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家族族谱字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2收藏

余氏家族族谱字辈,第1张

余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秦由余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以字名为氏。2、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有余氏。3、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如云南镇雄县余姓,原复姓铁木,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 ……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见《余氏总谱》),另僳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其他如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时秦国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孝行著称,为唐代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约占全国汉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郡望堂号 余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1、新安郡,晋时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隋时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后移治歙县;2、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3、吴兴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4、高阳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盏县);5、武溪郡,治所在今湖南乾城一带。

堂号:“下邳”、“清严”、“忠惠”、“敬义”、“敦睦”、“亲睦”、“四谏”、“风采”、“八贤”等。

宗族特征 1、据《闽南旧志》所载:“两宋以上,余姓无显者,自斯而降……,其族蕃衍,盖已盛矣。”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一九二九年余自清修《余氏族谱》,安徽六合余姓一支字行为:“隆庆康贤,培宽振泰,信寿品宁。”

又有:

余氏之始祖究在何方?据查阅余氏源流史籍及有关资料,得知有多种说法:①说是文王苗裔由余有功于国,声名大振,卒后,子孙遂以祖名为姓,此乃余氏之始(见《余绍贤堂族谱》及有关余氏源流史料)。②说是大禹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渡王,子孙后来就以余为姓氏。又说是大禹之裔孙少康之庶子无余,被封为越王,子孙又称余氏。(见《1975~1978年香港余氏宗亲会会刊》转载台北市中华电台播讲百家姓之介绍)。③说泰国、美国纽约、马来西亚、台湾基隆市均成立有徐、余、涂、佘等姓宗亲总会,说徐、余、涂、佘同出一家(见1980年出版之《旅泰徐氏宗亲总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特刊》)。

对于“余氏源于大禹”和“徐、余、涂、佘同出一家”之说法,故暂且不能否定,有待贤人文士加以阐明揭示。认为,说由余是余氏之始,说来有理,并有史料根据。比如欧阳修撰之《襄公余靖墓志铭》内赞襄公“自少博学强记,举凡历代史记……无所不通。”可见襄公之博学多才,为史学专家,对余氏之源流,他自己撰写之《下邳余氏世谱序》内有一段文章说“按余氏之先世,出自黄帝之子玄嚣,又三世至弃,后三十世有苗裔曰由余,由余卒,其后世子孙以王父为氏,乃姓余也,此余族之始也。又据《姓氏寻源》也说余姓是秦由余之后(见辞源和康熙字典)。由此而知之,寅公后代子孙皆源于秦由余,即是说来源于文王,可以肯定无疑。

山核桃是一种落叶乔木,属胡桃科山核桃属,约有20个种,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山核桃的果实由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高档坚果。科属分类  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约有20个种,其中4个种原产我国,1984年浙江林学院在安徽金寨发现一个新种。原产北美的有11个种,被称为长寿果的碧根果就是其中一种。形态特征  成年山核桃树高30米左右,树皮光滑,幼树时青褐色,老树为白色,裸芽、新梢、叶背面及外果皮外表均密被锈**腺鳞,具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 山核桃生长期果实 山核桃所结坚果为卵形,顶端大、壳厚、种仁肥大、常四裂。 山核桃果实 绝大多数山核桃属于圆果种,坚果尖卵形,果顶尖锐,左右两半歪斜大小不对称,果壳厚,内壁有两大分隔,6个小分隔,壳较易剥,种仁常完整。

  另一种扁果种坚果扁圆形,果顶尖,稍有突起,基部圆,壳较厚,内壁有3大分隔,再分为9个小分隔,因壳内沟纹多,剥壳较难,剥出的种仁多不完整。地理分布  中国山核桃主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浙江省内的产地包括临安的岛石、昌化、于潜,淳安的临岐、唐村,安吉的孝丰,桐庐的分水等地。临安是中国山核桃产地之一,山核桃的栽培利用已有500多年历史。临安山核桃素以粒大壳薄、果仁饱满、香脆可口的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2008年,全市山核桃总面积已达46万亩,年产量119万吨,从业人员92万人,登记在册的加工企业有220多家,全年山核桃产业总产值达1548亿元。

