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丽右边一个耳刀是什么字?念什么?
郦 [拼音] lì
郦,本作“丽”,秀美也。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只做姓氏
部首笔画 部首:阝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郦姓出自轩辕氏,是黄帝的后裔。夏朝建立后,夏王禹追封先代遗民,封黄帝后人涓于郦邑(今河南省内乡县郦城村),建立郦国。春秋中期,郦国被晋国所灭,其君主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为郦姓。
2、郦与丽、骊三字相通,骊山氏之后亦为郦氏。
汉朝时,有郦食其(yì jī),高中课本上有一点它的记载。郦食其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名字却往往不为人所知道,但只要一提起“高阳酒徒”,则家喻户晓。
另外还有,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
Q:郦这个姓有无人兄知道读音 A:「郦」有两个读音: (一)作为地名时,读音为「丽」。《康熙字典》内有载: “集韵邻知切,音丽。地名。春秋·僖元年败莒于郦。注鲁地。” (二)但作为人名时,读音须为「力」(lik6)。如楚汉争霸时的谋士郦食其,其姓名读为「历异基」。《康熙字典》内亦载: “又姓也。前汉·高帝纪郦食其为里监门。注音历异基。” 故应读为「历」而非剧集中常说的「丽」。 Q:郦这个姓有无人兄知道出处 A:「郦」姓源出有二: 1、郦姓出自轩辕氏,是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夏朝建立后,夏王禹追封先代遗民,封黄帝后人于郦邑(今河南省内乡东北),建立郦国。郦后来灭国,其君主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为郦姓。是今天郦姓的最早起源。 2、源于改姓,属于合姓、复姓省文简化为氏。郦与丽、骊三字相通,骊山氏之后亦有改为郦氏者。 郦姓始祖为郦商。郦姓是个古老的家族,是黄帝的后裔。距今4000多年以前,夏禹封黄帝的一支后裔于“郦”,他们以后就“以地为氏”,称为郦氏。郦氏是古老的姓氏,他们的发祥地是中原地区。“郦”指的就是现在河南省内乡县东北。根据《元和姓纂》记载,郦姓是黄帝之后,子孙食采于郦,因地为氏。史记上的郦商,是高阳人。郦氏家族,不但是黄帝的子孙,而且是一个古老的家族。望族居于新蔡郡,即现在的河南固始县东。故郦氏后人奉郦商为郦姓的始祖。 郦氏发展及迁徒: (一 )楚汉争霸之际,有郦食其,陈留(河南开封东南)人,本为里监门吏。因献计克陈留着功,被封为广野君。食其常为说客,出使于诸侯之间。后说齐,凭舌下齐七十二城,及韩信袭齐,齐以食其卖己,遂烹之。 (二)魏人郦道元,喜文好学,历览奇书,撰《水经注》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古人称其两人为:“学擅纵横,集成水注” (三)北宋末年,郦洪,字正大,任殿前都领,其子郦伦,字天叙,时任绍兴郡守,惊闻老父身殉国难,便将家眷安顿在浙江诸暨县太平村,自己带子德一和德二,千里追寻老父尸骸到丹阳,其间因悲忧致疾,身亡于丹阳古宁寺。德一、德二兄弟俩将祖父和父亲葬于运河南边的马庄村。之后,郦洪被诰赠为龙虎上辅军护国将军,并尊奉为丹阳郦氏的始祖。德一、德二为守祖墓,祭先灵,便定居在陵口基庄。从此,郦氏在丹阳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四)郦洪之11世孙郦镐生濂、湘、溪三子,子孙世居陵口东蔡村。 (五)明末,郦洪之14代传人嘉麟、嘉凤(东蔡分)昆仲俩在大运河边的永济庵摆摊谋生。时值严冬,滴水成冰,河面封冻,船只受阻,忽见一书生衣单食乏,受困于此。问后方知他也姓郦,浙江诸暨人。兄弟俩念其同族一脉,便邀至家中款待数日,临别时又以川资相助。时隔三年后,兄弟俩妻亡子幼,生计日窘,曾一度随同书生到浙江谋生,并在诸暨娶妻生子,再成家业,历时达10余年之久。后又返丹阳,择大英山彭家村定居,嘉麟之长子郦嗣方坚守旧庐,次子郦嗣椿徙居云阳,三子郦嗣祐徙居王德庄,郦嘉凤之子嗣正落户柳茹。 (六)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最后一次宗谱载,丹阳郦氏已历27世。至今,陵口的赵巷、邵巷郦姓为多。此外尚有荆林的郦巷,胡桥的大英山、行宫的旧县、延陵的柳茹、云阳镇的宝塔湾郦家等地居住着众多郦氏宗人(余略)。 更多请参考以下网页: 资料出处: 22213725225:82/gate/big5/xinzheng/bjx/303 zhummzykingbokee/viewdiary13915124 zdic/zd/zi/ZdicE9Zdic85Zdic88
郦 这个姓读音是「力」
字 郦 普通话 li4 广东话 力 部首 邑
