续续有人迁出,如 61 世荣利公由洪洞县迁居安徽
淮北,64 世荣尚宏公徙居山东齐河,65 世荣光考公徙居河南省濮阳县荣家村。
近现代以来,交通条件好了些,人民的交流方便了,直接迁徙到远地已不是
很大困难。
汶上及其各支系后人或因异地为官,或因生活逼迫,或因从军戍边,
或因越洋求学,或因投身革命,或因经商创业,别井离乡,辗转迁徙,现在荣氏
后裔已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全球。
据旧谱,陆陆续续迁徙国内各地的有:
13 世於濂公外徙不详;
13 世於澄公外徙不详;
15 世进爵公外徙不详;
21 世赓陶公外徙不详;
31 世师言公由厌次村迁居北平无终;
32 世廷相由厌次村徙居汶上城北大庄堤口;
32 世廷升、廷卿公外徙不详;
35 世得邦公外徙不详;
38 世助公由大庄堤口迁往济州任城;
40 世可教公外徙不详;
43 世烔公徙居广西桂林平乐;
45 世誾公外徙不详;
45 世谏公外徙不详;
46 世諲公因官徙居湖广鄂诸;
47 世碌公徙居曹南砖庙南菜园荣庄;
47 世公徙居河南省睢县荣凸村;
48 世士英公自湖广徙居江苏金坛;
53 世迎嘉公由大庄堤口徙居山西交城坡底村;
52 世允公由湖广徙居江苏常熟;
54 世希仲公由大庄堤口徙居宁阳县城西荣家庄;
55 世好谋公由大庄堤口徙居汶上城东周村;
55 世好施公由北平无终徙居陕西蓝田;
55 世好贤公由大庄堤口徙居峄州荣庄;
56 世仰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56 世什公由蓝田荣家沟迁蓝田王河村;
56 世春湄公由常熟徙居黄沙港;
56 世春渭公由常熟徙居黄沙港;
56 世春江公由常熟徙居陕西蓝田;
57 世启宗公徙居安徽安庆;
57 世方文公由蓝田荣家沟徙居安徽省界首;
58 世铭公由汶上城东周村徙居山西省未详;
58 世铜公由汶上城东周村徙居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
58 世钢公由汶上城东周村徙居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
59 世暰公由山西交城徙居盂县;
59 世世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59 世档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59 世明公徙居福建省未详;
59 世明公(山西交城支铸子)徙居江西省未详;
59 世暇公由周村徙居汶上荣氏村今称刁集村;
59 世昀公外徙不详;
59 世柱公外徙不详;
59 世道公由山西洪洞徙居河北邢台;
59 世水濂公由南京金坛徙居江南无锡;
59 世磬公由南京水西门外徙居河北霸州;
60 世敬公由平阳府徙居直隶枣强县郭吕卷村;
60 世思贤公由平阳府徙居东昌府堂邑县荣庄;
60 世春公由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徙居桓台县荆家庄;
60 世成公由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徙居桓台县崔楼庄;
60 世宏亮公由周村徙居单县荣庄;
60 世宏道公由周村徙居山东诸城;
60 世宏江公由周村徙居阳谷县八里庙;
60 世宏渠公由周村徙居江苏丰县;
60 世宏溪公由周村徙居郓城柳条圈;
60 世清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夏邑县城东北荣庙;
60 世温公由周村徙居安徽省未详;
60 世作公由周村徙居浙江省未详;
60 世国公外徙不详;
61 世士彦公由曹县荣菜园徙居城南沿荣庄;
61 世士廉公由荣菜园迁往曹县城东猪毛刘庄,后来易名荣楼村;
61 世富公由任城徙居肥城小店;
61 世頄公由八里庙徙居荣家道沟;
61 世祯公由任城徙居安徽省未详;
61 世利公由山西洪洞徙居安徽淮北;
61 世样公外徙不详;
61 世梁公由山西交城徙居山东德州荣家寨;
61 世唯高公自金坛徙居寺泾港;
62 世徵公由陕西省徙居山西省太原府;
62 世义公由陕西省徙居山西省榆次县六堡镇;
62 世南湖公由刁集村徙居汶上城西荣家店;
62 世贞节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2 世贞忠公由周村徙居曹县荣华店;
62 世正公迁居湖北汉口;
62 世仲华、季英由曹县城东荣楼徙居城南荣楼;
63 世镜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范县北关;
63 世成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原武县中磁村;
63 世上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范县城西三里营;
63 世祥公由山西洪洞徙居山东齐河荣庄;
63 世尚信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3 世士伦公由荣庄徙居小店;
63 世立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3 世宗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3 世䄘公迁居河南焦作;
63 世万年公由崔楼迁居广饶城南荣家庄;
63 世思让公由崔楼迁居河南柘城安平荣楼;
64 世士贤公由崔楼经临淄曹村辗转迁至登州府文登荣家庄;
64 世泰公由崔楼徙居桓台荣家庄;
64 世花富公迁居江苏沭阳县城北华冲集;
64 世英公迁居山东昌乐荣家杨阜;
64 世尚宏公由山西洪洞县徙居山东齐河荣庄;
64 世可公由曹县徙居河南省商丘县大桥庄;
64 世原公由曹县徙居河南省商丘县赵庄;
64 世成公由曹县徙居河南省商丘县赵庄;
64 世斯威公由浙江于城徙居山西阳曲县马庄;
64 世时甯公由山西省太原府徙居介休;
64 世继斗公由山西省太原府徙居浑源县新裴村;
64 世继升公由山西省太原府徙居浑源县新裴村;
64 世继瑞公由陕西省徙居山西省浑源县旧裴村;
64 世自强公由山西省交城徙居聊城北东吕村;
64 世学曾公由八里庙徙居田家庄;
64 世学孟公由八里庙徙居穆家庄;
65 世登公由八里庙徙居马铁炉;
65 世山公由八里庙徙居岔河;
65 世崇公由八里庙徙居张秋镇;
65 世光考公徙居直隶濮阳县荣家村;
65 世贵公由广饶迁居临淄荣家庄;
65 世志仁公由刁集村徙居濮县荣家庄;
65 世心诚公由刁集村徙居汶上县城西开河镇;
65 世振诚公由刁集村徙居范县荣家堂;
65 世一本公由刁村徙居范县左家营;
65 世清逸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北白石镇;
65 世意诚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南东皋村;
66 世光先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东演马村;
66 世光里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西演马村;
66 世彦英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北林家庙;
66 世彦俊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西刁家集;
66 世龙公由周村徙居郓城东荣家庄;
66 世虎公由周村徙居范县西荣家庄;
66 世麒公徙居陕西省未详;
66 世麟公徙居四川省未详;
