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读谱】第015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2收藏

【五更·读谱】第015话,第1张

海南梁氏谱 (二十卷)

编修:梁定业,梁振川

安定堂, 2002年刊 1册(约175页) : 世系表

注 : 此谱书衣题标二十卷 实际此记录仅含 "恩祖克家派卷十二(原卷十四)"

入琼祖 : (宋) 梁肱

宗祖 : 梁怀恩

派祖(11世) : (元初) 梁克家 自琼山梁沙村入赘北点村

三大房祖(14世) : 梁之着 ; 梁可誉 ; 梁维宝 皆为克家公次子梁孟仙之裔

之着房下三子 : 梁有仁 ; 梁有才 ; 梁圣聪

可誉房下三子 : 梁德修 ; 梁达传 ; 梁炳信

维宝房下二子 : 梁有容 ; 梁有忠

珠良村支祖(17世) : 梁一鲮 文美公之子 德修公之孙

一鲮公下五子 : 梁琚 ; 梁佩 ; 梁璞 ; 梁瓓 ; 梁琮

字派(31世起) : 生居安定振其昌 崇正渊源绍所香 宏肇修齐家有泰 彩新荣宇泽斯扬

散居地 : 海南省琼山县, 及海南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编修:叶于曦

2010年(叶于晖重印) 2册 : 世系表

远祖 : (宋) 叶襄 任靖大夫

始祖(一世) : (宋) 叶窦,字迪儒,号石巖 由泉州府同安县佛岭下迁福州府,居福清县东高山

省城祖(13世) : (清) 叶学祯,字君兴 生子五: 叶仕辉,字允弢(本支祖) ; 叶仕晃(海头支祖) ; 叶仕耀,字允明 ; 叶仕炳(无传) ; 叶仕煌(无传)

仕辉公派祖(16世) : (清) 叶观国,字家光,号毅菴 为茂盛公长子 下有七子,分七房

房祖(17世) : (清) 叶申蕃,字惟衍,号椒圃(长房) ; 叶申棻,字惟芳,号莘畇(二房) ; 叶申蔚,字惟文,号文石(三房) ; 叶申蔼,字惟和,号次幔(四房) ; 叶申苞,字惟桑,号竹溪(五房) ; 叶申万,字惟千,号芝汀(六房) ; 叶申芗,字惟郁,号小庚(七房)

命名序(17世起) : 申昌滋大 在于树德 诵芬述祖 先志继从 贤以致用 宽自有容

表字序(17世起) : 惟勤与恭 乃可保宗 长诒孙子 居业若农 永世作则 善积祥锺

散居地 : 福建省福清县, 及林森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王氏家谱

增修至1982年 3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为不同年代增补册数之总合 第一册为清同治7年(1868)原修, 民国24(1935)重修谱 第二册为清同治7年(1868)原修, 清光绪32(1906)续修谱 第三册为1982年增补之残卷谱

始祖 : (唐) 王河,一名璵,字审琦,号纶甫 为王审知堂弟 原籍光州固始 五季之乱时,由金陵入闽

安溪祖 : (元明之际) 王肇基,名乌仔,号华甫 克成公长子 审琦公15世孙 居新溪里田头

入浙祖(一世) : (明末) 王三朝,号仰溪,奏名通衢 ; 与堂弟王三聘 徙浙东温州府平阳县

三朝公下派祖(2世) : (明清之际) 王化民,号玄宇 ; 王正民,号振国

化民派下房祖(5世) : (清) 王士引,字永正 ; 王士堂 ; 王士高 ; 王士作 ; 王士聪 ; 王士明

正民派下二子 : (清)王邦秀,号辉景 ; 王邦耀,号辉电

邦秀公下房祖(5世) : 王圣钊 ; 王圣钋 ; 王士宝 ; 王士璧 ; 王闰英 ; 王士思 ; 王泰英 ; 王士连 ; 王士平 ; 王士炳 ; 王士仪 ; 王士盛 ; 王士授 ; 王士禄

邦耀公下房祖(5世) : 王士珍 ; 王士珠 ; 王永渡

字行 : 名贤钦世守 正学衍家传 重振青箱业 三公位万年

散居地 : 浙江省平阳县, 瑞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晓岐关西杨氏族谱

编修 : 杨学清,杨心田,杨焰藩

2003年 全1册(约900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受姓祖 : (周) 杨杼,字平杼 叔虞次子 武王之孙 受封于杨(今山西洪洞) 宠赐杨侯,谥忠廉 以国为氏

