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按时间顺序列举中国所有朝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2收藏

【中国历史】按时间顺序列举中国所有朝代,第1张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歌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

早在母系社会就有了跟母亲的『姓』,所以『姓』字是『女』『生』,而男生的就叫『氏』,比较省事。

  夏商周三朝,男生翻身进入父系社会,改了游戏规则,无论男女都随父『姓』,而用『氏』来区别身份贵贱,规定贵者才有氏,男生们也依然习惯称氏不称姓。

秦汉时期,干脆把『姓』『氏』合二为一,从此统称『姓氏』或『姓』。

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姓氏

一、表示时令的姓氏

春、夏、秋、冬、阴、阳、日、月、秒、分、时、旬、季、年、岁等。比如《家有儿女》里的夏东海,女革命家秋瑾等。

二、表示方向方位的姓氏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比如西施,还有《天龙八部》里的左冷禅,清朝的左宗棠姓左,后羿射日的后羿,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鹗等。

三、表示天干地支的姓氏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比如黄海海战里面的丁汝昌,《天龙八部》里的丁春秋,宋代词人辛弃疾等。

四、示各行各业的姓氏

工、农、商、学、兵、艺、师、陶、医、铁、干等。比如田园诗人陶渊明,商鞅变法的商鞅,《霍元甲》里的农劲荪等。

五、表示各种颜色的姓氏

赤、橙、黄、绿、青、蓝、紫、红、黑、白、灰、乌等。黄巢起义的黄巢、《三国演义》里苦肉计的黄盖、《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佛山无影脚的黄飞鸿,《寻秦记》里的乌廷芳,唐代诗人白居易等。

六、以五行为姓

金、木、水、火、土等。比如清代文坛巨子金圣叹,韩国的明星金喜善等。

七、以六畜为姓

牛、马、羊、鸡、狗、猪等。比如相声演员牛群、马季,三国名将马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西游记的猪八戒等。

八、以七候为姓

风、云、雷、电、雨、雪、冰等。比如刚才所说的大侠风清扬,助人为乐的雷锋,演员雪村,作家冰心等。

九、以岁寒三友为姓

松、竹、梅等。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梅超风,现在热播的梅兰芳,香港明星梅艳芳等。

十、以四瑞兽为姓

龙、凤、鹤、励等。清代驻广州将军凤山,驻西藏大臣凤全等。

十一、以中国朝代为姓

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比如开国总理周恩来,文学家周树人,害死岳飞的秦桧,被陈世美抛弃的秦香莲,唐伯虎点秋香的唐寅等。

十二、以柴米油盐酱醋茶为姓

比如水浒传里的柴进,书法家米芾,香港明星米雪等。

十三、表示数字的姓氏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零、百、千、万、亿等。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伍子胥就姓伍,姓陆,其实就是6的音,当然历史上的陆游、陆羽、陆贾等。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禹姓源于姒姓,出自远古“三皇”之一的帝王大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传说禹为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历史上“三皇”之一,亦称大禹、夏禹、戎禹。大禹的父亲叫鲧,是黄帝的孙子之一,主要职责是治疗水患。但是,鲧即使在死后也没有放弃帮助人类的志愿,他留下了大禹。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坚持不懈地治理水患,他采用排、疏的方法,大禹终于将洪水制服了,人们拥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们的王。启,后来就是中国上古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开国之君夏启。传说,夏启推翻了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开启了家天下的历史。夏启特别喜好音乐,曾上天偷取了天帝享用欣赏的乐章回到人间,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古乐“九辩”和“九歌”。后来,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就是用这些音乐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大禹还有一个小儿子叫罕,封姓为余,成为后世余氏始祖。大禹因治水有功,被舜帝选为继承人。舜帝死后,他继位担任夏部落联盟的领袖。在大禹的后代子孙中,多以祖上的名字为刑氏,称禹氏,世代相传。禹氏族人大多尊奉夏禹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附庸国鄅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禹姓春秋时期,有妘姓诸侯国鄅国,子爵。鄅国位于中国山东省临沂市城北八公里处的南坊镇古城村。鄅,是西周初年的一个封国,是周公旦所封的夏后氏之裔,子爵,妘姓。公元前525年,鄅国国君出城督耕,邾国人乘机攻袭禹都。在鄅国守门将军准备关闭城门时,被邾国人羊罗杀死,遂攻入城内,后把鄅子的家属全部俘虏而走,而且还霸占了鄅国“沂西之田”。此次事件发生后,鄅子叹道:“我已经无家可归了。”便干脆到了邾国。邾庄公曹穿是个*夫,将鄅子的夫人还给鄅子,却将其女儿扣留下了。翌年,鄅子的夫人向娘家亲戚、宋国大夫向宁请求宋军出兵伐邾国,向宁为了给妹妹报仇,出兵围困了邾国的虫邑,把鄅国俘虏全部夺回。到了春秋晚期的周敬王姬丐二十七年,鲁国伐邾,邾国战败,鲁国顺带吞并了曾一度被邾国占领的鄅国“沂西之田”,同时鄅国也被鲁国吞灭。

