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谅的生平经历
娄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少年时代有志于圣学,到处求师,但发现许多所谓学问家 却忙着教授举子之学,即应付科举考试的学问,而非“心身之学”,这让娄谅非常失望。后来他听说吴与弼(字傅,号康斋)在抚州崇仁乡居,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便从上饶赶往崇仁,投在康斋的门下。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以敬义夹持,诚明两进为主,认为人应当整束自己的身心,使其莹净。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念,其学术流传较广,弟子众多,形成“崇仁学派”。娄谅初到崇仁,康斋一见他的气象而喜之曰:“学者须带性气。老夫聪明性紧,贤友也聪明性紧。”足见吴与弼对娄谅的好感。娄谅本是一个豪迈之士,非常不屑于世务,这从他见吴与弼以前的举止就可看得出来。
此次初到崇仁,虽然得到康斋的夸奖,但对于学问之道依然不知从何做起。康斋早就看出他的心思,认为娄谅的不屑世务当然是好,但为学之道却不能不亲治细务,躬行践履。格物致知,是程朱向来重视的问学之途,想必娄谅对于“世务”与“细务”原是没有多少区分的。于是,康斋有一天与门人共耕,召娄谅前去观看,边挥锄边对娄谅说:“学者须亲细务”。娄谅果如乃师所言是个“聪明性紧”的人,当即便悟,由此折节。今后在吴与弼的馆舍里,凡扫除之事,必亲自去做,从不使唤童仆。吴与弼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以为孺子可教也。后来,娄谅果然成为康斋的入室弟子,凡康斋不于语门人者,却毫无保留全部教给了娄谅。
在崇仁呆了几年,娄谅因病回到上饶的家中。康斋经常去江、浙两地,要途经上饶,需在上饶歇脚逗留,故而娄谅与其师会面亲炙教诲的机会也常而有之。这期间,康斋多有诗文见赠且亲为《娄氏家谱》作序。1453年,31岁的娄谅经过乡试,中了举人。根据娄谅同学胡居仁的记载,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们共同的老师康斋又一次路过上饶,曾登上娄谅的读书处“芸阁”,并欣然题写了阁名。乡举之后,娄谅自认为学尚不足,故不急于仕,继续修学于上饶的家中,中间还不停地往来于崇仁的师门,这样又过了10余年。
后来在父兄的强烈要求下,他终于在1463年决定去南京参加进士考试。可是到了浙江衢州正要登船赴临安时,忽遇逆风。船是开不动了,他也就飘然西归,又回到了上饶。家里人对之非常惊讶和生气。娄谅却安慰道:“我这次应试,非但不能考中,反会遭遇奇祸,为防万一,我便中途踅了回来。”正当家里人将信将疑之际,果然从南京传来消息,这次春闱因考场失火,考生被烧死者不可胜数。通过这个事件,大家都佩服他的神见,而娄谅自己却认为这是他钻研理学,静久而明的结果。
第二年,即明英宗天顺甲申年(公元1464年,)娄谅43岁再去应试,终登乙榜。随即朝廷派他任成都府学训导,他准备携妻儿赴任。行前他想带一部《朱子语录》上路,但当时市面上所有书肆都没有刻本可购。他便想起崇仁恩师康斋的族中原有古刻一部,因此急忙派遣家人携白金一斤前往购求,但对方并不愿出售。他便设法将书借到上饶,请书法好的人抄了一部,在去四川的舟中一路翻阅,并感叹说:“吾道尽在此矣!”后来他在成都的任上只呆了2个月,即谢病南归,并因此而号“病夫”。但“病夫”这个名号,并不被人们常常提起,这也许是出自他一时的自嘲之故。 回到上饶的家中以后,娄谅依然足不出户,和弟弟娄谦(号莲塘)整日以读书讲学为事。大概这时候开始,“芸阁”逐渐成为他们教授学生的重要场所,由此娄谅的知名度在上饶也越来越高,上饶的前后郡守也都知道他的贤声,对他很是尊敬,并经常偕带幕僚来看望他。而娄谅对郡守们却不登门回谒,只是当郡守们初至上饶上任或解任离开上饶时,出于礼貌,他才会亲往一拜,如此而已。平日里他与官府也没有过多的交往。
