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为何却被一位老农民所误杀,让清军坐收渔翁之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2收藏

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为何却被一位老农民所误杀,让清军坐收渔翁之利?,第1张

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吴三桂联合清军打败了李自成。李自成南逃跑,在缺少粮食时,他带领部下抢夺农民的粮食,农民在武装反抗的过程中把李自成误杀了。

明朝末年,朝廷早已腐朽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各路人马纷纷其揭竿而起,李自成就是其中一员。李自成的部队曾经开仓救济饥,声名远扬,众人纷纷追随他,他的势力立马大增。他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百姓们感恩戴德,还编了“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占领西安后,自称皇帝,国号为“大顺”。随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本来深得民心的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军队却发泄私愤,连累无辜百姓,搞得怨声载道。李自成还杀了吴三桂家数十条人命,俘虏了他的父亲,夺走了他的女人陈圆圆,这令本来要归顺的吴三桂倒向清军。

愤怒不已的吴三桂与清军联手击败了李自成,清军一路南下,还启动了红衣大炮,李自成被逼向南逃跑。李自成逃到一个村子里,此时起义军所剩不多。战乱时期,农民们武装起来成立了自卫队,在李自成之前已经有人来村里抢粮食,所以农民们一看到李自成的军队就高度警惕。

当李自成和部下来抢粮,遇到农民们的顽强抵抗,在双方打斗中,李自成被打死。后来村民才知道被打死的是李闯王,村民害怕被大顺军报复,连夜逃走。李自成自己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反而被农民打死,真是一大悲剧。李自成死后,他的大顺军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已经成不了气候。

生平与成就:

张大千像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现代中国画家、书法家、收藏家,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他12岁能画山水、花鸟和人物,被称为神童; 13岁就读于新式学堂,至19岁与仲兄张泽留学日本京都,学习绘画与染织; 1919年,返上海,拜李瑞清、曾熙为师。李酷好八大山人,曾则好石涛。张大千也推崇八大、石涛,遂常效八大山人绘墨荷,仿石涛和尚作山水,甚得二师赞许; 又从李瑞清之弟李筠庵处学得不少仿制古画的技法,进而以研习石涛画为中心,旁及八大、渐江、石溪、唐寅、青藤、白阳等人,由清、明而逼元、宋,绘画艺术大为长进,临古仿古达到乱真的境界! 所造假画蒙骗过不少大藏家。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31年与兄张泽一同作为唐宋元明中国画展代表赴日本。1933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转年即辞职,专事创作。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大千画集》,徐悲鸿作序,推誉 “五百年来一大千” 。1940年,赴敦煌临摹历代壁画,前后2年零7个月。1949年,暂居香港,游台湾,次年赴印度新德里举行画展。1951年返港,翌年迁居阿根廷。1953年再移居巴西。1957年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居美10年是张大千创作的鼎盛期。1973年捐赠作品给台北历史博物馆。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1978年移居台北,晚年思乡而不得归。张大千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其绘画艺术可分为3个时期: 古典作风期、转变期和高峰期。60岁前,张大千集中精力临摹,由石涛、八大追徐渭、陈淳及宋元诸家,直至敦煌壁画。其画风亦由近似石涛、八大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60-70岁,张大千历经10年探索,融泼彩于泼墨、勾皴法之中,终于创造了雄奇壮丽的新风貌。以70岁所作《长江万里图》为标志,迈入了创造性的高峰期,泼彩成为最富个性的画法。张大千晚年的这一突变,把他的艺术从古典引向了现代,如果没有这一变法,他自己个人的艺术风格并不突出,只能是一位仿古高手。

艺术地位: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画以清丽雅逸取胜。徐悲鸿说过: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他才气、学养过人,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寻古派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传统画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唐、宋、元画家的优秀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传统画派得到中兴。和许多寻古派中国画家一样,张大千也同样经历了描摹之路,但在近现代像张大千那样广泛吸收古人营养的画家却为数不多。他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最终达到“师心自用”的境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想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张大千一生弟子众多,其画风影响深远,曹大铁、何海霞、胡爽庵、俞致贞、刘力上、胡若思、慕凌飞、糜耕云、梁树年、厉国香、龙国屏、黄独峰、王康乐、胡力、王永年等都曾拜师大风堂。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曾经拜张大千为师学画。

技法特征:

