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族谱在哪?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7浏览:3收藏

高姓族谱在哪?,第1张

您问的是高姓哪一支派?高姓是个大姓,分支很多,有许多版本高姓族谱,但没有总族谱。

高氏世代谱系(含公子高、公子祁两支高氏)

01世齐太公(姜尚,字子牙)

02世齐丁公(姜彶)

03世齐乙公(姜得)

04世齐癸公(姜慈母)

05世齐哀公(姜不辰)、胡公(姜静)、献公(姜山)

06世齐武公(姜寿,献公子)

07世齐厉公(姜无忌)

08世齐文公(姜赤)

09世 齐成公(姜说)、公子高(文公次子)

10世 齐庄公(姜购)、公孙癸受(高子)

11世 齐厘公(姜禄甫)、高傒(癸受子,字祖望,谥敬仲)

12世 齐襄公(姜诸儿)、齐桓公(姜小白)、高庄子(虎)

13世 齐惠公(姜元,桓公子)、高倾子(顷)、高酀

14世 公子祁(惠公子,字子高)、高宣子(顷子,名固)、高式(酀子)

15世 姜虿(字子尾)、高厚(固子)、高偃(式子)

16世 高强(姜虿子,字子良,后世不详)、高子丽(厚子)、高张(偃子)

17世 高止(子丽子,字子容,出齐奔燕)、高良夫(张子)

18世 高竖(止子)、高柴(良夫子,厚余堂始祖)

19世 高鱼(竖子)

20世 高彄臧

21世 高石

22世 高般

23世 高赫、高赭

24世 高宽(赫子)、高穹(赭子)

25世 高峻、高量(宽子)、高严(穹子)

26世 高奉名(峻子)

27世 高鼎

28世 高邑

29世 高成

30世 高则

31世 高不疑、高不识

32世 高兴(不疑子)

33世 高然

34世 高晖

35世 高洪(东汉渤海太守,渤海高氏始祖)

36世 高茂

37世 高瑞

38世 高褒(字宣仁)

39世 高韦

40世 高承(韦子,字文休)、高悝(瑞曾孙,广陵高氏始祖)

41世 高延(承子,字庆寿)

42世 高纳(字孝才)

43世 高达(字式远)

44世 高约、高乂、高隐、高汉

45世 高瞻(约子,渔阳、辽东高氏始祖)、高庆(隐子)

46世 高展、高敬、高泰(庆子)

47世 高谠、高颐(展子)、高韬、高湖、高恒(泰子)

48世 高佑(谠子)、高允(韬子,北魏宰相)、高真、各拔、谧、稚(湖子)

49世 高振(佑子)、高树、高翻(谧之子)

50世 高表(振子)、高欢(东魏宰相)、高琛(树子)、高岳(翻子)

51世 高衡(表子)、高澄、高洋(欢子,北齐文宣帝)、高劢(岳子)

52世 高冯(字季辅,唐朝宰相)、高士宁、高士廉(劢子,唐初名相)

53世 高履行、质行、真行、纯行、审行、慎行(士廉子)

54世 高璇、高瑾(履行子)

55世 高绍、高术(璇子)、高丕、高迁(瑾子)

56世 高卿、高崇文(唐威武王、渤海郡王)、高子羽(迁子)

57世 高质(卿子)、高暄(子羽子)

58世 高伯祥(质子,京兆高氏始祖)、高岳(暄子)

59世 高郢(伯祥子,唐朝宰相)、高登(岳子)

60世 高定、高文举(郢子)、高仲武(登子)

61世 高顺励(文举子)、高冕(仲武子)

62世 高思继、高思祥(顺励子)、高霸(冕子)

63世 高行周(思继子)、高行圭(思祥子)、高乾(霸子)

64世 高怀德(行周子,北宋武将)、高文玉(行圭子)、高琼(北宋烈武王)

65世 高处恭、高处俊(怀德子)、高继勋、高继忠、高继伦(高琼子)

66世 高永能(文玉孙,北宋武将,陕西老高始祖)、高遵裕、高遵甫(琼孙)

67世 高世亮(永能子)、高士林、高士宏、高耀祖(继伦孙,闽粤高氏始祖)

68世 高昌裔(世亮子)、高公绘、公纪、公泰(琼玄孙,江浙诸支始祖)

69世 高世则(公纪子)、高世英、高世杰

70世 高百之、高千之(世则子)