娄谅的学术,主敬穷理,即以“收心、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指。这一点是直接继承了朱熹的。他每天早早就起床,一定是深衣幅巾的装束,先拜家祠,然后出御厅事,接受家人及诸生的揖拜,内外肃然,凛若朝廷。即使达官贵人造访,他们也必须整饬襟裾入内,一点也不能够马虎。应接之暇,娄谅即翻阅群书,碰到至言格论,契合于心者,便吟讽不已,定要全部用朱 笔圈点,这样读书常常至深夜,然后才入内寝,不尝有顷刻的懈怠。他曾说过孔子佩象环是取中虚之义,因此他也置一象环佩带着,日不去身,表示中虚无我。他在芸阁讲学的时候,常常是议论慷慨,善发人智,听者忘倦。还有一些有志于道者,常常登门拜访,请教各种问题,至于终日不忍离去,这时候,他的芸阁一定是很热闹的。 上饶城水南街劳动路娄家巷30号的“理学旧第”娄谅虽退老于上饶家中,然爱君忧国却很诚切。每读邸报,见朝廷行一善政,用一善人,则喜形于色;若事有不公,且影响到朝廷的政治清明,则忧动于颜,决不啻于身立其朝,目击其弊。明宪宗驾崩时,娄谅闻之而恸,朝夕哭临,垂涕不已。对于地方政治,他也非常关心,遇到郡邑政令有不便于百姓的时候,他一定要向官府提出意见并极力制止;若遇到旱潦蝗虫等自然灾害,娄谅则忧叹不已,并常常替民向苍天祈祷。如果发现乡邻迎神、搬戏、划船及建斋醮之类,他一定要站出来痛加禁止,即使得罪士大夫也在所不顾,以正风俗为己任。他的学生夏尚朴说他气象岩岩,大家都以为是当地灵山降神所致。
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娄谅68岁,王阳明18岁,这年的冬天,王阳明因送新婚的夫人诸氏从南昌归浙江余姚,舟至广信,拜谒娄谅,并从之问学。娄谅授之以宋儒格物之学,谓“圣人必可学而至”,王阳明深契之,因此始慕圣学。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学,先生(按:娄谅)为发端也”。所谓“姚江之学”,即王阳明尔后所发展出的心学。 公元1491年的夏季,忽闻灵山白云峰崩落数十丈,娄谅叹曰:“吾殆死矣!”于是紧急召弟子们永诀,并命门人蔡登查阅周敦颐、程颢去世的日期,说:“元公(周敦颐)、纯公(程颢)皆暑月而卒,予何憾。”1491年农历5月 27日娄谅逝世于上饶的家中,年七十。门人私谥 文肃先生。他死后,友人张东白为其墓作铭云:“灵峰信之主山,哲人之萎,岂偶然哉!”传说娄谅死的时候,时属盛暑忽阴凉数日,飒然如秋,待殓事已毕,日出如故,这大概便是人们常说的“天人感应”。
澄[澄,读音作dèng(ㄉㄥˋ),不可读作chéng(ㄔㄥ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后裔澄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姜姓炎帝嫡系世系为:炎帝→帝临→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厘→帝哀→帝克→器→祝融→术嚣→勾龙→垂→伯益→若木→费昌(费侯昌)→房→仁昌→天英→珪→敏→豹→谦→澄……
其“澄”,是伯益的尘孙(第九世孙),因分封于澄邑而得名。
上古时期的澄邑亦称澄州,即今江苏省江阴市地区,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澄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注:
上古澄邑名称沿用至西周末期,非今福建之龙海,或今广东之澄海,这两处“澄邑”之称皆在先秦末期至汉朝初期始得邑名。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子高澄,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高澄,字子惠,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为白部鲜卑族人娄氏所生。
高澄自幼聪明过人,肤色“白晰如玉,风度翩翩,神情俊爽,便若成人”,深得高欢的喜爱。在北魏节闵帝元恭普泰元年(公元531年)高欢攻下邺城后,将高澄立为世子。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元年(公元532年),高澄被加街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高澄在十二岁娶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之妹冯翊公主为妻。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东魏政权迁都邺城后,十四岁的高澄成为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
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高澄要求到国都邺城辅助皇帝处理朝中事务。起初高欢没有答应,后来丞相主簿孙搴从中求情,高欢便同意了高澄的要求。高澄到邺城后,东魏孝静帝任命他为尚书令兼领军、京畿大都督。
高欢虽然实际上把持了东魏朝政,但朝内勋贵日益横行,欺男霸女,贪污受贿,高欢又善做白脸人,不好下狠手整治这些“老哥们”,便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4年)任高澄做大将军,领中书监,摄吏部尚书一职。当时,高澄虽只有二十四岁,做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