  在2009年9月6日,在浙江省临安市政府举办的“2009中国(临安)山核桃文化节暨山核桃采摘开竿仪式”上,中国经济林协会宣布授予临安市“中国山核桃之都”、岛石镇“中国山核桃第一镇”称号。山核桃产业已经成为临安农村经济的一个主导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近年种植面积约2505万亩,总产6300吨,占全国山核桃总产的85%,主产在临安市,其中昌化、岛石两地产量占80%以上。

  根据调查,临安山核桃产业已经拥有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一、加工规模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效益全国第一“五个全国第一”和科研水平国内领先、加工水平国内领先、标准化水平国内领先、品牌建设国内领先、社会化服务水平国内领先“五个国内领先”。早在1999年,临安就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称号,这次被升格授予“中国山核桃之都”荣誉称号。

  作为临安山核桃第一大镇——岛石,有山核桃经济林面积101万亩,占全市山核桃总面积的22%;常年产量3500吨左右,占全市山核桃总产量的30%;山核桃年总产值4亿元,山核桃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85%;拥有十余家山核桃加工企业,其中东林、东升、林佳、山妹子等一系列山核桃为省内外知名品牌。

  安徽省主要产地为宁国(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歙县,绩溪,旌德等县。

  《咏山核桃》(临安·万宽)

  核桃好似人生役,褪去青苞世上亡。

  味道如何看利齿,真名却在奈心伤。 营养价值  山核桃核仁松脆味甘,香气逼人,可榨油、炒食,也可作为制糖果及糕点的佐料。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据资料分析,每公斤核桃仁等于9公斤鲜牛奶或5公斤鸡蛋、2公斤牛肉的营养价值,而且它较牛奶、鸡蛋、牛肉的营养易为人体吸收。核仁还具有润肺补气、养血平喘、润燥化痰去虚寒诸功效。

  除了种仁,山核桃的外果皮和根皮果可供药用,鲜根皮煎汤浸洗,治脚痔(脚趾缝湿痒),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

祠堂,在家谱中尚有宗庙、宗祠、家庙、宗堂、享堂、神坛、祠宇等名称,是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祠堂也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 家谱中的祠堂内容由图、文两部分组成,图主文辅,文字注释祠堂图画。� 祠堂图大多为建筑式样、框架结构图案,也有的称祠堂山水图,不仅将祠堂图样,而且将祠堂周围的住房、山水形貌也勾画在图内,使人对整个祠堂全貌一目了然。有的祠堂图还将祠堂祭器、祖先牌位次序勾画在图内。就祠堂所辖范围来说,多为一家族的祠堂,有家族总祠图,有支祠图。通谱、统谱中的祠堂图,则是涵盖全省乃至跨几个省区的一个大家族的合祠图、统祠图。 一、简介祠堂位置、建筑。� 如《(浙江嘉善)香湖丁氏家乘》(乾隆三年)"丁公祠"后释文:"丁公祠一所,在南号圩之南汀,去住宅东南仅一里许。向南厅犹五三公所建,后德昭公、德威公以父荐举海鹤公孝义起家,奉主于中厅,专祀之。而邑侯夙感海鹤公好义,又嘉诸子之孝,因赐邑丁公祠匾云。"又如《(湖南湘潭)中湘宾氏五修族谱》(民国37年)《重修祠堂记》,揭示原祠堂因历年既久,岌岌欲坠,乃于嘉庆"五年春,遂倡捐资,鸠工营葺,自携饮食,朝夕督课,其基赴则较前稍上数步,其经制则经十四丈,横八丈,中为正寝,奉始祖考妣神主居之;中之左偏,奉累代昭祖考妣神主居之;中之右偏,奉累代穆祖考妣神主居之。前为回廊、为疏楼。推祀祖之意,以祀神,则前之左为文昌帝君祠,前之右为关圣大帝祠。推祖宗之意,以联系姓之欢,则于后建倒厅一,横厅二,以为燕集之处"。将整个祠堂祖先牌位及各厅室位置作了全面介绍。二、论述设立祠堂以及祠堂著二、祠堂的布局。� 明清时期,民间祠堂大都根据朱熹《家礼祠堂》的设计来进行布局。祠堂大殿正中设一正龛,左右两边相对各设一配龛。所谓"龛",本是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祖先的神主牌位摆在阁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简化成一种特制的巨大的长方形木桌,将神主放在桌上。所谓神主,就是一种嵌在木座上的长方形小木牌,有的白底黑字,有的红底黄字,上面写着某某祖先名讳、生卒年月,原配继配氏姓,子、孙、曾孙名字,每一对祖先(夫妇)一块。正龛放的神主是本家族始祖,左右两边按左昭右穆次序,摆放家族现在的最长辈算起的祢、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超过四世的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而始祖是不迁的,永居正龛中间。这也就是明清时期民间理解的"百世不迁"和"五世则迁"。� 这类独立于居室之外的祠堂,其中轴线上的一般布局为:大门-享堂-寝堂。享堂也称祭堂,是拜祭祖先神主、举行祭祀仪式及族众团聚之所;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主之所。一些名宦世家,在祠前还建有照壁或牌楼,雕梁画栋,煞是壮观。歙县棠樾鲍氏因孝悌而闻名乡里,其祠堂位于村口,在祠前道路上建有皇帝恩赐匾额的七座石牌坊及一座方亭,两旁配植桃花,其优美的环境和雄壮的气氛为民间所罕见。� 三、祠堂的功能。� 祠堂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祭祖。祠堂既然是祖先神灵聚居之地,自然也是全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家谱祠堂礼仪中规定:每年春秋祭祀,全族聚集祠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时,一般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到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有的家族还规定,每逢朔望,都开祠设祭,祠堂活动比较频繁。�于谱的重要性。