66 世阁公徙居湖南省未详;
66 世寿、福公由曹县沿荣庄徙居黄庙荣庄;
66 世鸿公由龚楼北荣楼徙居曹县城南荣楼;
66 世坤绣公由宁阳荣庄徙居东疏街;
66 世鸿由城东荣楼徙居城南荣楼;
67 世正起公徙居巨野县荣庄;
67 世正裔公外徙不详;
67 世正修公外徙不详;
67 世正取公外徙不详;
67 世璠公由八里庙徙居陈柳头;
67 世章公、芹公由八里庙徙居玉皇庙;
67 世胤贤公由开河镇徙居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
67 世胤恩公由开河镇徙居河南省濮阳市白衣阁;
67 世胤长公由开河镇徙居河南省范县双狮子李;
67 世胤儒公由开河镇徙居郓城县水堡集;
67 世仰起、仰成公由开河镇外徙未详;
67 世安公由桓台荣家庄迁居长山县大牛王庄;
67 世圣公由黄庙荣庄徙居老林东林楼。
68 世考安公由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迁居后张村;
68 世考邦公由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迁居韩家堂;
68 世考德公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迁居徐州;
68 世东江、东泗公由桓台荣家庄迁居马家庄;
68 世兴琳公由东皋徙居辛店;
68 世兴绍公由东皋徙居本县城北侯家村;
68 世大典由商丘赵庄徙居王寨;
68 世文智公之孙凤栖、凤峨由黄庙荣庄迁入老林东荣楼;
69 世君公由后荣庄迁居河南虞城王集邻关庄;
69 世臣公随兄由后荣庄迁居虞城后又迁居单县高韦庄西南荣庄,以姓为村;
69 世朝钦公由宁阳荣家庄徙居柴家庄;
69 世广安公之孙天作、天仕、天位,由曹县沿荣庄徙居河底井;
69 世世禄公之孙思信、思贵、思田由黄庙荣庄徙居河南省楚庙袁庄;
69 世钦祥公长子明广、次子明纲由城南荣楼徙居河南园子村;
70 世教公由荣家庄迁居北岭村;
70 世实颖公由荣家庄迁居长山严家庄;
70 世昌明公由东演马徙居汶上城西袁口镇;
70 世昌贵公由西演马徙居冠县;
70 世思孝公由柳条圈徙居汶上东演马;
70 世传宗公偕二子由白石东营徙居江苏萧县;
70 世业公由后荣庄迁居单县曹庄乡前荣庄;
71 世自运(后改贯伦)公由柳条圈徙居鄄城县荣堂村;
71 世际章公由西演马徙居白塔;
71 世光宗公由林家坝徙居汶上城东北白石镇东营;
71 世钦公长子广含、次子广砺由梁山刁家集徙居东平古台寺;
71 世尚素由濮县荣家庄徙居左家营;
71 世廷祥公偕二子怀邦、怀重由大渚潭东荣家庄徙居河南淮阳县;
71 世文祥公由大渚潭东荣家庄徙居庐庄;
71 世廷祥公偕五子由大渚潭东荣家庄徙居江苏丰县金柳寨;
71 世乐公由后荣庄迁居谢家集北四里荣庄;
71 世乐圣公由后荣庄迁居谢家集西南各庄;
71 世思田公由黄庙荣庄徙居老林东荣楼;
71 世本真由城东北荣楼徙居刘井;
71 世思连居毛庄;
71 世思用居陕西咸阳;
71 世本兴居白庄;
71 世本原居五庄集;
71 世思九居安许楼;
71 世本清公徙居小潘庄;
71 世本田公由城东北荣楼徙居陕西关口;
71 世均平由城东北荣楼徙居柏树园;
71 世均亭由城东北荣楼徙居袁韩楼;
71 世思温、思存由城南荣楼徙居河南园子村;
71 世玉河居仵瓦房;
72 世广臣公由大渚潭西荣家庄徙居江苏丰县南三十里梁寨;
72 世广全公由大渚潭西荣家庄徙居江苏沛县五子楼;
72 世圣言公由白石东营徙居本县小秦村;
72 世林之公由东疏街徙居宁阳北关;
72 世安稳公由城东北荣楼徙居四川成都;
72 世安恕公徙居河南郑州;
72 世安礼公徙居山东单县;
73 世旺公由白石镇徙居滋阳韩家楼;
73 世庆才公由东演马徙居汶上城西张保庄;
73 世庆益公由东演马徙居汶上城东北陈家堂;
73 世安新公由袁口镇徙居馆驿乡侯庄;
73 世东月公居住河南虞城贾寨郭庄;
73 世心义公由前荣庄迁居河南商丘东北双八镇石庄村;
73 世心奉公由后荣庄迁居李半庄邻五道楼;
73 世心会公居住河南虞城李老家宋庄;
73 世润由岔河徙居河南台前县林家坝;
74 世继安公由巨野城西荣家庄徙居江苏沛县尹庄;
74 世目冻公由后荣庄徙居李半庄乡大许河村;
74 世兰起公徙居河南省虞城县李老家乡王庄村;
74 世目贤公居住河南虞城李老家乡白蜡院村;
74 世目训由后荣庄徙居黑龙江省桦南县阎家乡振兴村;
74 世目楼由后荣庄外徙未详;
74 世目信由前荣徙居黑龙江不详;
74 世宪镰由八里庙徙居三教堂;
74 世树言由岔河徙居江苏宿迁;
75 世金起公由高韦庄镇荣庄村迁居曹县南李集邻老杨庄;
75 世心喜公由前荣庄迁居黑龙江不详。
这只是旧谱有记载的,还有很多不见于谱,以及后期外迁的,更是不计其数。
期待将来编纂全国通谱时能好好梳理一下。
1中原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怎样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具体讲,她包含以下十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史前文化 中原的史前文化,时间久远、内容丰富、领域广泛。8000年前左右的裴李岗文化,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磨制石器和陶器,在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窑13座,以及灰坑、墓葬、瓮棺葬等,出土文物近5000件,特别是出土的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出土的酿酒遗物,被美国人配方复制后,生产出来了9000年前的古酒,引起世界轰动。
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充分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我们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河南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陶器动物浮雕及鼎、罐、壶等文化遗存。
由此可以看出,史前文化在河南发现不只一处,也不只是少数、若干处的几件历史遗存,而是连续的、有规模的历史遗存。这些都充分表明河南在整个史前文明时期都处于领先地位,也足以说明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
2、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里。
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我省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最为正宗。
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
中原和全国各地的民俗,也有不少与龙有关,如每逢喜庆之日舞龙灯,农历二月二祭龙王、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等。这些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就是龙。
