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3收藏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第1张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文化自古提倡的一种善,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儒家宗教根源于对生命创造者的感恩之情与敬畏之心,“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孝道的言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强调“博学于文”,以重视教育著称。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若要成为“君子”,“文”(后天的文化教育)与“质”(质朴的善良本性)缺一不可,因而,“学文”是儒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不过,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的儒宗孔子认为,就做人的根本而言,比“学文”更加重要的是“孝”与“弟”,即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

“仁义”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价值,“孝弟”则是“为仁之本”。在“孝”与“弟”两项中,更为根本的是“孝亲”。在这一点上,儒教与基督有很大区别。基督也提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爱上帝、爱基督。《圣经》上记载,基督要求信徒们爱天父和基督超过爱自己的生身父母。孔子则认为,凡是不能够将爱父母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者,就是在做人的根本上还没有立起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因为儒家文化对人的生命来源的看法与基督有所不同。犹太教和基督认为,一位男性的天父———上帝———创造了一切,与天地万物一样,人也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人最该爱戴与感恩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造物主天父。儒家文化则认为,天地孕育万物,父母生育儿女,我们生在天地之间,既要敬畏感恩造就了这一切包括人类的天地大父母,又要孝顺感恩养育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在基督信徒的婚礼仪式上,感恩与顺服上帝是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则一拜天地(人类和万物的大父母),二拜高堂(自己的生身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男女合德。

正因为中国儒家文化认为生身父母是个体生命的来源,所以对父母极其感恩,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神圣,“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主张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父母在生时要在物质上尽力供养,在态度上恭敬和顺,父母过世后依然要如同他们在生时一样供奉祭祀。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同情,宽恕,主张推己及人,仁人爱物,“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又肯定“爱有差等”。“爱”之所以有差等,是由血缘的远近所决定的。最该爱的是父母(自身生命的来源),其次是兄弟(自身的同胞手足),因而,“孝”与“弟”就是最重要的家庭道德,是一个人能否仁人爱物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根本。儒家也弘扬博爱道德,致力于培养“民胞物与”的境界与情怀,不过,儒家认为,要求一个人“爱无差等”,即爱别人跟爱他的父母兄弟一样,是不自然、不合理、不近人情的,因为血缘关系才是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我”的爱是从跟“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依次扩展出去的。

在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中,对生身父母的爱是最重要的。2008年四川大地震,一位正在上课的高中老师在地震发生瞬间不顾学生,只身逃离。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当时的情况,引发强烈谴责,因此得到了“跑跑”的绰号。事后,“跑跑”先生公开声称,如果当时自己的母亲和女儿同时在场,他很可能会救女儿而不是自己的母亲。按照儒家的传统道德理念,在危难中,儿子毫无疑问地应该先救生养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生养之恩与生命价值高于女儿。这种把母亲生命的价值放在女儿和自己之后的言论,在传统中国社会无疑会被视为忤逆不孝,这就好像在基督一统天下的时期,有人敢公然宣称不信上帝一样的可恶。

正因为个体生命来源于父母,在儒家传统中,父母对儿女行使体罚就具有正当合理性。“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棍子底下出好人”,父母既然生养了儿女,当然有权对之实行责罚。对于父母的责罚,儿女应该痛悔己过,顺受无怨。《圣经·旧约》记载了亚伯拉罕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亚伯拉罕毫不怀疑上帝的绝对权威和其要求的合理性,遵照上帝之命,用独子献燔祭。同样,在中国传统孝子们的心目中,生身父母就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与绝对权威,父母的任何要求责罚都有其合理性,都应该和婉顺应。