  唐代以后,徽州文化开始昌盛,研究医学的也逐渐出现。到明、清时代,名医辈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自宋代至清末,共有名医466人,其中 197人装写了355部医学著作,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安医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

  兴起时期

  一、兴起时期。唐代,吴人杨玄操任歙县蔚,对《难经》进行注释工作,是三国事吴太医令吕广注解《难经》的继起者。又歙西七里头圣僧庵慧明,精研医学,时称“圣僧”。从宋神宗原丰年年间至宋末(1080---1276年),新安有名医14人,有2人写了3部医学著作。歙县张扩(1054---1102年?),从学于湖北蕲水庞安时,随后又到四川向王朴学习脉诀,于是医名大振。他享年四十九岁,从事医学活动约在1080—1102年间。张扩之学传弟张挥,又传子张师孟。张挥再传于子张彦仁,继传于孙张杲,仰承俯授达110多年,成为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张杲以儒医著称于世,究心医学五十余年,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写出了新安第一部医学著作——《医说》10卷。此书博采宋以前古代医书案而成,记叙了从三皇到唐代名医110多人的临床治验,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明`天启三年(1623年)再版时,田启亮誉之为“医林之珍海”。此后,婺源名医程怒倩(著《医方图说》),歙县御赐“医博“黄孝通,休宁吴源,婺源江,程约、马荀仲等相继涌现,为新安医学的兴起揭开了序幕。

  到了元代(1277~1367),共有名医12人,有4人写了6部医学著作。歙县翰林鲍同仁撰《通元旨要》、《二赋注》、《经验针法》、吴以凝撰《去病简要》27卷,婺源太医王国瑞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现均为四库珍本)。此外,休宁太医提举程深甫,郡医学提领范天锡,医学教授马萧、张良卿和祁门名医徐存诚等,均相继驰名于时。

  明初至正德末年(1368~1521年),共有名医21人,其中有9人写了11部医学著作。歙县程宏宾有《伤寒翼》,汪源有《保婴全书》、许宁有《医学伦理》等。休宁程充辑成《丹溪心法》五卷,使丹溪学说在新安发生了很大影响。歙县程颉阶撰有《松崖医径》、《医论集粹》、《脉法指明》,其兄程阶撰有《太素脉决》、《经验方》,太医陆彦功于弘治十年(1497)撰写《伤寒便览》十一卷,新安刘锡于正德五年(1510年)撰写《活幼便览》,休宁吴显忠则撰有《医学权衡》。在这一百五十多年中,新安医学较宋、元时期,有稍有发展。

