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4收藏

翻译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第1张

翻译杨溥,字弘济,石首人。和杨荣一起考中进士。授官编修。永乐初年,侍奉皇太子为洗马。太子曾经读《汉书》,称赞张释之贤良。杨溥说:“张释之诚然贤良,不是文帝宽厚仁爱,没有实现他的愿望的。”采集文帝的事迹编类以献。太子十分高兴。长时间的,以丧回家。当时太子监国,命令起用任职。十二年,太子派遣使臣迎接皇帝慢,皇帝发怒。黄淮到北京关进监狱。等到金问到,皇帝更加生气地说:“问什么人,能够侍奉太子!”交付法司审讯,连续分布,逮捕关进锦衣卫的监狱。家里人供应食物多次拒绝。而皇帝心中不可预测,快要死。杨溥更加奋发,读书不停止。系十年,读经史诸子几周。

仁宗即位,释放出狱,提拔为翰林学士。曾经密疏言事。皇帝褒奖的,赐给钱钞彩帛。已,惦念杨溥甴于自己所以久困,最可怜的。第二年兴建弘文阁在思善门的左边,众大臣中挑选有学问品行的侍值。杨士奇荐举侍讲王进、儒士陈继,蹇义荐举学录杨敬、训导何澄。下诏官继博士,敬编修,高澄给事中,每天当值阁中。命令杨溥掌管内阁事务,亲授合印,说:“我需要你在我的身边,不只是因为学问。要广泛地了解百姓的事情,为研究方法为辅。有什么建议,密封以进。不久升任太常卿。,兼职照旧。

宣宗即位,弘文阁罢,召杨溥进入内阁,与杨士奇等人共同掌管机要事务。在四年,因母丧离,恢复。九年,升任礼部尚书,学士值勤内阁照旧。

英宗即位,与杨士奇、杨荣请求开经筵。预先选择讲官,必须得学习见识平正、言行端正谨慎、老成持重识大体的几人供职。而且请慎重挑选宫中早晚侍奉的宦官。太后非常高兴。杨溥质直廉静,没有城府。性情谦恭谨慎,每次入朝,沿着墙跑。众大臣议论政事争夺可以吗,有时甚至违背诺言。杨溥平心静气地处的,各位大臣都叹服。当时对杨士奇有学问品行,荣耀有才能见识,杨溥有高尚的节操,都是人所不及说。等到杨荣、杨士奇相继去世,在内阁的马愉、高谷、曹鼐都是后辈看不起。杨溥孤立无助,王振更加专权。十一年七月,杨溥去世,七十五岁。赠官太师,谥号为文定。

大明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领礼部尚书衔,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明初内阁重臣——杨溥。

杨溥是明初“三杨”中以品性而著称的贤臣。如果说杨士奇侧重行政能力,杨荣偏向战略谋断,那么杨溥则是三人中典型的老好人。一般史书夸人,实在没什么可以夸奖的时候,便会拿品德说事,这也侧面说明了“三杨”中杨溥的政务能力,属实一般。

但是杨溥之所以能够进入“三杨”,原因就是君主需要杨溥这样的人存在。 除了杨溥有所谓的“雅操”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杨溥的绝对忠诚。因为忠诚,皇帝需要杨溥在核心决策圈里有话语权;也因为脾气好,皇帝需要杨溥在牛人汇集的内阁中充当润滑剂,保证大明的决策机器通畅运转。

杨溥出生于洪武五年,湖北石首人。杨家是当地的大家族,亦农亦商,家境还算殷实。据说杨溥的祖父曾先后收养了十几个流浪儿童,并且都养育成人,助其成家立业。这么说来,杨家素有行善之风。

到了杨溥父亲时期,家族产业进一步扩大,人丁也越发兴旺,这在元末乱世时,其实是非常不易的。据说杨溥父亲曾经替一个商人保管千金,后商人亡故,杨溥之父主动找到商人遗孀,将银两还回。

这件事说明两点:第一,杨家人很有契约精神;第二,杨家人不差钱。史书常赞杨溥廉洁奉公,孰不知就是得益于这样的物质基础和优良门风的熏陶。 毕竟老话说的好:仓禀实而知廉礼。

杨溥书读得很好,26岁的时候就是湖广乡试的解元,次年便考中了进士,二甲第三,全国第六。这个成绩是相当好了,因为客观来说,科举考试全国前十名,其实力相差得都不大,最终排名往往有政治因素和运气成份的影响。

对了,这一年是建文二年,“三杨”中的杨荣也是这一年的进士,杨荣的成绩是全国第五。所以严格来说,杨溥和杨荣是有同年之谊的,并且二人还是同岁,还一起进了翰林院做编修,当然杨士奇也是他们在翰林院的同僚。

封建王朝时期的官员是讲派属的,尤其以师门,乡谊和科考年份来拉关系套近乎。所以杨溥,杨荣,杨士奇的这层关系,为以后三人一同在内阁效力,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基础。

朱棣的“靖难”成功后,翰林院的这群年轻官员们,几乎是第一批向朱棣表示归顺的。年轻人嘛,有理想有激情,做官时间也短,对建文帝朱允炆自然不会尽愚忠。当时翰林院一大批人得到了朱棣的重用,比如杨士奇,杨荣,解缙等人,都被朱棣选为了自己的政务顾问,也就是后来内阁的雏形。当时一共有七个人入阁,却单单没有杨溥。

