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高姓是怎样来的?有族谱记录吗?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口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就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们种植蔬菜。传说他正在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纷纷下落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掉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就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作“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禀性,给人们治病。还传说,炎帝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因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到现在,人们一见那攀缘在墙垣或篱笆边上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都有了警戒,知道它的毒性猛烈,因为它曾害死过炎帝神农。据说在山西太原神釜冈,还保存着神农尝药的鼎。又说在成阳山里,还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场所,那山又叫神农原,或叫药草山。
炎帝看见人民衣食虽然丰足了,生活上却还有些不方便,于是又叫人民成立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在市场上互相交换。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别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弃了工作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于是炎帝又教他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为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大家使用起来感觉着又准确、又方便,人人都很喜欢。
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时人称齐太公。
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姓的血缘初祖。齐太公,本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西),其后人即以吕为姓。齐太公,名尚,后人又称为吕尚。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氵因)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掌管军队的武官)。
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西伯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以北)迁到丰(今陕西省户县以东),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死后,他又协助武王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姜太公对周武王开国有功,在周武王大分封时被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8世孙(亻奚)(即高(亻奚))受姓高开始,高姓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4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姓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太公望到齐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代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亻奚)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亻奚)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因(亻奚)的功劳,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亻奚),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高(亻奚)字敬仲,他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他和齐襄公之子公子小白的关系很好,在齐襄公被杀后,高(亻奚)氏密诏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从高始,高姓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200多年。
高侯生一子名庄子虎,庄子虎生顷子,顷子生宣,宣生一子名固。高固(前582年)时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又显赫起来。高固在齐惠公、齐顷公时为齐国的上卿。他曾在齐国与晋国的战争中为齐国立过功。史载顷公十年(前589年)鞍之战前,他只身进入敌营,向晋军扔石头,并抓住一个晋兵,然后坐上敌人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敌人的车上,以示与其它敌车不同。回到齐营后,巡行演说:“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大大鼓舞了齐军斗志。
高固生一子,名厚。高厚为齐景公时大臣。他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在齐灵公改立牙为太子后,高厚又受灵公之托,辅佐太子牙。但此时高厚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齐国上层集团的斗争。在他任太子傅之职时,曾和国氏一道将崔杼驱逐到卫国,不