笔法: 张大千的书法功力很深,作画无论是工笔的线条勾勒,还是写意的勾皴点染,用笔都是以秀美、灵动、爽劲见长,秀美而不靡弱,秀美中见劲健,秀美中见韵律,是其作画用笔的显着特点,这在古往今来的传统中国画家中是极为突出的。无论是造假还是创作,都带有这种甜秀的笔性,他伪造的假石涛、假八大,乃至宋元名画,从落款到画,在造型、结构和画法上似乎都无可挑剔,唯有甜秀的用笔露出了马脚。在传统的寻古派大家中,吴湖帆的笔法虽秀,却失之于弱。

用墨、设色: 张大千用墨以清润雅洁见长,临摹古画功力深厚,其墨法集古代众家之长,浓淡干湿焦运用得酣畅自如、恰到好处,绝无混沌脏浊之处。墨法可谓寻古深入、博采众长、面目多样。在笔墨之外,张大千用色的冷艳华美亦是一大亮点,善于配色是大千作画的当家本领,即使是大红大绿的工笔重彩、青绿山水,他也能处理得至雅至清,而无艳俗之气。除了天分之外,还与他早年在日本学习染织有关。张大千善于用色,要诀在于清透明亮中突出主次,他绝不容几种重色占有相近的面积或浓重度,画面的主色调鲜明。后来学张大千的画家,往往五色斑斓,乱人眼目,终至恶俗。张大千冷艳华美的用色特点,一直延续到其晚期的泼墨泼彩中,因而这种新画风也显得特别惊世绝艳。后来刘海粟、朱屺瞻等人受其影响作泼彩,风格却显得火爆热烈,虽别具浑厚苍茫之感,却与大千冷艳的泼彩大相径庭。

造型: 张大千虽然没有像徐悲鸿那样受过严格的写实造型训练,但造型能力在传统派中国画家中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其人物画(包括许多自画像),都采用传统的线描法,造型简洁概括、神形兼备,生动传神。其山水的造型基本都是来自古人的固定程式,虽然他也到自然中去观察名山大川,但不同于西画的对景写生,而是目视心记,看着真山真水去揣摩古人,按照古人的造型技法来画。他仿古、摹古,形似达到乱真的程度,使许多收藏大家上当受骗。

构图: 张大千的构图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国画构图,山水画喜爱描绘高山大岭,传统的高远、平远、深远法以及散点式,被他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采用,构图往往是上下留白、虚实相映、气魄宏大,并配以精美的题款。

不足与遗憾:

张大千在近现代书画大师中寻古最为深入,艺术天赋极高,遍临古代名家,可以做到临一家像一家,达到乱真的程度,加之非常勤奋,使他积累了全面、深厚的传统功力。由于受古人影响过深,他的画个人风格不够明显。一生的大部分作品,似乎只能看到古代某家某派的影子,而缺乏自我的精神与风格。尽管晚年由于目疾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他创新出泼彩法,但造型、构图和程式依然是古人的传统,始终未脱古人之蕃篱。不少作品虽然技法华丽,但格调并不太高,缺乏更深刻的真情实感。作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大千善于经营、包装,一生名、利、色俱好,影响了他对艺术的更高追求,也遭到了不少正统评论家的诟病,但在批评的同时,也不得不被其超人的艺术天赋所折服。

画作点评:

一是张大千早年作《仿八大山人》(图102)。张大千以造假石涛、八大山人起家。此画为其早年意仿八大的作品之一,从题款、印章到造型、构图,乃至纸张都颇为乱真。但是,在用笔上却缺乏八大的凝练、傲岸,显出了他个人甜秀的面目。以此画的笔墨为标准,不难找出流传于世的大量大千造的伪八大。

图102 张大千早年作《仿八大山人》

二是张大千早年《临石涛画原稿》(图103)。张大千对石涛下过苦功,此画为其早年临习之稿,书法和画的型虽极似,但用笔全是大千笔法,丝毫不见石涛放逸、豪迈的笔法。

三是 《金碧青绿山水》 (图104 )。此画作于1938年,为张大千金碧青绿山水的精品之一。画面的青山之上以金线勾勒,祥云贯穿于金色的阳光之中,使整个画面金碧辉煌,呈现出一派瑰丽、古艳、雄伟之气。青绿山水一直被古代文人画家视为匠家之作,不予重视,自明代仇英之后日渐衰弱。至张大千,传统的青绿山水被发扬光大。其弟子何海霞得其真传,也擅青绿,笔法苍健。

图103 张大千早年作 《临石涛画原稿》

图104 张大千1938年作《金碧青绿山水》

图105 张大千1941年作《抱猫仕女》

四是《抱猫仕女》 (图105)。张大千亦擅长人物、仕女画。此画作于1941年,用传统的白描完成,仕女的造型美丽、安详、端庄大方,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含蓄之美,线条勾勒清丽、爽劲,与徐悲鸿白描(图73 )相比,此画在笔法上多了几分秀气与灵动。仕女怀中的猫,也画得呼之欲动。此画虽未设色,却为大千仕女画之精品。