因为杨溥走了一条和其他人都不一样的道路:服侍东宫。永乐初年,朱棣任命杨溥为太子洗马,侍奉东宫太子朱高炽。

到底是成为现任君主的幕僚好,还是成为太子的心腹好?这个答案不一定。但放在永乐初年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会希望自己能待在朱棣身边。因为太子朱高炽的储君之位并不牢靠。更何况朱棣刚刚即位,身体看起来孔武有力,而朱高炽却身材臃肿,体弱多病。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朱棣的识人之术,你看朱棣挑选的入阁七人名单,要么有才学,要么能干活,成材率都极高。这也再次证明了,杨溥的能力,确实不算出众,不然以朱棣的脾气是绝不会屈才的。

永乐时期杨溥的事情,确实乏善可陈。因为即便是朱棣离开京城让朱高炽监国,决策团队也仍旧是朱棣身边的那几个人,太子的幕僚实在是插不上话。杨溥虽不能说是默默无闻,但比起这时杨士奇的指点江山,比起杨荣的随驾出征,确实是暗淡很多。

但杨溥有自己的路要走,因为很快他就会遇到自己仕途上最大的一次磨练,而这次磨练也将成为他日后入阁成为几代君主近臣的重要政治资本。

永乐十二年,朱棣北伐归来,朱高炽因为迎驾迟缓,惹怒了朱棣,再加上汉王朱高煦的煽风点火,朱棣决定好好敲打一下太子朱高炽。最直接的法子,就是对东宫的人下手。杨溥被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

朱棣的发火不是没由来,因为他最大的顾虑就是怕有人架空他的权力。 朱高炽常年监国,又有东宫之名,朱棣其实是忌讳的。朱棣要敲打儿子朱高炽,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找茬,可偏偏这种事情谁都不能说破。朱高炽本来就对自己老爹有心理阴影,现在东宫的幕僚被问罪,朱高炽更是一句求情的话都不敢说。

从永乐十二年入狱,到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登基被赦免,杨溥在诏狱待了整整十年。锦衣卫诏狱,明代无数朝臣的梦魇,杨溥又是因为皇帝的震怒而进去的,其待遇是可想而知的。

这十年,对杨溥来说,是失去的十年。十年间,杨溥的长子,两个弟弟相继去世,家中产业凋零,孤儿寡母难以为继。杨溥仕途中断,前途未卜,朝不保夕。这十年,也是杨溥收获的十年。因为杨溥在狱中仍然刻苦读书,不孜不倦,把经书典籍都通读了数遍。

在监狱里读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能够放下对第二天命运未知的恐惧,全神贯注到阅读之中,并且钻研有悟,这样的心态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了。以致于当时诏狱里的狱卒和犯人,一度以为杨溥精神不正常,而杨溥却总乐呵呵地劝狱友们要平常心。

杨溥是怎么做到的? 我的理解是因为他对太子朱高炽的忠诚。与当建文帝朱允炆的臣子不同,杨溥从永乐初年就来到了朱高炽的身边,陪伴了朱高炽十余个年头,二人建立了深厚的主仆之情。此为义。朱高炽虽然地位不稳,但毕竟有太子之名。太子是什么?是国本。服侍国本就是对朝廷尽心,对百姓尽职。此为忠。

杨溥心里一定是有一份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是在替太子受过,是忠义之举,并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儒家士大夫的文化信仰,有时候是可以给人无比勇气的。

对于杨溥而言,他进了诏狱只有两个结果:要么生,要么死。如果身死,一切无须再提;如果是生,不论是官复原职还是罢官充军,只要朱高炽还是太子,杨溥知道自己终会再度被启用。而是生是死,其最后的结果全在朱棣的一念之间,杨溥和朱高炽都无法左右,既然如此与其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倒不如为了以后再度启用而做准备。

那么就读书吧,唯有读书,既能安定杂乱的心绪,又能提升自身的素养,赌一个来日可期。

我相信朱棣一开始肯定有杀杨溥之心,因为他连大才子解缙都能杀,杨溥的才学比之解缙又如何?说到底,杨溥在朱棣眼里终究只是儿子身边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当他听说杨溥在狱中勤勉读书的时候,朱棣开始陷入了沉思。他发出了两道旨意:继续关押杨溥,善待杨溥。

这个时候的杨溥是不幸的,因为在朱棣的有生之年,他将要把牢底坐穿,难有出头之日;同样他也是幸运的,因为朱棣读懂了他的忠义,并决定把他留给自己的太子。至于其他的事情,就看杨溥自己的造化了。

同样读懂杨溥的,还有太子朱高炽和皇长孙朱瞻基。杨溥用十年的囚徒生涯,换来了父子两代君主的投桃报李。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归途中驾崩,同年八月太子朱高炽登基即位,是为明仁宗。杨溥也终于迎来了人生转折点。

朱高炽一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杨溥放了出来,登基第三天便授予杨溥翰林学士的官职。这个时期,杨士奇,杨荣等人已经久在内阁,论资历经验,杨溥是远逊他俩。但朱高炽是念着杨溥好的,创建了一个 弘文阁 ,让杨溥来主导阁事。

弘文阁是明初存在时间非常短的一个机构,甚至我们在正史里没有找到这个机构的明确职能。从实录中朱高炽和杨溥的一些谈话中,我们才隐隐知道弘文阁大概有两项特定的职责: 负责经筵 搜集民间情报

所谓的经筵,你可以理解为皇帝和大臣的政治学习会议,明代相当长一段时间,经筵都是由内阁阁臣和翰林院主持的,研讨的东西往往都是切合时局的。而搜集民间情报,似乎又有点谍报性质。

