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常姓起源
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是为江苏常氏。
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北宋真宗名赵恒,古时“恒”“常”义相近,故因避皇帝讳,改恒姓为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海沿岸一带。
常姓迁徙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江南北。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汉末至三国时,常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隋唐时,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至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入常姓。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次之。
常姓家谱
山西:常氏宗谱一百五十卷、太谷常氏家乘不分卷、夏县常氏五房谱不分卷
江苏:丰县常氏家谱六卷
江西:万载大北门常氏族谱(卷数不清)
山东:泰安常氏族谱十一篇
湖南:长沙欧塘常氏六修家谱首一卷(卷数不清)
河北:滦县常氏八代族人族谱一卷
常姓历史名人
常惠: 历史上常姓名人很多,西汉有太原人常惠,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官至右将军。三国两晋时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常氏多有显者,河南温(今河南温县)常氏发展成为望族。
常璩: 常骞治毛诗、三礼,以清尚知名;东晋时有史学家常璩,曾在成汉任散骑常待等职,入晋后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所著《华阳国志》记述了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的巴蜀史事
常林: 三国魏温人常林,官大司农,封高阳乡侯,其后累世官宦;
常珍: 4世孙常珍北魏时任南安太守,避乱徙居凉州(治今甘肃武威);
常坦: 珍子常坦,官镇远将军;
常爽: 坦子常爽,官宣威将军,博通经史,曾置馆教授门徒7O0余人;
常文通: 爽子常文通,累官镇西司马、南天水太守;文通子常景,官车骑将军、秘书监,封濮阳县子。隋唐时期,长安常氏比较兴旺,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常氏也是茂族。隋炀帝时有屯用主事常骏,曾于大业三年(607年)出使赤土国,与其建立邦交。
常建: 唐代有诗人常建,高僧常慜,由海道前往印度巡礼,所乘商船中途遇险沉没,他为救人而死;还有在代宗、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兖。
常德: 蒙古有常德,曾于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奉命由和林出发,西觐皇弟旭烈兀于西亚。
常遇春: 明初名将常遇春,勇猛善射,屡立战功,死后追科开平王。还有散曲家常伦。清代山东有伊斯兰教学者常志美,精于波斯文,所著波斯文文法《亥瓦伊·米那哈基》为经堂教育学员的必读课本,还有总督常明、常青。
常乾坤、常香玉: 现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常乾坤、艺术家常香玉等。
常志美: 清代山东伊斯兰教学者。(约1610~1670)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山东学派创始人。字永华,或作蕴华,经名穆罕默德哈基姆。原籍中亚撒马儿罕,9岁时随叔父到北京贡献狮子时留居中国。为胡登洲四传弟子,讲学于山东省济宁。学识渊博,擅长注疏《古兰经》和波斯文经典,对认主学有自己的见解,被称为“常仙学”。教学中兼授阿拉伯语与波斯语,讲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有别于其师胡登洲所创的陕西学派,形成了另一个独立的派别。其弟子主要颁于华北及东北各省。在济宁西寺讲学时,共建礼拜殿、讲堂、宿舍等大小房舍200多间,成为国内罕见的清真大寺。著有《法尔西文法》。
常任侠: (1904-)安徽颍上人。乳名复生,原名家选,字季青。美术史家、作家。1922年入南京美术专校。1927年参加学生军北伐。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后留校任教。1935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东方艺术史。次年回国。1938年周恩来秘书。1943年到昆明,任东方语言专校教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与李公朴等从事民主运动。1945年赴印度,任泰戈尔大学教授。1949年1月回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加入中国作协、剧协、美协,被任为侨委委员。晚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图书馆长,民盟中央委员,全国侨联常委,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组顾问等职。著有《东方艺术丛谈》、,汉画艺术研究》、《中国古典艺术》、《东南亚美术发展史》、《中东与近东美术史》、《中国舞蹈史》、《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史》、《中国书法研究》,译有《日本绘画史》等。常璩,晋朝时江南人,曾于成汉国为官,后劝李势归降桓温,以功升任参军,又有文才,著有《汉义书》、《华阳国志》。明朝初有常遇春,怀远人,有勇力,随朱元谭破采石、取太平,自称可率十万兵横行天下,世号常十万,以军功封鄂国公。常万达(1718———1796),字子通,是常氏到车辋落户后的第九世传人。号称欧亚“茶王”,是山西榆次常家大院的主人。
常姓当代名人
常铖: 娱乐明星