胡适成名于上个世纪初期全盘反儒家文化的激进新文化运动,他逝世时,蒋介石在挽联中称之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位新文化运动大将是深受传统儒家孝亲宗教陶冶同化的孝子。在《四十自述》一书中,胡适生动描述了童年时代寡母对他十年如一日的孝亲“布道”,以及在做人和学习方面的严格督导,包括犯错时所受到的训责和体罚。中年胡适深深感激母亲,赞美自己的寡母既是“严父”又是“慈母”,将自己做人和为学的成就归功于母亲教子有方。青年时期,胡适曾一度因失意而酗酒浪荡,一次大醉后与巡捕争斗被关押了一夜,清醒后,他看着镜中狼狈的自己,想起了在家乡时时期盼他成才的母亲,决心痛改前非。不久,他考取了官费留美,数年后学成归国,迅速在学术文化界爆得大名。胡适广受到异性青睐,在婚姻问题上却惟母命是从,对母亲包办的发妻始终爱护不弃。三岁丧父的胡适对父亲毫无感性印象,却致力于从父亲遗留的文字中追寻其思想轨迹。在《四十自述》中,他称自己明理性重经验的为学路径是步父亲的后尘。他不仅学成后扬名显亲,还整理出版了父亲的全部遗著,晚年在《口述自传》中,他进而大量补述了父亲一生的主要事迹。综观胡适的生平可见,父母在他生命中的地位近乎神明,母亲的“布道”内化为他的人生动力,他的生命可谓是实践父母期待的一生。胡适的作为正是儒宗孔子所主张的君子当“善述父之事,善继父之志”的具体实践。

因为“孝亲”,孝子必然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荣誉。“孝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儒家认为,生命是父母给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能损毁,应该爱惜。人生一世,要好好做人,努力做事,在家尽孝道,在外行忠信,为父母争气,为祖宗争光。记得曾看到美国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的电视访谈节目,赵女士说自己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社会上做事,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心理动力,那就是要为父母争光。赵小兰是姐妹中的老大,她的几个妹妹也都很出色。在她的家庭教育中,中国传统“孝道”仍然起着作用。

应该说明,基于父系家族人伦道德的传统,儒家孝道与崇尚个体自由、人权、人人平等的现代世界普世价值有重大冲突,因而,维护父子、君臣、男女三大不平等人际关系的传统儒家“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断裂不可避免,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武断口号并非历史偶然。儒家文化在大断裂后的再度复兴必须经过重大转型改造。不过,儒家仁义道德和孝道的精华,诸如敬爱、感恩、善待和回报生养了我们的父母,珍爱生命,和睦家庭,并从家庭伦理进而扩展到社会,立己立他,尽忠守责,仁人爱物,乃至“治国平天下”,建立和谐社会,因此显身扬名,荣耀我们的父母,等等,无疑应该在充分尊重个体自由、人权与人人政治平等的文化框架内继续在个人生命中发挥作用,为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与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拓展:儒家学说中的孝道名言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长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

本也。——孟子

1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2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2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2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5、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6、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7、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8、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9、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2、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3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出自(春秋)《孟子·离s娄上》。

34、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为政》○子曰:“孝慈,则忠。”

  今译:当政者如果能上孝于亲,下慈于民,就会赢得人民的忠诚。

  《里仁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今译:事奉父母时,如果父母有不当之处,要适度地劝谏。假如父母有决不听从之志,则

依然敬重有加,不要违拗或远离而去。也可以因此而忧劳,但却不要怨恨。

  《里仁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译:父母在世之时,子女不宜到远方出游。如果一定要去,也要遵守常规。

  《里仁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今译: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是不可以不知道的。父母寿数的增加,在让人为之欢喜的同时,也让人为之忧惧。

  《先进篇》○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今译:好孝敬的闵子骞啊!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都没有任何非议。

  《学而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今译:慎重地对待故去的亲人,追忆、缅怀自己的远祖,民风就会复归于敦厚。

  《子张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今译:除非是自己的亲人去世,否则一个人是不会有自尽其身的时候的。

  以孝事亲、以孝奉君本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重要传统美德,却因为近代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滞后于西方,而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甚至唯恐避之不及的祸水。但是,在当代中国,由于孝悌观念的缺乏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儒家孝道的长短,也不时受到方方面面的论说。不用说,这其中缘由,是非常值得当代中国人加以反思的。

  从以上对儒家孝论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演变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应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探讨和正确阐发儒家的孝道观,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做法。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想从根本上构建合理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就孝道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社会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更具时代特色的反思。