那我再告诉你,弘文阁的成员,包括杨溥,很多人是持有密章的。所谓的密章就是能够直接给皇帝上 密疏 ,除皇帝之外其他人都不得打开。

说白了,弘文阁在职权上,和内阁,锦衣卫是有部分重合的。

朱高炽为什么要创立弘文阁?我觉得皇帝是想组建一个独立的系统,独立于现有的官员和机构,一个完全听命于他的班底。因为即便朱高炽监国多年,朝堂上留下来的也基本是朱棣的老人,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朱高炽在“去朱棣化”。而为朱高炽坐了十年牢的杨溥,无疑是朱高炽最放心的主事人选。

如果不出意外,假以时日,弘文阁很可能会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甚至能够与内阁分庭抗礼也未可知。可惜朱高炽天不假年,在位仅仅一年便驾崩了,而继任者显然并不看好弘文阁。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同年,罢设弘文阁,杨溥升为太常寺卿,被朱瞻基纳入了内阁。

朱瞻基撤销了弘文阁的理由也很简单,老爸朱高炽走得太突然,自己还没有组建成熟的班底,不管是弘文阁还是内阁,都是老爸和爷爷的人,用起来没什么区别,就不用多此一举弄个弘文阁这么“不伦不类”的机构出来。

但内阁里又都是爷爷辈的老人,那所幸把杨溥放进内阁里去,起码杨溥为父亲坐过牢不是,是值得信任的。这么说来,杨溥的一场牢狱之灾,的确为他日后的政治前途,助益良多。

但即便在宣德初年杨溥入了阁,在官职上依旧属于后起之秀,在内阁也没什么话语权。再加上中间杨溥因丧母回家守制四年,所以我们在宣德年几乎没有看到杨溥有什么作为。

到了宣德九年,杨溥由太常寺卿升为了礼部尚书,仍以学士身份在内阁当值。当然,这个礼部尚书是虚职,有头衔有俸禄,但没实权。第二年,朱瞻基驾崩,九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即位。

朱瞻基是在宣德十年正月初驾崩的,同月十五日,内阁的老前辈蹇义病故,此时内阁只剩下了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

到这个时候,“三杨”内阁正式成型,杨溥也终于和杨士奇,杨荣并驾齐驱了。为了走到这一步,杨溥比其他两个人多花了整整二十年。

三杨的分工其实很明确,杨士奇总领全局,杨荣主打军政要务,杨溥主要是抓文化工作。 杨士奇后来是变得越来越油腻,越来越老油条;杨荣能干活,但脾气也大,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偏偏是杨溥,性格好,脾气也能忍,有时候下面的官员冲撞了杨溥几句,杨溥也是一笑置之,并不介意。

史书说杨溥走路的时候都低着头沿着马路牙子走,平时也没什么社交活动,还特别强调一句杨溥这个人没城府。

一个官居正二品的大学士,在内阁当值的礼部尚书,要是说没城府,我是不信的。不管“三杨”如何能干,如何有威望,毕竟是牢牢控制着内阁,总有眼红的人。要是没城府,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杨溥的所谓没城府,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杨溥只传达一个意思:我是皇帝的臣子,除此之外,不是你们的朋友,更不是你们的派系领袖。这个姿态是要传达出去的,当时英宗年纪小,那么只能传达给一个人——太皇太后张氏。

老太后是个洞察世事的老太太,毕竟是朱棣的儿媳妇,现在她的孙子做了皇帝,老太后的政治份量可想而知。当时宣宗驾崩后,内阁其实是希望老太后出来“垂帘听政”的。但老太后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婉拒了,一心一意扶持自己的孙子。

但老太后真的就不干政?并不是。

当时朝廷的大事小情,都是由内阁拟好建议,然后统一转呈给老太后过目,老太后这说没问题,政务才能具体交给六部施行下去。

如果你仔细看史书里描述,你会发现老太后经常找“三杨”谈话, 但和杨溥聊天的时候,内容总是回顾永乐年的革命友谊。 老太后是朱高炽的媳妇,自然知道杨溥当时为自己丈夫受了多少委屈,两个老人总是聊着聊着就一起抹眼泪。

这是真正对自己人说的话。对于老太后而言,皇帝年幼,她需要杨士奇的政务能力,需要杨荣的判断力,更需要杨溥这样的绝对忠诚。

杨溥的没城府,老太后看懂了,杨士奇和杨荣也读懂了。所以即使在“三杨”内阁中杨溥的存在感并没有这么高,即使杨溥在政务上并不时常发表见解,更多的是默默做事,但谁都不敢轻易得罪杨溥,因为说白了杨溥是皇室在内阁的线人,是皇室最信任的人。

而杨溥除了对皇帝的绝对忠诚外,偏偏个人品德也非常高尚。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杨溥的儿子向杨溥告状,说自己路过江陵时,江陵知县范理对自己招待不周。之后杨溥暗中考察了范理,发现其品行皆佳,居然推荐其升任为德安知府,之后是福建右布政使,贵州左布政使,甚至是南京工部侍郎。

而范理在杨溥为官之时,从不向杨溥登门拜谢,直到杨溥去世后,才悲痛大哭。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一般来说,官做到杨溥这个份上,多少总有些把柄在,摊子毕竟大了,不可能面面俱到。后来王振要打压“三杨”,就是从三人的亲朋好友中去找突破口。杨士奇,杨荣多少都受到了影响,杨士奇更因为儿子犯法的事情威望尽失。