当时在邺城朝中的事务主要由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等人管理,都城人称他们是“四贵”,这些人自恃功高,在邺城大都专横放肆,骄蛮贪婪,不可一世。高澄到邺城后,立即对“四贵”采取了压制的办法。
高澄到邺城后执法严厉,处事果断,人们为之震惊。高欢的老友孙腾见高澄时,不愿表现得恭敬,依势不理睬他的政令,高澄立即一沉脸,马上叱喝左右把这位孙大叔拉出门外,将其身边围上“刀环”,狠刹了孙腾的威风。司马子如广纳人贿,高澄命属下把这位司马大叔押入大牢,还来个假杀头,吓得这位司马子如一晚上头发都白了。对此,高欢也得便宜卖乖,对老战友们说:“儿子浸长,公宜避之”。意思是儿子大了,又是当朝大官,该给他面子一定要给面子,否则我这老脸也不管用。
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农历1月8日高欢逝世,高澄秘不发丧。东魏的大司徒侯景听闻高欢死讯后,乘机在河南造反,高澄当即命韩轨率众讨伐。高澄确实有真才实干,排兵布阵,打得侯景仓皇而逃。接着,他又亲自带兵,生擒西魏名将王思政。同时,高澄任贤择良,咸得其才,短时间内拢得江淮以北土地二十三州。安排妥当后,他才驰还晋阳,为父发丧。
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南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农历4月,东魏孝静帝封他一大堆官职: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寻尚书事、大行台、承袭其父渤海王位。农历5月又进封相国、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权势至高无上。
高欢生前对东魏孝静帝礼敬有加。然而,后来的高澄并不满足,他一直认为皇帝的宝座应该是他高家人、而不应该由元氏来坐,他的父亲只不过是为了顾大局,才让元善见坐上去的,因此根本不把东魏孝静帝这位皇帝大舅子放在眼里,他任亲信崔季舒为中书侍郎于朝中,实际上是作为他监视东魏孝静帝的耳目。为了控制东魏孝静帝,高澄专门安置了自己的亲信崔季舒做黄门侍郎,负责监视皇上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报告。
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农历8月,高澄从晋阳写信问崔季舒:“皇帝近来表现如何?”崔季舒回报说:“皇上近来脾气挺大,经常发泄对你们兄弟的不满。”高澄一见信,马上赶到邺城,气冲冲地找到东魏孝静帝理论。
东魏孝静帝只好陪着高澄在邺东打猎,骑马跑快了些,监卫都督就从后面急呼:“天子您别跑太快,大将军会不高兴的!”东魏孝静帝后来设宴招待他,高澄乘着酒兴,端起满满一大杯酒,强迫东魏孝静帝喝下去。那样子好像他们是平起平坐,决不是高欢在世时侍宴的样子。
东魏孝静帝对此愤恨不已,推开酒杯,大声呵斥高澄说:“自古无不亡的国家,朕连饮酒都不能自主,还这样活下去干什么?”高澄见这位昔日温顺的皇帝竟然讥讽他,先楞了一下,立刻恼羞成怒,一脚把桌子踢翻,大骂:“什么朕!朕!狗脚朕!”言毕,站起身,令崔季舒“殴帝三拳”,然后站起来甩袖而去。崔季舒也跟着跑了出去,只剩下个满脸通红的东魏孝静帝在那里独自发呆。
臣下敢打皇帝,还不自己动手,让手下人“代劳”,此行此举,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桩来。
第二天,高澄怒气渐消,又让崔季舒跑到宫里慰问皇帝,北魏孝静帝只好对这种慰问表示感谢,还赏赐给高澄一百匹绢。
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农历8月,高澄再次来到邺城,邀请死党崔季舒、陈元康、杨等人在北城东柏堂住所,密谋篡夺皇位的勾当。因高澄*乐成性,不仅偷偷与他父亲的宠妃郑氏暗中往来,而且就连弟弟高洋之妃李氏也是百般调戏,人伦纲常全然不顾。再说东柏堂环境优雅、僻静,正好约会他新宠幸的琅琊公主。为了不受外人打搅,与琅琊公主往来无顾忌,高澄把自己的侍卫打发得远远的。
那天,高澄与心腹密议受禅之事,侍卫更是不能沾边。厨奴兰京抓住这个机会,伺机下手。
兰京,是南梁国大将军兰钦之子,双方在交战时被俘入东魏,之后贬斥到高澄府中作厨奴。兰钦曾多次派人携重金要赎回儿子,高澄皆“不许”。为此兰京怀恨在心,与六个同在厨房做劳役的厨师密谋,想伺机刺杀高澄。
事发当晚,兰京找个理由捧着食盘进来,高澄见是兰京,立刻吼道:“我没让你送吃食,怎么来胡闹?”
