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北港易氏族谱
36
会昌年间参加进士考试,开始发榜时居第二,有人议论不公平,于
是又进行复试,易重以状元及第。由于已离家六年,他即写了《寄
宜阳兄弟》一诗寄回家,有“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
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句。官至大理评事。后因做官
到上高,便在那里定居安家。
通经处士;
释褐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宋代分宜人易充,字正翁,幼年时就以聪明出类拔萃,
十六七岁就博通《易》、《书》、《诗》,号称“三经处士”。在
乡间教书,远近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著有《中州文集》。下联说
南宋宁乡人易祓,
字彦章,
号山斋,
淳熙年间状元,
官至礼部尚书。
著有《周礼周易总义》、《山斋集》等。释褐,脱去百姓的布衣换
上官服。
一时师表;
三经处士。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易翼之知长寿县,
与上官不合而归隐,
为一时师表。
下联典指宋易充,少年博通《易》、《诗》、《书》,人称“三经
处士”。
六言通用联
纯孝先生望重;
37
工诗状元名香。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以荫为奉礼郎,知临淮县,宋太
宗时升为大理丞。其人性至孝,时称“纯孝先生”,守孝父墓侧而
产紫芝。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淳熙年间进士第一,后官至南
宋礼部尚书,著述甚丰。
七言通用联
周易讲义留芳远;
性理精微播誉长。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康熙间诸生易贞言,字内美,湘乡人。有《周易
讲义》等。下联典指清代学者易宗君,字公申,乾隆间举鸿博,名
动京师。有《性理精微》等。
三经处士传名远;
二栗礼郎享誉高。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易充,字正翁,分宜人。年十六、七,博通
易、书、诗,号“三经处士”。有《中洲文集》。下联典指宋代上
高人易延庆事典。
德行称产芝孝子;
诗词为释褐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38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
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事
典。
八言以上通用联
德行称产芝之孝子;
诗词为释褐之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
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事
典。
一点丹心,当年鄂潴成忠鬼;
千秋浩气,今日宜阳作正神。
——御赐浏阳太湖山忠愍侯易雄祠联
释褐本先声,遐溯名元理学;
产芝垂世德,勿忘孝子忠臣。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易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南宋易祓事典。下联典指北宋易
延庆事典。
十、历史
宋《百家姓》易氏位居
339
姓(
40
)。
1982
年全国人口普查统
计,在诸多姓氏中,李姓为最多,占汉族的
79%
,人数超过
1
亿。
占汉族的
1%
以上的
19
大姓依次是李、王、张、刘、杨、陈、赵、黄、
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而易氏为
93
位,
人口不多。
39
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
92
,总人口
228
万
占
019%
易立姓开宗历史悠久,故必经历过盛衰。人口和人才是体现盛
衰的重要标志。
唐代以前,易氏谱已无存,史籍也少记载,正史只有《晋书》
(
36
、
42
)中,提到易恺和易揣两将,易雄列传(
43
)。不过由易
水迁郡望太原和济阳,再迁江东。其后此数地易氏却无所闻,已体
现几度盛衰。
汉代后定居长沙郡,部分再迁江西和鄂东,迄今已逾千载。繁
衍不断。晚唐时仅宜春郡,就有状元易重和四位进士,可知其盛。
宋代湘、赣两地仍有些名人。
元代因异族统治和战乱影响,又呈衰势。尤其是元末徐寿辉、
陈友谅反元兴汉,易姓受到严重摧残。据《明史徐寿辉传》(
44
)
记载,徐寿辉为罗田人,从事贩布,元末盗起,以妖术与麻城邹普
胜聚众为乱,至正
11
年(公元
1351
年)以蕲(浠)水为都称帝,国
号天完,建元治平,连陷湖北,江西诸郡县,并远及杭州,翌年为
元军打败,迁都汉阳,为丞相倪文俊所控制。
公元
1357
年沔阳(今湖北仙桃)渔家子陈友谅投徐军。逮文俊
麾下,后乘衅杀文俊,并挟持徐,
1358
年陷安庆,破龙兴、瑞州,
乱及江南(鄂、赣、皖、苏等省)。后设计拘徐寿辉。进驻南京采
石矶,击死徐。
1360
年即皇帝位,改元大义。解放前,我在武昌黄
鹤楼蛇山西麓见到过“大汉皇帝陈友谅墓”碑。徐陈为乱,首当其
冲的鄂东和赣中北(宜春一带)和长江下游,正是易姓久居之地,
40
1.周文王十五子毕高之后。1993年湖南、四川、江西、湖北等省近百万易姓子民在国内外易姓友人的资助下再次在湖南省隆回县举行易姓宗谱修缮,老族谱中明确记载易姓系周文王十五子毕高之后,由太原南迁而来,并规定后人不可外泄。
2.来自姜姓,以易为氏。武王伐纣时,姜尚担任统兵的军师,协助武王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于齐。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为姓氏,为易姓。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来。
3.出自齐大夫易牙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为姓氏。春秋时有齐王的宠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调技术,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时曾说易牙“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齐王不听。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开方共同专权,齐王病了以后,他们趁机作乱,杀掉大批官吏,并将太子赶出皇宫,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后来被其他的大臣所杀。易牙的子孙以易为姓称易氏。是为山东易氏。
4.出自姜太公后裔,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姜太公后裔有被封于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一带),且以封邑为氏,称为易姓。是为河北易姓。
