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为何先是作呕,后是沸腾呢?
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发现光绪皇帝和隆裕太后的尸体被盗墓贼拽出了棺椁,尸体早就腐烂,整个墓室臭味熏天,令人作呕。当时,考古队发现陵墓早就被盗掘一空,很是失望。后来,考古队在光绪皇帝握着的手里发现了两块美玉,除此之外还在陵墓的金井里发现了一些金玉珠宝,价值连城,这真可谓意外之喜,令在场的考古队员们都沸腾了。
光绪皇帝的崇陵是我国历代皇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1909年破土兴建,1915年竣工。1980年,考古队对光绪皇帝的崇陵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当考古队打开光绪皇帝的陵墓后,先是人人作呕,后来又沸腾。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陵墓被盗1938年,一股不明身份的军人窜进了崇陵,对光绪皇帝的陵墓进行了盗掘。这股盗墓贼进入地宫后,用斧头劈开了光绪皇帝和隆裕太后的棺椁,盗走棺内的随葬品。据说,这伙人把盗来的随葬品卖给了京西八国教会,换得了五百套棉军装。
据清官档案记载,光绪皇帝主要的随葬品有绿玉佛手簪、绿玉葫芦、大东珠、饭块珠、珍珠、小飞珠、各色宝石、各种名贵皮毛、绸缎料衣服袍褂等等,计100多件,其中还有许多没上账的。
意外发现1980年,考古队对光绪皇帝的崇陵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当考古队打开地宫后,臭气冲天,令人作呕。原来光绪皇帝和隆裕太后的尸体被盗墓贼拽出了棺椁,尸体早就腐烂,导致整个墓室臭味熏天。
果不其然,光绪皇帝的陵墓被盗掘一空,令考古队员们很是失望。最后,在专家对光绪皇帝的尸骸进行检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光绪皇帝双手里面紧握着两件玉器,价值连城。随后,考古队还在地宫的金井里发现了一些金玉珠宝,价值连城,这真可谓意外之喜,令在场的考古队员们都沸腾了。
光绪皇帝的真实死因专家除了发现了光绪皇帝的尸骸和一些随葬品外,还有光绪皇帝的一挂辫子。光绪皇帝的这挂辫子,虽然不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也是异常珍贵,揭开了困扰了史学界的谜团。1908年,光绪皇帝年纪轻轻就突然暴毙,更巧的是慈禧太后晚他一天去世。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成谜,很多人猜测是慈禧太后下的毒手,但一直苦于没有证据。
2008年,在光绪皇帝逝世100周年后,专家们对光绪皇帝残留的头发进行了化验,发现光绪皇帝死于砷中毒,这一发现正式确定了光绪皇帝的死因,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慈禧太后所为,但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十有八九就是慈禧太后所为。各位,你们认为呢?
国家规定古墓发掘都是抢救性的,也就是说古墓没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保护不允许主动开挖,保存完整没有受到人为或者自然外力破坏的情况下,那么古墓要保护好不允许动土,所以说现在的古墓发掘都是被破坏过急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古墓。
因为主动发掘古墓这种行为造成私心太重,不符合遗址文化文物保护性质,主动去寻找古墓发掘,这种不是盗墓的人做的事吗,盗墓者都是主动寻找古墓进行盗挖,而考古不能跟盗墓那样做,考古是保护发掘,盗墓是私心破坏性盗挖,两者不一样的。
主动的属于有私心,一般都是破坏性为了利益,而考古是为了保护,属于被动性质的,主动跟被动的区别太大了,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发掘一般都是发掘被自然破坏的古墓,或者说已经结构性破坏了没办法还原,而且地理位置偏僻难以长时间有效保护,所以才选择抢救性发掘。
盗墓就不一样了,目的就是为了主动寻找,考古基本上不会去主动寻找古墓进行挖掘,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都是盗墓者先发现古墓,而考古队后面接到报告后才发现古墓的原因,考古者都是收到发现一些古代遗迹后才会感到现场考察并发掘,至少也是明面上如此。
考古者研究的是文物跟文化历史,盗墓者研究的是哪里寻找到古墓能盗挖发财,一个是为了研究,一个是为了钱财利益,所以盗墓者经常主动出门寻找下手的对象,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民间有一些懂得风水的高人,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找到古墓进行盗挖,非常有目的性的。
考古者的心思并不是在如何寻找古墓的事情上面,而是放在古墓当中的文物以及文化跟历史的事情上面,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如何修复文物这些事情,跟盗墓者完全不一样,考古者不会主动去寻找古墓开挖,所以在发现古墓这种事情上面,盗墓者往往都是快人一步。
当然不允许主动开挖结构完整没有明显破坏痕迹的古墓,这些都是在上个世纪开挖明朝帝陵导致大量文物受到不可挽回损失的事情后,国家***发现有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私人欲望,不惜造成巨大损失的前提下主动开挖古墓的想法,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了杜绝这种事情再发生,为了扑灭一些私心之人的想法,直接在后来禁止主动开挖完好古墓的决定,盗墓之可没有这种约束,所以他们都是发现后破坏在前的。
