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大家族,及这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1收藏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大家族,及这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状况,第1张

晋国的十一大家族:赵氏家族;魏氏家族;韩氏家族;中行氏家族;智氏家族;范氏家族;狐氏家族;先氏家族;郤氏家族;栾氏家族;胥氏家族;公族祁氏和羊舌氏楚国的著名大家族:斗氏家族;成氏家族;屈氏家族;昭氏家族;景氏家族;战国末的项氏家族。齐国的著名家族:姜氏家族;田氏家族;鲍氏家族;庆氏家族;国氏家族;栾氏家族秦国的著名家族:司马氏家族;王氏家族;蒙氏家族。鲁国的三桓家族:孟氏家族;季氏家族,叔孙家族。

  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

  鲁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孝公/姬称 28 公元前796 乙巳年

  惠公/姬弗涅 46 公元前768 癸酉年

  隐公/姬息姑 11 公元前722 己未年

  桓公/姬允 18 公元前711 庚午年

  庄公/姬同 32 公元前693 戊子年

  泯公/姬启 02 公元前661 庚申年

  厘公/姬申 33 公元前659 壬戌年

  文公/姬兴 18 公元前626 乙未年

  宣公/姬馁 18 公元前608 癸丑年

  成公/姬黑肱 18 公元前590 辛未年

  襄公/姬午 31 公元前572 己丑年

  昭公/姬稠 32 公元前541 庚申年

  定公/姬宋 15 公元前509 壬辰年

  哀公/姬将 19 公元前494 丁未年

  齐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庄公/姜赎 64 公元前794 丁未年

  僖公/姜禄父 33 公元前730 辛亥年

  襄公/姜诸儿 12 公元前697 甲申年

  桓公/姜小白 43 公元前685 丙申年

  孝公/姜昭 10 公元前642 己卯年

  昭公/姜潘 20 公元前632 己丑年

  懿公/姜商人 04 公元前612 己酉年

  惠公/姜元 10 公元前608 癸丑年

  顷公/姜无野 17 公元前598 癸亥年

  灵公/姜环 28 公元前581 庚辰年

  庄公/姜光 06 公元前553 戊申年

  景公/姜杵臼 58 公元前547 甲寅年

  晏儒子/姜茶 01 公元前489 壬子年

  悼公/姜阳生 04 公元前488 癸丑年

  简公/姜任 04 公元前484 丁巳年

  平公/姜骜 05 公元前480 辛酉年

  晋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文侯/姬仇 35 公元前780 辛酉年

  昭侯/姬伯 06 公元前745 丙申年

  孝侯/姬平 16 公元前739 壬寅年

  鄂侯/姬却 06 公元前723 戊午年

  哀侯/姬光 08 公元前717 甲子年

  姬小子 03 公元前709 壬申年

  姬泯 28 公元前706 乙亥年

  武公/姬称 02 公元前678 癸卯年

  献公/姬诡诸 26 公元前676 乙巳年

  惠公/姬夷吾 14 公元前650 辛未年

  文公/姬重耳 09 公元前636 乙酉年

  襄公/姬欢 07 公元前627 甲午年

  灵公/姬夷皋 14 公元前620 辛丑年

  成公/姬黑臀 07 公元前606 乙卯年

  景公/姬据 19 公元前599 壬戌年

  厉公/姬寿曼 08 公元前580 辛巳年

  悼公/姬周 15 公元前572 己丑年

  平公/姬彪 26 公元前557 甲辰年

  昭公/姬夷 06 公元前531 庚午年

  顷公/姬弃疾 14 公元前525 丙子年

  定公/姬午 36 公元前511 庚寅年

  秦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襄公 12 公元前777 甲子年

  文公 50 公元前765 丙子年

  宁公 12 公元前715 丙寅年

  出公 06 公元前703 戊寅年

  武公 20 公元前697 甲申年

  德公 02 公元前677 甲辰年

  宣公 12 公元前675 丙午年

  成公 04 公元前663 戊午年

  穆公 39 公元前659 壬戌年

  康公 12 公元前620 辛丑年

  共公 05 公元前608 癸丑年

  桓公 27 公元前603 戊午年

  景公 40 公元前576 乙酉年

  哀公 36 公元前536 乙丑年

  惠公 10 公元前500 辛丑年

  悼公 14 公元前490 辛亥年

  厉共公 01 公元前476 乙丑年

  宋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戴公 34 公元前799 壬寅年

  武公/子司空 18 公元前765 丙子年

  宣公/子力 19 公元前747 甲午年

  穆公/子和 09 公元前728 癸丑年

  殇公/子与夷 09 公元前719 壬戌年

  子冯 19 公元前710 辛未年

  闵公/子捷 10 公元前691 庚寅年

  桓公/子御说 31 公元前681 庚子年

  襄公/子兹父 14 公元前650 辛未年

  成公/子王臣 17 公元前636 乙酉年

  昭公/子杵臼 09 公元前619 壬寅年

  文公/子鲍 22 公元前610 辛亥年

  共公/子瑕 13 公元前588 癸酉年

  平公/子成 44 公元前675 丙戌年

  元公/子佐 15 公元前531 庚午年

  景公/子头曼 41 公元前516 乙酉年

  战国(约公元前475-前221)