高姓各种版本族谱信息

高 8840辽宁本溪高氏谱单一卷 高作鹏纂 辽宁本溪市偏岭满族乡小夹河 8841辽宁潘阳奉天高佳氏家谱 (清)伊桑阿纂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本 一册 科图 8842上海崇明崇邑高氏家乘不分卷 (清)高守卿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木刻本 十八册 河北大学 8843江苏淮安高氏族谱五卷 (清)高士魁等重修 清咸丰七年(1857) 四册 日本 美国 8844江苏扬州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十二卷 (清)高元钧等九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8845江苏扬州维扬高氏宗谱十卷 (民国)刘嵩泉纂辑 高连海主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重修世德堂刻本 十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名页题《高氏家乘》,书口题《高氏族 谱》,明嘉靖四十四年高可羡初修。 8846江苏泰州续修高氏迁泰支谱一卷 民国十四年(1925)木刻本 江苏泰州市图 8847江苏靖江高氏重修宗谱八卷 (清)高仙阶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双印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8848江苏如皋高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高元升 高维岳修 民国十年(1921)石印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扉页作《高氏宗谱》。 8849江苏镇江丹徒高氏宗谱二卷 (清)高雪麟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 二册 上海图 8850江苏镇江丹徒高氏重修宗谱四卷 (清)高元龄 高寿昌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四册 上海图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注:高元龙首修於嘉庆十八年。 8851江苏镇江丹徒高氏三续宗谱四卷 (清)高桂阳 高觐昌等续修 民国二年(1913)序刻本 四册 历史所 辽宁图 河北大学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注:高元龙首修於嘉庆十八年。 8852江苏镇江丹徒高氏族谱附续谱附云初录 (民国)高厚滋等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刊本 美国 8853江苏武进芳田高氏宗谱十四卷 (清)高茂元等撰 清光绪四年(1878)守愚堂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历史所 注:明成化间高武始修。 8854江苏武进芳田高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高金福主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常州高氏守愚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成化元年。 8855江苏武进毗陵戴墅高氏宗谱三十四卷 (清)高步瀛纂辑 清光绪六年(1880)毗陵高氏报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三卷) 注:谱始修於明隆庆元年高塾。 8856江苏武进高氏宗谱八卷 (清)高近远 高文炳等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8857江苏武进毗陵高荡高氏宗谱十六卷 (清)高凤冈等编 清光绪九年(1883)守愚堂木活字本 南京图 8858江苏武进毗陵高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高福潮 高懋荣等续修 民国四年(1915)守愚堂刊本 南开大学 美国 注:该谱成化间创修此为五修。 8859江苏武进毗陵高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高永祖 高绳租等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毗陵高氏守愚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三十三年高致仁等。 8860江苏武进晋陵高氏支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溍增补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 二册 江苏常州市图 日本 美国 8861江苏武进毗陵高氏宗谱十四卷 (清)高云汉 高鸿达主稿 高德昌 高镛庆主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79)毗陵高氏敦睦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八卷)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十九年高志真。 8862江苏武进毗陵高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高浩炳 高玉清等主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毗陵高氏敦睦堂木活字 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十二卷)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十九年。 8863江苏武进新塘高氏宗谱十二卷 (清)高寿兴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渤海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8864江苏武进晋陵高民世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高绛成等修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8865江苏武进普敦高氏宗谱十二卷 (清)高致远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绿野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封面题《毗陵高氏宗谱》。 8866江苏武进普敦高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高近纲主修 民国二十年(1931)绿野堂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注:明万历三年高仑始修。 8867江苏无锡高氏大统宗谱五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高莹等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思仁堂铅印本 六十册 北图 历史所 四川图 8868江苏无锡镯山高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高德兴撰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江苏苏州市图 注:明天启元年高攀龙始修。 8869江苏江阴高氏宗谱十二卷 (清)高焕章 高鸣盛纂 清光绪七年(1881)敦睦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题签《澄江高氏宗谱》。 8870江苏江阴暨阳高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高藩 高惠文续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思敬堂活字本 十册 科图(二部)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西南师大 日本 美国 8871江苏吴县高氏宗谱二卷 钞本 广东中山图(存卷1) 注:记事至明嘉靖四十年。 8872江苏吴县相城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高曾懋等增辑 清同治馀庆堂写刻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注:清道光二十三年眉权公始辑。 8873江苏吴县吴郡枫江派高氏家谱 十二卷 (清)高治源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8874浙江杭州〕增辑高氏杭州泥孩儿巷派家读不 分卷附齿录 民国年间补笔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8875浙江富阳富春灵泉高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 浙江富阳县文管 8876浙江箫山越州箫山高氏家缯十卷 (民国)高德良修 民国四年(1915)木刻本 十册 北图 河北大学(二部) 注:版心作《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 8877浙江嘉兴竹林庙稽古堂高氏谱不分卷 (民国)高桢辑 高焕文录 稿本 一册 浙江嘉兴市图 注:封面无书名,系编者拟题。 8878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德续修 清咸丰三年(1853)报本堂刻本 二十册 北图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吉林大学 注:高景祥、高景淳始修於明嘉靖十四年,此为五修。 8879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宗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克勤修 高敬恩等纂 清光绪三年(1877)报本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北图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8880浙江海宁岩门高氏七修宗谱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三卷 (民国)高其镜纂 高德本 高建标主修 民国十四年(1925)序报本堂活字本 三十八册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日本 美国 8881浙江绍兴会稽贯珠楼高氏家谱十卷 (清)高万霖修 清雍正十年(1732)钞本 辽宁大连市图(存卷1-6)台湾 美国 注:清康熙年间高绍烈创修。 8882浙江绍兴越州山阴高氏家谱三十六卷首一卷 (清)高连 高元燮等重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8883浙江绍兴越州山阴高氏家谱一卷 (民国)高名扬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8884浙江绍兴山阴前海高氏仲如公派房谱稿不分卷 (清)高圻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履素堂活字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8885浙江嵊县剡南高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高宝慈续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文管 注:本谱始纂於宋绍兴十四年高世则。附高似 孙《剡录》二册。 8886浙江金华天泉高氏宗谱□□卷 (清)高徐福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木刻本 浙江金华市丈管(存一册) 8887浙江金华天泉高氏宗谱□□卷 (清)高徐福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续修木刻本 浙江金华市文管(存卷6,又一部存卷2) 8888浙江金华天泉高氏宗谱六卷 (民国)高邦俊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修木刻本 六册 浙江金华市文管(又一部存卷3、6) 8889浙江常山平西大□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鲁封 高水泰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东鲁乡东湖村(不全) 8890浙江仙居乐安高氏宗谱□□卷 (民国)金秀庭纂 民国八年(1919)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 8891浙江遂昌平昌高氏宗谱四卷 民国三十三年(1944)刊本 浙江遂昌县大拓乡大日村 8892安徽绩溪梁安高氏宗谱十二卷 (清)高富浩纂修兼校正 清光绪三年(1878)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安徽徽州地区博(二部皆缺) 安徽绩溪 县祝三村 8893安徽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四卷 (民国)高秉松等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注:清同治十年至光绪六年周子美始修。 8894安徽桐城高氏宗谱十卷 (清)高卜芳等修 清乾隆二十年(1755)庆寿堂活字本 十册 美国 8895安徽桐城官山高氏宗谱十五卷 (清)高尚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庆寿堂活字本(序) 二十册 人民大学 8896安徽桐城高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高择善等撰 清同治八年(1869)共祀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8897安徽宿松高氏修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高氏族人七修 民国三年(1914)金镜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北图 注:书口题《宿松高氏宗谱》。 8898福建安溪安平高氏族谱 (明)庄鼎光序 庄有阶重钞 明万历十一年(1583)钞本 六册 台湾 8899福建安溪安平高氏族谱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钞本 六册 台湾 8900福建安溪安平高氏六卷 (清)庄鼎光序 高有阶重钞 清乾隆三十上年(1768)钞本 六册 美国 8901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四房高积祥派 族谱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增修 民国三十三年 (1944)高烶深重钞本 三册 台湾 8902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下派四房高积祥公派下 族谱系统图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增修 民国高烻深重 钞本 二册 台湾 8903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下派六房高积成派下族谱 民国三十三年(1944)高烻深钞本 四册 台湾 8904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六房高积成公 派下系统图 民国三十三年(1944)高烻深编 一册 台湾 8905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八房高积和公 派下族谱 民国三十年(1941)高烻深钞本 二册 台湾 8906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下派八房高积和公 派下族谱系统图 民国三十六(1947)高烻深编钞本 一册 台湾 8907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上派五房高佛信公派族谱 清道光元年(1821)重修 一九五一年高烻深 重钞本 台湾 8908福建安溪景美安平高氏上派三房族谱清光 绪八年(1882)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高烻深重钞本 一册 台湾 8909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亲派族谱 民国三十三年(1944)高烻深重钞本 一册 台湾 8910福建安溪安平高氏上派礼房高佛成派下族 谱系统图 (民国)高烻深重钞 民国三十六年(1947)钞本 一册 台湾 8911江西萍乡萍北大源头高氏族谱□□卷 民国三年(1914)敦本堂刻本 二册 江西图(存卷2、5) 8912山东淄博高氏家模汇编二卷 (清)高之騱辑 清康熙五十年(1711)家刻本 北图 8913山东淄博般阳高氏家模 编二卷 (清)高仲治等修 清乾隆三年(1738)刊本 二册 美国 8914山东淄博淄川孝义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高总绪等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刊本 八册 美国 8915山东淄博淄川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高远堮等纂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北图 人民大学 美国 8916山东潍坊北海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高守训撰 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注:明嘉靖高明始修。 8917山东临朐德化坊高氏谱不分卷 (民国)高鸿飞撰修 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四册 山东济南市博 8918山东栖霞高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高春田纂 民国二十五年(1936)钞本 九册 山东栖霞寨里乡百佛院村 8919山东蓬莱县高氏宗亲谱册一卷 (民国)高思泰纂 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辽宁辽阳市吉洞乡礼备村 8920山东沂水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8921山东临沭高氏家乘十卷 山东临沭县临沭镇东北村 8922河南鄢陵高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高家宝纂修 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河南大学 8923湖北楚黄高氏宗谱三十五卷 (民国)高代敬 高久万等三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冯铺乡安仁村 注:清康熙三十四年高名琏高世盛等创修墨谱。 8924湖北新洲高氏宗谱十五卷首三卷 (民国)高绪煜三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新胜乡栾岗村 注:清光绪八年创修。 8925湖北新洲高氏宗谱九十四卷首六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三店村 8926湖北黄冈齐安高氏宗谱四会 (民国)高能锦督修 民国四年(1915)安愚堂木刻本 湖北黄冈县档 注: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此为三修。书名、 卷端封面作《高氏族谱》、版心为《高氏宗 谱》。 8927湖北黄海高氏宗谱五卷 (民国)高正达等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重修本 湖北黄梅县档 89z8湖北宜昌渤海高氏谱□□卷 五册 湖北宜昌市档 8929湖南沩益高氏重修族谱十四卷 (清)高光崇 高耀宇纂修 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 湖南图(存一卷) 注:该族散居宁乡、益阳等地。 8930湖南宁乡沩宁高氏族谱十六卷首二卷 (清)高耀董 高名长等纂修 清同治二年(1863)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8931湖南宁乡高氏五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二卷 (氏国)高青珊 高芸陔等修 高卓吾 高雨村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活字本 湖南图(存三卷) 8932湖南湘乡高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高彦驻 高尚志等总纂 民国十二年(1923)活字本 三十册 历史所 注:扉页题《渤海五修家乘》。清高振玉等始修 於乾隆二十八年。 8933湖南江华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宣统元年(1909)钞本 三册 湖南江华县档 8934湖南益阳资阳高氏六修族谱三十三卷首六 卷末七卷 (民国)高耀黄 高祖植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活字印本 湖南图(存三卷) 8935广东番禺重修高氏世谱十卷 (清)高长年重修 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 十册 中山大学 8936广西岑溪高氏族谱一卷 (民国)高昆仑编 民国三十年(1941)铅印本 广西博 8937四川高氏族谱不分卷 (清)高虚堂 高世芳续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二册 四川图 注:该族散居德阳、绵阳、安县,即旧罗江等地。 高文庠始修於清道光间。 8938四川泸州南门高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高树等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宝仁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人民大学 8939四川内江高家坡高氏族谱四卷 (民国)高第纂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四川内江县张家场街村