久,崔杼趁灵公病危时,迎立太子光即位,为报私人恩怨,崔杼派人杀了高厚。
高厚之子高丽,在齐国没什么政绩。高丽生一子高止。高止,字子容,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与各国大夫一同为杞文公营建新都。但因他喜欢生事,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竖,占据他的封地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发生兵变,后在齐军围攻下被迫将封地卢交还公室,逃亡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去了政治优势。
在高固的后代失宠的同时,高(亻奚)的另一支系则接着又在齐国兴旺发达起来。在高止被放逐到燕国,高竖又据卢邑反叛之时,齐人以高偃的先祖贤良,立高偃为高氏继承人,此后,高偃的后代在齐国拥有上卿的地位。高偃之子高张(即高昭子)是齐景公时的大臣。他多次奉命出使他国,曾与各国诸侯共修成周王城。后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齐景公病重时,命他和国惠子立荼为太子。景公死后,他们立荼为齐国国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第二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人王宫,高昭子为了救护国君,而被田乞杀害。高昭成为“姜齐”国一名忠臣。
高昭之子高无邳(一作高无丕),亦为齐国大夫,他于齐荀公元年(前485年)与国书一共讨伐鲁国。当鲁国会同吴国一同进攻齐国时,高无邳率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今莱芜东)展开大战,结果,齐军被打败。前472年又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在齐国末年,他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无邳在高氏于齐国失宠之后,就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
当时齐国新旧贵族的斗争很激烈,主要是在田氏、栾氏、高氏、鲍氏、崔氏、庆氏等十几个大宗族中展开的。原来,齐国的政局为旧贵族栾氏(即逃难到齐国的晋国栾氏的后裔)、高氏霸占。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他们采取在向贫苦民众发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的办法,很得民众拥护。田桓子就利用栾氏、高氏的弱点,联合鲍氏,于公元前 532年打败他们,从此这两个宗族就一蹶不振了。40年后,田桓子之子田乞,于公元前490年,又联合一些小的贵族再次进攻高氏,把公室和高氏、国氏的联军打败,杀了大批贵族,国夏逃亡到莒,高张、弦施、晏圉逃亡到鲁。高氏势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到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立为齐侯,并改元,自此,由姜姓所建立的齐国为田氏取而代之,故称为“田齐”。“田齐”建立后,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已基本丧失。
高(亻奚)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高(亻奚)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高洪的家族为当时的望族,子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望。
齐国高氏的先祖高克、高渠弥在高(亻奚)受姓高之前,已在郑国当官,所以《古今姓氏辩证书》卷11上说:“齐之高氏其先已仕郑。”
高克是郑国大夫,但他不太受郑人欢迎。史书记载,闵公二年,郑人让高克率军屯兵于河上,过了很久一段时间还不下诏让他撤回,最后高克师溃而归。高克气愤之下投奔了陈国。
与高克相比,高渠弥则在郑国受到郑庄公的爱戴,他还积极参与了郑国皇室内部的斗争。高渠弥当时是郑国执掌军政大权的大臣,曾为郑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周王为由,亲自率领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四国的军队攻伐郑国,高渠弥率领中路军迎战于(纟需)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大败周王军队。
后来当郑庄公的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形势已对高渠弥不利了。因为在忽当太子时,其父郑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可是忽厌恶高渠弥,劝庄公不要任用高渠弥。庄公不听,最后还是用高为卿。所以郑昭公忽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战战兢兢,担心昭公杀掉自己,这种担心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高渠弥决定先发制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便趁与昭公一起出外打猎的机会,在野外将昭公射杀。
高渠弥射杀昭公后,将郑昭公的第三子子璺立为郑国国君,高渠弥仍为朝中重臣。他陪同子璺去参加齐襄公主持举行的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诸侯会盟,在盟会上子璺为不拜谢齐襄公,齐襄公大怒,在盟会时暗中布置下伏兵,将子璺杀死。高渠弥从首止逃回郑国,与大夫祭足相谋,把当时正在陈国的子婴迎回,继立为郑国国君。子婴在位期间,高渠弥仍掌握朝中大权。在子婴被杀,郑文公继位之后,高渠弥在郑国的政治生涯结束。
高克、高渠弥的后裔情况,文献没有记载。
二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三、以邑为氏
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联的,宗法制度则是由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国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所以许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带有“邑” 旁。如:
随着一层一层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于是“胙土命氏”逐渐遍及天下。不仅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国名成了国君后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后、高(高阝)、莫、(莫阝)……的邑名也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邑为氏”者共161个。
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
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五、有以“高”字开头的复姓,改单姓为高的。
如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山东淄博:溯自元末年屡遭兵荒,徒居流寓留有斌公一人,大明洪武定鼎后勒迁山西民於山东直隶枣强分发高氏兄弟共十八人,惟九公政祖居临淄高家庄,钦公居益都高炳旭,其他十六兄弟未详所居,炳旭庄数代有巨族,故钦公至此斌公为兄高庄还公为弟,以承高氏旧业,俗云山东无二高此其故也。高氏家族在册外迁先祖居住地名录:
三世凤公鸾公居高炳旭。青公云公居新城。鹤公迁居河南罗山县。
凤—五世:存绶迁居长山县雇贤庄。
鸾—四世:彪居高炳旭,麒公迁居临淄,虎公迁居张赵庄,豹居高炳旭,豸(zhi)出嗣居东高庄。
五世:存礼迁居潍县。
六世:晓公居东高庄。
七世:池公出嗣英居东高庄改名震。
八世:瑛(ying)公居店子庄。
十世:玺公居炒米村,挥公居沣水庄,学公居张赵庄。
十一世:大勇居张赵庄,大盛居薄家庄,大惺居下湖田,有锈居杨家上庄。
十二世:异 (yi)居杨家宅(寨),正身居北石桥庄,立桉居石村。
十三世:天才居河庄。十四世:肇(zhao)溵(yin)居殷家庄,肇训居淄川马庄,训城居下湖田,云成居下湖田,子贵迁居沂水松汾镇庄,肇龙居徐州府。
十五世:士杰(jie)居井至。
十六世:全枼(ye)居陕西临潼县,承纶(luen)居武定府,承经居济宁州,蓝田居崔军庄。十七世:文升居陕西三元县。
十八世:连彩(cai)居陕西,上元居关东朝阳县,颂元居平度州。
政祖—政祖居高家庄。
十二世:文成居金岭镇。
十三世:可传居矮槐树庄。
十四世:云楷居小张庄。
吾始祖钦公自直隶枣强迁居至青州城西之高家炳旭支派繁衍子孙昌盛,世皆推为渤海望族。
自十五世后辈字如下:传洪连振国思本持家在惟书可继长广培祥云树保毓(yu)锡同光。
二十二世孙:高川程
波[波,读音作bō(ㄅㄛ),亦可读作pō(ㄆㄛ)]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东夷族,出自夏、商、周王朝时期古河流波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与古老的姜姓、姬姓一样,波姓亦是以水名为姓,即以所居河流及其流域名称为姓氏。远古时期,发源于霍阳山西川之水被称作“波水”,古人类依水而居,因以为姓氏,称波姓,读音作bō(ㄅㄛ),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与姜姓、姬姓同期而源,为东夷族人的原始姓氏。
霍阳山,亦称“南岳山”。这个“南岳”,非湖南省衡阳市境内的南岳衡山,而是以汉武帝刘彻敕封的小南岳为名,亦称小衡山。
霍阳山地区在春秋时期属于楚国潜邑,在战国初期起即建有城池,至南朝梁国时期改置为霍州,后在梁天监六(公元507年),改置为岳安郡岳安县。隋朝开皇初年以霍阳山为名改称霍山县。唐朝以后曾一度改名为开化县、武昌县、盛唐县。明朝弘治年间复置为霍山县,并一直称其名至今。霍阳山属于大别山北麓,故城旧址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西部。
据史籍《水经注》中的记载:“波水,出霍阳西川大岭东谷。”波水,即今淮河的支流东淠河,亦称潜水,是著名的“亚洲第一坝”之佛子岭水库的主源上游。佛子岭水库始建于1952年1月,竣工于1954年9月,是新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该库控制流域面积一千八百四十余平方公里,设计水位一百三十米,相应库容四亿九千六百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三万一千瓦,平均年发电量一亿两千四百万瓦,灌溉耕地面积三百万亩。
注:
该支波姓家族之姓氏为姓,而非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荥雒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古播泽,在豫州,亦称荥播、荥泽、荥波、洛水、兖水、洛河。
豫州,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大州之名,辖六个郡、国,九十七个县,治所在谯(今安徽亳州),整个辖区包括今河南南部、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一带地区。其间有一大泽,称播泽,全名叫作“荥播泽”
播泽,即荥波、荥泽。在史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荥播既都。”司马贞指出:“《古文尚书》作‘荥波’,此及今文并云‘荥播’。”在典籍《周礼·夏官·职方氏》中也记载:“其川荥雒,其浸波溠。”汉朝学者郑玄注:“荥,兖水也,出东垣,入于河,泆为荥。荥在荥阳,波读为播,典籍《书·禹贡》中说:‘荥播既潴。’”
荥雒,即荥雒吏,亦称荥波吏、播吏,自东周王朝以来就一直设有,直至唐朝大周皇帝武则天执政时期以后方废黜,负责掌管洛水两岸的水利工程建设和防洪减灾诸事宜,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波氏、播氏、荥氏,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第三个渊源:源于禽名,出自西周经典崇拜之禽沸波,属于以图腾崇拜为氏。
沸波,古代所称的禽鸟之名,亦称王睢、睢鸠,就是今天俗称的鱼鹰,学名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在中国有五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在典籍《诗经》中有一首流吟千古的著名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所称之“睢鸠”,俗名就是“沸波”,以其“浮游于水,奋扎上下,水之沸波,取鱼如戏”而名,是中国古代人类最早驯化的禽类之一,也是千百年来为渔者的重要捕渔工具,名列五禽六畜,是古淮河流域渔民供奉的图腾之一,称沸波神。