入闽始祖(一世) : (唐) 杨沂 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

晓岐开基祖(10世) : (宋) 杨万令 穆公之子

派祖(20世) : (元明之际) 杨琚,字国器 纲公之子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21世) : (明) 杨诜,字众仲(仁房祖) ; 杨誾(义房祖) ; 杨哗,字辉仲(礼房祖) ; 杨訸,讳礼仲(智房祖)

仁房下支祖(26世) : (明) 杨思岩,字行二 春岩公之子

思岩公下三子(27世) : 杨对峰,讳楠(天房祖) ; 杨爱岩,讳模(地房祖) ; 杨继岩,讳植(人房祖)

对峰公下三子 : 杨旗水,讳大顺(福房) ; 杨诚吾,讳大洁(禄房) ; 杨用我,讳大辅(寿房)

福房下四支(29世) : 杨君培,讳肇基(天福长房) ; 杨君挺,讳肇昂(天福次房) ; 杨君祥,讳肇端(天福三房) ; 杨君盛,讳肇陆(天福四房)

禄房下五支 : 杨君玉,讳肇美(干房) ; 杨君彩,讳肇华(元房) ; 杨君良,讳肇善(亨房) ; 杨君谨(利房,无传) ; 杨君和,讳肇义(贞房)

行第(29世起) : 君子尊德性 而本天立仁 学守志崇贞 继家业永兴 常怀以宇宙 贵宾展风采 律诗章俊泽 树书香文明 钦佩贤诚信 富起心欢乐 齐声颂清廉 弘农满五洲

散居地 :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等地

书名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编修:郭懋渔,郭允生,郭清南

原书: 抄本影印, 1995年印 全1册(约35页) :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虢叔 文王季弟,封于西虢为郭公 因虢,郭音相近,子孙以郭为姓

始祖(一世) : (唐) 郭镕 官礼部左仪卫 由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居同安县同禾里五都崧山下

派祖(7世) : (宋) 郭烈 敬夫公第三子 入赘洞庭村,开基人房

后份祖(18世) : (明末) : 郭必征,号次洲 伟宾公之子

支祖(22世) : (清) 郭锡政 为培宽公第四子,称为四房祖

锡政公下五子 : 郭治颂 ; 郭治格 ; 郭治满 ; 郭治俞 ; 郭治龙

散居地 : 福建省同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编修:夏献云

尊道堂刊, 清光绪7[1881] 1册 : 插图, 人像

注 : 本记录仅包含数位有功有名之夏氏祖先传记 不含世系资料 不确定是否拍摄完全

远祖 : 夏明德

始祖 : (唐) 夏远,字光庭 先世封于浙江会稽,因出宰洪州遂居江右武宁

钱洲祖 : 夏漥,字显澄 光庭公长子 自武宁徙西昌钱洲(即今之新建)

莲湖派祖 : (宋) 夏文范,字莹玉,号湖山

宝庆邵阳祖 : (清) 夏家瑜,字伯彩,号润堂

散居地 : 江西省新建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编修:庄钵,庄臻,庄亚水,庄庸

庄氏仙游县联谊会, 1995年 全1册(约185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包含支派众多繁杂, 且多数支派第20至30世祖先名讳资料缺失不详

远祖 : 楚庄王,字旅

名祖 : (战国时代) 庄周,书名庄子 诏封为南华真人

入闽宗祖(一世) : (唐) 庄森,字文盛 原籍河南固始 因黄巢之乱,迁闽之桃源,居蓬莱山白里村

仙游始祖(11世) : 庄弥约 梦说公第三子 为方州通判

派祖(16世) : 庄福信,号千九(梓林祖) ; 庄福宁,号千十(文溪祖) 皆为德四公之子

千九公下房祖(18世) : 庄圭(一房) ; 庄璋(二房) ; 庄琛(三房) ; 章瑶(四房) 皆为清隐公之子

一房下一子 : 庄天祐

二房下一子 : 庄天禄

三房下二子 : 庄天明 ; 庄天衍

行辈字 : 文章光上国 科甲振联芳 道德久传颂 勋业永弘扬

散居地 : 福建省仙游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编修:吴寅宾

原书: 台湾台北 : 水火印刷所, 昭和3[1928]印刷 全1册(157页) : 世系表

受姓祖 : (殷商) 吴泰伯,仲雍兄弟 泰伯自号勾吴 无子,乃立仲雍之子季简公为嗣 后子孙以国为氏

远祖 : 吴至德

江南宗祖 : (唐) 吴超,字竞 智公之子

迁江西祖 : (唐) 吴宣,名宣成,字几蔡 简公长子 竞公7世孙 与妻孟氏渡江而西,先居临川之石井,再迁南丰 下有三子 : 吴纶 ; 吴经 ; 吴绍

入闽始祖 : (宋) 吴宥,名仁郎,即承顺公 纶公次子 避地至宁化石壁村

宥公下四子 : 吴坎一 ; 吴坤二 ; 吴震三 ; 吴巽四

坤二公下三支 : (宋) 吴泰甫(后居永定,及广东) ; 吴兴甫(居龙巖) ; 吴吉甫(居永定,及广东博罗县)

