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风对莫氏家族成就的影响论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3收藏

浅析家风对莫氏家族成就的影响论文,第1张

浅析家风对莫氏家族成就的影响论文

 晚清时期,贵州南有“影山文化”,北有“沙滩文化”,都不离以莫友芝为代表的莫氏家族。莫氏家族能取得这一显赫成就,离不开莫氏良好家风的陶染。

 莫氏家风渊源甚远。据莫友芝为其父莫与俦所作《清故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县知县贵州遵义府教授显考莫公行状》,莫友芝曾祖父莫嘉能经商有道,且在独山当地颇有威望,被公推为乡约。莫嘉能本人识字不多,但却很重视教育,出资延请名师办学授徒。莫友芝祖父莫强入学后,没能考中乡试,便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深得乡里人的崇敬。莫友芝的父亲莫与俦是嘉庆戊午科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散馆后,莫与俦到四川省盐源县任知县。在盐源县任职期间,莫与俦是尽心尽职,事事以民为念。1804 年,莫友芝的祖父去世,其父莫与俦由四川任上回到老家独山奔丧守孝。服丧期满以后,莫与俦便在家乡设馆授徒,不再出任官职。直到 1821 年,莫与俦自请改任清贫的教职。1823 年,莫与俦被任命为遵义府学教授,为黔北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整整十九年,培养出了郑珍、莫友芝等著名的学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莫友芝订《甲辰家规》,第一条就是“务职业。职业无一定,各尽力于见在所居之位便是。”

 这是对后代子孙的要求,也正是对莫氏良好家风的总结。观莫氏先人,无论是从军、从商、从政还是从教,均是尽力于现在所居之位。莫氏多贤母孝子。据莫友芝所作《先大母张太孺人墓表》记载,莫友芝的祖母在教育儿子莫与俦时,用自己种菜作比,指出付出一分努力才能有一份收获,而耕种与读书做学问是同一个道理,有丝毫的荒废与懈怠都难有收获。莫与俦后“肆力典籍,卓为通儒”,与其母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莫与俦去四川做官前,其母又告诫他,希望他多想想百姓的疾苦,要做个好官以报效国家,其他无需多求。莫友芝的父亲莫与俦、母亲李孺人均是至孝之人。莫与俦在离任回乡安葬父亲健行公后,因母亲张太孺人已七十有余,而且常犯胃病,便向朝廷申请为母亲颐养天年,不再外出任职,而且还说:“吾不得视先君终,已蹈生人第一不孝,得多奉太孺人数十年,罪或差减。”于是勤心侍奉母亲十四年,直至母亲去世。莫友芝的母亲李孺人是其父侧室,但对其祖母张太孺人却十分孝顺。据莫友芝《清故例授孺人显妣莫母李孺人行状》,其祖母七十岁以后,胃病不时发作十年有余,他的母亲经常整晚不睡在旁侍奉,祖母每每疼得睡不着,夜里醒来呻吟十余次,而母亲都守在一旁。不单是对长辈孝顺,莫友芝母亲对于非己所生的几个孩子也是疼爱有加,与己出等同而视。除此而外,她对奴仆也宽厚仁慈,而且爱周济穷人。

