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辈分表 施姓的人口分布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1收藏

施姓辈分表 施姓的人口分布,第1张

1、字辈:乐清市柽岗施氏:贞元济文祥应永伊得双伯天鉴玉锦良仪文升明时思松如希王臣元士修齐(廷)治安泰贤良佐朝常昌国民大振绪统以光

乐清蟾河施氏:显允建良怀景文英钦道宗启茂元芝朝鸣绍树立希成贻孟时其世德超大恒正守开新

乐清凌云施氏:天开文望应荣充、庆直伯祖玄恭从、承聪维有道继逢、时昌嘉兴启存忠

永嘉县绿嶂施氏:洪伯文公明、世子应一茂、家奇兆国瑞、士秀佐邦祥、承天光必大、有德后维昌、祖圣方传永、宗崇衍庆长

瑞安市西岙施氏:必君茂永国文玉士式礼敦书经仲昌宏图盛典则锦云乐平章

平阳霞堡施氏:一文士廷钦,式石渠正克,昌世振鼎书铭、祚衍玉为章、任云经常茂、元逢典则隆

天台花墙施氏:崇廉宇广闻一宗汶德孟学士应卿昌家之光培懋仁泽逢时锡恩润及来考垂裕后昆炳在云汉灿若星辰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黄岩县王林施氏:致卿中所应、禹子功顺和、克昌绍龙光、世守君尚尧、佩服圣贤训、亲履仁义行、定静养元真、忠厚贻家法

黄岩县范川施氏:云公宗文、允与仕元、从崇孟仲、季肇愿昌、恭逢邦国、必锡嘉祥、才联英俊、德协纯良、心期远大、令闻孔彰

黄岩县湖田施氏:致佐文所应、禹子公顺如、克昌绍隆光、世秉君尚尧、佩服诗书训、亲履仁义行、闲静守吾真、忠厚贻家法

温岭县山前施氏:可国仲德良圣世嘉兴启发达济美光华克开必大伟烈斯多

宁海县西苍施氏:子宁永大应成必仲光明有理通文达良善继宗兴孝顺必能正和平道自昌於今家政立从化镇安康方知启运隆同承高厚泽祖训学宜崇

义乌市如蒲施氏 :天荫洪伯德 ,以为启能兴,文章纯祖武,承克立宏勋。

2、人口分布:当代施姓的人口已达205多万,为全国第九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1000年来中施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施姓主要集中于江苏、福建、浙江三省,占施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上海、湖北、安徽、台湾、云南、广西,这六省区市又集中了28%。全国仍以苏、浙、闽为施姓聚集中心施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台、江苏大部、安徽东南、江西东施部、福建大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南、广西西端和南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西北,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5%的施姓人群。在江苏北段、安徽西南、赣鄂大部、湖南北部、川黔大部、重庆南部、粤桂大部、海南、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西北、山东东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一03%之间,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9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5%的施姓人群。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施」源出

施(Shī)姓源出有五:1.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惠公子尾生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和《元和姓纂》等所载,春秋时鲁惠公(姬姓,黄帝之后)子尾生,字施父,其后代以祖字为姓,世代相传,称为施氏。2.出自夏时施国,为夏时施国公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夏时诸侯有施氏(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市一带),国亡以后,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氏,世代相传姓施。3.出自子姓,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一称邽)氏、锜氏、饥氏、樊氏和终葵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其后代相传姓施,称为施氏。4.出自方姓,为明代方孝孺同族方氏,避难时改姓施。据《姓氏词典》注云:“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杀后,其同族外逃,惧怕株连改此姓。“施”字拆开为“方人也”。”5.出自他族改姓。如云南白族以海螺为图腾的氏族,汉姓为施;明、清时云南土司有施姓;世居沈阳之满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怒、纳西、傈僳等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施父。春秋时鲁国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称施父尾。其在鲁桓公时任大夫之职,据说他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曹伯(曹国国君)将不久于人世,果验。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传到施公之重孙孝叔时,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于是形成施父姓,后省去父字,遂为施姓。他们尊施父为施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施姓开始活动在山东、安徽一带,随后被迫西迁河南北部,接着南下湖北施恩地区,又向南进入湖南、贵州,其中一支西迁四川泸州地区和云南洱源地区,形成了西南施姓主要生息地。由安徽古施国南下一支是移民中最重要的,唐朝时在浙江湖州吴兴郡已经形成了施姓望族。到唐、宋时期,施姓已经散播到江南各地。宋朝时期,施姓大约近1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三位。浙江和四川为施姓大省,分别约占全国施姓总人口的1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江苏、安徽、湖北,这五省约占施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山东、福建、河北三省。当时施姓分布形成了以西部川鄂、东方浙苏皖为中心的两大聚集区。明朝时期,施姓大约近2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第八十一位。浙江为施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施姓人口的41%。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江苏,这四省大约占施姓总人口的8l%。宋、元、明600余年间,施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苏、浙、赣、闽为当时的施姓聚集中一心。