散居地 : 福建省永定县, 及广东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编修:张帆主编 ; 张守统副主编 ; 张希春[等]编委

2004年重修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张守礼 为广东曲江县人

宗祖 : (唐) 张九龄,人称曲江公 任玄宗宰相

入浙祖 : (宋) 张辅臣 庆历年间自曲江迁浙江

太祖 : (宋) 张子先 九龄公之裔

始祖 : (宋) 张隆,字亨仲,行拾六府君 为子先公季子 原籍浙东严陵乌龙山碧溪 因赘潘昂公女,开基金华莲池

始迁祖(一世) : (元) 张卫,字仲廸,号信斋,行俊二 爱莲公幼子 隆公6世孙 因赘曹子忠之女,自金华莲池迁居义乌云溪

派祖(3世) : (元明之际) 张良偲,字伯信,行廉十七 ; 张良僐,字伯仁,行廉十八 皆为玗公之子

良偲公下三子 : (元明之际) 张时,字时景,行惠一 ; 张曦,字时彩,行惠二 ; 张旺,字时盈,行惠三(无子)

良僐公下二子 : 张暘,字时光,行惠四(无嗣) ; 张晥,字时辉,行惠五

惠一公下一房(5世) : (明) 张贵进,字仲道,行贵一

惠二公下三房 : (明) 张贵德,字仲贤,行贵二(长房) ; 张贵杰,字仲良,行贵三(二房) ; 张贵和,字仲礼,行贵四(幼房)

惠五公下二房 : 张贵仁,字仲元,行贵五(长房) ; 张贵义,字仲宜,行贵六(幼房)

字派 : 十廿百千万 俊似廉惠贵 荣显升仁琼 绸缉缙缨纬 经纶纹绣纯 组绶缵统绪 绚彩缀紘綎 素丝维缓纾 纪纲总络绎 绰约绍缗绵 系缅絪緼縯 线缘继续编

散居地 : 浙江省义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义乌云溪张氏孝思堂宗谱

编修:郑启宏,郑发文

湘鄂郑氏联谊理事会, 2004年十修版(石首市印刷一厂) 存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本谱之 "读谱须知" 部分说明此谱应包括5卷,含卷首 卷2为上分; 卷3为中分; 卷4为下分; 卷5为源祖,赢祖合卷 但此次拍摄仅含卷首, 及卷4

受姓祖 : (周) 姬友 厉王之子 封郑桓公,子孙以国为氏

一世祖 : (宋) 郑翼,字才一,号冲霄 鼐公之子 因任江陵路刺史,自山东益都入鄂省

翼公下三子 : 郑渊,字淑济(开基石首) ; 郑源 ; 郑瀛 源, 瀛二公留居江陵

渊公下派祖(6世) : (明) 郑祥恭,字克诚(上分祖) ; 郑安恭,字克宁(中分祖) ; 郑行恭,字克谅(下分祖) 皆为肃庄公之子 此谱主要含下分派记录

行恭公下四子 : 郑缙 ; 郑绅 ; 郑纯 ; 郑(糸寿) (糸寿)公无后裔

缙公下二房 : 郑德齐 ; 郑保齐

绅公下二房 : 郑与齐 ; 郑竹溪

纯公下一房 : 郑廷齐

讳派 : 青州世德启文明 孝友贻谋祖泽新 继序能绍先代志 定于孙子卜绳振

散居地 : 湖北省石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达州姓氏和寻根文化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市姓氏文化和寻根文化的兴起,许多姓氏族人都积极参与族谱的编写和读修,留下了重要的家族与民族发展史料。近日,记者先后走访达州市公安局户政大队、市图书馆、中华姓氏研究专家等,对达州姓氏文化和寻根文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达州姓氏多为湖广填川而来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据介绍,中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中国前十大姓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而达州市的情况如何呢?