兰京也不搭话,上前呈上食盘,并乘机迅速抽出藏在盘底的尖刀,迎面向高澄刺去,厉声喝道:“我要杀你!”话还没说完,从门外跑来四、五个厨师,手提尖刀来助兰京。
高澄手无寸铁,慌乱间从坐床上掉下来,还把脚摔伤了,便趁机钻入床下。陈元康上前阻挡,立刻被兰京一刀捅个透心凉。崔季舒当时躲在厕所,逃过一命。那位杨愔跑得更快,也捡了一命。
几个厨师搬去床具,兰京当胸几刀,把这位“美姿容,善言笑”的高王爷捅死在当地,一伙人一拥而上,挥刀乱砍,顿时把高澄剁成了肉酱,时年二十九岁。
高澄逝世后,被后来的北齐政权追封为北齐文襄皇帝。
高澄的第三子高肃,因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在北齐孝昭帝高演皇建元年(公元560年)被封为兰陵郡王。在兰陵郡王高肃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澄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历史名人:
澄 雪:(生卒年待考),俗名胡靖,字献卿,一名海靖云,自称澄雪道人;福建南平人。著名明朝僧人、书画家、诗人。
历代画史汇传大多将其误作“雪澄”,实为澄雪,是胡靖出家后的法名。
澄雪博学能诗,尤善书、画。尝泛海至琉球,揽岛屿风景,绘为图志,刻画精工。并能参悟妙理,赋诗见志。
澄 圆:(生卒年待考),号文谷。著名明朝僧人,书画家、诗人。
浙江绍兴天章寺僧,曾为懋方(章懋,明成化年间会试第一,官至南监祭酒)的高足。
澄圆善兰竹,工诗,为诗窟十家之一。著有《雪痕录》。
谁告诉你伊姓是少数民族?伊姓是纯正的汉族。!就算是鲜卑人现在也是汉人
伊(Yī)姓源出有3:
1、源于上古。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
2、出自伊尹之后,以水名为氏。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住水(地)名“伊”为姓。伊尹后来佐商汤灭夏,商初辅佐四代五王,氏上古有名得贤相。历史上的伊川,在今河南省的伊河一带。伊尹之后,有莘氏之女采桑伊川,以水(地)名为姓。故此支伊姓的后裔,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河南伊水流域。望族居于陈留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郡。
3、为历史上伊娄氏所改。《魏书·官氏志》有记载云:后魏鲜卑族有可汗拓拔邻,以其六弟为伊娄氏,后分改为两支单姓,一支姓娄;一支姓伊,亦称伊氏。
得姓始祖:伊尹。伊氏的发祥地是伊川,祖宗是商代的明相伊尹。关于伊尹,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根据《水经》的“伊水注”上记载,昔日有一位莘氏女采桑于伊川这个地方,在空桑树上发现了一个婴儿,就是后来的伊尹也;因为居住在伊水,所以就以伊为姓。伊尹早年是一位声誉清高的隐逸之士,躬耕于有莘氏之野,虽然隐居不问世事,但是高才贤名却传遍各地,所以,有志于推翻暴桀的平民革命的商汤,一连三次恳切地请他出山,结果在他的运筹之下,商汤推翻夏桀,成为天子。后来商汤太子继位,不学好,伊尹以两朝元老的身份,把年轻的太甲放逐到桐,并且代为主持国政。三年后,太甲悔过,他又将之迎返,把政权又交给了太甲。据说伊尹活到100岁,当他去世时,葬之以天子之礼,孟子推崇他为“圣之任者”。据《元和姓纂》记载,伊氏出自帝尧祁氏,裔孙伊尹名字叫挚,为商汤的贤相,生儿子伊陟,就是伊姓的始祖。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的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商王朝的缔造者商汤,字天乙,其后代子孙中便有取其字为姓氏者,称乙氏。后有其支庶子孙按顺序排行,长房取谐音“壹”为姓氏,称壹氏,后简文为一氏。
该派乙氏与一(壹)氏为同宗同源,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柔然族敕勒部乙旃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西域古匈奴奚王属臣格斯齐宜,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史籍《五代史》记载,在后唐时期,后唐明宗李亶(公元927~933年在位)曾赐奚王副使格斯齐宜姓乙,其后裔遂世代称乙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乙弗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乙弗氏。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乙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乙那娄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乙那娄氏(亦作壹那娄氏、一那娄氏、夷那娄氏)。