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3、政治文化 历史上的中原大地长期是政治角逐、政权更迭、政体演变“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大舞台,发生了难以数计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动,积累了大量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政治文化。
黄帝是公认的先祖,开创了初始的政权制度,建立了国家治理的雏形。从尧、舜、禹的禅让制到夏、商、周的世袭制,完成了部落联盟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变。
之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纷争、交往与联盟等政治行为,不断地推动政体的发展,开启了封建社会的先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封建制度。从夏朝到宋代30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几度形成政治文明的巅峰与辉煌。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个。中国自古“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由此而来。
4、圣贤文化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各种文化背景不一样,崇拜也不一样,印度崇尚动物,希腊和埃及崇尚神,中国非常崇尚圣贤。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的中原,涌现出了许多文化圣人,而且名气很大。
比如,谋圣姜太公、道圣老子、墨圣墨子、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字圣许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律圣朱载瘫等,他们不仅以其伟岸的人格为人们所敬仰,而且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思维,创制了一大批经典著作,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阐述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韩非子提出的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思想,都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也在普通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 5、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孔子是儒学的开山人物,虽然出生在山东,但祖籍是河南,而且孔子讲学、游说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中原。洛阳人程颢、程颐开创的宋代理学,又把儒学推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峰,成为宋元明清以来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
道家思想的老祖宗老子,是河南鹿邑人,长期生活与活动在河南,《道德经》就是在河南写的。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也是河南人。
总的来看,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不仅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
2中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进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以后,商代的首都西亳、和殷均在河南境内。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献。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 秦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南阳、颍川、河内、东郡、陈郡。以后的两汉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处于全国前列。东汉王朝建都洛阳,河南更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河南是四战之地。在三国以及两晋、南北朝时代,战乱连年,农业、手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7世纪初重建了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唐朝以后,中原才摆脱了长期战乱的局面。
从唐朝建立到北宋灭亡,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隋朝末年,在洛阳建立了东都,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一直通航到北宋时代,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唐一代,河南仍是一个人才荟萃之地。因为河南地位重要,经济又比较发达,所以五代都在河南地区建都立国。但在后来一段时期中,长江以北战争不断,中原人民深受其害。到赵匡胤重建起全国性的统一政权——北宋王朝后,中原人民才重新得过和平岁月。北宋建都开封,河南又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商业贸易额占全国之半,各方面都极一时之盛,可说是中世纪河南历史的黄金时代。南宋以后,是河南社会历史发展的中衰时期。代宋而兴的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被明、清两朝沿袭下来,其河南的疆域大体上与今天的河南省相近。在此期间,河南经济和文化都越来越落后于江南和北方其他一些省区。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河南的社会矛盾也日益激化。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河南北遍地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烈火,汇成声势浩大的捻军大起义,加上太平军多次进出河南,形成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反封建 ,河南成为黄淮流域农民起义的一个中心地区。起义失败以后,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联合压迫、剥削下,河南农业愈益衰退,社会经济江河日下。当时,河南的文化思想界基本上仍然是程朱理学的天下。直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才破土而出,但十分幼弱。