 莫友芝祖辈、父辈均勤劳节俭。据莫友芝《甲辰家规》,当年其父莫与俦与兄弟跟着伯父在翁奇砦读书,打柴挑水做饭,一应事都做,回家还要做耕田放牧等事。莫与俦在遵义学署时,有空闲时还亲自拔除庭院台阶上的杂草。莫友芝的祖母张太孺人,亲自纺纱织布,舂米、做饭、浇园,家里还收拾得桌案上没有一点灰尘。友芝的母亲唐太孺人,李太孺人,莫不是如此勤劳,直至友芝的各位嫂子,也同样秉承祖母遗风。莫与俦没来遵义时,家境尚好,而那时家里读书的`只有莫友芝一人。莫友芝曾想买一套《礼记集注》及《四书集注》,父亲却说:“此二斗米直也,大不易办。”后来在家里和紫泉书院各找到一部别人读过丢弃的旧书,就不再买了。莫友芝当时每年不过用三四枝笔,一二块墨,百来张纸,还觉得不易得到,所以笔写得很秃了还舍不得扔,纸已写得无缝了还在写。据莫友芝《先大母张太孺人墓表》记载,他的祖母张太孺人亲自纺织,做饭洗衣,洒扫庭院,没有一刻闲暇。晚年依然很俭朴,终身着素布衣,但是很整洁。据莫友芝《清故例授孺人显妣莫母李孺人行状》,友芝的母亲李孺人也是整年穿布衣,但很注重衣着整洁。

 莫氏家风除传统的孝悌、勤劳、节俭之外,还有一个典型特点:那就是爱书好学、笃志教育。莫嘉能出资延师办学授徒,开创了兔场、独山一带办学读书的良好风气,不仅惠及自家子弟,还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健行公莫强设馆授徒,终身从事教育。莫友芝的父亲莫与俦回乡奉养母亲期间,于影山草堂教授生徒及自家子弟,又在八寨厅设馆,八寨原本尚武,从此“争知读书”,风气大变。后来莫与俦又“主讲紫泉书院”。这于偏僻落后的贵州,实属创举。母亲去世之后,莫与俦决定弃政从教,“得教授遵义府”十九年,直至去世,在他的潜心培育下,郑珍、莫友芝终成一代英才,并称“郑莫”,被誉为“西南巨儒”。

 莫与俦去世后,其子友芝、庭芝、祥芝和后辈子、侄等前后相继,传莫氏良好家风。莫友芝天资聪颖,三岁即能识字,七岁时因诵元晖“竹外山犹影”之句,便请求父亲将自家兄弟读书的草堂命名为“影山草堂”。莫与俦去世后,莫友芝继其父受聘担任遵义湘川书院、培英书院讲席,长达 17年之久。除此而外,他还致力于钻研祖国历代经、史、子、集、文字、音韵,旁及农技、金石、书画、目录、版本之学,在众多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莫友芝一生爱书,更喜藏书。据其弟莫祥芝《清授文林郎郘亭先生行述》,莫友芝平生好收藏,每看见精本书以及秦汉隋唐金石刻本一定要买下来,因此他所住之处,到处是书,“几榻几无虚处。”黎庶昌为莫友芝作的传中也写到,莫友芝喜欢收集珍本书,得到后就收藏至家,经常通宵达旦阅读,不吃也不睡。 莫友芝到晚年仍不辞辛劳,到处搜集古籍,在他病逝之前尚在扬州、苏州、常州一带访书。莫友芝去世后,他节衣缩食四处奔波所换来的数以万计的价值连城的“影山草堂”藏书留给了后世,遗惠后人。

 莫友芝的六弟莫庭芝后来也投身教育,先任思南府学教授,光绪年间又主讲于贵阳学古书院,并购置书籍,赠送受业的举人、拔贡、童生。在兄长莫友芝去世后,莫庭芝搜集整理了友芝遗稿,并继续收集黔人诗词,辑成《黔诗纪略后编》。莫庭芝同时致力于音韵训诂学的研究,遗憾的是庭芝于光绪十五年在贵阳病逝后,著作大都散失,仅存《青田山诗钞》4 卷,《词钞》1 卷。莫友芝的九弟莫祥芝是清末独山庠生。在江南做官期间,莫祥芝一身正气,敢于抑制豪强,凡事秉公执法,虽遭怨谤,仍坚持不懈。莫友芝晚年在江南吴越搜求、整理古籍,精研学术,也得到了九弟莫祥芝的资助支持。莫友芝能完成《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完全得益于莫祥芝帮其发现了《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莫祥芝第三子莫棠一生也酷嗜图书收藏,通版本目录学,家有“铜井文房”、“文渊楼”等,其藏书闻名一时。莫友芝次子莫绳孙,字仲武。清光绪十二年随刘瑞芬出使俄国与法国,任参赞。因刚直不阿受责去职。后致力于整理和刻印祖父与父亲遗著,集成《独山莫氏遗书》六十六卷。