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北魏孝文帝元宏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实施过程中,乙那娄多改为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乙氏。
三迁徙分布:
分布:
今山东、江苏、黑龙江、浙江、台湾等省均有乙氏族人分布。
四 历史名人:
乙 瑛:(生卒年待考),鲁国人(今山东曲阜)。著名东汉朝大臣。
乙瑛在汉桓帝刘志时期为鲁国丞相。
汉元嘉三年(公元153年),乙瑛上奏朝廷,请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掌朝中礼品、祭器及往返公文。诏准之日,乙瑛已满秩离去,后相名平者遵诏杂试,得孔和一人,除为百石卒史。
后人为此事立碑记之,今碑仍在,简称《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和碑》,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文为隶书,端庄凝重,气象雍容,是汉碑中的精品。惜未记载所书人的姓名。
在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高唐县志》中记载:“乙瑛事迹除请百石卒史碑外无可考,对于本县无直接影响。然其请置百石卒史一事,关心先圣,裨补儒教,其及于人者非浅鲜,且其事列入他篇,举非所直,故以为德范之首。”
乙 瑰:(生卒年待考),鲜卑族,。著名北魏王朝将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乙瑰出任镇南将军、驸马都尉,受赐爵西平公。后又做过侍中、征东将军、定州刺史,进爵为王,后又为西道都将。
乙瑰逝世后,到北魏世宗帝元恪时期(公元500~512年),赠其为太尉公,谥号为“恭”。
乙恩波:(公元1928~今),安徽亳州人。著名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1955年,乙恩波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本科外科专业。
乙恩波历任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计划生育协会顾问、常委,市医学会外科分科学会副主任。现任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泰安分会常务理事、市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毕业后, 乙恩波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工作,建立并发展了泌尿外科专业,是泌尿外科奠基人和带头人。任教于泰山医学院,获先进教师称号,从事医、教、研四十余年,培养了大批医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
乙恩波后从事男性计划生育工作,潜心研究男性计划生育新技术,进行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男用口服避孕药棕棉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棉酚低血钾及低血钾肌无力症发病原因”的研究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三等奖状、奖章。“输精管电凝节育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委成果奖。
乙恩波入选“国际生育调节新进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世界优秀医学论文选要大全》、《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与人才业绩名典》。被聘为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书刊特约顾问编委。