第一部高姓全史(代序)\1

初版前言\4

增补版前言\7

修订版前言\9

第一章高姓先祖\

一远古高族\

高姓第一人——黄帝臣高元\

位列五帝的高阳氏和高辛氏\

东夷之高——高夷\

高句丽国——第一个高姓王朝\

二先世溯源\

姜姓始祖炎帝的故乡与东进\

农业、草药、集市、制陶的发明者——神农氏\

炎帝族遗迹——半坡类型文化\

中原姜姓诸国\

四岳——吕氏始祖\

齐国始祖——姜太公\

第二章高姓群体主支的形成(春秋战国)\

一高姓主源——齐国高氏\

齐国高氏的来源\

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齐国高氏事迹\

齐高始祖——上卿高傒\

齐高早期诸贤\

惠公后高氏的崛起与外迁\

文公后高氏的衰落\

齐国高氏的后裔\

三先秦诸国高氏事迹\

郑国二高先登史册\

忠义二高为人称道\

战国二高圣门传人\

百越先贤拜相荆楚\

幽燕烈士传颂千秋\

第三章高姓群体的壮大(汉至晋)\

一西汉高姓的蛰伏\

东高西高涿郡豪强\

一武一文遥相辉映\

二东汉高姓名儒辈出\

精通鲁诗品格高尚\

通晓天文独具个性\

东观画像儒士楷模\

注疏大家成果斐然\

笃学忘麦隐居终身\

勤于治学忠于职守\

位历三公的陈留高柔家族\

三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四两晋高姓南北并进\

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渤海高的东北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东晋十六国——高姓尚武之风的起点\