记者在市公安局户政大队了解到:张姓,全市428554人;刘姓,342525人;陈姓,339080人;杨姓:284281人;黄姓,167425人;赵姓,114808人;吴姓,127798人;周姓,168235人。由于系统原因,李姓和王姓未得出数据。不过王姓里面,仅两字的就有100617人。

对姓氏族谱文化颇有研究的傅昌志告诉记者,姓氏都是三五千年以前逐步形成的,其来源五花八门,有地名、技艺、动物名称、气象名词、日常用品、朝代名称以及皇帝赐姓等。目前,达州的姓氏不下于500个。十之八九都是数百年前的外来人口,其中少部分姓氏人家是600年前后迁入川内的,80%以上均是300年前随湖广填川而来。湖广填川的路线有万县方向的水路,安康方向的陆路等等。300年前,达州地域正处湖广填川川东北第一站,所以达州“移民”多数是由湖广地区内麻城县孝感乡(现湖北黄冈市)迁来。据相关记载,当时,湖北一覃氏分支数百口人从水路来达,没想到在途中遭遇狂风骤雨,人船覆于漩涡之中,145人遇难。 李王二大姓的迁入史

虽然记者在户政部门没查到达州王姓和李姓人数的确切数据,但是记者在市图书馆找到了李、王两族族谱,对两族迁移和分布情况有所了解。

从李氏族谱看,李姓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区域是达县张家场李家沟、李家河沟以及达县 龙场的李家坝。李家沟分支的形成始于清康熙初年。发祥地是达县张家场西北,开派之祖是湖北麻城入川的李朝南,其子锡、铎、锦分居于李家沟下、中、上沟。

随后,李家沟分支成员陆续外迁,开拓了李氏族人的分布区域。约1751年有李多义迁徙巴中通江马三垭,1750年前后有李四元、李日奇分别迁徙今巴中市巴州区独柏场和张家场李家嘴,1920年有李仁兴迁徙达县香隆场高峡子,民国年间有李美玉入南江。马山垭翁沟族人约1941年有李荣春之子文学、文权、文通迁徙陕西省紫阳县,李仁发之子伦伍、伦敏迁徙通江县,1949年后李仁财迁徙通江城、李伦成迁徙江西省武宁县城。1954年后李家沟的李仁玉、李仁浩迁徙达县石桥镇列宁街。1980年后李仁楼迁往成都,李仁奎落业达县石梯,李美华居于重庆市,李仁汉、李仁元、李美清、李美权、李华伦、李伦炳、李伦权、李伦兴、李国等落业达城。

李氏自湖北入川的先祖分别于达县张家场及 龙场落业后,开拓奋进,发展壮大,各自形成支族。五四支族内共形成李家沟、李家河沟两大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永进支族内共形成李家坝、李家山、李家沟、瓦石坪4个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目前,达州市族人主要集中在达县,其次是渠县,地跨五四、永进、石桥、新进、沿河、香隆、鹿鸣、报恩、流溪等乡镇。

王氏入川始祖王治伦,脉承通江县马三垭,明朝弘治1488年移居开江九石坎。500多年来,其后裔子孙从这里生息繁衍于宣汉、达县、万源、平昌等县接壤的隘口、庆云、马渡、岩口、碑庙、北山、青宁、安云等乡镇所辖的地区。按地缘和血缘关系分成九石坎、王家坪、管家坝、柏扁、严家坪、大锣坪王家屋、王坪、石笋寨、秦家坝、何家岩、袁家湾、王家河、石宝岩、岩城坪、白依庵、等60多个支族。

神秘的姓氏图腾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佑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文中所言姓氏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

在许多姓氏族谱中,一般都有姓氏图腾。记者在渠县宋氏族谱中发现,宋姓是以祖先发明以图腾命名族称的典型。其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 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 天历度。族谱中记载,宋氏始祖微子启,以国得宋姓。渠县宋氏各支系属京兆郡望,原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杆檐筲箕湾人氏,于明万历年间即1554年入川定居。途经顺庆府所属南充县老

君桥至渠县之西离邑90里骆山之阳定居。随后有始迁祖宋一兰与宋一揆支系和宝城镇牛头湾宋姓支系。

相传,京兆郡望同汉光武帝宰相宋弘有关。他入仕前曾娶妻生子,入仕后,光武帝见他人品出众,想把姐姐湖阳公主嫁给他,劝他和原来的妻子离婚。他推托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宁愿与结发夫妻白头到老,也不愿攀龙附凤。光武帝理解他的品行而被折服,便提其为当朝宰相。死后,宋弘的这句话成为千古至理名言,为世人所崇拜。