是一个制作精美的小瓷罐,这个瓷罐是正宗的青花瓷,可以说是价值连城。据专家所言,这个瓷罐全球也不会有几个的。
在上个世纪的江苏,有一个小村子正准备建水库,在挖掘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了一些文物。村里的负责人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刻阻止村民们抢夺文物。考古专家也很快赶到了现场,并且展开勘察。
据专家说,这里的文物非常的罕见。他们决定快速挖掘,然后带回去好好的研究。但是这个坟墓里的宝物实在是有点多,有一个小瓷罐就被专家们落下了,被村民捡到了。他觉得可能这个小瓷罐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也没当回事,就带回家了。
刚拿回来,村民还是比较忐忑,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小瓷罐可以用来干嘛。但是时间久了,他觉得就这么放着也没啥用,不如拿来腌咸菜吧!知道五十年后,专家才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这个小瓷罐,但这个村民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小瓷罐其实是青花瓷,用来腌咸菜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专家看到了之后也是十分的惊喜,这个关系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好物件,他还断言,这样的青花瓷,全世界不会有几个的。
因为专家们的疏忽漏下的瓷器,竟然是天价之物,让人惊叹。虽然被拿来腌咸菜,但好歹没有被损坏,这件瓷器得以保存,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特殊的丧葬习俗,因此我国境内有很多神奇的古墓。接下来的内容中,就要来介绍一座位于北京昌平地区,经历很多坎坷的陵墓。
在昌平区往北,大约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有这样一座天寿山。从这座山的名字就能够看出,其风水自然是无可挑剔的。而这也就是明十三陵所在地。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从明成祖年间开始修建,直到崇祯皇帝过身之时,成祖之后的明朝皇帝都葬在了这里。这座规模庞大的皇室陵园经历了六百余年的历史变迁,虽然其地面建筑曾被多次损坏,但地宫却一直得以完整保存。
但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就是,在建国之后不久,这座经历了几百年风霜的明十三陵,却遭遇飞来横祸。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之一,就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北京副市长、明史学家吴晗找到郭沫若,希望他能够为自己审阅一下申请发掘明十三陵的报告。
对于这一请求,郭沫若没有拒绝,毕竟在明十三陵中,应该会有很多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但对于这份报告的审核,他却并没有太上心,仅做了简单修改之后,就与沈雁冰、范文澜等人联名上报给了中央。
其实,这份申请发掘的报告中,是有着非常正当且充分的理由的,毕竟如果能对明十三陵中的长陵进行发掘,我们对于明朝历史的研究,也会有着很大程度的突破。毕竟在十三陵中,埋葬着朱棣的长陵的规模是最大的。
十三陵布局图
然而,当国内的考古学界以及文物专家得知这一消息之时,他们却纷纷表示反对。更有甚者,还亲自前往郭若沫面前,希望他能够撤销申请。但此时此刻的郭若沫并不在意外界的声音。
就在申请递交的几天之后,中央地区就做出了“原则同意”的批复。得到许可后,发掘长陵的工作也就正式展开了。在此之前对这一决定表示反对的专家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被迫参与到文物发掘的工作中。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更不要提是北京远郊的山区了。在郭沫若看来,他希望长陵的发掘工作能尽快结束,因此对于考古队的工作,他也是多番催促,甚至要求他们连夜勘探。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带队的赵其昌非但没有发现什么文物,反而是将身体弄出了毛病。
十三陵雪景
在赵其昌回京养病,并痊愈后,他向组织汇报了有关于明十三陵的情况。面对开发困难的长陵,大家一致决定先去开发旁边一座规模较小的帝陵,为日后长陵的发掘积累经验。
此时被考古队选中的就是明仁宗之墓,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经过半个月的发掘,大家仍然找不到明仁宗陵的地宫入口,因此只能作罢。
之后,大家在意外中发现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墓室出现了坍塌迹象,就在这时,考古队员们决定对万历皇帝之墓进行发掘,经此之后,考古队共发掘出了三千余件文物。
定陵墓室
然而,由于此时的考古队经验不足,因此约有八成文物都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价值最高的金丝楠木棺更是被附近的居民当做柴火烧掉。
在中央得知这个消息后,对于此次的发掘帝陵工作表示非常不满,并因此颁布了禁止主动发掘帝陵的政策。从此之后,即使有再多的人申请发掘帝陵,中央地区也没有同意过了。
而有了这一经验教训,我国考古工作,对待古代陵墓,就有了保护性、抢救性挖掘的政策,只有陵墓发现被盗墓贼盗掘或者因为生产活动被意外发现的时候,才能够对其进行发掘,而不会主动去挖掘。
目的不同,不用担心
尸体和坟本身没什么业力,能起作用的只会是心,