此时,河南地区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迅速激化,各种形式的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联袂而起。同时,一些资产阶级分子或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开明士绅,也登上了政治舞台,先后在河南城镇发动了抑制美货运动、以收回焦作煤矿和反对帝国主义掠夺河南铁路建筑权为中心的收回利权运动,并要求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则利用日趋高涨的革命形势,积极开展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们组建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河南分会,并联络各地的会党和农民武装,进行武装起义的尝试。在武昌起义胜利的鼓舞下,河南革命党人迅即在省城开封策动新军反正,又在外府县组织武装起义,但均未成功,河南成了极少数几个未曾获得“独立”的省份之一。
3中原的来历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
“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地区。根据史料,从春秋战国时起,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在这么一段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了后期,已经是专指河南地区了。中原一词便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
最早,“中原”一词的意思是原野。《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诗经·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写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
到了春秋时期。据《国语·越语上》所记,越王勾践在会稽之围解除后,向百姓谢罪时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说明春秋时期,中原一词仍有原野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有地区的含义在内。说明,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国语·晋语三》记载,在是否纳晋君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这里的中原有中原诸侯国之意。公元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黄池盟会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吴王令“王孙苟告劳于周”,其中有一句话说“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追述先人事迹中所提到的中原,指的就是今日的河南省。
到汉代,“中原”一词较多指河南地区。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徐乐在上书汉武帝时曾经对“瓦解”作解释时提到中原,“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汉书﹒徐乐传》)这里是说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然而,汉代以后,“中原”一词指原野者史书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曾说:为了传土于子孙,名扬后世,“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到了晋朝特别是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一词,出现了92次,而以东晋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大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的志向有关。是后,偏居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
4中国历史上的中原指那些地方古人常将“中国”、“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一般认为,古代中原系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中心是古豫州。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华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扩展而有所漫延。
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狄的周边地区,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纳入中原文化区。
实际上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区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狭义上,指河南一带。
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陶(今山东定陶县)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着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古代豫州被视为天下中心。《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
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或指黄河流域。《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之“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流域,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千,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黄河流域。
5又观中原历史文化的文章600字中原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夏商朝曾建都于中原商丘、安阳、郑州等,自汉朝起洛阳、南阳、开封成为王侯将相建都之地。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
中华基本文化常识
范围 :
东起老子李耳祖籍地鹿邑县太清宫,
西至老子李耳入关地函谷关,
北抵黄河,南临长江。
中华文化常识
文化归属地常识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原含义