文氏族谱编撰者对本家姓氏图腾的理解更为特别。天人合一信息传播谓之文。“`”像天齐,“一”像天穹盖天,“U”像日升日落汤谷,“X”像天地交午,故称“天文”。文明始于天文历法,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而有文字,因文字而天下事理彰明,即“文明”。“文”是象形指事会意的综合图腾。

翻阅文氏族谱发现,文姓渊源有五。一是出自姬姓,以周文王谥号命名的姓氏。二是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三是出自姜姓。四是出自妫姓,为妫满之裔孙,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五是出自敬姓避讳改姓。文姓本是北方的姓氏,宋元明时期,文姓分布的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长江流域诸省为中心的文姓集居地区。蜀地文姓始于文翁,汉景帝时任蜀郡太守,后留居此地繁衍成一大望族。蜀地文氏均为其后裔。宣汉文姓来源于姬姓,是以周文王姬昌的谥号“文”为姓氏的支庶子孙。宣汉下八、黄龙、柳池、南坝、樊哙,万源罗文、长坝、大沙以及达县部分乡镇文姓居多。文氏有代表人物战国辅助越国勾践成就霸业的文种,南宋丞相、抗元英雄文天祥等。

16个罕见姓氏

姓氏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还有许多罕见的姓氏。通过市户政大队查找,初步发现16个罕见姓氏,分别是:茶、男、赤、后、库、丛、印、六、山、五、上官、谬、初、清、完、呙、甯、刁。

茶姓,亦音屠(Tù),全市11人,代表人物:大竹县蒲包乡兴隆村6组,茶丙花。茶姓渊源有七:1、炎帝葬于茶陵(故城在今湖南茶陵东50里)。2、茶氏系殷时旧姓。系自子姓,茶即 , 阳 城是也(故城在今陕西合阳),居者以地为氏。

3、齐太公之后有茶氏。4、唐时竟陵人陆羽,嗜茶,着《茶经》三篇,贞元末年,鬻茶者祀为茶神。其后有茶氏。5、宋时三佛齐国有茶氏。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士千总有茶氏,系彝族姓。7、白、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男姓,全市2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柏林镇白马村8组,男祥孝。夏禹之裔,有男氏之后,以国为氏。

赤姓,全市4人,代表人物:达县桥湾乡插旗村8组,赤仕碧。赤姓渊源有四。

1、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2、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3、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4、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

后姓,全市5人,代表人物:达县南外镇保险街,后文湘。后姓渊源有四:1、相传共工氏之子句龙为黄帝时后土(官名,古时主土之官),自三代(即夏、商、周)以来,祀为社神(土地神),子孙以后以为氏。2、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公子巩封于后阝(故治在今山东东平东),其后以邑为氏,后又去邑为后氏。3、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后氏。4、清时甘肃土司有后氏,得姓于明朝。

库姓,全市唯独一人,渠县报恩乡全胜村4组,库云华。库Kù音,且源出不同。

1、汉文帝、景帝之时有仓氏、库氏之官。守库大夫之后,子孙以官为氏。2、北魏时库门氏等后均改为库姓。3、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库有she 音,即厍姓,羌族姓。东汉辅义侯、金城太守库均之后。

丛姓,全市3人,代表人物:渠县有庆镇云岭村,丛子言。丛姓渊源有三:1、尧伐崇、枝、胥、敖四国,后有丛氏。又,唐尧时有丛树,其后有丛氏。2、汉禾宅侯、匈奴休屠王之太子金日之后,迁丛家岘(今山东文登境),遂以丛为氏。3、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印姓,全市99人,代表人物:大竹县石子镇段家村,印世碧。印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印,其孙印段以父字为氏。

六姓,全市10人,代表人物:大竹县高穴镇清滩村,六义碧。六姓渊源有三:

1、六姓,读音作lù,是中国人的一个数字姓。据《清史》载:清代有一满族官员姓六名十七,连名带姓都是数字。2、关于六姓的起源有种说法是江阴有六氏,相传为明朝方孝孺之后。方孝孺明时大学士,燕王入南京后,不从被杀,子孙避难改为六氏,今江苏江阴县有六氏。 3、据《路史》载:皋陶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推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就去世了,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人,其后人便把“六”作为他们的姓氏。

山(音“亚”),全市22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月华乡光荣村,山为坤。据说该是相关研究组在安徽省郭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的,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互相