孝道具有社会普遍意义和人类共同适用性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应该随之变化,许多传统道德面临着时代的冲击与抉择。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史的产物,必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孝道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孟子所强调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经》所倡导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等,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予以摒弃。但从理论上和实际上讲,虽然传统的孝道多有时代局限和具体实践上的种种不足,但毕竟涉及人类共同的心理和情感,在任何时候都是道德全民性和稳定性的体现。所以,孝这种伦理道德,是合情合理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社会风尚的体现。因此,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作用于现在乃至将来。

  就孝道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性来讲,我们至少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赡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孝。所有的人都有父母长辈,都有子女晚辈。今天的子女,就是明天的父母。赡养父母,就等于是保存人类,赡养自身。所以,赡养父母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保证之一。第二,敬重父母是最高尚的孝。赡养父母是必要的和必需的,但是,在这样的赡养中必须融入尊敬和敬重的精神。没有敬重,孝道就失去了灵魂,就会变成虚伪的和徒有其名的,最终也难以长久坚持。第三,孝与忠是相通的。在家孝与在外忠应该是一致的,虽然孝子不一定就会是忠臣,但忠臣一定得是孝子。在“忠”的问题,旧时代有着明确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忠只是忠君忠主。但是,在今天,君主专制的时代已经过去,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同样是孝子的必然归宿。第四,孝并非唯命是从。把孝道引向对父母的唯命是从,是古代孝道的最大弊端。在今天讲求法治和民主的时代,要想使孝道生机勃勃,必须把民主和法治的精神作为行孝的前提。当然,孝道不必与现代民主和法治精神相对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对父母和亲人的孝,往往容易与民主和法治的精神产生现实的矛盾。所以,要想使传统的孝道美德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必须把一份民主和法治的责任心放在首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弘扬孝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耳闻目睹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置亲情于不顾,不尽人子之责,不赡养父母,甚至歧视、虐待父母和老人,致使许多家庭为此而破裂,影响到社会安定。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出现,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童叟无欺,是企业的生命线。这种讲诚信和讲信誉的行为准则,其能够建立的重要基础就在于切实可行的家庭美德。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对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能尽心敬养,甚至不能以礼相待,就很难想像他会做到童叟无欺、诚实守信。也许有人会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应该是俗语所说的那样,“父子勤算帐、兄弟算清账”,而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亲情和友情。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孝道的宗旨,并不是无原则的折衷,更不是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真正的孝道永远都是有原则的,在古代甚至是有法律可以遵循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勤算账和算清账,对谁都是有利的和必需的,都是事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个人要想保持与父母兄弟的亲情,要想尽好孝道,必须保证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只有各方面都实现了事业成功,尽孝尽悌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在行孝的过程,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非常必要的。父母长辈既不要无原则地提出要求,子女晚辈也不要无原则地推诿和搪塞,这就需要借鉴市场经济的规则和信用。如果各方都不讲规则,都在随心所欲地理解和实行孝道,最终将是孝道的灾难。所以,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使尽孝尽悌与市场经济的规则形成良性互动,既可以保证孝道这一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也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弘扬孝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国家的基本细胞。基本单元稳定,社会才能和谐;细胞健康,国家这一机体才会强壮。而要保证家庭和睦稳定、生机勃勃,克尽孝道就是基础的基础。

  中共中央在2001年颁布的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这样的要求,就把家庭美德与家庭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及家庭问题同国家的安定和谐等关系统一和一致起来,非常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建设。

  新时期的孝道必须积极地应对现实问题

  从历史上和理论上理解孝道的积极意义并不难,难的是把传统的孝道美德与现代的精神理念相结合,有效地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

  既然孝道是要解决晚辈与长辈的关系问题,那么,在当代,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根据相关指标,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有3亿多老人,占到了总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如何让全社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既是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家庭和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由于经济的、医疗保健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国家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问题仍由家庭负担。尤其在农村,家庭养老更是主要形式。因此,发扬善事父母、孝敬老人这一传统美德,对于亿万家庭的安定、乃至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有其重要意义。其次,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以来,独生子女的问题日渐突出。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赡养老人的责任无疑会变得越来越沉重。面对这种形势,从父母到子女,必须对传统的孝道加以新的理解和诠释,以新的孝道理念指导人们的行为,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再其次,我国现在有5000多万青壮年民工在城市务工,他们如何对待远在家乡的父母才算是尽孝,他们的父母长辈如何得到孝养,都需要我们以继承传统孝道美德为基础,以与时俱进的姿态作出适时的合理调整。