常晓阳: 娱乐明星
常宽: 娱乐明星
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8年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其次是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2019年1月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1015亿人。
扩展资源:
王姓的本义与图腾:
王字,结构为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 贯通之,是古代君主的称号,其本义为“天下所归望也”。
甲骨文和金文的“王”字,是一斧状兵器钺,是权力的象征,古代帝王和诸侯 用来指挥军队作战。夏朝之前国君(君主)不称“王”而称“氏”, 夏朝时改称“后”,自商朝开始称“王”。
到春秋时期,诸侯也开始称王,但须得到周王的封赐。进入战国时期,势力强大的诸侯纷纷自 封为“王”。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国君不再称王,而称皇帝。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史称秦始皇。此后,“王”成为皇帝封赐爵位中的最高称号,一直沿袭到清朝灭亡。王,又常 引申指各种出类拔萃的人物,或动物、植物、物什、技能等。
王姓的始祖往往生于帝王世家,王姓先人便产生了对王权和血统概念的崇拜,成为精神图腾, 并以“王”为族徽,最终产生王姓。
-百家姓排名
-第一姓
下面就是全国各地薛氏的辈分排行,可以按照这个辈分字谱来进行排序。
1、江苏徐州薛氏字辈:文广宏井道、淮本自天生、宜仁长方明、增厚传家远。
2、江苏连云港薛氏字辈:久玉开堂德凤运、宏文治国景盛兴、传家聚宝宜太平、光宗耀祖显朝上、万代安邦永长春。
3、山东蒙阴薛氏字辈:仲永洪尚应、庶雷国美以、振继懋锡西、庆其毓玉汝、忠孝信广东、爱善文德兴、玉树良凤熙、美元亨利贞。
4、湖南怀化薛氏字辈:天正国生顺、官清朝兴昌、祖德祥开象、宗功胜纪堂、英贤纶继述、生财自茂良。
5、安徽萧县薛氏字辈:文广洪井道、怀本自天生、宜仁长方明、增厚传家远。
6、湖北枣阳薛氏字辈:士薛公明从、国正天心顺、家治祖德宽、广大承先才、基本永世传。
7、重庆云阳薛氏字辈:天胜德义光、世泽道隆昌、敦本传家茂、人文大启长。
8、广东薛氏字辈:松园茂盛荣、千载朗日、光辉照万年。
9、贵州薛氏字辈:靖汝世维忠、胡林然基如、世德钟声远、清风启画图、中厚存先烈。
10、云南薛氏字辈:如丙中国正、开定应显能、清言崇先治、祯祥万载春、积德必兴胜、文明百世隆、雄伟升云进、昭阳福乾坤、安邦传礼义、永远富贵承、高仲荣华长、锦绣壮玉君、太平金银有、厚道满门尊、共书祖鸿志、利恭卓朝廷。
扩展资料:
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部分后裔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
薛姓发源地有山东省滕州市,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薛氏以山西、江苏、陕西、河北、福建、山东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中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3%,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薛氏人口增至为72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053%,为排行第35位的大姓。
姓氏起源
《起源一》
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
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任(今山东济宁任城),而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
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被大禹任命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创造者,受后人仰慕。
车辆的发明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大禹赐封奚仲以薛(今山东藤州)为邑,称薛侯,奚仲家人闻讯都以此为荣,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为氏,表示纪念,是为薛氏之始。后来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今山东枣庄薛城官桥镇,一说微山湖地区)。
到了战国末期以后,薛氏的地位日渐下降,最后变为一个村落,而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国名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称薛氏。
《起源二》
源于妫姓,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属于以居邑为氏,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齐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齐国宰相的田婴,他曾被齐威王田因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也就是故薛国之地,因此他也被称作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田婴逝世后,田文袭封,仍以薛地为食邑。
后田文病逝,无能的诸子们争位,乱成一团,结果被齐、魏两国联手共灭之,至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薛国故地被秦国设置为薛郡,田文的后裔彻底失却封地,子孙分散各地,汉朝以后,直至魏、晋时期均设为薛县,最后到隋朝时期被废黜,成为滕县领属之地,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为薛氏。