  秦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厉共公 34 公元前476 乙丑年

  躁公 14 公元前442 己亥年

  怀公 04 公元前428 癸丑年

  灵公 10 公元前424 丁巳年

  简公/赢悼子 15 公元前414 丁卯年

  惠公 13 公元前399 壬午年

  出子 02 公元前386 乙未年

  献公 23 公元前384 丁酉年

  孝公/赢渠梁 24 公元前361 庚申年

  惠文王/赢驷 27 公元前337 甲申年

  武王/赢荡 04 公元前310 辛亥年

  昭襄王/赢则 56 公元前306 乙卯年

  孝文王/赢柱 01 公元前250 辛亥年

  庄襄王/赢楚 03 公元前249 壬子年

  秦王/赢政 26 公元前246 乙卯年

  魏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文侯/斯 50 公元前445 丙申年

  武侯/击 26 公元前395 丙戌年

  惠王/嵤 51 公元前369 壬子年

  襄王/嗣 23 公元前318 癸卯年

  昭王/ 19 公元前295 丙寅年

  安厘王/圉 34 公元前276 乙酉年

  景泯王/增 15 公元前242 己未年

  魏王/假 03 公元前227 甲戌年

  韩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武子/启章 16 公元前424 丁巳年

  景侯/虔 09 公元前408 癸酉年

  烈侯/取 13 公元前399 壬午年

  文侯 10 公元前386 乙未年

  哀侯 02 公元前376 乙巳年

  懿侯 12 公元前374 丁未年

  昭侯 30 公元前362 己未年

  宣惠王 21 公元前332 己丑年

  襄王 16 公元前311 庚戌年

  厘王/咎 23 公元前295 丙寅年

  桓惠王 34 公元前272 己丑年

  韩王/安 09 公元前238 癸亥年

  赵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襄子/无恤 51 公元前475 丙寅年

  桓子/嘉 01 公元前424 丁巳年

  献侯/浣 15 公元前423 戊午年

  烈侯/籍 22 公元前408 癸酉年

  敬侯/章 12 公元前386 乙未年

  成侯/种 25 公元前374 丁未年

  肃侯/语 24 公元前349 壬申年

  武灵王/雍 27 公元前325 丙申年

  惠文王/何 33 公元前298 癸亥年

  孝成王/丹 21 公元前265 丙申年

  悼襄王 09 公元前244 丁巳年

  赵王/迁 08 公元前235 丙寅年

  赵王/嘉 06 公元前227 甲戌年

  楚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惠王/熊章 57 公元前488 癸丑年

  简王/熊仲 24 公元前431 庚戌年

  声王/熊当 06 公元前407 甲戌年

  悼王/熊疑 21 公元前401 庚辰年

  肃王/熊藏 11 公元前380 辛丑年

  宣王/熊良夫 30 公元前369 壬子年

  威王/熊商 11 公元前339 壬午年

  怀王/熊槐 30 公元前328 癸巳年

  顷襄王/熊横 36 公元前298 癸亥年

  考烈王/熊完 25 公元前262 己亥年

  幽王/熊悼 10 公元前237 甲子年

  楚王/熊负刍 05 公元前227 甲戌年

  燕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献公 28 公元前492 己酉年

  孝公 15 公元前464 丁丑年

  成公 16 公元前449 壬辰年

  闵公 31 公元前433 戊申年

  厘公 30 公元前402 己卯年

  桓公 11 公元前372 己酉年

  文公 29 公元前361 庚申年

  易王 12 公元前332 己丑年

  姬哙 09 公元前320 辛丑年

  昭王 33 公元前311 庚戌年

  惠王 07 公元前278 癸未年

  武成王 14 公元前271 庚寅年

  孝王 03 公元前257 甲辰年