可偏偏就是杨溥,王振费尽心思,就是找不到突破口。后来杨溥更绝,直接让自己的儿子辞官回乡,自己只身留在朝堂之上,为的就是堵住世人的嘴。

我们在发掘杨溥墓的时候,打开棺椁,最后只发现了杨溥的随身衣物以及一个锦袋。当考古人员兴奋地打开锦袋时,却只发现了杨溥老年时掉落的六颗牙齿。

封建王朝位极人臣的官员,能够简朴如此,确实令人感慨颇深。

正统五年,杨荣病故;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薨;正统九年,杨士奇离世。从正统十年开始,随着英宗的长大和王振的跋扈,杨溥其实已经渐渐独木难支了。最明显的就是皇帝有时候召开内阁会议,却独独不让内阁首辅杨溥参与,并美其名曰照顾其年迈。

正统十一年,几次主动提出辞呈而未获准的杨溥,终于病逝在任上,享年七十五岁。 随着杨溥的驾鹤西去,也宣告了大明一个时代的完结。从此以后,我们很难再看到明初君臣一心的和睦场景,取而代之的是皇帝和大臣,宦官与大臣,大臣与大臣,永无休止的政治斗争。

也就在杨溥逝世后的第三年,“土木之变”爆发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里面也许真的存在某些因果之说吧。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⑴洪武 太祖朱元璋 (1328-1398)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建立锦衣卫,(比英国的007机构还早了近五百年)(为孙子建文登位扫清道路)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明中后期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锦衣卫木印。

  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布撤销中书省,从此不设丞相。

  ⑵建文 惠帝朱允文洪 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 (1377-1402)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

  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儒辅助下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

  ⑶永乐 成祖[原燕王]朱棣 朱元璋之第四子 (1360-1424)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时年65岁

  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登上了皇位,史称“靖难之役”。清除建文余党,严厉地处决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对于意降的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因设于东安门北而得名。

  1421年迁都北京、营建北京皇城和建造紫禁城(今故宫),修筑砖构万里长城,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五次御驾北征蒙古,稳定北部边疆。[永乐帝死于北征归途]

  组织郑和下西洋、扫除了禁海闭关的痼疾,开创了中国一个伟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⑷洪熙 仁宗朱高炽 朱棣之长子 体弱多病,登极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

  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南方人聪明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的科举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满清。

  ⑸宣德 宣宗朱瞻[zhān]基 朱高炽之长子(1398-1435)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宣德帝当政10年,在洪熙帝奠定的基础上,倚靠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老臣)”及尚书蹇义、夏原吉,组成了志在守成的稳健的统治核心。

  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斗促织和戏游无度的皇帝。

  ⑹正统 英宗朱祁镇 朱瞻基之长子(1427-1464)

  “正统”;(1435-1449)18年

  “天顺”;(1457-1464)在位23年。英宗朱祁镇[复辟]

  即位时才9岁,“三杨”谢世和离任,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其弟朱祁钰继位,改元景泰,英宗被尊为太上皇1450年,被放回,英宗回到北京,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的仪式之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开始了他七年的软禁生活。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英宗“天顺”停止中国千年以来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

  英宗“天顺”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

  ⑺景泰 代宗朱祁钰[景帝] 8 朱瞻基之次子

  “代宗”的庙号,表明他不过仅是代替他人当皇帝。

  景泰帝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谦,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也先挟持着朱祁镇,率数十万大军已兵临北京城下,景泰帝命于谦为统帅,军民同仇敌忾,初战告捷,大败瓦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议和不成,进攻又失败,只好在将英宗扣压了一年之后,送还京城。当朱祁镇返回北京,朱祁钰与他在东安门执手相泣后,便将他送进南宫软禁起来。

  朱祁钰在位期间,出于确保自己皇位传承的私心,又做了件大蠢事,即废祁镇之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名位,立自己儿子见济为皇太子,结果招致满朝大臣甚至自己皇后的反对。

  景泰八年(1456年)景泰皇帝得了重病,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代宗下台。

  一个月后,朱祁钰在西宫病亡,年30岁。死后也不能进明帝陵,只葬在京西金山。

  现有文物景泰蓝聊以慰藉。证明他当过皇帝。

  ⑻成化 宪宗朱见深 朱祁镇之长子 在位23年

  万贵妃控制后宫

  ⑼弘治 孝宗朱右樘[chēng]18朱见深之第三子 (1470-1505)年号 1487年即位,在位19年。时年36岁。

  (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弘治中兴”。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⑽正德 武宗朱厚照 朱右樘之长子 (1491-1521)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南巡游乐中不慎翻船落水,回京后于第二年三月病崩)时年31岁。

  明武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最浪漫的皇帝。纵观明武宗一生,贪杯、尚兵、萧洒,所行之事多浪漫不经,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甚至痴情于艺妓。

  ⑾嘉靖 世宗朱厚囱[cōng] 朱右樘之侄 (1507-1566)1521年即位,在位46年。时年60岁。

  严嵩当上内阁首辅,独揽大权20余年。

  海瑞 (1514-1587)海瑞终被被罢官入狱,在狱中住了10个月。嘉靖世宗皇帝死后,穆宗即位,恢复海瑞原职,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调尚宝司任司丞,后升审谳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寺丞、南京有通政。隆庆三年升金部御史巡按应天。后张居正当权,张居正政见与海瑞不合,始终没有起用海瑞。

  ⑿隆庆 穆宗朱载后 朱厚囱之第三子(1537-1572)1566年即位,在位7年。时年36岁。

  ⒀万历 神宗朱翊钧 朱载后之第三子 (1563-1620)1572年即位,在位48年。时年58岁。「明之亡,亡于神宗」。

  即位时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与张居正默契)主持政务。

  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

  张居正 (1525~1582)神宗是为首辅,为相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但是他却有宰相的实权),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可以与他相比。在军事方面重用戚继光等名将,平定倭寇外患;内政方面实行“一条鞭法”。