《起源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称胡。战国时匈奴开始与中原各政权接触,其后长期影响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
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关于匈奴薛氏来源,因史料不详,今已无从查考。仅在史籍《魏书·裴庆孙传》中记载,吐京,在今山西石楼西北部十五公里处,匈奴最先活动于今蒙古高原一带,东汉时期因内讧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后来南下附汉,并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今山西离石一带。
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杂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渐放弃原来的游牧生活转而农耕定居,出现汉化趋势,至魏晋时,甚至纷纷改用汉姓,匈奴民族薛氏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后逐渐汉化。
《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叱干氏源于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称薛干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后期,拓跋鲜卑兴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诸部落,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其首领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长期留居洛阳达十七年(公元261~277年),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这一时期,尤其是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渐与汉族人融合。
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进一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增进胡汉融合,北魏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
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并将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姓,“其余所改,不可胜纪”,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干部遂改为薛,成为薛氏成员之一。
《起源五》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薛延陀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薛延陀国,是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部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联合组成,据传,薛部先祖本是汉族人,后来流落到漠北一带并在此蕃息发展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一个游牧部落。
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们便以“薛”为部落名称。以后薛部在与邻近的延陀部战争中获胜并其部而有其众,两部遂合二为一,称薛延陀。薛延陀国灭亡后,部众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为氏”,而改姓了汉族的薛氏,分布于营州至平州一线(今辽宁朝阳至河北卢龙)。
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国西北部杭爱山脉),至今仍有许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们都是古薛延陀部的突厥族人后裔。唐朝时期的营州、平州,均属于汉、晋、北魏时期的古辽西郡,这就是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所称的“辽西薛氏”之源。
起源六
源于冒姓,出自唐朝武则天时期冯氏后裔冯小宝,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自称周文王后世子孙,鄠人(今陕西户县),闯荡江湖,在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贩卖药材,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数分英俊。冯小宝发迹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亲裔孙纷纷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后沿袭不改。