  全盛时期

  二、全盛时期。明嘉靖至清末(1522~1911年),新安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时候医学名家大量涌现,纷纷著书立说。从嘉靖至清末,即有名医137人,有45人撰写了96部医学著作。祁门汪机以毕生精力研究医学,写出了《石山医案》、《续素问钞》、《医学原理》、《外科理例》、《针灸问对》等著作13部76卷、歙县江颧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民医类案》12卷,吴昆之老师余午亭撰写了《诸症析疑》、《余午亭医案》。此外还有:休宁方广的《丹溪心法附余》二十四卷(1536),祁门汪宦的《医学质疑》,陈家谟的《本草蒙筌》,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100卷(1566),休宁孙一奎的《医旨绪余》、《赤水玄珠》、《孙文垣医案》,歙县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8卷(1589),吴昆的《素问吴注》24卷(1594)和《脉语》、《医篡》、《医方考》,以及婺源江时途的《医学原理》30卷、《丹溪发明》5卷等。大量的医学著作问世,使新安医学为之一振。

  从清代来看(1644~1911年),新安医家进一步开展了学术争鸣。在这268年中,涌现出名医281人,有136人撰写了239部医学著作。著名的医家有程敬通、程应乐旌、郑重光、程云来、汪昂、程国彭、郑梅涧、程杏轩、汪钹、许豫和等人。许多医学著作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其内容有医学经典的注释,理论的发挥,诊断、方药、运气等方面的学说,而且内、外、妇、儿、伤、后、眼、针灸、推拿等各科,无不具备,在新安医学史上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

  历史传承

  汪机、吴谦分别被誉为明、清医学大师之一。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程杏轩的《医述》等,已被列为中国十大古代医著。

  汪机提出“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医学思想,开创了新安医学的“培元派”先河。方有执认为张仲景《伤寒论》垂世远久,当有错简,竭20余年之精力,寻求端绪,撰成《伤寒论条辨》,称为“错简派”之组。喉科名医郑梅涧父子用养阴清润之法,治疗白喉,开创了喉科医学史上的“养阴清润派”。徐春浦发起组织的“宅人医会”,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学术团体。这些成就在新安医学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中,都起了很大作用。

  新安医学专科齐全,世代相传,形成很多的“家族链”,至今不息。如始于南宋的“医博”黄孝通的“黄氏妇科”,至今已有二十五世,代不乏人,延续至今的还有明代余午亭和吴正伦创办的“内科”,清代王雪健创始的《新安王氏医学》、郑于丰、郑于蕃创始的“南园喉科”、“西园喉科”等。这些专科,内容丰富,经验独特,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新安医著的外传,还对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的医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要著作

  新安医学主要著作:《医说》宋代歙县人张昊撰,新安医学的经典著作。

  《眼科宝籍》明代著名医学家程玠(歙县人)著。

  《石山医案》明代汪机(祁门县城人)著。

  以及《名医类案》(我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专著)、《本草蒙荃》、《慎斋遗书》、《古今医统大全》等等。

  《医说》

  一、 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学史料之著述——张杲与《医说》

  张杲,字季明,南宋歙县人其伯祖张扩受业于庞安时,祖张挥,父张师孟均业医。张杲行医五十余年,为了弘扬轩吱及古来名医之道,将古来医者,医案汇集为《医说》于1189年刊行。是书十卷,内分四十七门,总论名医110多人首七门为医书总叙、针灸、诊视之类,次分杂症六门,次妇人、小儿二门,次疮及五绝、痹疝三门,而以医功报应放卷末。有评论,有本人实践附后,取材较丰富。还收载了古代一些不太公开的处方,对保存和传播古代医籍起了一定的作用。虽在张杲之前有唐代甘伯宗的《名医传》,但原书已失,故《医说》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新安医学著作。该书东传,朝鲜李斯王朝成宗十五年(公元1488年)曾刊行,日本万治二年(公元1659年)也刊行。因此《医说》也是最早流传国外的新安著作。