望采纳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消极作用

1、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2、不平等性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利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3、封建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

我刘氏家族自从洪洞移民至此家里,已有五六百年,已形成刘氏大族,在这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传世后人的良好家风与家规,其之一就是 “以孝立家,孝道传家”。   讲此家风这就要从洪武年间,吾家(移民)始祖:刘讳刚; 始祖母:刘王氏说起,始祖从山西洪洞移民山东省东昌府恩县城东八里安家,因时间久远,又因家谱几经浩劫,现无具体记载其始祖洪洞具体地址以及家中亲属,唯一有价值信息就是原来村名“老庄”。

  泪别故土     传 :洪武年间在又一次圣旨下达后 , 洪洞(我们都发tong)大槐树下的移民又一次开始了,据此我们刘氏始祖可能就在这次移民队里。据《明史》明初山西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共九十七县。移民“生员”主要来自辽州、泽州、沁州、潞安州,汾州府,平阳府等。这些地区共五十一县,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可见迁民最多的是当时的平阳府,即现在的临汾市和运城市。洪洞县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县份,移民最多自在情理之中。吾刘氏始祖 刘 讳 刚 公就是用一个独轮车推着可怜一点全部家当,被编在迁移的队伍中,十户为一伍,同姓亲属不能在一伍,所以其弟,被编另一队去中。始祖母王氏也在其中,试问有谁能愿意割舍下父母、兄弟姐妹?又有谁愿意离开养育自己的一方热土?面对这一难题,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三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家人、兄弟分手要定后世多多联系,子侄几代人名号等,以便后世有缘相续。个个哭泣。这在整个明初,大江南北都是迁移的人“人人都是他乡客”,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一路艰辛东来,走长治、越太行、出山西,路邯郸、到东昌府(今聊城)到山东境内,向四面八方分散队伍,有一支对沿运河向北来,沿途开始安置移民,每十里地一伍。至恩县(一九五六年被撤销,东部并入平原县,西部并入武城县),一世祖刘刚公在城东被安放下。建房立家,并在房前屋后都种国槐树(是国槐不是刺槐)。开始了艰辛的繁衍生息,并且以姓命名村庄或沿用老家村名。吾家始祖就是沿用老家名字,只是加了本家姓氏。刘老庄得以继承,这也是为后世子孙留下重要线索,为追根朔渊提供依据。

新立家园   千里跋涉,刘氏始祖夫妇用独轮车推着家当,跟随迁移队伍来到恩县城东八里之处,被解除解压可以安家了,此地一片荒芜,到处是荒草蔓生,坑洼沼泽之中蚊虫飞舞、蛇蝎横行。一行队伍各自找安家之地,但大家又相聚不远,是为彼此相互照应,大家一般都靠近水塘边上,找一个高地安家定居,这样既有利于取水,也能防患水灾(东面不远就是马夹河),王、刘、陈三姓挨得近些。根据当时规定所开垦之地归,开荒者所有,所以先祖们先是租借原当地人的农具,后自己制造农具,“犁地画圈”,开始艰辛地开荒创业,(此处原始黄河故道,后来是马颊河流经水患不断,人烟稀少)广种小麦、黄米、黍米、高粱以解决吃饭问题。农闲时整理高地、平垫低洼,开渠引水、挖池养鱼(好多鱼塘解放后才被填),塘堤种桑麻、养蚕纺纱,以提高生活物质。但每逢佳节之日常常思念家乡,所以大家都在房前屋后都种有国槐树,在面食方面也多保留山西面食的特色(我们面食像年糕、面条、祭馍馍等,多保留山西洪洞习俗)。移民前就已经娶了王氏,但未生育,王氏在迁途时就带着娘家十几岁的侄子一同来,待成人并在新家西边立王家。几年后始祖母有了生育。后留有 子二人,根据朱元璋的《教民榜文》规定,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要求,取名有辈字,所以取名:刘富 讳 宝、刘富 讳 荣( 因女子不计入家谱,所以女孩不知 );