《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1、元末明初,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后裔子孙内附于明王朝,以元朝开国皇帝的蒙古称号“大蒙古国薛禅汗”为汉姓,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2、据史籍《明史》中的记载: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赐蒙古贵族托果齐姓薛名台,安置驻扎于平州新昌一带,又赐瓦剌部首领托欢姓薛名斌,为原驻地甘肃土司,赐姓,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对臣属的殊荣,故一人受赐,全族荣耀。内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长获帝王赐姓,有许多部族人等一时均随之改汉姓为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3、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苏尼特氏,亦称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之第四子薛尼特所组建的氏族,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n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薛氏、苏氏等。
参考资料来源-薛姓
胡姓:以谥为氏
胡姓为当今中国第13大姓,占总人口的131%。
关于胡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主要的两种说法均与陈地有关:一是以陈胡公谥号为氏;二是以国为氏,春秋有胡国,子爵,其地在陈国附近,是附庸于陈国的一个小国。
古代姓氏学著作认为,以谥为氏是胡姓的主要源头。唐代林宝《元和姓纂》上说:"胡,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氏,系出妫姓。"林宝所依据的是出于汉代的《世本》一书,《世本》中对胡姓来源的解释是:"周武王封虞满于陈,谥胡公,因氏"。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妫满为什么得了一个"胡公"的谥号?或者说,"胡"字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美好意义?
关于妫满谥号"胡公"的由来,我们从周代的谥法中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逸周书·谥法解》云:"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胡,即是年老高寿的意思。也就是说,妫满年高寿长,人乐其寿,故以其寿而谥之曰"胡"。
但是,是谁最先以胡为姓的?遍查古代姓氏书籍,难以考究。广州市胡海先生为调查全国安定《胡氏族谱》,从1991年8月到1996年9月,自费踏13省,遍寻资料,历千辛万苦,从民间浩翰的家谱史料中,做出结论,认为陈国最后一个国君陈胡公20世孙陈闵公亡国后,他的两个儿子逃往阳武户牖避难,其中陈衍,生子二:长子名琏、次子名玙。琏以国为氏,姓陈;玙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玙生澄,于是有胡氏一系。此为一说。但从胡公妫满到其21世孙玙,其间相距六百余年,若以胡公谥号为氏,当在胡公孙辈三、四代之间,不一定会延续到21世。有的胡氏族谱上说,胡氏始于陈胡公长子申公犀侯。胡公有二子,长子名犀侯,为申公,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次子名皋羊,继兄即位,为相公。此又为一说。
对胡氏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源于胡子国,以国为氏。春秋时有两个胡子国,一为姬姓胡国,在今河南郾城一带,与郑国相邻,与陈国不远。一为归姓胡国,在今安徽阜阳一带,与陈国相邻,这个胡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小国,而是陈国的一个附庸国。《左传》载,"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这里的胡国和沈国,都是附庸于陈国的子国。陈国后期国力衰弱,自顾不遐,胡国先为吴国所掠,后亡于楚国。归姓胡国亡国后,后人分为两支,一为胡姓,一为归姓。
关于胡公的这两个来源,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颍州汝阳西三里胡城是也。春秋定公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或云:胡公满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来源,但最早的姓氏书籍、早在汉代的《世本》认为胡姓源于陈胡公,且大多数胡姓族谱均记为源于陈胡公,所以我们还是取胡姓以胡公谥号为氏,与陈姓同源之说。
胡氏家谱源流甚早,现有确切文字可查的是宋代修的族谱。朱熹有《胡氏族谱序》存于世,《序》云:
胡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舜后胡公于陈,子孙以谥为姓,历汉文恭公,以迄晋关内侯质为立谱之鼻祖,相传二十五世,中间序昭穆,别疏戚,因流溯源,由本达枝,作谱以传,庶几不忘本也。胡氏子孙继此能自振于时,则斯谱之传愈久愈光,由一世及千万世,莫可量也。
胡姓的郡望在唐代以前,主要在安定、新蔡两地,其中安定声望最高。安定郡在今宁夏固原。安定成为胡姓著名的郡望是在两晋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西汉时胡建始居安定。胡建曾任安定太守,"出门名户,占系陈国",即为陈国胡公满的后裔。东汉时,太尉胡广为安定人。三国时,魏荆州刺史胡质为安定人,其子胡威为青州刺史、平春侯,又迁居淮南。安定胡氏历经两晋,世代官宦,权倾朝野,由此安定胡氏名闻天下,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庞大的一支。
南朝时,刘宋名将胡藩居江西华林(今江西奉新县西南),胡藩有60多个儿子,经数十年繁衍,成为当地大族,胡藩为华林胡氏始祖。自胡藩历24世,传至唐代胡魁,历任饶州判官、侍御史等职,胡魁有5个儿子,分居5处,蔚为华林五宗,华林胡氏走向兴盛。
华林五宗中,胡魁长子胡珰之后,宋代有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兄弟,一门进士,盛极一时。胡珰后裔后来有迁到湖南、湖北、云南及江西其他地方的。迁至湖南的有一支居于浏阳中和乡,这里为罗霄山余脉,有一小山岭,名叫"西岭",西岭山脚下有一村子,自明末以来就有胡姓人居住,经400年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有名的"西岭胡氏"。到当代,西岭胡氏则有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据其族谱记载,西岭胡氏源于华林胡氏,族谱从陈胡公妫满起,至胡耀邦,已是第130余代了。