北燕——又一个高姓王朝\

第四章高姓群体的鼎盛(南北朝)\

一燕魏高姓的崛起\

北齐皇族所自出的高湖家族\

一代名相高允及其家族\

推动改革的高祐及其家族\

猛将高昂及其家族\

自高句丽回归的国舅高肇家族\

源于渤海的北海高氏\

辽东高道悦家族\

和高允并称“二高”的渔阳高闾\

河南高氏——一个独特支系\

二第三个高姓王朝——北齐的渊源\

雄才大略的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

治国神童——高欢的继承人高澄\

三北齐诸帝\

“快刀斩乱麻”——智能超群的开国皇帝\

儒雅柔弱——北齐皇族的特例\

尊师孝母的第三帝\

28岁的太上皇\

俊秀而庸碌的后主\

北齐皇室的覆亡\

四北齐灭亡前后皇室诸王的抗争\

北投突厥坚持抗敌\

硕果仅存气节感人\

坚守到底哭辞太庙\

精于艺术痛伤亡国\

勇将赴难妇孺紧随\

兰陵王入阵佳话永流传\

北齐皇室的后嗣\

五北齐宗室诸将吏\

掘井惠民的“良牧”\

军功卓著位列“四贵”\

官历三朝破除旧俗\

吃力不讨好出谋反遭怨\

晚节不忠的领军大将军\

建国谋臣因谏致祸\

位居宰辅廉政爱民\

六南北朝诸高氏\

北齐灾星——善无阿那肱\

坚持到最后的北齐远支\

北周“韩白”勇冠三军\

南朝二高一武一文\

第五章高姓群体的转折(隋唐)\

一隋代高姓\

文韬武略兼备统一南北建功\

富机智幽默有“知人之鉴”\

二唐代高姓\

开国元勋一代宰辅\

两朝为相清明如镜\

京兆高氏渤海支裔\

晋陵智周贵而知义\

系出冯氏权倾朝野\

率众护城出谋反武\

坚持民族气节博通历代掌故\

陷污不染全节尽忠\

兄弟加父子两代五进士\

力士府总管安史军谋臣\

唐初群雄最后一人\

威震西垂统军平叛\

军旅诗人大器晚成\

七世同堂位兼将相\

五代同居骁勇郡王\

官居节度众望所归\

虎将遗裔平叛建功\

火攻水战立功建节\

一箭双雕平南征东\

第六章高姓群体的南渡(五代至元)\

一五代十国高姓\

荆南——第四个高姓王朝\

勇而知义累世元戎\

高怀德家世探源\

河西将门子两王四节度\

齐州一高两朝为将\

吴王谋臣安民兴邦\

位兼将相筑城防患\

词坛翘楚画界奇才\

蜀中俊彦艺传三代\

守土报国后蜀栋梁\

马楚谋主治国功臣\

吴越元勋湖州良牧\

后汉枢密含冤而逝\

二两宋高姓\

高琼先世\

澶渊建功五世封王\

高琼后裔\

西蜀称“神将”抗辽常胜军\

益州妙计擒贼祭天化冰破夏\

舌战西夏施恩羌戎\

龙图阁学士高氏大管家\

女中尧舜辅政三朝\

深明大义贤国舅火印改良显智巧\

参议帅府建节温州\

平叛尽忠筑堤利民\

绥州“老高”忠勇传家\

寿阳高氏官历四朝\

宋廷名臣光耀史册\

鲁晋二高征西殉国\

当朝宰辅杏林宗师\

宋初高姓四进士\

僧道匠三贤\

公正、垦荒、直奏——高姓三良吏\

上疏请斩奸相不愧武穆亲家\

擅长书法蹴鞠富贵不忘故人\

东南二贤一隐一儒\

明州高氏叔侄儒官\

一人舍生乡邻获免\

同胞三守叔侄二相\

东南二进士国破见丹心\

白发侍郎风雅驸马\

三辽金元高姓\

辽国秦王文武双全\

统和二高殿试夺魁\

金代二臣造福中原\

辽东二高忠臣隐士\

文封尚书武拜节度\

金代高姓其他人物\

西夏高姓人物一览\

河西高氏三代仕元\

辽阳高氏四世元臣\

幽燕二高尚书元帅\

良吏孝子一北一南\

硕学名流南戏之祖\

第七章高姓群体的分迁(明清)\

身居相位知礼清廉\

推动改革不恋权位\

一代名相政绩辉煌\

吴中才子诗风雄健\

明初廉吏名列善榜\

明初二忠崇尚节义\

御史尽职盐贩遁迹\

抗疏尽忠遭谤被贬\

明察善断诗风婉约\

针灸妙手兼通文武\

两部尚书廉政爱民\

东林首座领袖群儒\

巡抚湘鄂乱世独撑\

末代按察坚守孤城\

南明宰辅屡斗群奸\

闯王旧部转而抗清\

大敌压境主仆尽节\

国破城亡群忠赴难\

南明幕落慷慨殉国\

静海望族首登相位\

镶黄汉军名满天下\

叔侄相继终身治水\

江南名士精于鉴赏\

土司传人学比顾黄\

抗击耿逆尽忱义烈\

封疆大吏遍历南国\

三部侍郎与人为善\

官居都统才兼文武\

康熙进士为民请命\

上疏犯颜充军获释\

准部骁将征西殉国\

文才超卓酷爱红楼\

东南群儒上承宋明\

抵御外侮视死如归\

湘北二吏忠义可嘉\

浙江名医仁心仁术\

清初高氏画家辈出\

候补知府古琴名师\

第八章汉族高姓分布的定型(明清至现代)\

一北方高姓的分布\

山东高姓\

河北高姓\

河南高姓\

山西高姓\

陕西高姓\

甘肃高姓\

青海高姓\

宁夏高姓\

内蒙古高姓\

辽宁高姓\

吉林高姓\

黑龙江高姓\

二南方高姓的分布\

浙江高姓\

江苏高姓\

福建高姓\

广东高姓\

台湾高姓\

安徽高姓\

江西高姓\

湖南高姓\

湖北高姓\

四川高姓\

贵州高姓\

云南高姓\

广西高姓\

海南高姓\

香港高姓\

澳门高姓\

第九章丰富多彩的高姓群体\

一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高字头各复姓\

三他姓改高姓\

四高姓改他姓\

五少数民族高姓\

越国高姓\

高句丽高姓\

渤海国高姓\

女真高姓\

西夏高姓\

犹太高姓\

大理国高姓——第五个高姓王朝的主人\

白族高姓\

回族高姓\

满族高姓\

朝鲜族高姓\

锡伯族高姓\

彝族高姓\

壮族高姓\

蒙古族高姓\

裕固族高姓\

哈尼族高姓\

黎族高姓\

京族高姓\

高山族高姓\

其他民族高姓\

六海外高姓\

韩国高姓\

日本高姓\

越南高姓\

新加坡高姓\

菲律宾高姓\

马来西亚高姓\

印度尼西亚高姓\

泰国高姓\

缅甸高姓\

美国高姓\

英国高姓\

加拿大高姓\

阿根廷高姓\

第十章高姓群体的文化传统\

一恪守孝道\

二雅好儒学\

三将门兴盛\

四擅长丹青\

五高姓谱牒概说\

六高氏族谱资料选\

《族谱原引》\

《渤海高氏族谱序》(唐虞世南)\

《高氏族谱序》(唐韩愈)\

《高氏谱序》(宋苏询)\

《渤海高氏世宝引》(宋司马光)\

《诏续高氏世宝谱志序》(宋司马光)\

《高氏原叙》(宋文天祥)\

《高氏重修宗谱序》(明高铨)\

《高氏家谱序》(明高拱)\

《高崇文平西蜀记》(唐柳宗元)\

《赠高琼致仕诗》(宋仁宗)\

浙江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凡例》\

《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宋高琼)\

《匾对》\

《自叙迁闽事始》(宋高惠连)\

《高惠连墓志铭》(宋王安石)\

《高氏宗谱序》(宋朱熹)\

《建立高东溪先生祠记》(宋朱熹)\

《高子遗书·家训》(明高攀龙)\

江苏《高氏大统宗谱·祖训》\

河南淮阳项城《高氏族谱·祖训》\

泰国高氏宗亲总会高氏宗祠落成十周年《纪念特刊·祖训》\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圣谕》\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上谕十六条》\