当代施姓的人口已达210多万,为全国第九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施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目前施姓主要集中于江苏、福建、浙江三省,大约占施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上海、湖北、安徽、台湾、云南、广西,这六省区市又集中了28%。全国仍以苏、浙、闽为施姓聚集中心施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台、江苏大部、安徽东南、江西东施部、福建大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南、广西西端和南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西北,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5%的施姓人群。在江苏北段、安徽西南、赣鄂大部、湖南北部、川黔大部、重庆南部、粤桂大部、海南、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西北、山东东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一03%之间,以上地区覆盖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9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5%的施姓人群。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耐庵:(1296~1371)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后,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施姓出于姬姓。周公嫡传八世孙鲁惠公之子恒公,时任大夫,受封于施国,以施为姓。周公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定制周礼,天下大治,奠定中华民族礼仪之邦。

周公及其后裔在山东治理鲁国大约有800年之久,孕育不少英才。据古籍记载,孔子实由其大妈施曜英及曜英两个兄弟施直、施端所精心培育的。(孔子生母颜氏)我们从孔子的话“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吾以礼。”(少施氏即施端)中可看出孔子对舅父给予关照和教育是念念不忘的。所以历代史学家都公认孔子是施姓的外甥。

施端的儿子施子常,既是孔子的表兄弟,又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因他博学多才,德高望重,对国家社稷贡献非凡,被天子封为临濮侯。临濮是古地名,在山东黄河分流濮水旁,(因黄河改道,濮水今已不存在)临濮就是施姓的发源地,施姓的第一故乡。历代施氏所称的“临濮传芳”就是指施氏子孙要饮水思源,弘扬祖德,使之万古传芳。

秦末期间,为避战乱,施氏子孙开始先后迁移到河南、两湖、江浙等地。到了著名儒师施佳谁,第七代子孙施崇施宪时,他们在朝当官不满董卓的专横而横渡长江。初居淮南,经多年的迁移,其后代来到太湖一带。其他各路也相继而来,凡是渡到南方的都不约而同,汇集到吴兴郡(现湖州南浔一带),他们在此繁衍,现今此地尚存有施家桥、施家井等古迹,这就形成了施姓的第二故乡。施氏在此地枝叶茂盛,人才辈出,历史上著名的爱国美女西施就出于此。还出有《水浒》的作者施耐庵,现代支持工人运动的著名律师施洋及一批著名学者、医生、物理学家、作曲家等。

从南北朝至唐宋,施姓子孙又先后分数路继续向南迁移,主要来自吴兴,还有河南等其他地方。其中一支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先后来到福建钱江和南浔(衙口),他们在晋江,泉州一带驻扎繁衍。因而这里又成了施姓第三个故乡,在福建这片沃土上出现了不少大守、将军、知县、诗人。其中有收复台湾的施琅将军,还有扬州知府施世纶,因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康熙皇帝御赐荣匾“天下第一清官”。章回小说《施公案》有所反映。还有近代抗英立功的厦门水师提督施德高,广东虎门提督施国麟,温州总兵施恩等。

元末明初,福建南寻六世祖施广宁由福建南下进入潮汕,首驻饶平鸿门茂林乡(氵井州西峡村)又开始新的繁衍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有的在本土以农渔为生、有的出洋发展、有的先后分散到潮汕各县。他们历尽沧桑、艰苦创业,不少人到港澳、台湾、泰国、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和法国定居。施姓在全国约210万人,占0.16%,排105位。

