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马乱的魏晋时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风流名士?
清朝文学家赵翼有句名诗‘国家不幸诗家幸’。社会动荡,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之时,正是文学,艺术,思想繁荣之时。魏晋时期政局动荡,狼烟四起,百姓生活艰难。这样的社会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所以,魏晋时期涌现出了一批风流名士。
曾几何时,曹操把汉献帝当成提线木偶,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独揽。他的儿子曹丕干脆篡汉自立。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短短几十年以后,曹操的子孙也成了司马父子的提线木偶。司马懿父子三人轮流把持朝政,魏国实际上早已是司马家的天下。
就像东汉末年有一群文人忠于汉朝,反对曹操一样。曹魏末年也有一群文人忠于魏朝,反对司马氏专权,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司马兄弟知道他们欺凌天子,用阴谋窃取实权的行为不够光明磊落,很多人心里不服。所以特别害怕攸攸之口,担心反对的声音太多,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基础。
正因如此,司马氏兄弟非常忌讳文人的舆论,他们明白文人的舌尖有时可以胜过千军万马。所以他们对于舆论采取的是残酷镇压的态度。文人名士们对司马家独揽朝纲,欺凌天子的行为非常痛恨,为大魏马上要江山易主而伤心。但他们惧怕司马家的*威,不敢直接反抗。而且他们除了写诗,喝酒,下棋之外也没有什么济世安邦,领兵打仗的才能,对残酷的社会现状无能为力。
万般无奈之下,魏晋名士们只能把心中的苦闷和无奈寄托在诗歌和美酒中,每天笑傲风月,吟诗作赋。看起来优哉游哉,其实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
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
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历史记载
《家乘》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撰有日记体《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谱,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
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
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谢氏谱》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
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
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扩展资料
历史传说
岳飞为南宋谢氏族谱作《岳武穆赠序》
予仰观天象,北辰为中天之枢,而三垣、九曜旋绕归向,譬犹群之尊,而不敢不拱焉;俯察地理,昆仑为华夏之镇,而五嵌、八表通峰接巘,譬犹祖之亲,而无敢不本焉。此君亲一体,忠孝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无将之戒,莫大于不忠;五刑之属,莫大于不孝。
为人臣,所当鞠躬尽瘁;为人后,所当慎终追远,而不可一毫或忽者也!今阅谢氏谱牒,上溯姓原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祖也,系所生以尚嫡也,序长幼以尚齿也,列像赞以尚思也,非大忠、大孝者而能之乎?噫!世之去祖未远,问其自而懵然者,有愧于谢氏多矣!
-谢氏族谱
兵荒马乱的魏晋时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风流名士?
本文2023-11-17 09:53: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