有,li开头的有李姓,黎姓,厉姓,郦姓,柳姓。
1、李姓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2、黎姓
汉族黎氏源于商代、西周时期的黎国。黎国位于今山西境,先建在今长治市西南,春秋时迁于今黎城县东北,后其地入于晋。《尚书》中“西伯(周文王姬昌)戡(战胜)黎”,《史记·周本纪》商纣时西伯败耆国,即此。
3、厉姓
厉姓的部分始祖是齐厉公。据古籍《风俗通》上记载,周朝时,姜太公的后代姜无忌去世,被追加封号为“厉”,史书上称为齐厉公,齐厉公的后代,就以这个封号为姓,世代相传。
4、郦姓
郦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03位。郦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5、利姓
利姓始祖李利贞为楚国老子的祖先,后人为纪念他,取利字为姓,是利姓的主要渊源,其它渊源还有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出自姬姓,也来源于封地;出自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一带。
-利姓
-郦姓
-厉姓
-黎姓
-李姓
作为姓氏,念lì 。该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zhí ,一般指古地名,在今中国河省南阳市西北。
郦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03位,郦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约有十万人口左右,分布在全国二十八个省份,其中大部分居住在浙江省诸暨市、绍兴市、上虞市以及江苏省丹阳市。
郦姓,本作“丽”,先祖活动于蓝田山区(今陕西临潼东南),因山色秀丽,故名丽山;后因人们狩猎的关系,加“鹿”,鹿形丽声;又因山势逶迤,远望宛如一匹青黑色的骏马,加上“马”旁,称为“骊山”;骊戎部落活动于丽山,在山脚下建立城池,右侧加“邑”,成为“郦”。
渊源:
一、郦姓出自轩辕氏,是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夏朝建立后,夏王禹追封先代遗民,封黄帝后人于郦邑(河南省内乡东北),建立郦国。郦后来灭国,其宗亲族人,被周惠王封于陈留(河南省开封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郦姓,这是郦姓的最早起源。
二、郦与丽、骊三字相通,骊山氏之后亦有改为郦氏者。
扩展资料:
郦姓是个古老的姓氏,是黄帝的后裔,发祥地在中原地区。根据《元和姓纂》和《浣江郦氏宗谱》记载,始祖讳涓,原姓酉,大约和禹同时。
禹治水成功后,建立夏朝;夏王禹元年辛卯(前2069年),尊崇华夏始祖黄帝,封其后人酉涓于郦邑(今河南省内乡县赵店镇郦城村),建立郦国,改称郦涓,是为内乡始祖。
他的族人以后就以国号为姓,内乡成为中华郦氏宗族最早的源头。配申氏,炎帝之后裔。生子:寰。后来,族人迁居于新蔡郡,即河南省新蔡县。
参考资料:
战国末年,郦蟠十一世孙郦食其居住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遭逢乱世,孤傲不驯;至秦朝末年,帮助汉王刘邦攻入咸阳,说降齐王,封为广野君;不幸被韩信妒贤嫉能,惨遭齐王烹杀。其后裔世袭武遂侯,直至西汉末年,一直是陈留豪门大户。王莽篡夺西汉时,郦食其的九世孙被废除武遂侯爵位。东汉后期,郦食其十五世孙郦炎,才学高超,迁居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是为涿州始祖;不幸蒙受冤案,屈死狱中。十六国时代,在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的时候,涿州的郦氏家族一部分被迫迁往江南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投奔东晋王朝,在朝廷历任高官,是为南支郦氏;另一部分继续留居华北涿州,并且一直参与北朝鲜卑族政权机构,是为北支郦氏。北魏击败后燕时,郦炎九世孙郦绍,为了保全百姓,率部归降北魏,其后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北魏末年,郦绍三世孙郦道元,秉公执法,严厉打击各地盗贼以及朝中权贵,虽遭叛贼杀害,但是他的遗作《水经注》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地理学巨著,名垂青史。当时,南支郦氏由于朝代频繁更替,政局不稳,又迁往闽中(今福建省莆田市)。 查看原帖>>
左边是丽右边一个耳刀是什么字?念什么?
本文2023-11-17 21:58: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