立庄 明王朝的移民,原则上是“政策”放宽的办法。洪武三年曾有定制,移民每户给田十五亩加蔬菜田二亩,有余力着不限顷田。鼓励人民拓荒种地,多多益善。同时还规定,皆免租税三年,激励尽快发展生产。等三年大家安定下了后,政府要来就要重新登记入户,以便赋税徭役之便。所以大家都以姓立庄(zhua),官方屯田就以长官姓氏名如徐官屯,吾始祖移民前村名就是老庄,只是加上刘姓,以警示后人“根”在何处来,并交代子嗣立家多载槐树。

立孝风  “ 离家方知漂泊难,养子才晓父母恩 ”。始祖 刘 讳 刚 公常常思念远方的父母双亲,逢节日必遥拜远方故土,祝福远方双亲康健,常有回家尽孝的思绪,但在开始几年,政府对移民管得很严,根本不可能回去,再又孩子还小,只能把这种心情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在移民政治风头过后,思念双亲的感情再也无法控制了,把“回家”想法告诉始祖母王氏,王氏也很了解丈夫思乡愁,因为始祖母王氏何尝不是思念家乡父母双亲呐,就同意其想法。永乐初年始祖 刘 讳 刚 偷偷沿着原路返回山西老家探望高堂双亲,这就是民间最朴实是“孝”,身体力行的为后世子孙做出楷模,在家尽孝终老,并是留下孤儿寡母的情况下再没有回来。但路途遥远,信息不通,幼子还小,所以始祖母常站村南盼夫归来,持家教子,从未留下半句怨言,流下的是“ 孝、德、勤、俭 ” 之风 。终老后,葬于村南土岗上大路旁(寓意之一找到回家之路;之二盼夫早归,迎候之路)。

    始祖父因尽孝老家双亲,偷偷地返回,再无音信。二世祖刘福讳宝,与其弟刘福讳荣,多方打听皆无音信,共同赡养高堂老母,并在村南路口建一草棚,以尽孝道,并教育后世子孙不忘孝道。始祖母百年之后葬于村南沙土岗大路旁,合葬始祖衣冠冢。坟前草棚依旧,后曰“望夫亭”。

     “ 百善孝当先,百行孝为首” ,此“以孝传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成为我刘氏最基本的核心德道尺度,并被刘氏子孙所继承的良好“家风”之一。

  《孝经》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如果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德行的培养,没有孝道的教育,孩子一定是教不好的,他的人生一定是失败的。

  一个人只有做到对父母尽孝道,对兄弟姐妹尽悌道,他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圆满的。那么,教育孩子,也应该把握这一点。一句话:孝悌家风的传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孝”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根本。

  《弟子规》开篇第一件事,就是教人学孝。孝,是首要的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看这个“孝”,上面是个“老”字头——“耂”,下面是个“子”,就是“子”在“老”身边,背着“老”一代。可见,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就是孝。“孝”字还说明,上下两代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孝”字,因为它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根本。

  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血脉和家训,孩子就是父母的分身。我们是父母,但我们也是父母的分身。如果一个人不孝父母,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语才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也就是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当然,教孩子学孝,首先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到孝。我们要对父母尽孝,比如,经常带着孩子、爱人回家看望父母,经常与父母联络感情。

  行孝,不能离开敬,我们要从内心恭敬父母。孔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如果只是给父母吃的,而不敬重父母,那跟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父母,一定要心存恭敬。

  孝顺父母,还有一个关键,就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论语·为政》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子夏请教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做孩子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今天所谓的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孩子们都会抢着去干;在一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父母长辈有吃有喝。但是,这样做就可以算‘孝’吗?”

  其实,给父母吃喝,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并不难,难的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所以,孝顺父母并不是只给他们吃的、穿的,而是随时都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而不是一张爱搭不理的臭脸。否则,我们即使让他们天天吃山珍海味,而对父母恶脸相向,父母也不会开心。

  也许给父母一时的好脸色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给父母好脸色。所以,我们为人子女者应该永远记得“色难”这两个字,永远给父母一个好脸色,让父母永远开心。好脸色是孝的基础,只有时刻给父母好脸色,我们才会主动去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真正让他们感到宽慰。

  我们做到了孝,家庭就和谐了,社会就安定了。

  教孩子学孝道真的那么管用吗?