五是《仿石涛巢湖维舟图》 (图106)。作于1949年,为临仿石涛的作品。原画笔墨放逸恣肆,造型随意,显得 四射。此画虽与原画的构图造型相近,却画得清纯、安静、平和,笔墨趋于规整,是大千临古的再创造,别有一番情调。

六是《溪山林薮》 (图107)。作于1967年,为张大千晚年之作。“林薮”指的是山野隐居之处。此画明显是仿造五代巨然的一幅山水画《秋山问道图》,只不过笔墨更显苍茫。大千晚年因糖尿病引发目疾,不能画很工细的作品。此画用笔有苍老之感,具有大千晚年的笔法特征。

图106 张大千1949年作 《仿石涛巢湖维舟图》

图107 张大千1967年作《溪山林薮》

图108 张大千1973年作 《峨眉云烟图》

七是《峨眉云烟图》(图108 )。峨眉山是张大千喜爱画的名山,一生画过很多幅。此画作于1973年,是大千根据记忆完成,虽然山水勾勒皴擦的画法未变,但用笔已从青壮年时期的清秀甜美演变成了苍茫、老到。画面上两峰对峙,雄伟险绝,局部略施泼彩,增添了画面的迷幻感。

八是《黄芍药》 (图109)。花鸟画张大千也很擅长,并经常画。此《黄芍药》 (图109)画于1976年,偏重写意,花瓣的曲线画得很柔美,于苍劲中见灵秀之气。

图109 张大千1976年作《黄芍药》

九是 《泼彩山水》(图110)。1979年后张大千一直旅居海外,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西方现代绘画,并受其影响晚年开始变法,最终创立了泼彩、泼墨法,追求具象与半抽象的结合。此画作于1979年,先根据画面的构图,选择好泼彩的大致位置,然后再用传统的画法画出具象山水,泼彩的部分只是大致勾勒出轮廓,略微画出形态,重点画出不被泼彩的部分;再根据感觉,完成泼墨加泼彩;最后,用笔墨在细微处做一些收拾,而完成画作。大千泼彩多是在他自制的纸上完成,取其特殊的自然晕散效果。此画泼彩为墨色结合,先泼墨,趁着墨未干再泼石青和石绿,色彩瑰丽、冷艳,迷幻中气势雄强。此画为典型的张大千泼彩作品。

图110 张大千1979年作《泼彩山水》

十是《杜甫诗意图》 (图111)。大千晚年体衰多病,却依然勤奋作画不辍。此《杜甫诗意图》,作于1982年,人物和树的画法依然是传统样式,只是笔墨变得苍老了许多,笔墨更趋劲健、苍茫。

图111 张大千1982年作《杜甫诗意图》

鉴定要点:

近些年,随着画价的飙升,市场上张大千的伪作层出不穷。鉴别张大千的作品,从笔墨上看,作伪者虽信手挥洒却力不从心,往往执笔彷徨、行笔迟疑、收笔轻飘,时时露出顿点圭角,这些非常容易辨认。张大千的大泼墨、泼彩作品国内流传的原作较少,绝大多数为海外回流,他的泼彩作品有一种独特气韵,使自然与人的艺术感觉互相交融,伪作笔墨松散、气韵飘忽。另外,在辨识张大千的作品时,考究题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张大千的书法早年受曾熙、李瑞清以及汉魏碑版的影响较大。写这种书法,象形较易,写出精神很难,因而仿造者很难造出大千那曲折繁茂的书法。从张大千落款中可以看出,“大千居士张爰” 这6个字中的前4个字在笔画上是相连的,而且即便是有的时候这种相连并没有在墨迹上体现,但如果仔细观察揣摩,依然可以看出这4个字在气韵上的连贯,是一气呵成、一笔书就的。作伪者由于不自信,在题款署名上只能亦步亦趋地摹写,使得 “大千居士” 这4个字互不相连,有违真迹。同时伪作中往往写不好“爰”字,大多笔画很细,写得很轻,看似轻巧,实则迟疑。

图112 张大千款 《荷花》

图113 张大千款 《高士山水》

图114 张大千款 《山水》

赝品举例:

一是张大千款《荷花》 (图112)。此画的题款有三分像,但用笔单薄。泼墨荷叶的笔墨更为轻浮、混乱,缺乏最基本的笔墨功力,为了欲盖弥彰,画面上盖了多方印,但均为伪造翻刻。