江苏扬州《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家训》\

江苏靖江《高氏宗谱·传家十二则》\

江苏宜兴《高氏宗谱·族规》\

江苏常州《毗陵高氏宗谱·家规》\

江苏常州《普敦高氏宗谱·家规》\

安徽合肥《高氏宗谱·家规》\

湖南汉寿《高氏八修族谱·家规》\

广东揭西张何孔高氏族谱《家规》\

各地高氏宗祠堂号\

各地高氏祠联\

高姓宗祠通用对联\

附录\

湖南澧州高氏宗族文化\

甘肃城高氏祠堂\

台湾高氏宗祠\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历代高姓帝王宰相皇亲状元一览\

近现代党政军高姓人物一览\

历代高姓名人生卒年录\

高路加姓氏研究论著目录\

高姓之歌\

高姓总世系表\

高姓总世系表简介\

一、齐国姜姓世系\369

二、高氏世系\371

三、正史其他高姓人物\411

四、各地高氏族谱世系选刊\429

五、各民族高氏世系\506

高氏世系简表\522

渤海高氏世系表

第一部高姓全史(代序)\1

初版前言\4

增补版前言\7

修订版前言\9

第一章高姓先祖\

一远古高族\

高姓第一人——黄帝臣高元\

位列五帝的高阳氏和高辛氏\

东夷之高——高夷\

高句丽国——第一个高姓王朝\

二先世溯源\

姜姓始祖炎帝的故乡与东进\

农业、草药、集市、制陶的发明者——神农氏\

炎帝族遗迹——半坡类型文化\

中原姜姓诸国\

四岳——吕氏始祖\

齐国始祖——姜太公\

第二章高姓群体主支的形成(春秋战国)\

一高姓主源——齐国高氏\

齐国高氏的来源\

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齐国高氏事迹\

齐高始祖——上卿高傒\

齐高早期诸贤\

惠公后高氏的崛起与外迁\

文公后高氏的衰落\

齐国高氏的后裔\

三先秦诸国高氏事迹\

郑国二高先登史册\

忠义二高为人称道\

战国二高圣门传人\

百越先贤拜相荆楚\

幽燕烈士传颂千秋\

第三章高姓群体的壮大(汉至晋)\

一西汉高姓的蛰伏\

东高西高涿郡豪强\

一武一文遥相辉映\

二东汉高姓名儒辈出\

精通鲁诗品格高尚\

通晓天文独具个性\

东观画像儒士楷模\

注疏大家成果斐然\

笃学忘麦隐居终身\

勤于治学忠于职守\

位历三公的陈留高柔家族\

三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四两晋高姓南北并进\

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渤海高的东北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东晋十六国——高姓尚武之风的起点\