乙恩波曾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奖状、奖章和山东省、泰安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乙立清:(公元1936~今),山东济南人。著名当代武术家、基础教育家。
肄业于山东建筑学院。高级教师。现任济南市青少年宫主任助理、武校校长。全国青少年宫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武协委员,济南市武协副主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乙立清曾先后三次参加济南市武术比赛,都获得武术对练第一名。
1983年,乙立清创办了济南市少年宫业余武术学校,多年来培训青少年、儿童学员达四千多人,向北京、上海、武汉、山东体育院校、山东、陕西等专业武术队输送队员三十余人,在全国及省市级以上的武术比赛中,培训学员曾获得几十项团体及个人冠亚军。
1982年,乙立清在山东《体育科技》上发表论文《谈少年儿童武术基础训练》。1987年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刊物上发表《创办少儿武校的几点体会》的文章。
1988年,乙立清倡导发起成立了全国青少年宫武术协会。
1990年,乙立清随同由 中央对外联络部组团的中国武术气功团出访了法国、留尼旺、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国。
1991年,乙立清率山东少年武术团赴日寇长崎、下关、山口、岩国德山、获市大阪等地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进行四十七场交流表演,受到了日寇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当地各大报刊的赞誉。
乙立清曾获山东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校外辅导员”、“体育道德风尚裁判员”、“武术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沧州武术志》等。
乙立清是国家的荣誉武术裁判员,1998在首批武术段位制评选中被评为七段;山东武术院济南培训基地副主任。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尚屯镇娄马头村娄鹏本村家谱:
汝永承先德 延绍继希宗 孟仲伯和季 渊源本世同 泰运舒长化 广傅道济光 思荣敷锡远 贻裕庆其昌 宣平安云启 敬维敏政宏 贤英琨璜瑜星华灿时中。
祝:本村有约3000人,娄姓有80%。 本人世字辈!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宁国府:
贾演(宁国公)--焦大(奴,老仆)--来(赖)升(宁国府总管,来升媳妇)
乌进孝(黑山村)--俞禄(小总管,张财家的,丫环--万儿,兴儿)
贾代化(贾演子,神威将军)
贾敷(贾代化长子)(无情节)
贾敬(贾代化次子,进士)
贾珍(贾敬子,威烈将军)(妾--佩凤,携鸾)
(妻--尤氏,尤氏继母--尤老娘,丫环--茄官--优伶之一)
(丫环--银蝶、文花、炒豆儿,小厮--喜儿、寿儿)
(尤二姐--贾链私房妾--吞金自尽)
(仆--鲍二、鲍二家的,丫环--善姐)
(尤三姐--未婚自杀)--柳湘莲(仕子,小厮--杏奴)
贾蓉(贾珍庶子,五品龙禁尉)(后续弦)
(妻--秦可卿,丫环--瑞珠,宝珠)--(秦业--养父--营膳郎)
秦钟(秦业养子,秦可卿之弟)
(智能儿--水月庵小尼姑,智能儿师父--水月庵净虚)
(净虚徒弟--智善、智通)
贾蔷(贾珍养子)--龄官(贾府十二优伶之一)
贾惜春(贾敬女,出家)(丫环--入画、彩屏、彩儿--彩儿的娘)
史家:
史侯(保龄侯尚书令)
史侯女--贾母(荣国公子妻,丈夫--贾代善)
史侯子(三子中有二子为侯,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
史湘云(父非侯,丫环--翠缕--缕儿,葵官--优伶之一--韦大英)
(奶妈--周奶奶,丈夫--卫若兰)
王家:
王公(都太尉统制县伯)
子(王公连宗宗侄--王成父)
(王成,子--王狗儿,子妻--刘氏--刘氏母--刘姥姥)
(孙子--王板儿,孙女--王青儿)
长子(王公孙)
(王仁--子,王熙凤--女--贾链妻--王夫人的侄女、侄媳)
王子腾(王公孙,京营节度史,九省都检点)
(婿--保宁侯之子)