  我在前面提到过,孝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在家庭中,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也要从教孝道开始。有的父母可能就会有疑问:“教孩子学孝道真的管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会不让父母操心,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会尽力让父母开心。比如,《弟子规》后面提到的“亲所好,力为具”,如果孩子掌握了这句话的精髓,那他就懂得如何去做了。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孩子,乐意主动学习的太少了,学习变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古人提到学习,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现在,都成了“不亦苦乎”。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不亦苦乎”,那基本可以确定,他的孝心还没有打开。因为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知道父母希望他能学习好,他就会主动地学习,根本就不用父母在后面催逼,更不需要父母用物质、金钱奖励来诱惑。所以,孩子有孝心,他就会学习好。

  我有一个朋友,对父母非常孝敬。他从来不强迫孩子去学习,而孩子的学习却是自动自发的。对孩子的学习,我这位朋友曾这样对我说:“很多时候,我都限制他学习,比如说晚上,他都学到很晚,都是我让他熄灯睡觉的。有时候早上我还没起床,他就已经早早起来看书了。孩子对我说,他不想让我操心他的学习,他一定会奋发努力的。”这个孩子去年已经以优异的孩子考入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因为这个朋友孝敬父母,孩子从小就看在眼里,在孩子心里,他能做的,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不让父母失望。在他看来,这就是对父母尽孝。当然,这个孩子在做人处事方面,也比同龄的孩子优秀很多。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教孩子学孝的原因之一吧。看到这里,有些父母也许并不认同,没关系,在后面“入则孝”的内容中,我还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教孩子学孝道,以及孩子学了孝道之后会有哪些改变。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绝对不会做出让父母操心的事,他做事前一定会好好掂量,做这件事是否有违孝道。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有了孝心,那我们这一生都会安心了,孩子的人生之路也会走得非常踏实。

  那么,在生活中又该怎样教孩子学孝道呢?

  既然孝道的培养对孩子来说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教孩子学孝道呢?这一点也不难,只需要我们把握几个原则就可以了。

  首先,以身作则。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时时刻刻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具体的细节,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后面的内容中,还有这方面的论述。但只要我们注意一点,就是在做事之前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第二,知恩报恩。感受父母的恩德,知恩,感恩,报恩。有人曾总结出慈母的十大深恩:一,怀胎守护恩;二,临产受苦恩;三,生子忘忧恩;四,咽苦吐甘恩;五,回干就湿恩;六,哺乳养育恩;七,洗濯不净恩;八,远行忆念恩;九,深加体恤恩;十,究竟怜悯恩。而做父亲的,也付出了很多,比如,孩子的生日就是“父忧母难日”,父亲为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拼搏付出。

  第三,亲师配合。在古代,父亲带孩子第一次到私塾见老师的时候,是要给老师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的。在孩子眼里,父亲就是天,父亲竟然给老师行如此的大礼,孩子在内心是非常震撼的,日后,他一定会非常听老师的教诲,而不会跟老师顶嘴。对老师有一分的诚敬,学生就能得到一分的利益;对老师有十分的诚敬,他就能得到十分的利益。

  父亲三跪九叩,就代表把孩子交给老师了,老师也非常负责任,一定会教孩子做人,一定会教孩子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孝敬我,他说不出口来;老师对孩子说,你要尊敬我,他也说不出口。所以,亲师配合。也就是说,父母教孩子尊师,老师教孩子孝亲。一个人只有孝亲尊师,他才能有大的作为。在历史上,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亲师配合。但我们还要跟老师行这样的大礼吗?当然不需要,我们学圣贤的教诲,学的是实质,而不是形式。但是,我们做父母的依然需要对孩子的老师恭敬,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这样,孩子看到父母如此尊敬老师,他自然也会对老师生起恭敬心,自然会认真学老师教的课程。因为,有些老师并不会在课堂上教孩子要孝敬父母,所以父母还应该跟老师沟通,请老师适当地点一下孩子,提醒或引导他孝敬父母。

