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姓起源于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2收藏

秦姓起源于哪里?,第1张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历史文献遭到破坏(家谱就是一种历史文献)。

下面我列举一部分日本秦氏后人所拥有的姓:

秦内、太秦公(秦始皇三世孙 孝武王的后代,日本天皇先后赐封秦始皇的后代中的几个人为孝武王、男功满王、男融通王……)、秦公(姓这个姓的人是秦始皇帝孙“孝德王”的后代)、秦长连、秦野、秦井、秦多、秦当、秦佐、秦冠、秦前、秦党、秦原、秦小宅、已智、三林、长冈、……

秦氏后人中在日本比较著名的有:

1、秦野章(姓“秦野”):80年代初中曾根任首相时他任法务大臣;

2、秦真次:昭和时期(就是裕仁当天皇时)曾当过陆军中将,福冈县人。

3、秦朝元:恒武天皇时的重臣 藤原种继的岳父,权倾朝野

大冶李华村寻根记辕公38世孙 李相东 敬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姓如何产生,根在何处,始祖何人,名人有何,郡望何方,缘何聚散,怎样演变……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心中。父亲在世时曾经告诉我,我们竹山沧浪对寺河李姓一脉是由武昌大冶迁居于此的,原来保存有八本家谱,但在十年浩劫中,父亲经常被拉去批斗,他担心家谱被毁,就让成分比较好的李相鼎大哥拿到他家保存,可惜依然遗失了,现仅存有父亲根据他在1966年摘录的直系部分而整理的一份手稿。据手稿记载,竹山沧浪对寺河李姓一脉属陇西世家,在轩辕軿辂四兄弟中我们是李辕的后人,传至李华由兴国州迁到武昌大冶横山,葬于牛头湾,传至李兴谟(字显周)迁居竹山沧浪对寺河。1996年元旦,我结婚后,父亲得知我的岳父熊昌安是葛店熊湾人,熊湾距大冶比较近,父亲就委托岳父帮忙寻找和联系,经岳父多方打听,找到了两家,分别在大冶余垸渡口和东风农场。父亲就有心专程到大冶寻根,可是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一直未能成行。1999年底父亲病重期间,下决心要到大冶寻根,我和爱人就利用春节的假期带着病重的父亲从十堰乘火车到武昌,再转乘汽车到了葛店熊湾的岳父家中。但由于路途劳顿,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走路都要人搀扶、上下楼由我背送,只好转道回家。父亲自知在他有生之年已经不能到大冶寻根了,于是在他的手稿中加上了一段附录——“以后我李氏门宗有能干的子孙,能到老家大冶寻根。同续李氏宗谱…”。

秦氏旧宅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秦氏旧宅位于荥阳高村乡中部的油坊村,村中原有秦氏先人自清代前期起陆续修建的豪宅10余处,楼、房100余所。

现存楼、房仍有40多所,较好的大院5处。5处院落中,现存楼、房7所以上者3处,院落基本完整者2处。1号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节,俗称前客厅后楼院。由7所主体建筑构成典型的二重四合院式封闭建筑群,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前院由4栋均为一层的房屋和大门楼组成。具体为倒座、左右厢房和正房。后院由3栋三层的楼房和前院客厅构成。主楼通高约13米。3号院:俗称南大宅,位于油坊村西南,北依村中大街,为一处三进式四合院落,也是油坊住宅群中现在院落最多的一处。坐南向北,除中院正房和倒座已毁外,现存前院正房、左右两厢房、大门楼,中院左右两厢房,后院正房和两厢房等楼房共9所,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房屋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4号院:俗称秦氏家庙,位于油坊村东,南临村中大街。该院坐北向南,为两进四合院式建筑,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秦恭建。院落布局完整,保存较好,现有楼房7所,包括前院之倒座,左右厢房和正楼,面阔5间,高三层。院内保存有多通有关秦氏家族历史的家谱碑和墓碑等。

秦氏旧宅既是建筑艺术的精品也是研究中原地区家族史的可靠材料。

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秦姓源自嬴姓,即秦王嬴政的祖先。上古皋陶的后裔非子善于驯马,被周孝王封为秦地首领。后来,非子后裔秦庄公屡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讨伐西戎、保护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诸侯。襄公东迁,正式建立秦国,开了秦姓辉煌之先河,后秦孝公又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国力大增,遂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了嬴政时,秦终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可惜,秦仅历二世而亡,其王族子孙后来都以国名为姓,以纪念自己家族的辉煌历史。

另有一支秦姓,源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继承封地,食采于秦邑,他的子孙便以邑名为姓。这一秦姓,两汉时期非常活跃。