  《医方考》

  二、 第一部注介医方之专著——吴昆与《医方考》

  吴昆,字山甫,别号鹤皋山人,明代歙县人。15岁时从歙县余家山余午亭学医。临证16年,体会到生搬硬套地用古人成方治疾,不仅疗效不显,而且容易误病殃人,用古方必须要掌握方义和加减进退的规范。于是“取古昔良医之方七百余首,揆之于经,酌以心思,订之于证,发其微之,编为六卷,凡二十门,题之端曰《医方考》”。

丰乐水库(丰乐湖)位于徽州区岩(寺)黄(山)公路东侧,是为水利而建设,于1976年竣工的人工湖。大坝建在丰乐河上,蓄丰乐水而成湖。由岩寺镇乘汽车去黄山,用不着半小时便来到水库坝前。混凝土双曲薄拱坝雄峙于两山之间,坝高54米,坝顶弧长2147米,坝底弧长81米,顶宽25米,底厚125米。右岸有泄洪隧洞,左岸有发电隧洞,装机6400千瓦,年平均发电两千万度。库容840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11万亩,每年养鱼20余万尾。丰乐湖不仅是一项水利建设,而且也是徽州区的一个旅游景点。丰乐湖钻山越谷几十里,几与岩黄公路结伴同行,湖面狭长,深嵌峡谷中。沿岸风景优美。

东风水库,在绩溪县尚田乡舒家庄,集水面积095平方公里,引水21平方公里,总库容315万立方米。大坝高28米,坝顶长86米,顶宽6米。大坝上游面为土方填筑,干筑块石护坡;下游面干砌阶梯石坝。坝左设溢洪道,开敞式宽顶堰。库址位于扬之水支流际坑源头,灌区在板桥河上游和徽水河上游支流两岸,于分水岭处开凿长124米的隧洞,设转动圆盘闸门控制的放水涵洞。 绩溪县境内,至20世纪80年代,支流大源河上有889座,灌溉100亩以上的有:碓堨、洪家源堨、高圳、下高堨、石堨、中渡桥堨、鹅堨等。杨之水上有1619座。灌溉100亩以上的有:水电站堨、堨下堨、杨柳村堨、板桥堨、汪堨、东龙堨、翚堨等。

歙县境内,主要有:

鲍南堨,位于岩寺镇附近丰乐河上。东晋咸和二年(327),新安太守鲍宏倡建。初为木桩石坝,干渠自岩寺镇潜虬山下入口,流至路口分南、北两支渠,北支渠经梅村至后村,南支渠经下路口、鲍屯、上市、大址村、向呆、迤北穿衮绣桥至黄屯(潭)出口。灌田3700亩。明朝以后屡废屡修,灌田不到2000亩。建国后,将北支渠延伸至下市,南支渠延伸至七里头。1968年,兴建岩寺电厂,将木桩石坝改为浆砌块石坝,长100米,高15米,升高水位05米。灌田面积增至4500亩。

吕堨,位于西溪南附近丰乐河上。梁大通元年(527),新安内史吕文达倡建。分南、北两渠,灌田4900亩,北达堨田,南及岩寺。清末南北两渠灌田5000余亩。历代屡坏屡修十余次。民国期间洪水毁石坝,群众用炭篓装河卵石堆砌成临时性软坝,因渗漏严重,灌田减至3700亩。1951年10月,投入民工29万余个劳动日,投资256万元,完成土石方3097立方米,将软坝改为木桩石坝,整修老渠并延伸支渠5公里,建涵洞15处,使灌溉面积增至5700余亩。抗旱效能由20天不雨不旱提高到60天不雨不旱。随后又修筑6次,将渠道裁弯取直,筑防洪墙一垛,防洪堤160米。现坝长120米,高12米。总干渠长12公里,渠首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雨量充沛期15立方米/秒,干旱期02—03立方米/秒。南北干渠各1条总长10公里,支渠9条总长8公里,斗渠138条总长20公里,大小分水闸157个,泄水闸5个,小渡槽19座,防洪堤2条各长160米,防水墙一垛,生产桥30座。灌区内建有电灌站3座,灌溉面积7500亩。