  第四,夫妻配合。也就是说,父亲要把母亲的恩德告诉孩子,母亲要把父亲的恩德告诉孩子。比如,父亲可以跟孩子说:“母亲怀胎十月,非常辛苦,还经常呕吐,吃不下东西;生产的时候也是非常痛苦,但一看到你,所有的痛苦都化作了快乐;你出生后,妈妈一步不离地照顾你,把你养大,实在是付出了太多。你可以不孝敬我,但你不可以不孝敬你的母亲。”做母亲的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父亲为这个家辛苦奔波,为了让咱们能过上好日子,拼命地工作,挣钱养家,非常辛苦。你可以不孝敬我,但你不可以不孝敬你的父亲。”当我们这样跟孩子讲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思考:原来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要好好地孝敬他们,报答他们。这样,孩子的孝心就被激发出来了。

  夫妻配合,但也要注意教育原则要一致,不能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古代,夫妻双方都不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但今天,很多父母已经搞不清楚了,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古代的家训没有传下来。古人有家训的传承,今天的人已经没有了。怎么办?那就需要透过学习,学习教育的智慧。所以,夫妻双方,都学习《弟子规》,这就是我们的家训纲领、原则,只要全家都学《弟子规》,并且活学活用,孩子就一定能教得好。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教“悌道”还有用吗?如何教呢?

  悌,即哥哥姐姐友爱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恭敬哥哥姐姐,也就是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因为任何所谓的大事小事而伤害了手足之情。在《弟子规》看来,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就是孝,因为兄弟姐妹不给父母出难题,处得特别好,父母就会很开心,这其实就是在尽孝。

  今天的家庭,绝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那这个“悌”还有什么用吗?当然,虽然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但孩子是不会脱离群体而单独生活的,他会跟亲戚家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同龄的孩子相处,他也会跟社区里的同龄孩子相处,他还会跟幼儿园、学校的同龄孩子相处,等等。如果我们把“悌道”教给孩子,他就不会跟别的孩子闹矛盾,别的孩子就会非常喜欢他,他的人缘就非常好。他长大后,还要走向社会,走入工作岗位,如果能够懂得“悌”,他自然也会跟同事和睦相处,自然会深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可以说,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悌道,我们做父母的一辈子都会很省心,都不会为孩子而头疼。

  也许有些父母会担心:我的孩子这么好,懂得恭敬别的孩子,那他不是掉价跌份吗?别的孩子要是觉得他好欺负怎么办?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有,一个学传统文化的孩子,他不会把自己学呆了,他会非常有智慧,非常聪明,对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中的任何问题,他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他不但不会掉价跌份,不但不会受人欺负,反而会迎来更多的尊重,从小就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且他也不会傲慢,不会自负,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真的,请父母放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会取得好的成就。

  教孩子悌道,也很简单,只要我们把《弟子规》里的教诲讲给他,让他自己读《弟子规》或是我们跟他一起读。在生活中,如果他跟别的孩子为玩具或其他小事有了不愉快时,我们可以给他提醒“兄道友”,他自然会接“弟道恭”,我们说“兄弟睦”,他会接“孝在中”。这样一提醒,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因为学《弟子规》的孩子是非常有智慧的。你可以不相信,但你可以去做这个实验。当然,前提是,父母和孩子已经深入学习了《弟子规》。

  另外,还是需要我们父母注意。在生活中,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因为一点经济利益而跟自己的兄弟姐妹计较,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败坏兄弟姐妹、败坏同事朋友。相反,经常提及兄弟姐妹、同事朋友的好,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那种非常和谐的“磁场”,他自然会学到,自然懂得在生活中如何去与他的同龄孩子相处。

  从现在开始,坚定不移、毫不迟疑地把孝悌的家风传承下去。

  我们都知道“家训”这个词。家训,指的是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古人的修身、齐家,甚至是治国平天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人都有家训的传承,今天几乎没有了。我想,既然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传统文化,既然已经开始在找最彻底、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就应该有自己的家训,要有家风的传承。这个家风,我们想,应该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孝悌的家风。

  只有我们把孝悌的家风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我们的家族就一定能兴旺,就一定能有孝子贤孙出现。我在讲课的时候,也会问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家族要绵延多久?是像孔子的家族一样,绵延2000多年而不衰?还是像范仲淹的家族,绵延1000年而不衰?”现在,我们也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而要想让自己的家族绵延不衰,孝悌是关键。

教育孩子从关注“阅家长”开始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