  燕王/姬喜 33 公元前254 丁未年

  齐

  帝王 在位年数 元年干支

  平公/姜骜 25 公元前480 辛酉年

  宣公/姜就匝 51 公元前455 丙戌年

  康公/姜贷 26 公元前404 丁丑年

  威王/田因齐 36 公元前378 癸卯年

  宣公/田辟疆 19 公元前342 己卯年

  闵王/田遂 40 公元前323 戊戌年

  襄王/田法章 19 公元前283 戊寅年

  齐王/田建 44 公元前264 丁酉年

栾姓,栾音Luán,姓氏多源,主要有三:

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是用封邑作为姓氏的。西周的时候,州文王的儿子唐叔虞被封在晋,建立晋国,他的后代有靖侯。晋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天的河北省栾城一带),世称栾宾。他的后代于是以封邑地为姓氏,称栾氏。世代为晋国卿士,逐渐成为栾姓望族;

2、春秋的时候,晋国大夫栾书的后代;

3、出自姜姓,齐惠公的儿子名坚,字子栾,他的子孙用他的名字的“栾”作为姓氏。栾姓人口并不多,2016年,全国最新排名242位。云霄历史上有无栾姓,目前无证可考。但有一点历史非常巧合,栾姓在云霄的排名也是242名。目前云霄栾姓人口有三人,是栾庚全,1969年从江苏迁居过来的。

栾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栾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时,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有个后代叫宾,是晋国的公子,晋靖候的孙子,他被分封在栾(今河省北元氏县东,一说在今河北省城县,亦说今河北栾城)邑,因此被称为栾宾。栾宾的孙子栾枝把邑名作为姓,称为栾氏,世代相传,成为栾姓的起源。

扩展资料:

得姓始祖:孙宾。栾氏是晋靖侯的孙宾食采于栾邑而得姓。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离石县。据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栾姓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后代,春秋时期晋国的靖侯孙宾食采于栾邑,后代因地命氏,称为栾氏。望族出于西河郡。

根据《万姓统谱》的记载,春秋时期栾书的后代为晋国的公卿。而根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上的记载,春秋时期晋靖侯孙宾的食邑是赵州,所在地就在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他的子孙以邑为氏,始有栾氏。故栾氏后人尊孙宾为栾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1、栾巴:字叔元。东汉蜀郡人,一说河南内黄人。性格直爽,学问精深。顺帝的时候做黄门令。先后迁任桂阳、豫章太守和沛相。注重教育,政事明察。因为上书营造顺帝宪陵,被定罪入狱,不准回家20年。陵帝的时候任议郎,后来因为上书为陈蕃和窦武辩冤下狱后自杀;

2、栾书:春秋时期的晋国名将;

3、栾惠:明代有名的孝子,浙江人。师从王守仁,母亲患疯病13年,饮食住行,他都要事事亲自安排。曾被聘为南充胄六堂学长,后来辞去。各地慕名而来的学者有很多;

4、栾文博:是后魏时的著名宿儒,有门徒数千人。德林亦就学,始精诗、书。后好内事,于众辈中最玄默;

5、栾崇吉:宋代良吏,封丘人。明习文法,为官清廉,勤于政事,以政绩突出而闻名。

-栾姓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大家族,及这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晋国的十一大家族:赵氏家族;魏氏家族;韩氏家族;中行氏家族;智氏家族;范氏家族;狐氏家族;先氏家族;郤氏家族;栾氏家族;胥氏家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