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颠倒,逐渐形成了山姓。

五姓,全市44人,代表人物:达县南外镇南外街道,五世秀。五姓渊源有三:

1、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祖。2、本伍氏,避仇去人为五。或,古时“五”“伍”字相通。3、清时云南思茅厅易武(今猛腊易武)土把总姓五。

上官复姓,全市18人,代表人物:宣汉县东乡镇石岭东路,上官之怡。其渊源有二:1、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少子兰为上官大夫,后以为氏。2、春秋时楚大夫靳尚食采于上官(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35里上官村),以地名为氏。汉时徙大姓以充实关中,上官氏徙陇西上邽(故治在今甘肃天水)。

谬姓,全市6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柏家乡乌桥村,谬名珍。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后,属于以谥号为氏,为赵氏旁支。

初姓,全市9人,代表人物:渠县天星镇解放街,初妍欣。初姓来源有四:1、源于子姓,出自于商王朝开国君主成汤的之支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2、源于芈姓,出自于楚国国君熊氏世家贵族熊叔堪,属于避难改姓为氏。3、源于鲜卑族,出自出鲜卑族薛干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4、源于祁姓,北宋时期,一部分祁姓改为初姓。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门姓(Mén 门),全市12人,代表人物:渠县望江乡小湾村二组98号,门仓智辉。姓源出有三:1、出周朝公卿贵族之家,为帝尧农官后代,以门第为氏。2、出自南北朝时,北魏小数民族复姓所简改。3、出自春秋时宋国门官之后,以官职为氏。

清姓,全市10人,代表人物:达县石梯镇邓家村,清余。姓氏渊源有二:1、少昊氏之父,初封于清(故城在今山东聊城西之清城),以国为氏。2、春秋时晋大夫之食邑(故城在今山西稷山南),至晋厉公嬖大夫清沸魁,始以邑为氏。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历史名人有清昼,宋时绍兴中福建同安县知县。

完姓,全市1人,达县金垭镇金山村3组,完管用锡。姓氏渊源有三:1、源于子姓,出自西周时期宋国始祖微子,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2、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完颜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3、源于回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完颜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冉姓、夏姓和练姓的渊源

我们身边的冉姓、夏姓和练姓人氏并不少见,三族族谱都是经过精心编撰而成的。 冉源出于姬姓。周武王有同母兄弟10人,季载是最小一个。季载后封于冉国,

又称冉季载。季载的后代分为冉氏和沈氏。孔子有弟子冉求、冉季、冉雍、冉耕、冉儒。东晋十六国时冉闵建立魏国。清代有经济学家冉永光。周文王第十子姬季载为冉氏始祖。

冉氏进入宣汉的始祖叫应祥,为宏祖四十二世孙。应祥生希柱,希柱生伊,伊生四子: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从此,应祥一支在宣汉发展分支。2000年,宣汉县人口普查发现,冉氏族人相对集中的地区是东乡镇、清溪、黄石、南坝、丰城、王家、庙安、柏树、胡家、花池、三河等乡镇。

冉应祥元末随父从湖北麻城迁往川东奉节避兵祸。洪武四年,在川东迎接明朝大军入川。洪武七年,因随父率“蛮夷”进贡朝廷有功,授为通川县石鼓镇(今宣汉县)镇守(武八品),遂进入宣汉。在石门堡(今冉家垭口)驻军、安家。公元1380年左右,率军到丰城打猎,当时大雾弥漫,兵士见一黑虎出现,遂用箭射,却误杀了升官应祥。出殡之时,雷雨大作,抬棺者弃棺避雨。不久雨过天晴,而应祥之棺被蚂蚁爬满成坟,遂就地安葬。

夏启为大禹之子,大禹死后继位为王,改王位禅让制为传子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子孙以国为氏,称夏氏。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载,夏姓起源有三。一出自姒姓,帝尧就赐禹以姒为姓。夏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国族人以国名“夏”为姓,夏姓诞生。二是为夏侯氏所简化,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三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夏氏族人同样是湖广填川而来。其始祖代表人物就是入川落业达县亭子洞子潭始祖夏日昭。