  考古学家在鄅国古城遗址中,发现了从两周至汉朝不同历史时期的陶器残片和铜戈、铜、箭镞等文物。古城村南部的“林子”,相传即为鄅子之墓地。鄅国灭亡后,在鄅子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鄅姓,后来去邑为禹,表示亡国,称禹姓,世代相传。

  第三个渊源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禹氏,主要分布在中国陕西省安康市的恒口地区。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安康禹氏后嗣为其始祖所立墓碑记载:“始祖禹开云,系西安府渭南人也。清顺治年间,跋山涉水,来到兴郡安邑(陕西安康),住在梅子铺东、越河西岸(越岭关)。”

  第四个渊源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吉林永吉)、叶赫(吉林梨树)、蜚优城(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禹姓、伊姓、何姓等等。

  迁徙分布

  到2009年1月为止,禹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姓氏排名中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零七位门阀。禹氏族人早先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据历史文献《陇西堂禹氏族谱》记载,元朝末年,禹氏族人从江苏苏州阊门外禹家巷迁兴化东乡(戴窑北侧两公里一带),后逐渐形成禹庄自然村落。到了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禹氏家族遭难,全村禹姓几乎灭绝。幸存一禹姓六岁男孩因急中生智躲在量米的笆斗里,才逃过劫难。因此禹氏小孩被唤作禹斗宝,在其舅母抚育下成人。因此,禹斗宝被后人奉为始祖(中兴始祖)。到了明朝中期,禹庄禹氏家族开始兴旺,其后裔中的禹龙(字子化)擅长诗文,与“状元宰相”李春芳、文学家宗臣过从甚密,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到了清朝末年,禹氏家族第九世中产生了一位光前裕后的人物即著名肖像人物画大师禹之鼎,从而使该家族令世人瞩目。 中国甘肃省的古浪县,湖南省的双峰县、邵东崇山铺、团山县,河南省的泌阳市、滑县、柘城市、荥阳市汜水县,云南省的通海县,安徽省的和县、砀山县、萧县芦屯村,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贵州省的黎平县、兴仁县,重庆市的永川县,山东省的莱州市、临沂市西南庄村、蒙阴县、泰安市岱岳区、禹城市,四川省的宜宾市,湖北省的钟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崇左县,辽宁省的新民市,韩国的丹阳郡等地,均有禹氏族人分布。

  字辈排行

  湖南邵阳禹氏字辈:“忠孝光前列诗书启后长真诚明道学仁寿灿南方孟天运源崇宗祖永佐朝廷富世兴再加安邦定国志金玉荣华贵万春”。

  湖南双峰禹氏字辈:“孟天应为宗曾祖永佐朝廷富事兴在家安帮定国志金玉荣华贵万春忠孝光前列诗书起后潮真诚明道学仁寿灿南方”。

  湖南禹氏一支字辈:“安国定邦志金玉荣华贵万春”。

  河南柘城禹氏字辈:“万茂庭殿自风建志(安)”

  河南禹氏一支字辈:“一功殿宗德”

  陕西安康回族禹氏字辈:“文高金富贵(秀)高(继)世思正”。

  云南通海禹氏字辈:“庆联增永”

  四川甘支、浙江绍兴禹氏字辈: “观光进国美世笃主忠良奇才怀大志义德振家邦”。

  山东泰安禹氏字辈:“志灿少作连敦朴继世泽俊秀目恩博”。

  禹氏一支字辈:“观光进国美世笃主忠良奇才怀大志义德传芳化”。

紫(zǐ)姓,中华姓氏之一。[1]

紫姓姓氏渊源

1西羌人姓,即姊氏,见《汉书·冯奉世传》。

2指色为姓。如冯氏、赤氏之类。

3出自柴姓,避难改姓。唐朝时期,平阳郡柴氏,为避祸改紫姓。

紫姓姓氏郡望

东鲁郡

紫姓迁徙分布

山东新泰、江西萍乡、安徽淮南、湖北黄梅、上海嘉定、台 中、台北、桃园、台南、河北万全、云南东川、畹町、福建莆田、四川泸定、北京大兴等地均有此姓。

紫姓姓氏名人

紫报辉

紫报辉,1969年11月生,大专文化,共青团员,甘肃省正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他1992~1995年参与完成“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粮食作物丰产技术试验研究与大面积示范推广”项目,1996年获国家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993年完成“正宁县玉米喷施健壮素试验示范”项目,荣获正宁县199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参与完成“正宁县高寒阴湿区粮油丰收”工程,荣获正宁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参与完成“正宁县双千田工程建设”项目,荣获199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和张善选老师完成的《防治小麦根腐菌药剂效果的测试评价》在《农药》杂志上发表。1993年撰写的《旱源地“双五百田”栽培技术》在《农业科技与信息》12期上发表。1994年撰写的《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在《农业科技与信息》第9期上发表。