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国考古工作很少进行主动发掘(基本建设中和被盗后的保护性抢救性的被动发掘基本忙不过来),只有一小部分出于学术目的的主动发掘,在选择遗址时基本都是围绕着重大的学术价值的遗址,一般的墓葬不会进入这个考虑范围(对明清以后的普通墓葬,目前考古学家就更没心思去费功夫费时间,还有那么多早期城址宫殿之类的重要遗址排队等着做工作呢
1考古工作的全部过程概述:
首先,考古不是挖墓,除了墓葬还有各种各样的遗迹,比如城市、村落、广场、道路、房子、工厂、市场、寺庙、沟渠、桥梁、沉船……几乎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废弃后都会变成考古遗存。
其次,是考古工作者要去发现他们。有些遗存还在地上,或者在地表可见,比如长城、大运河、秦始皇陵等。 有些埋在地下,有各种方法,比如钻探或其他探测仪器勘探,比如采集地表遗物,比如观察剖面等等。即使是非考古工作者偶然发现了某个遗存,也需要通过上述手段来判定遗址的基本情况,如范围、面积、深度、地层和年代等等。大多数重要的考古遗存会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划定保护范围。
再次,是采集各种信息和资料。包括实物、照片、图纸等。手段是通过系统调查或发掘。发掘可以更好地揭示地下埋藏的遗址的情况,比如上述各种遗迹的位置、形状、尺寸、质地、建筑方法、年代、保存情况、堆积成因、相互关系等等。但是一般处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尽量不会主动发掘;如果由于其他不可抗力需在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进行动土施工,才由考古工作者进行抢救性发掘。
最后,是研究和展示。研究的目标就是把考古遗存再还原回现实生活,最后出版成专著和论文,这些劳动成果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在考古圈子里的声望和地位,但是一般普通人不会看也看不懂。展示就是把这些研究成果直观地给公众看,包括博物馆的展览陈列、科普书籍和纪录片等等。所有出土遗物,在研究和整理期间暂由考古机构保存,在考古研究结束后,理论上应转交给博物馆保存。
2考古工作的地方是古代的遗址,也就是古人所居住、生活和生产的地方,往往和现代的人口密集区高度重合,很少有在深山老林里的,多是平原地区(顶多有丘陵)的乡村。
3如果想从事考古研究,就业方向一般是高校、科研院所、各级考古研究所、博物馆。总体上讲这些地方编制有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考古学专业毕业生从事非考古工作已经比较普遍
导读:2015年,福建省晋江市苏垵村北一座明朝古墓被盗,考古队赶到现场后发现,在古墓的封土堆上,盗墓贼挖了一个长12米,宽08米的巨大盗洞直通墓室。见此情景的考古队并没有惊慌,而是组织人对盗洞进行了回填。有人追问:古墓已经被破坏,为何不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队员解释说,这座大墓的墓主人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据《明史》记载,俞大猷是福建泉州人,出身武将世家,嘉靖年间世袭成为一名百户。俞大猷一生从军47年,几乎都是在与倭寇打仗,足迹遍布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
在与倭寇战斗的几十年间,俞大猷训练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号称“俞家军”。他与当时明朝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虽然俞大猷、戚继光二人齐名,但后世提起戚继光,都知道是明朝抗倭的民族英雄,相反知道俞大猷的却不多。如果单从“俞龙戚虎”上看,俞大猷的水平似乎还在戚继光之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专家解释说,戚继光为人圆滑机警,很早就投到了首辅张居正门下,所以在张居正掌权之后,戚继光屡受提拔,领兵打仗能够享受诸多优先资源,让他能够大施拳脚。相反俞大猷性格耿直,不善于官场交际,所以总是受到排挤、弹劾,打胜仗被贬、打败仗被贬,以至于戚继光威震倭寇和蒙古的时候,俞大猷基本上很少有机会领兵了,所以后世才只知道戚继光,很少有人知道俞大猷。
万历八年(1580年),77岁的俞大猷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都被万历皇帝挽留,结果不久后病死任上。万历下旨追赠左都督,厚葬于家乡泉州。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俞大猷墓就已经被盗,晋江市文物部门随后对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据当年的发掘报告记载,俞大猷墓位于苏垵村北,墓葬坐南朝北,墓室为砖石结构,外面封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三合土。
考古队员回忆说,当年发掘俞大猷墓时,整座墓葬因为被盗严重,墓室出现了坍塌,里面积水严重,一些村民甚至从墓室中取水浇地。发掘过程中,墓中随葬品虽然被盗一空,但考古队却在一位村民家中,找到了一块被当做搓衣板的墓志铭。
经过清理,上面清晰的刻有“皇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肃陈氏墓志铭”几十个大字。墓志铭的出土,对于确定墓主人身份和研究明朝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之后一直由晋江市博物馆收藏。
发掘结束之后,因为俞大猷的特殊身份,文物部门对古墓进行了修缮。没想到三十年之后,竟然有盗墓贼前来盗墓,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是一座空墓,所以2015年盗墓发生之后考古队并不惊慌,只是回填了古墓。
参考文献:《明史》