胡氏家族的另一支在安徽徽州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创造的文化成为徽州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宋代,著名学者汪藻就曾这样说过:"大江之东以郡名者十,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新安之属以县名者六,而邑小多士,绩溪为最。绩溪之氏以族名者无虑百余,而学传子孙胡氏为最。"
绩溪是徽州的六县之一,今为安徽绩溪县。"绩溪胡氏"以其独特的文化而著称于世,为当地闻姓望族。绩溪胡氏著名的家族有三支,即"明经胡氏"、"金紫胡氏"、"尚书胡氏",人称"绩溪三胡"。
"明经胡氏"系由李姓改为胡姓者,是近代名人胡适和胡光墉(即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家族。
"金紫胡氏",其始祖为宋代名臣、学者胡舜陟(1083—1143),他因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故后人把"金紫"作为其家族的称呼,称"金紫胡氏"。金紫胡氏自家居绩溪后,聚族而居,世代为学,过着耕读与世宦相结合的生活。胡舜陟之子胡仔也是宋代大学者。据史载,宋、明、清三朝中,金紫胡氏共有154种著作问世,著作多以解经为主,故有"经解世家"之称。
"尚书胡氏",其始祖可追溯到东晋时的胡焱。胡焱本是山东青州人,东晋时任骑常待官职,奉命镇守新安郡的歙县,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胡焱游览华阳镇(今绩溪县城),到了龙川(今绩溪县瀛洲乡坑口村),看到这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是一块风水宝地。他便在龙川之口的荆林里占卦,大吉大利,于是举族从青州迁居于此,从此龙川村开始发展,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
《龙川胡氏宗谱序》记载:"我徽州固多世家,而华阳(即今绩溪)则以胡氏为首,胡氏又以龙川为首,龙川之胡氏即吾徽州郡亦无出其右者。"龙川胡氏的兴盛在元明之际,其家族在此间考中进士的接连不断。据统计,绩溪县历史上共有进士100余名,龙川村有典籍记载的就有11名,是有名的"进士村"。明代成化年后,龙川胡氏出了两位尚书胡富、胡宗宪,龙川胡氏达到鼎盛期,因此被人称作"尚书胡氏"。
"尚书胡氏"到近代则以经商而著名于世。当时因徽州山区地少,粮食奇缺,生存不易,大部分人一到成年就去外地做生意,穷则思变,于是逼出了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徽商。
《广韵》中说,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因以胡非为氏。
另外,源于妫姓的还有胡毋氏,又作胡母氏,《广韵》、《姓氏急就篇》、《姓解》、《通志·氏族略》均载:齐宣王母弟封母乡,因战国齐国王室为田氏,本是妫姓陈氏后裔,所以齐宣王母弟远本陈胡公,近取母邑,为胡母氏。
郑成功高祖郑琳之与远祖郑昭
天柱山峰峦起伏海拔1035公尺,耸叠横亘,矗立地跨南安市与永春县交界处,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郑昭十世孙迁居泉郡西坊〈俗称西向、西上〉避元乱,后裔支衍三派。
永春夹漈郑氏族谱载:其始祖郑昭,字元质,西晋年间由光州固始入闽,初居兴化府(今莆田),后先迁漳州,二迁泉州,三迁德化,四迁南安十二都广信林,又因兄弟分家,五迁入永春夹漈。
郑成功先祖繁衍於泉州清源山之西北峰方向,即天柱山南安十二都广信林〈今属南安蓬华镇华美、黎明村与南安诗山镇民主村〉及原永春集庆乡十二都安平里(今属永春仙夹镇夹漈、东里村)一带发现先祖祖坟,并不足为奇。
南安郑氏石井宗谱序记述:夫我郑自唐光启间入闽,或居于莆、于漳、于潮、于泉,是不一其处。石井郑氏谨存的一本《石井本宗族谱》,系郑成功父郑芝龙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所修,在其谱序中云:石井郑氏元末所建祖祠至明嘉靖年间,因倭寇侵扰而“祠宇坠于寒烟,谱系毁于兵燹。一本菀枯,几听于不可问。”说明修谱时,因缺乏有关史料,渊源问题已难考据。
安溪御屏郑氏族谱亦载,唐光启元年(885年),其入闽始祖郑凝远(字可远)随王潮兄弟入闽,后统戍南安桃林场,开基永春县姜莲坪上,传至四世郑都巡开基鹏翔东门。
安溪西坪赤水郑氏族谱载,郑氏先祖世居荥阳郡,唐光启元年(885年)合十大姓即郑、陈、林、洪…从王审知三兄弟渡江入闽。始祖郑威乃南宋太子太傅、御史、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居侯官(福州)玉田,因战乱而四散他处,其裔郑漳自玉田而居龙岩(今大田县桃源)。
一部来自漳浦六鳌营里的古谱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揭秘,漳、泉两地郑氏是亲兄弟。这是一本极其珍贵的史料,翔实记载了漳州古县、漳浦旧镇港、漳浦埔尾等地郑氏与南安石井郑氏系同祖兄弟,且溯源追远,为破解郑成功高祖及远祖之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找出郑氏高祖郑琳之与远祖郑昭,经过专家们讨论介绍,从郑氏宗族史及郑樵后裔郑玉书的郑氏迁居各地诸始祖表中新发现的记载,和营里郑谱的有关渊源出处记载相吻合。
郑氏后裔在漳州发现的一部漳浦营里郑氏族谱,其“家谱小引”中,多次提到了南安“双路口”这一地名,称其先辈是如何从那儿走出来,“负骸而走,自泉至漳,由漳而浦”,还标明了双路口就在清源山的西北峰方向。该族谱中还提到郑成功曾往漳浦叙其亲,“盖清源之支裔”,怀想起了故乡的“社稷坛”和元宵节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
这一珍贵记载引发了诸多郑氏族人关注,前往南安广泛展开调查。经过多方寻觅,“双路口”被证实就在南安丰州社坛村。一位长者说,丰州社坛村应该就是漳浦营里郑氏族谱里描述的南安“双路口”,从那边望向清源山,恰是西北峰,与记载吻合。