中原百国 渊源
百家姓起源
释义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
中原风水
中原文化 1、史前文化
2、神龙文化
3、圣贤文化
4、思想文化
5、名流文化
6、英雄文化
7、农耕文化
8、商业文化
9、科技文化
10、中医文化
11、汉字文化
12、诗文文化
13、宗教文化
14、民俗文化
15、武术文化
16、姓氏文化
17、饮食文化
18、政治文化
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1、魏晋南北朝时期
2、唐五代时期
3、宋辽金元时期
今日中原
中原名人
6中原逐鹿的来历词目 中原逐鹿
发音 zhōng yuán zhú lù
释义 中原:我国中部平原;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用 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郭孝成《陕西光复记》:“当~之时,正豪杰从龙之会。”
近义词 逐鹿中原
灯 谜 华夏梅花放
故 事 晋朝时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赵国国王石勒十分有才干,但自以为是,有一次他问大臣徐光他能与历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论。徐光答复为汉高祖刘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刘邦的部下,但与刘秀并驱于中原,相互较量,那就不知鹿死谁手了
7历史上说的中原指那里中原(China Central Plain),一词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它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是古代华夏族的发源地,即今天的河南省。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的河南省周边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中原是“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新蔡、安丰。”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
“客家之源在整个古中原地区,具体说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辽阔地带。”这样说来,上面所说的中原,那就是个“小中原”了,客家先民在900多年的三次大迁徙,“他们途中经过除河洛地区”之外的其他辽阔地区。受到秦陇文化、燕赵文化、晋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的多元影响。“可见“古中原”地区多么地广阔。
8为什么河南是中原的中心中原的定义非常模糊,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 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中原是“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新蔡、安丰。”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
“客家之源在整个古中原地区,具体说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辽阔地带。”这样说来,上面所说的中原,那就是个“小中原”了,客家先民在900多年的三次大迁徙,“他们途中经过除河洛地区”之外的其他辽阔地区。受到秦陇文化、燕赵文化、晋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的多元影响。“可见“古中原”地区多么地广阔。
由于古时中 土并没有现在这么大,主要集中在现在的河南、陕西、陕西、安徽、山东等黄河两岸,对于长江以南中原人也就是古代人称为蛮;长城以北称为夷,这也就是蛮夷的由来。
古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古代大圣孔子、老子都是出自此处,中华祖先炎黄二帝也是在此。
从地理位置来看现在的河南正是古中原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河南洛阳又是中华文化的中心,如果说河南是中原的中心,倒不如说洛阳是中原的中心更为贴切。
9中国历史上的中原地区指的是哪里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1、郑州市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2、开封市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旅游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4个县,总面积626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51平方千米。
3、洛阳市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4、平顶山市
平顶山,河南省辖地级市,别名鹰城,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现辖2市4县4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52077万。
5、安阳市
安阳,河南省地级市,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简称殷或邺,位于中国中北部、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接濮阳,西临长治,南接鹤壁、新乡,北临邯郸。截至2019年,安阳市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辖4个区、1个县级市、4个县,常住人口51922万。
一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魏国独霸2齐秦争强3合纵连横4秦赵之战5秦并六国
战国七雄”指中国东周后期七个强势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①七雄的形成,春秋末年,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陈成子陈恒(亦称田恒)杀齐简公,专擅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公元前333年,为楚所败。
②初起阶段