罗马人到中国定居后改姓,也是秦姓的一个来源。罗马古称大秦,大秦人久居中土不归,以秦为姓,后融入中国本土秦姓之中,代表人物有拜谒过孙权的商人秦论。

一、秦姓迁变

秦得姓以后,相继在甘肃天水、山西太原等地发展成望族,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河北等地。

西汉初,刘邦迁山东,秦姓充实关中。由于秦是汉所灭,所以两汉时期播迁有限,但已开始进入东南一带。

唐宋时期,秦姓主要向江南一带流播,宋以后,秦姓也迁播频仍。

二、义士慷慨唱悲歌家族孝悌名传世

在孔子的弟子中,姓秦的有四位,他们是鲁国的秦非、秦冉、秦祖和楚国的秦商。或许是因为继承了儒学先师的衣钵,秦氏家族中,以孝悌忠勇闻名的,为数众多。在秦氏的家训中,还细列了为夫、为妻、为父、为母和为人子所应尽的义务,并以其规范族人。

先说秦姓勇士。秦姓勇士首推秦董父,他在逼阳战役中三攀楚墙垂下的布条,从城墙上三次重摔下来而安然无恙,为鲁军争回了面子。秦琼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秦裴在敌人紧紧包围的时候独守昆山,抗敌数月,直到弹尽粮绝,为保全一城百姓而降,后郁郁而终。五代十国名将秦传序廉政爱民,后守城被破,投火自焚,忠义可鉴。宋初名将秦翰每战必捷,令契丹人闻风丧胆。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钜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金兵来犯时,他竭力抵抗,城陷失守,他便将钱帛粮草俱焚,不给金兵留下一粮一草,死后被封为义烈侯。他的两个儿子秦浚、秦也随父以身殉国。明代的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惟一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她的家人也都忠勇善战,她的兄长秦邦屏战死疆场,她的弟弟、儿子也都在战争中负重伤。秦姓家族之人以他们的忠勇义气,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再说秦姓孝子。秦姓族人忠勇过人,孝悌亦有余,在封建时代堪称楷模。秦玉每遇事要先禀父兄,后来他母亲去世时,他因悲伤过度竟哭出血来,被他的学生称为“孝友先生”。秦约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官不做。秦传序的两个儿子秦煦、秦,为了取回父亲的尸体而在途中遇难。清朝的秦大成中了状元,后因母亲水土不服,便请求归乡供养母亲。秦大成的孙辈秦长治,也因母亲年老而推官不就。

除此之外,秦姓家族还有许多名人,如战国名将秦开;名医秦越人,即扁鹊,著有《疗痛疸诸疮方》两卷。东汉有著名诗人秦嘉。唐时有名将秦琼,后被民间奉为“门神”。隋末唐初有名医秦政应,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等名句流传的秦韬玉,名士秦景通、秦兄弟。宋时有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秦九韶,诗人秦观。元有戏曲家秦简夫。明有秦良云。清有太平天国将领秦日纲。近现代有作家秦牧。

三、秦姓名人

1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字少游,又名太虚,北宋著名词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苏东坡取其《满庭芳》中的精工词句,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一度很是贫穷,经常无米下锅。邻居钱穆父,与秦观常有往来。有一天,秦观作了一首诗送给钱穆父,诗中难掩生活的困苦,其中两句为:“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穆父一看,深表同情,立刻给他送去两石米。这就是“赠诗得米”典故的由来。

传说,秦观风流多情,以才华而得苏轼的赏识,后又结识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秦观为苏小妹所作诗词,已成为传世佳句。但又有人考证,苏轼并无妹妹,因而这也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2卖国贼秦桧

“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氏家族虽以多出孝勇之士而著称,却也出了卖国贼秦桧。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奸臣秦桧却一心想将他害死。秦桧曾命何铸审讯岳飞,岳飞袒露背后的“精忠报国”给何铸看,何铸深为感动,后也查明秦桧属诬告,并无实据。于是,秦桧改用万侯审讯他,千方百计地诬陷岳飞,仍不能定罪,秦桧就亲自下令将岳飞处死于风波亭。岳飞死后,韩世忠当面责问秦桧,秦桧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来搪塞。韩世忠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秦桧虽是万世唾骂的卖国贼,却也颇有聪明过人之处。有一年,很多人囤积铜钱,京都忽然缺少铜钱流通。一时间,人心惶惶。一天,秦桧请人为他修整头发,赏了那人五千钱,并说:“有圣旨,这种钱即将作废,我还是早点用掉。”那人自以为得知内情,将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没几天,京都市面的铜钱流通便正常起来。

秦姓起源于哪里?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