据近期统计施姓在潮汕人口大约1.3万人,列第87位。饶平钱东施厝村有3500人,钱东调园60人,黄冈汛州250人,西峡1200人,。黄冈镇400 人,大部分来自西峡村。南澳622人,大部分在清代来自黄冈汛洲。汕头新溪332人(来自古莲寮)。澄海东里389人,可能来自西峡,龙湖古莲寮200人(来自西峡),浮西300人,明代来自古莲寮。达濠南山头村180人(来自古莲寮)。潮阳桑田90人(来自福建)。惠来前尖镇、汕美村1600人(来自东里)。揭阳营浦471人(来自福建)。揭阳地都钱后村215人(来自彩塘)。潮州意溪橡埔村188人。潮安凤塘凤里村1200人。潮安彩塘施厝围(1200人)、东里村(582人)潮州市西门外牛屎池(198人)的施姓都来自西峡。

楼主:你的书名对吗?

第二十七章 施 姓

第一节 源 流

一、溯 源

二、入 闽

三、繁 衍

第二节 分 布

第三节 谱 谍

一、闽侯《壶山施氏族谱》

二、平潭《高楼霞屿施氏族谱》

第四节 文 物

一、宗 祠

二、明代壶山施清斋墓

第五节 人 物

 施

5498全国施氏世谱前编不分卷正编不分卷

(清)施受赐纂补

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六册

江苏苏州市图

注:该族散居上海崇明、松江、江苏太仓等地。

5499上海崇明施氏宗谱

(民国)施念曾 施瑞卿等重修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二十八册

河北大学

5500上海奉贤施氏宗谱□□卷

民国间重修本

上海奉贤县四团乡(存四十三册)

5501上海崇明施氏先世事略七编

(民国)施鸿元编

民国十六年(1927)上海朱锦堂铅印本

北图

5502江苏泰县海陵施氏族谱四卷

民国十六年(1927)木刻本

江苏大丰县档

5503江苏大丰施氏宗谱四卷

(民国)张春荣纂辑 施瑞芳主修

民国十六年(1927)思义堂重刻本 四册

江苏大丰县文

注:扉页作《施氏族谱》。

5504江苏大丰施氏家簿谱一卷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纂

民国七年(1918)施满家手钞(录自清乾隆四

十二年《施氏长门谱》)

江苏大丰县档 江苏大丰县文

5505江苏常州施氏宗谱十六卷

(清)施汝镛等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存仁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二部) 南京图 江苏常州市图(存

卷10)

5506江苏常州施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施文和等续修

民国上十六年(1947)存仁堂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5507江苏武进孟墅施氏宗谱八卷

(清)施雨亭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桓德堂活字本 八册

美国

5508江苏武进鹤溪施氏宗谱二十六卷

(民国)施泽久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永恩堂木刻本 二十六册

河北大学

5509江苏无锡锡山施氏宗谱十卷

(清)施环宿纂

清光绪五年(1879)麟庆堂活字本 十册

人民大学

5510浙江吴县施氏家乘十二卷

(清)施铭修

清钞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5511浙江杭州笠泽施氏支谱一卷

(民国)施肇曾修 施则敬编辑

民国十四年(1925)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5512浙江杭州杭县施氏宗谱四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富阳县文管

5513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不分卷

(清)施粹中纂辑

清嘉庆八年(1803)敦睦堂活字本 九册

北图

5514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不分卷

(清)施禧椿辑补

清道光十八年(1838)敦睦堂活字本 十三册

北图

5515浙江萧山新田施氏宗谱不分卷

(清)施世堂续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睦堂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

5516浙江萧山航隖山北施氏宗谱八卷

(清)施文信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馀庆堂木活字本 八册

浙江图

5517浙江萧山萧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谱十卷

(清)施保和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馀庆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5518浙江萧山萧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谱馋十二卷

(清)施武德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馀庆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清乾隆四十九年施三俊始修,此为六修。

5519浙江萧山航隖施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施炳镕 施庆治等重修

民国三年(1914)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5520浙江萧山施氏宗谱十卷

(民国)施宝莹等重修

民国五年(1916)式古堂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5521浙江萧山仁渍施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施煃辑