在典籍《禽经》中记载有:“王睢,鱼鹰也。诗谓之睢鸠,淮南子谓之沸波。”
渔民,在中国上古时代历来就是“贱民”之属,多无姓氏,在以鱼鹰为主要猎渔工具的渔民后代中,有以其“沸波”之名为姓氏者,称波氏,读音作bō(ㄅㄛ),是非常古老的职业姓氏之一。
注:
古诗《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四个渊源:源于西南夷,出自商王朝时期古蜀国原始嫡庶之分,属于以分宗称谓为氏。
在商末周初,在原居于四川地区的古蜀国住民中,称年长、辈份高、受民众尊敬者为“波”,至今仍是彝族、苗族、羌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当中对长者的普遍尊称,沿用数千年而无歇。
在史籍《范成大·吴船录》中记载有:“蜀中称尊者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该称谓在西周王朝统治古蜀、巴地区后,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楚国、秦国分别占据古蜀、巴地区以后,汉文化逐渐浸化巴、蜀乃至西南地区,“波”被用来分鉴宗族嫡庶,因此有长支嫡系宗族或部落者,以“波”为姓氏,以别于庶支宗亲,称波氏,读音作bō(ㄅㄛ),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傣族中。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水工设施官员陂川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前汉·江都易王传》记载:“后游雷波天大风”之注,波通阪,同陂。
汉朝时期,朝廷为治理河管理水工,设有陂工寺,隶属工部,相当于西周时期掌管营造工程事项机关的冬官、战国时期的大司空。西汉王朝时期设工部尚书五名,其中一名专职管理陂工寺,属员为陂川吏,负责水工设施如堤坝、陂堰、渠道等的建设与督管,在东汉时期称民曹,俗称陂工曹、陂曹、工曹。唐朝时期改称侍郎、司川。
水工建设与水患防御一直为历朝历代所重视,因此陂川吏官秩相当高,位从四品,秩并中一千五百石。
在古代,“陂”与“波”通假,尤其在水工方面,因此陂川吏,亦称波川吏,简称波吏、川吏,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波氏,读作pō(ㄆㄛ)。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波罗军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承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突厥语为“蓝眼睛的人”,世居科尔沁、锡喇木楞、乌鲁特、扎鲁特、克鲁伦、察哈尔、呼伦贝尔、克什克腾、阿巴噶、巴岳特等地。后有满足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jigit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波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等,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波罗军氏,亦称博尔津氏,满语为Borj1n Hala,汉义的意思“波浪”,世居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在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波氏、巴氏、博氏、罗氏者,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据二十世纪初苏联学者史禄国(SMShirokogoroff)在1924年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第一章·部族姓氏表》中记载:满族波勒氏,满语为Bere Hala,汉义“弓”,源出东海女真库雅拉部,是老满洲部族之一,但很早即属于满族脱谱姓氏,人数稀少,仅有四个小宗支,世居黑龙江东海兴阿村(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二历史名人:
波渣立:(公元?~1675年待考),亦称波罗军·巴渣立、巴扎尔;满洲正白旗人,籍贯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著名清朝将领。
祖父波罗军·色冷在后金国初归附佟·努尔哈赤,授二等轻车都尉,其父波罗军·富尔丹承袭,加至三等男爵。
波罗军·富尔丹逝世后,其长子波渣立承袭父职,在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平灭三藩期间,与吴三桂作战时阵亡,追赠二等男爵,由其弟波赏承袭其爵位。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口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就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们种植蔬菜。传说他正在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纷纷下落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掉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就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作“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禀性,给人们治病。还传说,炎帝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因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到现在,人们一见那攀缘在墙垣或篱笆边上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都有了警戒,知道它的毒性猛烈,因为它曾害死过炎帝神农。据说在山西太原神釜冈,还保存着神农尝药的鼎。又说在成阳山里,还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场所,那山又叫神农原,或叫药草山。