  戚继光抗倭寇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⒁泰昌 光宗朱常洛 朱翊钧之长子(1582-1620)1620年即位,在位1月。时年39岁。

  贪财好色,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

  东林党

  ⒂天启 熹宗朱由校 朱常洛之长子(1605-1627) 1620年即位,在位8年。时年23岁。

  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政治腐败。努尔哈赤宗乘机攻占沈阳。

  魏忠贤

  ⒃崇祯 思宗朱由检 朱常洛之第五子(1610-1644)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福王即位于南京,1645年(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南京,明亡。

1 杨溥举贤原文和翻译

古文:杨文定公溥执政时,其子自乡来省。公问曰:“一路守令闻孰贤 ?”对曰:“儿道出江陵,其令殊不贤。”公曰“云何?”曰:“即待儿苟简甚矣,乃天台范理也。”文定默识之。即荐升德安府知府。甚有惠政。夫居位者方以趋奉之勤惰疏密,张我威福。其子弟即借父兄之势,以吓当路。而父兄即听子弟之言,即寄耳目。文定不私其子,反以此重其人,所以励官方者在此,所以垂家法者亦在此。呜呼贤矣。

文定公杨溥为相时,他儿子从家乡来探亲,文定公问他:“一路上的地方官听说谁贤明?”儿子说:“我路经江陵,那县令很不贤明。”文定公问:“听说什么了?”儿子说:“就是招待我马虎随便得很。”那县令是天台人范理。文定公暗中记住范理,不久就推荐他升任德安知府,他也很替老百姓办了些好事。有些上级领导,总是凭趋炎附势者的勤懒疏密来赏罚升降,滥用职权作威作福;他们的子弟就借父兄的势力来要挟地方官,那些父兄也只靠听子弟的话来掌握情况。而文定公不但没偏袒自己的儿子,反而因为他的话更加看重范理。他用来激励地方官的办法出自这里,用来教训子女的办法也出自这里。哎呀,(真是一位)贤明(的宰相)啊!

2 的全文翻译

文定公杨溥为相时,他儿子从家乡来探亲,文定公问他:“一路上的地方官听说谁贤明?”儿子说:“我路经江陵,那县令很不贤明。”

文定公问:“听说什么了?”儿子说:“就是招待我马虎随便得很。”那县令是天台人范理。

文定公暗中记住范理,不久就推荐他升任德安知府,他也很替老百姓办了些好事。有些上级领导,总是凭趋炎附势者的勤懒疏密来赏罚升降,滥用职权作威作福;他们的子弟就借父兄的势力来要挟地方官,那些父兄也只靠听子弟的话来掌握情况。

而文定公不但没偏袒自己的儿子,反而因为他的话更加看重范理。他用来激励地方官的办法出自这里,用来教训子女的办法也出自这里。

哎呀,(真是一位)贤明(的宰相)啊。

3 翻译《杨溥举贤》

译文文定公杨溥为相时,他儿子从家乡来探亲,文定公问他:“一路上的地方官听说谁贤明?”儿子说:“我路经江陵,那县令很不贤明。”

文定公问:“听说什么了?”儿子说:“就是招待我马虎随便得很。”那县令是天台人范理。

文定公暗中记住范理,不久就推荐他升任德安知府,他也很替老百姓办了些好事。有些上级领导,总是凭趋炎附势者的勤懒疏密来赏罚升降,滥用职权作威作福;他们的子弟就借父兄的势力来要挟地方官,那些父兄也只靠听子弟的话来掌握情况。

而文定公不但没偏袒自己的儿子,反而因为他的话更加看重范理。他用来激励地方官的办法出自这里,用来教训子女的办法也出自这里。

哎呀,(真是一位)贤明(的宰相)啊! 本文可分为两个层次,主要的写法是先叙后议。

4 100分,求文言文游东山记全文翻译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

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

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

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

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

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

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

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

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

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

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

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

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

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

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

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

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

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

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

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

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

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给送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2] 译文 戊寅年(公元1158年)夏季四月己亥日,弋阳的方畴、广汉的张栻在永州的东山为东平的刘芮饮酒饯行。久雨过后,天气晴朗,我们攀上山顶,纵目四望,山色如洗,心旷神怡。

我们一起把酒食安置在寺庙西边的房间,四顾庭院与门户,喟然长叹,说:“啊,这里就是前丞相范宣公的故居啊!”在座的客人都惊疑不定,站起来询问详情。 零陵的张公饰说:“忠宣公居住在这里的时候,我才十三四岁。

先父承蒙忠宣公抬爱,为他们家服务,所以我也有机会侍奉忠宣公。忠宣公那时眼睛已病得很厉害,手里拿着一块一寸左右的玉块,用它来 。

我不认识这个东西,就多次地去看它。旁边有个小孩故意骗人说:“这就是一块石头。”

忠宣公很惊讶地说:‘不对,这叫玉。’唉,忠宣公心存诚信,到达了连小孩都不欺骗的程度,那么忠宣公的气概可想而知了。”

在座的人都赞叹不已。 张公饰又说:忠宣公居住在这个西边的偏房里,房子很小,跟寺庙里的和尚相邻很近。

几个孙子还很小,有一天孙子与寺里的和尚玩耍,和尚不知道忠宣公是前宰相,和忠宣公的孙子互相辱骂,正好从忠宣公跟前经过,话语中还暗暗地牵扯到忠宣公。忠宣公很淡然地对待,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第二天,和尚非常后悔,惭愧拘束很不自然,到他家里来谢罪,忠宣公最终也没有说一句多余话,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们。永州的读书人有时有见到忠宣公的,忠宣公循循善诱,亲自加以教导。