紫益民

紫益民,1964年11月生,硕士,海南省人民医院外四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他从医近10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对技术精益求精。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勤奋探索,勇于创新,形成具有独特创举的新方法,解决临床上的难题,使该院显微血管外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他自1995年8月以来,进行断指再植43例52指,成活48指达92.3%,其中5根末端指离断再植成功,国内文献报道同一水平再植成功仅有8指.他主要参与的“皮神经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上完成了16例,均获成功。他创造性地设计皮瓣与受区静脉吻合,变逆行皮瓣为顺行的新术式,临床上完成3例。他开展足内侧微形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开展多种类型的显微外科修复重建手术。他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撰写论文10多篇在医学杂志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他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紫慧娟

紫慧娟,女,1934年9月生,浙江绍兴人。国内贸易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5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1992年被评为商业部部级专家,并于1992年起享受 特殊津贴,1993年退休。长期从事粮食化学、综合利用及分析检测等研究工作。1979年她主持研究商业部重点项目“测定粮食中的砷”,在此研究中创造性地研制出了“热氢化原子化装置”,该装置可置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分析八种主要痕量元素。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多年来一直在全国推广应用。1982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参加全国第二届发明展览会,获发明证书。1986年她参加了商业部重点项目“小麦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该项目属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空白,1991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1991年她主持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快速分析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共八种元素),完成四篇论文。1960年及1989年她先后主持研究商业部重大科研项目“棉籽饼去毒食用饲用技术”及棉籽在加工脱毒过程中其机理及各种成分变化研究”,完成论文七篇,为全国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去毒及理论依据。1987年及1988年她参加编写了《中国食品工程大典型》及《中国食品配方大全》,已于1989年出版,向全国发行。

紫凤鹏

紫凤鹏,1945年生,麒麟阁主人,原名子朝阳,字皓亮,号风流才子。云南大理宾川古底腾子坡人,彝族国际文学艺术家。他的硬书作品常写自撰的诗词楹联,读之引人入胜,馨香五洲四海。他拜师诸子百家,继承白居易的创作文风,歌颂新中国康乐盛景。他是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会员。他的传略、作品、玉照被辑入《中华当代艺术家系列画册》、《国际人物辞海》、《国际艺林名家大辞典》、《国际艺林名家名作台历》、《世界名人赞桂林书法精品集》、《中外艺术家名录》。中国楹联学会诗词学会会长,马萧萧先生在北京给他写信道:"你的诗充满热爱祖国、热爱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民族团结,国际友谊的精神和热情,使我很受感动!愿我们共同努力,为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我们亲密团结的民族大家庭,歌唱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贡献力量。敬祝你创作大丰收。他撰作的佳联被制做成硬件永久悬挂曲阜、南阳武市。他吟的"鸡足山朝圣诗歌"和"众心有佛匾牌流香中国有名佛教圣地鸡足山。他的诗像碑荣立潍坊国际艺林。龙年《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书辑入了他吟的古风一首:"雄飞新世纪"吟诗攀折仙桂,撰联平步青云。行如升天明,动似腾云凤鹏。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经考证,从姜尚起到如今,历史上共有102个氏都是从姜姓繁衍而来,有的姓氏还有别的起源,但是姜姓却是他们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

其中包括吕姓、许姓、章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卢姓、柴姓、庆姓、贺姓、纪姓、丘姓、薄姓、赖姓、盖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骆姓

左姓、充姓、郦姓、逄姓、连姓、向姓、谷姓、聂姓、尚姓、焦姓、柯姓、饶姓、景姓、浦姓、厉姓、强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姜姓活动的地区主要是甘肃和山东。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姜姓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作为氏则始于齐国灭亡之后,至少也有2300年。

秦汉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已经发展为大族,遂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

三国和南北朝时,姜姓已经在秦川陇、鲁皖苏浙地区蔓延开来,但其人口中心仍在陕西和山东。唐宋时期,姜姓进入闽粤地区。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 

清朝时东北地区由于山东的移民和满洲八旗的全面汉化以及汉姓的使用,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清满洲八旗的姜佳氏族全部、章佳氏族一部分集体改姓为姜。

参考资料:

-姜姓

【中国历史】按时间顺序列举中国所有朝代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