 在良好家风的陶染下,莫氏子孙为祖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尽力于现在所居之位的精神,孝顺的传统,勤劳节俭的作风,好学爱书、尽心教育之品格以及创作遗留下来的大量诗文、书法等作品,珍藏的图书均是后人宝贵的精神及物质财富,其影响将泽被后世

;

冼夫人的先祖就是属于诸越族中的南越一支,而且是这支系当中的一个大家族。而当时在海南岛活动的一支“百越”是骆越之民。古帝颛顼建造了鄚城。他的子孙于是有定居在鄚城的,都以城邑名为姓,为鄚氏。后来去掉了右边的部首,变为莫姓。

史上莫氏的最早记录,大概要算上古时期的颛顼大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建都帝丘。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号为高阳氏,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故濮阳又有“颛顼遗都”之称。颛顼(约公元前2400年时人)在后来的河北莫州地区建造莫阳城,其后代世居此地者,以地名为姓,始称“莫氏”。古代河北莫州及莫县的称谓也由此而来,至今该地区还有纪念药王的“莫州大庙”建筑。

莫姓来源复杂,除“颛顼的莫阳城后代说”外,一说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莫傲后代。莫傲为楚国公族,楚国公族也源于黄帝族,可见得姓原因虽不同,来源其实一致;二说莫姓是虞幕之莫,莫姓是幕简化而成,三说莫姓是古莫国之莫,还有说是伐北之莫,姬姓之莫,慕改为莫等,莫衷一是,五花八门。玄宗晚年,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便慢慢走向衰落。安史之乱对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之经济生活影响很大。莫氏族人的祖居地河北莫州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几次大的战争,人民生灵涂炭。稍后,莫藏用在垂暮之年担任唐朝的比部员外郎,蒙恩代天子宣慰岭南,从而也将莫氏由北方带入岭南地区。莫氏一支由今天的河北省迁到江西省贵溪县,再徙福建莆田�此后,从莆田一分支进入琼州。

莫氏,在全国是个小姓,缘自福建莆田的莫氏,分支进入海南岛是从定安开始发源的,为此,莫氏在定安县是举足轻重的大家族,整整左右了定安历史千百年。

1,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原始人都是通过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大事件。

东北的鄂伦春人,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依旧还在马鬃绳上打结来记事,从打结的数量来分辨家族有多少代人,每个结代表一代,他们把这样表示世代的结绳,悬放放在房梁上,以示崇敬之意。

2,口述家谱

我国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口述家谱的习惯,普通家庭的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先辈的世系,最多的甚至能背出九十多代。比比结绳更为古老

3,竹柬家谱

将家谱写在竹简上,传承下来。现在也有人把家谱做成竹简的姓氏来保存。

4,布帛家谱

将家谱写在布上传承下去。这在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家谱记录方式。

5,甲骨家谱

即将家谱刻在龟壳或动物骨头上的家谱。源自于殷商的甲骨文,如“儿氏”的甲骨,便记载了一个家族的11代,共14个家族人物,它是极具代表性的甲骨家谱,也算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家谱了。

6,青铜家谱

是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也称作金文家谱。在已发现的商代末年青铜器中,有几个就是记录家族世系的。

7,石碑家谱

是刻在石碑上的族谱。早在汉初,这种家谱的形式就很普遍了。在中华民国的早期,广西南丹县的壕塘村建立了“莫氏哨目族谱”,共有412个字,记载了莫氏家族的世系和起源。与甲骨文、铜文家谱相比,石碑家谱更为成熟。