有一天,刚刚坐定,有人轻率冒失地问道:“范某某和您是什么亲戚关系呢?”竟然直呼范文正公的姓名。当时忠宣公的两个儿子在旁服侍,惊恐害怕得汗都冒出来了。

忠宣公皱着眉头,很久才说:‘是我已去世的父亲。’轻率说话的人非常恐惧。

过了一会儿,忠宣公又以温婉的言辞安慰他,以后也一直跟他保持着联系。忠宣公的气概度量,虽然说有上天赋予的因素,大概也是靠后天的学习修养磨练而成的吧。

于是,在座的各位一齐说:江山还和从前的一样,可是忠宣公却无缘再见到了。像张公饰他们,还能够。

5 求古文言文,杨士奇的《翠筠楼记》的全文翻译

杨士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於世,泰和人。

很早就失去父亲,母亲改嫁,他随母亲到罗家,不久恢复本宗。家中十分贫困。

他努力学习,教授学生以维持自己的生活。经常出游湖、湘之间,在江夏设立书塾最久。

建文初年,朝廷召集各地儒士修纂《太祖实录》,杨士奇已因推举召为教授正要出发,王叔英又以有治史之才推荐,於是被召进翰林院,充任编纂官。不久,朝廷命吏部考核评定史馆的各位儒士。

尚书张鱿得到杨士奇的策论,说:“这不是经生所能说的话。”上奏为第一。

授官吴王府审理副,仍旧在史馆供职,成祖登位,改任编修。不久,被挑选进入内阁,主管机要事务,几个月后晋升为侍讲。

永乐二年,挑选太子属官,任命杨士奇为左中允。永乐五年,晋升为左谕德。

杨士奇任职十分谨慎,在私人居室从不谈公事,即使是最亲密交厚的人也从来听不到。在皇上面前,举止恭敬谨慎,善於应答,论事总是合乎皇上意旨。

别人有小过失,曾经为之掩盖。广东布政使徐奇装载着岭南的土特产馈赠给朝廷的大臣,有人得到他准备送人的捆目名册进呈皇上。

皇上看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召见询问他。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去广东时,各位大臣作诗歌文章送行,臣正值生病没有参加,所以只有我没上名单。

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礼物轻微,应当没有其他的意思。”皇上急忙下令烧毁了名册。

永乐六年,皇上出巡北方,命杨士奇与蹇义、黄淮留下辅助太子。太子喜爱文章词采,赞善王汝玉以作诗之法进呈。

杨士奇说:“殿下应当留心《六经》,有空闲可看两汉的诏令。诗歌是雕虫小技,不值得去做。”

太子称好。当初,皇上起兵的时候,汉王多次奋力作战有功,皇上许诺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后来没有得到册立,就怨恨失望。皇上又怜惜赵王年纪轻,十分宠爱他。

於是两位亲王就联合起来离间太子和皇上的关系,皇上很是心动。永乐九年,皇上返回南京,召见杨士奇询问太子代理国事的情况,杨士奇回答说很孝敬,并且说:“殿下的天资高,即使有了过失一定会知道,知道了一定会改正,一心爱人,决不会辜负陛下的托付。”

皇上很高兴。永乐十一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

礼部尚书吕震请求不要免去朝贺。侍郎仪智坚持说不行。

杨士奇也引用宋仁宗的事竭力论说。於是免去了朝贺。

第二年,皇上出征北方。杨士奇仍然辅助太子驻守京师。

汉王暗中攻击太子更加急迫。皇上返京,因太子接驾慢了一步,将太子属官黄淮等人全部关进监狱,杨士奇后到,原谅了他。

召见他询问太子的事。杨士奇叩头说:“太子还和原来一样孝敬。

拖延接驾的事,都是臣等人的罪过。”皇上怒意缓解了。

随皇上出征的各大臣纷纷上奏章弹劾杨士奇不应当被单独宽宥,於是被关进锦衣卫的监狱,不久释放。永乐十四年,皇上返回京师,稍微听说了一些汉王争夺嫡位的阴谋以及各种越轨的行为,以此事询问蹇义,蹇义不回答,於是问杨士奇。

回答说:“臣与蹇义都侍奉太子,外面人没有敢对我们两人说汉王事情的。但是汉王两次被派去藩地,他都不肯动身。

现在知道陛下将要迁都,就马上请求留守南京。希望陛下深入地观察汉王的意图。”

皇上沉默,起座还宫。过了几天,皇上全面了解了汉王的事情,削减了两个护卫,将他安排在乐安。

第二年,晋升杨士奇为翰林学士,兼任原来的官职。永乐十九年,改任左春坊大学士,仍然兼任学士。

第二年再次以辅助教导太子有差错而获罪,关进锦衣卫监狱,十天后被释放。仁宗登位,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皇上驾临便殿,蹇义、夏原吉奏事还没有退下。皇上远远看见杨士奇,对两人说:“新任华盖殿大学士来了,一定有正直的言论,我们试着一起听他说。”

杨士奇入殿说:“皇上下恩诏减去每年宫廷用度才二天,惜薪司就传下旨意徵收红枣八十万斤,与前面恩诏相抵触。”皇上立即下令减少一半。

朝廷中穿丧服守孝二十七天期满,吕震请求马上换成吉服。杨士奇认为不可以,吕震厉声地斥责他。

蹇义兼取双方意见奏进。第二天,皇上穿戴着白帽和麻衣麻带临朝听政。

朝廷大臣中只有杨士奇及英国公张辅的衣服和皇上一样。朝见结束,皇上对左右的人说:“灵柩还停留在宫中,换下丧服难道是臣子所忍心说的?杨士奇坚持是对的。”