据参与《夏氏族谱》编写的夏明显老人介绍:夏日昭,三兄弟之老大,其先祖长庆公明洪武13年(1380年)自江西泰和县之高塘迁湖南永州东安县流洪司火麻山。320年后的清康熙39年(1700年)日昭和即将临产的妻子陈氏携9岁的景秀和6岁的景曝两子被迫踏上填川的征途,10月14日在船上生下小儿子景昌,取小名“船生”,其艰辛不得而知。据传,日昭入川之初无处居住,就在现在的石板二组用草搭棚结庐为舍,后来发现了荆棘丛生的四合院,经砍割定居于此。就是至今仍惯称的洞子潭夏家老屋。三兄弟各生五子,十五房分家徙居各地。景昌公携子及部分侄、侄孙徙居景市文家沟骑龙穴。还分居于亭子、福善、景市、大垭,还有徙居百节、平滩、河市、宣汉柏树、大竹安吉等地。300余年已衍生7000多人。

另外,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良将练何,本姓柬,随从唐太宗征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出自河南河内县。明惠帝殉难的一代忠臣练子宁。练氏四十

一世练国周、练国炳等人之后先后从江西定南和睦甲迁蜀东大竹县居住创业。其后裔现居大竹县金鸡、妈妈、黄滩、庙坝、文星等乡镇。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

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

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

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

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

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

(四)广东永忠公后裔

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

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广西永忠公后裔

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

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

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

(六)云南廖永忠后裔

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

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

二。谱牒

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夏姓有多少人口

夏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六位姓氏,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最有影响。当今夏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 总人口大约在370多万

夏姓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支源自姒姓。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不成功。舜继承尧的帝位后,把鲧放逐于羽山,起用鲧之子禹来治水,禹改用疏导之术,历经13年平息了水患,封于阳翟,即今河南禹州。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姒姓。夏朝传十四世,十七王,曾先后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东,斟鄩,即今河南登封西北,安邑,即今山西夏县东北等地。至夏王桀时,于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孙以禹时国号夏后氏为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夏禹在南巢的后裔为巢伯。禹的六代孙少康之后裔为东楼公,周武王封东楼公为杞侯,杞国在今河南杞县。其余不得封的夏禹后裔以夏为氏。姒姓夏氏的历史有30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妫姓。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又把舜的另一后裔虞遂封于遂,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即为帝尧的母亲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称为陈。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妫满,谥号胡公,史称胡公满。陈国在西周时期是十二诸侯之一,国势和地位仅次于五霸。陈宣公(公元前692前648年在位)之庶子西,字子夏,别其族为少西氏,生御叔,御叔娶郑穆公之女夏姬为妻,生徵舒,字子南,徵舒始以先祖之字为夏氏,妫姓夏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我国的夏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有血缘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外族加入夏姓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北宋以后:北宋西夏国党项族有夏姓;明朝时蒙古人改汉姓夏;到清朝初满洲八旗中有夏姓,满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汉人,入旗满化成为满族一员,到清末民初,旗人纷纷汉化融入汉族,夏姓旗人同样也回归了汉族,但其族人中已经混合了满族的血液。

历史上夏姓的分布和迁移:

夏姓立姓之后,一直活动在河南、安徽一带。妫姓夏氏世为陈国大夫,春秋时期在河南地区发展繁衍,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姒姓夏氏,战国时期,陈国的夏氏已经发展到齐、卫等国为官。秦汉时期,夏姓除继续在河南繁衍外,已经向河北、安徽等地播散,主要的迁移方向是东南的江浙皖地区。到了晋朝,夏氏已经是浙江的望族,最著名的郡望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到了唐宋时期,夏姓已遍布于长江流域地区,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奠定了今天的夏姓分布框架。清初夏姓也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夏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七十六位。夏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夏姓总人口的19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河南、浙江这四省夏姓大约占全国夏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陕西,这三省的的夏姓又集中中了32%。全国形成了以东南赣浙皖、西北晋秦、中原豫鄂为中心的三块夏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夏姓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6%,为明朝第五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夏姓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600年中夏姓人口纯增长率为130%,净增加了24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这三省夏姓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安徽、湖北、四川、山东,这四省的夏姓又集中了22%。江苏为夏姓第一大省,占夏姓总人口的33%。宋元明期间,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部地区迁移,西北地区夏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苏、浙、赣为中心的夏姓人口聚集区,夏姓人口重心由中原向东南漂移。

当代夏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夏姓的人口已达370多万,为全国第六十六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夏姓人口由43万增到370多万,增长了近9倍,夏姓人口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夏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四省,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河南、湖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5%的夏姓人口。江苏为当代夏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夏姓总人口的11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向西沿长江逐渐扩散的夏姓分布局面。在最近的600年期间,夏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西部、华中强劲地回迁,东南地区仍为夏姓的中心地。