庆丰堨,位于牌头村附近扬之河上。明洪武元年(1368)洪庆仁创建。初为木桩坝,自高兴渡头引扬之水,经桂林大街、潭石,至黄荆渡复入扬之河,灌田2000余亩,清咸丰同治年间堨坝倾圮,水圳壅塞。光绪二十年(1894),化了1500银元未将堨坝修复。光绪二十六年冬,黄宾虹主持堨务,筹款续修,次年竣工,荒田全部垦复。民国期间,灌区流行血吸虫病,人口锐减,设施失修。1965年8月动工修建,县财政补助112万元,社队自筹227万元,投工2500个,完成土石方163万立方米。新修的庆丰堨为砂浆块石结构,坝高13米,比原坝提高08米,坝长1655米。干渠自高兴渡经桂林大街至小马路长25公里,支渠三条,均由小马路分流至黄荆渡,总长55公里,灌田3000亩。

富堨(联村堨),位于富堨附近富资河上。隋义宁二年(618)沙溪凌姓家族建造。唐初凌姓在富堨村边的富资河上创建隆堨,灌田500亩。宋元间汪姓迁入富堨后,由汪姓筑堤,凌姓疏渠,渠道经富堨村后街至沙溪村,灌田600亩。1982年6月洪水,富堨毁坏,隆堨全毁,遂将隆堨灌区并入富堨,兴修加固,疏浚延伸老渠,另辟新渠。富堨现为浆砌石坝,长150米,高24米,干渠6公里,支渠3条,总长14公里,灌田1841田。

昌堨,位于琶村丰乐河上。宋代莘墟村吴大用、余希亮捐资兴建。引丰乐河水经谷山、田干、里干、莘墟、下诧、光坼、田里至余家山,灌田4000亩。清同治八年(1869)修复后,仅灌田2000亩。1973年改筑混凝土硬壳坝,高1米、(比原坝提高03米)、长140米,干渠长6公里,支渠19条总长125公里,斗渠41条总长144公里,灌田2800亩。

条龙堨(桥堨),位于琶村丰乐河上。明正德元年(1506)西溪南吴姓兴筑。由新桥口引丰乐水经石桥至雷堨,灌田1200亩。1953年重建,投资369万元,为木石混合坝,长120米,高12米,干渠长1公里,支渠2条总长4公里,斗渠45条总长50公里,灌田3000亩。

雷堨,位于西溪南丰乐河上。南宋祥兴元年(1278)程迁率子8人兴建,灌田1700余亩。1967年重建为木桩石坝,长120米,高14米,干渠长6公里,支渠7条总长11公里,斗渠12条总长8公里,灌田2200亩。

长湖堨,位于丰瑞里布射河上,明初江村、丰瑞里、承狮三村合筑,灌田800亩。现有干渠3条总长6公里,支渠13条总长3公里,灌田842亩。

小姆堨,位于郑村丰乐河上,南宋郑绍兴建,灌田200亩。现为条石坝,高3米,干渠05公里,支渠17条总长12公里,斗渠39条总长6公里,灌田500亩。

惠化堨(七姓堨),位于富堨乡徐村。宋代宋、汪、仰、路、王、赵、姚七姓合建。渠起沙溪,经徐村、宋村、仰村、新村至万年桥头。1969年7月5日洪水毁坝。1974年建电灌站一座。今丰水期栏河引水灌田;涸水期开机提灌,灌田700亩。

塞堨,位于富堨村富资河上。明代建,灌田430亩。1967年筑为浆砌石坝,高28米,干支渠总长45公里,灌田500亩。

大姆堨,位于棠樾丰乐河支流上,清康熙年间鲍庆泽修建。现为条石坝,长40米,高35米,干渠4公里,支渠2条各长1公里,斗渠4条各长1公里,电灌站1座,灌田600亩。

余氏家族族谱字辈

余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秦由余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以字名为氏。2、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