8,书本家谱

就是常见的印刷成书籍的家谱。这是我国目前最主流的家谱形式,种类数量有几千种之多。

莫姓以地为氏 另说以官为氏 。《姓氏考略》对于莫氏的来源是这样考证的:“以地为氏,颛顼造鄚城,后去邑为莫,见刑子显三郡记,汉有富人莫氏,见游侠传。”

莫邪

本为春秋人名,后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 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传说干将莫邪锋利无比

莫含

东汉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莫愁

南北朝时期,河南洛阳人,十五岁嫁为卢家妇。或将石城误为石头城(今江苏南京),今其地有莫愁湖。典出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南朝梁武帝萧衍诗《莫愁歌》中人物,洛阳美女,心灵手巧,十五嫁入富室卢家,十六生儿阿侯,在卢家富贵终老。著名的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是写她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人笔下的“莫愁”,真正是位“解语花”。

莫含孙

莫云弟,道武帝时以功赐爵东宛侯。因侍宴不敬获罪,黜为济阳太守。后令其监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赐死。

莫琮

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莫蒙

湖州人,宋代官吏、学者。在太学读书时,以文鸣京师。就特科出仕,由县丞累官至通化军知府。工诗,词尤婉丽。有《卧驼集》。

莫胜

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书画家。曾任虎贲左卫经历。工书画,善绘鱼。

莫藏

浙江海盐人,字用行,号素轩,明代学者、书画家。其博涉经史,能诗,工书画。有《素轩稿》、《五音字书辨讹》等。

莫骏

广西省平乐人,明代官吏。举人出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做官二十余年,人称廉洁。

莫矜

广西省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后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莫修符

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莫宣卿

字仲节,号片玉。广东省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年),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莫君陈

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时进士。神宗熙宁年间新置科,中首选,为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闻集》。

莫伯镕

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归休,请名师教诲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时号“三莫”。长子莫济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居官给事中时,因反对外戚张说被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三子莫冲亦曾中博学鸿词科,官任明州长史,以循良称。

莫如忠

松江府华亭人,明代官吏、学者。嘉靖年间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书、诗文有体要。有《崇兰馆集》。

莫如足

广州府新会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经弹劾仇鸾,有直声。官至大理左丞,数伸冤狱。

莫友芝

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莫是龙

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洛

清初大臣。莫洛初授刑部理事官,康熙六年,擢左副都御史。七年,出为山西陕西总督,后累迁工部郎中。谥忠愍,授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子常安,袭。

莫我愚

湖南省善化(今长沙)人,清代书画家。工诗,不喜为时文。于真、行、草书、指头书、筋头书,皆不学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写照,所绘莫不神态毕肖。

莫与俦

贵州省独山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盐源知县,后改遵义府学教授。有《贞定先生遗集》。

莫仕睽

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莫桂兰

(1892-1982),广东高州人,自幼得家传跌打医术和莫家功夫,为黄飞鸿第四任夫人,随夫学得一身武艺,曾出任福军拳术教练和邓芳“义勇堂”助教。黄飞鸿去世后,她先后创办“黄飞鸿国术社”和“黄飞鸿健身学院”,将黄飞鸿的武艺发扬光大。

莫荣新

字日初,广西省桂平人,莫宣卿之孙莫平米后裔,行伍出身。早年跟从陆荣廷坐镇梧州,担任广西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民国四年(1915年)担任桂平镇守使。民国五年参加护国战争,升为第三军军长。后来转任广东省广惠镇守使。民国六年任广东督军。后参加护法战争,曾经担任护法军政府代理总裁兼陆军部长。民国九年被陈炯亮所逐,败回广西。

望采纳。

浅析家风对莫氏家族成就的影响论文

浅析家风对莫氏家族成就的影响论文  晚清时期,贵州南有“影山文化”,北有“沙滩文化”,都不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