民国十八年(1929)复写纸誊录 一册

浙江图

5522浙江宁波邓东施氏宗谱八卷

(清)同宗坊 施朴菴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523浙江宁波邓东施氏宗谱十卷

(民国)袁乃彬 施友甫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彰德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524浙江馀姚施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贻编二卷

(清)施学曾 施继常重修

清光绪四年(1878)木刻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馀姚县文

美国

5525浙江馀姚姚江施氏三修宗谱四卷

(清)施文杰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敦厚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注:清道光二十二年施大惠始修。

5526浙江馀姚大成施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施久义修辑

民国十三年(1924)志远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5527浙江馀姚大施巷施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施见久修 施久义编纂

民国二十年(1931)奉恩堂铅印本 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北京师大 河北大学

浙江图

5528浙江馀姚蜀溪施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施礼法续修

民国三十年(1941)亲亲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529浙江馀姚蜀溪施氏简谱二集

(民国)施礼法编

民国三十年(1941)亲亲堂木刻堂 二册

河北大学

5530浙江鄞县鄞邑黄古林施氏宗谱二十二卷首

一卷末一卷

(清)施德瑞 施作稔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531浙江鄞县黄古林施氏宗谱六卷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残)

5532浙江鄞县鄞城施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民国)戴延祐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培远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浙江宁波市档

5533浙江湖洲施氏宗谱不分卷

(清)施南初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馀庆堂活字本

历史所 美国

注:明天启元年施天性始修。

5534浙江绍兴山阴江墅施氏族谱十卷

(清)施国骐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活字本 八册

吉林大学

5535浙江绍兴山阴江墅施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浙江图

5536浙江绍兴会稽长乐施氏宗谱二卷

(民国)施聘三等重修

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5537浙江新昌苏秦施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施礼俨 施义大等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5538浙江上虞施氏家谱三卷

(清)施炯修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宣城施氏学馀堂木活

字本 三册

美国

5539浙江嵊县芝岩施氏宗谱四卷

(清)永宁堂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宋隆兴二年。

5540浙江金华华峰施氏宗谱□□卷

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木刻本

浙江金华市文管(存六册)

5541浙江金华华峰施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施世涛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重修木刻本

浙江金华市文管(存九册)

5542浙江兰溪施家施氏宗谱四卷

(清)王文藻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圣山乡施汤水(存卷1)

注:初纂於清乾隆二十四年。

5543浙江东阳吴宁草塔施氏宗谱六卷

(民国)吴秉煌纂

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古光乡枫树下(存四卷)

注:本谱始修於宋嘉熙四年。

5544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施玉鸣修

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 五册

日本 美国

5545安徽桐城车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

(民国)施葆棣撰

民国八年(1919)刻本(跋)

辽宁大连市图(缺五卷)

5546福建晋江浔海施氏族谱七十九卷附二卷

(清)施文起纂修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刊本(影)

福建晋江县衙口村施琅纪念馆 台湾

美国

5547湖北施氏宗谱□□卷

(民国)施祚芬 施绪礼常务理事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宗伯堂合刊

武汉图(存卷首1-5、7)

5548湖北新洲施氏宗谱七十卷

(民国)施万朗 施意诚续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前进乡观塘材

5549湖北新洲施氏宗谱七十卷首五卷

(民国)施馥阶 施绪礼合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白洋乡洲上村

5550湖北新洲施氏宗谱六十五卷

(民国)施长容续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施岗乡施岗村

5551广东顺德施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记事至清道光三十年。

5552四川简阳施氏家谱□□卷

清刻本

四川图(存卷2)

5553四川简阳施氏族谱□□卷

民国石印本

四川图(存卷4)

5554 施氏统宗正传家谱十卷

(明)施金钻 施永康纂修

明万历刻本 二册

北图

注:卷末有万历三年余一龙叙施氏世谱后

(残)。

5555 施陈宗谱六卷

(清)施加全等续修

清光绪十年(1884)务本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5556 临湃堂施氏族谱修谱遭寇志

钞本

厦门大学

施姓辈分表 施姓的人口分布

1、字辈:乐清市柽岗施氏:贞元济文祥应永伊得双伯天鉴玉锦良仪文升明时思松如希王臣元士修齐(廷)治安泰贤良佐朝常昌国民大振绪统以光 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