考古,用以表示考古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共同体。文化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如中国文化、文化遗产等。但考古学中所讲的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专门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例如在考古工作中,发现某几种特定类型的器物,经常地在一定地区的某一类型的居址或墓葬中共同出土,这样一群有着特定组合关系的遗存,即可以称为一种“文化”。由于它们总是共同存在于同一文化层或墓葬中,表明它们属于同一时代。一个文化不能由一种特征来划分,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找到类似的文化因素。只有许多特征的总合,才能把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划分开来。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由来 19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Gde莫尔蒂耶将欧洲旧石器时代分为5期(后来增至6期),仿照地质学上地史分期的方法以第一次发现的地点来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考古发现地区的扩大,知道同一地质时期中不同地区的遗存的面貌并不相同,特别是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存的内容更加复杂,各地区的差异十分明显。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有些原来以为是前后相衔接的不同时期文化,实际上是同时并存的不同文化。因此,产生了考古学文化这个概念,用来指同一时期中不同类型的遗存,也指同一地区时代有先后的不同类型的遗存。目前欧洲旧石器时代的6期,已基本上移作了文化的名称。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也有类似的情况,最初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将甘肃新石器时代遗存分成6期,推断每期300年并前后相接。后来知道它们代表不同的文化,已都移作文化名称。在考古学发展史上除了分期的概念之外,又增加了考古学文化的概念,这是很有意义的。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考古学文化名称的作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如欧洲的莫斯特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以及中国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小南海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以地区或流域来命名的,多为事后弄清这一文化分布范围而命名。如欧洲的多瑙河文化等。另外,还有对发现地点的名称加前缀的,如甘肃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这是因为它们和典型龙山文化有相同处,也有差异处。如果仅属地方性的小差异,当然可采用这种办法,如果差异大到可认为是独立的文化时,那便应该另起一个文化名称。由于发掘地点中不止一个文化,可对地名加后缀,以资区别,如庙底沟二期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见屈家岭文化)等。以特征遗物来命名的方法也经常被采用,如中国过去所称的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和欧洲的巨石文化、钟杯战斧文化等,不过这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近年来已逐渐不大为人们所采用。此外还有以族别来命名的,如巴蜀文化便是一例,不过这只能适用于较晚的文化,并要经过精确考据,否则易于造成混乱,最好仍以小地名命名而另行指出这种文化可能属于某族。至于历史时期的商周文化、秦汉文化或隋唐文化等,是一般用语的文化,即指一民族在特定时期中各方面的总成就,包括物质文化以外的一切文字记录所提及的各个方面。严格地讲,这与考古学上有特定意义的文化,是要加以区别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除了要解决时代和分期以外,还要研究它的内容、特征、分布范围、起源、发展,以及同其他文化的联系等。而要对一文化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则至少应对该文化的一处典型遗址作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把握这一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个考古学文化包括有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某几种特定类型的住宅、墓葬、工具、陶器和装饰品以及某些特定的工艺技术等。每个考古学文化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共同规律,还要研究各地区各个族的共同体发展的特殊性。因而必须确立考古学文化这一概念,以便对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分别地加以深入研究,以探寻物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对同时并存的各种考古学文化,我们要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来搞清它们的分布范围。