二是张大千款《高士山水》 (图113)。此画猛一看从题款到造型似乎无可挑剔,但却禁不起仔细推敲。仔细观察,此画笔法虽工细,却有些拘谨,远山的勾勒皴擦和近景树叶的点染,都显得有些僵腻,缺少张大千真迹的清爽感。此画的纸、墨、色均显陈旧,疑为画得较好的老仿品。

三是张大千款《山水》 (图114)。此画为仿石涛风格的山水画,题款写得做作、忸怩,字形和用笔都与真迹差别明显,近处的芦苇画得散乱,远处的丛树用墨浓重僵死,漆黑一片,整个画的笔墨呈板、僵、呆、腻之态。此画为旧仿之赝品。

  齐白石结识陈师曾,是1919年来京寓居法源寺的时候。当时陈师曾已享有盛名,而齐白石却十分落寞,作品两元一幅还无人问津。陈师曾到法源寺访齐白石,看了齐白石的《借山图》等画作后,题赠一诗:“曩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如篆文。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但恐世人不识画,能似不能非所闻。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劝齐白石自创风格,不必求俗媚世。齐白石欣而受之,变通画法,始创红花墨叶一派,两人从此成为知己。齐白石在《口述自传》中不无感慨地说“我那时(五十八岁)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得交陈师曾做朋友,也是我一生可纪念的事。”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更为可贵的是陈师曾对困顿齐白石生活的提携!陈师曾应日本画家之邀,1922年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时,特意带去齐白石几幅山水,二尺山水卖到250块银圆,他还将齐白石的画推入巴黎艺术展览会。因其逢人说项,齐白石得以跻身于一流画家之林而身价倍增。  当时,陈师曾已是京华画坛领袖,才高气傲的人物,怎么会到法源寺来探访籍籍无名的乡野画师呢?朱德裳著《三十年闻见录》附录其孙女朱运撰写的《先大父事略》,其中曰:“公官京师,同邑齐璜白石,善绘画、金石、篆刻,顾士林未之重也。公与义宁陈师曾旧交,介璜与之友师曾遂为之延誉,名乃大噪。璜为公治蝇镌边款云:“余由师晦,得识师曾。师晦有命,无不从也。”  原来使两位大师结谊的幕后推手是朱德裳。朱德裳,字师晦,号九还,187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罐子窑。1903年与杨昌济、仇亮、陈天华、刘揆一等人在乡贤梁焕奎带领下,赴日本留学,习警政,并加入同盟会。与王闿运、袁世凯、康有为、谭嗣同、唐才常、俞曲园、善耆诸人皆有不同程度的交往,王闿运、善耆的墓志都是朱德裳所撰尤与黄兴、蔡锷、陈师曾、范源廉、仇亮交谊最深曾担任仇亮办的《民主报》主笔2840先后在清政府民政部和民国政府交通部任职。著有《六书哲学》、《管子注》、《阳曲学案》、《续湘军志》及《诗集》、《文集》等书。1936年逝世于湘潭陶园。朱德裳与陈师曾皆为日本留学生,后又同在北京供职,意趣相投,为莫逆之交。  齐白石曾为朱德裳作《虾》图一帧,题字云:“九还喜余画,余未以为贪耳。公如为官,见钱如见山人之画,则民何以安生。此感奇也,九还吾弟勿为怒,兄璜记。”两人同乡兼好友,交情甚笃藉此可见一斑。  朱氏所著《三十年闻见录》中谈及陈师曾有多处。陈师曾病逝,朱氏作悼亡诗,前言云:“衡恪字师曾,义宁中丞之孙,散原先生之子也,日本师范生。居槐堂,与人无町畦。余亦罢官,居城外烂熳胡同。相去十里,往返无虚日,不甚求其作画……”从《陈师曾印谱》中可看到,为朱德裳治印甚多。  在结识陈师曾之前,齐白石在京还结识了曾农髯、李筠庵、易实甫、夏午贻等人。这些人与陈师曾的交谊不及朱德裳深。而姚茫父、陈半丁、王梦白、凌植友则是在结识陈师曾之后的新雨。如进行排比分析,朱德裳使两位大师结谊的可能性最大。“余由师晦,结识师曾”非空穴来风。

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为何却被一位老农民所误杀,让清军坐收渔翁之利?

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吴三桂联合清军打败了李自成。李自成南逃跑,在缺少粮食时,他带领部下抢夺农民的粮食,农民在武装反抗的过程中把李自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