炎帝看见人民衣食虽然丰足了,生活上却还有些不方便,于是又叫人民成立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在市场上互相交换。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别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弃了工作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于是炎帝又教他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为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大家使用起来感觉着又准确、又方便,人人都很喜欢。
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时人称齐太公。
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姓的血缘初祖。齐太公,本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西),其后人即以吕为姓。齐太公,名尚,后人又称为吕尚。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氵因)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掌管军队的武官)。
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西伯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以北)迁到丰(今陕西省户县以东),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死后,他又协助武王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姜太公对周武王开国有功,在周武王大分封时被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8世孙(亻奚)(即高(亻奚))受姓高开始,高姓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4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姓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太公望到齐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代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亻奚)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亻奚)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因(亻奚)的功劳,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亻奚),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高(亻奚)字敬仲,他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他和齐襄公之子公子小白的关系很好,在齐襄公被杀后,高(亻奚)氏密诏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从高始,高姓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200多年。
高侯生一子名庄子虎,庄子虎生顷子,顷子生宣,宣生一子名固。高固(前582年)时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又显赫起来。高固在齐惠公、齐顷公时为齐国的上卿。他曾在齐国与晋国的战争中为齐国立过功。史载顷公十年(前589年)鞍之战前,他只身进入敌营,向晋军扔石头,并抓住一个晋兵,然后坐上敌人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敌人的车上,以示与其它敌车不同。回到齐营后,巡行演说:“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大大鼓舞了齐军斗志。
高固生一子,名厚。高厚为齐景公时大臣。他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在齐灵公改立牙为太子后,高厚又受灵公之托,辅佐太子牙。但此时高厚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齐国上层集团的斗争。在他任太子傅之职时,曾和国氏一道将崔杼驱逐到卫国,不
久,崔杼趁灵公病危时,迎立太子光即位,为报私人恩怨,崔杼派人杀了高厚。
高厚之子高丽,在齐国没什么政绩。高丽生一子高止。高止,字子容,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与各国大夫一同为杞文公营建新都。但因他喜欢生事,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竖,占据他的封地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发生兵变,后在齐军围攻下被迫将封地卢交还公室,逃亡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去了政治优势。
在高固的后代失宠的同时,高(亻奚)的另一支系则接着又在齐国兴旺发达起来。在高止被放逐到燕国,高竖又据卢邑反叛之时,齐人以高偃的先祖贤良,立高偃为高氏继承人,此后,高偃的后代在齐国拥有上卿的地位。高偃之子高张(即高昭子)是齐景公时的大臣。他多次奉命出使他国,曾与各国诸侯共修成周王城。后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齐景公病重时,命他和国惠子立荼为太子。景公死后,他们立荼为齐国国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第二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人王宫,高昭子为了救护国君,而被田乞杀害。高昭成为“姜齐”国一名忠臣。