北燕——又一个高姓王朝\

第四章高姓群体的鼎盛(南北朝)\

一燕魏高姓的崛起\

北齐皇族所自出的高湖家族\

一代名相高允及其家族\

推动改革的高祐及其家族\

猛将高昂及其家族\

自高句丽回归的国舅高肇家族\

源于渤海的北海高氏\

辽东高道悦家族\

和高允并称“二高”的渔阳高闾\

河南高氏——一个独特支系\

二第三个高姓王朝——北齐的渊源\

雄才大略的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

治国神童——高欢的继承人高澄\

三北齐诸帝\

“快刀斩乱麻”——智能超群的开国皇帝\

儒雅柔弱——北齐皇族的特例\

尊师孝母的第三帝\

28岁的太上皇\

俊秀而庸碌的后主\

北齐皇室的覆亡\

四北齐灭亡前后皇室诸王的抗争\

北投突厥坚持抗敌\

硕果仅存气节感人\

坚守到底哭辞太庙\

精于艺术痛伤亡国\

勇将赴难妇孺紧随\

兰陵王入阵佳话永流传\

北齐皇室的后嗣\

五北齐宗室诸将吏\

掘井惠民的“良牧”\

军功卓著位列“四贵”\

官历三朝破除旧俗\

吃力不讨好出谋反遭怨\

晚节不忠的领军大将军\

建国谋臣因谏致祸\

位居宰辅廉政爱民\

六南北朝诸高氏\

北齐灾星——善无阿那肱\

坚持到最后的北齐远支\

北周“韩白”勇冠三军\

南朝二高一武一文\

第五章高姓群体的转折(隋唐)\

一隋代高姓\

文韬武略兼备统一南北建功\

富机智幽默有“知人之鉴”\

二唐代高姓\

开国元勋一代宰辅\

两朝为相清明如镜\

京兆高氏渤海支裔\

晋陵智周贵而知义\

系出冯氏权倾朝野\

率众护城出谋反武\

坚持民族气节博通历代掌故\

陷污不染全节尽忠\

兄弟加父子两代五进士\

力士府总管安史军谋臣\

唐初群雄最后一人\

威震西垂统军平叛\

军旅诗人大器晚成\

七世同堂位兼将相\

五代同居骁勇郡王\

官居节度众望所归\

虎将遗裔平叛建功\

火攻水战立功建节\

一箭双雕平南征东\

第六章高姓群体的南渡(五代至元)\

一五代十国高姓\

荆南——第四个高姓王朝\

勇而知义累世元戎\

高怀德家世探源\

河西将门子两王四节度\

齐州一高两朝为将\

吴王谋臣安民兴邦\

位兼将相筑城防患\

词坛翘楚画界奇才\

蜀中俊彦艺传三代\

守土报国后蜀栋梁\

马楚谋主治国功臣\

吴越元勋湖州良牧\

后汉枢密含冤而逝\

二两宋高姓\

高琼先世\

澶渊建功五世封王\

高琼后裔\

西蜀称“神将”抗辽常胜军\

益州妙计擒贼祭天化冰破夏\

舌战西夏施恩羌戎\

龙图阁学士高氏大管家\

女中尧舜辅政三朝\

深明大义贤国舅火印改良显智巧\

参议帅府建节温州\

平叛尽忠筑堤利民\

绥州“老高”忠勇传家\

寿阳高氏官历四朝\

宋廷名臣光耀史册\

鲁晋二高征西殉国\

当朝宰辅杏林宗师\

宋初高姓四进士\

僧道匠三贤\

公正、垦荒、直奏——高姓三良吏\

上疏请斩奸相不愧武穆亲家\

擅长书法蹴鞠富贵不忘故人\

东南二贤一隐一儒\

明州高氏叔侄儒官\

一人舍生乡邻获免\

同胞三守叔侄二相\

东南二进士国破见丹心\

白发侍郎风雅驸马\

三辽金元高姓\

辽国秦王文武双全\

统和二高殿试夺魁\

金代二臣造福中原\

辽东二高忠臣隐士\

文封尚书武拜节度\

金代高姓其他人物\

西夏高姓人物一览\

河西高氏三代仕元\

辽阳高氏四世元臣\

幽燕二高尚书元帅\

良吏孝子一北一南\

硕学名流南戏之祖\

第七章高姓群体的分迁(明清)\

身居相位知礼清廉\

推动改革不恋权位\

一代名相政绩辉煌\

吴中才子诗风雄健\

明初廉吏名列善榜\

明初二忠崇尚节义\

御史尽职盐贩遁迹\

抗疏尽忠遭谤被贬\

明察善断诗风婉约\

针灸妙手兼通文武\

两部尚书廉政爱民\

东林首座领袖群儒\

巡抚湘鄂乱世独撑\

末代按察坚守孤城\

南明宰辅屡斗群奸\

闯王旧部转而抗清\

大敌压境主仆尽节\

国破城亡群忠赴难\

南明幕落慷慨殉国\

静海望族首登相位\

镶黄汉军名满天下\

叔侄相继终身治水\

江南名士精于鉴赏\

土司传人学比顾黄\

抗击耿逆尽忱义烈\

封疆大吏遍历南国\

三部侍郎与人为善\

官居都统才兼文武\

康熙进士为民请命\

上疏犯颜充军获释\

准部骁将征西殉国\

文才超卓酷爱红楼\

东南群儒上承宋明\

抵御外侮视死如归\

湘北二吏忠义可嘉\

浙江名医仁心仁术\

清初高氏画家辈出\

候补知府古琴名师\

第八章汉族高姓分布的定型(明清至现代)\

一北方高姓的分布\

山东高姓\

河北高姓\

河南高姓\

山西高姓\

陕西高姓\

甘肃高姓\

青海高姓\

宁夏高姓\

内蒙古高姓\

辽宁高姓\

吉林高姓\

黑龙江高姓\

二南方高姓的分布\

浙江高姓\

江苏高姓\

福建高姓\

广东高姓\

台湾高姓\

安徽高姓\

江西高姓\

湖南高姓\

湖北高姓\

四川高姓\

贵州高姓\

云南高姓\

广西高姓\

海南高姓\

香港高姓\

澳门高姓\

第九章丰富多彩的高姓群体\

一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高字头各复姓\

三他姓改高姓\

四高姓改他姓\

五少数民族高姓\

越国高姓\

高句丽高姓\

渤海国高姓\

女真高姓\

西夏高姓\

犹太高姓\

大理国高姓——第五个高姓王朝的主人\

白族高姓\

回族高姓\

满族高姓\

朝鲜族高姓\

锡伯族高姓\

彝族高姓\

壮族高姓\

蒙古族高姓\

裕固族高姓\

哈尼族高姓\

黎族高姓\

京族高姓\

高山族高姓\

其他民族高姓\

六海外高姓\

韩国高姓\

日本高姓\

越南高姓\

新加坡高姓\

菲律宾高姓\

马来西亚高姓\

印度尼西亚高姓\

泰国高姓\

缅甸高姓\

美国高姓\

英国高姓\

加拿大高姓\

阿根廷高姓\

第十章高姓群体的文化传统\

一恪守孝道\

二雅好儒学\

三将门兴盛\

四擅长丹青\

五高姓谱牒概说\

六高氏族谱资料选\

《族谱原引》\

《渤海高氏族谱序》(唐虞世南)\

《高氏族谱序》(唐韩愈)\

《高氏谱序》(宋苏询)\

《渤海高氏世宝引》(宋司马光)\

《诏续高氏世宝谱志序》(宋司马光)\

《高氏原叙》(宋文天祥)\

《高氏重修宗谱序》(明高铨)\

《高氏家谱序》(明高拱)\

《高崇文平西蜀记》(唐柳宗元)\

《赠高琼致仕诗》(宋仁宗)\

浙江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凡例》\

《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宋高琼)\

《匾对》\

《自叙迁闽事始》(宋高惠连)\

《高惠连墓志铭》(宋王安石)\

《高氏宗谱序》(宋朱熹)\

《建立高东溪先生祠记》(宋朱熹)\

《高子遗书·家训》(明高攀龙)\

江苏《高氏大统宗谱·祖训》\

河南淮阳项城《高氏族谱·祖训》\

泰国高氏宗亲总会高氏宗祠落成十周年《纪念特刊·祖训》\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圣谕》\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上谕十六条》\

江苏扬州《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家训》\

江苏靖江《高氏宗谱·传家十二则》\

江苏宜兴《高氏宗谱·族规》\

江苏常州《毗陵高氏宗谱·家规》\

江苏常州《普敦高氏宗谱·家规》\

安徽合肥《高氏宗谱·家规》\

湖南汉寿《高氏八修族谱·家规》\

广东揭西张何孔高氏族谱《家规》\

各地高氏宗祠堂号\

各地高氏祠联\

高姓宗祠通用对联\

附录\

湖南澧州高氏宗族文化\

甘肃城高氏祠堂\

台湾高氏宗祠\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历代高姓帝王宰相皇亲状元一览\

近现代党政军高姓人物一览\

历代高姓名人生卒年录\

高路加姓氏研究论著目录\

高姓之歌\

高姓总世系表\

高姓总世系表简介\

一、齐国姜姓世系\369

二、高氏世系\371

三、正史其他高姓人物\411

四、各地高氏族谱世系选刊\429

五、各民族高氏世系\506

高氏世系简表\522

渤海高氏世系表

阁下是哪里人啊,不同的分支是不一样的

可以在这里查一下http://wwwgsjpnet/News/Defaultaspcataid=A00020002

湖南高氏部分分支辈分排行

1、益阳澄泉湾高氏

派语:仁义礼知信,良崇友大贤,立学安邦国,光明耀祖先,文章宏盛世,德业广新田,忠孝伦惟振,修齐道克宣,佐朝敷教泽,守典绍家传,元恺储遴选,芳声纪万年。

2、新化高氏

派语:祖光书香第,宗德耀名邦,乐利永悠远,贤亲世泽昌。

续修派语:祖光书香第,宗德正家声,敦伦恒裕后,建业续前辉,承先尚孔孟,育子重培根,自强天行健,平实定成金。

3、宁乡高氏

派语:可以能邦立,光名耀汝先,诗书开甲弟,忠孝启英贤,继绍材储懋,昭垂泽裕延,广文新景运,济美纪修年。

4、华容三岔河高氏

派语:可以能邦立,光明耀汝先,诗书开甲第,忠孝启英贤。

5、华容砂山高氏

原派:正大承宗继,任从彝以行,克守一元志,其家兆世昌,光培铭泰相,恢芳锡沛荣。

续派:烈著鉴清本,熙先钟泽新。

6、汉寿高氏

派语:光前在道德,绍绪以文章,忠厚家声远,诗书世泽长。

7、桃源盘塘桥高氏

原派:兴正友再应,志仲荣迁继,尚世维明登。定派:大邦振宗德,先绪永宏施;仁以延安祚,嘉祥佑远枝。

续派:立国本孝友,传家礼与诗。新派:贤才宗科教,真诚导行思。

8、麻阳麻伊高氏

老派:子胜廷仲朝上登,尚必宗兴万代明,忠贤传周世,祥开自远扬,德厚钟俊彦,功伟定佳邦。

续派:仁孝昌景运,光前裕后昆,诗书绵世泽,礼乐振家声,谦让增福寿,千秋播芳名。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之孙,高阳氏、高辛氏十六支宗族,世世代代都能增益他们的美德,从未毁损过他们先人的声誉。他们管理农业生产,总揽各项事务,都处理的非常及时,井然有序,到四方传布“五教”。于是:“父亲威严,母亲慈爱,哥哥友善,弟弟恭敬,儿子孝顺,国内太平,世代楷模,域外向往”。另:“泰安郡东奉高作明堂。明堂始建于黄帝,五帝于明堂上座。”简呼:高堂。春秋时代齐卿高傒之裔孙汉礼经博士高伯,食采高堂,传呼高堂生。唐贞观二十一年,从祀孔庙,宋大中祥符二年,封莱芜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儒”以先儒配享孔庙东庑。至今,山东省新泰市(古东平阳)龙廷镇玉皇山下“独公墓封树虽微,人人至今犹能指述”。附近村民在每年古历二月十五日高堂生诞辰之日通过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两千年前的先贤。