夏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苏皖大部、浙沪、湖北东部、渝湘赣大部、福建北部、贵州、云南东部和北部、广西西北、四川东南和南部、辽宁东部、吉林、黑龙江大部、新疆西北,夏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4%以上,上述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5%,居住了大约64%的夏姓人群。在粤桂大部、湘赣闽南部、台湾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北段、甘肃南端和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南部、青海东南、河南东南、山东、河北大部、京津、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辽宁西部、黑龙江东北和西北,这一区域的夏姓占当地人口的比率在02%04%之间,上述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04%,居住了大约29%的夏姓人群。

夏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夏姓的郡望为会稽。夏姓的堂号主要有会稽、平水等。平水堂号典出夏禹治水,禹13年在外,三过家门不入,水患终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禹建立了夏朝。

楹联 重要的夏姓楹联有以下四副:

真宰相器;有大臣风。

涂山启瑞;梁国受徒。

名联四皓;望并三宗。

五经开国文臣首;七世同居孝友家。

家训格言 夏氏家训以清夏敬秀的《正家本论》最被推崇。夏敬秀,清江苏江阴人,出身贫寒,致力于五经七艺,旁及子史文词。为人淳朴坦易,待人诚恳伉直。他认为邻里乡党有相周、相救、相友、相助之义。所谓利义必明,就是说行善等不可先怀某种目的。他认为读书为起家之本,人若能读书,则不论穷达,均可自食其力。读书又必须心术正,要以四书五经为根本。他特别强调不可接近星相、巫之士,不可起课求签,扶鸾问笤,择术宜慎告诫言行当谨,威仪必修。希望后代遵循礼教道德之规,事亲尽道,守身显扬。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夏姓历代名人146名,占总名人数的03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七十位;夏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排在并列第七十四位;夏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9%,排在第七十位;夏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4%,排在第五十三位。

历史上夏姓的重要人物有:春秋陈国大夫夏区夫;战国卫国勇士夏育;秦朝秦始皇侍医夏无且;西汉方士夏贺良;东汉学者夏恭,司徒夏勤;北宋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夏竦;南宋画家夏圭;明朝宰相夏言,户部尚书夏原吉,小说家夏敬渠;民国史学家夏曾佑,诗人夏敬观,作家、出版家夏丐尊,京剧演员夏月润;当代考古学家夏鼐,大地测量学家夏坚白,词学家夏承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家乘谱牒

浙江:馀姚姚江熊氏宗谱十八卷、常山新村熊氏宗谱三卷、常山熊氏宗谱五卷

江西:南昌豫章熊氏九修族谱(卷数不清)、宜丰熊氏秀翁植下支谱不分卷、罐山熊氏八修族谱首二卷(卷数不清)

河南:光山熊氏族谱四卷

湖北:天门熊氏宗谱(卷数不清)、天门竞陵熊氏宗谱、新洲熊氏宗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新洲熊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新洲熊氏宗谱十六卷、新洲熊氏宗谱十卷、新洲熊氏宗谱四卷、新洲熊氏宗谱六卷首四卷、新洲熊胡氏宗谱四十卷首八卷、新洲熊氏宗谱四十三卷

湖南:长沙熊氏三修族谱首一卷(卷数不清)、宁乡熊氏三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中湘熊氏宗谱十四卷、湘潭中湘射埠熊氏六修支谱十八卷、湘乡熊氏四修族谱十七卷、湘乡北门熊氏续修族谱七卷首一卷、湘阴罗湘熊氏三修宗谱(卷数不清)、益阳熊氏续修族谱九卷、沅江熊氏三修族谱(卷数不清)

四川:遂宁熊氏族谱不分卷、蒲江县大兴乡熊氏族谱不分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从上古时期开始,就有熊姓人物的活动。夏初曾夺取太康帝位的后羿就有臣叫熊髡。西周时在楚国附近建立的子爵罗国,亦为熊姓,后为楚国所灭。先秦至汉代,熊氏主要是在今湖北、湖南省境内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时,熊氏部分人迁居江西,还有迁至山东的。此后直至元、明时期,江西南昌熊氏和湖北江陵熊氏繁衍昌盛,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此外,熊氏在宋代还分布于福建、江苏的一些地方。明代,今四川、浙江、安徽、等省也有熊氏的聚居点。清代时,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也有熊姓居民。湖南、贵州、等省的熊氏,有一部分融入苗、水、布依等民族中。闽粤熊氏,有些人迁至海外,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五更·读谱】第015话

海南梁氏谱 (二十卷) 编修:梁定业,梁振川 安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