高昭之子高无邳(一作高无丕),亦为齐国大夫,他于齐荀公元年(前485年)与国书一共讨伐鲁国。当鲁国会同吴国一同进攻齐国时,高无邳率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今莱芜东)展开大战,结果,齐军被打败。前472年又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在齐国末年,他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无邳在高氏于齐国失宠之后,就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
当时齐国新旧贵族的斗争很激烈,主要是在田氏、栾氏、高氏、鲍氏、崔氏、庆氏等十几个大宗族中展开的。原来,齐国的政局为旧贵族栾氏(即逃难到齐国的晋国栾氏的后裔)、高氏霸占。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他们采取在向贫苦民众发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的办法,很得民众拥护。田桓子就利用栾氏、高氏的弱点,联合鲍氏,于公元前 532年打败他们,从此这两个宗族就一蹶不振了。40年后,田桓子之子田乞,于公元前490年,又联合一些小的贵族再次进攻高氏,把公室和高氏、国氏的联军打败,杀了大批贵族,国夏逃亡到莒,高张、弦施、晏圉逃亡到鲁。高氏势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到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立为齐侯,并改元,自此,由姜姓所建立的齐国为田氏取而代之,故称为“田齐”。“田齐”建立后,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已基本丧失。
高(亻奚)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高(亻奚)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高洪的家族为当时的望族,子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望。
齐国高氏的先祖高克、高渠弥在高(亻奚)受姓高之前,已在郑国当官,所以《古今姓氏辩证书》卷11上说:“齐之高氏其先已仕郑。”
高克是郑国大夫,但他不太受郑人欢迎。史书记载,闵公二年,郑人让高克率军屯兵于河上,过了很久一段时间还不下诏让他撤回,最后高克师溃而归。高克气愤之下投奔了陈国。
与高克相比,高渠弥则在郑国受到郑庄公的爱戴,他还积极参与了郑国皇室内部的斗争。高渠弥当时是郑国执掌军政大权的大臣,曾为郑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周王为由,亲自率领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四国的军队攻伐郑国,高渠弥率领中路军迎战于(纟需)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大败周王军队。
后来当郑庄公的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形势已对高渠弥不利了。因为在忽当太子时,其父郑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可是忽厌恶高渠弥,劝庄公不要任用高渠弥。庄公不听,最后还是用高为卿。所以郑昭公忽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战战兢兢,担心昭公杀掉自己,这种担心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高渠弥决定先发制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便趁与昭公一起出外打猎的机会,在野外将昭公射杀。
高渠弥射杀昭公后,将郑昭公的第三子子璺立为郑国国君,高渠弥仍为朝中重臣。他陪同子璺去参加齐襄公主持举行的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诸侯会盟,在盟会上子璺为不拜谢齐襄公,齐襄公大怒,在盟会时暗中布置下伏兵,将子璺杀死。高渠弥从首止逃回郑国,与大夫祭足相谋,把当时正在陈国的子婴迎回,继立为郑国国君。子婴在位期间,高渠弥仍掌握朝中大权。在子婴被杀,郑文公继位之后,高渠弥在郑国的政治生涯结束。
高克、高渠弥的后裔情况,文献没有记载。
二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三、以邑为氏
周初的分封建国,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联的,宗法制度则是由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它对于我国古代姓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宗族关系分为“大宗”与“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为天下之大宗,相对而言,各诸侯国皆为小宗;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其国内又成为大宗,把采邑分封给同姓的卿大夫。采邑也叫做采地、食邑,是把包括依附于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邑,供给卿大夫世袭食禄。所以许多采邑的地名,往往带有“邑” 旁。如:
随着一层一层分封,各阶层(王、公、伯、侯、卿大夫)子孙代代相继承,同姓所出的支系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于是“胙土命氏”逐渐遍及天下。不仅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国名成了国君后裔的“氏”,而且崔、曲、丙(邴)、邵、后、高(高阝)、莫、(莫阝)……的邑名也成了这些邑主后裔的“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邑为氏”者共161个。
四、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
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五、有以“高”字开头的复姓,改单姓为高的。
如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我也是姓高的哦,从高氏家谱查的。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高姓是怎样来的?有族谱记录吗?
本文2023-11-17 15:35: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