王夫人(王公孙女)--(贾政妻,王熙凤的姑妈)
薛姨妈(王公孙女)--(薛公孙妻,薛宝钗、薛蟠母,王夫人、王子腾妹)
薛家:
薛公(紫嶶舍人)
子--子(薛公孙一)
薛蝌(子)(妻--邢岫烟--邢夫人侄女,丫环--篆儿)
薛宝琴(女)(丈夫--梅翰林之子,丫环--小螺,豆官--优伶之一)
子(薛公孙二)--(妻--薛姨妈,当铺总管--张德辉)
薛宝钗(女,贾宝玉妻)
(丫环-莺儿-黄金莺,文杏,蕊管-优伶之一,莺儿母)
薛蟠(子)(妻--夏金桂,丫环--宝蟾,小舍儿)
(夏母--夏奶奶,乳父--老苍头)
(妾--香菱--甄英莲--秋菱,丫环--臻儿)
(香菱父--甄士隐)
(香菱母--封氏,封氏父--封肃--后接济贾雨村)
荣国府:
贾源(荣国公)--赖大的母亲--赖嬷嬷,荣府总管--赖大--赖大家的
(赖大子--赖尚荣--州县官)
(柳二媳妇的妹子,厨房中柳二媳妇,柳二女-五儿)
(荣国府其他仆役:来兴、单大良、单大良家的--单大娘)
(吴兴登、吴兴登媳妇,戴良、钱华、余信、余信家的)
(王荣、张若锦、赵亦华,钱启吴兴家的、郑华家的)
(来喜家的、王兴媳妇、郑好时媳妇、张材家的、老祝妈)
(老田妈,丫环--喜儿--非贾珍处小厮)
(丫环--可人、彩鸾、靛儿、良儿)
(宝官、玉官、药官--优伶之三)
拢翠庵妙玉
贾雨村(连宗宗侄)(怀疑有误--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原黛玉家师)(后续弦杏娇--封肃丫环)
贾代善(荣国公子)(妻--贾母)--(三子:贾赦,贾政,贾敏--女)
(丫环--鸳鸯,鸳鸯父--金彩,金彩子--金文翔及媳妇)
(丫环--鹦鹉、琥珀、翡翠、玻璃、珍珠--非袭人)
(丫环--文官--优伶之一,丫环--傻大姐--傻大姐的娘)
贾赦(贾代善长子,一等将军)(妻--邢夫人)--(邢夫人胞弟--邢德全)
(邢夫人兄嫂--邢忠夫妇,邢忠女儿--邢岫烟)
(妾--嫣红、翠云,丫环--娇红、秋桐)
(陪房--费婆子、王善保家的)
贾链(贾赦庶子、同知) (妻--王熙凤)(女儿--巧姐)
(仆--来旺儿及媳妇)
(来旺儿儿媳--彩霞--贾政妾周姨娘丫环)
(妾--秋桐--邢夫人丫环)(丫环--平儿、丰儿、小红-红儿-林红玉)
(林红玉父--林之孝--总管,林之孝家的)
(乳母--赵嬷嬷)
(赵嬷嬷子--赵天梁、赵天栋)
(小厮--兴儿、隆儿、庆儿、彩哥儿,仆人--昭儿,王信、王信媳妇)
贾琮(贾赦庶子)
贾迎春(贾赦庶出)(夫--孙绍祖--指挥)
(迎春乳母,乳母儿媳--王住儿媳妇)
(丫环--司棋--王善宝的外孙女儿,丫环--绣桔、莲花儿)
(司棋婶娘--秦显家的,司棋姑舅兄弟--潘又安)
贾政(贾代善次子,工部员外郎--怀疑有误)(妾--赵姨娘)--(兄弟--赵国基)
(丫环--小鹊、小吉祥)
(妻--王夫人、妾--周姨娘,陪嫁--周瑞家的,周瑞及婿冷子兴)
(丫环--金钏儿、玉钏儿)(金钏儿、玉钏儿母--白老媳妇)
(丫环--彩云、彩霞、绣鸾、绣凤)
贾珠(贾政长子,病死)--(妻--李纨,丫环--素云、碧月)
贾兰(贾珠遗腹子)
贾元春(贾政长女,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丫环--抱琴)
贾宝玉(贾政次子)(寄名的干娘--马道婆)
(丫环--花袭人--珍珠,媚人)(袭人母及子花自芳、袭人两妹子)
(丫环--晴雯、麝月、绮霰、秋纹、碧痕、檀云、紫绡、茜雪)
(晴雯姑舅哥哥--多浑虫,多浑虫妻--多姑娘儿--灯姑娘)
(丫环--芳官--优伶之一--又名耶律雄奴、温都里那、金星玻璃)
(芳官干娘--春燕姨妈,其女--小鸩儿)
(丫环--四儿--蕙香)(丫环--佳蕙、坠儿、篆儿、春燕)
(春燕母--何婆)
(小厮--茗烟--焙茗、小厮--锄药)
(茗烟娘--老叶妈)
(小厮--扫红、墨雨、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双瑞、双寿)
(乳母--李嬷嬷、赵嬷嬷、张嬷嬷、王嬷嬷,仆--宋嬷嬷)
(李嬷嬷子--李贵)
贾探春(贾政次女,赵姨娘女)(丫环--侍书、翠墨、艾官--优伶之一、小蝉)
(小蝉外祖母--夏婆子--黛玉丫环藕官干娘)
贾环(贾政三子、赵姨娘子)(小厮--钱槐--赵姨娘内侄)
贾敏(贾代善女)(林如海--夫--巡盐御史)
林黛玉(丫环--紫鹃--鹦哥--贾母丫环--鹦鹉)(贾雨村曾为其师)
(雪雁、春纤、藕官--优伶之一)(奶娘--王嬷嬷)
(藕官干娘--夏婆子--探春丫环小蝉的外祖母)
娄谅的生平经历
本文2023-11-17 16:47: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6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