在以玉皇山为中心东西向大北岭至两县,南北向北崮山张家洼至老虎岭,纵横各60华里。龙廷镇村民80岁老人赵克俭介绍说:“在我为镇建筑队技术员拆迁大墓以盖**院礼堂时,墓前共有碑五座,其中四至碑所记详址为“高家陵”。在高堂生墓正南方,圣水河畔,有一“宝坛”,是夏朝古人祭祀用地,“夏宝坛”。现今土台高约五米,面积约600余平方米。今人口误:“夏宝蛋”。蛋丸之地,历经五千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刷,依然顺天承运,和谐自在。在古东平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轩辕黄帝之孙:高阳氏、高辛氏的后人们,世代耕作,生生不息,立根于泰山之东平阳。为社稷、为羽化民众,沿海滩成南北向,沿黄河西向陕西、山西部分高姓氏族去四方传布五教”。

春秋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更是高姓祖人,万古流芳。我今悼念祖人赋诗一首:

屈子不平投江去,魂兮归来隐平阳;

求平索衡万世的,礼之天籁贯阴阳。

但愿先祖在天之灵,洞开天目,明察阴阳。

自春秋战国,秦皇称霸。坑灰未冷,天下又乱。我高氏一族,自河北蓟县一万八千余口人,扶老携幼,长途跋涉,沿途井然有序,回迁到古东平阳故乡。受到了古东平阳高氏族人的欢迎和周到按排。

至明初,山西洪洞县高氏一族不断回迁至故乡新泰,同时从安丘回迁的有今高佐一族人。

高林一家,始自我祖高柴(高傒之裔孙)与林放的志同道合,深情厚谊。今山东省新泰市(古东平阳)城南放城即林放故里。与之东西楼德柴城即高柴故里。两处先贤故里遗迹尚存,民间有口皆碑。汉代所作描绘孔子及孔门先贤的巨型画作《礼殿图》,特为高柴林放绘制了肖像,唐玄宗李隆基追赠林放为清河伯,高柴林放从祀孔子庙廷。

於今云、贵、川柴姓(实为高柴后裔),网上发布 信息,要求回新泰寻根,欲将柴姓复归高姓,期待新泰高氏族人回应。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承袭《古今姓氏书辩证》的说法,认为早在黄帝时已有高姓。理由是:“考之《春秋传》,高傒乃天子命卿,其得氏在桓公前,非以合诸侯之功而后得氏;傒之前已有高渠弥,高克(更有高阳、高辛氏)为郑大夫,则齐为高氏,其先已仕郑,亦非待侯而赐也”。又按《世本》云:“黄帝臣高元作宫室,《穆天子传》有车石高奔戎。则高非自侯赐氏明矣!张澍所引之《世本》,是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

我祖高傒昭示后人:乃瞻高氏,祖居平阳,齐称世裔,德戴吾乡。河分支派,源远流长,木有连理,兰征异香,福兆人瑞,庆发吉祥,孝子之间,日月并光,积德悠久,变乎沧桑。

我祖高柴为后人亲选二十字为世字行辈:尚自阳希(傒)继,隆兴兆林祥,化玉成学仁,荣庆德永昌。

从远古黄帝之孙高阳氏、高辛氏八元、八恺到四方传布“五教”。“五教”实则是华夏礼仪之始端。华夏精神文化传统的星光大道之萌芽。依至高傒裔孙高柴,高堂生为中华传统文化之流布、传承,高氏一族默默无闻的奉献,视功名利禄身外物,唯求人类和谐自然美的崇高内心精神世界,为今天我们后人树立了楷模。今代伟人周恩来生前曾说:“我少年时代得山东高亦吾老师的栽培,可以说没有高亦吾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周恩来弥留之际,河北高氏后人高振普卫士陪护身边,默默目送了一代伟人的仙逝。是巧合、仰或是天意……?!!落叶归根,归来吧!归来吧!为传布“五教”客死他乡的游魂,归来吧!归来吧!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以玉皇山为中心纵横(3600)三千六百平方华里的“高家陵”,有您们的安息之地!让故乡的高氏后人为您们的归兮,培一抔土,举一柱香,愿您们在天之灵,护佑这一方沃土,护佑您们的子子孙孙,和谐自然幸福安康。

归来吧!归来吧!今代高氏一族四处漂泊的游子、壮士,让我们聚首古平阳——高氏发祥故地——山东省新泰市,互相倾诉衷肠,以谢千百年来的思乡之情。玉皇山下几千年前的祖坟等待您们培一抔土,添上一柱香。归来吧,归来吧,这是远古祖先对后人招唤,更是了却千百年来高氏族人寻根的心愿。玉皇山下,我祖高堂生墓前的圣水河、清清地,静静地流淌着,等待您们的归来,洗一洗身上的万里征尘,喝一口故乡的水。构建和谐的天籁之音,一定会带着高氏族人宽阔的胸怀,依如二千年前迎接回迁的两万族人的古道热肠,迎接四方高氏族人常回家看看。

纵观远古至今,我高氏一门,犹如路旁之小草,山膀之竹花,在自然和谐中生长,并同时也点缀着自然的美丽。

劲草无须疾风扰,沃土根健火欲燎。

来年和风润窗花,江山依然着绿袍。

高姓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今天,各省宗亲齐聚一堂,共庆高姓历史上里程碑似的重要事件: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诞生了。我十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我向到会的所有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我尤其感谢无私奉献的温州宗亲和自始至终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厦门宗亲。

我也想给大家泼一盆冷水,提醒各位高度认识到:任重道远啊!

一、高姓研究的现状

我于1993年开始致力于高姓历史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写作,当时首次提出成立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今年,在热心寻根的网上年轻宗亲的感染和呼吁下,我重新出山,致力于高姓历史的研究,并再次倡议建立研究会。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得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许多老中青宗亲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另一方面,我感到这个支持面还不是很广泛,我两次联系的许多高姓知名人士包括学者缺乏反应。这次真正采取实际行动,千里赴会,出资出力的,应该说不算十分踊跃,和其他许多姓氏相比,我们高氏群体的宗族感情和凝聚力不能算很强。这不是偶然的。

我当年亲往全国各地,查阅地方文献档案,深入乡村调查民间族谱和传说,抱着一个希望,就是找到一部和其他某些姓氏那样的历史上遗留的全国性总谱。然而,正如广东客家族谱里所说,我高氏向无总谱,而是一家一族各自修谱。这就反映了历史上即比较松散,各支缺乏联系。其次,我发现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各姓族谱中,高氏族谱往往是比较少且不完善的。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修谱传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就是高姓宗族意识欠缺的表现。

正因为这样,我感到通过广泛的调查,把高姓从古至今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如何迁徙,如何分布,有何人物,有何贡献,有何传统,一一理出个头绪,构建起一个体系,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正因为缺乏任何现成蓝本,决定了研究难度极大。虽然我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然而,我深感靠个人之力,绝无可能真正做到全面调查,因此,我的著作里关于高姓在全国各省的分布的描述,只能是各选少数有代表性的点。为了抢救在大规模焚烧族谱之后幸存的残余族谱,趁老人健在时赶紧调查记录珍贵的记忆,开展全国性高氏族谱和传说的普查,必须组织起一支高氏精英队伍。而高氏家谱网,就发挥了汇聚各路高氏中青年精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才有勇气,有可能重新提出成立研究会的倡议。因此,研究会得以成立,网上年轻宗亲功不可没,这一页将永远铭记在高氏研究史册。