5.出自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古有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州人以地为氏,称为易姓。
6.出自少数民族源流有易姓。彝、水、苗、土家、纳西等族均有易姓。
7.出自周武王后裔。衡阳易姓谱言易姓本姓姬,姬昌兄弟后代。居易水而姓,衡阳易姓系长沙易雄之后,并言及易牙本名狄牙,传易牙为易姓始祖当纠正。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东。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贵州、云南、广西、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华侨。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霍山以北等地区。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2.堂号
主要有纯孝堂、植栗堂:宋朝时,易延庆为奉礼郎,出任临淮县县令。后因父丧守墓而辞官,服满又任大理丞。后又因母丧回家葬母,他母亲生前爱吃栗子,于是他守墓时在母亲墓旁种了两棵栗子树,后来这两棵树竟然长在一起,成了连理。墓前又生出两棵灵芝。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称他为“纯孝先生”。衡阳易姓为太原堂。 甲公列传(转自湘潭易氏家谱)
甲公楚人,黄帝之后。其先有食采於易水者,因以易为氏。公赋性劲爽,乡里有义士之目。白公胜闻而慕之,愿纳交焉。及胜将弑惠王(春秋时,前488---战国,前432年)及子西,欲得公助,陈士勒兵以示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公笑曰:”子常言吾义矣,今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吾从子,非吾前义也。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遂遇害。(考:此传采自西汉刘向《新序》史籍和鄂谱误作申公)
远孙仁福,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自太原迁居会稽郡吴县,有名於时。其后有万年者,蜀汉章武二年壬寅(222)自吴县迁长沙之浏阳,三传而生雄公,自有传。
赞曰:猗与鼻祖,轩胄遥遥。国称义士,遂志危朝。利不为谄,威不能桡。世滋芳烈,奕叶用昭。
易姓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有易氏,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回古易水区域,后改名鲜虞。春秋时被称为白狄,易水仍为其本部,部分已迁雍州,同赤狄、长狄一样与诸夏各国进行过对抗。白狄在易水附近所建的肥国、鼓国、仇犹国等国均被晋国灭国,最后只有本部鲜虞得以延续。中国饮食业鼻祖易牙属于来自雍地的白狄部落,作为间谍到卫国为臣,白狄部落里应外合灭了卫国;易牙然后打通关节到当时齐国,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宠臣,影响齐桓公对狄政策;齐桓公死后,易牙扶持齐桓公长子无诡为齐君以建立亲狄政权,但宋襄公率军“伐丧”,狄族闻讯赶来救齐;无诡死后,狄族再次扶持齐四公子惠,失败。公元前774年以前白狄鲜虞国已经有相当规模。在公元前506年前改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粟山),立中山城为都。战国初,晋国曾灭中山,灭而不亡,中山武公公元前414年又复兴,迁于顾(今河北省定州市境内)。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后中山桓公复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公元前369建长城以御赵国。公元前342年中山国君到魏国为相,结合易氏家谱分析,该中山君为湘、鄂谱易氏先祖恺公。此后,其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成为仅次于七雄的第八强国。前299年,赵军攻中山国,中山王逃往友邦齐国,死于齐国。赵王扶植王尚为中山国王。中山王尚错用二臣,导致前296年赵王遣军一举攻灭中山国。从鲜虞国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历时478年。前296年赵国迁末代中山王尚于肤施(今陕西米脂西北),一年之后年绝祀,据《战国策》隐约记载,中山王尚先是逃到齐国为臣,然后被秦国扶持。因此,末代中山王尚与赣谱关于太原易氏始祖尚公记载相符,逃往齐国后再被秦国迁放太原。秦汉时易氏从太原南迁,222年万年公从江苏丹阳迁湖南浏阳,隋朝大业年间浏阳易雄公后代举族从浏阳迁江西。数代后再分迁湘、赣、鄂各地。现在易姓是中山国王族直系后代。狄,皆出于黄帝,故本为“姬”姓,中山国王也是此姓。
得姓始祖 中山王尚公
姓氏分布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东。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贵州、云南、广西、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华侨。
历史上易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易姓的活动缺乏资料,直到三国时才有易姓的记载,河北是易姓早期主要的活动地区。到西晋时,湖南和甘肃已有易姓的足迹,唐朝时易姓又移民江西,宋、元时期,在山西、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区也出现了易姓,至迟在明朝,易姓进入了西南和福建地区。
宋朝时期,易姓大约有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宋朝姓氏第一百五十位以后。易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59%。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山东三省,全国形成以南部湘赣和北部山东为中心的两大块易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易姓大约有17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为明朝第九十五位大姓。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河南等省。江西为易姓第一大省。宋、元、明时期,易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易姓聚集区。
湖北通城北港易氏族谱
本文2023-11-17 10:00: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