晋升为少保,与同僚杨荣、金幼孜一起被赐予“督察过失纠正谬误”的银质徽章,准许密封奏章论事。不久晋升为少傅。

当时布政使、按察使、知府、县令等地方官员来京朝见皇上,尚书李庆建议发派军队中多余的马给这些官吏,每年向他们徵收产下的马驹。杨士奇说:“朝廷选择贤才授予官职,却让他们去养马,这是重视畜生而轻视士子,用什麽给天下后世的人树立榜样呢?”皇上同意并亲自颁发圣旨取消这一做法,旋即又没有声息了。

杨士奇再次竭力上言,又没有答覆。过了一段时间,皇上驾临思善门,召见杨士奇对他说:“朕以前岂是真的忘了这件事?听说吕震、李庆等人都不喜欢你,朕是担心你孤立,恐怕被他们所伤害,不想是因为你的上言而取消这件事罢了,现在有托辞了。”

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论养马不便利的奏疏,让杨士奇起草敕令并实行之。杨士奇叩头谢恩。

群臣练习。

6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翻译白话文

崔恭,字克让,是广宗人。正统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以户部主事的官职,去管理延绥仓库,都说他很有才能。因杨溥举荐他,升为莱州知府。内地送到辽东的布匹,都是贮藏在郡的仓库里的,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都因为这个导致家庭破产。崔恭另建造三十个敞房贮藏这些布匹,规定按年送到外面去,其他的就充当莱州府的军饷,于是放回了看守的人员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师,崔恭派几千民兵支援京师。朝廷决定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人民都缺少粮食,请求朝廷等到秋天收过粮食后再征。崔恭在莱州府六年,莱州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杨震。

景泰年间,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政使。各司所用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取的。崔恭和手下的人作了约定,都免掉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随意入,要不然到秋天的时候就遣回原籍,于是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不久,又调到江西左布政使,这里有个广利库,官吏们私自侵吞了五十两银子。崔恭将这件事告诉了巡抚韩雍,于是看守这个仓库的人都被判了罪。崔恭在江西核定了均徭法,根据轻重,每十年一次劳役,这便成了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朱奠培不遵法度,崔恭上书参劾了他。朝廷削减了宁王的护卫数,宁王稍微有所收敛。崔恭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按照规定,崔恭推荐地方上的老人向朝廷讲述利害,陈述革新的办法。崔恭和都督徐恭一起疏通仪真的漕河,又疏通常、镇河,避免了长江的险情。做完这些后,就大力治理吴淞江。从昆山的夏界口,到上海的白鹤江,又从白鹤江到嘉定的卞家渡,最后到庄家泾,一共疏通了一万四千二百多丈的河道。又疏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这几条河流。人民靠这个得到了好处,把曹家港看作“都堂浦”。原来的时候,周忱奏告朝廷定了耗羡的规定,李秉改成了按照轻重来增加减少。这个规定很平常,但难于核算,官吏们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崔恭免掉了李秉的,一切都按周忱原来定的。

吏部缺少一个右侍郎,李贤、王翱都举荐崔恭。朝廷召了崔恭加以任用。崔恭作了“劝惩簿”,这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翱很看重崔恭,崔恭转为左侍郎。崔恭在父亲死了丁忧后重新复为原职。宪宗当了皇帝后,崔恭向朝廷请求退休不做官,朝廷不允许。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官。商略想用姚夔,彭时想用王概,但是作言官的北方人都说实际上是彭时起跑了李秉,在朝廷上大吵大闹。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侍读尹直认为因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同乡,怕因此受到惩罚,连忙告诉了商辂,以崔恭代替了李秉。过了五个月,崔恭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除了孝服后,起复到南京吏部任职,崔恭参劾罢免了几个部门的没有才能的几个人。成化十一年春天,朝廷让崔恭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当了三年,就退休了。又过了两年,崔恭去世。朝廷赠给他太子少保的名誉官职,给他的谥号为庄敏。

7 求杨溥(明朝人)从入狱到出狱发生的所有大事及狱中人的详细资料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之贤。溥曰:“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采文帝事编类以献。太子大悦。久之,以丧归。时太子监国,命起视事。十二年,东宫遣使迎帝迟,帝怒。黄淮逮至北京系狱。及金问至,帝益怒曰:“问何人,得侍太子!”下法司鞫,连溥,逮系锦衣卫狱。家人供食数绝。而帝意不可测,旦夕且死。溥益奋,读书不辍。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

仁宗即位,释出狱,擢翰林学士。尝密疏言事。帝褒答之,赐钞币。已,念溥由己故久困,尤怜之。明年建弘文阁于思善门左,选诸臣有学行者侍值。士奇荐侍讲王进、儒士陈继,蹇义荐学录杨敬、训导何澄。诏官继博士,敬编修,澄给事中,日值阁中。命溥掌阁事,亲授阁印,曰:“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寻进太常卿, 如故。

宣宗即位,弘文阁罢,召溥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典机务。居四年,以母丧去,起复。九年迁礼部尚书,学士值内阁如故。

英宗初立,与士奇、荣请开经筵。豫择讲官,必得学识平正、言行端谨、老成达大体者数人供职。且请慎选宫中朝夕侍从内臣。太后大喜。一日,太后坐便殿,帝西向立,召英国公张辅及士奇、荣、溥、尚书胡濙入。谕曰:“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又召溥前曰:“仁宗皇帝念卿忠,屡加叹息,不意今尚见卿。”溥感泣,太后亦泣,左右皆悲怆。始仁宗为太子,被谗,宫僚多死诏狱,溥及黄淮一系十年,濒死者数矣。仁宗时时于宫中念诸臣,太后亦久怜之,故为溥言之如此。太后复顾帝曰:“此五臣,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