这些范围同自然地理的区划并不完全一致。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文化因素也不断发生变化。当一种文化发展成为显然不大相同的另一类型时,可称为同一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或时期),如果发生了质的改变,则应视为另一文化。但这需要有充分的资料,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确定。一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于其内部发展,但有时也因接触而受到另一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是在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考古学常见术语表
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研究古代人的科学。一般认为,雅各布斯波在1674年最早使用了这个名词。他是17世纪的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旅行家和学者。
人类学——即对人类进行研究的科学。有时候它会与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化石)交叉,特别在研究早期人类遗存时。
人工制品——人类制造的、使用过的或对人类有用的物品,如石制工具,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随意拿走遗物而不进行记录,这给考古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土冢——特指青铜时代地面上的土墩,通常用来覆盖埋葬物。
BP——距今年代,代替传统的BC(公元前)和AD(公元后)。它的好处是使得所有文化和宗教的年代变得更加直观。为了将日期标准化,1950年被定为考试古学上的“现在”。
放射性碳素断代法——一种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比率的技术,能测定五万年以内有机材料的年代。热释光断代技术能用于陶器的断代,将物件重新加热,然后测量发出光线以断定黏土器物最初的加热时间。
稻作遗存——埋藏的特征从地面上看是无形的,如墙,只有在高空中俯视,才能发现在稻谷中的不同颜色的斑纹。1586年威廉康德在消失了的肯特罗马港口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如今这种现象仍被广泛利用。现在一般用玉米代替稻谷,当玉米长成时,就会发现交错、相通的道路(道路经过的地方,玉米更稀一些),他们把这种交叉口称为南奥古斯丁交叉口。
楔形文字——最古老的书写形式之一,因其字母外形很像楔形而得名,通常是用刺在湿的陶土上刻写而成。
树木年轮断代——根据计算树木年轮(每年增加一轮)对树木断代。她还可以提供气候方面的证据,因为气候能影响数轮的宽窄。这种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用于考古学上,当时是用于测定美国印第安村庄的年代。
发掘——通常表示的是遗址物质的发现,全面移开表面并记录地层或开探沟揭示堆积的情况,全面发掘而不留下任何东西。惠勒曾说道:“我是考古学家,一个对过去的破坏者。”
田野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包括在田野里工作的考古学,尽管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使考古学家们不需参与发掘,不必让自己的手沾半点泥土。其相对应的概念是室内考古学(主要用于审定申请计划)和电脑考古学。这种对遗址的研究,主要依靠现有的文件、地图、人口普查资料、课税清册、教会资料、测量数据和以前的发掘报告。历史考古学是研究有文字记录的那段历史。
象形文字——文字的象征符号。象形文字使用图画代表思想或言语,如古代埃及所使用的文字。
陪葬品——与人的尸体一起埋葬的物品。对考古学家来说,是一种相当有价值的习俗现象。
葬式——埋葬尸体的方式。如火葬,用火焚烧尸体,这常见于多种文化中。
巨石文化——照字面理解,使用巨大的石头筑成的纪念碑形式的物件,如环状列石。
史前——通常是指“非常古老”的意思。精确的说,是指文字发明以前。
陶瓷碎片或瓷片——破碎陶瓷的一部分,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它对于确定年代序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抢救性考古学——一个遗址因为开发的需要,在它被破坏前,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所进行的抢救性的发掘。
相对年代——一个事物通过与另一个事物相对照而得出年代,不用给出确切的年代,绝对年代则要有确切的年代。
地层学——堆积物层次的研究。一般认为,埋得越深的年代越久远。远在1859年,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之前,已有学者根据地层学推算出,许多堆积物的年代,要比传统《圣经》所说的上帝创世纪的年代——公元前4004年早得多。
三期说——把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学说,这种分法用在欧洲是可行的,但是用于世界的其他一些地区则有问题,因为有的地区现在还处于石器时代文化中。三分法的最初提出者是克雷斯蒂安J汤姆森,1819年,他在哥本哈根博物馆整理展品时提出此说。
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为何先是作呕,后是沸腾呢?
本文2023-11-17 10:32: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