熟悉丰州地理掌故的王赞成先生说,社坛郑氏祖厝前系一条古道,古时一头通往永春、德化的山路,一头通往泉州沿海的海路,故被称为“双路口”。
如果说来自漳浦的族谱让人们找到了郑成功更早的先世,那么来自永春的一本族谱更是迄今为止发现追溯郑成功先祖入闽情况最详细、最早的一本重要族谱,再一次印证了丰州走出武荣郑氏之说。永春郑伯恭先生辑录的该族谱内记载:“吾祖谙于军旅之事…吾祖率部驻守丰州社稷坛,并屯田自给军食……”。
《通志》是南宋郑樵著的纪传体中国通史,其《总序》的译文及其原文如下:
译文每条河川奔流的途径虽然不同,最后一定汇集于大海,因此天下没有洪水的灾祸;各国来往的道路虽不一样,最后一定通到中国,因此天下没有阻隔的忧虑:可见会合变通的意义非常重要。自从有文字以后,著书的人虽然很多,却只有孔子以其天赐的圣明,统括《诗》《书》《礼》《乐》等书而集于一手,然后合同天下的文章;贯通二帝三王之道而成一家之言,所以能够包括古往今来的变化。使得儒家之道光明远大,百代以前、百代以后,都无人能够赶上。孔子死后,诸子百家兴起,纷纷仿效《论语》,以空泛的言论著书(《论语》是孔门弟子汇集孔子的话所成的书),以至于各朝代的实在事迹,反而没有人记载。到了汉武帝建元、元封年间,才出现司马谈、司马迁父子。
司马迁的祖先代代掌管公家书籍,精于创作,所以能够上考孔子的志意,会合《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书,贯串黄帝、唐尧、虞舜,到秦朝、汉朝,成为一部书。分成五种体裁:用“本纪”来纪录年代,用“世家”来记载世代,用“表”来校正历法,用“书”来汇聚事务,用“传”来表明人物,让百代以后,史官无法改变他创立的体制,学者不能舍弃他撰写的书。六经以后,可以相比的,只有这部著作。所以司马迁说:“周公以后五百年才有孔子,孔子以后五百年才有这部书。”足证他的自视很高。但是伟大的著作,一定非常渊博典雅,而且必须看遍天下的书籍,才没有遗漏的叹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刚刚解除藏书的禁令,献书的风气并不流行,绵延三千年的史事,拘限在七八种史书里。我为司马迁感到可惜的,是不够渊博。凡是著述的人,虽然采取前人的著作,却务必形成自己的言论。左丘明是楚国人,见闻广博,但他所撰的书,全用楚国的语词;公羊高是齐国人,见闻广博,但他所撰的书,都用齐国的语言。如今司马迁的书,全用旧有的文字,夹杂俚俗的话,实在是因为采录不够完备,来不及更改,所以他说:“我不敢毁损先人的话,只是叙述故事,整理传闻,并不是真正的著作。”刘知几也认讽他“大量采用过去的记载,不时穿插杂乱的言语”。我为司马迁感到可惜的,是不够典雅。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原本都是相同类型的史书。《乘》《梼杌》后继无人,所以书未流行于后世。《春秋》先有孔子的振兴,后有左丘明的推介,所以能与日月共存于世。否则一点点的事迹,怎么能够通行于世上呢?自从《春秋》以后,只有《史记》长于创作体制;不幸班固不是适当的人选,以致丧失了会合变通的宗旨,使得司马迁创设的体制,从此没落了。
班固是个虚浮不实的人,没有一点学术,只知道抄袭他人的著作。汉章帝询问他有关制礼作乐的事,班固答说京城里的学者一定知道。假如所有的臣子都是这样,那么还要什么顾问呢?等到学者分别陈述自己的意见后,班固便献上叔孙通所著的十二篇《汉仪》,以敷衍章帝的询问。如果所有的大臣都是这样,那么还要什么奏议呢?章帝知道班固粗浅鄙陋,所以对窦宪说:“你喜欢班固而忽视崔驷,就像叶公子高喜好似龙而非龙的情形一样。”班固在当时,已有固定的评价;像这样的人材,会有什么好著作呢?《史记》这部书的贡献在十个表,如同穿衣服必以冠帽戴在头上,树木河水都有根源;班固不懂得横行的写法,将古往今来的人物,勉强的加以分别等级。而且认为汉朝继承帝尧的运数,自然应该直接继承帝尧,所以批评司马迁的《史记》把汉朝和秦朝、项羽夹杂在一起,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由于他只取汉代著书,所以使得周朝、秦朝无法相承,古代和现代有所隔阂。从汉高祖到武帝,一共六代,在此以前,全部窃用司马迁的《史记》,而不感觉惭愧;从昭帝到平帝,一共六代,依据贾逵、刘歆的著作,又不以为羞耻。何况又靠班昭替他完成未尽的篇章,那么班固自己撰写的部分,真是非常少了。多半出于班固心意的,只有《古今人表》,这是别人没有的错误。后代众人撰修史书,如同在路边建筑房屋;掠取别人的文章,就好像掩耳盗钟:都是由班固开头的。班固的事业只有这样,后代的史家仿效班固都来不及,哪有余力来探讨他的好坏。司马迁和班固相比,好像龙与猪相比,有很显明的差别,无奈后世史家舍弃司马迁而仿效班固,刘知几辈的人又尊崇班固而贬抑司马迁。而且最会学习司马迁的,要算班彪。班彪接续《史记》,撰写从武帝到东汉的史书;他想让后人接续他,犹如他接续司马迁一般;不但没有多余的文字,又不让时代断绝;世世代代相继,好像出自一人:他真是善于继承司马迁的志业。他的书今日已无法看到,能够看到的,只有元帝、成帝的赞语而已。都在本纪以外,另外记载一些听闻,可算是非常了解司马迁了。凡是《左传》所有的“君子曰”部分,都是说解经书的新意义;《史记》所有的“太史公曰”部分,都是正文以外的事迹——不是为了褒美贬斥;偶尔有贬的词语,则是褚少孙一流的人掺杂进去的。而且本纪、列传里面,已经记载善恶的事迹,足以作为警戒,为何还要在本纪、列传的后头,加上褒美贬斥的话呢?这是生员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怎么能够用来著书呢?大概不是司马迁、班彪原来的主意。何况称为“赞”,哪有贬责的词语。后代的史家,有的称为“论”,有的称为“序”,有的称为“诠”,有的称为“评”,都是仿效班固,这是我不得不激烈辩论班固的缘故。司马谈撰有史书,而司马迁能够完成父亲的志业;班彪有修史的志愿,而班固不能通晓父亲的著作。班固是班彪的儿子,不但无法保全自己的生命,又不能传承父亲的志业和教导自己的儿子,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使他的著作被天下的人效法。像范哗、陈寿一流的人物,承继在后,都是轻狂随便,没有德行,而招致罪罚的人,怎么能够撰著令人相信的史书呢?