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三晋联盟中由于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三晋同盟瓦解,兵戎相见,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魏国,魏四面受敌,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韩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因有赵国作为屏障,亦得以保全。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齐、秦成为东、西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败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新兴诸侯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东西两大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③激烈对抗期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将白起惨败赵军(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④战国的尾声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二故事;
①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庞涓被生擒,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②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增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被杀。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③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降秦,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④秦军乘胜前进,进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二楚汉争霸
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形势发展
战争起因
项羽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楚地另一路刘邦所率义军得以乘隙率先进入咸阳,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亦率诸侯军40余万直奔关中。项羽自认功高,自恃强大,遂自行分封天下,并拒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将其改封到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王,最后引发战争。
一前期战事
①还定三秦之战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齐国贵族田荣不满项羽分封,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逐走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使彭越杀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他又赐给彭越将军印,令其反于梁地,同时借兵给陈馀协助其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馀迎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辅赵王,赵地亦被策反。项羽于是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并得萧何大力举荐,任命韩信为大将,以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 八月,汉军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兵至陈仓(今陕西宝鸡),袭击雍国,进围章邯军于雍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
②出关东进
项羽得知刘邦已兼并三秦,且准备东进伐楚,而齐、赵地都已反叛,大怒,乃立原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此时张良以书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汉王失去关中王位,想得到关中,实现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后就立即停止,不敢再东进伐楚)以及齐、梁地反书“齐欲与赵并灭楚。”(齐国打算与赵国联合起来灭掉楚国)呈给项羽,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遂无西顾之意,于是采取“先齐后汉”的战略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国。 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王申阳和项羽新封的韩王郑昌;西魏王魏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卬,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
二北方战线
①安邑之战
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归楚,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九月,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灭魏国。
⑫井陉之战
、 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 井陉之战
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 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与楚的羽翼赵国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20万赵军,斩杀赵军主帅成安君陈余,生擒赵王歇,一举灭亡赵国。随之采纳赵国降将李左车建议,乘势不战而迫降燕王臧荼,平定燕国。
③潍水之战
汉四年(前204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一月,韩信又大破楚、齐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平定齐国。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三敌后战场
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
关于刘邦的历史故事
本文2023-11-17 23:52: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