正统三年,《宣宗实录》成,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溥后士奇、荣二十余年入阁,至是乃与士奇、荣并。六年归省墓,寻还。

是时,王振尚未横,天下清平,朝无失政,中外臣民翕然称“三杨”。以居第目士奇曰“西杨”,荣曰“东杨”,而溥尝自署郡望曰南郡,因号为“南杨”。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每入朝,循墙而走。诸大臣论事争可否,或至违言。溥平心处之,诸大臣皆叹服。时谓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云。比荣、士奇相继卒,在阁者马愉、高谷、曹鼐皆后进望轻。溥孤立,王振益用事。十一年七月,溥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官其孙寿尚宝司丞。后三年,振遂导英宗北征,陷土木,几至大乱。时人追思此三人者在,当不至此。而后起者争暴其短,以为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亦过刻之端也。

历史上杨氏的名人

杨姓名人

杨坚(公元541-604年),姓杨,名坚,鲜卑姓普六茹,名那罗延。

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修筑“京杭大运河”。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

杨虎城: 最著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

杨振宁:最早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之一。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人。幼年聪敏好学,10岁就被选为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官至崇文馆学士。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

杨国忠:名声最坏的杨姓奸臣。本名杨钊。天宝年间因为他的堂妹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他由监察御史升为侍御史,赐名杨国忠,身兼15职,权力逐渐大起来。两次出兵征伐南诏,丧师20万。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为右相,兼有40多个职位。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糇莶环ǎ在私第选定官吏。后来与安禄山的矛盾日渐加剧,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兵叛乱;杨国忠随唐玄宗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被士兵杀死。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

杨尚昆: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勇(浏阳籍),开国上将。

杨至成,开国上将。

杨成武(长汀籍),开国上将。任过 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得志(醴陵籍),开国上将。任过 总参谋长。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号称明代博览第一。因得罪嘉靖皇帝被罚到云南充军,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为脍炙人口的词――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掏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户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余下全文>>

杨姓名人大全

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人人不损一毫。

杨章:秦朝华阴侯。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东汉太尉,为官清廉,四世三公。

杨修:汉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杨骏:车骑将军,临晋侯。

杨播:北魏上柱国。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即隋文帝。北周外戚,于西元581年建立隋朝。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西元589年灭陈,结束了自汉末三国以来400余年的分裂局面。

杨广:隋文帝次子,即隋炀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影响后世千年。驾驭辽东,通西域,畅通丝绸之路。

杨炯:初唐四杰排名第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杨贵妃

杨玉环(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行密: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甑缺埔蹈暗校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代杨延昭,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20余年,因操劳过度,57岁时病逝于军前,皇帝甚哀。

杨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荣:(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

杨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也做一杨傅)正统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当朝首辅。时人称为“南杨”。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

杨延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

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谥文襄,汉族,明朝镇江丹徒(今属江苏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杨继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追谥忠愍。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因弹劾严嵩而死,被奉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杨秀清: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变法人士。

杨昌浚:字石泉,号镜涵,别号余下全文>>

历史上有那些姓杨的历史名人

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东汉著名文学家。

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丞相主簿,是杨彪之子。

杨仪:(?~235)字威公,荆州襄阳人,官至蜀汉中军师。

杨洪:(?~228)字季休,益州犍为武阳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杨大眼:北魏名将。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5耽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杨广(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杨素: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统帅。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巨源:唐代诗人。

杨国忠(?-756年),:唐朝天宝年间著名权臣。

杨玉环:唐玄宗的贵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体态丰盈,容貌美艳。

杨行密:五代吴国开国君主。

杨业(?-986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之首。

杨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第二代。

杨文广(?-1074):北宋抗夏名将,“杨家将”第三代。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

杨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

杨辉:南宋杰出数学家。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时:南宋思想家,洛学大家。

杨文:南宋抗蒙名将。

杨Z:明开国将领,封营阳侯,后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宪:明初名臣。

(明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朝前期三大杨姓政治家,文学家;“仁宣之治”时期的治世名臣;“台阁体”诗文代表人物合称“三杨”。

杨洪:明朝前期戍边名将。

杨m(bǐng):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杨一清:明朝中期军事家,戍边名将。

杨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文学家。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继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杨琏:明代东林党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杨鹤:明末崇祯时将领,任职三边总督。

杨遇春:清朝前期戍边名将。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

历史名人:

杨 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曾败契丹十万之众于雁门关。公元963年宋大举攻辽,他被迫接受主帅潘美和监军王街命,孤军奋战

杨延昭:北宋名将,杨业之子,号称杨六郎。

杨 炯:唐代著名诗人。十二岁被称为神童,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杨万里:南宋诗人,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

杨 涟:明朝人,上疏弹劾魏忠贤24大罪,被迫害致死。

杨 雄: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曾作《太玄》、《法语》,主张儒家的伦理学说。

杨深秀:清末人,光绪进士,戊戌政变发生后,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秀清:清代太平天国起义主将,被封为东王。

杨贵妃:名太真,小字玉环。深得唐玄宗宠爱,以容貌美丽闻名于世,通晓音律。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杨姓称帝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唐代杨氏任宰相者11人。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哪些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Z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Z,字叔向,又称叔Z,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

翻译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

翻译杨溥,字弘济,石首人。和杨荣一起考中进士。授官编修。永乐初年,侍奉皇太子为洗马。太子曾经读《汉书》,称赞张释之贤良。杨溥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