孔子说:“商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增减的情形可以获知;周朝沿袭商朝的礼仪制度,增减的情形也可以获知。”这是说明礼仪制度的相互沿袭。自从班固专记一代的史事,不再有相互沿袭的意义;虽然有孔子的圣明,也无法获知各代礼仪制度增减的情形。会合变通的道理,从此丧失了。说到相同的部分,则一个本纪接着一个本纪,一位帝王竟有好几个本纪;一个列传接着一个列传,同一个人竟有好几个本传。天文的现象,自古以来都不曾改变,然而各代都有天文志:《洪范五行传》是一家的著作,然而各代都有五行传。像这一类的繁复撰述,怎能令人忍受呢?说到不同的部分,则不把前代帝王放在后代帝王的前面,后代的事迹不能接续前代的事迹;郡县区域自行划分,而不明白变迁改革的源流;礼乐制度随便更改,造成不同习俗的政教。像这一类的断续记载,怎能令人忍受?曹魏称吴、蜀为“贼寇”,北朝称东晋为“僭逆”;南朝称北朝为“索虏”,北朝称南朝为“岛夷”。《北齐书》称梁朝的军队为“义军”,图谋别人的国土,可以称为仁义吗?《隋书》称唐朝的军队为“义兵”,讨伐他国的君王,可以称为仁义吗?房玄龄监修史书,所以他的父亲房彦谦在《隋书》里,记有良好的声誉;虞世南参与算修史书,所以他的父亲虞荔、叔父虞寄在《陈书》里,有很好的传记。更严重的,像夏的狗会向帝尧犬叫的情形,完全是臣子为了帮助自己的主人而有的举动。《晋书》党同晋朝而不承认北魏,凡是忠心于北魏的,都视同叛乱的臣子,使得王泼、诸葛诞、舟丘俭等人,死后遭受冤屈;《北齐书》党同北齐而不承认刘宋,凡是忠心于刘宋的,都视同逆的党人,使得袁桑、刘秉、沈攸之等人,死后含。唉!青天白日在上,怎能如此胡作乱为呢?像这一类的事情,各个朝代都有。伤害风俗,败坏正义,没有比这个还大的哆!司马迁的笔法已经丧失,班固的病日渐加深,从东汉到东晋,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这种错误,只有梁武帝为这些情况感到叹息,于是命令吴均撰述《通史》,上起汉武帝太初年间,下止于北齐,书还没有完成而吴均已经去世了。隋朝的杨素又奏请命令陆从典算史,接续《史记》,一直到隋朝,书还没有完成而陆从典便被墨官。难道是上天齐斋而不肯传授文章吗?还是责备史家而不肯保护他们呢?自从唐朝以后,又没有人发觉这种错误,凡是负责撰史的人,都效法《春秋》,专门从事扬贬责。《春秋》用简短的文辞表现大义,如果没有注解,则善恶事迹难以明了;史书用详细的文字包括事迹,善恶的情形已经显明,不需囊美训刺。阅读萧何,曹参所行的事迹,难道不晓得他们的忠诚贤良吗?看了王葬、董卓所有的作为,难道不晓得他们的区残逆吗?史书是国家的重要典籍,而负责的人不懂得留心典章制度,只知道以语言黔夸;就好像家中的主妇,不料理日常的伙食,只知搬弄是非,怎么能够兴盛家庭呢?这是我深深感到耻唇的。
江淹曾说:“募修史书的困难,没有比得上志的。”实在是因为志关系着典章制度,不是熟悉过去的事例,无法完成,不像本纪和列传:本纪用年代包括事迹,列传用事迹连系人物,任何读书的人都能够完成它。因此志的撰作最困难,其次困难的,没有比得上表。所以范晔、陈寿等人,能够撰写本纪、列传,却不敢制作表、志。志的起源,始见于《尔雅》,司马迁称为“书”,班固称为“志”,蔡爸称为“意”,华桥称为“典”,张勃称为“录”,何法盛称为“说”。其他的史书都秉承班固,称为“志”,全都载记不实的言语,忽略实际的事情,无法尽括《尔雅》的原义。我现在总括天下的重要学术,而条记大纲和细目,称为“略”。一共有二十略,历代的典章制度、学者的擅长事务,全部聚集在这里了。其中的五略,汉朝、唐朝的学者已经听过;其中的十五略,汉朝、唐朝的学者不曾听过。……
一共十五略,都是出自我的思虑,与汉朝、唐朝的学者没有干涉。“礼略”叙述吉、凶、军、宾、嘉五礼,“职官略”表明百官的次序,“选举略”说明选拔人才的方法,“刑法略”记载刑罚的方式,“食货略”记载财物货币的沿革始末。这五略虽然根据先人的典籍,却并非采自众史书。
古代记载事情的历史称为“志”。《尚书大传》说:“天子发问而无法对答,要责备前疑(顾问);有需要记载的事务而没有记载,要责备后丞(顾问)。”所以宋国、郑国的史书都称为“志”。司马迁将志更改为记。现在也称为“志”,就是根据旧说。桓谭说:“司马迁《三代世系表》的横行文字,都是仿效《周谱》。”古时另外记载年代而缀系史事的书,称为“谱”。司马迁改称为表。现在又将表称为谱,完全是遵从旧法。然而西周经过幽王的变乱,记载的史书失传了,所以《春秋》编排年代时,便自东周开始。自从皇甫溢撰写《帝王世纪》和《年历》,才上推到三皇;谁周、陶弘景等人都有与他相同的著作。后学的人感到怀疑,才以司马迁编录的年代为标准,因而将年代始自于共和。然而共和的名称已不能令人相信,何况它的年代呢?孔子编幂《尚书》,从唐尧、虞舜开始,而《春秋》记载年代则始自鲁隐公,因为西周的年代已无法考证了。现在编的谱表,由于《春秋》以前只知有世代,所以称为“世谱”;《春秋》以后已可获知年代,所以称为“年谱”。司马迁用六甲纪年,后人用六十甲来纪年,也有人不用六十甲而用岁阳、岁阴的名称来纪年。现在所作的谱,就是用司马迁的方法,不但简单,而且明白,周而复始,一点也没有阻碍。礼书上说:“写文章时,不用避违。”这是说私人的名违不必在公众的事务上避违;如果是君王的名讳,则不论什么场合,都要避免。从汉朝到唐朝,史官撰史时都避讳,只有《新唐书》没有避违。我现在算修的书,依照从前史书的例子;偶尔有不能避违的,例如溢号一类,如果改变原来的字,便无法明了它的意思,所以也依照唐朝的方法。(汉景帝的名字叫做启,改启字为开字;汉安帝的名字叫做庆,改庆字为贺字;唐太祖的名字叫做虎,改虎字为武字;唐高祖的名字叫做渊,改渊字为水字。又如章怀太子李贤注释《后汉书》,遇到“灌龙渊”的词句,就不能避违;杜佑撰作《通典》,遇到“虎贵”的词句,就不能避讳。)
学术造脂的高深,本于用心的勤奋,如同常人下海,每下去一次,就能更为深入。我所写的二十略,都是我自己的心得,没有采用前代史书的内容。本纪和列传,编排年代,记载事情的真相,原本就有前人的法度,不会因为聪明而有所增多,也不会因为愚笨而有所减少,所以在本纪和列传部分,便根据旧史的记载,加以增减。至于本纪里有天子的制造,列传里有大臣的奏疏,如果见于正文,则据实载录;如果见于他处,则别置于类例里,《新唐书》、《新五代史》都是本朝(宋)大臣修撰的,卑微的我不敢有所议论,所以本纪、列传部分止于隋朝。至于礼乐制度、刑法政治,必须保存沿革的情形,所以延长到唐朝。