二、高氏家谱网的成果

现在,高氏家谱网上已积累了大量家族资料和寻根线索,这是一个重大成果,其中包含极其珍贵的发现。例如:

历史上民间广为传诵的北宋开国元勋、渤海郡王高怀德,据史书记载,后裔广泛分布在东南一带。据我本人查阅图书馆族谱和调查,以及网上披露的材料,初步表明,高怀德后裔于北宋灭亡后,逐步南迁,确实在河南淮阳、项城,江苏淮阴、扬州、镇江丹徒、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长兴、德兴,安徽黄山(古徽州)、贵池,广东汕头澄海等地发现高怀德后裔的线索。尤其是贵池宗亲介绍,他们的族谱封面有龙纹,称为“龙编谱”,还有50代字辈。最后一代是现在的年轻人。第一代刚好是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时代。而史书明确记载的高氏族谱,最早的就是北齐谱。我1997年制定《高氏世系》的主要依据《新唐书�6�1宰相世系》和《萧山高氏家谱》都是沿用北齐谱的记载。还有,长兴高湾里现存高氏古墓遗迹,其中有刻有龙纹的石牌坊,反映出墓主有很高的地位。

紧随高怀德之后出现在史册上的高氏又一位名将就是武烈王高琼。通过这次筹备研究会成立大会,浙江各地如温州、萧山、杭州、海宁以及江西、安徽的高琼后裔也联系起来,《萧山谱》、《海宁谱》、《盘谷谱》所说“南渡三公”高世则、高世英、高世定的后裔也得以重新聚首。

清代三位高姓宰相之一、满洲镶黄旗高斌的家族出自辽宁本溪,现在,此家族成员已出现在网上。辽宁汉军八旗后裔更是网上活跃成员之一。

我在书里介绍的各省许多重要高姓支系,也都有成员出现。例如:山东胶州、河南淮阳、项城、陕西米脂、湖南浏阳、福建长乐、大坪、漳蒲、广东南海、潮阳、台湾、粤东客家、云南白族等。海外高氏宗亲也不例外。

各支系成员争先恐后地把家谱资料发上网,互相讨论,掀起了一股高氏寻根热。从网上的消息看出,“文革”对我国民间家谱来说是毁灭性的。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线索。网络带来的天下高氏大汇聚,是推动全国性高氏组织诞生的主要原因。

三、高姓研究会的任务

我认为,我们研究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即行动起来,推选一批带头人,分省分地区分家族开展全国族谱和传说的普查,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在普查的基础上,各省各地区各家族带头人负责对我的著作中关于相关省份高氏的介绍加以补充,弥补许多家族未能在书中予以介绍的不足,争取三年后把我的书增补修订成《高姓全书》,公开出版。

研究会的终极目标是填补高姓史上的空白:编纂《高氏通谱》,并规定研究会永远存在,以后每三十年续修一次。

其次,研究会要定期举办研讨会,还要组织力量,编写高氏历史、文化、人物的学术著作和小说、剧本,拍摄电视片。

研究会的另一方面任务,是承担起高氏宗亲会的职能,不定期组织宗亲参观、联谊、寻根活动。

研究会的宣传联络,主要依靠高氏家谱网,以及QQ群、电子邮箱,同时以电话、信函为补充,还要编辑发行会刊。

为了顺利开展研究会的管理、联络、宣传、调查、研究、出版、开会、寻根、联谊等活动,必须建立基金会,希望各位踊跃发言,讨论基金会的结构和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我希望,在座各位高氏研究积极分子回去广为宣传、发动,带动更多的宗亲投身我们共同的事业,研究好我们的族史,弘扬高氏先祖的优良传统,增强高氏凝聚力,开创高氏历史辉煌的新篇章。

姓氏源流

高(G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广韵》等资料所载,姜太公八世孙奚因拥立齐桓公有功,被赐予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炎帝16世孙姜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姜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7世孙文公吕赤,赤有爱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六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蛋排挤,出齐奔燕。高止十世子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

2、出自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齐惠公之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取其字为姓氏。为山东高氏。齐惠公为齐桓公之子。

3、由“高”字开头复姓简化而来。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简化而为“高”姓。

4、出自他姓。据《北齐书》所载,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鲜卑族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鲜卑慕容氏、高丽羽真氏,后改高氏;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女真族石烈氏、纳羊氏,满族高佳氏、佟佳氏和北宋时入居开封的犹太人等改姓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得姓始祖

高奚。春秋时期,姜太公六世孙文公吕赤的儿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称为公子高。公子高之孙奚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当时,公孙无知发动内乱,杀了齐襄公。奚联合诸大臣一齐平定内乱,诛杀了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奚因为平乱迎君有功,被封为上卿,并赐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称为高氏。高姓就这样诞生了。高奚作为高姓的始祖,受到世代子孙的尊敬和爱戴。

迁徙分布

高姓虽然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但春秋以后却以齐鲁之地高氏居多。据史料所载,战国到秦汉时期,高姓已可能迁入河北、辽宁境内。秦汉三国时期,随着政局的几度分合,人口迁徙频繁,高姓人氏渐活动于海河流域,黄河上、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上、下游地区。两晋南北朝时,战乱频繁,高姓人氏大举南迁,“广陵”郡望便是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隋唐时,有书记载,河南有陈氏父子率军开辟漳郡,其中有高氏参加,另河南高姓族人高钢入迁闽地(今福建省)。此时,德州蓨(今河北省景县)仍是继东汉以来高姓主要的聚居地。五代时期,有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在江陵府(今湖北省荆州市)建南平国。有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人高彦俦到四川后蜀政权为官。在此期间,江南江北都有高姓人活动。两宋时期,高姓人为避战乱由中原向江南迁徙。如开封高琼后裔定居于海宁、临安、温州、山阴,合肥人高彻定居于晋陵。元明清时期,高姓人多集聚于东南地区,尤以江苏、浙江地区最为集中。今日高姓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一。

历史名人

高 柴:今山东省人,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 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琼: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晓军政,勇猛仗义,其后人许多成为军事将领,高琼一族被一度赞为“高家将”。

高 兴: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农家,元武宗时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启: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学识渊博,擅长诗赋,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士”,其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间人,所传针炙之术在我国医学上占重要地位。

高 翔: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亦能画像。

高 鹗:清代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仙芝:唐代高丽族人,精于骑射,官至鸿胪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将军等职。

高怀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将领。以忠厚倜傥、威武勇敢著称。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时她起用司马光,废止王安石变法措施,共执政九年。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省),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书。 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高则诚: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

高姓族谱在哪?

您问的是高姓哪一支派?高姓是个大姓,分支很多,有许多版本高姓族谱,但没有总族谱。高氏世代谱系(含公子高、公子祁两支高氏) 01世齐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