啊!酒浆的渣滓,当然味道淡薄;学术的末流,自然知识肤浅;九种学派立说陈教,到后来都出现弊病。但是其他学派的病,还稍有旧法存在;只有儒家一家,距离本源太远。这是什么原因呢?班固曾说:“自从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订下学生的名额,设置科目,拔取人才,并用官位和奉禄作为鼓励。“一直到汉平帝元始年间,约有一百多年。传授学业的人渐渐增加,说解经义日益繁多。一部经书可以说到一百多万字,有名的学者多到一千多人,大概是为了爵禄和利益的缘故吧。”仅仅一百年间,竟然败坏到这种地步;一千年后,会有怎样的病呢?何况追求爵禄和利益的途径,必须经由科目考试,科考的拔罐,必须透过策论的文章。三百篇的《诗经》,都是先民的吟唱,自从设置《诗经》博士以后,不再听说学者有一篇诗作:六十四卦的《易经》,包括了卦象和卦数,自从设置《易经》博十以后,没有看到学者有一卦的创作。仓额创造文字,完全根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原则;汉代设立小学,凡是教授文字的人,竟不懂得造字的原理。伶伦制定乐律,全部根据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征七种音阶;六朝设置声韵学,凡是乐师,都不明了音乐的旨趣。经书已经随便,史书更是乖渗,这么分析离散,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归返到本源?治道的盛衰见于时世,时世的穷达见于命运,儒学的病,今日已达到极点了。寒冷到了极点的时候,炎热就会来;运气坏到极点的时候,好运就会来,这是自然所有的道理。我衰弱的体质,已经是余日无多了;卑贱的心意,只是期盼太平盛世的到来。恭敬的叙述。
原文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岛无浸*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因超出最大字数允许值,故略)
(1)以分权形式达到集中皇权; 废丞相权分六部;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每点2分,共8分) (2) “光荣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夺取了政权;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妥协、渐进(改良)。(每点2分,共8分) (3)独立后的美国十三州各自为政,不团结; 松散的邦联制不能有效管理国家和维护国家利益;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每点2分,共6分) |
试题分析:(1)图一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实行的目的在于把相权一分为三,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图二则是明朝的政治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图三反应的机构是军机处的设置,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从唐到清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可以看的出皇权的不断地加强。(2)根据材料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是光荣革命的场景。光荣革命实现了英国政治的国家主权的转移,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光荣革命实现了不流血的革命,体现了英国政治文明的渐进的特点。(3)材料三反映了刚独立后的美国实行的邦联制的弊端,中央无权,各州各自为政。中央无权的局面不能有效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后来通过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解决了这个问题。 点评:近代以来,中国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老路上越走越远,但是西方却走向了民主政治。中西文明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国的侵略欺凌,与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落后有必然的关系。近代西方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 |
1郭风 文学家 2郑樵 史学家 3李霞 国画家 4郑培峰 残奥冠军
1中文名: 郭风
别名: 郭嘉桂
国籍: 中国
民族: 回族
出生地: 福建莆田
出生日期: 1917
逝世日期: 2010
职业: 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毕业院校: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代表作品: 《小小的履印》《灯火集》
2郑樵是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郑樵的著述达80余种﹐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夹漈遗稿》﹑ 《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和《通志》等。《通志》为郑樵的代表作。该书收录了郑樵平生著述择要的“二十略”﹐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论述植物和动物的文献。
3李霞(公元1871 - 1938年) 字云仙,号髓石子,福建仙游人。少时随伯父(民间雕刻艺人)学画,为庙宇作壁画。16岁始以卖画为生。1908年在北京故宫以《麻姑晋酒图》誉满京城,被称为“麻姑李”。1910年,先后在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轰动一时。1914年,其名作《十八罗汉渡江图》被选送巴拿马参加世界博览会,获优等奖章。1923年所绘的《函谷跨牛图》在美国纽约赛会上又获优等奖章。
4福建莆田人。著名田径运动员,1972年出生在涵江区三江口镇芳山村的郑培峰,体育运动的生涯是辉煌的,也让她终生难忘。她参加国际级残疾人运动会三次,获5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并三次破B级女子铅球世界纪录。
历史上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本文2023-11-17 06:13: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